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

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7 02:59:57

⑴ 中國文化產業十年

《中國文化產業十年》

——了解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最佳讀本

十年風雨兼程,中國文化產業逐步從萌芽走向成熟,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出台,標志著發展文化產業已經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中國文化產業十年》一書【1】的作者【2】盤點了從1999年到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從政府、企業、學界三個不同的角度記錄了十年間的點點滴滴,全方位詮釋和分析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使讀者不僅能夠把握中國文化產業的成長歷程,更能對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現狀有深刻認識。

鑒於文化產業的獨特性,使得多數人對它都缺乏統一的認識。因此,本書在前言中首先對文化產業的某些學理基礎做了一些深入的考察,特別是對一些具有爭議性的概念和提法做出了解釋,使讀者能很好地把握文化及文化產業的本質特性。

全書主要內容分為十個章節,全方位、多角度介紹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脈絡,例如,在「十年征程」一章,作者主要從四個階段介紹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

在「政策導向」和「體制改革」兩章,作者主要以政府為主體的國家層面來分析我國文化產業領域內的政策及體制改革相關情況;

人力資源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起到決定作用,因此「學科建設」一章著重介紹了以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為首的教育學術機構十年來的努力及其成果;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是改革實踐領域最重要的陣地和平台,作者對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總結了四種發展模式,鑒於篇幅,在「區域發展」一章中,只針對每一發展模式選取一個典型城市或省,著重加以說明;

「產業集群」一章中的產業園區和基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台,作者根據園區的特點和功能,進行了若干分類,其發展程度也代表了當今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落腳點,在「企業風雲」一章中,作者著重分析了文化企業的商業模式,並開創性的、第一次對中國文化企業的商業模式進行分類和梳理,總結出了25個文化企業商業模式,以饗讀者;

文化軟實力的提出對中國文化對外競爭提出了新的課題,「對外競爭」一章,分析了十年來中國文化出口及文化軟實力的成長過程及值得借鑒的方法;

十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不斷加速度,以陳少峰教授為代表的眾多學者的思想結晶,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寶貴財富,但這些思想多散見於著述、報告、文章、調研、會議中,作者把它們總結出來,呈現給讀者,是「思想指引」一章的初衷。

本書印刷出版之時,正逢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台,較之目前文化產業發展速度、產業格局、發展趨勢,可以預見未來十年將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把握未來趨勢與商機便顯得尤為重要,「走向未來」一章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最後,作者總結了十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大事記,不僅方便讀者檢索、查閱,更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記錄著歷史。

縱觀本書,其資料豐富,內容詳實,實為了解中國文化產業第一書。本書不是文化產業的歷史教科書,而更是一種總結和特點分析的專論,或者說,它是作者眼中呈現的一些值得關注的特點、熱點、經驗和智慧的梳理。因此,不論是在校學生,還是在正在實踐著的文化產業人士,閱讀本書,都會對中國文化產業有全方位認識,有助於本職工作,希望此書能作為從事文化產業研究和實際工作者參考或可資借鑒的讀本。

【1】金城出版社2010年1月

【2】陳少峰,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文化產業30人論壇召集人。1964年出生於福建省漳浦縣。1980年起先後在福建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大學學習。1991年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1993年起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2000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倫理學、管理哲學和文化產業。著述包括《中國倫理學史》、《倫理學的意蘊》、《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文化產業戰略與商業模式》、《企業家的管理哲學》、《學而優則商》、《企業文化與企業倫理》、《文化產業讀本》、《正義的公平》等專著。

朱嘉,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助理。

⑵ 中國有哪些文化產業方面的成就

近日,在深圳閉幕的第一次全國文化系統文化產業工作會議上有一則消息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截至2003年底,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1274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的5.0%,實現增加值3577億元,佔GDP的3.1%。從就業總量而言,文化服務業就業人員規模已經超過批發和零售業;從經濟總量而言,文化服務業的經濟總量與房地產業大體相當。

