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人與歷史的關系
學習歷史可以啟發智能。打個比方,歷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磨利我們腦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幫助我們披荊斬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記憶歷史是沒有用的,只有從歷史中學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學習歷史能審時度勢。這個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而歷史學正是為了培養眼光不局限於當代,而能洞徹事物發展脈絡與前因後果的人才,這也就是古人會把歷史學當成是領袖必備教育的原因。
學習歷史會感動人心。歷史是追求真實之道的學問,只有從真實出發才能提煉出真實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動人心,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另外像:了解我們自己國家、民族的過去,發生的各種事情;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無論是學習還是以後的談資都是很有用的。
1、歷史等文綜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㈡ 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哪些人憑個人能力改變了歷史進程
其實還是很多的,像秦始皇,他就憑借著自己出色的領導能力,開創了中國的第一個大一統。
㈢ 個人成長經歷怎樣評估自己的發展史
發展平坦,坎坷較少。懶惰時有,勤奮更多。
榮譽很多,薪水很少。能力不低,機會太少。
過去雲煙,現在把握。放眼將來,逮住時間。
高峰未到,平淡生活。低谷不低,無欲是剛。
㈣ 如何認識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表現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就是廣大人民群眾還是個別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
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反對歷史唯心主義英雄人物創造歷史的觀點。
學習本節應該了解存在著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和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樣歷史觀上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具體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和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上的作用,掌握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人具有多種多樣的屬性,概括起來,人的屬性可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人類社會生活是由各行各業的活動構成的有機整體,任何個人的活動對社會的發展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作用。一切正常的個人總要在社會生活中擔負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事這樣那樣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社會的發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努力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一是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會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的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二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的活動既是一個生命的自然過程,又是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動都面臨著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既是進行個人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又是作出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實現社會和諧、創建美好未來,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美好社會理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繫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繫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關繫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這些特徵,要求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特別是應在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下功夫。
1、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正確進行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
