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冷戰的歷史意義

冷戰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7 10:35:51

『壹』 學習冷戰史有什麼意義

了解二戰後世界格局,了解世界局勢,在這種世界局勢下,中國該如何發展。

『貳』 冷戰帶來的影響

積極的來影響:雙方勢均力敵,源避免新的世界大戰。
不同的社會制度國家長期共存,,使世界向整體性發展
促進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消極的影響: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冷戰局面的出現引發了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兩強相爭使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全面冷戰與局部熱戰相交,造成國際局勢一次又一次的緊張

『叄』 美蘇「冷戰」對峙的歷史影響是什麼

①消極影響:加劇了來世界的緊自張局 勢,形成了全面「冷戰」和局部熱戰。 政治上,嚴重惡化了國際關系,使戰 後世界分裂為兩個敵對的陣營;經濟 上,嚴重妨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軍 事上,由於兩個軍事集團擴軍備戰, 局部戰爭不斷,使世界處於核戰爭的 威脅之下。 ②積極影響:美蘇實力均衡,都不敢 輕易動武,美蘇兩國未發生大規模的 直接武裝沖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 的爆發;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共存 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推動世界的 整體發展;在兩極格局下,亞非拉發 展中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與利 益,組成不結盟運動,第三世界崛 起。

『肆』 美蘇「冷戰」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影響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一、影響

1、冷戰給美蘇雙方以及東西方之間帶來了長期的對峙和對抗阻礙了全球一體化發展,也造成了德國、朝鮮等的分裂,並引發局部戰爭

2、在冷戰大環境下,因美蘇雙方勢均力敵,所以兩方都在極力的避免戰爭,所以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3、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從對方身上借鑒了經驗,吸取了教訓,並用於內部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

4、面對兩極格局對峙局面,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逐步發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進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形成,同時也推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

二、啟示

1、和平與發展是世界主流,要堅持和平發展的國策。

2、戰爭和對抗只能使人類遭受巨大災難。

(4)冷戰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冷戰期間重大歷史事件

1、杜魯門主義

1947年3月12日,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被普遍地認為是美國外交政策上的一個新的急劇轉變,其對全世界的影響相當於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歐洲殖民主義支配的門羅主義。

蘇聯認為杜魯門主義是美國方面對蘇聯控制地區與蘇俄擴張的一個公開威脅。 「杜魯門主義」是對別國內政的干涉。

被學者認為是美國、北約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約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志。是二戰後的大國主義典型。

2、柏林危機

柏林危機(Berlin Crisis)共有三次,第一次發生於1948年,又稱「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是冷戰開始後其中一個最早發生的危機,其導火線為1948年6月24日蘇聯阻塞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2日蘇聯宣布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後,危機緩和。

第二次發生於1958年,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美法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後來以蘇聯讓步完結。

第三次發生於1961年,蘇聯重新提出西柏林撤軍要求,事件以蘇聯在東柏林築起柏林牆作結,美蘇關系以蘇聯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緩和。

3、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

它是由於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引起的, 蘇聯為了扳回戰略劣勢,而在古巴部署導彈。

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

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美蘇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發之際。最後以前蘇聯的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

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差點兒釀成熱核戰爭,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對此看法高度一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冷戰

『伍』 冷戰是指什麼時期,為什麼叫冷戰

1、冷戰時期及原因: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時任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開始。

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志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2、「冷戰」名稱來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5)冷戰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一、歷史背景:

二戰後,世界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資本主義國家以美國為首,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社會主義國家以蘇聯為首,蘇聯是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國家。世界大國按照雅爾塔等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雅爾塔體系形成。

1945年春,聯合國成立。隨著二戰結束,美蘇雙方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矛盾沖突加劇,戰時同盟關系開始破裂。1947年,美國以希臘、土耳其受到威脅為由,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動了「冷戰」。

二、後來的發展:

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955年蘇組織華沙條約組織(華約)。

1、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

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在軍事領域的延伸和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盟的防務體系,是美國世界超級大國領導地位的標志。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曾被稱為北大西洋聯盟或北大西洋集團。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

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組成,常設理事會由全體成員國大使組成。總部設在布魯塞爾。希臘和土耳其於1952年、聯邦德國和西班牙分別於1955年和1982年加入該組織。

2、華沙條約組織

是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政治軍事同盟。

1955年西德加入北約後,歐洲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簽署了《華沙公約》,全稱: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又稱蘇東條約)。

