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稻的歷史有多久了
* 水稻歷史資料 *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陝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中國稻種資源豐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稻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至1984年全國水稻栽插面積達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370.0千克,稻穀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加約29%、170%和266%。
2. 稻穀經歷了哪些歷史演變
稻穀,是指沒有去除稻殼的子實,在植物學上屬禾本科稻屬普通栽培稻亞屬中的普通稻亞種。專人類共確認出屬22類稻穀,但是唯一用於大宗貿易的是普通類稻穀。
我國是稻作歷史最悠久、水稻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浙江河姆渡、湖南羅家角、河南賈湖出土的炭化稻穀證實,中國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歷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3. 水稻的生長歷史
稻米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
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驟:
1、整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松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當今多用機器整地了。
2、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3、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4、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葯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5、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6、灌排水
水稻比較依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分灌溉。
7、收成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8、乾燥、篩選
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篩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4. 你對水稻的歷史有哪些了解
康熙皇帝對來水稻栽培有濃自厚的興趣,並注意培養生長期短、品質優良的稻種。首屆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飢餓問題。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
5. 水稻的發展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野生稻馴化和栽培技術的進步,都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我國栽培的水稻屬亞洲栽培稻,其祖先種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
宋代水稻栽培種植有了提高,從越南傳入的占城稻逐漸得到推廣。
明清時期,南方已經可以種植雙季稻、三季稻。在長期栽培中,培育出了許多優良品種,並形成獨具特色的我國古代稻作技術。
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根據考古發掘報告,我國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有炭化稻穀或莖葉的遺存。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遺址和桐鄉羅家角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炭化稻穀遺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
古人栽培水稻的歷史遺跡,以太湖地區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最為集中,長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餘散處江西、福建、安徽、廣東、雲南、台灣等省。
新石器晚期遺存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山東也有發現。出土的炭化稻穀已有秈稻和粳稻的區別,表明秈、粳兩個亞種的分化早在原始農業時期已經出現。
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等。
我國水稻原產南方,大米一直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人民的主糧。魏晉南北朝以後經濟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更促進了南方水稻生產的迅速發展。唐宋以後,南方一些稻區進一步發展成為全國稻米的供應基地。
6. 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追溯到什麼時代
根據已有考古和研究結果來看,種植水稻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
三個萬年以上的古稻遺址有: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其中玉蟾岩遺址經年代測定為距今一萬二千多年,這時候的稻穀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含有秈、粳特徵)之間,因此被認定為是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古栽培稻類型。
後兩個遺址的時期要更早一些,屬於舊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但沒有發現稻穀的碳化顆粒,只是發現了稻穀的植物硅酸體。
以往我們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國內發現的最早的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但根據嚴文明教授的《中國稻作文化起源》來看:「這里發現的稻穀遺存極為豐富,單是1973年冬至1974年春第一次發掘時,就在第4文化層發現約400平方米的稻穀、稻殼和稻草堆積,其厚度從10-20厘米到30-40厘米不等,最厚處達70-80厘米。。。顆粒大小接近於現在的栽培稻,比現在野生稻大得多,加以還有許多稻作農具共存,可以肯定這些稻穀堆積的遺存屬於栽培稻的收獲品」,說明處於新石器中期的河姆渡時期的稻作農業已經發展到相當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在這之前肯定是有前例的,也就是說河姆渡的稻作農業是被傳播過來,不是獨立發展而來的。
但,中國那麼大,隨著考古的發現,可能會有更多新的成果被發現,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獻:
中國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黃劍華
再論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
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
7. 水稻種植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專工程,如河北屬漳水渠、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等。西漢時期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後,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時期的600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師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我國稻種資源豐富,至明末清初《直省志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
8. 古代稻的起源和發展是怎樣的
稻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我國是亞洲稻的原產地之一,其馴化和栽培的歷史,至少已有7000年。
