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州的歷史
商末,我國西北地區姬姓周氏族首領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讓賢,從陝西歧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來到長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蘇梅村),與當地土著居民結合,建立了帶有部落性質的「勾吳之國」。這是蘇州一帶稱吳的最早記載。
公元前11世紀中葉,周滅商,實行分封制。周武王尋得已在吳地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孫周章,封其為諸候。「勾吳」遂成為諸侯國,正式納入西周版圖。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壽夢繼位稱王,吳國始有確切紀年。從壽夢起,吳國國勢日盛,並開始與中原各國交往,躋身大國爭霸的行列。周靈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吳國君位傳至二十世孫諸樊,國都南遷至今蘇州城址。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闔閭繼位。周元王3年(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吳地悉歸越國所有。顯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滅越,吳、越之地盡屬楚。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黃歇被封於江東,吳地遂成為春申君封地。
戰國末年,秦國在其轄境行郡縣制。秦王24年(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俘楚王負芻,以長江以北楚國之地建楚郡。次年,王翦逐次攻取楚國在長江以南之地,遂將楚郡分為九江郡、鄣郡、會稽郡。26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正式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吳地屬會稽郡,郡治在吳國故都(即今蘇州城址),並以郡治所在地設吳縣,為所轄二十六縣之首邑,吳縣之得名自此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項梁、項羽在吳縣起兵反秦。
秦亡後,楚漢相爭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領梁、楚等九郡,會稽郡亦屬楚。
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攻滅項羽,漢將灌嬰乘勝過江,攻破吳縣,略定會稽。同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會稽等郡屬楚王封地。次年劉邦降韓信為淮陰候,分其封地東部會稽等三郡五十二城改建荊國,以其從兄劉賈為荊王,領會稽郡,都吳。11年(公元前196年)英布反漢,殺劉賈,佔領荊國封地。次年劉邦平定英布之叛,廢荊國仍復為會稽郡。同年封劉濞為吳王,會稽郡遂屬吳國封地。文帝前元9年(公元前171年),鄣郡並入會稽郡,郡治一度由吳縣移至鄣郡(今浙江安吉縣與長興縣之間),7年後復治吳縣。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劉濞謀叛伏誅,廢吳國,復為會稽郡,領縣二十四,吳縣仍為首邑。
明代 張宏《西山爽氣圖》局部
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分全國為十三州部,每州設刺史一人。會稽郡屬揚州刺史。此時州尚不屬正式行政區域。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新朝,改吳縣為泰德縣。王莽新朝覆滅後,東漢光武帝於建武元年(公元25年)復改泰德縣為吳縣。漢順帝時因會稽郡幅員遼闊,不便管理,遂於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析郡地東北部另置吳郡,西南部仍為會稽郡。新置吳郡領縣十三,吳縣為首邑,郡治在吳縣,而會稽郡治則徙往山陰(今浙江紹興)。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興平2年(公元195年),孫策部將朱治攻佔吳郡,入城領太守事,自此吳地一直屬三國孫吳政權。領縣十五,吳縣為首邑。孫皓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從吳郡中劃出陽羨、餘杭等五縣與丹陽郡的數縣另置吳興郡(今浙江湖州)。
西晉時,吳郡、丹陽郡、吳興郡號稱「三吳」。[9]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滅吳統一全國,分天下為十九州,吳郡屬揚州刺史。四年(公元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置海虞縣(今常熟一帶)。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晉成帝封其弟司馬岳為吳王,改吳郡
明代姑蘇山風景畫
為吳國,置內史行太守事。其後司馬岳雖徙封琅琊王,但吳國之名卻一直延續到東晉末。
南朝劉宋武帝永初2年(公元421年),廢吳國之名復稱吳郡。南朝曾在南方廣置僑州僑郡,宋孝武帝大明7年(公元463年),以吳郡屬僑置南徐州。次年仍隸揚州。蕭梁天監6年(公元507年),析吳郡地置信義郡。大同年間(公元535——545年)置崑山縣,隸信義郡,大同6年(公元540年)改海虞縣為常熟縣,從此崑山、常熟二縣得名。太清3年(公元549年),侯景作亂攻陷郡城,改吳郡為吳州。次年又恢復原置。陳武帝永定2年(公元558年)割吳郡所屬海鹽、鹽官、前京縣置海寧郡;後又割錢唐、富陽、新城縣置錢塘郡;割建德、壽昌、桐廬等縣屬新安郡。吳郡轄地驟減,僅領吳、崑山、常熟、嘉興四縣。禎明元年(公元587年),析揚州地增置吳州,以原屬揚州的吳郡、錢塘郡等改隸吳州,於是吳州、吳郡、吳縣三級治所同駐一城。