該條約由原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華約組織;在亞洲方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是華約組織觀察員國。

成員國包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陸』 美蘇冷戰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蘇聯、中國和英國等國為了反對共同的敵人,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二戰結束不久,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冷戰政策。赫魯曉夫上台以後,提出同美國平起平坐、實現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戰略。隨著蘇聯經濟、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從50年代後期起,美蘇爭霸的格局逐漸形成。美蘇爭霸分為三個階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蘇爭霸的第一階段。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既有緩和又有爭奪。

在緩和方面:1955年,蘇聯主動與西方國家合作,簽訂了對奧和約,解決了二次大戰的一大遺留問題。同年,蘇聯同聯邦德國建立外交關系。1959年赫魯曉夫訪問美國,美蘇首腦戴維營會議是蘇聯推行美蘇合作外交戰略的重大行動,美國實際上承認蘇聯是超級大國這一事實。

在緊張方面:1961年蘇聯修築「柏林牆」,封鎖了東西柏林邊界,使美蘇關系更加緊張。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表明蘇聯開始走上同美國進行全球爭奪的道路,同時也表明當時的戰略優勢仍然在美國方面。

這一時期,蘇聯還對中國推行霸權主義,企圖控制中國,使得中蘇關系惡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蘇爭霸的第二階段。其特點是蘇聯處於攻勢,美國轉攻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蘇聯的經濟實力同美國的差距大為縮短,1975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上升,相當於美國的80%。蘇聯在軍備方面趕上了美國,蘇聯的戰略導彈至1975年已達2402枚,超過美國40%,1979年蘇聯在戰略核力量上的開支幾乎為美國的3倍。蘇聯大力增強常規軍事力量。1978年,美軍210萬人,蘇軍440萬人,美軍擁有坦克10500輛,蘇軍擁有坦克50000輛。這一時期蘇聯推行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積極進攻戰略。美蘇爭霸的重點在歐洲,美蘇在歐洲都集結了重兵,處於兩軍對峙的僵持狀態。蘇聯一方面對歐洲以「緩和」戰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緊在歐洲以外的地區擴張。1979年入侵阿富汗,標志著蘇聯霸權主義政策發展到了頂點。

這一時期的美國,由於受經濟危機的沖擊,經濟增長趨於緩慢,侵越戰爭受到嚴重挫折,軍事力量被蘇聯趕上,美國在美蘇爭霸中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1969年後的尼克松主義,調整全球軍事部署,收縮亞洲兵力,1973年從越南撤軍,1979年同中國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蘇爭霸的第三階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國總統以後,開始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遏制蘇聯在全球的擴張勢力。在核戰略和核軍備方面,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通過以高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從而拖垮經濟力量相對落後的蘇聯。在爭奪第三世界方面,美國立足於在軍事上打小規模的局部戰爭,打擊親蘇政權。

蘇聯由於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在與美國的爭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執政後,開始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作法,轉為裁減軍備,從對外擴張轉向全面收縮。1991年12月底,蘇聯解體,美蘇冷戰爭霸的局面結束。

(一)美蘇從冷戰到爭霸

1.1917年11月7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美國直到1933年才承認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元旦,美、蘇、中、英等26個國家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共同作戰,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說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為了反對共同的敵人,能夠結成聯盟。但是,戰爭結束後,美蘇聯盟破裂,轉變為冷戰和爭霸。

2.二戰結束以後,美國成為世界經濟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推行全球擴張政策。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既是美國在全世界擴張勢力的宣言書,也是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動全面冷戰的宣言書,又是冷戰全面開始的標志。美蘇冷戰,使美蘇由盟友變成了敵人。美蘇冷戰,在意識形態上尖銳對立;在經濟上互相封鎖;在軍事上,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1955年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使美蘇在冷戰中形成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對峙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3.50年代中期,美蘇兩國和國際關系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以後,開始對蘇聯的內外政策進行調整。1956年召開了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把「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的三和路線作為蘇聯對外政策的基本策略,以緩和美蘇緊張關系,尋求美蘇共處合作,平起平坐,共同來主宰世界事務。美蘇經濟軍事實力差距縮小,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和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都使美蘇關系發生了有利於蘇聯的變化,有利於蘇聯推行霸權主義。但是,美國仍然是世界頭號經濟、軍事和科技強國,美國推行稱霸世界的戰略使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愈演愈烈。50年代後期,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格局逐漸形成。

