『壹』 離子探針質譜定年技術與區域構造演化
近年來發表的同位素年齡數據中,最多的就是鋯石年齡數據,無論是早期利用SHRIMP技術還是近期利用LA-ICP-MS技術,所獲得的數據都是海量的(詳見第四章),為研究礦床的時空分布特徵、精細結構、推動礦床成因和找礦研究朝縱深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同位素成礦作用年代學的研究工作是聯系成礦作用與地質熱事件演化的紐帶,但也是一項技術難度較高的工作。隨著國際先進的離子探針質譜(SHRIMP II高靈敏度、高解析度二次離子探針質譜)在國土資源部同位素開放實驗室的引進,離子探針質譜計(SHRIMP II)同位素測量方法的建立,雖然測定的是岩石中鋯石的形成年齡數據,但同樣可以為成礦學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其中,SHRIMPⅡ測年技術,能在15 min內,在小至25μm的鋯石(或獨居石)微小區域內,取得精確的U-Pb年齡分析結果。因為存在於礦石或脈石中的鋯石,其不同部位都有可能具不同的成因。因此,對鋯石結構、成因及成分的研究,查明鋯石的形成、增生歷史對精確確定與成礦作用有關的熱事件年齡序列,特別是對後期成礦熱事件中增生或新生保存的增生邊(Williams,1998)的年齡的測定,對研究成礦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不少實驗室開始採用LA-ICP-MS技術測定鋯石的同位素年齡。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MC-ICP-MS實驗室也裝備了Finnigan Neptune型MC-ICP-MS及NewwaveUP213激光剝蝕系統。在潛力評價項目實施過程中,「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項目組不但對華南花崗岩區的岩漿岩開展了系統的鋯石定年,也對采自沉積岩區含礦地層中的鋯石進行了定年,以期獲得有關礦床成礦環境及其構造演化歷史的消息。典型實例就是貴州大竹園鋁土礦。
對采自大竹園鋁土礦層的樣品WDK322進行了87個測試點的分析,獲得了84個諧和年齡(圖1-26)。實驗中激光剝蝕斑束直徑為25μm,頻率為10Hz,能量密度為2.5J/cm2,以He為載氣。鋯石年齡諧和圖用Isoplot 3.0程序完成,測試數據誤差為1σ。對於年輕鋯石(<800 Ma)採用206Pb/238U年齡,而對於較老鋯石(>800 Ma)採用207Pb/ 206Pb年齡。詳細的實驗測試過程參見侯可軍等(2009)。所測鋯石粒徑部分在80~150μm之間,部分在150~200μm之間,Th/U比值介於0.16~5.55 ,除了個別鋯石的Th/U比值小於0.4 外,其餘大部分大於0.4。結果顯示,鋯石年齡分布在2825~447 Ma之間,即從太古宙到晚奧陶世。根據樣品年齡及頻率分布特徵大致可以劃分為四組:①207Pb/ 206Pb年齡集中在2531~2474 Ma (n=5) ,如測試點27、89、90 ,鋯石呈長條狀,均被磨圓,環帶結構明顯,Th/U=0.62 ~2.76,顯示岩漿鋯石特徵;②207Pb/ 206Pb年齡集中在1302 ~900 Ma,峰值年齡為1075±30 Ma (n=41) ,如測試點96、75等,鋯石有長條狀、短柱狀,多被磨圓,多環帶結構明顯,除了個別Th/U<0.4外,大多大於0.4 ,多數顯示岩漿鋯石特徵;③206Pb/ 238U年齡集中在794~714 Ma,峰值年齡為755±16 Ma (n=13),鋯石顆粒大小不均一,個別未被磨圓,如測試點49,大部分為岩漿鋯石;④206Pb/ 238U年齡集中在660~505 Ma,峰值年齡為576±6 Ma (n=14),鋯石顆粒普遍較小,均有不同程度的磨圓化,個別呈橢圓狀,如51號測試點。點51 (503 Ma)、68 (593 Ma)的Th/U比值小於0.4。樣品中最小的年齡為447 Ma、468 Ma。
上述年齡數據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呢?首先,這些數據反映了大竹園鋁土礦礦層中的鋯石顆粒不是一個單一的時代的;其次,這些鋯石最早屬於28億年的太古宙,最年輕的屬於奧陶紀。這就意味著,大竹園鋁土礦所在的上揚子成礦亞省不但記錄了太古宙的基底信息而且經歷了多旋迴的地殼演化歷史。
圖1-27 華南不同地區新太古代—早石炭世碎屑鋯石年齡直方圖(據趙芝等,2013)
上述對於鋁土礦中碎屑鋯石的定年,也相當於得到了礦區區域性構造演化的「同位素年齡譜系」,為揭示地殼演變的歷史過程提供了重要信息。這是以往同位素定年技術所難以實現的。
『貳』 原子結構模型發展的歷史
道爾頓,年出生在英國。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偉大科學家。,其最大功績是創立了科學的原子論。
道爾頓一生科研成果卓著。1794年,他通過對自己的色盲眼研究,第一次指出了人眼視覺色盲現象。他從21歲起,就以滿腔熱情和堅強的毅力,利用業余時間,天天觀察天象,並作日記,50年如一日,記下了多次觀測數據。他從氣象的研究,擴展到研究大氣的成分和性質;從大氣的研究又擴展到研究物理學上氣體的壓力、體積、擴散和溶解等問題;接著又從氣體擴散、溶解研究,擴展到研究物質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最終引出並確立了他的科學原子論。道爾頓為此獲得了崇高的榮譽。
在道爾頓創立科學的原子論之前,法國化學家普羅斯於1799年發現了定比定律,英國化學家戴維於1800年發現了倍比定律。道爾頓在研究中發現這兩個定律與自己的氣體研究結果相符合,便據之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他說,物質是由具有一定質量的原子構成的,元素是由同一種類的原子構成的,化合物是由該化合物成分的元素的原子結合而成的,原子是化學作用的最小單位,它在化學變化中不會改變。原子是有質量的,因而鑒別不同元素原子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應該是去鑒別它們的相對質量即原子量。如果在所有相應事例中,能知道一種元素有幾個原子和另一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化合,就可以測算出元素的原子量來。道爾頓確立的科學原子論,使當時的一些化學基本定律得到了統一解釋,是對當時人們了解的各種化學變化材料進行的一次大綜合、大整理。它很快為化學界接受和重視,使大批化學家開始了原子量的測定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化學的發展。
『叄』 MS-06F的發展歷史
大戰末期量產的MS-06F2,雖然終戰後大多都被聯邦軍所接收,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機體,卻在吉翁支持者的幫助下,趁終戰時的混亂局面,偷偷轉交給了吉翁軍殘黨。這部機體就是其中之一,它被修改成了陸戰用,配備給了非洲殘存部隊。還存在有追加了頭部薄弱處裝甲、緊急對處用增強裝甲版的機型。