(1)首先,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人生的基本關系。沒有無個人的社會也沒有純粹孤立的、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個人與社會總是息息相關,互相影響,互相制約,這是社會生活的基本關系。人生的過程就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不斷解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實踐過程。如何認識和對待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判斷人生觀;人生價值選擇是否科學的根本依據。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這二者關系中顯示的。
(2)其次,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就沒有人生。它貫穿人生發展過程的始終,是人生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具體表現在理想與現實、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自我責任與社會責任、自我修養與社會規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臨這些矛盾並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存在和發展時。
可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人生的基本關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正確進行人生的選擇。
2、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1)無產階級人生價值觀問題本質上就是對社會的奉獻或者說對社會的義務與責任問題。人生價值觀的諸多問題,都離不開這一本質問題。在理論上和思想上理清這一問題,才能自覺為社會為他人多作奉獻,抵制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只講權利,不講義務的錯誤行為。
(2)理解這一問題,應當把握以下幾點:①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辯證關系;②對社會的奉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是個人價值的基本標志,體現了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③正確認識和處理為自己和為他人、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金錢與人生價值三個關系;
3、走確認識我國現階段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
(1)要全面看條件。社會條件包括各方面的內容,它們共同構成影響個人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但又各有特點,個人可有意識地進行選擇和利用。
(2)既要看到物質條件又要看到精神條件。有的人往往只看到國家的經濟狀況和個人待遇,而忽視社會主義制度、精神文明的發展,怨天尤人,悲觀失望,結果妨礙了人生價值的實現。
(3)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總是相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改革開放以來,實事求是地看,社會為每個人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了比過去好得多的條件,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好的。
㈤ 任何個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嘛。
㈥ 個人的生命歷程和國家社會發展進程的契合性在哪
國家衰敗
民不聊生
如遇戰爭
九死一生
看看敘利亞
你就知道了
我們國家的和平發展
經濟發展
安全環境
都是非常好的
國家好
個人容易好
國家差
個人容易差
大概率如此
㈦ 名人成長過程、個人成就、歷史貢獻
岳飛
岳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是為高宗,遷都臨安,建立南宋。岳飛上書高宗,要求收復失地,被革職。岳飛遂改投河北都統張所,任中軍統領,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屢建戰功。後復歸東京留守宗澤,以戰功轉武功郎。宗澤死後,從繼任東京留守杜充守開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將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充率軍棄開封南逃,岳飛無奈隨之南下。是年秋,兀術繼續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余,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游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么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架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狀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紹興七年,岳飛升為太尉。他屢次建議高宗興師北伐,一舉收復中原,但都為高宗所拒絕。紹興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檜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納貢。這使岳飛不勝憤懣,上表要求「解罷兵務,退處林泉」,以示抗議。次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岳飛奉命出兵反擊。相繼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拐子馬」,乘勝進占朱仙鎮,距開封僅四十五里。兀術被迫退守開封,金軍士氣沮喪,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不敢出戰。