我國古代在稻的栽培技術方面有很多經驗,如火耕水耨、輪作和套種等,成為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並且推廣至東亞近鄰國家。此外,先民對稻資源的利用處於世界先進行列。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傳著許多關於稻作文明的民間傳說故事。比如,水稻的品種開始的時候是像柚子那麼大的,水漲以後,把它淹沒了,稻神山阿婆把水稻種子拿回來,經過改良,種子才變得小顆,才是現在這個樣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水稻一年割了好幾次,人們太辛苦了,所以稻神就把它變成了只是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一熟。
這樣的神話和傳說故事,說明這里保留著遠古的信息,都指向了稻作文明的發源。
水稻是我國的本土農作物。我國已發掘的新石器時期稻作遺存,分布廣泛。其中最早的是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發掘的水稻遺存,屬新石器時期早期文化,具體年代尚未確定。
其後是浙江羅家角的稻作遺存,距今已有7000多年,秈稻和粳稻並存。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碳化稻穀和農作工具,尤為引人注目。它們都是世界是最早的稻穀遺存之一。
黃河流域也發現了不少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新石器時期的水稻遺存,如河南澠池仰韶文化遺址、河南淅川黃楝樹村和山東棲霞楊家園遺址,充分說明黃河流域稻作栽培的歷史也很悠久。
從史籍記載上看,「稻」字,最初見於金文。《詩經》中涉及稻的詩句不少,如「十月獲稻」、「浸彼稻田」等,說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商周時期,已經有不少稻的明確記載。
戰國時的《禮記.內則》中有「陸稻」,《管子.地員》中亦有「陵稻」,二者都是旱稻。《禮記.月令》中還有「秫稻」的名稱,是糯稻。
水稻起源
9. 請問,水稻的發展歷史
* 水稻歷史資料 *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陝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水稻挽救了中華文明 水稻種植,在中國作為一種大規模的農業,大約在北宋的時候興起。自從宋朝從越南引進優質品種的占城稻之後,水稻真正擔當起了承載中華文明的重任。 水稻是一種喜愛水熱性氣候,需要大量水資源的作物,非常適合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種植。這種作物產量非常高,農民撒下去的種子通常可以收獲二十倍左右的稻穀。這與小麥四倍於種子的產量相比顯然是非常可觀。再加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甚至三季,這意味著同樣面積的土地,可以種植的水稻要比小麥多出好幾倍。這對於因為糧食危機不斷陷入動亂的古代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種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適當補充養料就可以持續不斷地耕種,產量也不會降低。比起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的小麥來說,更是大大緩解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幾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長,避免了麥田反復灌溉使水分大量蒸發造成的鹽鹼化問題,地力衰老的周期大大延長,無形中也延長了農業生產衰落的周期。 從北宋開始,中國古代王朝的經濟重心便正式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與小麥農業一同衰落的中華文明也在水稻農業中重獲生機,避免了重蹈古埃及和兩河文明覆轍的命運。 一千年前的分水嶺 如果把宋朝看作是小麥經濟和水稻經濟的分水嶺,我們會發現,水稻接掌中國農業之後,中國統一王朝的更迭周期要比過去延長了。 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開始算起,到北宋建立之前,中國一共經歷了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等十個時代更迭,歷時1180餘年,平均每個朝代只有100多年的時間。如果把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那幾個短命王朝分開計算的話,這個數字還要更小。 而從北宋到清朝滅亡,一共有北宋、南宋、元、明、清五個王朝,歷時950餘年,平均每個王朝接近二百年。可見北宋以前朝代更迭非常頻繁,這與黃河流域的小麥農業不無關系。而北宋以後以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作為帝國生存的基礎,顯然大大改善了帝國的健康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宋之後的五個王朝中,元朝存在時間最短,只有70年,這一方面與蒙元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政策有關,另一方面很可能也因為元朝統治者來自草原,將統治的重心放在了北方,而忽略了轉移到了南方的經濟中心。 從歷史上的人口數據來看,北宋以前中國人口從未超過六千萬,但是北宋以後人口急劇增加,達到一億,到清朝末年達到了四億。作為人口增長的基礎,主要糧食作物發生變化無疑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小麥到水稻的轉移給中國政治的格局也帶來深刻的變化。北宋以前的三千餘年間,中國的人口、經濟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社會經濟繁榮,相對於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因此游牧民族雖然屢次南侵,卻始終不能深入到帝國的縱深地帶,從來沒能在中原站穩腳跟,很快就被趕回北方草原。 但北宋以後,由於經濟重心轉移到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遷,使中原地區變得空虛起來,從此給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機會。北宋與遼,南宋與金的恩怨就是這種狀 況的寫照。隨後,蒙古和滿族也都先後成為了中國的統治者。這在北宋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我們也錯過了機會 在世界歷史上,一個時代的危機,往往可以成為開啟下一個時代的契機。古代西歐的人們與北宋以前的中國人一樣,常常面對糧食供應不足的危機。自從羅馬帝國衰亡之後,歐洲分裂成為大大小小的民族國家,長期缺糧使他們內亂頻繁,戰爭不斷。他們不像我們這樣幸運,並沒有水稻來救急,於是便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解決生存問題,包括大力發展工商業,用工業產品從遠方換來糧食。飢餓讓歐洲腳踏實地地走向了世界,並最終找到了工業化的道路。 相比之下,我們似乎很幸運,在我們的文明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在我們的祖先面臨飢餓的時候,我們利用水稻這種植物成功地應付下來,使歷史發展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從此我們仍然呆在家裡繼續著自己的生活,祖祖輩輩守著一畝二分地,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想盡辦法精耕細作,這塊土地上的植物就能夠生長出養活我們的果實。無論是商業還是工業都顯得沒什麼必要,甚至是不務正業,我們始終守著最讓人感覺踏實的農業。於是,機會在貧瘠的小麥田隴中到來,很快又從肥沃的水稻溝渠中流走了。
採納哦
10. 水稻栽培的歷史都有什麼
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神農時期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
《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於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我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
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至黃河中游。
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等。西漢時期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後,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時期的600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師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
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
我國稻種資源豐富,至明末清初《直省志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