量產型機體稀少、資源貧乏的吉翁軍殘黨部隊,在進行機體修補作業時,經常發生部品不足的事態。為此,他們採用了將無法運行、或者在戰場上被破壞機體的完好部件拆下,再進行調整、補充的方法。這部機體,就是利用兩台不同扎古的上、下半身組裝而成,但由於無暇顧及塗裝色的問題,所以使得其上、下半身的顏色無法統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繼續拚死抵抗的殘黨軍所面臨的嚴酷狀況。但是,這種用散件拼湊出來的機體,其武裝方面卻遠遠高於其他機體,是殘黨軍的貴重戰力。一年戰爭終戰協定締結後,MS-06F2大多被解除武裝,由聯邦軍接收,作為訓練機使用。但是之後,聯邦軍又對此類機型進行了再考察。考察結果,便是次世代MS——RMS-106 高扎古的誕生。
一年戰爭時,吉翁公國軍非洲方面軍團指揮官、被阿納貝爾·卡多贊為「武人之鏡」的比達少將,是一位在部下中擁有深厚人望、非常有能力的指揮官。一年戰爭終戰協定締結後,他與很多期望著東山再起的士兵們一起、在被聯邦軍所廢棄的非洲鑽石礦山開采場的地下基地經過了3年嚴酷的雌伏期。這部作為比達少將專用機的MS-06F2,背部追加了增速用噴射器,能使機體急速上升。
『肆』 請列出高中全部物理學發展歷史。例如,電磁波,提出者 麥克斯韋,驗證者 赫茲 發展.......這
一、力學
1、1638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中用科學推理論證重物體和輕物體下落一樣快;並在比薩斜塔做了兩個不同質量的小球下落的實驗,證明了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推翻了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即:質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錯誤的);
2、17世紀,伽利略通過構思的理想實驗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若沒有摩擦,將保持這個速度一直運動下去;得出結論: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同時代的法國物理學家笛卡兒進一步指出:如果沒有其它原因,運動物體將繼續以同速度沿著一條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
3、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即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4、20世紀初建立的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表明經典力學不適用於微觀粒子和高速運動物體。
5、1638年,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運用觀察-假設-數學推理的方法,詳細研究了拋體運動。
6、人們根據日常的觀察和經驗,提出「地心說」,古希臘科學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大膽反駁地心說。
7、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提出開普勒三大定律;
8、牛頓於1687年正式發表萬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利用扭秤實驗裝置比較准確地測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國劍橋大學學生亞當斯和法國天文學家勒維烈應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並觀測到海王星,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苞用同樣的計算方法發現冥王星。
10、我國宋朝發明的火箭是現代火箭的鼻祖,與現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被稱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級火箭和慣性導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1號」帶著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電磁學
12、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利用扭秤實驗發現了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庫侖定律,並測出了靜電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紀末,英國人吉伯第一個研究了摩擦是物體帶電的現象。
18世紀中葉,美國人富蘭克林提出了正、負電荷的概念。
1752年,富蘭克林在費城通過風箏實驗驗證閃電是放電的一種形式,把天電與地電統一起來,並發明避雷針。
14、1913年,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精確測定了元電荷e電荷量,獲得諾貝爾獎。
15、1837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電場概念,並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
16、1826年德國物理學家歐姆(1787-1854)通過實驗得出歐姆定律。
17、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納斯發現大多數金屬在溫度降到某一值時,都會出現電阻突然降為零的現象——超導現象。
18、19世紀,焦耳和楞次先後各自獨立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效應的規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可以使周圍的小磁針發生偏轉,稱為電流磁效應。
20、法國物理學家安培發現兩根通有同向電流的平行導線相吸,反向電流的平行導線則相斥,並總結出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流與磁場的相互關系和左手定則判斷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磁場力的方向。
21、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提出運動電荷產生了磁場和磁場對運動電荷有作用力(洛倫茲力)的觀點。