在朱仙鎮,岳飛招兵買馬,連絡河北義軍,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他激動地對諸將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這時高宗和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岳飛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奮,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他壯志難酬,只好揮淚班師。
岳飛回臨安後,即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殺飛,始可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飛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略」著稱。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岳飛無專門軍事著作遺留,其軍事思想,治軍方略,散見於書啟、奏章、詩詞等。後人將岳飛的文章、詩詞編成《岳武穆遺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㈧ 個人識別的歷史發展
簡介
在法庭科學中有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與其他法庭科學技術一起參與司法鑒定活動,為司法機關偵破審理提供科學的證據,這就是法醫物證學。法醫物證學屬於法醫學范疇,是具有法學特性的一門應用科學。
什麼是法醫物證?法醫物證又可以稱為法醫生物物證,是指罪犯或民事行為當事人在實施行為時所涉及和遺留的人體構成成分檢材(如血液、毛發、牙齒、骨骼、各種組織、各種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動物相應的各類檢材和部分植物檢材(植物纖維、種子、花粉等)。法醫物證是一門綜合學科,與現代醫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等眾多的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運用這些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在研究解決司法實踐的問題中形成本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法醫物證學有以下的特點。
1.法醫物證學的研究目的,是盡可能准確地確定未知的生物檢材的來源和種類,盡可能地從對檢材的分析中獲取個體識別和比對的信息,確定它們來自哪個個體,以達到最終目的―「同一認定」。
2.法醫物證學研究和檢驗的對象范圍非常廣,所以其採用的技術手段也非常復雜和多樣。它汲取了相關學科的各種先進技術手段,應用於本學科領域,使法醫物證學成為現代法庭科學中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
3.各類刑事的、民事的案件均在未知和復雜的情況下發生和進行,提供給法醫物證鑒定的生物檢材,常常是微量甚至是痕量的乾枯的斑跡,混有其他污染物,或已經受了高溫、腐敗而使蛋白質變性、降解,並有可能是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上千年的陳舊檢材。所以法醫物證鑒定的方法不同於其他學科,必須具有更高的靈敏度、更好的特異性和更穩定的重復性。
4.法醫物證鑒定的結果將作為證據或線索,提供給刑事偵查、司法審判和其他法律活動。
法醫物證學的歷史
法醫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距今2 400年前的春秋時期「治獄」過程中就已萌發了法醫學。唐代已有兼做驗屍的「醫學博士」,宋代也有從事驗屍的「仵作」。13 世紀中葉(1247年),中國的法醫學家宋慈(1186一1249年)所撰寫的《洗冤集錄》,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經典專著,比歐洲的法醫專著早350多年,該書很快傳入各國,對世界法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中國,法醫學發展早期就萌發了法醫物證學,秦漢以來就有用血液判斷親權的傳說,《洗冤集錄》對此有記載:「檢滴骨親法」謂如「父母骸骨在他處,子女欲相認,令以身上刺出血,滴骨上,親生者,則人骨,非則否」,對親兄弟則以「滴血法」驗親。這些方法雖不科學,但說明在 2 000 多年前就已注意到了父母血型對子女血型的影響,因而現代法醫學家認為,「滴血法」是現代血清學親權鑒定的先聲。
中國現代法醫物證學的發展進程
(一)本世紀初至新中國成立之前
在本世紀初發現的ABO血型系統和沉澱素血清為法醫物證學檢驗奠定了基礎。但在舊中國,法醫物證學發展緩慢, 1912 年時只有北京和浙江兩處醫學類學校設立了法醫課。1927年中國現代法醫學奠基人林幾教授就應用血球凝集現象進行父權鑒定,並在20年代末和孫速芳等人籌辦了「司法行政部法醫研究所」設有法醫物證檢驗項目,開展 ABO 血型檢驗和抗人沉澱素血清沉澱環試驗確定人血痕。
(二)新中國成立至 70 年代中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中國的法醫學專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公安、司法、衛生等部門對法醫工作十分重視,基於發展的需要,建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並在許多醫學院校中法醫教研室,培養了一大批專門人才,為中國法醫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法醫物證有了相應的發展,吸附解離試驗(又稱熱解離試驗)和混合凝集試驗的建立和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進行血型鑒定的靈敏度,用0.2一0.4厘米的血痕或體液斑痕紗線,在1一2小時內就能進行ABO或MN血型的分型鑒定。對各類檢材的確證檢驗、種屬檢驗和血型分型檢驗有了較完整的檢驗方法和程序,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使學科的進展仍然處於低水平。
