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核武發展歷史

核武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7 03:53:21

① 以核武器的發展和歷程為話題的論文

核武器的出現,是20世紀40年代前後科學技術重大發展的結果。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幾個星期內,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驗證了這一發現,並進一步提出有可能創造這種裂變反應自持進行的條件,從而開辟了利用這一新能源為人類創造財富的廣闊前景。但是,同歷史上許多科學技術新發現一樣,核能的開發也被首先用於軍事目的,即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其進程受到當時社會與政治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從1939年起,由於法西斯德國擴大侵略戰爭,歐洲許多國家開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難。 同年9月初,丹麥物理學家N.H.D.玻爾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從理論上闡述了核裂變反應過程,並指出能引起這一反應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鈾235。 正當這一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發表時,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1940年夏,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 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製造原子彈,既要解決武器研製中的一系列科學技術問題,還要能生產出必需的核裝料鈾235、鈈239。天然鈾中同位素鈾235的豐度僅0.72%,按原子彈設計要求必須提高到90%以上。當時美國經過多種途徑探索研究與比較後,採取了電磁分離、氣體擴散和熱擴散三種方法生產這種高濃鈾。供一顆「槍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高濃鈾,是靠電磁分離法生產的。建設電磁分離工廠的費用約3億美元(磁鐵的導電線圈是用從國庫借來的白銀製造的,其價值尚未計入)。鈈239要在反應堆內用中子輻照鈾238的方法製取。 供兩顆「內爆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鈈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卻型天然鈾反應堆及與之配套的化學分離工廠生產的。以上事例可以說明當時的工程規模。由於美國的工業技術設施與建設未受到戰爭的直接威脅,又掌握了必需的資源,集中了一批國內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夠較快地實現原子彈研製計劃。
德國的科學技術,當時本處於領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國在核技術領域的水平與美、英大致相當,但後來落伍了。美國的第一座試驗性石墨反應堆,在物理學家E.費密領導下,1942年12月建成並達到臨界;而德國採用的是重水反應堆,生產鈈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臨界裝置。為生產高濃鈾,德國曾著重於高速離心機的研製,由於空襲和電力、物資缺乏等原因,進展很緩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學家,以及有的科學家持不合作態度,是這方面工作進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國法西斯頭目過分自信,認為戰爭可以很快結束,不需要花氣力去研製尚無必成把握的原子彈,先是不予支持,後來再抓已困難重重,研製工作終於失敗。
胖子(投向長崎的原子彈)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美國有不少知道「曼哈頓工程」內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學家J.弗蘭克為首的一大批從事這一工作的科學家,反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城市。當時,日本侵略軍受到中國人民長期抗戰的有力打擊,實力大大削弱。美、英在太平洋地區的進攻,又幾乎全部摧毀日本海軍,海上封鎖使日本國內的物資供應極為匱泛。在日本失敗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美國仍於8月6日、9日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僅有的兩顆原子彈,代號分別為「小男孩」 和「胖子」。
蘇聯在1941年6月遭受德軍入侵前,也進行過研製原子彈的工作。鈾原子核的自發裂變,是在這一時期內由蘇聯物理學家Г.Н.弗廖羅夫和Κ.А.佩特扎克發現的。衛國戰爭爆發後,研製工作被迫中斷,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學家И.В.庫爾恰托夫的組織領導下逐漸恢復,並在戰後加速進行。1949年8月,蘇聯進行了原子彈試驗。1950年1月,美國總統H.S.杜魯門下令加速研製氫彈。1952年11月,美國進行了以液態氘為熱核燃料的氫彈原理試驗,但該實驗裝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蘇聯進行了以固態氘化鋰6為熱核燃料的氫彈試驗,使氫彈的實用成為可能。 美國於1954年2月進行了類似的氫彈試驗。英國、法國先後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進行了原子彈與氫彈試驗。
中國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基礎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即著手准備研製原子彈。1959年開始起步時,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同年6月,蘇聯政府撕毀中蘇在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協定,隨後撤走專家,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這一任務。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全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經過兩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當量的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半年之後,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進行了百萬噸級的氫彈空投試驗。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這兩個發展階段的任務。
