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衣服的發展歷史

衣服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6 23:50:15

『壹』 中國服裝面料的演變歷史

1.從「手經指掛」到踞織機。

先秦的紡織已從「手經指掛」中解放出來。(《黃帝內經》和《淮南子》記載「手經指掛」是指把一根根紗線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並把被兩根木棍綳緊的紗線綳勁,綳緊的縱向紗就成了經紗,一次橫線織入的紗就成了緯紗。當整個組成的經面被緯紗較之以後的織物也就編成善待甲骨文中的絲的形象文字,上下兩橫代表了兩根卷紗木棍,中間一橫是用來把經紗單、雙數分開來的大小木棍,即絞紗棒。周代,這個形象文字還演變成了「」就是「經」字的有 半邊,可見商周時期的織布不僅用絞紗棒分離了經紗單雙數,還採用了線棕裝置來提升經紗。織平紋織物是要有兩列線棕。紡織是通過線棕套環裝置分別把單、雙數的經沙聯系起來,把起或拉線棕,即形成織口,便於引入體紗。由於這種織機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進行製造的,故人們稱他為:「踞織機」。

原始織機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後打緊緯密的三個方向的運動。它就是現代織布機的始祖——「踞織機」。

2.斜織機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的織機有了較大改進和發展。江蘇泗洪曹庄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圖上有斜織機的型制。《詩經:爾雅、大車》雲「小車大車杼、軸其空」朱熹《詩經傳》解釋說「杼,杼緯者也,軸邊經者也」杼即梭子,軸是主經線的軸。

這種斜織機已經有了一個機架,經面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應用杠桿原理,用兩塊踏腳板分別帶動兩片線索,織工們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桿),分別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桿,前大後小,形似馬頭),前俯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織口。實行手腳並用,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樣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從而提高織布的速度。這種織機後人俗稱「斜織機」這樣改進以後,織工坐與機上既可以坐著織造,又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開口後經面上的經線張力是否均勻,經線有無斷頭。更重要的是斜織機已經採用腳踏提綜的開口裝置。能用經紗到輥和織口。卷布導軸可以綳緊經紗,使經紗張力較為均勻,有利於得道平整的豐滿的布面,職工無需用雙腳抵住軸棍,既減輕了勞動強度,斜織機的生產率比原織機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後來,織機又不斷地得到改進。宋末元初,山西萬泉(今山西萬榮)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遺制》這部著作中,給我們留下了立機子、華機子、羅機子和布卧機子等織機的具體型制,並且標明了裝配尺寸,闡明了結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從長期的織機修造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總結了各家之長,經過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這部織機製造圖文並茂的著作。他對織機中的「每一器必離析其體而縷數之」,就像今天工廠里設計機器一樣,既繪有零件圖,又有總體裝配圖,並且說明了每個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裝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說的,「分則各有其名,合則共成一器。」如羅機子是織造各種輕薄透明花羅織物的織機,在《梓人遺制》中繪製得相當清楚。羅機子身長七尺到八尺,橫槾外寬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織羅紋的絞紗機構相當奇特,由於它的形狀似「老鴉翅」而得名。在織羅的時候,老鴉翅管理絞經,作上下運動和左右移動,用絞經和地經互相絞纏,按花紋圖案,有規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經互相絞轉而形成椒眼孔的網紋。由於織布機上開口、投梭、打緯三個主要運動的進一步完善,織布的產量和質量大為提高。

紡車

要把麻、絲、毛、棉等纖維原料加工成紡織品,首先必須紡成紗線。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用「紡專」進行紡紗,所謂紡專,是由陶質或石質製作的圓塊,直徑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專盤」,中間有一個孔,可插一根桿,叫「專桿」。紡紗時,先把要紡的麻或其他纖維捻一段纏在專桿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轉動專盤,向左或向右旋轉,並不斷添加纖維,就可促使纖維牽伸和加拈。待紡到一定長度,就把已紡的紗纏繞到專桿上。然後重復再紡,一直到紡專上繞滿紗為止。這種紡紗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勞動,既吃力又緩慢,拈度也不均勻,產量和質量當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紡車按結構可分為手搖紡車和腳踏紡車兩種。手搖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手,操作時,需一手搖動紡車,一手從事紡紗工作。從出土的漢代文物中來看手搖紡車早在漢代已非常普及。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最早的圖像數據是江蘇省泗洪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腳踏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腳,操作時,紡婦能夠用雙手進行紡紗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紡車自出現以來,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紡紗機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區仍然把它作為主要的紡紗工具。

