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國家在振興裝備製造業,發展高端製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密集出台了諸多政策和配套措施,《中國製造2025》明確規劃了中國製造業未來10的工業之路是一條智能化、自動化之路;在國民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也清晰規劃了重點發展的領域,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作為高端製造業的一個重點領域,其發展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大力支持。
由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投融資對於智能製造方面也非常關注,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投融資市場一片火熱。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已逐步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5G時代的到來更加推進了我國科技企業的迅速崛起,同時也加快推動了我國「中國智造」的發展進程。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面對居民出行受阻、企業復工困難、醫療人員缺乏的情況,許多智能製造企業依靠著自身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製造優勢,研發出送餐機器人、智能醫用服務機器人、自動測溫機器人等,使得人們疫情下的生活能夠正常運轉。
目前我國已經具備發展智能製造的條件與技術,包括已經取得了一大批相關技術的研究成果,例如機器人技術、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感知技術等等,同時以新型感測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主的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體系也初步形成。
國家高度關注 出台多項政策支持工業智能化
由於工業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地位,因此我國對於工業製造也非常重視。截至2019年底,我國基本跨越「工業2.0」(電氣化),開始進入工業互聯化階段,我國開始建設工廠物聯網、服務網、數據網、工廠間互聯網,工業裝備逐漸實現集成。同時我國近年來也發布多項政策推動我國工業智能化的發展,特別是我國頒布的《中國製造2025》,為我國「工業4.0」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貳』 誰有中國近代製造業發展歷史
誰有中國近代製造業發展歷史 [歷史話題]
『叄』 中國製造業發展
製造業向三個方向發展:1.3d列印。2.人工智慧。自動化。3人工製造。
製造業定製化,大數據整合規模化,支柱產業製造業多樣化,國家創新將提升,代工廠減少。
『肆』 中國電視製造業發展史
1958年,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北京牌14英寸黑白電視機在天津712廠誕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在同一地點誕生,從此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的序幕。
1978年,國家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定點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1982年10月份竣工
投產。不久,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這期間我國彩電業迅速升溫,並很快形成規模,全國引進大大
小小彩電生產線100多條,並涌現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一大批國產品牌。
1985年,中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663萬台,超過了美國,僅次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電視機生產大國。但由
於我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價格、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電視機普及率還很低,城鄉每百戶擁有電視機量分別
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934萬台,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
1985-1993年,中國彩電市場實現了大規模從黑白電視替換到彩色電視的升級換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開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電,29英寸彩電的市場價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
經售出10多萬台。
1996年3月,長虹向全國發布了第一次大規模降價的宣言——降低彩電價格8%至18%,兩個月後,康佳隨後
跟進,打響了彩電業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價格戰。當年4月,長虹的銷售額躍居市場第一,國產品牌通過價格戰將
國外品牌大量的市場份額奪在了手中。這場降價戰後來也導致整個中國彩電業的大洗牌,幾十家彩電生產廠商從
此退出。
1999年,消費級等離子彩電出現在國內商場。當時40英寸等離子彩電的價格在十幾萬元。
2001年,中國彩電業大面積虧損,康佳、廈華、高路華虧損,長虹每股贏利只有1分錢,這種局面直到2002
年才通過技術提升得以扭轉。
2002年,長虹宣布研製成功了中國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電視。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傳統業界極限,
屏幕尺寸達到了30英寸,當時被譽為「中國第一屏」。
2002年,TCL發動等離子電視「普及風暴」,開啟了等離子電視走向消費者家庭的大門。海信隨即跟進。
2003年4月,倪潤峰掀起背投普及計劃,背投電視最高降幅達40%。
2004年,美國開始對中國彩電實施反傾銷,導致中國彩電無法直接進入美國市場。
2004年,中國彩電總銷量是3500萬台,其中平板電視銷量不過區區40萬台,占整個彩電產品的1.14%。
2004年10月開始,平板電視在國內幾個主要大城市市場的銷售額首次超過了傳統CRT(模擬)彩電。
2005年上半年,我國平板彩電的銷售量達到72.5萬台,同比增長260%;城市家庭液晶電視擁有率達到了
3.56%,等離子電視擁有率也達到了2.81%。
『伍』 中國製造業
在次貸危機和金融風暴的全球背景下,我國製造業可謂是機會和挑戰並存。
一方面,從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機會看,美、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國家經濟將金融危機重創之後,2009年經濟將陷入衰退或衰退的邊緣,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將勢必向發展中國加速轉移以對沖本土經濟的不景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這將對中國製造業的成長和升級帶來歷史性契機。次貸危機後,發達國家製造業的前景將更加暗淡,迫於利潤與生存的壓力,發達市場的製造企業將向中國加速轉移生產,國內企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也隨之迅速提升,這必然有助於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的提升。