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夕,美國空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接連投擲了兩枚原子彈。這場人類有史以來的巨大災難,造成了10萬余日本平民死亡和8萬多人受傷。原子彈的空前殺傷和破壞威力,震驚了世界,也使人們對以利用原子核的裂變或聚變的巨大爆炸力而製造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認識。
美國對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是以帶降落傘的核航彈形式,用飛機作為運載工具的。以後,隨著武器技術的發展,已形成多種核武器系統,包括彈道核導彈、 巡航核導彈、 防空核導彈、反導彈核導彈、反潛核火箭、深水核炸彈、核航彈、核炮彈、核地雷等。其中,配有多彈頭的彈道核導彈,以及各種發射方式的巡航核導彈,是美、蘇兩國裝備的主要核武器。
通常將核武器按其作戰使用的不同劃分為兩大類,即用於襲擊敵方戰略目標和防禦己方戰略要地的戰略核武器,和主要在戰場上用於打擊敵方戰鬥力量的戰術核武器。蘇聯還劃分有「戰役戰術核武器」。核武器的分類方法,與地理條件、社會政治因素有關,並不是十分嚴格的。自70年代末以後,美國官方文件很少使用「戰術核武器」,代替它的有「戰區核武器」、「非戰略核武器」等,並把中遠程、中程核導彈也劃歸這一類。
已生產並裝備部隊的核武器,按核戰斗部設計看,主要屬於原子彈和氫彈兩種類型。至於核武器的數量,並無准確的公布數字,有關研究機構的估計數字也不一致。按近幾年的資料綜合分析,到80年代中期,美、蘇兩國總計有核戰斗部50000枚左右,佔全世界總數的95%以上。其梯恩梯當量,總計為120億噸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德國和日本投下的炸彈,總計約200萬噸梯恩梯,只相當於美國B-52型轟炸機攜載的2枚氫彈的當量。從這一粗略比較可以看出核武器庫貯量的龐大。美蘇兩國進攻性戰略核武器(包括洲際核導彈、潛艇發射的彈道核導彈、巡航核導彈和戰略轟炸機)在數量和當量上比較,美國在投射工具(陸基發射架、潛艇發射管、飛機)總數和梯恩梯當量總值上均少於蘇聯,但在核戰斗部總枚數上多於蘇聯。考慮到核爆炸對面目標的破壞效果同當量大小不是簡單的比例關系,另一種估算辦法是以一定的沖擊波超壓對應的破壞面積來度量核戰斗部的破壞能力,即取核戰斗部當量值(以百萬噸為計算單位)的2/3次方為其「等效百萬噸當量」值(也有按目標特性及其分布和核攻擊規模大小等不同情況,選用小於2/3的其他方次的),再按各種核戰斗部的枚數累計算出總值。按此法估算比較美、蘇兩國的戰略核武器破壞能力,由於當量小於百萬噸的核戰斗部枚數,美國多於蘇聯,兩國的差距並不很大。但自80年代以來,隨著蘇聯在分導式多彈頭導彈核武器上的發展,這一差距也在不斷擴大。而對點(硬)目標(見點目標)的破壞能力,則核武器投射精度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由於在這方面美國一直領先,仍處於優勢。
除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已掌握核武器外,印度在1974年進行過一次核試驗。一般認為,掌握必要的核技術並具有一定工業基礎及經濟實力的國家,也完全有可能製造原子彈。
由於核武器投射工具准確性的提高,自60年代以來,核武器的發展,首先是核戰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減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威力與重量的比值)有了顯著提高。例如,美國在長崎投下的原子彈,重量約4.5噸,威力約2萬噸;70年代後期,裝備部隊的「三叉戟」Ⅰ潛地導彈,總重量約1.32噸,共8個分導式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威力為10萬噸,其比威力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相比,提高135倍左右。威力更大的熱核武器,比威力提高的幅度還更大些。但一般認為,這一方面的發展或許已接近客觀實際所容許的極限。自70年代以來,核武器系統的發展更著重於提高武器的生存能力和命中精度,如美國的「和平衛士/MX」 洲際導彈、「侏儒」小型洲際導彈、「三叉戟」Ⅱ潛地導彈,蘇聯的SS-24、SS-25洲際導彈,都在這些方面有較大的改進和提高。
其次,核戰斗部及其引爆控制安全保險分系統的可靠性,以及適應各種使用與作戰環境的能力,也有所改進和提高。美、蘇兩國還研製了適於戰場使用的各種核武器,如可變當量的核戰斗部,多種運載工具通用的核戰斗部,甚至設想研製當量只有幾噸的微型核武器。特別是在核戰爭環境中如何提高核武器的抗核加固能力,以防止敵方的破壞,更受到普遍重視。此外,由於核武器的大量生產和部署,其安全性也引起了有關各國的關注。
核武器的另一發展動向,是通過設計調整其性能,按照不同的需要,增強或削弱其中的某些殺傷破壞因素。「增強輻射武器」與「減少剩餘放射性武器」都屬於這一類。前一種將高能中子輻射所佔份額盡可能增大,使之成為主要殺傷破壞因素,通常稱之為中子彈;後一種將剩餘放射性減到最小,突出沖擊波、光輻射的作用,但這類武器仍屬於熱核武器范疇。至於60年代初曾引起廣泛議論的所謂「純聚變武器」,20多年來雖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例如大功率激光引燃聚變反應的研究,80年代也仍在繼續進行,但還看不出製成這種武器的現實可能性。
核武器的實戰應用,雖仍限於它問世時的兩顆原子彈,但由於40年來核武器本身的發展,以及與它有關的多種投射或運載工具的發展與應用,特別是通過上千次核試驗所積累的知識,人們對其特有的殺傷破壞作用已有較深的認識,並探討實戰應用的可能方式。美、蘇兩國都制訂並多次修改了強調核武器重要作用的種種戰略。
有矛必有盾。在不斷改進和提高進攻性戰略核武器性能的同時,美、蘇兩國也一直在尋求能有效地防禦核襲擊的手段和技術。除提高核武器系統的抗核加固能力,採取廣泛構築地下室掩體和民防工程等以減少損失的措施外,對於更有效的偵察、跟蹤、識別、攔截對方核導彈的防禦技術開發研究工作也從未停止過。60年代,美、蘇兩國曾部署以核反核的反導彈系統。1972年 5月,美、蘇兩國簽訂了《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不久,美國停止「衛兵」反導彈系統的部署。1984年初,美國宣稱已制訂了一項包括核激發定向能武器、高能激光、中性粒子束、非核攔截彈、電磁炮等多層攔截手段的「戰略防禦倡議」。盡管對這種防禦系統的有效性還存在著爭議,但是可以肯定,美、蘇對核優勢的爭奪仍將持續下去。
由於核武器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和獨特的作用,與其說它可能會改變未來全球性戰爭的進程,不如說它對現實國際政治斗爭已經和正在不斷地產生影響。70年代末,美國宣布研製成功中子彈,它最適於戰場使用,理應屬於戰術核武器范疇,但卻受到幾乎是世界范圍的強烈反對。從這一事例也可以看出,核武器所涉及的斗爭的復雜性。
中國政府在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時即發表聲明:中國發展核武器,並不是由於相信核武器的萬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國發展核武器,是被迫而為的,是為了防禦,為了打破核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為了防止核戰爭,消滅核武器。此後,中國政府又多次鄭重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並就如何防止核戰爭問題一再提出了建議。中國的這些主張已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的贊同和支持。

