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佳能發展歷史

佳能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6 18:30:31

A. 佳能單反成長歷史

親~~你連分都不給啊~~愛算了算了看在你也愛單反的份上.給你侃侃~ef鏡頭的歷史.就是eos的歷史.早在1987年.伴隨第一部eos單反相機的出生.ef鏡頭也隨之問世.第一部eos叫"eos650"這一年佳能在鏡頭上使用了usm的技術.第一支有usm的鏡頭是.ef-300mm f\2.8l usm 佳能就用兩個金屬環創造了世界上最快速,精準.安靜的對焦.好像還獲得了一年的世界創意大賽的金獎~.1989年專業級自動對焦單反"eos-1"系列發布.(至今都是我的夢想啊~雖然我的七弟也很不錯,我超滿意七弟的~).1993年,佳能開發出ud鏡片.具有超低色散的優秀性質.(據說是兩片效果和一片螢石相當的),第一部數碼單反是在1995年發布的,它叫"eos dc3".沒什麼好說的,2001年,do鏡片組技術被用在ef 400mm f/4 do is usm上.2002年."eos-1ds"上市,帶來業界領先的全副cmos感測器(以前總是說cmos沒有ccd成像好的,所以說上cmos的機器都是lj.佳能打破了這個觀念),2007年啦,大馬三發布了,2100w的像素真是不可思議啊~2008年.無敵兔(eos 5d mark 2 )發布.同樣的全副2100w像素.然後人們就瘋了~這個機器那叫個輝煌啊~現在依舊光輝不減(估計5d3出來之前都是閃閃照萬代的~.)這一年ef鏡頭800mm定焦發布...還有swc亞波長結構鍍膜被開發出來~(都是牛頭上用的.一般看不見.摸不著)第一個帶swc的是ef 24mm f/1.4l 2 usm.2009年,我家七弟出生的年份~太雞凍了我~~同時ef鏡頭也有了約5000w支的產量,還有搭載雙is圖像穩定器.新百微發行~還有為了2010年的fifa世界盃.佳能推出了小馬四(eos-1 d mark 4)十萬的感光啊~還有45點對焦點(39點是十字型的,官方資料說小馬四的定語是"震撼世界"呵呵.牛拜了~2010年.反轉屏60d誕生(我怎麼都不覺得它好在哪~)到了今年前一段時間(10月26日,我那天在微博上看的發布會)發布了更bt的神器~"eos-1dx"14fps.1800w全副.二十萬感光.61點對焦 126區測光~~(不說了.再說我去搶~) 不過發布會上沒有大家期待的5d3和7d2.失望一小下,然後就現在了~~手機手工打字啊~~花了我一節自習課.lx不給分不厚道吧~~

B. 佳能的歷史背景(速求)

一,尼康公司歷史悠久,創建於年7月25日,由三菱財團(Mitsubishi)投資,合並三個光學儀器廠組成。當時,主要為日本國防部生產軍用光學儀器。Nikon的名稱由日文「日本」(Nippon)和「光學」(kogakn)組合而成,所以又有人稱之為日光公司。創建初期,曾聘請幾名德國光學技師,並於1932年開始生產尼柯爾(nikkor)鏡頭。許多照相機生產廠家都選用尼康公司的鏡頭,包括早期的佳能(Canon)。 1937年到1945年間,隨著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及太平洋戰爭的開始,尼康公司的前身Nippon Kogaku K.K.為配合日本政府的需要,開設了一連串大型廠房,以生產軍用光學儀器。二戰的爆發給了尼康一個飛躍式發展的機會,大量的軍品訂單刺激尼康急劇的膨脹起來,到二戰中期,尼康旗下已經有了19家工廠和23000名員工,所生產的光學儀器包括望遠鏡,潛望鏡,航空偵查鏡頭,光學轟炸瞄準具等等,但是在現在尼康的歷史上,卻對這一段絕口不提。迴避不意味著不存在,可以說尼康公司在歷史上有極其不光彩的一面, 尼康相機
Nippon Kogaku K.K.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 戰後,尼康公司開始向民用產品轉型。尼康公司從1948年才開始生產相機,初期產品是德國康泰克斯(contax)旁軸取景相機的仿製品,型號為NikonⅠ。1959年,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Nikon F,這是架可以方便地更換鏡頭、取景器,並備有卷片馬達的專業相機。尼康F以其完備的性能,精湛的工藝以及相對於德國相機較低廉的價格迅速得到廣大專業記者的認可。在越戰中,尼康F被美國隨軍記者所廣泛使用,漸漸成為新聞記者的首選機種。 如果你認真地看過電影《廊橋遺夢》的話,男主角伊斯特伍德所用的相機便是尼康F。尼康F的巨大成功為尼康公司在攝影界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成為135專業單反相機的標准。 而後,尼康公司又推出了F2、F2AS、F3、F4、F5等專業相機,無不倍受專業攝影者推崇。尼康的中檔相機,如FM、FE、FM2、FE2、FA、F501、F601、F801、F90x等等,也都成為攝影愛好者們的追求目標。 一九五九年開始生產第一台單鏡頭反光相機F,確立了在專業市場的牢固地位。在這以後,尼康生產了一架又一架著名相機,始終占據著135專業相機市場上的霸主地位。尼康以工藝精湛,質量可靠,經久耐用蜚聲國際,尤其在亞洲各國,長久以來,受到廣大攝影家的寵愛。從一九五九年的大F到最新的F5,她保持著鏡頭卡口的兼容。四十年前的F卡口鏡頭拿到F5身上一樣可以沖鋒陷陣,這是其他任何一個相機廠不能做到的。正因為此,尼康的機身和鏡頭在二手市場和收藏圈裡備受青睞。任何事都是兩面的,四十年鏡頭卡口不變,客觀上也限制了新產品的設計和新技術的應用。尼康的卡口還能兼容到什麼時候?也許她在等老用戶手上的手動對焦F,AI等系列鏡頭徹底退役吧。下一代的F6或許會讓我們大吃一驚。和佳能相比,尼康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把自動聚焦裝置放在了機身內,驅動「大炮」型鏡頭力不從心,不象佳能放在鏡頭里,針對不同鏡頭採用不同馬達。