另一方面,從我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挑戰看,中國製造業面臨產業升級和轉型等系列挑戰:
(1)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製造業相關部門的外部需求將有所減弱,部分行業產能面臨重新調整,從2008年1-9月份我國的製造業出口結構看,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仍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率,然而紡織等勞動密集型或初級加工部門的出口面臨嚴峻挑戰。
(2)目前,中國製造業生產技術特別是關鍵技術主要依靠國外的狀況仍未從根本上改變,部分行業勞動密集型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盡管我國製造業的技術創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開發能力仍較薄弱,研發投入總體不足,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缺乏世界一流的研發資源和技術知識,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創新不足,基本上沒有掌握新產品開發的主動權。不但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與新興市場國家也有一定差距,根據韓國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07韓中公司在製造業領域的技術差距為3.8年,韓中製造公司技術差距最大的是鋼鐵和紡織業領域,韓國領先中國4.1年,而在電子領域,兩國公司之間的差距為3.4年。
(3)產業集中度不高,組織結構有待於優化。中國製造業企業小而散,經營規模和專業化協作和國際同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整體實力較弱,缺少參與國際競爭的"航空母艦",使中國製造業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面臨著組織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尤其是如集成電路製造裝備、轎車製造裝備、數據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等行業存在嚴重依賴外部進口行業的組織結構存在較大的調整空間。
(4)國際經營經驗仍存在較大不足,製造業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當前我國的製造業仍然處於粗放型管理狀態,與西方發達的製造業相比,我國製造業材料消耗、能源消耗高,人均生產率和設備利用率不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差。製造管理直接關繫到企業競爭力的高低,只有製造管理水平的領先,才能保證裝備製造產業的領先。要實現製造型企業的全面管理改進,必須解決製造管理這一關鍵性環節。即通過先進的內部生產計劃及控制技術,縮短生產製造周期和采購時間,實現外部供應鏈的協調與優化,降低庫存資金佔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5)劣勢(Weaknesses)。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靠低端產品競爭和頻遭技術侵權指控的表現實際上暴露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劣勢。在衡量國際競爭力的另一個關鍵指標「科學與技術」上,我國的排名是連續下降的:1994年是第23位,1995年是第27位,1996年是第28位,2001年是第35位,2002年是第33位。在「企業管理」指標中除「勞動成本」之外,其他指標排名都很落後,這也同樣說明我國在企業管理和技術創新水平方面的落後,而科學與技術又是決定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在衡量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方面,研發投入是最基本的重要指標。按照國際慣例,企業要保持生存,其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佔到企業銷售收入的2%左右;要保證領先地位,必須佔到5%以上。而在發達國家,工業企業的研究開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一般是3%~5%,高科技企業可以達到20%。據統計,1995年我國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為0.18%;其中,大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分別為0.3%和0.02%。目前,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1%~2%,而「全球500強」中美國上榜企業是5%~20%。現在,約有2/3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沒有建立研發機構,新產品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平均只有8%。企業如此低的研究開發投入,顯然難以保證有效地開展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不利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和內生增長能力。
我國不僅研發投入少,而且知識產權也少。從近幾年的發明專利數量看,國內外申請也差距懸殊:1997~2001年,國內向國外申請從299件增至1,027件,合計1,949件,而國外來華申請從20,953件增至26,401件,合計90,686件,是國內向國外申請的46.5倍。含專利權的使用和轉讓在內的「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收支差距也不容樂觀。1997~2000年我國企業出口收入從5,500萬美元增至8,000萬美元,合計2.73億美元,而進口從5.43億美元增至12.8億美元,總計30.36億美元,高於出口10倍。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2002年我國共有9萬多項專利獲得授權,但其中只有6%左右屬於發明專利,其他都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而從國際知識產權的含金量來看,今天知識產權的保護主要集中在幾個發展前景看好的技術領域,如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在這些戰略性、前沿性和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產生重要影響的高技術領域中,美國、歐洲和日本擁有絕對優勢,如在生物技術領域,美國擁有專利佔59%,歐洲9%,日本17%。
(6)機會(Opportunities)。目前,盡管中國宏觀經濟同樣面臨周期性下滑趨勢,但製造業的景氣度還是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製造業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率保持在20%左右的增幅水平,遠遠高於美國、歐洲等製造業大國水平。因此,在金融危機的產業格局調整中,中國將強化其製造業中心的地位,並在近期內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據華盛頓經濟咨詢機構GlobalInsight預測,中國將於2009年超越美國而成為全球最大製造中心,較預期提前四年。GlobalInsight稱,2008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輸出中所佔比例將達到17%,而美國將從2007年的20%下滑至2009年的16%。
