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姚劇的發展有什麼歷史背景
元末明初時期,在餘姚本土上,一支農村山野燈戲吸收了餘姚腔的劇目,結合外地戲曲劇種的腔調,悄悄地興起。這個由民間歌舞和說唱逐漸發展成的民間小戲「燈戲「,俗稱「燈班「。
燈戲多在元宵燈節時上演,後來發展到其他節日活動。清代時,出現了職業性燈班,如1736年至1795年間的才華班,規模較大,角色齊全。
1830年前後,職業性燈班開始向外發展,又有了串客、花鼓、鸚哥等名稱。鸚哥班以其大段對白和清唱,巧嘴伶俐而著稱。
據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記載,餘姚燈班演員陳桐香曾經到達蘇州、無錫等地演出。1821年至1850年間,慈溪人陳紀成曾組織灘簧班子,在姚北一帶聚演。
1875年,演員馬楠木等進入上海,與蘇灘、滬灘等灘簧劇種互相影響,吸收消化外來劇種的部分劇目與樂曲,鸚哥班終於成熟,形成其獨特的鄉土風味,被稱為「餘姚灘簧「。
姚灘演員多數是農民與手工業者,如漆匠、簟匠、泥水匠、棕棚匠等,閑季組班。姚灘道具也十分簡單,一塊手帕,一把扇子便可粉墨登場。正因為其十分簡便,人數又少,所以很適合在農村演出。
但是,由於當時對這一劇種的偏見和灘簧班在演出過程中,常夾雜一些不很文明的念白,灘簧班是不準在祠堂內或神廟內演出的,只能在野外倒置幾只稻桶,上面鋪些木板作為演出場地。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為餘姚灘簧的鼎盛時期。那時,分布在餘姚、慈溪、上虞一帶的民間姚劇班社多達四五十個。這些姚劇班社大多由農民、小手工匠、迷信職業者等組成,規模為12人左右,農閑時聚班演出。
此外,職業姚灘不僅盛行於本地,並不斷向外流傳,姚劇班社的足跡東至舟山、沈家門,西進新昌、嵊縣、諸暨,北上杭嘉湖平原直至大上海。
鼎盛時期,曾有姚灘職業班社50餘個,一度佔領了申城的娛樂園地。產生了一批紅極一時的姚灘演員,如馬楠木、周蘭英、金國鈞、傅阿貴、蔡子王、小才中、小山寶、樓阿木、何逢昌、勞秀春等。
20世紀30年代,小山寶、大桂香演唱的《賣小糖》一劇,更被唱片公司灌制為餘姚灘簧《賣小糖》的唱片,為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傳唱。
新中國成立以後,部分演員對姚灘的內容和演出形式進行了改革,如排演現代劇目,實行男女合演等。1954年成立了姚劇團,餘姚和慈溪西北地區,上虞東部一帶,廣大農村中的業餘姚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業餘姚劇團曾有150多個,足見這一地方劇種生命力之強和群眾基礎之深。當一些劇團艱難經營,有的劇種甚至成為「絕唱」時,餘姚灘簧卻長唱不衰。
姚灘的唱腔淳樸優美,節奏明快,富有鄉土氣息,由基本調和小調兩部分構成。基本調常用的是平四和緊板,曲體為起、平、落形式,平腔只用清板演唱,男女同調異腔,轉換自然,女調的平四下韻,常襯有「噯噯唷」的襯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
平四一般用於敘述性唱詞,較抒情,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緊板多用於劇情緊張、氣氛熱烈的場面。另一類是小調,共有40餘首,或為江南民歌,或為明清俚曲,常用的有夜夜遊、小扳艄、紫竹調、對花十送、五更調等,音色醇厚,節奏輕快,雅俗共賞,並富有鄉土氣息。
從燈班出現開始,姚灘就已是四花、四旦、三後場、一里廂,共12人的規模。里廂就是走台,即道具;後場就是樂隊,司二胡、三弦、月琴。這種四花、四旦的陣容,被稱為「八勿拆「,這種結構模式一直保留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姚灘演員表現非常活躍,創作了《犁田》、《賣花線》、《雙賣糧》等,起到鼓舞和教育群眾的作用,深受幹部和群眾的歡迎。
1953年,由黃承炳等70位灘簧演員組建了餘姚灘簧小組。1956年,餘姚灘簧定名為姚劇,同年11月,成立了餘姚姚劇團,這是該劇種唯一的專業表演團體,從此進入姚劇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餘姚姚劇團改編了比較健康的傳統小戲《打窗樓》、《採石榴》、《水作》、《垃圾劃》、《雙投河》等,創作了一大批反映農村改革的現代戲《小二黑結婚》、《志願軍未婚妻》、《漳河灣》、《半夜雞叫》、《戰士在故鄉》、《焦裕祿》、《漳河灣》等。
㈡ 載歌載舞的湘西花燈戲有哪些歷史
花燈戲是湖南的一種民間小戲劇種,是由民間歌舞花燈、茶燈、地花鼓和調子發展而成。在湘西非常流行,當地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保靖花燈」等,都是同陽戲、儺戲相結合發展成的花燈戲。
湘西花燈戲前身花燈,因脫胎於燈節賽會而得名。吉首稱「調花燈」,桑植稱「打花燈」,永順稱「地花燈」等。
花燈、茶燈、地花鼓等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明清兩代地方誌書有許多記載。其演出形式大體為兩種: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劇唱」,被稱為「地花鼓」、「竹馬燈」、「打對子」和「對子花燈」等;二是「聯臂踏歌」的集體歌舞,習慣稱為「擺燈」和「跳燈」。
由此得出,湘西花燈戲是民間花燈、擺燈、跳燈和花燈舞等地方小戲的統稱。
湘西人民能歌善舞,花燈表演,世代相承,成了湘西流行的民間舞蹈。這種燈舞是和龍燈、獅子燈、蚌殼燈、車船燈等匯合在一起的集體舞蹈。它由牌燈和小燈組成,沒有唱詞,只有笛子和打擊樂伴奏。
200多年前,在花燈集體舞的行列里,又新添了兩個以上的兒童扮演小旦、小丑,在鑼鼓聲中和持燈師傅的幫唱下進行表演。
小旦、小丑只舞不唱,人們稱「啞子燈」,又因小旦、小丑能擺出各種故事人物,人們又稱「擺燈」,多在農歷元宵節演出。
後來,當師道戲、陽戲在湘西盛行後,跳燈班的藝人紛紛向他們學表演技巧,並和他們同台演出。吸取了這些地方小戲的許多表演程式和唱腔曲調,還加進一些戲曲道白,使跳燈由有說有唱、亦歌亦舞的花燈說唱,發展成歌、舞劇並重的花燈戲舞。