4.美蘇冷戰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產階級陣營的對抗;美蘇爭霸是爭奪世界霸權的沖突,它超過了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美蘇冷戰是除戰爭以外的敵對和對抗行動;美蘇爭霸則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對抗,也有局部戰爭,如美軍侵略越南和蘇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美蘇冷戰和爭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處。在實質和結果上是一致的。

(二)美蘇爭霸的特點和實質

美蘇爭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歷史的原因,更有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經濟競爭、軍備競賽、控制盟國和戰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

1.在意識形態領域和社會制度方面,蘇聯要把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把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推廣到全世界。美國要把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把美國式的資本主義制度推行到全世界。美蘇雙方都宣稱要最終消滅對方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實現本國堅持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這是典型的冷戰思維方式,完全違背人類社會形態多樣型存在與共同發展的規律。

2.經濟實力的競爭。戰後,美國由戰時經濟轉向和平經濟,對歐洲實行馬歇爾計劃,復興歐洲經濟,並企圖控制西歐。戰後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促使經濟進入一個相對穩定和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資本主義固有的基本矛盾並沒有解決,到70年代後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相繼陷入「滯脹」狀態,美國由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變成最大的債務國。1948年,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占資本主義的54.6%,到1970年只佔37.8%。但是,美國仍然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家和人民的財產約有30%被破壞,損失慘重。從1946年起,蘇聯開始實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巨大成就。但是,蘇聯也存在不少問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日益顯著,阻礙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現代社會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經濟實力的競爭起決定作用,蘇聯在綜合經濟實力與總體科技能力方面落後於美國,這是蘇聯在美蘇爭霸中失敗的根本原因。

3.軍備競賽方面,戰後,美國擁有世界上武器裝備最先進的強大軍隊,並且壟斷原子彈。到70年代,蘇聯在常規軍備和核軍備,特別是戰略核武器的數量方面趕上並超過美國,這使蘇聯在與美國的爭霸中轉入戰略攻勢,迫使美國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美蘇爭霸的重點是歐洲,雙方在歐洲都集結了重兵,處於兩軍對壘的僵持狀態。但是,美蘇雙方都沒有在歐洲發動戰爭。美蘇還在全球爭奪戰略要地和海洋霸權,控制盟國,打擊對方的盟國。美蘇企圖控制世界各國,但是,第三世界的崛起,打破了美蘇爭霸的局面。各國人民是世界的主人,美蘇爭霸既損害了本國人民的利益,又違背了世界和平與進步的潮流。

80年代初,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全球性進攻的勢頭,既打擊親蘇勢力,更提出「戰略防禦計劃」,實際上是實施戰略進攻,以「星球大戰」提高美國的核威懾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蘇聯的戰略攻勢。

從70年代中期起,蘇聯的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下降和陷於停滯。1987年,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落後於日本,與美國的差距實際上拉開了。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缺乏雄厚的經濟實力,被迫放棄對美國的戰略進攻,轉向全面收縮,放鬆了對東歐等地區的控制,並最終退出。蘇聯在軍備競賽中最終敗於美國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科技實力落後於美國。

4.美蘇爭霸,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各方面都發生沖突。美蘇爭霸的實質,是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同美國要稱霸世界。美蘇爭奪世界霸權,推行強權政治。美蘇冷戰爭霸,違背社會發展趨勢,反其道而行之,必然被歷史發展的潮流所拋棄。

(三)中國與美蘇冷戰爭霸的關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蘇聯和歐亞各人民民主國家先後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並在各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地跨歐亞的社會主義陣營形成。當時,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個陣營對峙,形勢嚴峻,進行著針鋒相對的斗爭。美國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拒不承認新中國,在政治上孤立中國,在經濟上封鎖中國,在軍事上威脅中國。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採取了向蘇聯「一邊倒」』的方針。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確立了中蘇之間的同盟關系。50年代初期中蘇友好關系的基礎是兩國在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方面存在共同點,同時,兩國在國際上有共同的對手美國。

50年代中期以來,蘇聯逐漸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企圖把中國納入與美國爭霸的軌道,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如1958年蘇聯要求在中國建立長波電台和聯合艦隊;1960年,蘇聯片面撤走在華的全部專家,撕毀了243個合同書,廢除科技合作項目257個,給中國經濟建設造成巨大損失。同年,蘇聯在新疆挑起邊境沖突事件,中蘇關系惡化。1969年,蘇軍挑起珍寶島武裝沖突。蘇聯在中國邊境增兵百萬,威脅中國的安全。中國開始把蘇聯稱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並且把蘇聯做為頭號敵人,與蘇聯霸權主義進行斗爭。

