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彈的發展史
人們常常愛用『彈丸之地『來形容一個地區的小。確實,彈丸是很小的,尤其是槍彈的彈丸更小。可是你不要輕看了這小小的槍彈,它有著悠遠的歷史和一番頗不尋常的經歷,在整個槍械發展史中還佔有重要的一席。
大約在八百多年前,我國已經出現了『槍『。宋朝有個叫陳規的特領用長竹竿製造了20條『火槍『。但那時還沒有槍彈,只是靠噴射火葯產生的火餡燒灼敵人和戰具。那時的黑火葯成份很復雜,除硝石、硫磺、木炭三種主要成份外,還常常攜有砒霜、巴豆、乾漆,瀝青等致煙致毒物。因此,火葯燃燒很不完全,總有許多渣滓隨著火餡一同噴射出去,這些渣滓對人體還有一定的殺傷力。久之,這種現象引起了軍事家的注意。
l232年金人在抵禦蒙軍的忭京(今河南開封)保衛戰中,曾在『飛火槍『中裝填火葯及鐵渣、磁末。這些鐵渣、磁末可稱是槍彈的胚芽。幾十年後,世界上最早的槍彈終於在我國誕生丁。
129年,南宋壽春府(今安徽壽縣)軍民在抗禦蒙軍的戰斗中,曾創制了一種『突火槍『槍中裝有『子窠『。雖說在對『子窠『的具體形制還眾說紛紜,但得到中外火器史學家一致肯定的是,『子窠就是世界最早的槍
槍彈問世後,在很長時期內只是一些不規則的圓形彈丸。我國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14~15世紀)軍用的槍(當時稱為『銃『,一般都發射鐵砂。R世紀末歐洲出現的明火槍,也是用不規則的實心彈丸,用鐵而後用鉛製成。隨著戰爭的發展,對槍的射程和射擊准確度也要求越來越高,這種大小不一的彈丸是很難擔此重任的。於是,槍和彈都得到了改進。這種改進首先是15世紀時在歐洲實現的,爾後傳到日本,再傳到中國,被稱為『鳥銃『,因為用它可以瞄準擊中飛鳥。
鳥銃是前裝槍,彈丸和發射葯是分裝的。每發射一次、都要從槍口先裝入發射葯;用通條把火葯築實再下鉛彈,用通條把其送到底;然後打開槍管上的火門,裝填引火葯;發射時扣動火繩槍機點燃引火葯。整個過程十分繁雜,幾分鍾才能完成一次發射。在戰場上,弓弩的發射速度要比它快三四倍,所以火槍往往抵擋不住弓弩的攻勢,捉高裝彈速度這成為以後幾個世紀中改進的突出課題。
以往的火槍都是滑膛槍,當彈丸與彈膛之間的間隙過小時,裝填很費力;間隙過大時,發射時又會漏泄較多的火葯氣體,影響射擊精度和射程,為解決這一矛盾,許多人費盡了心機。15世紀末,普魯士人首先取得突破,在槍膛內刻上直線槽,用以減小裝填彈丸時與槍膛摩擦;還把槍彈包上一層浸油的毛織物或麻布,稱為浸油丸衣,用以填充膛線所造成的空隙,並使彈丸能順暢滑動。這種槍的裝填速度捉高了。
17世紀時,瑞典人有一項傑出的發明,把彈丸和發射葯裝在同一個紙筒內,裝填時將紙筒撕破(咬破),把發射葯和彈丸一塊裝入槍膛中去,既簡化了裝填過程,又保證了發射葯的定量裝填,它預示了一種新型的定裝槍彈的出現,
19世紀,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槍彈也告別了它漫長的『童年時代而進入『青春期『。19世紀初,英國人明了用擊錘打擊雷汞起爆的點火法,並進而製成了雷汞火帽,用於步槍點火。1825年、法國軍官德爾文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葯室的步搶;裝填時,直徑比槍度口徑小的軟鉛彈丸能順暢地滑滾入槍膛而停於葯室前端,然後再用通條撞擊軟鉛彈丸,將其壓扁,使之緊貼膛壁。這雖然提高了裝填速度,但有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彈丸由球變扁,射擊精度受到很大影響。
1830年,德爾文發明了長形彈丸,這在槍彈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長形彈丸較球形彈丸優越,第一,重量相同時,長形彈丸的直徑要比球形彈丸的小得多,它的頭部還可做成尖形的,這可減小飛行時的空氣阻力。可大大縮小槍的口徑,減輕槍的重量,提高槍的堅固性;第二,長形彈丸同槍膛的接觸面積要比球形彈丸大得多,能更好地嵌入膛線,因而可減小膛線的深度。恩格斯高度評價了德爾文的這項傑出發明,他在《步槍史)一文中稱德爾文為『現代步槍之父『。
後來,法國的圖溫南和米涅又對德爾文式步槍進行了改進。圖溫南在步槍的葯室中央安了一根鋼心桿,這樣用通條沖打彈丸時,可使其產生規則的擴張。米涅是把彈丸底部掏空成圓錐形,再用一中空的碗狀鐵塞堵上,發射時火葯氣體推頂鐵塞使彈丸擴張而嵌人膛線;這種彈丸不必用通條沖打,井改善丁閉氣性。米涅式步槍首廣為歐洲各國所使用。
但德爾文、圖溫南和米涅的發明並未突破前裝槍的范疇。前裝槍彈要從槍口裝入,裝填線長、速度慢,裝填時人體動作幅度大,槍管需豎直,因而容易暴露目標。1805年時,英國人包利曾作過一種後裝搶的大膽嘗試,彈葯本身帶有點火裝置,可惜未能見效。1835年,普魯士的德雷澤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後裝擊發步槍和定裝槍彈。這種槍彈用紙筒作彈殼,將彈丸,發射葯和底火集於一身。裝填時用槍機從後面把搶彈推入葯窒,扣動扳機後,槍機上的擊針刺進紙殼,撞擊底火。引燃火葯,射出彈丸。這使整個裝填和發射過程大大簡化,提高射速4~5倍,而射手能以任何一種姿勢或在運動中重新裝填槍彈。德雷澤式步槍顯示出巨大的優性,普魯士政府馬上收買了這一發明,並秘而不宜和秘密生產。直到1848年才為世人所知,各國隨即相仿製,德雷澤式步槍很快就獨占鰲頭。