(三)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中期1978年後中國的科學界迎來了第二個春天,法醫物證學科也開始了飛速的發展。各種新的鑒定技術的研究建立使得法醫物證學的檢驗領域和檢驗深度都產生了質的變化。
1. 建立並廣泛應用了對ABO和MN血型分型更快速、更准確的熱解離實驗法,高效價、高特異性抗血清的研製和應用使解離試驗的靈敏度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2. 80 年代初,開始研究和建立對血清蛋白遺傳多態性分型的方法並獲得突破,從而打破了物證鑒定幾十年來僅能對一兩種紅細胞表面抗原進行分型的局面,開拓了血型檢驗的新領域。這其中包括應用各種電泳技術(澱粉凝膠、瓊脂糖凝膠、連續或不連續的聚丙烯酞胺凝膠電泳法)對血清結合珠蛋白(Hp)、血清型特異成份(Gc)、轉鐵蛋白(Tf)、抗胰蛋白酶(Pi)、補體組分(C3、C4、C6、 C7等)、 a2一HS糖蛋白(AHSG)、備解素因子(Bf)多態性的分型鑒定;使用凝集法(凝集抑制等方法)對血清免疫球蛋白同種異型(Gm)、(Km)等血型進行分型鑒定。
3. 80 年代中期開始又相繼研究建立並推廣應用了對紅細胞同工酶多態性分型鑒定的一系列方法,使法醫物證個人識別領域得到進一步的拓寬。用澱粉凝膠及纖維素膜為支持介質對一種紅細胞酶型進行電泳分型;用同步法對一份檢材同時進行2一4種紅細胞酶型進行電泳分型;所鑒定的紅細胞同工酶包括磷酸葡萄糖變位酶(PGM)、酯酶D(EsD)、乙二醛1 (GLO1)、腺昔酸激酶(AK)、腺昔脫氨酶(ADA)、紅細胞酸性磷酸酶(EAP)、6一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6一PGD)、谷丙轉氨酶(GPT)等十數種,並在幾年內使紅細胞分型鑒定成為法醫物證常規檢驗法之一。
以上各種分型技術在血痕、精斑、唾液斑和組織檢驗中的應用,使物證鑒定的個人識別幾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往進行一種血型檢驗識別力較低,一般很難超過0.50,而如對一份檢材進行多種血型鑒定其累積識別能力可高達0.90以上。
在對血清型和紅細胞酶型分型方法進行研究的同時,研究人員還對中國幾十個民族各種血型的表型分布和基因頻率做了調查研究,獲取了大量的數據以作為個人識別鑒定的計算依據,並填補了國內、外資料庫的空白,為遺傳學、人類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4. 白細胞配型在醫學界被廣泛應用於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同時由於白細胞抗原(HLA)是人類最復雜的一個遺傳多態性系統,他具有的高度多態性是其他血型系統無法相比的,因而使白細胞分型成為親權鑒定中最有效的手段。中國從80年代開始將白細胞分型用於親權鑒定並配合使用其他血型系統鑒定,使父權肯定幾率高達99%以上,可以做出肯定父權的鑒定。
5. 各類物證檢材的確證試驗和分型鑒定方法的建立,需要使用相應的抗血清和專門試劑。中國的法醫工作者從1976年以後在抗血清的研製方面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相繼成功地研製出一批高特異性的專用血清,其中包括抗M、抗N、抗a一1酸性糖蛋白、抗Gc、抗Hp、抗A、抗B、抗H沉澱素、抗Lewis血清,有力地支持了鑒定方法的研究工作並滿足了實際應用的需要。
6. 性別鑒定是物證鑒定中的重要項目,國內從70年代末開始並成功地完成了利用X、Y染色質鑒定血痕、毛發、牙齒、口腔粘膜細胞等組織的性別鑒定,其中,對陳舊血痕性別鑒定的時間可長達 20 年。
(四) 80 年代中期至今
80年代中期以來,法醫物證學的發展更加迅速,有大批研究項目完成並投人應用。
1.單克隆技術在法醫物證抗體研製中的成功應用,使我們可以從復雜的大分子蛋白質中獲取那些帶有特定抗原性的部分,並以雜交瘤技術制備出相應的具有極好特異性的抗體。這意味著我們有了得力的工具,可以從紛雜的混合檢材中准確地鑒定出是否有人體的某種蛋白存在。在此基礎上,又以酶、膠體金或其他標記物標記抗體,並建立了具有高靈敏度及高特異性的酶聯免疫(ELISA)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從稀釋幾十萬甚至100萬倍的檢材中確定人體不同蛋白成分的存在。
酶聯免疫法的應用也徹底改變了以往使用凝集試驗對各種紅細胞表面抗原型和血清型進行鑒定的方法,這些方法不但快速、靈敏,而且具有極高特異性。
2.在血型分型技術中,各項高、新技術不斷地建立、完善和發展。等電聚焦電泳技術結合使用固相pH梯度凝膠及激光掃描,使電泳分型技術的分辨力大大提高,具有電泳多態性蛋白質的分型也相應從普通型分型到亞型分型,使單一和累積識別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單克隆抗體及標記抗體技術在電泳譜帶顯現中的應用又進一步提高了方法的靈敏度,檢材量可以減少至 1 厘米長的一根斑痕紗線。
3. DNA 技術是80年代中期以來帶給法醫物證學科革命性變化的最重要的技術,70年代後期,DNA多態性的分析研究開始起步,並得到迅速發展。1985年英國科學家Jeffrey,首次應用了DNA指紋分型技術成功地鑒定了一起移民親權案,因此帶給法醫物證學科強烈的震動,各國的研究者以極大的熱誠投入到這項研究工作中去。在中國DNA研究項目被列為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攻關的重點項目,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建立了專門的實驗室,使這項研究工作迅速展開。目前這項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多項高水平的研究成果。DNA指紋技術(DNA fingerprining)包括多位點和單位點指紋;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ion,PCR),序列多態性和長度多態性;復合擴增STR位點的DNA分型技術(short tandem repeats,STR);人類線粒體DNA序列多態性和長度多態性;復合擴增STR位點的DNA分型技術(minisatellite variant repeat,MVR);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制備DNA探針;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技術等。這些技術目前已應用到對血痕、精斑、唾液斑、骨骼、毛發等檢材的種屬鑒定、性別鑒定和分型鑒定。較圓滿地解決了犯罪現場常見的微量、陳舊、腐敗生物檢材及不含細胞核生物檢材的DNA鑒定難題,使物證鑒定完成了從排除到高概率認定的質的飛躍。