聚焦:文化產業的「金飯碗」

今天西方發達國家出口最多的已經不是它的工業和農業產品,而是批量生產的大眾文化產品。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的西方發達國家,人才已更多地從製造業向信息產業、服務業、媒體和娛樂業等這些聽上去不那麼「硬」的行業轉移,甚至是大規模進軍。人的發展也逐漸回到對人本身的關注,在時間和金錢的支出上,也從衣食住行流向文化娛樂。過去,娛樂是短暫的「放鬆、加油和充電」,文化藝術則是衣食無憂的知識精英們的精神活動,而現在,它成了人回歸自身的一種途徑,是人在文化層次上的一種精神生活。文化產業在新經濟的環境下得到蓬勃發展,有人稱之為「文化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大致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自發萌動、上世紀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紀的培育發展三個階段。近幾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明確將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我國文化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據介紹,目前我國文化系統的文化產業已初步形成了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網路文化業、圖書報刊業、文物和藝術品業以及藝術培訓業等比較完整的行業門類。截至2003年底,據不完全統計,文化部門主管的文化娛樂業、音像分銷業、演出經紀與代理業、藝術品經營等門類的產業單位共有34.9萬個,從業人員166.97萬人,創增加值近307億元。

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參與,為文化產業發展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全國文化產業各個行業門類中非公有制經濟所佔的比重呈快速上升趨勢。從文化行政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看,全國非公有制經濟所創造的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業人數佔2/3,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發展文化產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專家:發展文化產業恰逢其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藝術系主任葉朗教授指出,文化產業將是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積累十分深厚,文化類型極其豐富,積累了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啟動這些文化資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這些在中國獨有的文化資源基礎上開發的文化產業,在全球的市場競爭中佔有比較優勢,別人無法重復和模仿,是中國發展文化產業的一個有利條件。

北京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錢光培認為,中國文化產業,作為現代的一個新興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它跟世界文化產業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整個中國文化產業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就國內來看,我們的文化產業的行業當中,比較引人矚目的傳媒業,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包括網上媒體。另外,從地域來看,發展極不平衡,比較集中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發展文化產業需要最有效的整合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文化產業資源包括過去所談的文化資源,如文化遺產、文化人才、文化設施。另外,除了文化資源這一塊,還有資本要素、經營要素,應當說中國目前的現狀,就是在文化資源這一塊,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要把文化資源轉為文化產業資源還需要資本的要素、技術的要素、管理的要素。就目前來看最有效的整合,是把這幾個要素很好地調動起來,把潛在文化資源開發出來。 文化部: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五大挑戰

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就,而文化部有關負責人同時指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目前面臨五大挑戰。

一是所能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不能適應廣大群眾日益增強的消費需求和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消費特點。二是文化產業的發展程度,不能適應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三是文化產業的管理手段,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四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許多跨國文化企業陸續進入我國的文化市場,而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還不能完全應對這種激烈競爭。五是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應用和互聯網的普及,帶來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傳播領域創新的重大革命,我國的文化產業還缺乏適應性和主動性。

解決文化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這些難題,文化部門要從促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入手,培育和重塑國有文化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幹作用;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不斷擴大文化產業領域的開放水平,逐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努力打造中華文化品牌;加強文化產業的法律法規建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並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努力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另外,還要推進高新技術成果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應用,不斷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

提示:別讓文化被過多的「銅臭」俘虜

《文匯報》一篇文章指出,在馬克思的經典理論中,文化與經濟發展的不一致、不平衡曾得到明確的闡述。高增長的經濟速度未必能促進文化建設的必然騰飛。如果讓文化的建設完全受控於市場規律,使追求商業利潤成為文化建設的主導目標,讓經濟因素支配了文化從創造到傳播、從政策的制定到生態和區域的規劃全過程,就必然會帶來負面影響。這種影響在目前已初露端倪,主要表現為:

——把實利作為文化生產的唯一追求。現在的文化市場現狀是,大眾文化過度膨脹,而高雅文化、民間文化日趨萎縮,文化的多樣性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公益文化無法繁榮。消遣娛樂性文化活動壓倒、代替了修養提高性文化活動的各個方面,把文化的興趣活動都以投資行為來認同,文化教育僅僅以有用的為依據,這樣,對實用性的、工具性的如計算機等級考、外語等級考相當重視,而對文化積累性的修養、知識缺乏興趣,成為愛好文化的相當一部分人的心態。

——把速度作為唯一的價值觀認同。最大限度地追求功利必然要擠縮時間成本,「時間就是生命」的口號一變而為「時間就是金錢」。高速度直接導致都市人心態的普遍浮躁,精神過於緊張,文化生活變得表面化,文化建設變得膚淺化,失去了文化發展的持續後進和深度挖掘的可能,也失去了文化享受的閑暇情趣。立竿見影式的目標追求,把文化的熏染陶冶過程中的種種樂趣一概摒棄了。恰如王安憶在《忙碌的休閑》一文里說的,現在連休閑的日子也變得很忙碌、很繁重,失去了生活本該有的那一份安寧與愉悅。在所有的文化生活方式都在市場經濟中一起躁動時,東方式的安寧與靜穆的生活大概已經很難尋覓。

在龍應台的一篇題為《百年大計,請從文化始》中,提到了衡量文化的另一套標准,以為「文化和這些工程邏輯正好是相反的:它不比速度;它比安靜,比深沉,比細致,比溫柔綿密,比——慢。也許五十年是一個測量標准。」此種說法恰當與否且不去評說,卻至少給人一點啟發。 (人民網 王丹 )

⑶ 文化經濟學的發展歷史

對於文化經濟的研究,始於文化社會學、藝術社會學和非生產領域經濟學等研究。1847年,比利時的米凱爾首先提出「藝術社會學」的命題。隨後眾多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文化史學家就分別從不同角度考察了文藝同社會、經濟的聯系。其中,普列漢諾夫的《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最早從社會經濟結構的角度研究文藝的本質,進行文化的經濟淵源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理論發現的命題,為馬克思主義文化經濟學的研究提供了前期理論依據;德國學者弗里採的《藝術社會學》揭示了藝術作品同生產方式的聯系。
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興起的「非生產領域經濟學」的研究,把文化的社會經濟問題提上了研究工作日程。70年代末,在蘇聯的影響下,東歐國家開始注重對社會主義文化經濟理論的實踐的研究。蘇聯的莫肖夫、普納諾夫,捷克斯洛伐克的諾沃特尼、維特克,匈牙利的孔茨、庫蒂,以及民主德國的羅德、霍馬廷、雷瓦爾特等,都發表過有關的論著,開始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這些研究為文化經濟學的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
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的斯·庫列戈揚發表了《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精神生產》,指出要建立包括文化經濟學在內的一些關於精神生產領域的經濟學科。1980年,蘇聯出版了《非生產領域經濟學》教科書,系統分析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經濟學問題。1982年,民主德國的霍馬廷和雷瓦特合作發表了《文化領域經濟學的現實問題》,闡述了建立社會主義文化經濟學的必要性和具體內容。至此,文化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產生了。
文化經濟學不僅要求從經濟學的觀點開展對文化經濟問題的整體研究,而且還要求從文化領域的各個部門出發研究經濟問題。日本的名和太郎發表《經濟與文化》,分析了經濟與文化的關系,以及日本的文化時代、文化力和文化立國等問題;日本的並木信義發表了《日本文化的經濟學》。1981年美國波特蘭市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布林克曼在印度出版了《文化經濟學》,根據文化發展的理論分析了各種經濟現象的實質,從宏觀角度闡述了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雖然許多國家的學者都發表了不少有關的論著,但系統的科學的文化經濟學理論體系仍在建立之中。
在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在1985年召開的上海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率先提出應建立中國自己的文化經濟學的主張,此後,全國不少地方也都紛紛舉行大型的文化發展戰略研討,一批關於文化經濟研究的學術成果相繼問世。所有這些,不僅推動了對文化領域的一些經濟和管理的現實問題的探討,而且還直接為我國文化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和學科的建立做了素材積累和理論動員的准備。
1993年,我國第一個以「文化經濟」為專業方向的四年制本科專業——「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文化經濟學的理論研究、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由此進入我國學術界的視野和高等教育領域。
2004年,教育部批准在山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雲南大學四所高校中開設「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以「文化經濟學」作為專業課之一。隨後眾多高校紛紛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⑷ 文化產業的興起背景主要有其發展有哪些基本規律