22、湯姆生的學生阿斯頓設計的質譜儀可用來測量帶電粒子的質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勞倫茲發明了迴旋加速器能在實驗室中產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動能僅取決於磁場和D形盒直徑,帶電粒子圓周運動周期與高頻電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由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電磁感應定律。
25、1834年,俄國物理學家楞次發表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國科學家亨利發現自感現象(因電流變化而在電路本身引起感應電動勢的現象),日光燈的工作原理即為其應用之一。
三、熱學
27、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懸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布朗運動。
28、1850年,克勞修斯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影響,稱為克勞修斯表述。次年開爾文提出另一種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變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稱為開爾文表述。
29、1848年 開爾文提出熱力學溫標,指出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30、19世紀中葉,由德國醫生邁爾、英國物理學家焦爾、德國學者亥姆霍茲最後確定能量守恆定律。
21、1642年,科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氣會產生壓強,並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
四年後,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1654年,為了證實大氣壓的存在,德國的馬德堡市做了一個轟動一時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四、波動學
22、17世紀,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確定了單擺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單擺叫秒擺。
23、1690年,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提出了機械波的波動現象規律——惠更斯原理。
24、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發現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多普勒效應。
五、光學
25、1621年,荷蘭數學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與折射角之間的規律——折射定律。
26、1801年,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成功地觀察到了光的干涉現象。
27、1818年,法國科學家菲涅爾和泊松計算並實驗觀察到光的圓板衍射——泊松亮斑。
28、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表《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的論文,提出了電磁場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種電磁波,為光的電磁理論奠定了基礎。
29、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並測定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
30、1894年,義大利馬可尼和俄國波波夫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揭開無線電通信的新篇章。
31、1800年,英國物理學家赫歇耳發現紅外線;
1801年,德國物理學家裡特發現紫外線;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倫琴射線),並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張X射線的人體照片。
32、激光——被譽為20世紀的「世紀之光」。
六、波粒二象性
33、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為解釋物體熱輻射規律提出能量子假說:物質發射或吸收能量時,能量不是連續的(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個最小的能量單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學帶進了量子世界;
受其啟發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子說,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規律,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34、1922年,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石墨中的電子對X射線的散射時——康普頓效應,證實了光的粒子性。
35、1913年,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結構假說,最先得出氫原子能級表達式,成功地解釋和預言了氫原子的輻射電磁波譜,為量子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6、1885年,瑞士的中學數學教師巴耳末總結了氫原子光譜的波長規律——巴耳末系。
37、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大膽預言了實物粒子在一定條件下會表現出波動性;
1927年美、英兩國物理學家得到了電子束在金屬晶體上的衍射圖案。電子顯微鏡與光學顯微鏡相比,衍射現象影響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質子顯微鏡的分辨本能更高。
七、相對論
38、物理學晴朗天空上的兩朵烏雲:①邁克遜-莫雷實驗——相對論(高速運動世界),