尼康創建於1917年,當時名為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1988年該公司依託其照相機品牌,更名為尼康株式會社。 「尼康(Nikon)」的名稱,從1946年開始使用,是「日本光學」日文讀音(Nippon Kogak
u)的羅馬字母縮寫,並且融合了德文中蔡司照相機ZeissIkon中kon的寫法。 尼康其眾多的著名相機產品中,最主要的有尼克爾(Nikkor)相機鏡頭、尼康水下照相機(Nikonos)、尼康F系列的135膠卷單反相機、還有尼康D系列的數碼單反相機,消費性數碼相機Coolpix系列。 尼康合美系沈陽尼康燈具製造有限公司旗下燈具系列品牌之一,籌建於2004年。2008年入選全球商業網唯一指定的「免檢燈具產品」,2010 榮譽獲得中國國際品牌協會「十大最具潛力品牌」。

C. 佳能數碼相機的佳能歷史

1930年,Goro Yoshida和他的姐夫Saburo Uchida在日本創建了精密光學儀器實驗室。4年後,他們製造了第一台相機,命名為「Kwanon」(觀音菩薩),因此他們的第一個標識就是千手觀音的圖案。盡管如此,他們最終還是將公司名稱和標識都改為「Canon」,因為它的發音更近似於Kwanon。
佳能來源
Canon -佳能名稱源於美女。佳能公司的創始人是位醫學博士,取此名的靈感出自他抬頭眺望天空而來。佳能公司原來的名字叫生本·古岳·橙久城 (SEIKI KOGAKU KENKYUJO),是一個精密光學儀器研究所。佳能原有一個十分英語化的名字KWANON,意為一位仁慈佛教女神的名。公司以此名,命其第一架35毫米測距式相機。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架KWANON相機倖存。大約在1936年,公司用漢莎·佳能(HANSA CANON)為品牌的相機正式上市了。從此,佳能成為舉世聞名的相機品牌和公司的象徵。毫無疑問,響亮的名字與日俱增,目前使用的EOS(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不僅僅表示電子光學系統英文字首字母的縮寫,也是一位在希臘被稱作黎明的女神。 佳能的中國事業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之初。1979年,鄧穎超女士訪問佳能公司,提出支援中國精密工業的要求。1980年,時任社長賀來龍三郎先生對北京進行了友好訪問。中國政府與佳能公司高層領導人的互訪,為佳能公司的在華事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佳能公司對華投資也由此正式拉開序幕。
1997年,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開始負責佳能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及其他相關業務。2002年,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隨著市場開放程度的逐漸加強和各項政策法規的實施,中國的個人消費品市場、辦公設備市場愈發活躍起來。與此相對應的是,佳能將亞洲營銷總部從香港遷入北京,並正式開始行使中國國內銷售權。同時,佳能大力加強在華機構,在中國市場增設華北,華東和華南三大區域總部,並授權北京、上海、廣州分公司對所在區域的財務、物流、銷售和服務進行管理。至2003年底,佳能在中國的15家分公司已全部注冊成立完畢,佳能(中國)實現了從第一階段的生產投資轉向第二階段的銷售服務的重大戰略推進。
佳能(中國)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國市場的構建,即調整在中國市場的管理結構和商業結構,逐步建立更為高效的營銷體系,以滿足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佳能已經成功運用其世界頂級的影像技術,為中國市場提供了照相機、復印機、列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等諸多產品,並開始向耗材,醫療設備等領域進行積極的拓展。
基於「共生」理念,佳能植根於中國並開始努力成長。而未來,佳能將繼續實踐這一理念,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先進的產品和更完善的服務,繼續通過投資創匯、技術轉讓、創造就業機會、參與社會建設等多種形式,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貢獻。