隋朝建立後,變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開皇9年(公元589年)滅陳後廢吳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蘇山之故,易吳州為蘇州,這是蘇州得名之始。下轄吳、崑山、常熟、烏程、長城縣(長興縣)。11年(公元591年),因反叛騷亂頻繁,危及蘇城安全,故楊素於蘇城西南橫山(七子山)與黃山之間另築城廓,州、縣治悉移新廓,至今該處地名仍稱新郭。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復甦州為吳州,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縣制為郡縣制,吳州復稱吳郡。[9]
蘇州園區金雞湖畔
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復吳郡為蘇州。7年(公元624年)將隋代遷出的州、縣治遷回原址。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國為十道,蘇州屬江南道。開元21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西二道,蘇州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蘇州為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稱蘇州,並改隸浙西道,節度使署也駐蘇城。大歷13年(公元778年)蘇州被升為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蘇州成為吳越國的領地,改稱中吳府。後梁開平3年(公元909年),吳越王錢鏐分吳縣南部地另置吳江縣,吳江建縣自此始。後唐同光2年(公元924年),錢鏐又奏請升中吳府為中吳軍,設節度使,領常、潤等州,直至宋初未有變易。同年,錢鏐在嘉興設置開元府,嘉興從此自蘇州分離出去,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
宋太祖開寶8年(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弘俶改中吳軍為平江軍,隸江南道。太平興國3年(公元978年)吳越納土歸宋,恢復甦州建置,轉屬兩浙路轉運使。政和3年(公元1113年)敕升蘇州為平江府,屬江南道浙西路,於是蘇州又有平江之稱。宣和5年(公元1123年)置浙西提舉司,建炎4年(公元1130年)置浙西提點刑獄司,治所均在平江城。
元代始行行省制。至元12年(公元1275年)設江淮行省,置浙西路軍民宣撫司,次年即改宣撫司為平江路,屬江淮行省。18年(公元1281年)昇平江路為達魯花赤(蒙語長官之意)總管府。至元28年(1291年)劃江而治,江南設江浙等處行中書省,蘇州屬之。元貞元年(1295年)升崑山、常熟、吳江、嘉定四縣為州。元末至正16年(公元1356年)張士誠入據平江,建大周政權,一度改稱隆平府,次年張士誠接受元朝封冊,復改為平江路。
明太祖吳元年(公元1367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隸江南行中二書省。永樂19年(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南京成為陪都,以江南為南直隸省,蘇州府屬之。[9]
蘇州城市建設(30張)
清以後改南直隸為江南省,置左、右兩布政使。蘇州仍稱府,屬縣不變,隸右布政使。順治18年(公元1661年)將右布政使自江寧移駐蘇州。雍正2年(公元1724年)升太倉州為直隸州。3年(公元1725年)分江南省為安徽、江蘇兩省,於是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長、元、吳三縣縣治同駐蘇州一城。咸豐10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李秀成進駐蘇州,以蘇州為省會,建蘇福省,實行省、郡、縣三級制。同治2年(公元1863年)清軍攻陷蘇州,恢復建置如舊。光緒32年(1906年)以太湖西山置靖湖廳,隸蘇州府。
清宣統3年(1911年)10月10日(公歷,以下同),辛亥革命爆發。11月5日,蘇州宣布獨立,原江蘇巡撫程德全自稱蘇軍都督,設都督府於蘇州。12月3日,改蘇軍都督為江蘇都督,實行軍民合治,稱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府所設蘇州。[9]
蘇州閶門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蘇州府,復將長洲、元和二縣及太湖、靖湖二廳並入吳縣,同時將震澤縣並入吳江縣,昭文縣並入常熟縣,新陽縣並入崑山縣。從此,地名稱蘇州,建置稱吳縣。民國3年(1914年),實行省、道,縣官制,分一省為數道,於蘇、常之地設蘇常道,治所蘇州,吳縣屬之。民國16年(1927年)4月,國民政府建都南京,江蘇省會遷至鎮江,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同年6月,成立蘇州市政籌備處。次年11月,縣、市分治,在蘇州市政籌備處基礎上,正式建立蘇州市。民國19年(1930年)5月,江蘇省政府以緊縮開支為由,又撤銷蘇州的市級建置,復並入吳縣。民國22年(1933年),江蘇省分區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的派出機構,吳縣屬於第三區,區署設蘇州。同年十二月,第三區改稱無錫區,區署駐無錫。民國25年(1936年),無錫區改稱第二區,仍隸吳縣。民國26年(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1月19日,蘇州淪陷。次年5月,日偽江蘇省政府在蘇州成立,管轄蘇南地區十六個淪陷縣城,吳縣屬之。民國29年(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蘇南東路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將東路地區先後劃分為三個級六個行政區,蘇州均隸屬於蘇南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在常熟東塘市成立。次年2月,蘇州縣政府成立,蘇州縣人民自衛會撤銷。由於日偽殘酷清鄉,民主政權相繼撤銷。至民國34年(1945年)7月,在蘇兩北行政辦事處的基礎上,吳縣抗日民主政權恢復成立。