② 中國核彈發展史(要有多詳細就多詳細)

我認為,《簡氏戰略武器》的編輯之擅長製造有關中國出售導彈的謠言。他們這樣做有著特別的目的,我將在後面詳細闡述。根據簡氏太空飛行詞典,中國第一代偵察衛星(FSW-1)重量2,500公斤,用和發射(DF-5洲際導彈)同樣的推進器CZ-2C發射。這一信息被中國提供用CZ-2C助推器發射2000公斤國際衛星所證實。500公斤的差值是由於衛星外表有保護其穿過大氣層的覆蓋物。FSW-1偵察衛星是可回收的,因此它的身體強度要能重返大氣層,所以又需要另外一層防護。相比之下,法國的阿利亞納Ariane-4有更長更寬的覆蓋物,重達900公斤和520公斤用於飛行控制和制導的媒介設備艙(VEB)。可以合理的假設CZ-2C的媒介設備艙至少500公斤重。加上CZ-2C第二級火箭發動機4000公斤的乾重,至少7000公斤的衛星加上媒介艙,發動機被加速到7900米/秒將衛星送入太空的速度。對於8000英里范圍的洲際導彈,燃料燃盡速度大約7200米/秒。(下面是一段有關洲際導彈射程的論證,從略)中國知道,導彈發射井很容易被敵人的衛星定位,而且中國的早期預警系統是不完備的,報警中發射是非常危險的。中國認識到,加強、堅固發射井是必敗之道,於是中國核潛艇技術於美、蘇之後產生。中國為避免非常脆弱的發射井基地部署戰略彈道導彈,取而代之的將洲際導彈藏入地下隧道和深山峽谷中加固後的洞穴。那些導彈在洞穴中得到保護,移出來發射。這種部署的命令控制要容易得多。

1995年初,中國媒體報道了在北方著名山脈中經過十多年建設,完成了為中國戰略導彈的「長城工程」。仔細的看看地形圖讀一讀新聞報道,可以推斷出,地下網路隧道工程在著名的太行山脈位於河北和山西省之間。根據新聞報道,數萬名工程兵花費十多年在那裡挖掘隧道。

正常的一隊士兵(大約100人)每月大約能挖100米隧道(根據有關鐵路隧道的新聞報道)不用任何先進的隧道挖掘機械。於是上萬工程兵(=數百隊)經過十多年在太行山脈構築了數千公里的地下隧道網路,隱藏著一部份中國戰略導彈。我猜想之所以叫「長城工程」不會沒有長城有至少5000公里長的原因。像其他所知山脈擁有提供給中國戰略導彈的地下隧道網路,太行山脈有許多懸崖絕壁和山谷,在1000到2000米短距離內有很大海拔差。你可以很容易挖掘有1公里土地厚度的隧道網路。

在美、蘇兵工廠,一個典型的50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能夠在地上挖」一個70米深300米寬的大坑,遠能夠足以摧毀導彈發射井或機場。如果特別強化了針對地下目標,它可以製造一個有200米直徑的球狀彈坑於地下。如果要摧毀有1公里厚度土層覆蓋的地下隧道至少需要3顆5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在同一點上連續滲透爆炸。即使俄羅斯的巨型2000萬噸級核彈SS-18,也至少需要2顆在同一點上。而且,用三顆核彈,每顆只能破壞少於300米的隧道。假定太行山脈下的地下隧道只有1000公里長,一個就需要用10000顆50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以保證隧道網路的徹底摧毀。你要知道精確的隧道網路地區劃是非常不可能的。而且這只是中國幾個導彈基地中的一個。

中國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在山中挖掘地下隧道。挖隧道不需要高技術,只要炸葯和混凝土,加上熱情的從不缺乏的年輕士兵。中國各地有許多巨大的山脈。所以在中國的中部和南方山脈也有著用於戰略導彈力量的地下隧道網路。即使你可以用數萬顆核武器把它們統統掃除,問題是,這么多的核彈頭在地面爆炸,如此多的塵埃被拋入高層大氣,在平流層中向全球擴散,陽光將被阻擋,我們將進入真正的「核冬天」,這顯然是個很不美妙的畫面,即使我們在美國的「朋友

③ 中國核武器的歷史

和愛因斯坦有大大的關系,他也是反納粹所以給美國搞除了核武器,用來威懾法西斯主義

1,擁有核武器的國家8個(括弧內為第一次核爆時間):

美(45.7)、俄(49.8)、英(52.10)、法(60.2)、中(64.10)、以色列(60年代末)、巴基斯坦(72)、印度(74);