由於紙殼槍彈的裝葯易受潮,發射後又有殘紙片遺留在槍膛內,所以很快又被金屬彈殼取代了。l85l年,美國的毛爾斯試製成功了金屬殼槍彈,但美國當局遲遲沒有採用,直到l86l年的南北戰爭中美田才開始使用。金屬殼槍彈成功地解決了火葯的可靠密閉,使槍彈能長期儲存,還顯著地提高了槍的射速。金屬殼定裝槍彈導致了自動武器時代的到來。
1世紀末以前,槍彈使用的發射葯一直是黑火葯,發射後在槍膛中遺留的火葯殘渣較多,難以擦拭,1884年,法國維埃爾首先製成了硝化棉無煙火葯,並很快用於槍彈。隨,聞名世界的瑞典諾貝爾何成了巴力斯特無煙火葯,英國製成了柯達型無煙火葯。無煙火葯所產生的火葯氣體壓力大於黑火葯,因而不僅提高了槍彈的初速,還使得槍的口徑可進一步減小,同時,槍膛中留下的火葯殘渣也顯著減少。
無煙火葯還有溫度高的特點,往昔的鉛彈丸已無法承受,容易產生破裂和變形,於是,又誕生了新的彈丸一被甲彈頭。這就是將鉛心裝入鎳銅或軟銅的被甲之中,被甲彈最初用圓頭,後來為減少空氣阻力改為尖頭,後又改為流線型或船形。槍彈經過幾百年漫長的演變,至此,終於跨過了『青春期『而基本成型,直到今天。
進人20世紀以後,槍械有了很大發展,而槍彈的構造沒有大的變化,只是對彈頭不聽改進,形成了各種用論的槍彈,現在常用的槍彈有普通彈,穿甲彈、燃燒彈、曳光彈、爆炸彈、穿甲燃燒彈、燃燒曳光彈,穿甲燃饒曳光彈等。
值得注意的是,西德從1967年開始研製的一種新型槍彈一無殼弗,經十多年的努力下在198l年已基本取得成功。無殼彈可以大大減輕槍彈的重量,增加士兵攜帶槍彈數量。無殼化,如今又成為世界上輕武器的主要發展趨向之一。可以預言,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槍彈家族的新夥伴,必會以它不凡的身手,令人刮目相看。
2. 槍彈在歷史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改進更新
槍彈的發展是與槍械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早期的前裝滑膛槍,使用的是球形彈丸,即彈頭與火葯是分開攜帶並分別由槍口裝填的分裝式槍彈。從15世紀開始歐洲人在前裝線膛槍中試用了卵形彈,以提高射擊精度和射程。
17世紀,瑞典人發明了將彈頭與發射葯一起裝在紙彈殼內的定裝式槍彈,從而簡化了裝填。1807年,英國人發明了以雷汞為擊發葯的擊發火帽。
1849年,在法國出現了一種米涅中空長圓柱尖頭彈丸。1855年,英國製造出金屬彈殼,進一步改善了彈殼的閉氣性能,提高了彈頭初速。
1860~1870年,歐洲一些國家開始採用中心發火式金屬彈殼槍彈,導致了槍械後膛裝填方式的實現。1886年,法國陸軍正式裝備使用無煙火葯的8毫米步槍彈,此後德國、瑞士及其他國家陸續開始裝備類似口徑新式槍彈。
19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於無煙火葯的採用,不僅為減小槍彈口徑、提高槍彈性能奠定了基礎,而且槍彈普遍改為被甲式,即將鉛心裝入黃銅、鋼制被甲內。
19世紀末出現的後裝槍定裝式步槍彈,僅就結構而言,主要是被甲式圓頭彈頭,即帶彈頭殼的彈頭,如義大利的6.5毫米步槍彈、德國的7毫米毛瑟步槍彈、瑞士的7.5毫米步槍彈等。隨著彈道學、空氣動力學理論的應用,又出現了流線形彈頭,從而改善了外彈道性能,增大了射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促進了大口徑機槍用穿甲彈、燃燒彈、爆炸彈、穿甲燃燒彈的發展。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蘇等國為了簡化彈種還研製成功威力和尺寸介於手槍彈和步(機)槍彈之間的中間型槍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口徑機槍彈口徑逐漸統一,主要為12.7毫米和14.5毫米兩種口徑。
20世紀下半葉,槍械及槍彈開始小口徑化。1953年12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選定美國T65式7.62毫米槍彈為標准槍彈,實現了北約各國步(機)槍彈葯的通用化。
1958年美國開始試驗5.56毫米小口徑槍彈。1974年,蘇聯也正式定型列裝了使用5.45毫米槍彈的班用槍族。1980年10月,北約選定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槍彈為標准槍彈。這種小口徑槍彈的好處是彈頭輕、初速高、彈道低伸,一般速度能達900~1000米/秒,它的研製成功和使用是槍彈發展史上的重要一頁。
近30年來,槍彈的發展較為活躍。一些國家不僅積極採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研製新型槍彈,如雙頭(多頭)彈、無殼彈、箭形彈、塑料彈殼埋頭彈、次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火箭槍彈等,而且使槍彈逐漸形成了多口徑、多彈種的大家族。
3. 槍的發展史是什麼
槍的產生和發展
據史料記載,在1259年,中國就製成了以黑火葯發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隨後,又發明了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火銑,到明代已在軍隊中大量裝備。