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偽江蘇省消亡,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蘇州仍稱吳縣,隸屬江蘇省江南行署。後江南行署撤銷,又隸屬第二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直至解放。[9]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後,下設13個鎮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設東、南、西、北、中5個區公所;1950年5月各區公所撤銷,由公安部門接管。1951年11月初經蘇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決定按原區公所轄區建立東、南、西、北、中5個區。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1)蘇州市為省轄市。(2)設立蘇州專區。蘇州專區轄常熟市和常熟、吳縣、吳江、太倉、崑山、無錫、宜興、江陰、太湖辦事處(相當於縣)1市8縣1處,專署駐蘇州市。(3)設立松江專區。松江專區轄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嘉定、川沙、松江、寶山、嵊泗、上海10縣,專署駐松江。同年,太湖辦事處改為震澤縣,蘇州專區轄1市9縣。同年6月26日,嵊泗縣劃歸浙江省領導。1954年,常熟市改為省直轄市,並仍接受蘇州專署督導。1956年,將宜興縣劃歸鎮江專區,原轄鎮江專區的武進縣劃入蘇州專區,轄9縣。
1958年8月25日,原由省直轄的蘇州市劃歸蘇州專區領導;撤銷常熟市,並入常熟縣。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武進縣劃歸常州專區。4月8日,撤銷松江專區,所屬的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6縣劃入蘇州專區。4月12日,原江蘇省松江專區管轄的嘉定、寶山、上海3縣劃歸上海市管轄。11月21日,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6縣,劃歸上海市管轄。蘇州專區轄1市7縣。
1960年,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1961年,設立沙洲縣(駐楊舍鎮)。1962年,蘇州市改為省轄市;原由無錫市領導的無錫縣劃入蘇州專區,轄8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蘇州地區的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沙洲縣劃歸蘇州市領導;常熟縣撤銷,改設常熟市;蘇州市共轄1市5縣4區(平江、金閶、滄浪和郊區)。1986年9月起,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沙洲、崑山、吳江、太倉(1993年)4縣,改設張家港、崑山、吳江、太倉4市。蘇州市共轄5市1縣4區。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10]
1983年3月1日,江蘇省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將原屬蘇州地區的江陰、無錫二縣劃歸無錫市,吳縣、吳江、崑山、太倉、沙洲、常熟劃歸蘇州市。蘇州市領五縣一市。[9]
俯瞰蘇州古城
1983年,撤銷常熟縣,改設常熟市。[9] 1986年,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11] 1989年,撤銷崑山縣,改設崑山市。[12] 1992年,撤銷吳江縣,設立吳江市。1993年,撤銷太倉縣,設立太倉市。[13] 1995年,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14]
2001年,蘇州市郊區更名為虎丘區;同年,撤銷吳縣市,分設吳中區、相城區。[15]
2012年,撤銷蘇州市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合並設立蘇州市姑蘇區;撤銷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16]
❷ 蘇州的簡史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亦有4000多年,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專 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屬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史跡名園」的獨特貌。
❸ 蘇州古城的歷史沿革
據文獻記載,從泰伯至壽夢歷十九世,周靈王十二年(前560),吳王諸樊徙國都至今蘇州一帶。又經諸樊、余祭、余昧、王僚四朝四十六年之後的周敬王六年(前514),闔閭登基。周元王三年(前473),吳國被越國所滅。約周赧王九年(前306),越國被楚國所滅,春申君黃歇被封於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天下分三十六郡,在吳越之地置會稽郡,以吳縣為郡治。東漢永建四年(129)置吳郡。三國時期孫權據吳郡十多年,開創了東吳基業。陳禎明元年(587),置吳州,吳郡隸吳州。吳州、吳郡、吳縣三級治所同駐一城。隋文帝楊堅統一江南,開皇九年(589)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有姑蘇山而得名。開皇十一年(591),越國公楊素以蘇州地處平原,非設險之地,遂於蘇州今城西南橫山下另建新城,至今尚有新郭的地名,至唐武德七年(624)又將州治遷回舊城。隋煬帝開通江南運河,憑借這條黃金水道,江南經濟迅速發展,蘇州成為東南沿海水陸交通要沖,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此集散,甚至還遠涉重洋。大歷十三年(778),蘇州升為江南唯一的雄州。至宋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已不脛而走。明清時期,蘇州更成為全國經濟、文化的中心。鴉片戰爭後,隨著上海的崛起、太平天國的戰亂、滬寧鐵路的開通,蘇州的地位急劇下降。辛亥革命後,廢蘇州府,改吳縣,長洲、元和兩縣並入吳縣。北洋政府時期,吳縣為蘇常道治所。1928年由吳縣城區析置蘇州市,1930年又裁入吳縣,至1949年5月,又由吳縣城郊析置,屬蘇南行政區。民國期間,蘇州經濟停滯不前,以消費城市為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在曲折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開始突飛猛進,文化教育再度發達,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變化。