②熱輻射實驗——量子論(微觀世界);
39、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物理學的三大發現:X射線的發現,電子的發現,放射性的發現。
40、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有兩條基本原理:
①相對性原理——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一切物理規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變原理——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變。
狹義相對論的其他結論:
①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長度收縮和動鍾變慢(或時間膨脹)
②相對論速度疊加:光速不變,與光源速度無關;一切運動物體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即光速是物質運動速度的極限。
③相對論質量:物體運動時的質量大於靜止時的質量。
41、愛因斯坦還提出了相對論中的一個重要結論——質能方程式:E=mc2。
八、原子物理學
42、1858年,德國科學家普呂克爾發現了一種奇妙的射線——陰極射線(高速運動的電子流)。
43、1897年,湯姆生利用陰極射線管發現了電子,指出陰極射線是高速運動的電子流。說明原子可分,有復雜內部結構,並提出原子的棗糕模型。190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44、1909-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和助手們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並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由實驗結果估計原子核直徑數量級為10 -15 m 。
45、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的內部結構。
天然放射現象:有兩種衰變(α、β),三種射線(α、β、γ),其中γ射線是衰變後新核處於激發態,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出的。衰變快慢與原子所處的物理和化學狀態無關。
46、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核,第一次實現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發現了質子,
並預言原子核內還有另一種粒子——中子。
47、1932年,盧瑟福學生查德威克於在α粒子轟擊鈹核時發現中子,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48、193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用α粒子轟擊鋁箔時,發現了正電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貝克勒爾的建議下,瑪麗-居里夫婦發現了兩種放射性更強的新元素——釙(Po)鐳(Ra)。
50、1939年12月,德國物理學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轟擊鈾核時,鈾核發生裂變。
51、1942年,在費米、西拉德等人領導下,美國建成第一個裂變反應堆(由濃縮鈾棒、控制棒、減速劑、水泥防護層等組成)。
52、1952年美國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聚變反應、熱核反應)。人工控制核聚變的一個可能途徑是:利用強激光產生的高壓照射小顆粒核燃料。
53、粒子分三大類:媒介子-傳遞各種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輕子-不參與強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電子、中微子;
強子-參與強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質子、中子、超子)和介子。
54、1964年蓋爾曼提出了誇克模型,認為介子是由誇克和反誇克所組成,重子是由三個誇克組成。
『伍』 主成分分析的發展史
主成分分析的發展史,以分析化學發展史為例
分析化學是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質中有哪些元素或基團(定性分析);每種成分的數量或物質純度如何(定量分析);原子如何聯結成分子,以及在空間如何排列等等。
分析化學以化學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為基礎,並吸收物理、生物、統計、電子計算機、自動化等方面的知識以充實本身的內容,從而解決科學、技術所提出的各種分析問題。
分析化學這一名稱雖創自玻意耳,但其實踐運用與化學工藝的歷史同樣古老。古代冶煉、釀造等工藝的高度發展,都是與鑒定、分析、製作過程的控制等手段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在東、西方興起的煉丹術、煉金術等都可視為分析化學的前驅。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經掌握了一些稱量的技術。最早出現的分析用儀器當屬等臂天平,它在公元前1300年的《莎草紙卷》上已有記載。巴比倫的祭司所保管的石制標准砝碼(約公元前2600)尚存於世。不過等臂天平用於化學分析,當始於中世紀的烤缽試金法中。
古代認識的元素,非金屬有碳和硫,金屬中有銅、銀、金、鐵、鉛、錫和汞。公元前四世紀已使用試金石以鑒定金的成色,公元前三世紀,阿基米德在解決敘拉古王喜朗二世的金冕的純度問題時,即利用了金、銀密度之差,這是無傷損分析的先驅。
公元60年左右,老普林尼將五倍子浸液塗在莎草紙上,用以檢出硫酸銅的摻雜物鐵,這是最早使用的有機試劑,也是最早的試紙。遲至1751年,埃勒爾•馮•布羅克豪森用同一方法檢出血渣(經灰化)中的含鐵量。
火試金法是一種古老的分析方法。遠在公元前13世紀,巴比倫王致書埃及法老阿門菲斯四世稱:「陛下送來之金經入爐後,重量減輕……」這說明3000多年前人們已知道「真金不怕火煉」這一事實。法國菲利普六世曾規定黃金檢驗的步驟,其中提出對所使用天平的構造要求和使用方法,如天平不應置於受風吹或寒冷之處,使用者的呼吸不得影響天平的稱量等。
18世紀的瑞典化學家貝格曼可稱為無機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他最先提出金屬元素除金屬態外,也可以其他形式離析和稱量,特別是以水中難溶的形式,這是重量分析中濕法的起源。
