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理的名勝古跡
南詔古抄城遺址
南詔古襲城遺址,南詔德化碑是唐碑中的精品,在這里花點時間,有助於你更多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內保存較為完整的白族風格為主的民居建築群,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整座古城背靠蒼山面對洱海。城內的街道呈棋盤式分布,石板路面青瓦坡頂的民居為白族建築風格。古城內有民居、店鋪、寺廟、博物館、教堂、學校,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民俗,身處其中能感到白族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雖幾經修繕,但仍保留原有的格局。古城南北保留著完整的城樓,巍峨的南城門有塊匾,上書「文獻名邦」。
崇聖寺三塔
它曾經是南詔的象徵,如今也是大理的標志性景點。三塔原是南詔時期一組規模龐大的佛教建築的一部分,後因戰亂等原因其他的建築被毀,只剩下了三塔,成了後人憑吊歷史的依據。主塔又名千尋塔,正東砌照壁,鐫有「永鎮山川」4字。崇聖寺三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B. 想了解雲南大理的風俗,歷史文化,傳說等...
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蒼山馬龍峰、中和峰、海東鹿鵝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時期的石刀、石斧、石墜、粗陶器。漢代,大理同中原有往來,與印度也有交往,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蜀身毒道)中轉站,漢武帝在這里設葉榆縣。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區域的原始居民從事狩獵、捕魚,以及種植水稻和飼養家畜,有較高的農業生產水平。並在洱海西面建築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橋等城。一度成為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漢之際,大理與內地的交往由於蜀身毒古道而極為密切。博望候張騫西域歸來後關於這條通道的報告,引發了漢武帝經營西南邊疆的雄心。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隸屬益州郡的葉榆、雲南、邪龍、比蘇、巂唐、不韋等縣。
唐初,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較大的部落,史稱「六詔」,即蒙舍詔(今巍山東南部、因在六詔之南,又稱南詔)、蒙巂詔(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帶)、鄧賧詔(今洱源鄧川)、浪穹詔(今洱源劍川一帶)、施浪詔(在浪穹詔東北)。越析詔(今賓川)。。公元737年,蒙舍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六詔,統一了洱海地區,遷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建立「南詔國」。公元779年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南詔國共傳13代王,歷史165年。
公元902年,南詔權 臣鄭買嗣奪去了政權,建立「大長和國」。
公元927年,劍南節度使楊干貞滅「大長和國」,扶持清平官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10個月後楊善干貞又廢趙善政,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
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推翻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仍建都羊苴咩城。大理國共傳22代主,歷時316年。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帥大軍滅大理國,元朝於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見了雲南行中書省,把行政中心由大理遷到押赤城(今昆明)大理地區設大理路、鶴慶路、雲龍甸軍民府和威楚路。
公元1381年,明軍攻佔大理,改路為府,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鶴慶、蒙化三府。現今的永平縣、南澗縣則分屬永昌府和楚雄府。
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仍沿襲明朝建制,大理 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和蒙化直屬廳。大理府為迤西道治所,雲南提督駐地。清咸豐六年(1856年)爆發了以回族杜文秀為首的滇西各民族大起義,在大理設政權公元1911年,昆明「重久起義」後,雲南成立軍政府,1913年改迤西道為滇西道,後為騰越道。1929年廢除道制,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置祥雲、彌度、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個縣。
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成立,大理專區轄大理、下關、鄧川、洱源、雲龍、漾濞、蒙化、鳳儀、彌度、祥雲、賓川、及現屬臨滄地區的雲縣、緬寧(今臨滄),順寧(今鳳慶)共十五個縣市。
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區成立。區劃幾經調整現轄大理市、鶴慶縣、劍川、洱源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永平縣、雲龍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漾濞彝族自治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共12個縣市。
198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大理被定為全國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同年11月,國務院又將大理列為全國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
大理是雲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西漢武帝曾在大理設置郡縣,歷史上著名的南詔(公元738--902年),
大理國(公元937--1253年)曾在這里建都,是當時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理有馳名中外的大理崇聖寺
三塔、南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劍川石鍾山石窟、彌渡南詔鐵柱等重要的文化古跡,被譽為"西南的敦煌"。
"玉洱"、"銀蒼"是蒼洱風景區的重要景觀。風、花、雪、月為大理的四大名景。
大理的著名景點有:崇聖寺三塔,蝴蝶泉,洱海遊船,喜州民居,白族民俗三道茶歌舞表演等。
C. 雲南大理的一 個古老的城,叫什麼
大理古來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自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鍾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遊,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記得採納啊
D. 歷史文化名城雲南的昆明和哪裡
歷史文化名城雲南的昆明和大理。
1982年2月,經國務院批回准,我國24個由重大歷答專史價值和革屬命意義的城市,被定為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雲南的昆明和大理位列其中。
1982年2月,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跡免受破壞,「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4)大理歷史文化名城擴展閱讀
大理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016平方公里。由蒼山洱海風景區、巍寶山風景區、石寶山風景區、雞足山風景區、茈碧湖風景區組成。
蒼山洱海風景區由氣勢恢弘的蒼山、秀麗的高原明珠洱海及山海之間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田園風光構成。有世界知名的唐代三塔、蝴蝶泉、南詔德化碑、三月街、喜洲白族民居等文化景觀,還有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景觀、獨特罕見的天氣景觀、地質景觀等。
E. 大理有怎樣的歷史與發展
大理東臨洱海,西至點蒼山脈。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地通往身毒(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時期,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從公元8世紀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1274)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大理境內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漢等民族。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是中華文化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白族人民從服飾、住居、婚嫁、信仰、習俗以及慶典節日,都充滿著獨特的民族情趣,這些濃郁的民族風情,增添了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崇聖寺三塔是大理城外另一個顯著的標志。走在蒼山洱海之間,不經意地抬頭就會看見挺立在山腳下的三座白塔。走近三塔,這古舊而略略傾斜的塔體傳遞出濃濃的歷史滄桑感,散發出震撼人心的神奇魅力。
F. 大理歷史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雲南設縣的地區。東漢時隸屬於南中地區的永昌郡。
大理地區三國時臣服於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雲南郡。南北朝時先後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並在洱海邊建築了多座城邑。
唐朝初年,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並五詔,建立起南詔國,並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並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雲南大部。
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干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
