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寧波省歷史文化
寧波市位於浙江省東部,地處長江三角洲的寧紹平原東端,瀕臨東海。寧波城處在餘姚江和奉化江匯合為甬江的三江兩岸,故簡稱「甬」。寧波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內「河姆渡文化」,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
寧波境內的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是丘陵,東北部、中部是寧紹沖積平原。主要山脈有四明山、天台山。山海之勝,江河之美,造就了寧波得天獨厚自然條件和富饒豐足的物產環境。
一、「寧波」市名的由來
寧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代。據志書上載:「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後加邑為鄞。」 赤堇山有兩處,一在今鄞縣天童、寶憧一帶 ,一在奉化境內。「鄞」的名稱最早就是這樣來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設郡縣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個縣,歸屬會稽郡。據說當時海外人民到寧波來集貨貿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 ,又設立鄮縣。鄮即「貿邑」兩字的合寫,意即貿易的地方。
漢朝時,這三個縣的范圍大致是:鄞縣包括現在的市區、西南郊和奉化東南一帶,縣治在今奉化白杜;鄮縣包括江東區以東,鄮山以北的地方,縣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北到慈溪一帶,縣治在今江北區乍山鄉城山渡附近。自漢到南北朝,建置和范圍沒有大的變化。
到了隋代,把鄞、鄮兩縣都並入句章,縣治設在小溪(今鄞縣鄞江橋),唐武德年間又將句章改為鄞州,不久又改稱鄮縣。直到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稱為明州,把鄮縣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今定海縣)四縣、歸屬明州。州治開始在小溪,後來就遷到三江口。元和年間,又在鄮縣東面設一望海鎮。
五代時,州縣合治,鄮縣也改稱鄞縣,望海鎮改為望海縣,後又改為定海縣,又把象山也劃歸明州。北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又成立昌國縣(即今定海縣)。這樣,明州范圍就大體上包括後來寧波的鄞、慈、鎮、奉、象、定幾個縣。
唐、宋間的明州,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海口,《四明志》有「海外雜國,賈舶交至」的記載,1974年和義路出土的唐代精美瓷器,就是經由寧波港出口的外銷瓷。唐代在明州還設立了專門管理外貿的機構——市舶司。當時從明州登陸來朝貢和貿易的,包括日本、高麗和一些東南亞的國家。到了宋代,明州和泉州、廣州並稱為全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又是全國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能夠建造可以容納五、六百人的大噸位海船。南宋理宗時,把明州改為慶元府,元代又改稱慶元路。
朱元璋平定方國珍後,因「慶元」有慶賀元朝的意思,又改為明州府。到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明州的「明」字與明朝的國號相同,遂改為寧波府。由於當時的鎮海縣還叫定海縣,明州又緊靠鎮海,取「海定則波寧」之意。這就是今天「寧波」命名的由來。
二 、寧波文化與特產
(一)寧波幫的寧波人為一家人
聞名遐邇的「寧波幫」是寧波商人在開展商事活動中逐步形成並發展起來的一種群體稱謂,是歷史上著名的商幫。
勇創大業。有一句話說,無寧不市。這說明寧波人的創業精神。創業,既要有宏大長遠的目標,又要有堅忍不拔的實干。如同創建一座大廈,目標便是構建大廈的總體設計,實干則是建造大廈的鋼筋砂石。寧波地處海濱,田少人稠,在長期外出經商者中,涌現出一大批實業家,他們根在寧波,創業在上海、天津、武漢以及香港、台灣,還有的徙向海外,諸如虞洽卿、吳錦堂、王寬誠、包玉剛、邵逸夫、應昌期等等。從這些寧波商幫的人生經歷中,都可以發現寧波人自強不息、吃苦耐勞、勇闖大業的精神風貌。在上海的發展歷史中,寧波人創造了50多項第一,比如第一家銀行、第一家證券所等等,他們的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報效桑梓。這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凡是有寧波人在外地從事實業的地方,幾乎都有寧波同鄉會的組織,這些同鄉會都有一個共同的宗旨,扶助鄉親,報效桑梓。這種理念在寧波商幫當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當他們離別故土,走南闖北,艱苦創業,取得成效之時,不忘報效國家,不忘為故鄉父老鄉親造福。以邵逸夫的鄉情為例,可以從他珍藏的「三件寶」中得到證明:一塊銀元大小的泥土製品,周圍鑲嵌著一圈稻穀,正中是穀粒鑲成的兩個字「鄉土」,反面是一個「壽」字;一把銀制的古式鑰匙,上面刻著四個字:「桑梓鑰匙」;一塊石頭鎮紙,上面有邵氏先人的手跡。邵逸夫的人生格言更為明確:「我要為國家富強多做些事情。」他捐贈了10多億資金,用於祖國各地的科教事業。大氣開放,勇創大業,報效桑梓,這也是「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勇於創新,講求實效」的浙江精神的重要內涵,也是浙江精神在一個區域的具體展現。作為寧波人,我真誠祝願寧波精神在推動寧波的經濟發展、提升寧波父老鄉親的文化素養等方面,顯示出強大威力。
(二)「寧海舞獅」,寧波別樣的舞蹈藝術
寧海素稱「獅舞之鄉」。獅舞源於佛教,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人們在敬神祭祖時,常通過獅舞的習俗寄託豐收、太平的美好願望。獅舞一般在正月或喜慶節日,由獅子班這一特定的組織進行活動。每遇獅子班進村演出,都有專人報信,吹號、敲鑼、打鼓、放鞭炮,熱鬧非凡,示意吉祥降臨。先在祠堂、廟宇表演給祖宗、諸神觀賞,以顯示坦盪、虔誠,然後再去廣場,形成獅舞的高潮。「寧海獅舞」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既有表現山區獅子猛勇性格的武獅舞,也有表現沿海地區獅子溫順性格的文獅舞,而介於山海之交的地區則融兩種風格為一體,成為文武獅舞。
(三)「中國開漁節」,漁文化的生動實踐