2,有3個是前蘇聯分出來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蘇聯分裂前這3個地方就已經庫存了一些核彈頭和核技術人員,有重新製造核彈頭的條件。但這3國都已經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公開承諾退還俄羅斯核武器,宣布為無核國家(他們認為這樣更安全)。

3,絕對有能力生產核彈頭的國家有2個:
日本:一方面堅持無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另一方面秘密進行准備。世人普遍認為,日本是准有核國家,一年內就可生產出核武器,並一躍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
德國:德國是最早擁有核技術的國家,戰敗後被美國人搶先研製出核彈。現在有25座核電站,德國要想擁有核武器是易如反掌的事。

4,有核計劃,有核技術,有生產核武器潛力的「核門檻」國家(地區)有44個之多:
巴西、南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加拿大、伊朗、朝鮮、韓國、中國台灣、利比亞等等。

5,美國在西歐7個國家部署境內部署了不少核武器,如在法國、英國、德國、土耳其、義大利、荷蘭、比利時。

④ 核彈發展史

中國核武器大事記表
--------------------------------------------------------------------------------

核武發展螫伏期:1946-1953年

1946年, 中國安全部門負責人康生倡導招募海外華裔科學家,特別是火箭和核能方面的專家。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惱羞成怒的美國多次威脅要對華動用核武。

1951年, 中蘇開始聯合在新疆進行鈾礦勘探。

1953年,中國原子能委員會在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

1月,由核科學家錢三強率領的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莫斯科。

7月,朝鮮戰爭結束。

核武急速發展期:1955-1965年

1955年1月4日,莫斯科宣布將按照協定提供給中國核裂變材料

1月15日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決定發展戰略武器。

9月,加州理工學院培養的火箭專家錢學森和150名旅居歐美的華裔科學家返華服務。

1956年,中國從蘇聯得到2枚仿德制R-1型火箭。

3月14日,錢學森向中央軍委提交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建議書】並在與會上討論通過。

5月26日,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中提出了要發展原子彈的目標;航空航天部的前身

--彈道導彈研究院及原子能研究設計院成立,錢學森任導彈研究院院長。

1956年十月十七日,中央批准聶榮臻的「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導彈研究戰略。

1957年,蘇聯贈送給中方2枚更先進的R-2型導彈。其中一枚留作研究,一枚進行仿製。

10月15日,聶帥在「中蘇核技術合作協定」上簽字。

1958年初,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為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提出」發展核武器的指導方針」。

同年,中國開始對R-2進行仿製,即東風-1。

三月三日,中央書記處批准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導彈試驗靶場,在遼西建立海上導彈試驗靶場。

1959年6月20日,蘇聯單方面撕毀同北京簽訂的核技術合作協定,開始取消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到1960年完全停止了援助。

1960年11月5日, 由中國仿製蘇聯的東風-1短程彈道導彈首次進行了成功的試射。

1964年6月29日,中程彈道導彈東風-2試射成功。

10月16日15時(北京時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中國從此成為核俱樂部的第五個成員。

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10月17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致電世界各國政府首腦,闡明中國對於核武器問題的立場: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進行核試驗、發展核武器,是被迫而為的。中國掌握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威脅。中國政府鄭重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5年,東風-2制導系統完成升級工作,改進後的導引系統采以電解積分儀為核心的全慣性制導。

同年,中國展開東風-3的設計工作。

文革滯後期:1965-1976年

1965年3月,中央軍委做出研製洲際彈道導彈的決定,當時經論證確定為液體洲際導彈。

5月,東風-4的設計工作正式開始,東風-5的項目可能同時上馬。

5月14日,一架裝有原子彈的轟炸機從西北某機場起飛,飛臨試驗場上空,飛行員按照預定成功地實現了空爆。這是中國進行的第二次原子彈爆炸試驗。

11月,東風-2A增程型彈道導彈發射試驗成功。

1966年,中國首次部署東風-2中程彈道導彈。

10月,首枚直徑為1,400毫米的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10月27日,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國唯一一次攜核彈頭實彈發射試驗在甘肅雙子成基地取得成功,一枚2萬當量裝葯的東風-2導彈在900公里外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上空預定高度爆炸。

12月26日,東風-3進行了首次試射。

1967年3月,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央專委命令七機部立即展開具有二級固體火箭的巨浪-1的研製工作。

1967年3月2日,周總理批准在東北地區建設中遠程地地導彈試驗場。

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7月1日,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在北京正式成立,周恩來親自命名為「第二炮兵」。
1970年1月30日,東風-4中遠程彈道導彈發射試驗成功。

5月,正式部署東風-2A。

4月14日,由東風-4衍生的「長征-1」型運載火箭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射入近地軌道。

12月26日, 中國自行研製的核動力潛艇下水。

1971年5月,東風-3開始服役。

11月15日,東風-4彈道導彈全程飛行試驗成功。

1974年,中國建立了戰略導彈作戰指揮體系。

1975年5月,中央決定抓緊東風-5洲際導彈的研製,同時積極進行潛射彈道導彈的研製。

8月4日,東風-3戰略核導彈定型生產。

11月26日,長征-2運載火箭首次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偵察衛星),該衛星在3天後按預定指令返回地面。

核武研製恢復期:1976-1986年

1976年1月23日, 2,000噸級核彈頭試驗,從此實現了核彈頭小型化。

10月,文革結束。

11月27日,發射一枚限程洲際導彈,載有一枚400萬當量的核彈頭。

12月7日,用試驗型的全程洲際導彈發射第七顆衛星。

1977年12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下達「關於加速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決定」。決定指出將以發展常規武器裝備為主,有重點的發展導彈核武器。