14世紀時歐洲也有了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火門槍。15世紀歐洲的火繩槍,從槍口裝入黑火葯和鉛丸,轉動一個杠桿,用硝酸鉀浸過的燃著的火繩頭移近火孔,即可用手點燃火葯發射。
最有名的火繩槍是16世紀20年代出現於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槍。這種火槍的口徑在23毫米以內,槍重8~10千克,彈丸重約50克,射程達250米。彈丸用木製的或鐵制的通條從槍口裝填。裝備「穆什克特」火槍的步兵稱為火槍手。由於火繩雨天容易熄滅,夜間容易暴露,這種槍在16世紀後逐漸被燧石槍所代替。
來復槍
早期的槍械部是前裝滑膛槍。1520年,德國紐倫堡的一名鐵匠戈特,為了簡化前裝手續,減少氣體泄出,使彈丸在槍膛內起緊塞作用並提高裝填速度,發明了直線式線膛槍,採用圓形鉛球彈丸。由於「膛線」一詞的英文讀音是「田田來復」,所以線膛槍也被稱作來復槍。至今,印有戈特姓名和1616年生產日期的步槍還保存在博物館內。這種帶有膛線的來復槍射擊精度大大超過了滑膛槍。
16世紀以後,膛線由直線形改為螺旋形,發射時能使長形鉛丸作旋轉運動,出膛後飛行穩定,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加了射程。較為有名的是法國的米寧前裝式來復槍。此槍重約43千克,有4條螺旋形膛線,最大射程914米。彈丸長形,頭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於口徑,比較容易從槍口填裝,發射時火葯氣體使彈底部膨脹而嵌入膛線以發生旋轉。但由於這種線膛槍前裝很費時間,因而直到後裝槍真正得到發展以後,螺旋形膛線才被廣泛採用。
最有名的是英國帕特里克弗格森於1776年發明的一種新式來復步槍。這種槍射程達180米,平均每分鍾可射4~6次。這比起當時每分鍾只能發射一次,射程僅如米的一般步槍來說確是巨大進步。弗格森在槍膛內刻上螺旋形的紋路即來復線,使發射的彈頭旋轉前進,增加了子彈飛行的穩定性、射程和穿透力;又在槍上安裝了調整距離和瞄準的標尺,提高了射擊命中率。
19世紀,人們對槍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25年,法國軍官德爾文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葯室的步槍,採用球形彈丸,彈丸裝入槍管後,利用探條沖打,使彈丸變形而嵌入膛線。這種槍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明顯提高。德爾文被稱為「現代步槍之父」。
1848年出現的米涅式步槍,構造比德爾文步槍更加簡化,省去了專門的葯室,彈丸也改為中空式。
從後面裝彈的擊發槍
1800年,人們發現了雷汞,緊接著便又發明了含雷汞擊發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帶火孔的擊砧上,打擊火帽即可引燃膛內火葯,這就是擊發式槍機。隨後,1812年在法國出現了定裝式槍彈。它是將彈頭、發射葯和紙彈殼連成一體的槍彈。於是,人們開始從槍管尾部裝填槍彈。這是由一位普魯士軍械工人馮·德雷澤1835年發明的,他把自己造的槍稱為「針槍」。一勾扳機,一根長撞針便從彈葯筒的底部穿過,插入炸葯,刺在雷管,引發炸葯爆炸,將彈丸發射出去。後膛迅速裝彈使德雷澤槍成了一種優越的武器,並於1840年裝備普魯士軍隊。
擊針槍比以前的槍具有更高的射速,而且射手能以任何一種姿勢重新填子彈。可是在當時,幾乎所有的國家和極力反對後裝槍。戰爭使對後裝槍持反對意見的人改變了看法。1866年,奧地利軍隊在戰爭中遭到了後獲槍的沉重打擊,於是法國、俄國、奧地利,還有歐洲其他國家都紛紛裝備了後裝槍。
1866年,法國裝備了A·沙斯波式擊針槍,俄國則裝備了英國人卡萊式結構的擊針槍。然而,紙殼子彈沒有可靠的密閉,影響射擊精度,並使槍機結構復雜化了。因此,在19世紀70年代,擊針槍被更完善的機柄式步槍所代替,這種步槍使用定裝式金屬殼子彈和裝有彈簧擊針的活動槍機,把氣體由封起來,解決了後噴問題。
這種從後面裝彈的武器從此才真正具有了前人無法想像的射程、准確性和發射速度,因此威力大增。從此,槍在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1870年的色丹戰役中,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騎兵沖鋒,在一次群射中遭到了慘重的打擊。
首先使用金屬殼子彈的毛瑟步槍
1871年,普魯士王國姓毛瑟的兩兄弟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發射金屬外殼子彈的步槍,並用它來裝備軍隊。這是一種採用金屬彈殼槍彈的機柄式步槍。這種槍的口徑為11毫米,有螺旋膛線,發射定裝式槍彈,由射手操縱槍機機柄,實現開鎖、退殼、裝彈和閉鎖。這種槍可靠性好,操作簡單方便,很快顯示出它的威力來。
1881年,毛瑟步槍改進後,在槍管下方槍托里裝上可容8發槍彈的管形彈倉,將彈倉裝滿後,可多次發射,1882年被普魯土政府用作基本的步兵武器。毛瑟又進一步改進其設計,最後發明出一種裝在槍內的5發匣式彈倉。這種槍成為德軍的制式步兵武器,並被世界備國所仿造。1886年無煙火葯首先在法國用作槍彈發射葯後,由於火葯性能提高,殘渣減少,以及金屬深孔加工技術的進步,步槍的口徑大都減小到8毫米以下,彈頭初速也進一步得到提高。1896年,毛瑟步槍也改為使用這種無煙火葯製造的槍彈,並將口徑改為792毫米。不久,很多國家都購買和裝備了這種先進的步槍。