寧波漁民自古以來就有開捕祭海的民俗。當地政府和有識之士將漁民的自發儀式上升為一個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禮,集文化、旅遊、經貿活動於一體,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漁鄉特色。傳統的祭海儀式表達了漁民出海平安的祝願;「藍色保護志願者」行動體現了人們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而鑼鼓齊鳴、千帆競發的開漁盛況吸引了來自全國的數十萬遊客。
寧波的象山半島擁有800公里的海岸線,象山縣是全國漁業大縣,捕撈業在當地海洋漁業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為喚起漁民對海洋資源日趨衰減的憂患意識,教育漁民自覺保護海洋資源,自1998年始,象山縣委、縣府首創中國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開漁節的活動內容,在改革傳統習俗的基礎上,賦予體現當代漁民精神風貌和社會文化特色的積極成份。以祭海、放海(放魚苗和海)、開船等儀式表達政府和社會各界歡送漁民出海,祝願他們出海平安,滿載而歸;引導廣大漁民熱愛海洋,保護和合理開發海洋資源。
開漁節以「開漁」為號召,請來四方客人,舉行帶有「海」字文化特色的文藝活動,利用開漁節這一文藝舞台,演奏開發海洋、保護海洋、經貿洽談、濱海旅遊、學術交流等推動發展經濟的交響曲
(四)寧波服裝和國際服裝節
寧波服裝的特點:第一、寧波是中國近代服裝的發源地,中國的第一件西服、第一件襯衫、第一件中山裝都出自寧波裁縫之手。第二、寧波是中國最大的服裝產地之一,服裝產量佔全國總量的約12%。第三、寧波是中國最重要的服裝出口城市之一,每年全市服裝自營出口可達近30億美元。第四、寧波市是擁有國家級服裝品牌最多的城市,擁有雅戈爾、杉杉、羅蒙、太平鳥、唐獅、培羅成等一大批全國著名服裝品牌。第五、寧波擁有全國唯一的服裝博物館;6、寧波擁有全國一流的服裝院校。
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寧波國際服裝節是寧波市綜合性大型文化經貿活動。依託寧波這一中國最大的服裝產業集聚基地,通過舉辦系列的服裝文化、服裝經貿和藝術交流等活動,擴大寧波對外影響,豐富市民文化生活,促進了寧波國際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至今,寧波國際服裝節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屆,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十大節慶」之一,在全國各類服裝節中唯一獲得這一殊榮。
(五)「中華民族的文化搖籃」,寧波河姆渡文化遺址
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址。位於寧波餘姚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有4個相繼疊壓的文化層,其中第三、四層是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距今約6000—7000年,出土文物內容非常豐富,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遺物,有數以萬計的,刻有較為精細的裝飾花紋的陶器、骨器等。其中人工栽培的水稻,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農作物。河姆渡遺址大量文物的發現,證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長江下游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化。
(六)別具風味的「臭冬瓜」
「臭冬瓜」為寧波人最愛吃的家常小菜。風味獨特,奇香味美,健脾開味,老少皆宜。「臭冬瓜」是用冬瓜切塊,煮熟後涼透,再撒上細鹽、麻油等調料。吃法非常奇特,把煮熟的冬瓜塊放「臭鹵」中浸泡吃,世間少有。
(七)寧波湯圓
湯圓原名元宵,據考證寧波湯團始於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用當地盛產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細膩純凈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板油製成餡,具有香、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令人稱絕,因而享譽海內外。寧波民間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要吃寧波湯團,以示歡樂、團圓、吉祥之意。一些海外僑胞每逢佳節,總愛吃碗湯團以寄託思鄉之情。自1982年起,寧波湯團已成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個點心品種。1997年入選為中華名點小吃。
(八)寧波溪口千層餅
在溪口製作千層餅始於清光緒年間,已有100多年歷史。它外形四方,內分27層,層次分明,金黃透綠,香酥鬆脆,甜中帶咸,咸里帶鮮,風味獨特,食後令人口齒留香,百食不厭。
溪口千層餅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級名特產品獎,成為中外遊客品嘗和饋贈親友的旅遊食品,特別是背井離鄉的海外遊子,都喜歡托回鄉的親友帶些回去,以慰思鄉之念。千層餅除暢銷浙東一帶外,還遠銷日本、東南亞國家和港、澳、台地區。
(九)「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
寧波奉化芋艿頭是寧波有名的傳統土特產,以奉化前葛產的芋艿頭最負盛名。芋艿頭富含澱粉、維生素C、鈣、磷、鐵等成分。芋艿頭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紅燒、蒸煮、鹽烤或鹹菜汁烤著吃,也可以燉排骨吃,「排骨芋艿煲」已成為寧波餐桌上的一道名菜,吃起來別有風味。
三、寧波的歷史名人
(一)「出世之才,遂兼五絕」的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寧波餘姚人。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少年時學於顧野王,十年精思不懈,文章文明於世。初為隋煬帝近臣,入唐後,為弘文館的學士,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故世稱虞永興)。甚得唐太宗的敬重,死後贈禮部尚書,並繪像於凌煙閣,為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曾詔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虞世南幼時從智永學書,得王氏家傳,所以其書筆致圓融豐腴,外柔內剛,血脈暢通。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見存從帖中之外,有《孔子廟堂碑》、《破邪論》、《汝南公主墓誌》、《摹蘭亭序》等。《唐人摹蘭亭序三種》其中之一傳為虞世南的墨跡。