這一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同中國處於敵對狀態。中國在國際關繫上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70年代初,美國在同蘇聯的爭霸中轉入戰略防禦。為了扭轉同蘇聯爭霸的不利局面,美國提出了「尼克松主義」,轉而同中國改善關系。中國為了抵抗蘇聯的壓力,也需改善同美國的關系。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

80年代,蘇聯在美蘇爭霸中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進行全面收縮。在這種情況下,中蘇關系開始緩和。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中蘇關系實現正常化。

中、蘇、美三國關系隨著美蘇爭霸局勢的變化而變化,中、美、蘇關系惡化時,給三國都帶來了損害。中國與美國和蘇聯的關系,從美蘇方面來說,都是在戰略進攻時要控制或顛覆中國政權,而在戰略防禦時又打「中國牌」。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進行反對霸權主義的斗爭,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

(四)美蘇爭霸的歷史思考

美蘇冷戰爭霸四十多年,對戰後國際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多方面的歷史教訓值得我們思考。

1.人類社會必須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戰後,美國推行稱霸全球的政策;蘇聯推行霸權主義和實行大國沙文主義。美蘇爭霸是世界不得安寧的根源,美蘇爭霸的歷史教訓沉痛;世界人民必須永遠堅持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必然是損人又害己。美蘇爭霸,進行軍備競賽,投入巨額軍費開支。1970年,蘇聯軍費的絕對額首次趕上美國。1977年,蘇朕軍費的絕對額為1300億美元,同年美國是113O億美元。美蘇巨額軍費開支,不利於內經濟的發展。1980年,美國國債高達2600億美元;蘇聯經濟形勢的惡化是其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

3.美蘇爭霸,使人類處於核大戰的威脅之下。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幾乎導致了美蘇核大戰。美蘇兩國的核武器能把人類毀滅數十次。但是,另一方面,美蘇冷戰爭霸,兩極格局對峙近半個世紀,並沒有爆發世界大戰和核大戰,這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科技顯示出的巨大威力,特別是在當代高科技條件下如果發生核大戰,不可能有勝利者,只有交戰的雙方甚至整個人類的毀滅。這使美蘇雙方都不敢輕意發動世界大戰和核大戰,只能實行核威懾。世界人民,包括美蘇兩國人民都熱愛和平,反對戰爭,也使美蘇不可能發動世界大戰和核大戰。

4.美蘇爭霸,都企圖把自己國家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及其價值觀念強加到別國社會之上,並要推廣到全世界。這是以錯誤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來處理國家國際間的關系。我們必須認識並承認世界社會的多樣性,統一性,尊重各國人民根據國情來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

90年代初,美蘇爭霸的局面結束,世界格局出現了多極化趨勢。正在形成的多極化世界格局,是開放型的世界戰略格局,較之美蘇爭霸的格局,是歷史的進步,它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柒』 冷戰對中國的影響

冷戰時期中國被發達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孤立,封鎖,遏制。經濟發現,文化,貿易等大大受限,與別國建交困難,只能依靠蘇聯,採取向蘇聯一邊倒政策。

冷戰的影響:

1、冷戰給美蘇雙方以及東西方之間帶來了長期的對峙和對抗阻礙了全球一體化發展,也造成了德國、朝鮮等的分裂,並引發局部戰爭

2、在冷戰大環境下,因美蘇雙方勢均力敵,所以兩方都在極力的避免戰爭,所以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3、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從對方身上借鑒了經驗,吸取了教訓,並用於內部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

4、面對兩極格局對峙局面,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逐步發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進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形成,同時也推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

(7)冷戰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冷戰」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納奇倫比亞的一次演說。此外,1946年丘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維斯特,一幅橫跨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由此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治集團,竭力想顛覆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僅通過戰爭,即所謂「熱戰」,還依靠除軍事對抗形式之外的一切形式反對社會主義的活動,表現為組建軍事集團、進行軍備競賽、在國外建立軍事基地、干涉他國內政、扶植代理人進行局部戰爭。

『捌』 冷戰的歷史是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志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玖』 關於冷戰的歷史

冷戰(英語: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志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拾』 冷戰的歷史必然

冷戰的必然結果,就是說一定會導致兩個人感情出一些問題,所以呢,最好是要和解。

閱讀全文

與冷戰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