D. 求佳能詳細的數碼相機發展歷史

早在攝影術發明之前,美術家們就已經製造出在一張桌子中間放置反光鏡,而在其上裝有磨砂玻璃的成像裝置,用於精確地描繪窗外景色。 1861 年,英國人托馬斯·薩頓( Thomas Satton )則發明了具有相似結構的,於攝影鏡頭和感光元件之間裝置有 45 °角反光鏡的照相機,從此,這種使用同一個鏡頭進行取景、拍照的照相機便成為了一種形式獨特的影像記錄工具。然而,這樣的一種不會產生取景視差的照相機,卻因為相機的小型化在上個世紀初期的那一段時間里並沒有得到迅速的發展。在當時,無論是照相機製造的大國德國,還是後來居上的日本,所製造的中小型民用照相機還都是以旁軸取景或雙鏡頭反光(也是旁軸取景的另一種形式)的產品為主流。

1934 年 1 月,佳能公司的前身日本精機光學公司推出 KWANNON 相機,它就是一種旁軸取景形式的產品,而在設計製造了多達 32 種使用 135 膠卷的高級旁軸取景照相機之後,佳能公司才於 1959 年開始加入到了小型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SLR )的競爭之中,製造出著名的佳能 Flex ( CANON Flex )。因為到了這個年代,各主流的照相機製造廠家似乎都意識到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即將成為新的照相機主流產品。

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具有很多旁軸取景照相機無法比擬的優勢:它沒有取景的視差;它可以更換多種不同規格,不同用途的攝影鏡頭;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拍攝的自動化;它能夠配合多種不同用途的附件系統;它會比其他形式照相機有更好的通用性。而隨著數碼影像的到來,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繼續在這一嶄新的影像記錄方式中發揚光大,從膠片到數碼,古老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跨入到了數碼影像的新時代。單鏡頭反光相機的英文縮寫叫做 SLR ( Single Lens Reflex ),而數碼單反相機的名字只不過需要在前面加上一個 D ( Digital )就可以了!