(二)「心學大師」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寧波餘姚人,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因築室餘姚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他所創立的學說不僅名滿一時,並且左右了思想界幾達百年之久。他發展了陸象先的主觀唯心主義,成為理學史上的一大流派—心學,在中國思想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他認為「萬事萬物不外於吾心」,「心明即是天理」,提出「致良知」說。強調「知行合一」,要求把不善念頭在內心活動過程中及時克服,但又從道德修養上強調不能只說不做,主張能行才是真知。他的學說在明朝中期以後影響很大,還流行到日本,稱為「陽明學」。起著作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三)「忠臣孤子」黃宗羲
黃宗羲,中國明末清初史學家,思想家。寧波餘姚人。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為梨洲先生。其父因東林黨獄被閹黨迫害而死。崇禎帝即位,宗羲赴京為父鳴冤,被許為「忠臣孤子」。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南下,弘光政權崩潰,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他募鄉民在餘姚舉兵抗清,時稱「世忠營」。魯王政權授以監察御史兼職方之職。兵敗返回故里,課徒授業,著述以終,至死不仕清廷。黃宗羲為學領域極廣,成就宏富,史學造詣尤深。他身歷明清更迭之際,認為「國可滅,史不可滅」。他論史注重史法,強調征實可信。所著《明儒學案》,搜羅極廣,用力極勤,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學術思想史專著。在哲學上,認為氣為本,無氣則無理,理為氣之理,但又認為心即氣,盈天地皆心也。在政治上,他深刻批判封建君主專制,提出君為天下之大害,不如無君,主張廢除君主一家之法,建立萬民的天下之法。他還提出以學校為議政機構的設想。他精於歷法、地理、數學以及版本目錄之學,並將其所得運用於治史實踐、辨析史事真偽、訂正史籍得失,多有卓見,影響及於整個清代。他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學、經學、地理、律歷、數學、詩文雜著為類,多至50餘種,近千卷。著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史案》(迄今未見)、《明文海》、《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四)《明史》總修撰人萬斯同
萬斯同,字季野,號石園,寧波鄞州人。清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浙東學派」的重要成員。年輕時受業於黃宗羲,博覽諸史,並潛心攻讀《明實錄》等史籍,尤為熟悉明代掌故,曾撰《明史稿》一書。清康熙皇帝下詔纂修《明史》,萬斯同以布衣身份參加,雖不署銜,不受俸,但實際上他是《明史》的總修撰人。在史學上成就巨大。
(五)「京劇大家」.周信芳
周信芳,名士楚,藝名麒麟童,慈溪人,著名京劇演員,工老生。出生藝人家庭,七歲從陳長興學戲,並以七齡童藝名開始在杭州演出。五四運動前後,受新文化運動思想影響,曾演出《宋教仁》、《學拳打金剛》等新戲,抨擊袁世凱等。長期在上海演出,曾受譚鑫培、馮子和等影響;並與王鴻壽、汪笑儂、潘月樵等協作,編演、移植了許多劇目。藝術上勇於革新改造,繼承和發展了民族戲曲的現實主義表演方法,塑造了許多具有鮮明性格的典型人物,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影響很廣,世稱「麟派」。代表作有《四進士》、《徐策跑城》、《蕭何月下追韓信》、《清風亭》等。曾先後擔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華東戲曲研究院院長、上海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等職。論著編為《周信芳戲劇散論》,常演劇目編為《周信芳演出劇本選集》,另出版有記錄其舞台藝術的《周信芳舞台藝術》一書。
『貳』 關於寧波的歷史
寧波歷史
寧波歷史十分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人類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
『叄』 寧波的歷史背景
寧波位於我國東海之濱,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南臨三門灣,並與台州的三門、天台相連,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
寧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2℃,平均氣溫以七月份為最高,達28.8℃,一月份最低,為4.2℃。全年無霜期一般為23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毫米至1400毫米。五月至九月降水量佔全年的60%。
寧波轄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鄞州六個區,寧海、象山兩個縣,慈溪、餘姚、奉化三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560平方公里。
寧波是一個古城、一個商城,也是一個港城。古老文明為寧波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現代文明使寧波充溢著無限的活力和生機。寧波人正是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交融中,不斷鑄就著新的輝煌。作為全國首批文明城市之一的寧波,正以她獨特的魅力、蓬勃的活力向著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目標大步前進。
寧波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力的「較大的市」,以「誠信、務實、開放、創新」作為城市精神的寧波,集諸多榮譽於一身: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市、中國品牌之都……這些耀眼的榮譽無一不昭示著寧波的魅力。