文章編號:1009-4318(2003)01-0038-04 文化產業興起的原因及其發展特點分析 X 汪建明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連雲港222006) 摘 要:當代文化產業興起的三個重要原因: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文化消費需求的增長;經濟市場化的運作。當代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一體化、高智化、共融性、開放性等特點,文化產業的興起帶來了文化觀念的多元化、存在形態的多樣化、接受方式的非線性、整體格局的發展不平衡性等新變化。 關鍵詞:文化產業;高技術;原因;特點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A 文化產業)))這個被經濟學界認為是21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朝陽0產業,近年來,正挾高科技迅猛發展之勢,蓬勃成長於世界各國,在滿足人類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創造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給物質生產相對過剩的世界經濟疲軟注入了強心劑,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促進人類素質提高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的產業形態。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文化產業的興起?它在當代呈現出什麼樣的特點?又會給文化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本文主要圍繞這些問題作一初淺的探索。為了便於討論,本文把文化產業界定為,是指通過了工業化、信息化和商業化方式所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再生產、交換和傳播。 一、文化產業興起的原因 文化產業是以人類腦力勞動為基礎的精神生產力發展的現代形態,是一個集中代表了現代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趨勢的新興產業。它的興起,既有經濟發展的原因,又是社會體制變革的結果,既受到科學技術的內在推動,又是文化自身發展的歷史要求。 1.科學技術革命,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文化產業興起的技術前提和直接推動力 從文化傳播來看,口頭語言是人類最初的傳播形式,但語言傳播存在著傳播范圍小、數量少、速度慢和不易保存的先天性缺點。文字的產生,使信息有了便於攜帶和傳載的載體,但信息難以大量復制,也不易普及,傳播只能在特定的群體中進行。直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人類才第一次具有大批量、高 速度復制信息的能力。中國宋代畢升發明的活字印 刷術傳到歐洲後,15世紀德國人古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機,金屬活版印刷是傳播媒介的第一次革命,印刷術的誕生和改進使文字以比此前手抄本根本無法比擬的速度傳播開來,它代表的是一致的重復為基礎的機械進程的誕生,提供了第一批重復生產的商品,第一條生產流水線,第一次大規模生產。比如報紙盡管在這之前,中國唐代就有了邸報,德國就有5福格斯新聞6之類的手抄報,但只有印刷術發明推廣後,世界報業才有了全的生命。 電子技術的出現,是傳播媒介的第二次革命。19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電報、電話相繼發明,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無線電廣播、電視技術與媒介相繼出現。按照美國的社會學家庫利的觀點,現代媒介有四個特徵。一是可表達性,它能承載思想和感情;二是記錄的長久性,也即對時間的超越;三是快速性,即對空間限制的超越;四是擴散性,可以達到所有階層的人群。隨著這些現代技術的發明和運用,技術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入侵文化領域,生出一種以工業生產的方式製造文化的行業,也產生出許多新的文化產品,如電影、電視、唱片等,/文化產業0轟然問世。 從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的發明開始,特別是近十多年來,計算機、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技術、激光技術、數碼技術等信息技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並迅速形成產業化。有人把當今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代稱為/信息時代0,這一時代的文化主體,就是文化產業。高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帶來了傳播媒介的第 第16卷 第1期