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不僅改進了重量分析的步驟,還設計了多種非金屬元素測定步驟。他准確地測定了近200種礦物的成分及各種工業產品如玻璃、非鐵合金等的組分。
18世紀分析化學的代表人物首推貝采利烏斯。他引入了一些新試劑和一些新技巧,並使用無灰濾紙、低灰分濾紙和洗滌瓶。他是第一位把原子量測得比較精確的化學家。除無機物外,他還測定過有機物中元素的百分數。他對吹管分析尤為重視,即將少許樣品置於炭塊凹處,用氧化或還原焰加熱,以觀察其變化,從而獲得有關樣品的定性知識。此法一直沿用至19世紀,其優點是迅速、所需樣品量少,又可用於野外勘探和普查礦產資源等。
19世紀分析化學的傑出人物之一是弗雷澤紐斯,他創立一所分析化學專業學校(此校至今依然存在);並於1862年創辦德文的《分析化學》雜志,由其後人繼續任主編至今。他編寫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兩書曾譯為多種文字,包括晚清時代出版的中譯本,分別定名為《化學考質》和《化學求數》。他將定性分析的陽離子硫化氫系統修訂為目前的五組,還注意到酸鹼度對金屬硫化物沉澱的影響。在容量分析中,他提出用二氯化錫滴定三價鐵至黃色消失。
1663年玻意耳報道了用植物色素作酸鹼指示劑,這是容量分析的先驅。但真正的容量分析應歸功於法國蓋•呂薩克。1824年他發表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測定,用磺化靛青作指示劑。隨後他用硫酸滴定草木灰,又用氯化鈉滴定硝酸銀。這三項工作分別代表氧化還原滴定法、酸鹼滴定法和沉澱滴定法。絡合滴定法創自李比希,他用銀滴定氰離子。
另一位對容量分析作出卓越貢獻的是德國莫爾,他設計的可盛強鹼溶液的滴定管至今仍在沿用。他推薦草酸作鹼量法的基準物質,硫酸亞鐵銨(也稱莫爾鹽)作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準物質。
最早的微量分析是化學顯微術,即在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或反應物的晶態、光學性質、顆粒尺寸和圓球直徑等。17世紀中葉胡克從事顯微鏡術的研究,並於1665年出版《顯微圖譜》。法國葯劑師德卡羅齊耶在1784年用顯微鏡以氯鉑酸鹽形式區別鉀、鈉。德意志化學家馬格拉夫在1747年用顯微鏡證實蔗糖和甜菜糖實為同一物質;在1756年用顯微鏡檢驗鉑族金屬。1891年,萊爾曼提出熱顯微術,即在顯微鏡下觀察晶體遇熱時的變化。科夫勒及其夫人設計了兩種顯微鏡加熱台,便於研究葯物及有機化合物的鑒定。後來又發展到電子顯微鏡,解析度可達1埃。
不用顯微鏡的最早的微量分析者應推德國德貝賴納。他從事濕法微量分析,還有吹管法和火焰反應,並發表了《微量化學實驗技術》一書。近代微量分析奠基人是埃米希,他設計和改進微量化學天平,使其靈敏度達到微量化學分析的要求;改進和提出新的操作方法,實現毫克級無機樣品的測定,並證實納克級樣品測定的精確度不亞於毫克級測定。
有機微量定量分析奠基人是普雷格爾,他曾從膽汁中離析出一種降解產物,其量尚不足作一次常量碳氫分析。在聽了埃米希於1909年所作有關微量定量分析的講演並參觀其實驗室後,他決意將常量燃燒法改為微量法(樣品數毫克),並獲得成功;1917年出版《有機微量定量分析》一書,並在192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化學家龍格在1850年將染料混合液滴在吸墨紙上使之分離,更早些時候他曾用染有澱粉和碘化鉀溶液的濾紙或花布塊作過漂白液的點滴試驗。他又用浸過硫酸鐵和銅溶液的紙,在其中部滴加黃血鹽,等每滴吸入後再加第二滴,因此獲得自行產生的美麗圖案。1861年出現舍恩拜因的毛細管分析,他將濾紙條浸入含數種無機鹽的水中,水攜帶鹽類沿紙條上升,以水升得最高,其他離子依其遷移率而分離成為連接的帶。這與紙層析極為相近。他的學生研究於濾紙上分離有機化合物獲得成功,能明顯而完全分離有機染料。
20世紀60年代,魏斯提出環爐技術。僅用微克量樣品置濾紙中,繼用溶劑淋洗,而後在濾紙外沿加熱以蒸發溶劑,遂分離為若干同心環。如離子無色可噴以靈敏的顯色劑或熒光劑,既能檢出,又能得半定量結果。
色譜法也稱層析法。1906年俄國茨維特將綠葉提取汁加在碳酸鈣沉澱柱頂部,繼用純溶劑淋洗,從而分離出葉綠素。此項研究發表在德國《植物學》雜志上,但未能引起人們注意。直到1931年德國的庫恩和萊德爾再次發現本法並顯示其效能,人們才從文獻中追溯到茨維特的研究和更早的有關研究,如1850年韋曾利用土壤柱進行分離;1893年裡德用高嶺土柱分離無機鹽和有機鹽等等。
氣體吸附層析始於20世紀30年代的舒夫坦和尤肯。40年代,德國黑塞利用氣體吸附以分離揮發性有機酸。英國格盧考夫也用同一原理在1946年分離空氣中的氫和氖,並在1951年製成氣相色譜儀。第一台現代氣相色譜儀研製成功應歸功於克里默。
氣體分配層析法根據液液分配原理,由英國馬丁和辛格於1941年提出。並因此而獲得1952年諾貝爾化學獎。戈萊提出用長毛細管柱,是另一創新。
色譜-質譜聯用法中將色譜法所得之淋出流體移入質譜儀,可使復雜的有機混合物在數小時內得到分離和鑒定,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
『陸』 液質聯用的發展歷程
自20 世紀70 年代初,人們開始致力於液-質聯用介面技術的研究。在開始的20 年中處於緩慢的發展階段,研製出了許多種聯用介面,但均沒有應用於商業化生產。直到大氣壓離子化(atmospheric-pressure ionization, API)介面技術的問世,液-質聯用才得到迅猛發展,廣泛應用於實驗室內分析和應用領域。
液-質聯用介面技術主要是沿著三個分支發展的:
(1)流動相進入質譜直接離子化,形成了連續流動快原子轟擊(continuous-flow fast atom bombarment, CFFAB)技術等;
(2)流動相霧化後除去溶劑,分析物蒸發後再離子化,形成了「傳送帶式」介面(moving-belt interface)和離子束介面(particle-beam interface)等;
(3)流動相霧化後形成的小液滴解溶劑化,氣相離子化或者離子蒸發後再離子化,形成了熱噴霧介面(thermo spray interface)、大氣壓化學離子化(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和電噴霧離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技術等。有關液相質譜的介面技術和LC-MS 技術的發展,Niessen 曾經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綜述。
1 液體直接導入介面
1972 年,Tal』roze 等人提出了直接將色譜柱出口導入質譜的思想,當時稱之為毛細管入口界面。相繼有許多研究組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在1980 年這種液質介面已經用於商業化生產。為了避免非揮發溶劑的污染,Melera 使用一個小的橫隔膜對這一介面進行了改進,研製成了液體直接導入介面(direct liquid introction interface)技術。該介面是將液相色譜的流動相沿著進樣桿流動,然後通過一個直徑為3-5µm 的針孔,使液體射入質譜計的CI 離子源中。採用傳統的CI 離子源可以很容易地把色譜與質譜計相連或脫開。