行當由一丑一旦逐步加至多醜多旦,節目由說唱形式向戲劇發展。
這些地花鼓、花燈等民歌舞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有的吸收戲曲的程式規律,逐漸發展成花鼓戲;有的則較多地保持著花燈的歌舞特點,搬演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和「花燈戲」。
由於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於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盡相同。
湘西花燈戲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後,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湘西花燈戲初步形成,並首先出現在鳳凰、麻陽一帶,是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當時,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給花燈一定的影響。
於是以歌舞演唱為主的花燈在內容上有了新的發展,即將民間故事和其他劇種的劇目改編為花燈戲演唱,如《香蓮闖宮》、《山伯訪友》等。
湘西花燈戲的唱腔曲調,多源於民歌、小調。對子花燈和花燈小戲的唱腔多半套用燈調,曲調保持民歌的結構特點,戲曲化程度不同。
由於題材的不斷擴大,行當增多,唱腔曲調則廣采博納,融陽戲、儺戲、曲藝、高腔以及其他戲劇劇種曲牌於一爐而綜合發展。
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比較簡單,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
歷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
音樂方面,湘西花燈戲聲腔主要來源是燈調,同時,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為戲中的唱腔。後來,隨著專業劇團的相繼建立,劇目空前豐富,音樂也從主要為曲牌體發展為曲牌體、板腔體和綜合體三者並存的音樂體制,吸收豐富了打擊樂,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戲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
在表演藝術、角色行當、舞台美術方面,湘西花燈戲在表演藝術上繼承了花燈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態的扇法、幽默風趣的矮樁身段。
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把各種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的不同動態,經過提煉加工,藝術地體現在這些「套子」和「圈子」中。
㈢ 貴州的民間戲劇花燈戲的來歷、形式、特點有哪些
花燈戲是貴州和雲南的主要地方劇種,因地域文化的區別,形成不同的風格特色。 貴州花燈戲是清末民初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初,花燈叫採花燈,只有歌舞,後在歌舞中加入小戲,再以後受外來戲曲影響,發展為演出本戲。貴州花燈戲主要流行於獨山、遵義、畢節、安順、銅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稱謂。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台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戲」或「花燈戲」。最初的花燈戲演出形式簡單,以演民間小戲為主,題材多取農村生活和民間故事,有《拜年》、《姐妹觀花》、《三訪親》、《劉三妹挑水》、《放牛攔妻》等劇目。其表演以「扭」為特點,演員常用摺扇與手帕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雞步、梭步、碎米步、矮樁步、婦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蓋扇、差扇、撲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黃龍纏腰、海底撈月、雪花蓋頂、岩鷹展翅等。貴州花燈戲的曲調有的戲劇性較強,也有的源於抒情性的民歌小調,其中「綉荷包」最為聞名。貴州花燈戲在流行過程中逐漸打破了「燈、扇、帕」的歌舞程式,腳色行當也不再局限於「二小」、「三小」,而有了凈、末、老旦、彩旦等的劃分。其樂曲腔調在原有曲調基礎上也出現了擴展變化,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調】、【行程調】、【路調】、【數板】、【罵板】、【哭板】、【一字調】、【出馬門】、【陰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調】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調】、【送夫調】、【巧梳妝】、【白牡丹】、【比古調】、【送茶調】、【觀花調】、【雪花飄】等。在表現情節刻畫人物時,板腔與曲調綜合使用,形成了絲弦燈調系、台燈燈調系和鑼鼓燈調系,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思南土家花燈戲融入本民族儺戲和擺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轉動人的優美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燈戲兼容的獨特民族風格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 花燈戲·思南花燈戲 地區或單位:貴州省思南縣 (一)簡介 花燈戲是貴州和雲南的主要地方劇種,因地域文化的區別,形成不同的風格特色。