小口徑自動步槍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普遍認識到單兵突擊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1958年,美軍首先開始試驗發射556毫米雷明頓槍彈的小口徑自動步槍AR15。它由美國著名槍械設計師斯通納設計,1963年定名為M16步槍並裝備部隊,開槍械小口徑化的先河。M16步槍重3l千克,有效射程為400米,彈頭命中目標後能產生翻滾,在有效射程內的殺傷威力較大。這種槍後來的改進型M16AI和M16AZ步槍,均用來裝備美軍。
德國HK33E步槍許多國家也研製出多種發射小口徑槍彈的步槍。前蘇聯於1974年定型了口徑為545毫米的AK74自動槍和P11K74輕機槍。在歐洲一些國家還裝備了無托步槍。這種槍握把在彈匣前方,可保持足夠的槍管長度,槍長明顯縮短,如法國的FAMAS步槍,奧地利的施太爾通用槍和英國的SA80步槍。1980年10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選定556毫米作為槍械的第二標准口徑,並在各公約國軍隊中裝備這種高射速小口徑的自動步槍。
4. 槍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一、手槍發展史
手槍出現的時代,說法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手槍出現在1540年,由義大利人造出了皮斯托亞手槍。另一種說法是,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對兩吉斯蒙德的戰爭中使用了一種哨聲短槍,手槍因此而得名。
從火器史來看,手槍大致經歷的發展過程是:火門手槍—火繩手槍—轉輪發火手槍—燧發手槍—擊發手槍—轉輪手槍(又稱左輪手槍)—自動手槍。但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現代手槍,實際上只包括擊發手槍、左輪手槍和自動手槍。
手槍按使用對象可分為軍用手槍、警用手槍和運動用手槍;按用途可分為自衛手槍、戰斗手槍(大威力手槍和沖鋒手槍)和特種手槍(包括微聲手槍和各種隱形手槍);按結構可分為自動手槍、左輪手槍和氣動手槍(如運動手槍)。
二、步槍發展史
1807年英國牧師A.J.福塞斯發明了使用雷汞擊發葯的擊發點火裝置,以後又有人發明了火貌。把火帽套在帶火門的集砧上,打擊火帽即可引燃膛內的火葯,這就是擊發機。具有這種擊發機的槍叫做擊發槍。
19世紀初在法國研製出了定裝式槍彈。這種槍彈的紙彈殼裝有帶擊發葯 的金屬基底,裝好火葯後,與彈頭和成一體。定裝式槍彈大大簡化了從槍管為不填裝彈葯的操作,為從槍管尾部填裝彈葯的後裝槍的普遍使用創造了條件。15世紀時,已經有人在前裝槍的槍膛內刻上了直線行膛線,以便容納火葯殘渣並且更容易的從槍口裝入彈丸。到了16世紀,人們開始將槍管內的膛線改為螺旋形,以便射出的長形鉛丸作旋轉運動,保持飛行穩定,提高了射擊精度,並且增大了射程,但由於具有螺旋膛線的槍,前裝很費時間,因而直到發明了定裝式槍彈,後裝槍得到推廣以後,線膛槍才被廣泛採用。1828年,法國軍官德爾文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葯室的不強,採用長彈丸,仍然是從槍管前面裝火葯,但膛線已成旋轉型的。這種槍的射程和射擊精度都明顯提高。恩格斯稱德爾文步槍為「現代步槍之父」。
1884年在法國研製成功了無煙火葯,1886年法國首先研製了發射無煙火 葯槍彈的勒貝爾步槍。而德國發射無煙火葯槍彈的1888年式7.92毫米毛瑟步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近代步槍。
在槍械發展史上,真正的自動槍是英籍美國工程師H.S.馬克沁完成的。他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於1883年設計試驗成功了第一支自動機槍,使槍的理論射速達到每分鍾600發,1884年取得了機槍的發明專利權。該槍一膛內火葯燃氣作為機構運動的動力,通過曲軸式機構完成開閉鎖和待擊,用布料彈帶供彈,水冷槍管,能長時間連續射擊,槍身重27.2千克,夾在專用槍架或炮架上射擊。根據馬克沁機槍的原理,自動槍,自動步槍,沖鋒槍,輕機槍等相繼問世。槍的大家族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沖鋒槍發展史
1915年,為了適應陣地戰的需要,義大利人B·A·列維里設計了一種發射9mm手槍彈的雙管連發槍,從而奠定了現代沖鋒槍的基礎。1918年,德國人H·斯邁塞爾設計的第一支適於單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沖鋒槍問世,同年,其改進型MP18I式沖鋒槍正式裝備德國陸軍使用。