蘇州建城以來,迭遭兵火,數度興廢。越滅吳,楚滅越,城池幾毀。公元前514年吳都建城,公元前473年越軍大破吳師,吳國滅亡,城池被毀。南朝梁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亂,叛軍三進郡城,大肆燒掠,殺人無數,三吳地區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一片蕭條。唐末年藩鎮割據,楊行密、孫儒等數次佔領蘇州,大肆擄掠,並放火焚燒,城池又遭劫難。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劫奪官府民居,廩庫積聚,擄掠子女金帛,縱火延燒,煙焰二百里,凡五晝夜,蘇州成為廢墟。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軍南下江南,城池悉命夷堙,民雜居城堞之上,城池又遭破壞。元末張士誠據蘇,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部圍城十個月,日夜以炮轟擊,當張士城兵敗,又縱火齊雲樓,子城、大城俱毀。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南下,總兵土國寶率兵從盤門進入,城南慘遭屠戮。清咸豐十年(1860)清軍與太平軍作戰,閶門內外頓成焦土,城內外寺觀名勝也遍遭摧殘。朝代興亡,兵災人禍,然而在城池屢遭毀滅之後,後人又都屢屢重建重修,遂使古城至今巍然屹立,可見蘇州堅忍不拔的城市精神。
❹ 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歷史
醞釀籌劃階段
1992年初 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了借鑒新加坡經驗的重要講話。
1992年9月,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率團訪問中國,積極呼應鄧小平同志講話,表達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業園區、並以該園區為載體借鑒新加坡經驗的意向。此後,中新雙方圍繞合作開發事宜進行了多次協商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選址蘇州。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1994〕9號),同意江蘇省蘇州市同新加坡有關方面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
1994年2月26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書》、《關於借鑒運用新加坡經濟和公共管理經驗的協議書》和《關於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商務總協議書》三個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蘇州市政府承擔的蘇州工業園區「六通到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展開。
1994年4月20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批借鑒培訓團(規劃建設)赴新加坡培訓。借鑒新加坡經驗正式開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聯合招商團赴歐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婁葑鄉和跨塘鎮、斜塘鎮、唯亭鎮、勝浦鎮一鄉四鎮成建制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籌)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園區行政區域基本形成。
奠定基礎階段
1994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期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1994年9月2日,江蘇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加快蘇州工業園區建設若干問題的通知》。
1994年9月14日,中新聯合招商首批14個項目舉行簽字儀式。韓國三星、美國BD、新加坡康福、日本百佳等入駐園區。
1994年11月18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期開發區詳細規劃評審通過。
1995年1月10日,蘇州工業園區開發主體-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舉行開業典禮。
1995年2月21日,中共蘇州工業園區工作委員會和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
1997年底 蘇州工業園區首期8平方公里基本開發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蘇州工業園區發展有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實施股比調整,中方財團股比由35%調整為65%,中方承擔公司的大股東責任。
加速發展階段