貴州花燈戲是清末民初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初,花燈叫採花燈,只有歌舞,後在歌舞中加入小戲,再以後受外來戲曲影響,發展為演出本戲。 貴州花燈戲主要流行於獨山、遵義、畢節、安順、銅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稱謂。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台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戲"或"花燈戲"。 (二)歷史溯源 大致起源於唐宋之間,風行於明代、清代,許家壩、文家店、大河壩、大壩場、塘頭等花燈盛行。 思南土家花燈不僅歷史源遠流長,而且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最初是"二人轉",其中《門斗轉》、《鷹展翅》、《邊魚戲水》、《膝上栽花》和《蘇秦負劍》等舞蹈動作很有代表性,連歌帶舞,十分動人。明末清初發展到了三人出場,或一男二女,叫"雙鳳朝陽",或"二男一女"叫"雙獅戲球"。也有的地方二男兩女叫"雙花燈"。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裝,扎假發辮,包頭巾,著花裙,右手執綢邊花摺扇,左手執彩巾。丑角又叫乾哥,反穿皮襖,扎腰帶,瓜皮帽子頭上戴,右手執大蒲扇。乾哥圍繞幺妹轉,相互旋轉唱跳,乾哥舞蹈動作豐富多彩,幽默可笑。 思南土家花燈到清朝末年,因受外來戲劇文化的影響,已發展成為花燈戲--高台戲,這是花燈史上的一個大的飛躍。清道光年間,思南土家花燈由原來在室內演出變為院壩搭矮台演出,土家人稱之為矮台戲。清光緒18年,思南人羅芳林從雲南還鄉,在家鄉羅家壩搭了一正規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戲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戲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戲,立即聲震全縣,甚至越過縣界,民間不管紅白喜事,過年過節,都爭相邀請戲班出戲。 新中國成立後,思南土家花燈得到長足發展,1956年,縣人民政府組織花燈會演;1958年,在充實,擴大的基礎上建成了花燈劇團。思南土家唱燈從來沒有女人參加。1956年,全縣花燈會演,要求婦女演旦角,土家老藝人田應喜到處動員,終於把許家壩兩個15歲的女孩許朝珍、許義福請來了。田應喜還把自古以來丑、旦角以"夫妻"相稱的唱法改為"哥妹"相稱。這種"哥妹"相稱的唱法,一直保持到現在。1958年,出席全省文藝調演,田應喜等人創作的大型歌舞《社會主義好》博得省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贊揚。1995年,花燈劇《喜相逢》和花燈歌舞《龍鳳花燭》參加全省花燈調演,均獲優秀節目演出獎和創作獎。 (三)藝術特色 最初的花燈戲演出形式簡單,以演民間小戲為主,題材多取農村生活和民間故事,有《拜年》、《姐妹觀花》、《三訪親》、《劉三妹挑水》、《放牛攔妻》等劇目。其表演以"扭"為特點,演員常用摺扇與手帕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雞步、梭步、碎米步、矮樁步、婦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蓋扇、差扇、撲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黃龍纏腰、海底撈月、雪花蓋頂、岩鷹展翅等。 貴州花燈戲的曲調有的戲劇性較強,也有的源於抒情性的民歌小調,其中"綉荷包"最為聞名。貴州花燈戲在流行過程中逐漸打破了"燈、扇、帕"的歌舞程式,腳色行當也不再局限於"二小"、"三小",而有了凈、末、老旦、彩旦等的劃分。 其樂曲腔調在原有曲調基礎上也出現了擴展變化,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調】、【行程調】、【路調】、【數板】、【罵板】、【哭板】、【一字調】、【出馬門】、【陰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調】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調】、【送夫調】、【巧梳妝】、【白牡丹】、【比古調】、【送茶調】、【觀花調】、【雪花飄】等。 在表現情節刻畫人物時,板腔與曲調綜合使用,形成了絲弦燈調系、台燈燈調系和鑼鼓燈調系,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思南土家花燈戲融入本民族儺戲和擺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轉動人的優美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燈戲兼容的獨特民族風格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 思南土家花燈內容豐富,程式龐雜,有傳統的正燈,如"盤燈"、"開財"、"萬事興"、"說春"、"說十二花園妹妹"、"上香"、"打梁山"、"拜鬧子"等20多種。內容多反映土家人喜慶吉祥、歡度新春、借古喻今、勸人潔身自好、勤勞致富、吟花詠草、寄物抒情托志等。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其突出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明王朝「調北征南」、「調北填南」後,隨著大量漢族移民的到來而逐漸傳人貴州,並被一些少數民族吸收,經過一定的民族化改造,成為本民族的戲曲藝術形式。 