20~30年代是沖鋒槍初步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許多國家對沖鋒槍的戰術作用認識不足,因而產品型號不多。有代表性的沖鋒槍包括義大利的維拉· 佩羅薩和伯萊塔M1938A式,德國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MO,美國的湯普森M1928A1式及蘇聯的ППД1934/38式。這些沖鋒槍因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體積、質量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產的數量和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
40年代是沖鋒槍發展的全盛時期,包括品種、性能、數量和裝備范圍都有較大的發展,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出現了結構新穎的沖鋒槍,性能也不斷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僅首先採用包絡式槍機,而且是第一支將彈匣裝在握把內的沖鋒槍。又如,以色列的烏齊沖鋒槍為了增強安全性,採用了雙保險或三重保險;為減小槍的質量,發射機座、護木和握把等開始採用高強度塑料件。
60年代,為了滿足特種部隊和保安部隊在特殊環境下作戰需要,發展了短小輕便,且可單手射擊的輕型、微型沖鋒槍。有的沖鋒槍還裝有可分離的消聲器,或與沖鋒槍固接的消聲器,前者如英國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國的MP5SD式,後者如英國的L34A1式微聲沖鋒槍。
70年代,一些國家在武器系列化、彈葯通用化和小口徑化的思想指導下,開始以小的短槍管自動步槍作為沖鋒槍,如美國斯通納槍族中63式、柯爾特CAR-15式(其改進型為XM177E2式)、德國HK53式、蘇聯AKCУ-74式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規沖鋒槍的戰斗使命。
80年代至今,使用手槍彈的常規沖鋒槍進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發展。
四、機槍發展史
19世紀80年代前,為提高槍械的發射速度,許多國家都研製過連發槍械,英國人J.帕克爾發明的單管手搖式槍械,1718年在英國取得專利,由於槍身太重,且裝彈困難,未引起普遍重視。
世界上第一挺機槍由一名比利時工程師於1851年設計。由於這挺槍是在蒙蒂尼工廠監制的,被定名為「蒙蒂尼」機槍。此種機槍當時還屬手動機槍,該槍發明之後不久,法軍又把它改為手動曲柄操縱、由25個擊發裝置進行擊發的第一挺機槍。該槍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因故障太多被淘汰。 美國人理查德·傑丹·加特林 發明手搖式機槍,於1862年取得專利,首次使用於1861~1865年美國內戰。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葯燃氣為能源的機槍,是英籍美國人H.S.馬克沁發明的,1883年他試驗成功了槍管短後坐自動原理,1884年應用這種原理的機槍取得了專利。這是槍械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這種機槍的理論射速約為600發/分,槍身重量27.2千克,後人稱為馬克沁重機槍。它在英國對南非的殖民戰爭(1893~1894)中被首次使用。此後,其他國家也相繼研製成了各種重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會戰中,1916年7月1日英軍向德軍發起進攻,德軍用馬克沁重機槍等武器,向密集隊形的英軍進行了猛烈持續的射擊,使英軍一天之中傷亡近6萬人。這個戰例足以說明重機槍的密集火力對集團有生目標的殺傷作用。為了使機槍能緊密伴隨步兵作戰,1902年丹麥人W.O.H.麥德森設計了一種有兩腳架帶槍托可抵肩發射的機槍,全槍重量9.98千克,稱為輕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用飛機和坦克問世,要求步兵有相應的防空和反裝甲的能力,為了提高機槍威力,出現了大口徑機槍。1918年德軍首先裝備了大口徑機槍,隨後法國、英國、美國也陸續裝備了大口徑機槍。軍用飛機和坦克也裝備了航空機槍和坦克機槍。軍艦則在機槍剛出現時就裝備了艦用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設計了MG34通用機槍,槍身帶兩腳架全重12千克,1934年裝備部隊,配備彈鼓和兩腳架可作輕機槍用,配備彈鏈和三腳架可作重機槍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研製的新型通用機槍相繼出現,如美國的M60機槍,蘇聯的ПΚΜ/ПΚΜС機槍,中國的67-2式機槍等。
5. AK47的的發展歷史
阿夫托馬特.卡拉斯尼科夫47(AK-47)
口徑:7.62x39毫米 蘇制彈葯
彈夾容量:30/40發
動作方式:導氣式
射速:600發/分
槍管:6膛線 右旋
槍口初速:600米/秒(2350英尺/秒)
有效射程:400米(1320英尺)
外形尺寸:870毫米(槍長);415毫米(槍管)
質量:4.3千克(空槍);AKM---3.14千克(空槍)
它的歷史開始於1944年,自從卡拉斯尼科夫軍士從戰場上負傷歸來後,在就醫的過程中他就開始進行輕武器的研究.在1945到1946年之間他設計出了一支突擊步槍,並於1946年用它參加蘇聯的第一次武器試驗.那支槍沒有被採用.