寧波是一個名人輩出的城市,涌現過王陽明、黃宗羲等一批大思想家、哲學家和歷史名人,目前寧波籍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已超過90位。世界船王包玉剛、工商巨子王寬誠、影視巨頭邵逸夫等一批國際名流,形成了享譽海內外的「寧波幫」。在「2005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寧波位列200個城市中的第6位;在「2005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排行榜」上,寧波在100個城市中列第7位;在《福布斯》「2005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上,寧波在100個城市中名列第7位。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5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中,寧波位居第18位;在「2005全國百強縣(市)」中,寧波所轄縣(市)全部入圍。
人口規模:2005年底,寧波市擁有戶籍人口556.70萬人,其中市區213.42萬人。按戶籍分農業人口為374.09萬人,非農業人口為182.61人;按性別分為男性280.35萬人,女性276.35萬人。按2005年底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76人。
2005年末人口結構
人口自然變動:2005年,寧波市出生45185人,人口出生率為8.12‰。死亡33635人,人口死亡率為6.0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08‰。寧波市已經連續9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5‰。
地區生產總值: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2446.4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5%。
財政收入:財政收入與經濟總量同步增長。2005年,寧波市共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6.50億元,同比增長16.4%。其中中央財政收入254.12億元,增長15.0%,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達212.38億元,增長18.0%。財政投向重點突出,其中教育、社會福利及勞動保障投入進一步加大,全年教育支出31.27億元,增長19.4%;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支出5.72億元,增長32.4%;社會保障補助支出10.01億元,增長22.6%。
『肆』 目前,寧波市擁有幾個歷史文化名鎮,幾個歷史文化名村
寧波有21個村鎮入選第五批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內鎮:奉化市溪口鎮、容餘姚市臨山鎮、。
還有江北區慈城鎮、象山縣石浦鎮、餘姚梁弄鎮、寧海縣前童鎮、慈溪市鶴鳴鎮(已並入觀海衛鎮)奉化岩頭村是國家級。
歷史文化名村:
餘姚市:柿林村、中村村、金冠村
慈溪市:山下村、洪魏村
奉化市:葛竹村
寧海縣:許家山村、東嶴村、龍宮村、力洋村
象山縣:黃埠村、溪里方村、儒雅洋村、東陳村
『伍』 寧波有什麼歷史淵源
寧波歷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時為越國地,戰國中期以後為楚國轄地。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縣,屬會稽郡。兩漢、三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3縣除隸屬的州、國和郡名時有變動外,其區域范圍基本未變。隋開皇九年9589年,3縣同餘姚合並,稱句章縣,縣治置小溪(今鄞縣鄞江鎮),仍屬會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設州治於三江口(現寧波老城區);武德八年(625年)改稱鄮縣,屬越州,縣治復置小溪。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設明州,轄鄮、慈溪、奉化、翁山4縣,州治也在小溪。唐長慶元年(821年)州治從小溪遷至三江口,並建子城,為其後一千多年來寧波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據記載,寧波最早的城垣為東晉隆安四年(400年)劉牢之所築,稱筱牆,故址相傳在今西門筱牆巷一帶。
五代稱明州望海軍。北宋建隆元年(960)稱明州奉國軍。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轄溫台明越四郡。南宋慶元元年(1195)升為慶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稱慶元路。大德七年(1303年)設浙東道都元帥府。
朱元璋吳元年(1367年)稱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諱,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設寧紹台道,駐寧波。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
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城區亦為寧波專署駐地。1983年撤銷專署,實行市管縣體制,隨著北侖深水良港的開發建設,寧波逐漸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進,並形成三江、鎮海、北侖三片濱海臨江發展的空間格局。1986年寧波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計劃單列市。
寧波以港興市,是中外聞名的商埠。唐時已是與日本、朝鮮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鴉片戰爭後,寧波被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近代史上,寧波新興工商業發展較早,「寧波幫」更是蜚聲海內外。2000年寧波港吞吐量已突破億噸。北侖港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深水良港。
『陸』 請介紹一下寧波的歷史及文化古跡