2003
年3月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Vol.16No.1 Mar.2003
X 收稿日期
:2002-11-20
三次革命,推動了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互聯網的興起,以其多媒體、互動式、個性化的特點,迅速成為公認的第四媒體,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 2.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文化消費需求的增長,是文化產業興起的內在動力 行為科學認為,人的需要分不同層次,對食品的需要是人最低層次的需求,對文化產品的需求是較高級的需求。人們滿足需求的順序一般由低級到高級。對食品的需要量受生理條件的制約,增長到一定程度就會飽和,所以在食品需求逐漸滿足的情況下,居民伙食費開支占家庭生產開支的比重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這種現象被稱為/恩格爾定律0。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恩格爾系數的逐步下降,對文化的消費需求的增長成為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必然。 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是教育普及,權利平等,文明人類的大多數都有能力也有權利消費文化產品,少數天才藝術家的創作已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文化需求,消費的需要引發文化生產的組織化、產業化。由此生產的文化產品在數量上超過此前全部歷史時期的文化產品,它的質量和普及也決定了它不可能像傳統文化產品那樣具有高度的創造性和經典的審美性,而只能是通俗化和大眾化。 由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的閑暇時間增多也有力地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品消費與工農業品消費的明顯差異是閑暇時間對消費量的影響不同。相當多的文化產品,如文藝表演服務、藝術展覽服務、書籍、報刊、影視、上網,其消費需要佔用大量閑暇時間,如果沒有閑暇時間,即使收入水平很高,人們對這些文化產品的消費量也不會有大幅度提高,人們也許因沒有時間而不能去看電影,但是不會有人因沒有閑暇時間而不消費食物、飲料和衣服。閑暇時間已越來越成為一個文明社會人們追求的目標,成為高生活質量、高消費水平的標志。 3.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化的運作,制度的創新是文化產業的興起的制度保證 文化產業的出現,是產業分化、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隨著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發展,第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日益提高,非物質生產領域里的大部分勞動,由原來的勞動者自己經營轉變為資本主義經營,由個體勞動轉變為社會化勞動,使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規模不斷擴大,導致大批量勞動力由物質生產領域轉向非物質生產領域。作為精神生產的文化產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並不斷發
展壯大的。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文化產 業的興起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化產業的市場化運作為文化產品的生產導入了市場競爭機制,使文化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從而也提高了文化產業的經營水平。當文化產品是一進入市場,它就已經被賦予了商品的屬性,它再不是在書齋裡面供文人墨客游戲玩賞的東西,它必須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受到市場檢驗。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為了追逐最大的生產經營利潤,就必須不斷生產出質優價廉、受人歡迎的文化產品。在市場競爭面前,生產者不斷分化,文化生產資源得到重新配置和優化,刺激並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發展既受制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又反映市場經濟的發育程度。文化的產業化只有在精神文化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市場發育到一定程度後才成為可能。 