液體直接導入介面的優點是:介面簡單,造價低廉,可將非揮發性和熱不穩定性的化合物溫和地轉化成氣態,樣品以溶液狀態進入質譜形成了CI 條件,可得到分子量信息。缺點是:分流過程中需要減少大量的流動相,使用的隔膜經常堵塞。
2 連續流動快原子轟擊
1985 和1986 年,快原子轟擊(FAB)和連續流動快原子轟擊(CFFAB)介面技術相繼問世,並隨後投入了商業化生產。快原子轟擊是用加速的中性原子(快原子)撞擊以甘油調和後塗在金屬表面的有機物(「靶面」),導致這些有機化合物的電離。分析物經中性原子的撞擊獲取足夠的動能以離子或中性分子的形式由靶面逸出,進入氣相,產生的離子一般是準分子離子。在此基礎上發展的連續流動快原子轟擊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其甘油的濃度在2%-5%之間,比靜態的FAB使用的甘油量少,且測定過程中「靶面」得到不斷更新,其化學物理性質變化很小,同時經色譜分離後的共存物質不會同時出現在「靶面」上,因此大大降低了雜訊,信噪比提高,定量分析的重現性也得到改善。
連續流動快原子轟擊介面的優點:是一種「軟」離子化技術,適用於分析熱不穩定、難以汽化的化合物,尤其是對肽類和蛋白質的分析在當時是最有效的。缺點是:只能在較低的流量下工作,一般小於5µl/min,大大限制了液相柱的分離效果,流動相中使用的甘油會使離子源很快變臟,同時容易堵塞毛細管,混合物樣品中共存物質的干擾也會抑制分析物的離子化,降低靈敏度。
3 「傳送帶式」介面
1977 年,世界上第一台商業化生產的液-質聯用介面就是使用傳送帶式(moving-belt, MB)技術,是由Mac Fadden 等人對前人研製的傳送線式介面技術的改進。該介面是液相的流動相不停地由傳送帶送入質譜離子源,傳送帶可根據流動相的組成進行調整。在傳送過程中,樣品閃蒸解離進入離子源,在進入離子源前通過兩個不同的泵和真空閥在減壓條件下加熱除去流動相,可以連接EI、CI 或FAB。在分析未知化合物時,可連接EI 分析,獲得的譜圖可以在質譜資料庫檢索。分析大分子生物樣品時,多選用FAB。在CI 條件下,當樣品與CI等離子體完全接觸的狀態下才可獲得最佳結果。
傳送帶式介面的優點是:對揮發性溶劑的傳送能力高達1.5ml/min,對純水會減少至0.5ml/min;噴射裝置與傳送帶表面呈45o 夾角時,可以改善色譜積分曲線;非揮發性緩沖液可以從傳送帶上除去,可以使用非揮發性緩沖溶液;對樣品的收集率和富集率都較高。缺點是:傳送帶的記憶效應不易消除,檢測信號的背景值較高,只能分析熱穩定性的化合物。
4 離子束介面
離子束介面( particle-beam interface,PB ) 是從單分散氣溶膠界面(monodisperse aerosol generating interface for chromatography, MAGIC)發展來的。該介面將液相色譜的流動相在常壓下藉助氣動霧化產生氣溶膠,氣溶膠擴展進入加熱的去溶劑室,此時待測分子通過一個動量分離器與溶劑分離,然後經一根加熱的傳送管進入質譜。分析物粒子在離子源與熱源室的內壁碰撞而分解,溶劑蒸發後釋放出氣態待測分子即可進行離子化。
離子束介面的優點是:分析范圍比熱噴霧介面更寬,將電離過程與溶劑分離過程分開,更適合於使用不同的流動相,不同的分析物質;主要用於分析非極性或中等極性,分子量小於1,000 的化合物,在葯殘、葯物代謝分析、化工方面曾有許多成功的實例分析。其缺點是:靈敏度變化范圍大,線性響應的濃度范圍較窄,兩種化合物的協同洗脫會對響應產生不可預測的效應,使用高速氦氣造價太高,離子化手段仍然是電子轟擊,不適於分析熱不穩定的化合物。
5熱噴霧介面
熱噴霧介面(thermo spray interface)是從20 世紀70 年代中期開始在美國休斯頓大學實驗室立項研究,旨在解決在液相和質譜之間傳送1ml/min 流速水溶液流動相的難題,可使用EI和CI兩種離子化源。在最初的設計中非常復雜,直到1987 年後的五年內才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該介面是將液相色譜的流動相通過一根電阻式加熱毛細管進入一個加熱的離子室,毛細管內徑約0.1mm,比液體直接導入介面的取樣孔大很多。毛細管的溫度調節到溶劑部分蒸發的程度,產生蒸汽超聲噴射,在含有水溶劑的情況下,噴射中含有夾帶荷電小液滴的霧狀物。由於離子室是加熱的,並由前級真空泵預抽真空,當液滴經過離子源時繼續蒸發變小,有效地增加了荷電液滴的電場梯度。最終使其成為自由離子而從液滴表面釋放出去,通過取樣錐內的小孔離開熱噴霧離子源。
熱噴霧介面的優點是:可以減少進入質譜的溶劑量,對不揮發的分析物分子也可電離,可以接受的溶劑流量大致范圍為0.5~2.5ml/min,但不允許有不揮發性緩沖溶液。缺點是:該介面技術的重現性較差,受溶劑成分、取樣桿溫度及離子源溫度的影響;是一種軟電離技術,在譜圖中只有分子離子峰,碎片非常少;對分析物要求有一定的極性,流動相中要有一定量的水,對熱穩定性差的化合物有明顯的分解作用。
6 電噴霧離子化技術
電噴霧(ESI)技術作為質譜的一種進樣方法起源於20 世紀60 年代末Dole等人的研究,直到1984 年Fenn實驗組對這一技術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985 年,將電噴霧進樣與大氣壓離子源成功連接。1987 年,Bruins 等人發展了空氣壓輔助電噴霧介面,解決了流量限制問題,隨後第一台商業化生產的帶有API 源的液-質聯用儀問世。ESI 的大發展主要源自於使用電噴霧離子化蛋白質的多電荷離子在四極桿儀器上分析大分子蛋白質,大大拓寬了分析化合物的分子量范圍。
ESI 源主要由五部分組成:(1)流動相導入裝置;(2)真正的大氣壓離子化區域,通過大氣壓離子化產生離子;(3)離子取樣孔;(4)大氣壓到真空的界面;(5)離子光學系統,該區域的離子隨後進入質量分析器。在ESI 中,離子的形成是分析物分子在帶電液滴的不斷收縮過程中噴射出來的,即離子化過程是在液態下完成的。液相色譜的流動相流入離子源,在氮氣流下汽化後進入強電場區域,強電場形成的庫侖力使小液滴樣品離子化,離子表面的液體藉助於逆流加熱的氮氣分子進一步蒸發,使分子離子相互排斥形成微小分子離子顆粒。這些離子可能是單電荷或多電荷,取決於分子中酸性或鹼性基團的體積和數量。
電噴霧離子化技術的突出特點是:可以生成高度帶電的離子而不發生碎裂,可將質荷比降低到各種不同類型的質量分析器都能檢測的程度,通過檢測帶電狀態可計算離子的真實分子量,同時,解析分子離子的同位素峰也可確定帶電數和分子量。另外,ESI 可以很方便地與其它分離技術聯接,如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等,可方便地純化樣品用於質譜分析。因此在葯殘、葯物代謝、蛋白質分析、分子生物學研究等諸多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主要優點是:離子化效率高;離子化模式多,正負離子模式均可以分析;對蛋白質的分析分子量測定范圍高達105 以上;對熱不穩定化合物能夠產生高豐度的分子離子峰;可與大流量的液相聯機使用;通過調節離子源電壓可以控制離子的斷裂,給出結構信息。