寧波是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溪口-雪竇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浙江省第一大湖東錢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童森林公園為國家森林公園。寧波還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雪竇寺等著名寺廟。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保國寺、古代水利建築它山堰、寧海的南溪溫泉、餘姚的四明湖旅遊度假區、象山的石浦漁港,為眾多中外旅遊者所嚮往。以鎮海招寶山為代表的明朝抗擊外來侵略的海防歷史遺跡和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斗爭史跡給寧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觀。
寧波文人薈萃,歷史上曾有較高層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學派,如四明學派、陽明學派、浙東學派,出現了虞世南、高則誠、王守仁、朱舜水、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張煌言等一批文化名人。寧波的藏書文化深厚,涌現過一大批藏書數萬卷的藏書名樓。天一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在深厚的文化積淀中孕育而成的寧波傳統工藝諸如骨木嵌鑲、寧式傢具、朱金木雕、金銀彩綉等,用材講究,手藝精絕,風格獨特。二十里松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這是位居天下禪宗五剎之一的天童寺的寫照,寧波的佛教文化舉世聞名;阿育王寺珍藏著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雪竇山為全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保國寺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寧波是浙東交通樞紐,陸、海、空、水立體交通發展迅速,尤以「東方大港」之稱的北侖港稱譽國內外。櫟社機場與香港和全國各地主要城市之間架設有空中橋梁。鐵路、公路、水運以及市內交通四通八達。
寧波歷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唐代,寧波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揚州、廣州並稱為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宋時又與廣州、泉州同時列為對外貿易三大港口重鎮。鴉片戰爭後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寧波是浙江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和全國14個中央計劃單列市(副省級)之一,人均收入居全國第四位,消費水平居全國第二位。寧波港是上海國際航運樞紐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世界79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港口開通了航線。
寧波是中國商人的發祥地。號稱是「中國最精明」的上海人有1/4是寧波籍的。與溫州人相比,寧波人更喜歡做大生意,這里出過「船王」包玉剛等一大批國際知名的工商巨子。故有「寧波大老闆」、「溫州小老闆」之稱。
寧波還是著名的僑鄉,有30多萬寧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寧波幫」已成為聯結寧波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寧波不僅山清水秀,還自古以「四香」(米香、魚香、書香、墨香)傳揚天下,物產極為豐富。主要特產可分為海鮮、海乾產品、特色食品,時令果品,傳統工藝品,服裝等幾大類。海鮮、干海產品寧波地處長江入東海口,海岸線縱長,是鹹水、淡水交匯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極為豐富,因此海鮮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寧波是中國盛產海鮮的主要區域之一,黃魚、帶魚、墨魚、石斑魚、香魚、彈塗魚、海鰻、梭子蟹、海蝦、蚶子、蟶子、牡蠣、泥螺、貢干、海蜇、海帶、苔菜等各類海鮮一應俱全。干海產品中數黃魚鯗、明府鯗、紅膏熗蟹、醉泥螺、蝦干、對蝦干、蝦皮、新風鰻鯗、海蜇頭、海帶、苔菜、烤魚片等最有名,寧波人很喜歡以此特產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
『柒』 寧波的歷史
寧波
寧波,簡稱「甬」,是浙江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利的較大的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位於浙東,長江三角洲南翼。寧波北侖港是個深水良港。
寧波位於我國東海之濱,長江三角洲南翼。是具有7000年歷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
寧波是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溪口-雪竇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浙江省第一大湖東錢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童森林公園為國家森林公園。寧波還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雪竇寺等著名寺廟。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保國寺、古代水利建築它山堰、寧海的南溪溫泉、餘姚的四明湖旅遊度假區、象山的石浦漁港,為眾多中外旅遊者所嚮往。以鎮海招寶山為代表的明朝抗擊外來侵略的海防歷史遺跡和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斗爭史跡給寧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觀。
寧波文人薈萃,歷史上曾有較高層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學派,如四明學派、陽明學派、浙東學派,出現了虞世南、高則誠、王守仁、朱舜水、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張煌言等一批文化名人。寧波的藏書文化深厚,涌現過一大批藏書數萬卷的藏書名樓。天一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
因歷史兩市來往緊密,佛羅倫薩曾向寧波送過1:1青銅大衛復制像,寧波回贈南宋石刻"文臣武將".