美、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將金融危機重創之後,2009年經濟將陷入衰退或衰退的邊緣,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將勢必向發展中國加速轉移以對沖本土經濟的不景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這將對中國製造業的成長和升級帶來歷史性契機。次貸危機後,發達國家製造業的前景將更加暗淡,迫於利潤與生存壓力,發達市場的製造企業將向中國加速轉移生產,國內企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也隨之迅速提升,這必然有助於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的提升。
(7)威脅(Threats)。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製造業相關部門的外部需求將有所減弱,部分行業產能面臨重新調整。從2008年1~9月份我國製造業出口結構看,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仍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率,而紡織等勞動密集型或初級加工部門的出口面臨嚴峻挑戰。製造業各部門受金融危機沖擊的程度不同,但總體上呈現外部需求減弱的趨勢。
(8)中國製造業發展前景
金融危機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製造業相關部門的外部需求將有所減弱,部分行業產能面臨重新調整;另一方面促使全球製造業的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潤的壓力下,西方國家製造業將加速向亞太新興市場轉移,這勢必推進中國產業部門尤其是製造業結構的優化。
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集中在製造業領域,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的供給能力起了重要作用。當大量的跨國公司直接將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市場,他們在分享中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低的資源優勢時,我們卻很難在短期內學習到他們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效率優勢;相反,我們在製造領域的優勢在慢慢地消失。我們雖然具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但並沒有形成總成本最低的優勢。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存,應迅速做出戰略調整,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和優化管理;同時,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和國際產業轉移帶來的機遇,獲得拓展發展新空間。
『陸』 本人正在做課題論文,主要研究中國製造的發展歷程。不知道今年我國的製造業有什麼具有創新技術的產品呢
東泰五金,今年推出了六款具有亞洲首創技術的新品,9月份上海的國際傢具展他們也會去參展的,除了東泰五金,也還有其他著名的製造業。這個展會應該對你的課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去看看的。
『柒』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歷程
相對其他產業而言,中國的製造業是發展較快、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門類,也是加入世貿組織後受益可能性較大的部門。中國製造業得以快速發展、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的基本經驗有二:一是較早和較大程度的對外開放。中國多年來一直是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外商直接投資中超過70%的份額投入到了製造業領域。對外商開放投資,開放市場,中國的製造業不僅並未因此而萎縮,而且通過與外商在合作中學習,在競爭中提高,產業的規模、水平和競爭力不斷擴張、提升和增強,許多產品產銷量位居世界前茅,工業製成品占出口總額的比例達到90%。二是較深層次、較大范圍的市場化改革。改革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放鬆或放開市場准入管制,鼓勵和促進市場公平、有效的競爭,煥發了企業微觀主體的活力,尤其是民營經濟的進入與發展,在許多行業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純粹的國有企業占製造業產出的比例已從1980年的76%,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30%。體制改革帶來的「內生增長效應」在製造業領域得到很大程度地體現。 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是明顯的(盡管在不同產業的表現有所不同甚至有較大差異),並處在較大程度的動態轉換中。這種比較優勢不僅體現在數量龐大、供給源源不斷的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方面,而且更多地體現於不斷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級的大規模加工組裝業優勢,以及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和潛力等方面。這些比較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國際競爭優勢,在國際分工中已經並將繼續爭取到比較有利的地位。如果說,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對外開放和市場化改革,那麼加入世貿組織後,在更加開放和市場化的環境中,將促成中國製造業比較優勢更為充分和有效地發揮,在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更大利益。 當然,在製造業領域中,不同產業的成熟度、開放度和比較優勢存在較大差異,加入世貿組織對這些產業的影響是不均衡的。從長期來看,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依託於資源稟賦和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s),它具有長期性和基礎性特徵,決定產業國際分工、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的長期趨勢和基本格局;二是依託於競爭戰略和制度條件的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s),它具有明顯的戰略性和選擇性。中國正處於經濟體制、工業化進程、供給與需求結構等因素劇烈變動的時期,影響中國產業競爭力特別是動態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因素十分復雜和易變。從加入世貿組織這個大背景來看,產業國際化和全球化趨勢、市場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產業成熟度、國內需求潛力和動態比較優勢等因素,對於產業發展前景和競爭優勢的影響將更為直接和明顯。因此從這些影響因素出發,我們試圖建立一個加入世貿組織背景下中國產業發展前景的評估方法,以此全面評價加入世貿組織對各製造業部門的近期和中長期的影響。其要點包括:一是尋求構建一個普遍適用於工業部門的統一的世貿組織背景下產業發展前景的評估方法,使得所有工業部門能夠放在一個坐標繫上進行橫向對比;二是將短期對策研究與長期趨勢研究有機結合起來,放寬研究視野,以求准確把握加入世貿組織後各行業發展的長期方向;三是通過世貿組織背景下產業發展前景的評價,廓清今後一個時期政府政策調整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捌』 中國歷史上製造業從什麼時候開始
你這個製造業怎麼理解?