7 大氣壓化學離子化技術
大氣壓化學離子化(APCI)技術應用於液-質聯用儀是由Horning 等人於20 世紀70 年代初發明的,直到20 世紀80 年代末才真正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與ESI 源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APCI 技術不同於傳統的化學電離介面,它是藉助於電暈放電啟動一系列氣相反應以完成離子化過程,因此也稱為放電電離或等離子電離。從液相色譜流出的流動相進入一具有霧化氣套管的毛細管,被氮氣流霧化,通過加熱管時被汽化。在加熱管端進行電暈尖端放電,溶劑分子被電離,充當反應氣,與樣品氣態分子碰撞,經過復雜的反應後生成準分子離子。然後經篩選狹縫進入質譜計。整個電離過程是在大氣壓條件下完成的。
APCI 的優點是:形成的是單電荷的準分子離子,不會發生ESI 過程中因形成多電荷離子而發生信號重疊、降低圖譜清晰度的問題;適應高流量的梯度洗脫的流動相;採用電暈放電使流動相離子化,能大大增加離子與樣品分子的碰撞頻率,比化學電離的靈敏度高3 個數量級;液相色譜-大氣壓化學電離串聯質譜成為精確、細致分析混合物結構信息的有效技術。
早在19世紀末,E.Goldstein在低壓放電實驗中觀察到正電荷粒子,隨後W.Wein發現正電荷粒子束在磁場中發生偏轉,這些觀察結果為質譜的誕生提供了准備。
世界上第一台質譜儀於1912年由英國物理學家Joseph John Thomson(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研製成功;到20世紀20年代,質譜逐漸成為一種分析手段,被化學家採用;從40年代開始,質譜廣泛用於有機物質分析;1966年,M.S.B,Munson和F.H. Field報道了化學電離源(Chemical Ionization,CI),質譜第一次可以檢測熱不穩定的生物分子;到了80年代左右,隨著快原子轟擊(FAB)、電噴霧(ESI)和基質輔助激光解析(MALDI)等新「軟電離」技術的出現,質譜能用於分析高極性、難揮發和熱不穩定樣品後,生物質譜飛速發展,已成為現代科學前沿的熱點之一。由於具有迅速、靈敏、准確的優點,並能進行蛋白質序列分析和翻譯後修飾分析,生物質譜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蛋白質組學中分析與鑒定肽和蛋白質的最重要的手段。
質譜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將分離技術與質譜法相結合是分離科學方法中的一項突破性進展。如用質譜法作為氣相色譜(GC)的檢測器已成為一項標准化GC 技術被廣泛使用。由於GC-MS 不能分離不穩定和不揮發性物質,所以發展了液相色譜(LC)與質譜法的聯用技術。LC-MS可以同時檢測糖肽的位置並且提供結構信息。1987年首次報道了毛細管電泳(CE)與質譜的聯用技術。CE-MS 在一次分析中可以同時得到遷移時間、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因此它是LC-MS的補充。
在眾多的分析測試方法中,質譜學方法被認為是一種同時具備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普適性方法。質譜的發展對基礎科學研究、國防、航天以及其它工業、民用等諸多領域均有重要意義。
『柒』 質譜的發展史
早在19世紀末,E.Goldstein在低壓放電實驗中觀察到正電荷粒子,隨後W.Wein發現正電荷粒子束在磁場中發生偏轉,這些觀察結果為質譜的誕生提供了准備。
第一台質譜儀是英國科學家FrancisWilliamAston於1919年製成的。Aston用這台裝置發現了多種同位素,研究了53個非放射性元素,發現了天然存在的287中核素中的212中,並第一次證明了原子質量虧損。為此他獲得了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
到20世紀20年代,質譜逐漸成為一種分析手段,被化學家採用;從40年代開始,質譜廣泛用於有機物質分析;1966年,M.S.B,Munson和F.H. Field報
到了化學電離源(Chemical Ionization,CI),質譜第一次可以檢測熱不穩定的生物分子;到了80年代左右,隨著快原子轟擊(FAB)、電噴霧(ESI)和基質輔助激光解析(MALDI)等新「軟電離」技術的出現,質譜能用於分析高極性、難揮發和熱不穩定樣品後,生物質譜飛速發展,已成為現代科學前沿的熱點之一。由於具有迅速、靈敏、准確的優點,並能進行蛋白質序列分析和翻譯後修飾分析,生物質譜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蛋白質組學中分析與鑒定肽和蛋白質的最重要的手段。質譜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將分離技術與質譜法相結合是分離科學方法中的一項突破性進展。如用質譜法作為氣相色譜(GC)的檢測器已成為一項標准化GC 技術被廣泛使用。由於GC-MS 不能分離不穩定和不揮發性物質,所以發展了液相色譜(LC)與質譜法的聯用技術。LC-MS可以同時檢測糖肽的位置並且提供結構信息。1987年首次報道了毛細管電泳(CE)與質譜的聯用技術。CE-MS 在一次分析中可以同時得到遷移時間、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因此它是LC-MS的補充。
在眾多的分析測試方法中,質譜學方法被認為是一種同時具備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普適性方法。質譜的發展對基礎科學研究、國防、航天以及其他工業、民用等諸多領域均有重要意義。
『捌』 質譜的分析器
氣相離子能夠被適當的電場或磁場在空間或時間上按照質荷比的大小進行分離。廣義地說,能夠將氣態離子進行分離分辨的器件就是質量分析器。在質譜儀器中,也使用或研究過多種多樣的質量分析器,此處只介紹在商品儀器中廣泛使用的質量分析器,即扇形磁場、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四極桿質量分析器、四極桿離子阱和離子迴旋共振質量分析器。
1 扇形磁場
扇形磁場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質量分析器,除了在質譜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外,還具有很多優點,如重現性好、解析度與質量大小無關、能夠較快地進行掃描(每秒 10 個質荷比單位)。但在目前出現的小型化質量分析器中,扇形磁場所佔的比重不大,因為如果把磁場體積和重量降低將極大地影響磁場的強度,從而大大削弱其分析性能。但是,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出現,這種局面可望在將來得到改觀。