2001年3月23日,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開發建設動員大會,二、三期的開發正式啟動,園區進入了大動遷、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階段。
2001年6月8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成立七周年慶祝大會。會議宣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完成股比調整。
2003年底,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在連續三年實現贏利的基礎上,消除了歷年累積虧損。
2003年 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達到蘇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當於十年再造了一個新蘇州。
2004年6月10日 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中新雙方一致認為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
轉型提升階段
2005年,蘇州工業園區相繼啟動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和科技跨越計劃。在後續數年中,又先後提出生態優化、金雞湖雙百人才、金融翻番、納米產業雙倍增、文化繁榮、幸福社區共「九大行動計劃」。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擴大10平方公里,為蘇州工業園區推進自主創新和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9年5月26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行開發建設十五周年慶祝大會。十五年來,園區取得了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累計上交各種稅收超千億,實際利用外資摺合人民幣超千億,注冊內資超千億等「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成就。 2011年9月15日 蘇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蘇州工業園區作為蘇州「東部綜合商務城」的定位,園區以服務型經濟與創新型經濟為主體的經濟格局加快形成。
2012年12月26日,經江蘇省政府批准,蘇州工業園區撤銷婁葑鎮分設婁葑街道和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勝浦街道,標志著園區在推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和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方面跨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2013年,蘇州工業園區確立了爭當蘇南現代化建設先導區的發展目標,深化開放創新綜合改革起步,「新三年金融繁榮計劃」、「自主品牌企業培育計劃」啟動實施。
❺ 蘇州在歷史上是哪個朝代的國都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內盪河流,而西郊又多山容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東岸地)為吳郡,以吳為治所。漢末孫策、孫權初據江東,亦以吳為駐地,後乃移治京(今鎮江),再移秣陵(今南京)
❻ 蘇州在歷史上什麼時候是發展的鼎盛期為什麼
明清兩代是蘇州的鼎盛時期
明、清兩代,蘇州經歷了一段更加繁榮的時期。蘇州向中央政府繳納的糧、稅佔到全國的十分之一。蘇州的地價水平也高居全國之首。由於工商業的發展,中心城市集聚大量人口,估計在50萬到100多萬,城市街區沿幾條主要通航河道向外呈放射狀延伸,最遠處距離城門(閶門)已經超過10華里。所謂「蘇州以市肆勝」。明代蘇州的滸墅關在全國8個主要鈔關中稅收額名列第2。清代蘇州更名列天下「四聚」(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全國四大商業中心)之一,又稱「繁而不華漢川口,華而不繁廣陵阜,人間都會最繁華,除是京師吳下有」。蘇州事實已為東南最發達的都會,被視為步都城北京之後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實際其繁榮程度已經位居全國之首,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經濟中心,明清之際的蘇州是東半球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也是文化中心之一,在世界上的地位相當於今日之紐約。並且在蘇州周圍開始出現城市化趨勢出現了大量規模可以與府城縣城匹敵的衛星市鎮,與不斷向外擴張的蘇州城構成了蘇州都市圈。這時的蘇州號稱「海內繁華、江南佳麗之地」,素有評語:「商賈輻揍,百貨齊聚,上自北京,下至兩廣,遠及重洋,貿易之盛甲於天下。」她對浙、閩、粵、皖、鄂、湘、魯乃至東北地區都有相當吸引力。她不僅是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而且是人口密集的商業大都會和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由於消費人口集中,城外楓橋形成全國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糧食供應來自長江中游的江西、湖南,一部分通過海路轉銷浙江、福建。蘇州的外港,在明朝是太倉州的劉家港(今蘇州太倉瀏河,通過婁江聯系蘇州),在清朝則是松江府的上海港(通過吳淞江、蘇州河聯系)。
這一時期,蘇州是全國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為「士大夫必游五都會」(北京、蘇州、南京、杭州、揚州)之一。明清兩代全國狀元共出204名,而蘇州即產生了34名。蘇州籍的名相重臣蔚為大觀。在明(1368年-1644年)、清(1644年-1911年)兩代,蘇州建造了許多著名的私家園林,其中有許多為回蘇州的退休官員所建,體現明顯計程車大夫情趣,與北京的皇家園林或揚州的鹽商園林有明顯的不同。蘇州以其精緻典雅的文化風格,備受當時人的贊賞。