如果是手工製造,有中國人的時候就開始了
如果是機器製造,開始於洋務運動
『玖』 中國製造的發展歷程
中國製造給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美國方面的測算,中國製造近幾年裡為美國的消費者減少了7000億美元的支出。正是在這樣大量廉價消費中國產品和中國資源的同時,這些國家的企業也產生了抱怨,中國製造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他們本國的製造。由於中國產品比本國產品價格要低的多,又很實惠,所以有很多國家的商店一般到年底都沒有什麼收入。
這些年來,我國的礦產品也不收資源稅,使我國的能源價格十分低廉,電費、油費都相對便宜,從而導致所有在中國生產的出口商品價格都相對低廉。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保證中國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必須提高本國的資源稅率,避免外國企業過度廉價利用中國資源。
主宰這場轉變的必須是中國政府行為,政府必須盡早快速地出台各項法律法規,調整國內生產要素的價格,從而影響出口產品的價格,強迫中國製造產生升級換代,進而提升中國的產業結構,最終改變高消耗、高污染、廉價出口的局面。
和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10年才發展起來的房地產業相比,「中國製造」不僅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還吸收了一億左右的就業人口,其中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農民工。「中國製造」的前景關乎社會穩定和改革的未來。只有將「中國製造」留在中國,才能為進一步的改革和經濟升級贏得時間。 製造型企業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質量、更便利的方式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在全球化市場,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成為主導,他們可以從各種銷售渠道尋找價格最低、最優、最方便的產品和服務,競爭已經不僅在地區間展開,更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要達到這種競爭的根本目的,必然與實現這個目的的製造過程密切相關。一般製造業的活動過程,可以分解為原料生產、產品設計、各級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銷售、零售等連續的環節,即供應鏈過程。
製造業需要IPD和ISC
不同製造企業在最終競爭結果上的懸殊,就在於處理供應鏈過程上的差異。因為每個環節對最終成品的價值並不一樣,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高的價值,顯然就是製造業的本質。尤其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時代,如何從全球資源配置的角度來優化每個製造的環節,從而一體化整個供應鏈流程,並持續更新換代,就越發成為現代製造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關鍵。
在假如4元的產品價格中,這個原料成本僅佔1元,而且很難進一步節省,那麼,這個環節是否就不存在高價值呢?事實證明,如將原料生產與產品設計聯系在一起,75%的價值創造能力是落在產品的研發上;相反,靠原料成本的節省僅可以創造25%的價值。也就是說,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優化產品結構,特別是產品研發設計及其生產決策,可以擺脫原料成本的約束,創造更高的價值。這就是我們要說的IPD(Integrated·Proct·Development),即製造企業需要令整個系統得到不斷的效率提升和產品的改進,從而在全球競爭中創造更高的價值。美國美泰公司(Mattel)為加強IPD,每年投入大量資源研發,並有專門的實驗室和跨部門的研究團隊專事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
中國企業的問題不僅是在原料生產環節上不敵跨國公司,缺乏產品創新能力,在其他更高價值的環節上,同樣是缺乏話語權,處於競爭的弱勢一方。美國美泰公司(Mattel)把持了各級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銷售等各個環節,並在零售端與沃爾瑪(Wal-Mart)等大型連鎖店結成聯盟,僅是把最低價值的生產環節外包給中國製造企業生產。它所佔優的這些環節相比前述的原料生產的「硬一元」,就是構成4元零售價格的另外的「軟三元」,因為它們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更高的價值挖掘潛力。
簡單比較可知,製造企業即使在現有技術水平和產品結構上,也需要控制、影響並拉緊整個供應鏈系統,優化資源在每個環節的配置,從而獲得高價值,而不是分散、孤立地對待每個環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SC(Integrated·Supply·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