經過長期的生產勞動,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一種手搖單錠紡車出現了,很快代替了紡專,成為紡織手工生產的重要工具。

漢代紡車,根據畫像石上所畫的形狀看,和明代《天工開物》上的紡車類似。這種紡車的結構雖然比較簡單,但紡車上已經使用繩輪傳動,從而紡紗功效已經比紡專提高大約二十倍。證明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在工具機上使用繩輪傳動了。使用這種紡車,還可以加拈、並合比較均勻一致、不同粗細的絲或弦線。此外這種紡車,除了可以紡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製成緯紗用的紆子。這是過去用紡專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搖紆。

在紡績麻、絲、棉等生產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質量和產量,我國勞動人民不斷在實踐中創造和創新。從而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創造的腳踏紡車和水力紡車,又進一步把我國的紡紗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腳踏紡車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現在能見到的是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5—406)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車。後來在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王禎在他所著的《農書》上也出現了三錠腳踏棉紡車和三錠、五錠腳踏麻紡車(如圖2),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烏泥鎮)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約1245—?),向黎族姐妹學習了棉紡織技術,並在紡織生產的實踐中,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並且總結了一套紡紗技術。同時她還革新了軋棉和彈棉工具,紡紗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禎的《農書》中,除了對手搖和腳踏紡車作了全面總結外,更介紹了另外兩種新的紡車,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大紡車,它不同於舊的紡車的特點是:紡紗的錠子更多,達到三十二枚,這樣它的生產力就顯著增加。其次,大紡車的傳動已經採用和現在的龍帶式傳動相仿的集體傳動了。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動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是需要推動了設計的發展。

在植棉和棉紡織中,我國少數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就紡車來看,雲南和海南島的少數民族很早就積累了一套棉花的紡織加工技術,既使用大竹輪的紡車,一般直徑在六十一厘米,也採用小直徑的竹輪紡車,直徑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適應棉纖維比絲麻短的紡紗需要。

現代的機器紡紗,除了最新的氣流紡外,它的機構形式還是離不開錠子和它的傳動。只是由於機械的動力大,錠子數目更多,速度更快罷了。把古代紡車和現代紡紗機相比,現代傳動錠子的滾筒就是紡車竹輪的替代,而所謂最新式的龍帶傳動,和大紡車的皮弦帶動更是同一個方式。它們的紡紗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貳』 中國服裝品牌的發展歷程

1、2001年7月13日,中國服裝網上線運營

2、2002年9月, 中國服裝網推出了品牌資料庫

3、2002年10月,成立深圳分公司

4、2003年5月,中服網路被浙江省信息產業廳、浙江省電子商務協會確認為浙江省首批電子商務應用推薦企業

5、2003年6月,中國服裝網服裝論壇正式開放

6、2003年8月,中國服裝網入選「2003最具商業價值的中國網站100強」

7、2003年12月,總經理廖斌被共青團中央、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評為「中國青年創業行動先進個人」

8、2004年7月,《中國服裝企業大全》(2004-2005)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並通過新華書店系統上市發行

9、2004年10月,中國服裝網入選「2004中國商業網站100強」

10、2005年3月,中國服裝網被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評為「上海市優秀電子商務網站」

11、2005年11月,中國服裝網入選「2005中國商業網站100強」

12、2006年3月,中服網路被浙江省信息產業廳評為「浙江省電子商務十強網站」

13、2006年3月,成立上海分公司

14、2006年11月,中國服裝網榮獲「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新聞工作獎」

15、2006年12月,中國服裝網榮獲「2006中國互聯網最具潛力項目獎」

16、2007年6月,中服網路同國內互聯網第一股——網盛生意寶(SZ:002095)戰略合作

17、2007年10月,成立廣州辦事處

18、2008年3月,被浙江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團省委等八個部門評為「浙江省文明辦網示範單位」

19、2008年4月,中國服裝網同中華服裝網強強聯合

20、2008年7月,成立北京分公司

21、2008年12月,中服網路並購穿針引線國際流行資訊網

22、2009年5月,中國服裝網被評為「中國行業電子商務網站TOP100」

23、2009年9月,中國服裝網成為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童裝發展中心戰略合作夥伴
就這些了