1947年間,第二次試驗開始,他的設計以"7.62毫米 Automat Kalashnikova,Obraztsa 1947 Goda"的名字被採納了,無需多言,這種武器開始了它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武器的傳奇歷史----AK-47.
1951年,在進行了一些小的改進之後一種新的型號出現了----AKS-47,一種更短的,有可折疊槍托的新型AK-47.
1959年,AK再次進行了改進,這次以故障更少的沖壓機匣代替了原來的銑制機匣,並被命名為"Automat Kalashnikova Modernizirovannyj",意思是一種"現代化後的AK-48型號,附上了所有能加上的附件,包括一個可拆卸的槍口消焰器.其他的改進如下:1,重新設計的槍托和小握把;2,可調準星現在范圍變為100米到1000米之間,高於AK-47 800米的有效射程.
它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單發點射式武器,即使在最艱苦的條件下,第一發子彈的精度仍然值得信賴.即使機匣中塞滿了沙子它一樣能開火射擊,同時雖然它製造起來非常便宜和簡單,卻是十分的可靠和優秀.
AK家族在AKM形成後真正達到了全盛,同時基型AK-47開始成為收藏家追逐的珍貴藏品,AKM彈匣上的凹槽是區分AK和AKM的顯著標志,1951年後的AK和1959年後的AKM上都有.
6. 中子彈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20世紀中期美國有專家認為,美國應重新考慮今後在亞洲的戰略走向,防止中子彈技術擴散?中子彈被視為可以真正取勝的武器,1945年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其毀滅力令人戰栗?自此以後,有良知的政治軍事領袖和科學家認為原子彈是不可再用的武器,應該隨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於是美國科學家在50年代冷戰之初,開始努力研製另類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學一間實驗室開始,這種秘密研究失敗再失敗,直到1977年才由美國陸軍的科學家研製並試驗成功,中子彈就此橫空出世?
美國於1958年開始由塞姆·科恩著手於中子彈的研發,雖然總統肯尼迪曾反對過中子彈的發展,1962年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首先發展成功,並在內華達州引爆?中子彈又稱強型輻射彈,是一種靠微型原子彈引爆的超小型氫彈,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圍比較小?
中子流的貫穿能力極強,占總能量的80%左右,距爆心800公尺處的中子流可以穿透30公分厚的鋼板?重型坦克?建築物?磚牆去殺傷人員,而坦克?建築物和武器卻能完好的保存下來,因此被稱為干凈的武器,爆炸區在一天之後,軍隊很快可以進入目標區作戰?
中子彈其神秘面紗源自於此?當時發展的理由是為了阻止蘇軍坦克群入侵西歐,僅使作戰人員死亡或受傷,而武器?通訊等完好如初?
美國中子彈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彈時,主要考慮要以一彈阻止蘇軍坦克群入侵西歐,令對方所有作戰人員死亡或受傷,通訊中斷,坦克則完好無損,如此不僅令敵軍慘敗,也可使敵方反應放緩?
美國軍方曾以美製和蘇制先進坦克試驗中子彈,結果坦克內的動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中子彈,在二三百米上空爆炸,瞬間可使200輛配備強大火力的坦克喪失戰鬥力,人員死亡?
1977年美軍試爆中子彈成功,卡特總統便以之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蘇聯裁軍,保證不侵犯西歐?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國內外各種壓力下,推遲了生產計劃,改為只生產中子彈部件?
中國在1964年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的同時,也放眼中子彈?10年後,科學家採用激光技術,在實驗室里觀察到中子的產生過程?到80年代初,建造了用於激光聚變研究的裝置,80年代末期成功試爆中子彈?
1977年6月底,美國首先研製成功中子彈,並將其裝載飛機?導彈和炮彈,作為有效的戰術核武器?在30公里以內和近距范圍,可用155毫米203毫米榴彈炮發射中子炮彈;在130公里范圍內,可用「長矛」地地戰術導彈攜載中子彈頭;在更遠的距離上,則可使用「潘興」Ⅱ式導彈和「戰斧」?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執政時期中子彈正式投入生產,1981年裡根時期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
至1983年,美國軍方共生產帶中子彈彈頭的「長矛」戰術導彈945枚?法國和前蘇聯曾公開承認擁有中子彈的生產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稱能製造中子彈?中國從1999年7月15日宣稱擁有中子彈?
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中子彈尚未在實戰中使用?理論上遭到中子輻射污染的人員,短時間內即會感到惡心,暫時(或永久)失去活動能力,相繼發生嘔吐?發燒?等症狀發生,甚至會出現休克現象,白血球明顯下降,最後導致敗血症,一周以內即行死去,慘狀難以想像?巡航導彈攜載中子彈頭,也可用重力炸彈或滑翔炸彈攜載中子彈,由飛機投擲?