❼ 急求蘇州的歷史發展和交通狀況。
歷史
春秋戰國
蘇州,古代名稱有句吳、吳、會稽、吳州、吳郡、平江等。蘇州別稱有吳都、吳會、吳門、東吳、吳中、吳下、姑蘇、長洲、茂苑等。
商末太伯奔吳,建句吳國,設都吳城。
春秋時期(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建都,命楚國叛將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成闔閭城,部分史學界人士認為闔閭城就是蘇州。今天的其規模位置迄今基本未變,為世界罕見。顧頡剛認為蘇州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吳國又重用孫武,訓練出一支強悍的軍隊,北上伐齊,稱霸中原。前496年,闔閭葬於虎丘。前473年,吳國被越國所滅,蘇州又成為越國都城。前306年,楚國滅越國。
從秦漢到隋唐
前222年,秦始皇滅楚後,置會稽郡,領縣26(吳、無錫、曲阿、毗陵、婁、陽羨、烏程、由拳、餘杭、富春、全唐、海鹽、余稽、山陰、諸暨、餘姚、上虞、剡、太末、句章、鄮、烏傷),郡治吳縣。
前209年,項羽在此起義,幾年後推翻了秦朝。
前202年,會稽郡歸屬漢朝。次年以東陽、鄣、會稽三郡五十三縣置荊國,國治吳。
三國屬吳。南朝置吳州。晉代,中原戰亂不斷,大批士紳舉族南遷,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
隋開皇九年(589年)置蘇州,並開通南北大運河,蘇州位於重要的商路上。
唐朝 ,蘇州為江南東道治所。825年,大詩人白居易修築連接蘇州城和虎丘山的山塘街。
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在蘇州置平江府,為浙江西道治所。當時蘇州已經是重要的工商業都會,特別以絲綢著稱。1035年,范仲淹建立文廟、創辦府學,此後,蘇州長期文風鼎盛,歷代文人雅士輩出。
1130年2月,金兵南下,曾毀壞並屠殺該城,戰後不久得到恢復。
1275年,蒙古軍隊佔領蘇州。元改平江路。
元朝
元末,張士誠自稱吳王、改平江路為隆平府,都治蘇州。
明清
1367年,朱元璋的軍隊攻破蘇州,張士誠投降。明改蘇州府,直隸南京。但摧毀了城中心的皇城。明時管理南直隸長江以南部分的應天巡撫駐扎在蘇州。
清代,蘇州為江蘇巡撫和江蘇布政使駐地。
明清兩代,蘇州經歷了一段更加繁榮的時期。蘇州向中央政府繳納的糧、稅佔到全國的十分之一。蘇州的地價水平也高居全國之首。雖然在明初朱元璋對作為張士誠基地的蘇州採取了懲罰性措施,將其人口大量向外遷徙,造成商業蕭條,但是到明代中葉,工商業又恢復繁榮,中心城市集聚大量人口,估計在50萬到100多萬,不僅城內空地消失,房滿為患,城市街區沿幾條主要通航河道,從府城向外呈放射狀延伸,尤其西部商業區最遠處距離城門(閶門)已經超過10華里,與楓橋鎮連綿一片,閶門內外的西中市、南濠、山塘、上塘均為著名的繁華街道,「燦若雲錦,語其繁華,都門不逮」。明代嘉靖年間,城西閶、胥門外附郭新商業區的街區范圍已經與城內相當。到清代,原本荒涼的東郊葑門、婁門外也變為「人居稠密」,「地值寸金」。所謂「蘇州以市肆勝」。明代蘇州的滸墅關在全國8個主要鈔關中稅收額名列第2。清代蘇州更名列天下四聚(四大商業中心)之一。由於消費人口集中,城外楓橋形成全國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糧食供應來自長江中游的江西、湖南,一部分通過海路轉銷浙江、福建。蘇州的外港,在明朝是太倉的瀏河鎮(通過婁江聯系蘇州),在清朝則是上海(通過蘇州河聯系)。
這一時期,蘇州是全國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為「士大夫必游五都會」之一。明清兩代全國狀元共出204名,而蘇州即產生了34名。蘇州籍的名相重臣蔚為大觀。在明(1368年-1644年)、清(1644-1911年)兩代,蘇州建造了許多著名的私家園林,其中有許多為回蘇州的退休官員所建,體現明顯的士大夫情趣,與北京的皇家園林或揚州的鹽商園林有明顯的不同。蘇州以其精緻典雅的文化風格,備受當時人的贊賞。
1860年,李秀成率領太平天國軍隊進攻蘇州,蘇州經歷一次浩劫,知府下令放火,將繁華的城西閶門商業區徹底焚毀,大批市民逃往上海租界避難,成為後來上海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是太平天國蘇福省的省會,建有李秀成金碧輝煌的忠王府。1863年12月,戈登的常勝軍配合淮軍從太平軍手中奪取蘇州。但戰後蘇州全國經濟中心的地位已經讓位給上海。在慘烈的戰爭中,蘇州損失慘重,直到今天,蘇州市(范圍略大一點)的人口數仍然沒有恢復到1860年以前范圍略小一點的蘇州府的人口數。
1895年的馬關條約簽訂以後,蘇州被辟為商埠,城南還設立了蘇州日租界,但該租界始終未繁榮起來,只是後來在界內開辦了瑞豐絲廠。1906年滬寧鐵路通車以後,閶門外石路地區一度有所恢復,1937年抗日戰爭中又受到重創。清末民初,蘇州商會總會統轄蘇州、凇江、常州、鎮江四府和太倉直隸州各商務分會,與上海、江寧兩地商會共管江蘇商務。蘇州商會採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創辦事業,蘇州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蘇州狀元陸潤庠在這期間創辦了蘇綸紗廠。
近現代
1912年,廢府留吳縣。
1937年,日軍入侵使許多園林被毀。汪精衛統治時期,將江蘇省會從鎮江遷到蘇州。
1949年,蘇州設市(專區轄市,縣級),屬蘇南行政公署(省級,駐無錫市)下轄蘇州專區(地級)管理。1950年代初,修復了拙政園等園林。
1953年,蘇南行政公署、蘇北行政公署和南京直轄市合並,成立江蘇省。下設蘇州市(省轄)和蘇州專區,蘇州專區轄1市(常熟),9縣(常熟、吳縣、吳江、太倉、崑山、無錫、宜興、江陰、震澤),專署駐蘇州市。
1956年,將宜興縣劃歸鎮江專區,原轄鎮江專區的武進縣劃入蘇州專區。
1958年,蘇州市劃歸蘇州專區領導,恢復為專區轄市;撤銷常熟市,並入常熟縣;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武進縣劃歸常州專區。
1960年,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