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後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並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歷經了316年後,在1253年,為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於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昆明市)設置了雲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於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2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雲南回變,建立杜文秀回族政權,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後,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並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6)大理歷史文化名城擴展閱讀:
大理地勢西高東低,全市年平均氣溫15℃,降水量1056毫米。農業主產稻穀、小麥、玉米、豬、牛、禽蛋等,特產有雲南山茶花、蒼山杜鵑花、大理雪梨、下關沱茶等。目前工業主要集中於洱海南岸的下關鎮附近,有煙草、茶葉、食品、紡織等門類,盛產大理石。
位於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的"太和村"是古南詔國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遺址,規模較大,是國家級文物。位於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鎮則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當地的民族風情濃郁,民居頗具特色。
位於洱海北岸的上關鎮古代為大理古城的軍事屏障,境內遍植朝珠花,以「上關花」而聞名。此外,附近還有雞足山和巍山等景區。
G. 求雲南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序號 名抄 稱 級 別 批准襲時間 批准機關
1 昆明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82年2月 國務院
2 大理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82年2月 國務院
3 麗江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86年2月 國務院
4 建水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94年1月 國務院
5 巍山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94年1月 國務院
石屏縣鄭營村、祿豐縣黑井鎮、孟連縣娜允古鎮等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鎮)已於2003年9月上報建設部,正在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名鎮。
H. 求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大理州 漾濞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劍川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賓川縣州城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洱源縣鳳羽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雲龍縣諾鄧村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劍川縣沙溪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祥雲縣雲南驛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洱源縣雙廊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楚雄州 大姚縣石羊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祿豐縣黑井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祿豐縣煉象關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保山市 保山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3年1月 省政府
騰沖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87年7月 省政府
保山市板橋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迪慶州 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維西縣葉枝鄉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曲靖市 會澤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5年6月 省政府
會澤縣娜姑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文山州 廣南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廣南縣舊莫鄉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紅河州 石屏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石屏縣鄭營村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思茅地區 孟連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昭通市 威信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87年7月 省政府
合計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0座,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鎮)14座
雲南省劍川縣城、洱源縣雙廊鎮和祥雲縣雲南驛村等3個城(鎮、村)正式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村)。
通海縣城、姚安縣光祿鎮和鹽津縣豆沙鎮3個城鎮,被定為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
I. 要大理人文風光和文化風光
描寫的是大理白族居民的風土人情和人文習俗,但是詞曲作者都為漢族藝術家喔!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鍾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遊,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大理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市境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對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大理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圍分布甚廣,它們以古城為中心,沿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呈線狀分布。大理市現已確定不同級別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處。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並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鏡水環境優美,古樸典雅生意盎然,並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主要載體,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聖寺三塔、太和城遺址(含南詔德化碑),省級元世祖平雲南碑、蒼山神祠、佛圖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築群……等文物古跡,縱貫了唐(南詔)、宋(大理國)、元、明、清及民國等各個歷史時期。 大理地方文化燦爛,民族風情濃郁。大理作為數百年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滇西大城的地位,文人名流薈集,史籍文獻甚豐。加之,在當地佔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養歷來較高。因此,明、清以來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歷代以來人才輩出。 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悠久歷史燦爛的古代文化;是中華文化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白族人民從服飾、住居、婚嫁、信仰、習俗以及慶典節日,都充滿著獨特的民族情趣,這些濃郁的民族風情,增添了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歷史文化名城同時榮戴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雙重桂冠。大理風景名勝區主要含蒼山、洱海、白族風情以及大理、巍山歷史文化名城。 大理古城位於蒼山洱海之間的壩區,西倚一字橫列的蒼山,東瀕碧波盪漾的洱海,這種「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雄秀相間、剛柔並濟的山水環境格局,使古城增輝添彩。橫列如屏的蒼山,雄偉壯麗;明珠般的洱海,清澈如鏡,加之壩區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構成了優美絢麗的高原景觀,這山山水水之間所包涵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民族風情,更富靈氣和迷人的魅力。 總之,大理歷史文化遺跡眾多,特色顯著,蒼洱風光優美動人,白族風情濃郁奇麗,再加之大理古城和新區是脫開發展而又相互聯系的,這就使得大理既古風猶存,又能全面地持續發展,在蒼洱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永葆青春和活力,成為一顆熠熠生輝的耀眼明珠! 大理屬高原型季風氣候,沒有明顯的嚴冬酷暑,四季皆宜旅遊。但夏秋之交雨後氣溫下降很快,當地有「一雨成秋」的說法,因此那時來大理旅遊的遊客最好帶上幾件秋衣,以防著涼。 不過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的那樣:「大理三月好風光」,春季,無論是前往大理古城,或是登蒼山、游洱海都是再適合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