當前,以制度創新適應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從而啟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個新的世界性發展趨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美國到歐洲發達國家已經基本上解除了通信業、傳媒業、信息業之間的行業管理壁壘,完成了適應傳媒手段匯流的制度創新。隨著世界各國紛紛拆除其自身的行業壁壘,以及國家間的關稅壁壘,一個超越民族、國家的文化內容市場正在形成,文化交流、文化產品的國際貿易日益頻繁,文化產業步入了一個大發展、大跨越時期。二、當代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特點 20世紀中期以來,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大大地推動了全球的信息化、網路化進程,引發了一場席捲全球的信息革命,作為與新科技革命息息相關的文化產業,除了具有高技術產業的高投入、高產業、高風險等特徵外,同時,呈現出當代這一時期的新特點。 1.一體化 主要表現在各種媒體採用的技術相互滲透,報刊業、廣播電視、新聞網站所依賴的技術越來越趨於一致,以數字信息技術為中介,採用衛星、光纜、計算機技術等傳輸手段,使媒體之間技術特徵日益趨同。數字化技術構成了當代媒體的新平台。信息已經同物質和能量一起成為社會的基本財富和基本資源,多媒體技術的普遍應用,以前報紙、廣播、電視等相互區別的傳播媒介相互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業之間分工界限不斷突破,以新聞集團為代表的綜合性傳播集團迅速崛起,超大型媒體集團充分利用報刊業、廣電業、網際網路三種媒體的優勢互補,走綜合發展的道路,進一步強化了文化產業一體化的趨勢。 #39# 第16卷 第1期 汪建明:文化產業興起的原因及其發展特點分析
2.高智化 文化產業是與知識經濟特徵相吻合的精神生產產業,從資源的配置來說,文化產業是一種精神生產,它更多地依賴於精神的創造和消耗,而不是物質的消耗,它把智力、無形資產作為資源配置的第一要素,通過知識智力對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綜合、集約的配置來創造新財富,逐步替代工業經濟依賴的、已經短缺的自然資源。在文化產業中對智力資源)))人才和知識的佔有比工業經濟中對稀缺自然資源)))土地和石油的佔有更為重要。從生產過程特點來說,文化產業的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產品的構思、策劃,作品更多地凝聚了作者的知識、智慧,勞動者以腦力勞動為主,生產起決定因素的是人的知識和智力。從社會消費來說,文化產品的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是在知識的獲取、信息的掌握和精神的滿足,而不是為了物質需要。從產業結構來說,文化產業是包括影視音像製造業、工業藝術製造業、圖書報刊印刷業、大眾娛樂業、廣播電視業、文藝演出業、信息服務業、廣告業等為代表的/高文化含量0產業,是地道的/知識密集型產業0。文化與技術、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出現了深刻全面的互滲關系,文化成為經濟效益巨大的經濟資源。文化產業是/高技術0與/高文化0聯姻的經濟。 3.共融性主要表現在文化產業與其它產業有共生性和融合性。任何一個產業形態,都融入不同的文化內涵,文化的/外部性0特徵非常明顯,它在被消費的同時,也深刻影響消費者的意識形態、道德修養、審美趣味和行為方式,特別在文化經濟一體的初級階段,文化與經濟之間出現了相互滲透、相互交融、優勢互補的共生性發展趨勢,影響著經濟活動的結構、規模和效率,提升著生產、交換和消費等經濟環節的文明,由此形成了各具特點的文化形態。這些經過產業/化0過後的文化,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精神文化,而是與產業行為、產業理念高度融合的文化,它構成了文化產業演進的隱性階段。比較突出的表現為信息咨詢服務的預見性、科學性、指導性對各種傳統產業的滲透和改造。從文化產業的顯性形態來說,這種共生性和融合性更為明顯,特別是近年來,信息技術產業和電信業的超前發展,在文化生產中造成了最為注目的產業關聯效應。1999年是網路熱,2000年信息化突入傳媒領域,引發傳媒熱,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傳統大眾傳媒部門迅速/觸網0,出現了信息產業與
文化產業的
/大匯流0的壯觀景象。文化產業賦予了 信息產業更多的文化內容,信息產業也給文化產業帶來了/技術革命0。 4.開放性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文化產業伴隨著經濟的一體化、全球化而不斷走向開放。1994年美國正式向全球首倡信息高速公路之後,既開啟了知識經濟時代之門,也拓寬了知識和文化交流、傳播的廣闊渠道。光訊、星訊、衛星電視、激光照排、電腦傳真、光子圖書館,特別是英特網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社會能夠獲取的信息量和知識量不僅總量呈幾何級數增加,而且獲得的時間空前縮短,獲得的空間可以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世界因此變成了/地球村0。經濟、科技一體化、全球化,必然帶動文化產業的全球化。