從7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的法醫物證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八五」以來,每年有多項重大研究項目研究成功並推廣應用。其中 DNA 分型技術、紅細胞酶型分型技術、血清型分型及抗體制備技術特別法醫DNA資料庫建設工作等1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並有更多的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在這些研究領域內,中國的科研水平達國際先進水平,在許多方面還達到國際領先。中國的法醫物證學科的整體水平迅速提高,在國際學科界受到廣泛的重視。
法醫物證學的展望
1. DNA技術革命性的進展曾使物證學科的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而且依然是下一個世紀學科發展的主導方向。我們需要更靈敏的方法,並要進一步解決腐敗程度較高及更微量檢材的檢驗難題,復合擴增STR位點DNA分型技術將受到進一步重視。STR長度短,適用於已降解的DNA,在人類基因組中的STR位點多達幾十萬個,這就意味著其具有非常好的識別能力,同時STR的分型技術簡單、省時、費用低,並能實現自動化,也就更有利於標准化和實行質量控制,這也是STR研究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隨著DNA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有望在將來可利用單個細胞進行DNA指紋分析,這意味著只需在犯罪現場找到微小的樣品,如一小片頭皮屑或一枚模糊的指紋,就可能確認罪犯。中國法庭科學資料庫建設將更快地與國際接軌。
2.常規物證學檢驗目前採用的血清學、生物化學和免疫學技術手段經不斷地完善已日趨成熟。但從發展的角度看,這些技術中的部分方法將隨學科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得到發展,而部分則應隨之淘汰。如血清學技術手段中傳統、復雜的凝集技術,逐漸要被藉助於先進的抗體制備技術而發展的標記抗體技術取代,並使更多的血型系統的分型方法更靈敏、更快速、更准確和更微量化。激光掃描技術和計算機的應用也會使生物化學的多項技術得到重大的突破。
3.拓寬檢驗領域從更多的生物檢材中獲取信息的研究也將是法醫物證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除了人體生物檢材外,對植物檢材的鑒定在目前仍只能在小范圍的個別項目上進行,檢驗結果也僅可以提供對比的線索。植物的各個部位的細微結構特徵都具有特異性,因此植物檢材的檢驗是可以利用進行對比識別的樣品。
4. 基因工程將被用於抗體制備技術中,有望完全取代以傳統免疫學方法的抗體制備技術,使抗體的制備技術產生重大的變化。
現代法醫學的發展從細胞水平研究大分子蛋白質的不同現象始,一直進入到研究生命基本的物質一核酸,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並且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前進。中國的法醫物證工作者一定會在新的世紀中開拓進取,努力奮斗,使法庭學科的整體水平進入到一個更新、更高的階段。世界上的生物體形式千變萬化,而我們則執著地朝著在千變萬化中,依據個體的特徵識別個體的方向不斷地前進。
㈨ 對世界歷史發展進程起到重要作用的10個人
1、美尼斯:埃及法老,統一上下埃及,強化王權對地方的統治,極大的推動了埃及文明的發展。
2、漢謨拉比:巴比倫國王,統一伊拉克兩河流域,制定漢謨拉比法典,實現了統治區的法制化管理,為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巴比倫文明的代表。
3、阿育王:印度孔雀帝國國王,定佛教為國教,大力推行並實施。為佛教的傳播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是佛教文明的代表。
4、亞歷山大:希臘化馬其頓帝國皇帝, 征服中東,終結埃及文明和巴比倫文明。實現中東的希臘化,同時希臘公民在義大利的殖民和文化傳播,使希臘文化成為羅馬文化的源泉。是希臘文明的代表。
5、秦始皇:中國秦朝皇帝,中國統一者,中央集權制的奠基人,統一文字、貨幣等,以法家統一思想。後來,漢武帝把儒家立為正統思想,但政治制度仍基本繼承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是中華文明的代表。
6、凱撒:古羅馬將軍,征服環地中海地區,以希臘文明為源泉,發展形成羅馬文化,為羅馬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後繼者後代將耶穌的基督教定為國教,發展形成今天西方的基督文明。所以凱撒可以作為西方文明的代表。
7、穆罕默德:阿拉伯帝國哈里發,統一阿拉伯半島,建立伊斯蘭教。後繼者征服埃等地,實現中東的伊斯蘭化。是伊斯蘭文化的締造者。
8、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大汗,和後繼者一起征服歐亞大陸,將孤立的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及基督文化納入政治版圖,馬可波羅游記刺激了後來哥倫布的大航海和西方殖民時代。是東西方文化開始接觸的橋梁。
9、拿破崙:法蘭西帝國皇帝,統一歐洲大部,拿破崙法典成為歐洲各國制定資本主義法律的樣本。
10、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征服歐洲及北非,發動二戰,是納粹主義的代表。由於二戰,催生了聯合國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所以希特勒是影響二十世紀至今的關鍵人物。
要說文化方面中國孔子,希臘亞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