『叄』 衣服的歷史

在各種各樣的動物中,為什麼只有人類才穿用了衣服呢?關於這種衣服的起源論,從古希臘的環境適應說開始,產生了諸如羞恥說、裝飾說等的學說,但都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

到現在,從考古學、自然人類學、文化人類學到心理學、美學、哲學,各個領域都流傳

著不同的見解。下面,我們看一下幾個主要的說法。

1.環境適應說

為了在寒冷時保持身體的溫度,為了防備外傷和害蟲,要穿衣服。這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服裝起源的說法。但是,居住在熱帶地區的民族也幾乎沒有全身裸體的。有的是為了逢凶化吉而把護身符帶在身上,有的是把作為階級的標志的東西帶在身上。所以說,環境適應說,並不能完全說明衣服發生的全部經過,也不一定在一些重要的因震中沒有異議。

2.羞恥說

居住在熱帶雨林地區的末開化民族,所穿的最小限度的衣服,幾乎僅僅是遮蓋了生殖器,由此而產生了羞恥說。但是,這也可以使人認為是防止外部的傷害。反而又產生了是由於出現了衣服,才使人產生羞恥感的說法。

3.吸引異性說

在動物中,如雄性孔雀和鴛鴦等,為吸引雌性,而擁有漂亮的羽毛。因而也有人說人類的衣服是從男女間的吸引異性的動機中產生的。也被說成是種族保存說和性慾說。

4,裝飾說

想要別人看到自己的美是人的本能。未 開化民族的人們,在野獸皮的防寒衣上所加 的刺綉,就是這種表現。他們還從身體塗色開始,像耳環、首飾、腰飾、腳環等,這種想方設法裝飾身體的心理欲求,與生存的本能同樣強烈。同吸引異性說相結合,把裝飾說作為衣服發生的動機的學者也大有人在。

以上解釋了幾種說法。但是無論如何,人類在地球上是無所不在的,是從不同的氣候、 風土、風俗習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生活過來的。所以衣服發生的起源靠單一的動機來說明是很困難的。根據民族的不同,混雜有各種不同的動機,有時也會出現幾種動機相互交替、變強、變弱的情況。但是,我們可以把衣服發生的動機分成兩大類來考慮:其一,人類從自然環境中保護自身,為—廠維持生命的生理衛生的機能;其二,為了滿足顯示自己的慾望,為了誇示身份和地位的社會生活的機能。這樣來考慮,對於我們也許會有益處吧!

在現在各種交通工具發達、冷暖設備齊備的文明社會中,生理衛生的機能在逐漸減弱,社會生活的機能在日益增強:儀禮服、制服具有時代性的流行服裝,再加上美的著裝和主張個性的心理要素,衣服越來越向著多樣化發展c伴隨著文化的多層次化而個性化更加進步的今天,在社會生活中衣服的著裝目的,也會出現在某一面被簡單化,在另一面被復雜化的事情:但是,無論在任何場合,對於衣服的思考都不能離開人們的行動格式。日常生活中當然要穿衣。對於社會性的生活來說,又要求它易穿易動,在構造上具有很高的機能性。也可以說人們都喜歡具有很高審美性的東西。
服飾作為性美的標志之一,其起源和作用是耐人尋味的。一般人認為,羞恥之心,人皆有之,我們的祖先之所以要創造出衣服,乃是為了遮羞。然而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對此作了有力的論證。他發現,那些平日總是裸體的澳洲原始部落的婦女在參加性愛舞蹈時,卻要穿起羽制的圍裙,這種做法的目的是要喚起異性的注意。格羅塞認為:「遮羞的衣服的起源不能歸之於羞恥的感情,而羞恥感的起源,到可以說是穿衣服的這個習慣的結果。」「在低級文化間,偶然掩蔽性器官,固然可以有性刺激,但等到掩蔽的習慣成為普通的經常的行為時,就會失去其原來的意義;……結果成為我們現在的性刺激的就不是習慣的掩蔽,而是偶然的無掩蔽。……這中間已經有了一種很重大的倫理的進展——性的自製已經成為一種道德。」當原始人類還沒有懂得穿衣的時侯,是沒有羞恥感的;遮蔽性器官,是為了吸引異性;而當穿衣成為習慣時,羞恥感便產生了,偶然暴露性器官就引以為羞了。因此,衣服的遮羞功能包含著道德自製的內容。格羅塞的見解無疑是深刻的。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在氣溫最適於人體時仍需要穿衣。對性美的欣賞,也首先是從服裝開始的,只有情侶關系的男女才有可能彼此欣賞裸體之美。這之中,道德規范起著潛在無形、但又極其強大的作用。