1961年,設立沙洲縣(駐楊舍鎮)。
1962年,蘇州市仍改為省轄市。原由無錫市領導的無錫縣劃入蘇州專區。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蘇州地區,蘇州市轄1市(常熟)5縣(太倉、崑山、吳縣、吳江、沙洲)4區(平江、金閶、滄浪和郊區)。
1986年,沙洲縣改設張家港市。此後崑山、吳江、太倉和吳縣陸續改設縣級市。
1992年,蘇州市開始開發西部新區。
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擁有部分立法權。
1994年,蘇州在東郊的婁葑、跨塘、斜塘、唯亭、勝浦5個鎮建立蘇州工業園區。
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遺產。
2001年,撤銷縣級吳縣市,改設吳中區和相城區。
交通
蘇州自古有京杭運河貫穿而過。現有京滬鐵路、京滬高鐵以及滬寧、蘇嘉杭;312,204等多條高速、國道經過蘇州。民航方面蘇州與無錫市政府、江蘇省政府合資建設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蘇州雖然沒有自己的民用機場(光福機場軍用),但鄰近的民用機場較多,主要有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常州奔牛機場、南通興東機場等。其高速公路密度達到德國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樞紐城市。蘇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有491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數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路網密度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01年至今,滬寧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滬蘇浙高速公路、蘇通大橋南接線工程、錫通高速公路等相繼建成通車。期間,滬寧高速公路和蘇嘉杭高速公路南段還實施了改擴建,方便駕駛員和市民出行。高速公路路網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5.78公里,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蘇州全市還建成了高速公路樞紐11個,互通50個,形成了「一縱三橫一環二射」的高速公路網,全市95%的鄉鎮實現了15分鍾上高速公路。
❽ 蘇州的歷史和發展圖片
這里很多蘇州新照片和回老照片答http://www..com/p/LeonHou?from=
❾ 蘇州的歷史資料
蘇州古時稱吳。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已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歷史上,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傳統文化發達、園林風景秀美的城市,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盪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東岸地)為吳郡,以吳為治所。漢末孫策、孫權初據江東,亦以吳為駐地,後乃移治京(今鎮江),再移秣陵(今南京)。孫吳東晉南朝時,與吳興、會稽(一說為丹陽)合稱「三吳」,為東南富饒之區。梁末改吳郡為吳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大業時仍為吳州,又改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蘇州。州(郡)名稱雖幾經變更,治所則均在吳。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分吳縣置長洲縣,自此一城遂有兩縣。唐代後期,吳中人口增加,經濟文化都有明顯發展,名詩人白居易、韋應物、劉禹錫都擔任過蘇州刺史。
唐末蘇州曾遭嚴重兵禍。光啟二年(886年),牙將張雄襲踞吳城,次年被逐走。龍紀元年(889年),錢謬取蘇州。次年,即大順元年,楊行密取蘇州於錢氏,不久又為孫儒奪去。孫儒軍從河南流竄長江南北,到處焚殺,極富破壞性。大順二年,孫儒焚城而去,錢繆收復甦州。乾寧三年(896年),楊行密軍再奪蘇州。錢氏大舉反攻,於乾寧五年奪回蘇州。此十餘年間,吳城八次易手,遭禍甚酷。
後梁開平二年和三年(908—909年),淮南楊氏部將周本圍蘇州七個月而去。此後吳與吳越休戰,江南戰禍始歇。吳越自動納土於宋,事在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與周本圍城之役相去近七十年。在此期間,吳中承平,錢氏於太湖旁置「撩淺軍」,專事興水利、防水害,農業常獲豐收。錢謬之子元瓊在蘇州造金谷園,即環秀山莊前身。著名的虎丘山雲岩寺塔亦建於錢氏統治時的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蘇州為平江府,以吳、長洲二縣為治所。徽宗用朱勵興「花石綱」,蘇州頗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顏宗弼軍陷平江,擄掠焚城,是為五代初年以後蘇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禍,破壞極為嚴重。
南宋立國江南,將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吳中。名將韓世忠的住宅即舊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所有的滄浪亭,韓氏夫婦身後亦埋骨於靈岩山麓。余如、范成大之與石湖,史正志之與石卷堂,均為著例。經濟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礎上,續有發展。范成大著《吳郡志》,謂:「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曰:蘇湖熟,天下足。」蓋南宋之時,蘇杭富庶實甲於天下。