1978年,鄧小平提出「以戰略導彈打游擊」的思想,直接導致了東風-21的產生。

10月14日,中國首次進行地下核試爆。

1980年,中國首次部署東風-4型中遠程彈道導彈。

5月18日,東風-5洲際導彈自甘肅酒泉基地向南太平洋作全程試射,成功。

1981年初,夏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下水。

同年,中國開始「試驗性」部署2個東風-5陸基發射井。

9月21日,「風暴-1」型運載火箭一箭三星成功,向世人顯示多彈頭分導式重返大氣層載具的能力。

1982年10月12日, 中國用一艘蘇制Golf級常規動力潛艇,水下發射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成功。

1983年, 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開始服役。1980年末,巨浪-1完成增程任務,射程從2,000公里增加到

3,000公里。

1984年,二炮正式承擔起戰略值班的神聖職責。

4月8日,長征-3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成功。

10月1日,在35周年國慶閱兵式上,二炮首次向世人公開亮相。

1985年5月20日,東風-21試射成功。

9月28日,第一次潛射巡航導彈試驗。

10月15日,人民解放軍首次從夏級發射巨浪-1,因未成功,故未廣泛報道。據西方情報機構的披露,9、10月前後中國共進行了四次巨浪-1試射,均告失敗,其中一艘夏級核潛艇在發射中被全毀。

12月,據信,東風-3的增程工作告一段落(1981-1985),導彈射程從2,700公里增加到3,500公里以上。

體制改革躍進期:1986-至今

1986年,用東風-4彈道導彈進行多彈頭分導式重返大氣層的第一次試驗。

同年,東風-31/41/JL-2的研製工作正式展開。

3月21日,中國對外宣布不再進行大氣層核試驗。

10月11日,第八次回收偵察衛星。

12月16日,東風-5洲際導彈設計定型。

1987年,中國向沙烏地阿拉伯秘密輸出了36枚東風-3戰略導彈,此舉震驚全球,尤其使那些曾對中國戰略導彈生產能力質疑的西方核武專家跌破了眼鏡。

6月5日,第33次地下核爆,當量為20萬噸級。

1988年4月,中國訪問學者從美國勞倫斯實驗室回國,使得幾項中子彈技術獲得了突破。

9月7日,長征-4A運載火箭向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風雲-1」號氣象衛星。

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從夏級潛艇上發射了巨浪-1型彈道導彈,此枚導彈落在了半徑為65公里

的目標區內,其中心為北緯123。53度,東經28。13度。巨浪-1導彈設計定型。

9月28日,中國進行了第34次地下核爆,當量僅為1~20千噸,美國率先報道中國剛剛試爆了一枚中子彈。

90年中情局參院聽政會上承認中國掌握了從勞倫斯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Lab)帶走的技術機密。

同年,M-9戰術彈道導彈定型生產並對外出口。

1989年8月,東風-21固體燃料彈道導彈以機動方式發射成功。

1990年5月26日,第35次核爆(地下),當量為40千噸。

8月16日,第36次核爆(地下),當量為50-200千噸。

1992年,M-11戰術彈道導彈定型生產並出口。

3月9日,中國簽署反核子擴散條約,成為該條約第174個會員國。

5月21日,第37次核爆(地下),此次核爆威力巨大,當量測得為1,000-2, 000千噸。

9月25日,第38次核爆(地下),當量為1-20千噸。

1993年10月5日,第39次核爆(地下),當量為80-90千噸。

1994年6月10日,第40次核爆(地下),當量為10-40千噸。

10月7日,第41次核爆(地下),當量為40-150千噸。

1995年,中國可裝載戰術核武器的殲轟-7進入預量產,並開始裝備部隊。

7月21-23日,江西樂平的二炮基地向台灣外島澎嶼附近發射了4枚東風-15。

5月15日,第42次核爆(地下),當量為40-150千噸。

5月29日,美、日國防部同時傳出消息,中國的新型東風-31洲際導彈從山西太原向新疆庫爾勒地區成功地進行了首次高彈道的試射。

8月17日,第43次核爆(地下),當量為20-80千噸。

1996年,東風-31洲際導彈研製成功。

3月8日及13日,江西樂平、福建永興島與東山島,向台灣海域各發射2枚改良型東風-15。

6月8日,第44次核爆(地下),當量為20-80千噸黃色炸葯。

7月29日,中國搶在禁止核試前進行了第45次核爆,當量為1-5千噸。同日,中國宣布從即日起中國開始暫停核試驗。

9月24日,中國外長錢其琛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和美、俄、法、英等60多個國家聯合簽署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1999年8月2日,中國對外宣布試射「新型遠程導彈」成功。

⑤ 核武器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核武器的出現,是20世紀40年代前後科學技術重大發展的結果?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

幾個星期內,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驗證了這一發現,並進一步提出有可能創造這種裂變反應自持進行的條件,從而開辟了利用這一新能源為人類創造財富的廣闊前景?

但是,同歷史上許多科學技術新發現一樣,核能的開發也被首先用於軍事目的,即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其進程受到當時社會與政治條件的影響和制約?