在深厚的文化積淀中孕育而成的寧波傳統工藝諸如骨木嵌鑲、寧式傢具、朱金木雕、金銀彩綉等,用材講究,手藝精絕,風格獨特。
寧波是浙東交通樞紐,陸、海、空、水立體交通發展迅速,尤以「東方大港」之稱的北侖港稱譽國內外。櫟社機場與香港和全國各地主要城市之間架設有空中橋梁。鐵路、公路、水運以及市內交通四通八達。
【歷史】寧波擁有中國新石器時代代表性的河姆渡遺址。春秋時為越國地,戰國中期以後為楚國轄地。秦以來,屬會稽郡。621年,改置鄞州。625年改稱鄮縣,屬越州。738年設明州。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轄溫台明越四郡。1195年升為慶元府。1276年稱慶元路。1367年稱明州府,1381年為避國號諱,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
1658年設寧紹台道,駐寧波。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城區亦為寧波專署駐地。1983年撤銷專署,實行市管縣體制,三江、鎮海、北侖三片濱海臨江發展。1986年寧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寧波以港興市,是中外聞名的商埠。唐時已是與日本、新羅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1522年葡萄牙人在雙嶼設立根據地,進行走私貿易,後被明軍討伐。鴉片戰爭後,寧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港。在近代史上,寧波新興工商業發展較早,「寧波幫」更是蜚聲海內外。寧波人在上海居民構成中的比重很大。2000年北侖港已經成為著名的深水良港。
『捌』 寧波歷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王守仁、黃宗羲、萬斯大、萬斯同、全祖望、姚燮等。
1、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
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2、黃宗羲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長子。
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
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其後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3、萬斯大
萬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別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號跛翁,浙江鄞縣(今寧波)人。清初著名經學家。
萬泰第六子,與其弟萬斯同等俱師事黃宗羲,為黃氏之高足弟子。其為人剛毅質直,義形於色。
又性和易,好結納賢豪,獎引後進。絕意進取,獨精經學,廣搜諸家之說,晝夜鑽研,窮其旨要,尤邃於《春秋》、《三禮》。其治經學,以禮學為根柢,會通諸經,折衷群言,是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
4、萬斯同
萬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學家。字季野,號石園,門生私謚貞文先生,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師事黃宗羲。康熙間薦博學鴻詞科,不就。
精史學,以布衣參與編修《明史》,前後十九年,不署銜,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歷代史表》、《紀元匯考》、《儒林宗派》、《群書辯疑》、《石園詩文集》等。
5、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字紹衣,號謝山,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清代浙東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博學才俊。
乾隆元年(1736)會試中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權貴,於次年辭官歸里,不復出任,專心致力於學術,相繼講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講紹興蕺山書院,從者雲集,後又應邀主講廣東端溪書院,對南粵學風影響很大。
在學術上,其推崇黃宗羲,自稱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萬斯同影響,專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鄉邦文獻,尤好搜羅古典文獻及金石舊拓,曾編成《天一閣碑目》。
其著作頗豐,撰有《鮚琦亭集》38卷及《外編》50卷,《詩集》10卷,還有《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經書問答》、《句餘土音》等。
又七校《水經注》,三箋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續選《甬上耆舊詩》,為我國文化寶庫增添了許多珍貴遺產。
全祖望卒年51歲,葬在六世祖全少微墓之西南。墓呈橫長方形,墓碑上刻「謝山全太史墓」,西北側尚有全氏明代神道石坊一方。
6、姚燮
姚燮(1805—1864),字梅伯,號復庄,又號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復翁、復道人、野橋、東海生等,浙江寧波府鎮海縣崇邱鄉姚家斗(今屬寧波市北侖區下邵鄉)人,祖籍浙江諸暨。晚清文學家、畫家。
道光舉人,以著作教授終身。治學廣涉經史、地理、釋道、戲曲、小說、紅學、詩歌、書畫等多個領域。五歲賦詩,一生作詩萬首。又擅畫人物花鳥,尤精墨梅,人稱「大梅先生」。
著有《復庄詩問》《復庄駢儷文榷》《疏影樓詞》《今樂考證》《紅樓夢綱領》《退紅衫》《梅心雪》《苦海航》等,編有《今樂府選》《皇朝駢文類苑》等,所著編為《大梅山館集》傳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寧波