元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元末,張士誠取平江,改稱隆平府,居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軍破蘇州,攻圍近一年,戰禍亦復不輕。明初,太祖恨吳人附張氏,賦稅特重,並多次迫遷富民赴臨濠(鳳陽)。宣德年間,周忱、況鍾屢請減免,戶部均不肯執行。正統元年(1436年),方有所改。明以吳縣、長洲為蘇州府治所。清雍正二年(1724年),復分長洲縣設元和縣,自此一城遂有三縣。辛亥革命後,並三縣為一,只設吳縣。解放後為蘇州市。
宋元明清四代均倚江南漕糧為命脈,蘇州所供,冠於各地。文化尤稱發達,前後曾出進士二千四百人、狀元三十六人。自北宋范仲淹以來,名賢輩出,而尤盛於文藝。明代繪畫有吳門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晚明清初評點小說蔚成風氣,評《三國演義》的毛宗崗為長洲人,評《水滸》的金聖嘆為吳縣人。
蘇州園林甲於天下。今之所存多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遠流長如滄浪亭、環秀山莊等,亦經明清兩代增修,余若拙政園、留園、藝圃、怡園、西園等,均明清名園,為國家瑰寶。
❿ 蘇州有多少年的歷史(具體的)
蘇州古時稱吳。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已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歷史上,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傳統文化發達、園林風景秀美的城市,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盪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東岸地)為吳郡,以吳為治所。漢末孫策、孫權初據江東,亦以吳為駐地,後乃移治京(今鎮江),再移秣陵(今南京)。孫吳東晉南朝時,與吳興、會稽(一說為丹陽)合稱「三吳」,為東南富饒之區。梁末改吳郡為吳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大業時仍為吳州,又改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蘇州。州(郡)名稱雖幾經變更,治所則均在吳。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分吳縣置長洲縣,自此一城遂有兩縣。唐代後期,吳中人口增加,經濟文化都有明顯發展,名詩人白居易、韋應物、劉禹錫都擔任過蘇州刺史。
唐末蘇州曾遭嚴重兵禍。光啟二年(886年),牙將張雄襲踞吳城,次年被逐走。龍紀元年(889年),錢謬取蘇州。次年,即大順元年,楊行密取蘇州於錢氏,不久又為孫儒奪去。孫儒軍從河南流竄長江南北,到處焚殺,極富破壞性。大順二年,孫儒焚城而去,錢繆收復甦州。乾寧三年(896年),楊行密軍再奪蘇州。錢氏大舉反攻,於乾寧五年奪回蘇州。此十餘年間,吳城八次易手,遭禍甚酷。
後梁開平二年和三年(908—909年),淮南楊氏部將周本圍蘇州七個月而去。此後吳與吳越休戰,江南戰禍始歇。吳越自動納土於宋,事在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與周本圍城之役相去近七十年。在此期間,吳中承平,錢氏於太湖旁置「撩淺軍」,專事興水利、防水害,農業常獲豐收。錢謬之子元瓊在蘇州造金谷園,即環秀山莊前身。著名的虎丘山雲岩寺塔亦建於錢氏統治時的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蘇州為平江府,以吳、長洲二縣為治所。徽宗用朱勵興「花石綱」,蘇州頗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顏宗弼軍陷平江,擄掠焚城,是為五代初年以後蘇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禍,破壞極為嚴重。
南宋立國江南,將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吳中。名將韓世忠的住宅即舊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所有的滄浪亭,韓氏夫婦身後亦埋骨於靈岩山麓。余如、范成大之與石湖,史正志之與石卷堂,均為著例。經濟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礎上,續有發展。范成大著《吳郡志》,謂:「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曰:蘇湖熟,天下足。」蓋南宋之時,蘇杭富庶實甲於天下。
元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元末,張士誠取平江,改稱隆平府,居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軍破蘇州,攻圍近一年,戰禍亦復不輕。明初,太祖恨吳人附張氏,賦稅特重,並多次迫遷富民赴臨濠(鳳陽)。宣德年間,周忱、況鍾屢請減免,戶部均不肯執行。正統元年(1436年),方有所改。明以吳縣、長洲為蘇州府治所。清雍正二年(1724年),復分長洲縣設元和縣,自此一城遂有三縣。辛亥革命後,並三縣為一,只設吳縣。解放後為蘇州市。
宋元明清四代均倚江南漕糧為命脈,蘇州所供,冠於各地。文化尤稱發達,前後曾出進士二千四百人、狀元三十六人。自北宋范仲淹以來,名賢輩出,而尤盛於文藝。明代繪畫有吳門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晚明清初評點小說蔚成風氣,評《三國演義》的毛宗崗為長洲人,評《水滸》的金聖嘆為吳縣人。
蘇州園林甲於天下。今之所存多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遠流長如滄浪亭、環秀山莊等,亦經明清兩代增修,余若拙政園、留園、藝圃、怡園、西園等,均明清名園,為國家瑰寶。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87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