從1939年起,由於法西斯德國擴大侵略戰爭,歐洲許多國家開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難?同年9月初,丹麥物理學家N·H·D·玻爾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從理論上闡述了核裂變反應過程,並指出能引起這一反應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鈾235?正當這一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發表時,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

1940年夏,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

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製造原子彈,既要解決武器研製中的一系列科學技術問題,還要能生產出必需的核裝料鈾235?鈈239?天然鈾中同位素鈾235的豐度僅0.72%,按原子彈設計要求必須提高到90%以上?

當時美國經過多種途徑探索研究與比較後,採取了電磁分離?氣體擴散和熱擴散三種方法生產這種高濃鈾?供一顆「槍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高濃鈾,是靠電磁分離法生產的?

鈈239要在反應堆內用中子輻照鈾238的方法製取?供兩顆「內爆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鈈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卻型天然鈾反應堆及與之配套的化學分離工廠生產的?

由於美國的工業技術設施與建設未受到戰爭的直接威脅,又掌握了必需的資源,集中了一批國內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夠較快地實現原子彈研製計劃?

德國的科學技術,當時本處於領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國在核技術領域的水平與美?英大致相當,但後來落伍了?美國的第一座試驗性石墨反應堆,在物理學家E·費密領導下,1942年12月建成並達到臨界;而德國採用的是重水反應堆,生產鈈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臨界裝置?

為生產高濃鈾,德國曾著重於高速離心機的研製,由於空襲和電力?物資缺乏等原因,進展很緩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學家,以及有的科學家持不合作態度,是這方面工作進展不快的另一原因?

更主要的是,德國法西斯頭目過分自信,認為戰爭可以很快結束,不需要花氣力去研製尚無必成把握的原子彈,先是不予支持,後來再抓已困難重重,研製工作終於失敗?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美國有不少知道「曼哈頓工程」內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學家J·弗蘭克為首的一大批從事這一工作的科學家,反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城市?當時,日本侵略軍受到中國人民長期抗戰的有力打擊,實力大大削弱?

美?英在太平洋地區的進攻,又幾乎全部摧毀日本海軍,海上封鎖使日本國內的物資供應極為匱泛?二戰通過硫磺島一戰,美國估計要徹底打垮日本,在日本本土登陸,至少還要付出100萬美軍的犧牲?

這樣沉重的包袱美國背不起?也不想背,用原子彈是最好的方式?

美國於8月6日?9日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僅有的兩顆原子彈,代號分別為「小男孩」和「胖子」?

蘇聯在1941年6月遭受德軍入侵前,也進行過研製原子彈的工作?鈾原子核的自發裂變,是在這一時期內由蘇聯物理學家T·H·弗廖羅夫和K·A·佩特扎克發現的?

衛國戰爭爆發後,研製工作被迫中斷,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學家N·B庫爾恰托夫的組織領導下逐漸恢復,並在戰後加速進行?1949年8月,蘇聯進行了原子彈試驗?

1950年1月,美國總統H·S·杜魯門下令加速研製氫彈?1952年11月,美國進行了以液態氘為熱核燃料的氫彈原理試驗,但該實驗裝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

1953年8月,蘇聯進行了以固態氘化鋰6為熱核燃料的氫彈試驗,使氫彈的實用成為可能?美國於1954年2月進行了類似的氫彈試驗?英國?法國先後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進行了原子彈與氫彈試驗?

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全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經過兩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當量的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半年之後,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進行了百萬噸級的氫彈空投試驗?

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夕,美國空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接連投擲了兩枚原子彈?這場人類有史以來的巨大災難,造成了10萬余日本平民死亡和8萬多人受傷?

原子彈的空前殺傷和破壞威力,震驚了世界,也使人們對以利用原子核的裂變或聚變的巨大爆炸力而製造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認識?

目前,人們通常所說的核武器是指利用原子核的裂變或聚變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和破壞力製造的具有巨大殺傷力的武器,即指利用能自行維持原子核裂變或聚變鏈式反應瞬間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

裂變核武器的基本原理是使一定量的鈾—235或鈈—239從亞臨界態向超臨界態轉變,也就是使核裝置產生中子的速度大於中子從核裝置逸出的速度?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這種轉變:一種方法是把核裝置分成兩部分,而每一部分都小到不足以具有中子正增殖率,然後用炮式設備把兩部分擊成一塊;另一種方法是用烈性化學炸葯包住處於亞臨界態的球形核裝置,通過引爆將核裝置壓成超臨界態?

聚變核武器是使氫的同位素氘或氚化鋰這類熱核燃料中產生起爆條件,用裂變核彈的方法使核武器中的熱核燃料具有10000000—20000000℃高溫,從而引起核聚變?

原子彈和氫彈通常以千噸或兆噸梯恩梯(T·T)當量作為單位來表示?如1945年美國投在廣島的裂變核彈,不到50公斤的鈾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2萬噸化學炸葯?

各種聚變核彈即熱核彈(氫彈),其威力最高可達60兆噸?在核武器爆炸時,1公斤鈾—235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萬噸T·T釋放的能量,而一公斤氘和氚的混合物完全聚變時放出的能量大約是1公斤鈾—235完全裂變所放出能量的3~4倍?

⑥ 求中國核武器發展歷程!!