7. 中間型威力槍彈的歷史
美國首先在第二次大戰前夕,開發了半自動的M1卡賓槍和其專用的.30卡賓槍彈(7.62 X 33毫米),可算是第一種正式被採用的中間威力型槍彈,但其威力偏低而沒有被認為是適合於正規進攻戰斗使用,主要作為防衛或特種作戰用彈葯。嚴格地來說,這種彈葯並不能算是真正的中間威力型槍彈,因為其槍口動能只有1190J,而標準的中間型槍彈的槍口動能應為1400J~2000J。
傳統的步槍彈在用於自動步槍時威力過大,在全自動射擊時無法有效的控制槍枝的跳動和後座力的撞擊。而沖鋒槍使用的手槍子彈在中遠距離上威力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34年,德國開始研究開發短葯筒步槍彈,以兼顧威力與連續射擊時控制射擊精度。這類短葯筒彈葯被稱為中間威力型槍彈。它的有效射程相應縮短了。因為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步槍作戰距離縮短,大多在400米距離以內開火。在最初這種降低射程的思路並不被接受,傳統的遠射程的思路很難被改變。
1941年,德國研製成功並開始生產7.92×33毫米步槍彈,彈殼長由原7.92×57毫米標准步槍彈的57毫米減至33毫米,裝葯量由約3克減至約1.6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納粹德國首先為部隊裝備了發射7.92毫米中間型威力槍彈的StG44突擊步槍。隨後在1943年,前蘇聯也研製成功了威力和尺寸手槍彈和步槍彈之間的中間型槍彈——7.62×39毫米M1943式槍彈。
中間型威力槍彈的出現有效的解決了自動步槍的射擊控制問題,亦統一了班用武器的彈葯以簡化後勤部隊的工作量,更使全自動射擊武器成為各國軍隊的主要步兵武器裝備。越戰時期美國的M14自動步槍作戰效能不良,他們隨即改為直接使用小口徑步槍彈的M16突擊步槍,其後蘇聯亦在1970年代以7.62 x 39毫米M1943彈為藍本另行發展了5.45 x 39毫米槍彈,供小口徑的AK-74使用。
8. 槍彈有哪些歷史
槍彈的發展是與槍械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早期的前裝滑膛槍,使用的是球形彈丸,即彈頭與火葯是分開攜帶並分別由槍口裝填的分裝式槍彈。從15世紀開始歐洲人在前裝線膛槍中試用了卵形彈,以提高射擊精度和射程。
17世紀,瑞典人發明了將彈頭與發射葯一起裝在紙彈殼內的定裝式槍彈,從而簡化了裝填。1807年,英國人發明了以雷汞為擊發葯的擊發火帽。
1849年,在法國出現了一種米涅中空長圓柱尖頭彈丸。1855年,英國製造出金屬彈殼,進一步改善了彈殼的閉氣性能,提高了彈頭初速。
1860~1870年,歐洲一些國家開始採用中心發火式金屬彈殼槍彈,導致了槍械後膛裝填方式的實現。1886年,法國陸軍正式裝備使用無煙火葯的8毫米步槍彈,此後德國、瑞士及其他國家陸續開始裝備類似口徑新式槍彈。
19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於無煙火葯的採用,不僅為減小槍彈口徑、提高槍彈性能奠定了基礎,而且槍彈普遍改為被甲式,即將鉛心裝入黃銅、鋼制被甲內。
19世紀末出現的後裝槍定裝式步槍彈,僅就結構而言,主要是被甲式圓頭彈頭,即帶彈頭殼的彈頭,如義大利的6.5毫米步槍彈、德國的7毫米毛瑟步槍彈、瑞士的7.5毫米步槍彈等。隨著彈道學、空氣動力學理論的應用,又出現了流線形彈頭,從而改善了外彈道性能,增大了射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促進了大口徑機槍用穿甲彈、燃燒彈、爆炸彈、穿甲燃燒彈的發展。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蘇等國為了簡化彈種還研製成功威力和尺寸介於手槍彈和步(機)槍彈之間的中間型槍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口徑機槍彈口徑逐漸統一,主要為12.7毫米和14.5毫米兩種口徑。
20世紀下半葉,槍械及槍彈開始小口徑化。1953年12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選定美國T65式7.62毫米槍彈為標准槍彈,實現了北約各國步(機)槍彈葯的通用化。
1958年美國開始試驗5.56毫米小口徑槍彈。1974年,蘇聯也正式定型列裝了使用5.45毫米槍彈的班用槍族。1980年10月,北約選定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槍彈為標准槍彈。這種小口徑槍彈的好處是彈頭輕、初速高、彈道低伸,一般速度能達900~1000米/秒,它的研製成功和使用是槍彈發展史上的重要一頁。
近30年來,槍彈的發展較為活躍。一些國家不僅積極採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研製新型槍彈,如雙頭(多頭)彈、無殼彈、箭形彈、塑料彈殼埋頭彈、次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火箭槍彈等,而且使槍彈逐漸形成了多口徑、多彈種的大家族。
9. 介紹下世界槍械發展史
1、1259年中國製成的以黑火葯發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槍。
2、14世紀出現火門槍,15世紀出現火繩槍,16世紀出現燧石槍(又稱燧發槍)。
3、19世紀初出現擊發槍,19世紀中葉出現金屬彈殼定裝彈後裝擊針槍,19世紀下半葉出現彈倉槍,19世紀末出現自動槍械。在這長達60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槍械本身由前裝到後裝,由滑膛到線膛,由非自動到自動,經歷了多次重大的變革。