『玖』 寧波永台庫的歷史文化
故事
立雪書院又稱游嘉瑞藝術館。立雪書院的「立雪」出於宋游酢與楊時尊師的「程門立雪」典故。2002年創辦由著名書法藝術家、收藏家、壽山石《案頭摩崖石刻》創始人游嘉瑞先生在福州永泰創建的立雪書院,位於福州大樟溪畔,龍峰山上,疊立山崖,青石為牆,琉璃為瓦,卵石鋪道,曲徑通幽,仿古格局,錯落有致,竹林成蔭,空氣清新,流碧溢翠,枯木逢春。院中設有山川藝術館,尺一樓,百硯齋,千石印室,耕讀亭,道南軒等,極具文化品味。
10年間,立雪書院開展收藏交流、藝術培訓、國學講座、德育教育、旅遊觀光、健康休閑活動數百場,引起了社會共鳴,得到了普遍共識。收藏近萬件古今展品,跨越歷史數千年。一方巨硯;一部巨著《榴花夢》;十多位中央領導題刻;數百方古硯;數百方字畫;千石印室壽山石微雕案頭摩崖石刻。萬卷古籍線裝書。立雪岩、立雪碑林鐫刻200多件名人名家書法作品。立雪堂演繹程朱理學淵源。永陽館展示永泰的歷史發展和民族風情。展品之豐之美。被評為福州市和永泰縣德育基地、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福州文明網站、福州優秀旅遊景區、紅色文化旅遊景點、福建省最佳旅遊目的地,產生了獨具特色的「立雪書院現象」。】
閩台兩岸共同的信仰--張聖君
史載,張聖君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農歷七月廿三生於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成長及修煉於盤谷方壺岩,是宋代閩中地區平民社會中產生的民間信仰神祗,已有900多年歷史,宮廟遍布八閩大地。從明代開始,張聖君信仰及其傳說故事就與各地的地方風物傳說密切結合,明末張聖君信仰隨移民傳入台灣地區。在台灣張聖君多稱為張公法主,其大中型宮廟達60多座,信眾一千多萬人,是台灣地區頗具影響的民間信仰。近十多年來,台灣信眾多次組團來我縣方壺岩張聖君母殿尋祖進香。
來自全省各地的張聖君信仰者近千人,齊聚永泰縣盤谷鄉方壺岩,共同慶祝張聖君誕辰868周年。張聖君,至今在福建各地、台灣和東南亞地區流傳了八百多年,是閩台兩省民間重要的道教信仰人物之一,在閩台道教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近年,我省各地及台灣張聖君信仰者和文化研究人員紛紛到永泰縣方壺岩尋訪、考證,進一步探討、研究張聖君信仰文化。 明清兩朝及至建國前夕,在這里經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賈,抱著祈願「財源不盡滾滾隨潮來」的心態,以此為「福地」和發財的「聚寶盆」,不斷雲集在上下杭地區,組成經濟實力雄厚的「商幫」,進行頻繁的商貿經營活動。他們都把張真君奉為「祖師爺」,稱之為「商神」,頂禮膜拜,虔誠至極,在海內外頗有影響。並把福州「商會」、「金融公會」和「商事研究所」的會址設在殿內,以此為中心再輻射到上下杭其他地區,分別成立各商業同業公會的分支機構。
永泰革命遺址
中共太原小學支部、赤色農會舊址民國18年(1929年)9月,中共福州市委派任達為特派員回本縣活動,宣傳革命道理,發展黨員。翌年,在太原小學成立中共太原黨支部,支部書記任可桐,黨員有魏聖愛、任可模等。同時組織太原鄉赤色農會,也以太原小學為活動據點。(太原小學校址設在原元帥廟)。
清溪小學黨支部舊址任達於民國19年(1930年)又在清溪小學組織成立中共清溪小學黨支部,支部書記王樵(後脫黨),黨員有陳孝禮、蔣心亭、黃世刊等(清溪小學校址即現在清涼鄉政府)。
中共永泰工委和閩中特委機關舊址在嶺路鄉鳳落村饒厝。民國24年(1935年)閩中特委派陳雲飛為中共永泰縣工委書記,擴大游擊據點。民國29年中共閩中特委機關也設於此,現饒厝已修繕一新。
閩中游擊隊整訓舊址民國25年(1936年)閩中游擊隊在劉突軍政委率領下,到嶺路鄉寨下村旗插安旗頭塢整訓。民國29年,中共閩中特委又在旗插安墩炳地方舉辦形勢學習班,有三四十位地、縣、區級幹部參加學習。
紅軍洞在嶺路鄉寨下村。民國24年(1935年)閩中游擊隊30人(劉突軍為政委),曾長期駐扎在此訓練和學習,此洞至今完好。
旗插安秘密交通站在嶺路鄉寨下村。系中共地下黨於民國24年(1935年)建立的。該站由地下交通員楊啟負責傳遞革命信息,省委、特委、縣領導和地下交通員經常出入於該站。一直堅持到1949年民主革命勝利。
永泰塔閣亭
聯奎塔在城關對面溪山上。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為紀念本縣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蟬聯三狀元而建。塔系全石結構,八角形,七層空心的樓閣式建築,塔內有螺旋式石梯直通塔頂,塔門有石雕文官把門,各層都有石雕佛像龕並欄桿,具有清中葉建築的風格。塔座周長16.4米,高21米。1959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省、市文化部門撥款加固。
麟瑞閣在大洋鄉麟陽村頭,系五層全木結構。閣頂葫蘆六角形,高27米,座周長39米,六角形各邊長6.5米,清代建,年久失修,已傾斜。
水尾閣在盤谷鄉水尾村,為清代建築物,閣3層,佔地面積135平方米。
蓮峰閣在長慶鄉蓮峰村頭,清代建,土木結構。閣5層,六角形,下大上小似塔,前有1座大殿與閣相接。
雙龍閣在霞拔鄉福長村,清代建,為古人讀書處。閣3層,土木結構,佔地面積210平方米,現尚完好。
奎光閣在大洋鄉蒼霞村橋頭,明末建,民國重修,是古人讀書處。
觀音亭在塘前鄉赤里村路邊,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土木結構。
方廣石亭(第二亭)在葛嶺鄉方廣山下,清嘉慶四年(1799年)建,全用石條砌蓋,亭內約有10平方米。
前湖橋亭在蓋洋鄉前湖村,明朝建。幾經修葺,民國27年(1938年)重新用杉木建成,5株天杉為橋梁,共用木材9.5立方米。
西塘橋亭在東洋鄉西塘村。清初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亭高4.6米,寬6米,長24米,是閩(清)永(泰)莆(田)仙(游)過客休息的涼亭,總面積144平方米。
獅子岩觀音亭在嵩口鎮東3公里,清末建。土木結構,面積110平方米,內供觀音佛像。亭下有清潭,潭岩間有一穴,深不可測,岩四周不見桂樹,但可聞桂花香。
三島觀音亭在葛嶺鄉九老村西。始建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冬,民國時期傾倒。1987年正座重建,祀觀音大士像,面積100平方米。
七仙亭在大洋棋桿村院里。東漢時為紀念徐登七兄妹飛升而建。後幾度重修,木瓦結構,面積20平方米,現仍完好。