『肆』 服裝面料的發展與演變史

中國服裝演變歷史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是在夏商時期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范圍。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別。天子後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級制度日益嚴格。

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形狀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條帶系束。春秋戰國之期,出現一種名為「深衣」的新型服飾,它是一種連體服飾。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福、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飾的舊樣式。胡服的 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在軍隊里廣為盛行。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諸履之中,以舄為貴。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種顏色,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鞋是一種高幫的便履,以皮革製成;靴則是來自西域,胡人騎馬射箭時穿著,後來漢族人也逐漸接納。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的變化並不復雜。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臀的舊貌,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當時女學生的喜愛,一時間盛行全國。旗袍的誕生幾乎成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還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電影明星等,在旗袍樣式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旗袍的發展。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傳到了外國,被西洋女子效仿穿著。

發展至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著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旗袍,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徵著華夏文明,襯托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新,在時尚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伍』 品牌服裝發展史

不同品牌服裝有各自的發展歷史,列舉不完,下面列舉中華古代文化發展歷程:
1、 先秦時期的服飾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是在夏商時期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范圍。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別。天子後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級制度日益嚴格。
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形狀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條帶系束。春秋戰國之期,出現一種名為「深衣」的新型服飾,它是一種連體服飾。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福、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飾的舊樣式。胡服的 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在軍隊里廣為盛行。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諸履之中,以舄為貴。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種顏色,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鞋是一種高幫的便履,以皮革製成;靴則是來自西域,胡人騎馬射箭時穿著,後來漢族人也逐漸接納。
2、 秦漢時期的服飾
秦朝統治中國的十五年間里,秦始皇兼收六國的車旗服御,創立了衣冠服飾制度。秦朝的服飾仍然是連體式,寬袖、大袍,服飾制度嚴禁。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因此,漢代的服飾中的冠制特別復雜,有十六種之多。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各少數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
中原人民的服飾,特別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衣服的形式適體。六朝的服飾,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則穿褂襦,雜裾雙裙,甚是美觀。這個時期的服飾,可以參鑒《洛神賦》、《列女傳》等圖卷。