2 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
與其他質量分析器相比,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即 TOF)具有結構簡單、靈敏度高和質量范圍寬等優點(因為大分子離子的速度慢,更易於測量),尤其是與 MALDI 技術聯用時更是如此。歷史上對質荷比大於10的4次方的分子的質譜分析就是用TOF 來實現的,現時,這種質量分析器能夠測量的質荷比已接近10的6次方。但相對其它質量分析器(如 ICR)而言,TOF 的解析度和動態線性范圍不夠理想,比如對於分子量超過 5000 的有機物,同位素的峰就分辨的不好。但是,對大分子的質量測量精度則可達到0.01%,比傳統生物化學方法(如離心、電泳、尺寸篩析色譜等)的精度好的多。
在TOF中,不同質荷比的離子必須在同一時間點以相同的初動能進入漂移管,這樣才能保證漂移時間與質量的平方根成反比。為保證不同質荷比的離子在同一時間點以相同初動能進入漂移管,常採用脈沖式離子源(如採用脈沖激光輻射的 MALDI 離子源),這樣基本上可保證時間的一
致性;但採用這種方法產生的離子初速度仍具有很大差異,為減少這種差異,往往需對離子進行冷卻,冷卻時間一般為幾十毫秒,經冷卻的離子再引入電場進行加速,就能夠基本消除速度上的差異。但在精確測量時,離子被加速後還需對其時間和空間分布進行校正,即通常所說的時間聚焦和空間聚焦。這種校正增加了TOF 測量的精確度,但同時也增加了儀器的復雜性。
3 四極桿質量分析器
四極桿質量分析器的結構就是在相互垂直的兩個平面上平行放置四根金屬圓柱。如果把水平方向定義為 x方向,垂直方向為 y 方向,與金屬圓柱平行的方向為 z 方向,在 x與 y 兩支電極上分別施加±(UV cosωt)的高頻電壓(V 為電壓幅值,U 為直流分量,ω為圓頻率,t 為時間),則在四個金屬圓柱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個形如馬鞍的交變電場。四極桿質量分析器能夠通過電場的調節進行質量掃描或質量選擇,質量分析器的尺寸能夠做到很小,掃描速度快,無論是操作還是機械構造,均相對簡單。但這種儀器的解析度不高;桿體易被污染;維護和裝調難度較大。
4 離子阱
離子阱和四極桿質量分析器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將四極桿質量分析器的兩端加上適當的電場將其封上,則四極桿內的離子將受x,y,z 三個方向電場力的共同作用,使得離子能夠在這三個力的共同作用下比較長時間地呆在穩定區域內,就象一個電場勢阱,因此這樣的器件被稱為離子阱。所以,在很多時候都認為四極桿質量分析器與離子阱的區別就是前者是二維的,而後者是三維的。
離子阱內部的離子總是在做復雜的運動,在這種復雜運動中,包含了與質量相關的特徵信息。以這種特徵信息為基礎,發展了許多離子阱操作的新模式,大大拓寬了離子阱質量分析器的質量范圍,改善了質量解析度。
雖然離子阱內離子的運動是復雜的,但就離子阱質量分析器本身而言,它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主要是能夠方便地進行級聯質譜測量,能夠承受較高壓力(如 0.1 Pa),此外,這種質量分析器價格相對低廉,體積較小,被廣泛用做色譜檢測器。在質譜儀器的小型化中,離子阱的小型化取得了十分注目的成果。普度(Pure)大學 Cooks 教授研究組的工作顯得尤為突出,發展出來的圓柱型離子阱和矩形離子阱等不但克服了離子阱難以加工的缺點,而且進一步降低了成本、簡化了操作,顯著減輕了重量,縮小了體積,甚至可做成質量感測器(mass sensor),有望在現場環境監測、國防、刑偵、安檢、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等領域發揮作用。
5 離子迴旋共振質量分析器
在某種程度上,離子迴旋共振(ICR)質量分析器與NMR有些相似。ICR具有非常高的質量解析度,能夠檢測大質量離子、進行離子的無損分析和多次測量,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級聯質譜的能力,是一種在現代質譜學領域中具有重要用途的質量分析器。
為進一步提高質量分析器的質量解析度,常見的措施是將扇形磁場和電場聯用,形成雙聚焦質量分析器,而 FT-ICR 的解析度則可高達10的6次方以上。
『玖』 m&ms的發展歷程
1941年,M&M's®牛奶巧克力正式誕生。
1948年,M&M's®牛奶巧克力從原來的紙筒包裝更改為更有個性的棕色塑膠筒,一代經典從此出現,沿用至今。
1954年,M&M's®花生牛奶巧克力隆重登場,它與純牛奶巧克力成為了好拍擋,一起創造了持續性的銷量增長。
1954年,M&M's®推出第一支電視廣告,廣告語「M&M's®牛奶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風靡全球。
1960年,M&M's®花生牛奶巧克力出現了三種新顏色,它們分別是紅色、綠色和黃色,加上原來的棕色,M&M's®花生牛奶巧克力共有四種繽紛成員。
1976年,M&M's®花生牛奶巧克力又多了一種新顏色,那就是橙色!
1976年,美國一種紅色食用色素的安全性受到大眾懷疑,雖然M&M's®牛奶巧克力並沒有使用該種紅色食用色素,但為了避免大眾混淆,以及讓巧克力愛好者能夠安心享受美味的M&M's®牛奶巧克力,所以決定暫時把紅色從M&M's®牛奶巧克力中剔除。經過長達10年的時間,M&Ms才重新將紅色部分放回去。
2004年,M&M's 被評為美國最受喜愛的廣告標志!M&M's的廣告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也被廣告周刊評為2004全美第一廣告名句。
2006年,M&M's的成為NASCAR的官方巧克力。
2009年7月,一項研究表明,藍色的M&M's巧克力可以幫助癱瘓小鼠的恢復。
2010年4月,M&M's推出了一個椒鹽鹹味巧克力。不過這個品種沒有黃色的M&M's。
M&M's廣告——快到碗里來,你才到碗里去.
1.它不屬於碗里,它只屬於胃中。意思也就是要吃掉,盡快的吃掉,甚至省去盛放的過程。2.同時說明m&m』s廣告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m豆的形象也十分討人喜愛
『拾』 蛋白質質譜分析具體流程
肽指紋圖譜:
每個蛋白都有理論上消化後所得出的不同肽段,這些肽段的質量(內分子量)就是這個蛋白的容肽指紋圖。
當一個未知蛋白被酶解,用質譜可以檢測出其中所含有幾乎所有肽段的質量。然後把這些質量與資料庫中已知的所有蛋白指紋進行匹配。
匹配分值高過一定的 就可以認為索要堅定的蛋白就是那個目的蛋白。
步驟:
2DE 切點 消化 送入質譜儀分析 質譜儀自動獲得質量數 送入資料庫進行搜索 得出結果。
關鍵:要知道質譜儀是用於檢測小分子質量的儀器,只可以檢測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