小石塔在白雲鄉陳家村山頂。明代建築,全石結構,五層,高10米,直徑3.1米,佔地面積7.45平方米,年久失修,現僅余兩層。
永泰厝祠-人文歷史
世科里在縣城登高路,是明代建築物,舉架高,屋頂斜急,斗拱比例小,全木結構,現正房木料有些腐爛。
狀元厝在嶺路鄉七斗村,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狀元蕭國梁厝,土木結構,佔地600多平方米,年久倒塌,現剩下宅基地。
洋中山厝在白雲鄉白雲村,為晚清時(19世紀)建。總面積591平方米,土木結構,房22間,現前廳倒塌,只剩上廳堂。
旗山厝在清涼鄉旗山村,為清代建。土木結構,門前雙斗旗桿,系武進士林建元及林建鰲兄弟故第,內有房屋28間,總面積1500平方米,現有殘損。
文行厝在清涼鄉北斗村,系清代建。土木結構,總面積1186.7平方米,現尚完好。
鄢厝在大洋鄉大展村,為清乾隆時(1736~1795年)建。約佔地2000平方米,內有房子100餘間,系土木結構,單層高5米,現尚完好。
鄭汝器厝在蓋洋鄉蓋洋村,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系土木結構,大門橫楣刻有人物,總面積300平方米,屋樑上懸掛著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御史福建巡撫魏元烺為鄭汝器中進士題的匾額。
元坦厝(下坂厝)在嵩口鎮下坂村,清乾隆(1736~1795年)時陳元坦建,系土木結構,200多個房間,大廳有木雕古人物4幅,一色鎦金,人物體態多姿,維妙維肖。還有石柱、石聯,刻有字、畫、花、草,工藝精緻,現尚完好。
三落厝在城關新安路,為清代建築物,計70多間,佔地1200多平方米,土木石結構,現尚完好。
裕源厝在城關較場路,清道光時(1821~1850年)建,木石結構。門上木雕刻《三國演義》人物故事,手工精細,至今絕大部分完好。房屋60多間,佔地1250多平方米。
鄭厝在縣城北門路,明朝建,清道光年間擴建,均為土木結構。全厝4廳74房,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左右,厝內有4口水井。
林家祖祠在大洋鄉溪墘村,始建於南宋。祀宋鄉賢林學□、林學覆等林氏祖宗,土木結構,後代屢有修葺。正門上有朱熹手跡「學萃一門」匾額,匾寬1米,長2.5米。祠總面積400平方米,現尚完好。
三元祠在縣城對面塔山公園內,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為紀念南宋乾道(1166~1172年)時,本縣7年連中三狀元(蕭國梁、鄭僑、黃定)與聯奎塔同時興建的。後祠毀。1985年縣政府重視,社會人士熱心,集資10萬多元,在舊址按原式重新修建,現已落成。
龍山草堂在塘前鄉莒口村,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嘉慶元年(1786年)築「尺五樓」。道光時(1821~1850年)江景陽等重修。全木結構,為名士教徒講學之所。正堂上橫額行書「龍山堂」3字,牆壁上原有林則徐手書條幅:
撰句書應
常持清節居官儉
共賞奇文說士甘
心葵四兄指正少穆五弟林則徐
現此手書已失落,但留有拓本可信。考林則徐與江景陽曾結拜兄弟,江為四、林為五,故稱。龍山堂總面積450平方米,現尚完好。
『拾』 歷史上的寧波
寧波歷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時為越國地,戰國中期以後為楚國轄地。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句章3縣,屬會稽郡。兩漢、三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3縣除隸屬的州、國和郡名時有變動外,其區域范圍基本未變。隋開皇九年,3縣同餘姚合並,稱句章縣,縣治置小溪(今鄞縣鄞江鎮),仍屬會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設州治於三江口(現寧波老城區);武德八年(625年)改稱?縣,屬越州,縣治復置小溪。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設明州,轄?、慈溪、奉化、翁山4縣,州治也在小溪。唐長慶元年(821年)州治從小溪遷至三江口,並建子城,為其後一千多年來寧波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據記載,寧波最早的城垣為東晉隆安四年(400年)劉牢之所築,稱筱牆,故址相傳在今西門筱牆巷一帶。
五代稱明州望海軍。北宋建隆元年(960)稱明州奉國軍。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轄溫台明越四郡。南宋慶元元年(1195)升為慶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稱慶元路。大德七年(1303年)設浙東道都元帥府。
朱元璋吳元年(1367年)稱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諱,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設寧紹台道,駐寧波。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
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城區亦為寧波專署駐地。1983年撤銷專署,實行市管縣體制,隨著北侖深水良港的開發建設,寧波逐漸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進,並形成三江、鎮海、北侖三片濱海臨江發展的空間格局。1986年寧波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計劃單列市。
寧波以港興市,是中外聞名的商埠。唐時已是與日本、朝鮮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鴉片戰爭後,寧波被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近代史上,寧波新興工商業發展較早,「寧波幫」更是蜚聲海內外。2000年寧波港吞吐量已突破億噸。北侖港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深水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