北朝的服飾,以合身的褲褶裝、短袍衫,各式的靴子為特點,服裝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婦女的服裝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種花冠為點綴,進而導致宋代的鳳冠定製。
南朝服飾 北朝服飾
灑脫娟秀的魏晉風度 錦履立花紋,綉帶同心苣—晉
4、 隋唐五代時期的服飾
隋初的服飾,比較樸素。袍衫和胡服是當時的主要服飾。自隋煬帝起,社會風氣發生變化,服飾因此日趨華麗。這種華麗的風格一直延續至唐代。
唐代初期,車服制度皆承襲隋制。到公元621年,才正式頒布車服之令,冠服制度開始確立。唐代 是中國歷代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唐代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方面都吸收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外來的服飾,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這使得該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更富有時代的特色。由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唐代許多新穎的服飾紛紛出現,胡服在此時的影響巨大,尤其是對褲褶服飾的產生,將秦漢時期的交領、寬衣大衫、曳地長裙的服飾逐漸淘汰,轉為盤領、緊身窄袖、合身的短衫、瘦長裙所替代。服飾逐漸的開放,強調體態的美感,配掛披或胡帽;鞋子除雲頭高履外還出現了小蠻靴。在加上織品的發展,許多輕薄細柔的布料被開發出來,因此透明的、多層次的穿著開始引領風騷。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裝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裝、胡服和所謂的「時世裝」等。
唐代仕女下裝多穿裙子,腰束的極高,甚至高過胸部。裙色以紅、紫、黃、綠最多,其中以紅色最為流行。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寬長的肩巾、下穿高頭雲履。婦女服飾展現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明衣原屬禮服的中單,是用透明的薄紗製成。在以往只當作內衣穿著,但是在盛唐時期,明衣被拿來當作外衣,並成為盛裝。
女扮男裝也是唐代的服飾特點之一。身著窄袖圓領長袍、配腰帶、穿長褲,另外可以穿胡服、戴胡帽,女扮男裝的模樣;這些服裝有寬袖、窄袖,有圓領、翻領,以及烏皮六合靴,是當時很有特色的服飾。
5、 宋代服飾
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飾均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新制頒發後,才逐漸將其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稱為常服)、時服(按季節頒賜文武朝臣的服飾)、戎服以及喪服。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邊再穿長袖對襟褙子,褙子的領口及前襟繪綉花邊,時稱「領抹」。宋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清新、朴實、自然、雅緻。
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婦女的彎頭短靴形狀小巧玲瓏。
宋代織品非常的發達,泥金、印金、貼金、彩繪、刺綉在服裝上廣泛使用。織品的質地輕薄、飄逸,給人秀麗之感。
6、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
五代十國以後,中國社會先後出現了遼、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為主體的政權。這些民族的服飾雖然保存了一部分漢制,但更多的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特點。
遼代服飾衣冠服制並不統一。金代服飾初始也不甚完備,直到元代,服飾才日趨成熟,日漸華麗。元代服飾統稱長袍,男女差異不大。用華麗的織金布料及貴重的毛皮製成;但是由於民族性質,分為蒙制和漢制兩種。典型的蒙制冠服是以「姑姑冠」為主的袍夫,交領、左衽、長及膝,下著長裙,足著軟皮靴,是元代皇後貴妃所穿著的服飾。漢制的婦女服飾一般沿用宋代的樣式,以交領、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為主,也常穿窄袖的長褙子,下穿百褶裙,內穿長褲,足穿淺底履,這類服飾是當時服飾的特點表現。
7、 明朝時期的服飾
明代對於整頓和恢復傳統的漢族禮儀十分重視。首先,廢棄了元朝的服飾制度,隨後根據漢族的傳統習俗,上采周漢,下取唐宋,對服飾制度作了新的規定。
明代的男子服裝恢復了唐宋的傳統特色,以袍衫為主。朝服仍然免冠;文武官員祭祀時戴梁冠,穿赤羅衣裳;冠上的梁數及所佩戴的綬分別等級;職官公服穿袍,盤領、右衽、袖寬三尺,用絲或紗等製成。袍服的顏色有所定製:一至四品用緋,五至七品用青,八至九品用綠,並按照級別綉織各種紋飾。常服比較的簡便,一般由烏紗帽、團領衫及革帶等組成。
明代的婦女主要穿著衫、襖、霞披、裙子等等。衣服的樣式大多仿自唐宋,恢復了漢族的習俗。普通的明代婦女的禮服規定只能為紫色粗布,不許有金綉。袍衫只能用紫、綠等淺色,不許用大紅及黃色。明代的仕女服飾有禮服和便服之分,禮服為寬大的上衣、大袖衫,便服則合身、窄瘦、修長,以長襖和長裙為主。這一時期,雲肩、比甲(長背心)的使用最有特色。明代仕女穿著崇尚窄瘦合身,一般是對襟的窄袖羅衫與貼身的百褶裙;明代婦女喜歡將比甲當作外出服穿著,並配以瘦長褲或大口褲。
明代的纏足之風盛行,並以此為美。服飾多以團花為飾,喜歡紫、綠、桃紅及各種淺淡色,至於大紅、鴉青、黃色等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使用。