貴州少數民族中,流行花燈戲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其中尤其以獨山布依族花燈和黔東一帶土家族花燈最為有名。 獨山花燈與江西的「採茶」、「弋陽腔」有密切的淵源關系,並吸收了廣西壯族的彩調藝術。早期的獨山花燈以歌舞為主,劇目有《踩新台》和《靈官掃台》等,後來逐漸出現了戲劇劇目,如《槐蔭記》、《紅燈記》和《還魂記》等。獨山布依族花燈道白唱詞主要為漢語,同時也用布依語。 黔東土家族花燈系明代從江南一帶傳入。在原有花燈的基礎上,土家族民間藝術家們融入了本民族儺戲和擺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黔東土家族花燈主要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主要劇目有《征東》、《征西》、《紅燈記》、《八仙圖》和《關爺點兵》等。 花燈戲是貴州民間的一種民族戲劇舞蹈,人們習慣地簡稱花燈。它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其中思南的土家花燈在2006年6月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土家族是我國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思南土家花燈,大約起源於中國的唐朝,歷史源遠流長。花燈的內容大多反映土家人喜慶吉祥、勸人潔身自好、托物言志等。自古以來,在祭掃神靈祖先的活動中,在歌唱耕種的活動中,思南土家族人民都是採用思南土家花燈這種說唱的形式進行表達和流傳。
㈣ 貴州花燈戲有怎樣的發展史
明末清初
㈤ 川劇的歷史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
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幾。在戲曲聲腔上,川劇是由高腔、崑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聲腔加一種本省民間燈戲組成的。這五個種類除燈戲外,都是從明朝末年到清朝中葉,先後由外省的戲班傳入四川。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常見於舞台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川劇臉譜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
高、昆、胡、彈燈在融匯成統一的川劇過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況。崑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劇中居主要地位。源於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間稱為「清戲」。在保持「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又大量從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中汲取營養,豐富和發展了「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稱「絲弦子」,源於徽調和漢調,也吸收了陝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先後通過「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於陝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後,與川北的燈戲、高腔長期共處,互相融匯,又採用四川方言,便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四川梆子--彈戲。
上述四種外地聲腔藝術在四川流行的過程中,相繼與四川方言及群眾欣賞習慣相結合,逐漸演變成後來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
川劇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在於特別高的高腔。
㈥ 梁山燈戲的歷史
梁山燈戲,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長期流傳於川東地區的民間曲藝專形式,因其起源於屬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所以稱之為「梁山燈戲」。
大致在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梁山燈戲,起源於梁平民間燈班的「玩燈」和「秧歌戲」,綜合了「玩燈」的舞蹈動作與「秧歌戲」的說唱表演形式,外地人稱「梁山調」,本地人叫「端公調」、「包頭戲」(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稱「包頭」)。它來源於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吸取了梁平民間文藝的精華。
㈦ 元宵的歷史
節日歷史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又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㈧ 花燈戲是我國哪個地方的戲曲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的江西、廣西、浙江、湖南、湖北、雲南、貴州、重慶、[1]四川,以及陝西等地,是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屬於民間小戲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