憑借發達的載體和傳媒,文化交流的頻率提高,范圍擴大,深度加強。東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沖突、滲透和碰撞在所難免,此時的文化產業呈現出開放的氣度和精神,其發展的政治色彩、意識形態色彩正淡化,而其開放性、趨同性和為本國、本地區的經濟、文化服務的功能和作用愈益加強。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美國到歐洲,發達國家已基本上解除了通信業、傳媒業、信息業之間傳統的行業管理壁壘,以及各國之間對傳媒業的管理壁壘,完成了適應傳媒手段匯流的第一次制度創新,目前正在進入針對文化產業內容的第二次制度創新時期。 三、文化產業帶來文化發展的新變化 文化產業作為20世紀的獨特現象帶來了文化存在的形態、結構和格局的重大變化,導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費化,也使傳統的文化觀念、文化存在形態、接受方式及整體格局發生了質的變革。 1.文化觀念的多元化可復制性、批量化、標准化生產是現代技術的一個主要特徵,當它運用於文化生產時,則徹底瓦解了傳統文化生產所特有的獨一無二性,經典式的/韻味0走向倫落。過去被小部分人壟斷,代表著某個特殊階級標志的文化藝術,通過復制的橋梁,走向大眾,使文化的封閉保守走向民主化。在19世紀文化還被理解為只是聽高雅的音樂,欣賞繪畫或者看歌劇,文化仍然是逃避現實的一種方法,而到了當代,由於科技的滲透,無論高雅文化還是通俗文化都被大眾化,文化不再只是/象牙塔0中的/風花雪月0,文化享受不再只是少數社會/精英0的專權。在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中,文化產品可以成為商品進入市場,它的商品屬性在人們的觀念中增強,文化的/意識形態化0、/政治化0的色彩被淡化;在文化產業的全球化過程中,文化從封 #40#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3年3月
閉進一步走向開放,文化的包容性進一步凸顯,文化的世界性進一步強化。文化觀念的變化促進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使人們更多地接受現代文明,更快地走向現代化。 2.存在形態的多樣化 由於文化生產已經與商品生產普遍結合起來,以最快的周轉速度生產更新穎的新潮產品,這種經濟上的狂熱的迫切需要,賦予文化的創新和實驗以一種日益必要的結構和地位,各種新奇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消費不斷問世,網路文學、激光音樂會、電子游戲、光子圖書館等新的文化消費載體和形式層出不窮。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電子出版物,使書刊、報紙的界線變的模糊;而多媒體則打破了音像製品的框框,繼錄音帶、錄像帶、縮微膠卷之後,光碟及互聯網已經使傳播媒介的內容突破了過去/書籍0的定義,成為集/視、聽、看0於一體的新書籍。而隨著電腦和網路廣泛使用,人們更多的是以個性化、互動式地來收看新聞和進行娛樂。報刊、廣播、電視、網路以其各自不同的特點和優勢,既競爭又合作,傳統媒介與電子信息媒介並存發展。 3.接受方式的非線性 文化不再僅僅是個體的生存方式和環境,而是在不斷重復、復制符號的過程上,為大眾所經歷、認同和排斥。麥克盧漢用/地球村0這一概念來描述現代人的生存環境,太多太快的信息傳播和交流,使現在的人類如同隨時隨地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中,巨大的地球變小了,成為一個喧囂興奮的群居場所。文化不再是孤獨的個體行為,而是屬於整個社會中的大眾,文化的傳播方式和接受方式不是過去那種金字塔式的逐級運行,而呈現網狀式、立體化交替進行。人們可以從不同渠道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處理信息的思維方式發生變化,特別是多媒體傳播手段的運用使受眾所接受的信息呈現一種主體化、非線性的結構。在多媒體信息出現以後,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同於由以往的閱讀紙張出版物、收聽廣播聲音、觀看電視畫 面的方式所培養起來的被動的線性方式,人們對多媒體信息的領會是以主動的方式去選取,在短的時間內 去吸收全方位的內容,它的接受方式是立體化、非線性的。 4.整體格局的發展不平衡性 隨著高科技的運用和各種社會思潮的此漲彼伏。傳統意義上的各藝術門類的布局和比重,它們之間的強弱態勢和平衡關系正在發生急劇的重大變革和調整。一些與新興科技聯姻的新的藝術門類、種類和樣式相繼出現和發展,在藝術競爭中占據強勢地位而前程遠大,一些原來屬於強勢地位的傳統藝術卻受到沖擊,陷入困境。隨著人們對物質慾望的滿足,各種新的文化形態不斷衍生,文化的大部分正與物質消費、日常活動融為一體,諸如時裝、美容、廣告、室內裝修以及種種娛樂休閑方式等等都成為/文化0。傳統的與現代的、經典的與通俗的,後現代的與超現實的,各種文化在時尚信息的潮流中分化或融合、出現或消失。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其高科技優勢和雄厚的資本,向發展中國家強制推行和宣傳自己的本國文化,在/文化霸權主義0、/文化殖民主義0的入侵下,文化的民族性和區域性逐漸消融,世界文化的整個格局呈現出發展不平衡的態勢。