1.1955年,中國地質部門就開始了鈾礦的勘探,並找到了豐富的鈾礦。

2.1956年,國防部成立了第五 研究院,即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院長由科學家錢學森擔任。

3.1958年秋天,34歲的物理學家鄧稼先擔任了核武器的研究設計院的理論部主任。他在 北京大專 院 校選擇了28名專家,組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的基本科技力量。

4.1959年,中國科學家們對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計算獲得了成功,以祝麟芳任廠長、姜聖階任總工 程師的核工業企業的建設也初獲成效。在蘇聯撤走專家之後,中國重新調整計劃,代號為「596」工程。

5.1964年10月,中國完成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組裝。 10月16日15時,在人跡罕見的羅布泊,巨大的蘑菇狀煙雲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⑦ 原子彈的發展歷史

原子彈是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迅速應用到軍事上的一個突出例子。從1938年發現核裂變現象到1945年美國製成原子彈,只花了6年多時間。1945年以來,原子彈技術不斷發展,體積、重量顯著減小,戰術技術性能日益提高。美國用於203毫米大炮的W33M422核炮彈,重量110~120千克,直徑203毫米,長度940毫米,但威力仍可有約1萬噸梯恩梯當量。原子彈小型化對於提高武器的戰術技術性能和用作氫彈中的「扳機」,具有重要意義。在改進原子彈的性能方面,發展了助爆型原子彈,即在原子彈中添加熱核材料,以使更多的核裝料裂變,從而使威力增大,提高裂變裝料的利用率。在威力方面,為適應戰場使用的需要,發展了多種低威力(千噸、百噸、十噸級梯恩梯當量)的和威力可調的核武器。例如,美國代號為W54/M129的特種核地雷,其威力可調,范圍在10~103噸梯恩梯當量,核戰斗部重量只有26.6千克。高能炸葯的起爆方式和核裝置結構也在不斷改進,一方面提高高能炸葯的利用度和核裝料的壓縮度,以增大核爆炸威力,節省核裝料;另一方面提高核裝置的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及可靠性。為提高原子彈的安全性能,核裝置中敏感的高能炸葯已逐漸被鈍感高能炸葯所代替。這種鈍感高能炸葯即使在受散彈射擊或載機墜毀這類事故中也不易起爆,從而可防止意外的核爆炸,也可防止象鈈這種具有放射性和化學毒性物質的散落所造成的污染。

⑧ 戰術核武器的發展歷史

美國於1952年部署第一種適合於戰術飛機攜帶的輕型核炸彈和第一種280毫米加農炮原子炮彈,1953年開始把戰術核武器部署到西歐,1954年開始裝備戰術地地核導彈,1955年開始設計與生產各種反潛核武器。60年代,開始大量生產更小、更安全的戰術核彈頭。70年代,開始研製新的性能更好、威力可調的通用核彈,以取代固定威力的近程核導彈彈頭和老式核炸彈。80年代,開始致力於實施戰術核武器現代化,包括提高射程和命中精度,提高打擊目標能力,增強機動性和分散性,研製更安全、可靠的核彈等。同時,為適應作戰要求,還致力於研製特殊性能的戰術核武器,即增強核爆炸的某一種殺傷破壞效應、削弱其他殺傷破壞效應的戰術核武器。如W79型的中子炮彈核戰斗部、W70型的地地「長矛」導彈中子彈頭核戰斗部以及弱剩餘放射性彈(即沖擊波彈)等。90年代以來,美國戰術核武器發展的重點轉向更加實用的高精度、低威力的鑽地核武器,用以打擊地下生物、化學武器庫和地下指揮所等軍事目標。
蘇聯50年代開始發展戰術核炸彈。1955年,第一種近程核導彈開始服役。1957年,開始在東歐部署戰術核武器。1977年,首次部署了機動式固體燃料ss一20多彈頭中程核導彈,進一步提高了戰術核武器的射程、命中精度、可靠性和生存能力,縮短了戰備反應時間和再裝填時間,顯著增強了戰術核武器的實力。90年代以來,俄羅斯重點發展更加實用的低威力戰術核武器。
1986年,美、蘇兩國的戰術核武器數量之和達到歷史上最高峰(41400多枚),約佔全世界42500多枚戰術核武器總數的95%以上。
隨著軍備控制形勢的發展,1987年12月8日,美、蘇兩國簽署了《美蘇關於消除兩國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按此條約的規定,兩國核武器庫中的中程(射程1000~5500千米)和中短程(射程500~1000千米)戰術核導彈及其發射裝置和輔助設備將全部銷毀。
法國於1996年宣布撤銷陸基中程核導彈的部署。英國也於1998年宣布撤銷其核炸彈的部署。
2012年5月,據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報道,因對朝鮮繼續進行核武器和導彈研發計劃不滿,美國國會眾院軍事委員會日前通過一項修正案,提出在西太平洋地區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 。1991年,在冷戰結束的背景下,作為撤出部署在全球戰術核武器努力的一部分,老布希政府撤出了部署在韓國的戰術核武器。在此之前,美國在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長達33年。但隨著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發展,韓國政壇不斷有人要求美國重新在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以應對朝鮮「威脅」。

⑨ 中國核武器研究史

http://tieba..com/f?kz=198823611
中國從一九六四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現在,核武器的研製與發展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相繼研製成功中程、中遠程、洲際、潛地導彈,與其配套的核彈頭也先後定型生產並裝備部隊。到八十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第一代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形成了陸基導彈、潛射導彈和轟炸機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奠定了中國核大國的物質基礎。但是,中國第一代核武器在總體上規模相對較小,大約只有三百三十多個核彈頭,而且技術陳舊,實際的威懾能力有限。