8、 清朝時期的服飾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
清代的服飾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清代仕女服飾內容主要以旗裝為主,包括:旗袍、大衫、大褂、寬口褲、寬褶裙,等等。這類服飾多為合領、右衽,領、襟、袖使用寬大的襕邊作為修飾,袖子短而口寬,長及手;袍在身側開高衩,下穿寬口大褲,足穿花盆鞋。部分清代的服飾沿襲明代的風格,以大褂和大衫為外衣,合領右衽,短袖而寬;下穿寬大的百褶裙,裙長及足,內穿寬口大褲,不穿綉花鞋。
清代的服飾融合漢滿兩族的風格,大襟長褂,以滿族的高領、大襟緣邊、寬口袖、衣長至膝的長褂配合漢人的發型、長裙、綉花鞋,有時外套長褙子,有明代的遺風。有些外套坎肩,形式為高領右任、無袖的夾衣,領、襟、衣緣同樣飾有寬大的緣邊,下穿寬口長褲,足穿尖頭綉花鞋。這些都是清代典型的穿著造型。
9、近代服飾 (西風東漸話變革) --辛亥革命後的服飾
自乾隆之後,西洋商品日漸輸入我國,制裝的外來原材料大大吸引著國內的婦女們,於是在衣著傢具上明顯地出現了變化,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風氣。
辛亥革命後,服制形式大變,清代的官吏衣著和頂戴都被淘汰。最突出的就是剪辮,當時「剪」與「留」,已經成為革新和保守的分水嶺。剪辮的先行者是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識分子,偏遠鄉村仍不輕易接受。當時旗人盛裝雖然消失了,但是旗袍仍然存在,女學生中的「藍布大褂」是領銜的式樣,而後日漸流行起來。
由於電影的出現,電影明星成為逐漸顯赫的人物,上海成為中國女裝的大本營,粵裝、港裝成為上海裝的一個支派。民國初年女子的生活起了變化,居住在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外來思潮影響,紛紛走出閨房,奔向社會,投身電影業、商業、手工藝業、做教員、舞女以至做官吏等,由於此類職業的要求,改裝換容就成為必然之事。
由於城市與外界交往頻繁,因此服裝的款式、材料變化快,而邊遠山區和農村,相比之下幾乎相差 一百五十年。比如當上海女子已經開始整燙頭發,足著高跟鞋時,河北的三河縣婦女頭上還戴著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還纏著一雙「三寸金蓮」;當北平的貴族婦女已經著貼身旗袍之時,在甘肅還有三十年前上海時興過的大鑲滾袖衣。民國元年政府規定了男女禮服的形制,男子有大禮服和常禮服。大禮服分晝禮服和晚禮服兩種,均採用黑色衣褲和領結。常禮服有西式和中式兩種,中式即長袍馬褂,女子禮服是身長齊膝,有領,對襟式,裙的前後有鏡面,兩側做襇,兩端有帶結的式樣。都市女子結婚採用頭披白紗,身著絲織禮服,手持白色花束,舉行"文明"結婚,農家女子仍然穿紅襖戴珠冠,乘坐紅轎,保持著舊式風俗。民國初年,福建一些地區甚至還在延用著明代的婚裝,女子頭戴瓦楞帽或方巾,身披霞帔戴珠冠,男人頭戴大禮帽,上綴紅緞辮或紅絲線,這男女二者的裝束實不相稱,與都市的距離也更大。
北伐以後,政府規定新服制,男子採用中山裝和西裝。這兩種服式均為外來式樣,在官職人員和知識界比較多用,夏季選用白色,其他季節選用黑色或深色。長袍馬褂仍然是常服的一種。立領、三袋七個扣子的學生裝主要是高等學府的制服。長袍外加坎肩、馬甲使用也很普遍。此外上衫下褲或外罩一條紵裙(圍系式的或長或短的小裙),是鄉間男女的普遍裝束。女裝在這個時期變化較大,有保留清式偏襟衣褲的;有上衣下裙仿效西式的;學堂中女學生多著偏大襟上衣底襟圓擺,齊肘中袖短衫,黑色綢裙。社會婦女的常裝仍以旗袍為主,民國廿年以後這種裝束又普遍流行起來。新裝的總趨勢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各種素色或者印花面料的曲線長旗袍,特點是在衣邊加鑲條、補花或衣外加套小馬甲和絲質圍巾,另一種是上衣下裙分開的衣裙式。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外來商品的進入,西方生活習俗的滲透,國內大城市女子頻繁地出入交際場所,使得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合體著裝最為突出,洋式衣裙還要配上眼鏡和手錶,遮陽傘握在手中,更顯新潮和浪漫。甌洲和東洋摩登時裝,從短裙、內衣以及色彩等方面影響著國內的女子,仿效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模仿美國的簡便裝束,愛好運動的女士們多穿紅色鑲銀鈴的百褶裙,並以胸罩代替舊時的肚兜〈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一種用紅布綉花,並加金銀鏈,掛在頸部的護身衣)。此外連衣裙〈五十年代蘇聯稱"布拉吉"〉也較為普遍,追其根源,我國古代傳統服式就是上衣下裳的連衣形式,只不過由西方再度傳入則更加簡化和便於活動罷了。在民國以後的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裘衣仍盛行於富人之家,反毛大衣外用是自古至今的貴重衣物。清代的「端罩」也是一種反毛對襟式外衣,其區別在於不是翻領。「斗篷」是一種外出常用的服式,著此裝瀟灑自如,風度翩翩,當時這種斗篷在上層人士的男子和老年女子中比較流行。以上服式雖然只有幾種類型,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地區差異較大,所以眾多地區的服式可從幾種類型的服式中利用色彩、裝飾、原料的不同,選擇,變異出更多的服式品種來。
皮鞋、提包和傘,都是日本"東洋女"帶進來的。光緒末年在廣州就已出現過這種裝束,被人們稱為"自由女"裝束,這表示了她們開放的思想和行為。民國初期開始有一些人行「文明結婚」、做「文明事業」、成立「小家庭」等,他們所穿的摩登服裝叫"文明裝"。西方服裝對我國的影響,主要在二戰後的時期。我國女留學生有不少去甌美名城尋求配偶,於是將東方的裝飾藝術帶向西方,同時又將甌洲的服裝、飾物和化妝品等帶回我國,這些女性自然而然成為外國商品的推銷者和消費者。
時裝的興起,也促進了童裝的發展,迫使不利於兒童身體發育的緊窄小旗袍和短褂改變成適合身體發育的新式童裝。