4、19世紀中葉以前,槍械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提高點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世紀末開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同時,槍械的品種由少到多,重量逐漸減輕,口徑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遠,射速也逐漸提高。
(9)槍彈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槍械分類:手槍、步槍、卡賓槍、沖鋒槍、機槍、 霰彈槍、其他。
1、手槍
單手持的小型槍械,其他槍械一律可稱為長槍。
左輪手槍(英文:Revolver):用指力轉動彈倉,但不具退殼功能,一次可以裝填約五至八發子彈的手槍。
單發手槍:指沒有供彈具的手槍,子彈只能預先裝在膛部。
單管單發手槍,擊發一次後必須重新裝填的手槍,通常用於競賽或狩獵。
多管單發手槍,雖然膛室都只能預裝一發子彈,但有兩個或以上的槍管,所以仍然是多發式手槍,通常用於特殊目的如狩獵、自衛和暗殺。
中國的警用轉輪手槍
手動手槍:安裝多發子彈,但必須手動退殼的手槍。
半自動手槍(英文:Semi-Automatic Pistol):能自動裝填,但只能單發射擊的手槍。
全自動手槍(英文:Machine Pistol):支持三發點放、全自動射擊的手槍。部分型號被認為是沖鋒槍。
2、機槍
本來泛指連發的槍械,現代專指較大的適應持續連發槍械。
輕機槍:可由單兵操控的輕型機槍。
通用機槍(英文: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可當作輕機槍與中型機槍使用的槍種。
中型機槍(英文:Medium Machine Gun):火力、尺寸和重量介於輕機槍與重機槍之間的槍種。
重機槍(英文:Heavy Machine Gun):擁有固定角架、大口徑的機槍。
高射機槍(英文:Anti-Aircraft Gun):改裝高射專用腳架,用以射擊低空飛行目標的重機槍。
加特林機槍(英文:Gatling-type Machine Gun):擁有多個槍管的機槍。最早期的加特林機槍擁有十個槍管,以手搖方式射擊。經改進後,旋轉能源來自於電動機(外力)或彈葯氣體壓力(內力)。外力方式多為西方國家軍隊使用,內力方式多為當時前蘇聯陣營國家軍隊使用。
10. 中子彈的發展歷史
美國有專家認為,美國應重新考慮今後在亞洲的戰略走向,防止原子彈技術擴散。中子彈被視為可以真正取勝的武器,1945年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其毀滅力令人戰栗。自此以後,有良知的政治軍事領袖和科學家認為原子彈是不可再用的武器,應該隨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美國於1958年開始由塞姆·科恩(Samuel Cohen)著手於中子彈的研發,雖然總統肯尼迪曾反對過中子彈的發展,1962年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先發展成功,並在內華達州引爆。中子彈又稱強型輻射彈(enhanced radiation bombs),是一種靠微型原子彈引爆的超小型氫彈,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使放射性污染的范圍比較小。中子流的貫穿能力極強,占總能量的80%左右,距爆心800公尺處的中子流可以穿透30公分厚的鋼板、重型坦克、建築物、磚牆去殺傷人員,而坦克、建築物和武器卻能完好的保存下來,因此被稱為干凈的武器,爆炸區在一天之後,軍隊很快可以進入目標區作戰。中子彈其神秘面紗源自於此。
美國中子彈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彈時,主要考慮要以一彈阻止蘇軍坦克群入侵西歐,令對方所有作戰人員死亡或受傷,通訊中斷,坦克則完好無損,如此不僅令敵軍慘敗,也可使敵方反應放緩。美國軍方曾以美製和蘇制先進坦克試驗中子彈,結果坦克內的動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中子彈,在二三百米上空爆炸,瞬間可使200輛配備強大火力的坦克喪失戰鬥力,人員死亡。
1977年美軍試爆中子彈成功,卡特總統便以之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蘇聯裁軍,保證不侵犯西歐。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國內外各種壓力下,推遲了生產計劃,改為只生產中子彈部件。
卡特所承受的最大壓力來自法國。法國堅持認為,中子彈必將加速東西方軍備競賽,使亞歐的處境更加危險。法國所提不無道理,美國未防有詐而停產,誰料想,1980年法國竟然試爆了中子彈,並揚言將用它來保衛歐洲!此彈令法國在政治軍事上大顯神通,美國卻氣得直跳。讓美國人氣憤的還不只這些,沒過多久,傳來「更壞」的消息,前蘇聯也有了中子彈!
1977年6月美國首先研製成功中子彈,並將其裝載飛機、導彈和炮彈,作為有效的戰術核武器。在30公里以內和近距范圍,可用155毫米203毫米榴彈炮發射中子炮彈;在130公里范圍內,可用「長矛」地地戰術導彈攜載中子彈頭;在更遠的距離上,則可使用「潘興」Ⅱ式導彈和「戰斧」 。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執政時期中子彈正式投入生產,1981年裡根時期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至1983年,美國軍方共生產帶中子彈彈頭的「長矛」戰術導彈945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