一、中國的陸基彈道導彈
中國第一代戰略核力量以陸基彈道導彈為主,主要由東風二、 三、四和五共四個型號的地地戰略彈道導彈組成。這些陸基導彈基本都是用六十和七十年代技術製造的,每枚導彈只能裝載一個彈頭,命中精度也較差。此外,所有四型導彈都使用液體推進劑,不僅體積大,難於機動,不便貯存,而且發射時需要很長的准備時間。

東風二型導彈: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中近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零年開始研製,一九六四年試驗成功,最大射程一千二百公里;該型導彈可攜帶兩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一枚,現已退役,但估計目前仍保留近三十枚。

東風三型導彈: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中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五年開始研製,一九六七年試驗成功,最大射程在三千公里;一九八五年又進行增程改型試驗,最大射程提高到四千五百公里左右;該型導彈由陸地機動射,至今大約共部署了七十多枚。

東風四型導彈:兩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中遠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四年開始研製,一九七零年試驗成功,一九七六年又進行了增程試驗,最大射程提高到近八千公里;該型導彈固定在地下導彈發射井發射,攜帶三百萬噸級當量的彈頭一枚,相信至今已部署了二十枚左右。

東風五型導彈:兩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洲際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五年開始研製,一九七零年首次科研飛行試驗成功,一九八零年實彈飛行試驗成功,最大射程可達一萬兩千公里;該型導彈也固定在地下導彈發射井中發射,可攜帶五百萬噸級當量的彈頭一枚,目前部署了約十枚。
二、潛射彈道導彈

中共在一九五八年決定研製核潛艇,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三十年,直到八十年代導彈核潛艇和潛射導彈才相繼研製成功,建成了水下戰略核力量。

夏級導彈核潛艇:中國於一九六五年正式開始研製核潛艇工程,考慮到自己的技術力量薄弱,經驗不足,中國決定核潛艇製造計劃分兩步走, 第一步先研製魚雷核潛艇,第二步再研製導彈核潛艇。一九六八年第一艘魚雷核潛艇開工建造,一九七一年下水,一九七四年交付中國海軍使用,西方稱其為漢級核潛艇。導彈核潛艇則從一九七零年開始研製,一九八一年下水,一九八三年加入中國海軍戰斗序列,西方稱其為夏級導彈核潛艇。該導彈核潛艇排水量為八千噸,一百二十米長,航速二十二節左右,最深潛水可達三百米。該潛艇有十二個導彈發射筒,裝有十二枚巨浪一潛射彈道導彈。到一九九零年,中國已建成兩艘夏級核潛艇,還有三艘在建造中。 據估計整個夏級核潛艇的建造計劃將在四到六艘之間,以維持經常有兩艘到三艘進行戰備巡邏。

巨浪一型導彈: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的中程潛地戰略彈道導彈。一九六七年正式開始研製,一九八二年在常規動力導彈潛艇發射試驗成功,但一九八五年第一次在夏級核潛艇上發射試驗時失敗,三年後的一九八八年第二次試驗終獲成功; 該型導彈與中共其它的戰略導彈不同,使用的是固體推進劑,載有二百萬噸級當量的彈頭一個;該型導彈的最大弱點是射程僅有三千公里,必須迫近敵方海岸才能進行攻擊,因此很容易受對方的反潛力量的牽制。巨浪一型潛射導彈現已生產了近五十枚。
三、中國的空中核武力

中國的第三支核力量是由轟六型轟炸機和強五型強擊機所攜帶的核炸彈所組成。據估計中國現有近一百五十枚供飛機投放的核彈。轟六和強五都是以五、六十年代的技術研製出的飛機,對付現代空防的能力不足。而且這兩種飛機也沒有裝備帶核彈頭的遠程巡航導彈,因此能發揮的實際核作戰能力有限。

轟六型轟炸機:中國仿製蘇式圖十六轟炸機生產的亞音速中型轟炸機。一九五九年蘇聯向中國提供了兩架圖十六轟炸機的樣機和全套技術資料,一九六三年中國開始仿製圖十六轟炸機,經過五年在一九六八年生產出轟六型轟炸機。該型飛機最高時速一千公里,最多可載彈九噸,作戰半徑近三千公里,能覆蓋亞洲大部分地區和俄國的遠東與中亞地區。該機稍經改裝可投放核彈,中國首次原子彈和氫彈的空爆試驗都是由該型飛機進行的。中國現有一百二十多架轟六型飛機在服役。
中國的第二代戰略核武器

近年來中國加緊進行核試驗,從各方面的分析看,八十年代初中期,中國根據小型、機動、突防、安全、可靠的原則, 開始了第二代戰略核武器發展的預先研究和理論設計。經過一系列的試驗,檢驗了設計原理的正確性,突破了如多彈頭分導等重大關鍵性技術,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第二代核武器的發展已進入最後的階段。中國目前發展的第二代戰略核武器,將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採用多彈頭分導技術,每枚導彈將至少可攜帶三枚核彈頭,多者達六到十枚,每個彈頭均可攻擊獨立的目標,准確度也會大幅度提高;

第二,絕大多數導彈將用固體推進劑代替液體推進劑,從而使整個導彈體積變小,發射反應時間縮短,並且易於保存和機動運輸;

第三,提高導彈射程,陸上機動導彈和潛射導彈將達八千公里左右,地下井固定發射導彈將達一萬五千公里: 第四,加速研製射程超過兩千公里的裝有核彈頭的空地巡航導彈,以延長了空中核打擊力量,並避免面對突破敵方空防的危險。

閱讀全文

與核武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