『陸』 新中國到現在衣服的發展(歷史課題)

四九年至五來十年代中自期,服裝還是很漂亮的,部分城高女性仍然穿著大襟的衣服,新潮的跟著上海灘的調子走。
五十年代中期,
六十年代中山裝,女的是小碎花的棉布褂。
七十年代男裝無變化,中山裝、解放衣,女的除了革命服裝就是凈面褂子。偶爾有小碎花。格子上衣開始流行。
八十年代上半期,仍然是格子橫行,下半年開始出現牛仔褲,晴綸毛衣。女的踩腳褲----俺的媽呀!全中國都是啊!
九十年代就百花齊放了,但還是有流行的大趨勢。

『柒』 中國近代服裝發展史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孫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賜聽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式樣。於是,孫中山決心自己設制服裝。他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並徵求意見,終於創制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裝之所長。它是以廣東便服為基樣,在直領上加一翻領,如同將西裝內襯衣的硬領「移植」過來。這樣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農和硬領的功用,穿起來顯得很硬挺。同時,又將便服或一般西裝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如此「雙雙」、「對對」,頗具均衡對稱之感,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又在上下左右四個衣袋上加上軟蓋,並各訂扭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可防袋內物品遺失。下面的兩個明袋採用能縮漲自如,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旨在便於放置書本、筆記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證明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讀書的美德。孫中山開始設計上衣的鈕扣有七個扣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改成了五個。這就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孫中山還參照西裝褲的式樣親自設計了中山裝褲子:前面開縫,一律用暗扣;左右兩側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設一小暗袋,俗稱表袋,也可藏用。這種褲子穿起來很方便,褲袋也可放置隨身攜帶的必需品。此外,褲袋的腰部打褶,褲管翻腳也有異於其他服裝,成為中山裝的特色之一。孫中山親自設制了新服裝,又親自帶頭在各種場合穿著。因為,這種服裝優點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觀大方。可以使用高級衣料製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製作。既可以作為禮服,又可以作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眾的歡迎,將它稱為「中山裝」。後來,經孫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廣,一時穿「中山裝」,舉國崇尚,蔚為鳳尚。
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據資料記載,最早穿袍旗的漢族婦女是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仿效。同時,社會輿論對此也大加贊揚。於是,旗袍竟成了當時女子最時髦的服裝。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式樣與清末的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20年代末,因受歐美服式的影響,旗袍式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時的旗袍,衣長大大縮短,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但不久,又興起低領來,領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無領旗袍的。袖子的變化也是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於衣長,一個時期流行長的,長至下擺曳地;以後又流行短的,短過膝蓋。從40年代起,旗袍的式樣趨於取消袖子,縮短衣長和減低領高,使旗袍更加輕便、適體。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將傳統的旗袍式樣與現代女裝式樣揉合起來,使旗袍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政治的過分干預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政治上的極左思潮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政治的標准下清除了所有存在「意識形態問題」的服飾,其中包括西洋的、封建的、奢華的艷麗的,甚至於性別特徵明顯的。最後剩下的只有中山裝、軍裝、學生裝了,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服飾最單調貧乏的一頁。