⑸ 文化產業管理的專業歷史

1993年,中國第一復個以「文化經濟制」為專業方向的四年制本科專業——「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標志著文化經濟學的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進入了中國學術界的視野和高等教育領域。
2003年10月,山東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七家高校聯合成立發起「全國高校文化產業研究與學科建設聯席會議」。會間商定,依託山東大學文史見長的學科優勢,牽頭向教育部申請在高校中增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2004年3月,教育部下發《關於公布2003年度經教育部備案或批准設置的高等學校本專科專業名單的通知》,正式批准在山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時為北京廣播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和雲南大學四所高校中首先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授管理學學士學位。這標志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正式設立。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成立伊始,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專業代碼為110310S,為試辦專業,歸屬管理學-公共管理類。2012年9月,新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頒布,文化產業管理新專業代碼為120210,從試辦專業轉為正式專業,歸屬管理學-工商管理類,可授予管理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

⑹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目前我

⑺ 論中國文化產業的崛起

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回國由於難以接受別答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⑻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第一,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尚未建立,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正常發展。 成熟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包括文化產品市場、文化服務市場、文化要素市場。建立並完善我國的文化市場體系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文化市場是文化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的文化市場能夠促進各類文化產品和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 當前我國文化市場的發育還不夠完善,文化產品市場、文化服務市場不夠發達,文化要素市場的發展就更為滯後,例如,資金市場、設施市場、人才勞務市場、中介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急需建設和發展。這種狀況無疑阻礙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流通,限制了我國文化市場、文化產業的深入發展。 第二,豐富的文化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國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方面,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不勝枚舉;民族文化資源方面,56個民族的民族文化資源多姿多彩,極為豐富;現代文化資源方面,在20世紀,中國在政治上經歷了帝制、總統制、共和制,在經濟上發生了從小農經濟、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巨大轉型,在文化上則是各種社會思潮、思想流派異彩紛呈。但是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少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流傳久遠的《花木蘭》故事,讓許多人熟視無睹,但在被好萊塢加工成動畫片後,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票房豐收。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深厚文化積累、多樣文化形態,是怎麼估計也不過分的寶貴文化資源。如何通過發展文化產業等途徑,把我國令人稱羨的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文化產業優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第三,文化產業法規建設滯後。 早在1993年,就有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建議制定文化市場管理法,以解決當時存在的文化管理跟不上,文化市場立法滯後的問題。但由於部門利益紛爭、職能嚴重交叉等原因,文化市場管理法至今尚未形成。當前,根據以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以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要盡早推出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法律法規,使文化產業在發展在法律層面得到保障。例如,可以出台「文化產業促進法」、「文化產業振興與發展條例」等法律法規。 第四,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著體制不順、管理不暢等問題。 只有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思路,以及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大部制改革嘗試中,考慮組建統籌管理我國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的機構或部門,集中力量推進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壯大。既可以考慮對現行的宣傳文化部門設置體制進行有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組合,形成一個整合現有各部門與文化產業發展有關的職權和職能的新的綜合性部門。

⑼ 求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

中華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即漢族文化,漢文化。且流傳年代久遠,地域甚廣,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稱為「漢文化圈」。中國文化不但對韓國、日本,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漢唐以後,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等國,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麻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韓國,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後的實學思想,如果人們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鏞等人是韓國哲學家,僅看他們的著作難以判斷作者的國籍。韓國被西方國家稱為是儒教國家的活化石。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