自民國以後,擁有時裝,特別是婦女時裝的出現。他是一種時髦的服裝。既和與節令,也符合時代潮流,時時變化。有很大的流動性,創造性。近代婦女穿著時裝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大轉折。不同於歷代那樣受嚴格的封建等級服制的限制,難於有大的變革,而民國以來帝制廢棄,封建限制逐漸消失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衣著,紋樣,色彩,加之經濟、文化的發展及時裝業的興勃時裝上的推陳處新,爭奪斗艷,造成服裝史上空前的繁榮景象。
或許現在服裝就是那隻涅般的鳳凰,世紀末的狂風烈火將使她鍛鑄一新,重現光輝。服飾,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像飲食那樣出於維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樣出於防身之必需,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造。
第五章 現代
不可否認,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走向衰落與脫變的一個世紀;同時,這個世紀也是民族傳統服裝孕育新生能量的世紀。
一百年前,在北京宣武門南,達智橋胡同的松筠庵里,一個蓄著長辮,自穿袍的年輕人,用有力的行草寫下了中國近代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他就是康有為。他在上疏奏摺中稱:「……以數千年一統緩之中國衰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矣!」可見當時中國服飾的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樣勢在必行。辛亥革命首義成功,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服制》法令,將歐式的燕尾服,圓筒帽列為中國大禮服,西服為小禮服,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令確立西式服裝在社會禮儀中的地位。從此,中國自上而下地開設接受西式服裝與服飾習慣。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蹉跎,負載著舊時代精神的民族傳統服飾形式逐漸消失,中國人的衣行為模式逐漸與西方趨同,最終「與國際接軌」。
於今日的國際環境之中,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首先在物質領域與其他發達國家趨勢向同一,經濟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譬如都市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家用電器、漢堡可樂、西裝、T恤、等。其次,物質生活的間接影響以及傳媒通訊的直接影響精神領域的同一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思維方式、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甚至於語言表達都在朝著一個潛在的國際標准靠攏,服飾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更不能忘記祖輩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又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開始的樹葉獸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綾羅綢緞,服飾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中國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奇跡的神話。
現今,中國加入了WTO,更大的機遇在等著我們爭取,更大的挑戰也在等著去克服。我們不能一味的看著門外,應該更好的運用已有的財富,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服裝特色。

『捌』 世界服裝發展史

縱觀服裝的發展史,之所以有中外服裝那麼大的區別和兩地不同的文化和穿著觀念是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的。
從服裝的穿著看,中國人講究儀表的修飾,西方人崇尚顯露人體的美;中國人的服裝行為注重自我調節,所以比較保守,少變化,而西方人的服飾行為注重自我表演,所以比較開放,多變革;中國人對服飾重裝飾之美,講究與環境和諧,西方人對服裝造型之美,講究與環境對比。
服裝的製作工藝上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式服裝結構是整片式平面型的,重視二維空間效果,不強調服裝與人體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裝表現人體曲線,服裝平直寬松,採用平面裁剪法。西式服裝結構是分割式立體型的,強調三維空間效果,在結構上以立體裁剪為主,注重試縫、修訂和補正,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和體,突出人體曲線美。
其次是中式服裝的製作是靜態的,西式服裝製作是動態的。傳統的中式服裝的剪裁都是放在案板上進行的,衣片的衣縫均以直線為主,所以衣縫線條等均是用粉線團彈出來的,在衣片中間也不做任何收省或分割組合,衣片是整片的很少有附件或配件。即使有少量的衣袋等附件,也是採用蓋貼的形式帖縫上去的。衣片縫合時也只是兩塊衣片上下對疊後沿邊縫合即可,根本不需要有試樣或修正過程,所以是一種靜態式的製作過程。成衣後造型方正、整齊,穿在身上成為一種人體的偶像或禮儀習俗的象徵。這種靜態製作服裝的形成,完全是和中式服裝平面型結構有關,也和我國的民族性格喜靜不喜動有關。

閱讀全文

與衣服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