E. CANON的企業歷史

1933年 在東京麻布六本木設立精機光學研究所,開始研製高級小型照相機。
1934年 試制日本第一台35毫米焦平面快門照相機「Kwanon」。
1935年 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門照相機「Hansa Canon」。 申請注冊商標「Canon」。
1937年 佳能公司前身精機光學工業株式會社成立。
1939年 開始自家生產鏡頭(命名Serenar)。
1940年 開發日本首創X射線間接攝影照相機。 1942年 御手洗毅先生出任精機光學工業株式會社社長。
1945年 恢復生產普及型焦平面快門照相機JII。
1946年 開設銀座照相機維修服務站。 戰後首次推出的照相機新產品「Canon SII」,博得駐日美軍及外商的好評。
1947年 社名改稱「佳能照相機株式會社」。 日本恢復國際貿易。當局指定佳能牌照相機為最佳出口商品。
1949年 日本恢復證券交易所。與此同時,佳能股票上市。 Canon IIB型照相機榮獲全美照相機展覽會(舊金山)一等獎。 1951年 將總部和工廠集中到東京都大口區下丸子。 1952年 推出世界首創同步閃光35毫米高級照相機「Canon IVSb」。
1954年 為了配合日本開始播放電視廣告,與NHK(日本廣播協會)技術研究所聯合開發電視攝像機。
1955年 開設紐約支店。
1956年 吸收「佳能電子」(原「秩父英工舍」)為關聯公司。 推出8毫米電影攝影機「Canon 8T」。
1957年 在日本瓦開開設歐洲總代理店「佳能歐洲」。 照相機「Canon L1」和8毫米電影攝影機「Canon 8T」被選為日本首批最佳設計商品。
1958年 推出電視攝像機專用現場變焦鏡頭。
1959年 與美國Documat公司合作,開發微縮設備。 發展磁頭產品。 推出同步讀出器。
1960年 開發錄像機磁頭。 1961年 推出「Canonet」,創空前暢銷記錄,掀起「傻瓜」相機熱潮。 完成日本第一個轉輪式微縮膠片系統。
1962年 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全力發展辦公設備。 在巴拿馬開設中南美總代理店「佳能拉丁美洲」。
1963年 設立「佳能SA日內瓦」。廢除總代理店制,建立佳能總公司直接管轄的銷售體制。 推出X線鏡面反射式高速攝影機。 著手開發光纖維。
1964年 推出世界首創10鍵式電子計算器「Canola130」。
1965年 推出電子傳真方式復印機「Canofax 1000」。
1966年 設立佳能美國股份有限公司。
1967年 設立拉丁美洲當地人佳能拉丁美洲股份有限公司。 出口比率超過50%。
1968年 設立佳能辦公設備銷售股份有限公司。 設立佳能阿姆斯特丹股份有限公司(現在是佳能歐洲(荷蘭)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獨創的電子照相方式「佳能NP系統」,開拓普通之復印機(PPC)市場。 推出行業首創4磁軌4通道記錄磁頭。 1971年「 佳能辦公設備銷售 」與「 佳能照相機銷售 」合並,成立佳能銷售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最高級單反照相機「 Canon F -1 」及 FD 鏡頭。 推出會計機「 BP -1000 」。
1972年 設立歐洲第一個生產據點「佳能吉森」(當時是Physotec GmbH西德)。 推出世界首創液乾式普通紙復印機「NP-70」。
1973年 推出日本首批全彩色普通紙復印機。 佳能35毫米電影攝影機超近攝影鏡頭榮獲美國電影藝術科學院頒發的科學技術獎。
1974年 前田武男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設立佳能辦公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辦公用計算機「 Canonac100/ 500 」。 推出殘疾人攜帶型會話輔助器「 Communicator 」。 推出盲人電子閱讀器「 Optacon 」。
1975年 開發成功激光列印機。
1976年 第一個優良企業構想計劃開始實施。設置佳能式開發、生產、銷售體制研討委員會。 推出內置微機單反照相機「AE-1」,掀起AE(自動聚焦)照相機熱潮。 涉足傳真機領域。 推出世界首創的免散瞳眼底照相機「CR-45NM」。 1977年 賀來龍三郎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 佳能35毫米電影攝影機鏡頭K-35系列榮獲美國電影藝術科學院頒發的科學技術獎。
1978年 設立佳能澳大利亞股份有限公司。 開展彩色復印服務。 推出世界首創記憶式復印機「NP-8500」。 推出攝像機鏡頭。 推出備有激光自動對准機構的掩模對准儀「PLA-500FA」。
1979年 設立佳能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可比雅股份有限公司為關聯公司。 海外銷售額首次突破 1 , 000 億日元。 推出內置半導體激光器的列印機「 LBP -10 」。 推出全自動照相機「 AutoBoy 」。 推出小型軟盤驅動器。
1980年 推出首次採用羅馬字輸入的日文文字處理機「Canoword 55」. 推出日本首創G2標准傳真機「Telefax B-601」。 推出自動眼球折射能力測試儀「AutoRefR-1」。 1981年 設立元件開發中心。 推出每分鍾 135 張的超高速復印機「 NP-8500 SUPER 」。 在世界上首次開發成功氣泡噴墨列印技術。 推出新型專業系統單反照相機「 F -1 」。 推出 CVC 錄像系統。
1982年 設立大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個優良企業構想計劃開始實施。 推出世界首創暗合方式小型復印機「 PC10/PC -20 」。 推出彩色氣泡噴墨列印機。 推出手提終端( HT-3000 )。 推出 16 位個人計算機「 AS -100 」。 推出西文電子打字機「 AP400/ 500 」。 推出 40 倍電視變焦鏡頭。 開始銷售嬰兒聽覺檢查儀「 Crib-0-Grarm 」。
1983年 設立佳能布列塔尼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佳能第一台彩色復印機 NP Color T 。 推出單反照相機「 T 50 」。該機榮獲日本 1983 年度最佳設計獎。
1984年 設立佳能元件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世界首創商務用普通紙列印機「 PC Printer 70 」。 推出 AS-300 工作站。 推出激光傳真機。 在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進行了靜止錄像機的實用試驗。 以中國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在湛江和天津生產復印機。 推出數碼激光復印機「 NP -9030 」。 推出世界最小最輕的激光列印機「 LBP-8/CX 」。 推出步進曝光裝置「 FPA-1500FA 」。 退出高清晰度電視變焦鏡頭「 PV14x12.5BHD 」。
1985年 設立佳能弗吉尼亞股份有限公司。 在韓國設立了合資公司一羅鐵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與美國惠普公司建立計算機領域的業務協作關系。 佳能中央研究所建成。 推出單觸式自動雙色復印機「 NP -3525 」。 推出氣泡噴墨列印機「 BJ -80 」。 推出電子文件歸檔系統「 Canovision8VM-E 1 」。 開發成功世界首創「 光卡讀寫器 」。 宣布第二次創業。以「 共生 」為企業宗旨,開始實施第一次全球企業構想(五年)。 設立海外第一個研究所「 佳能研究中心歐洲 」。(美國) 設立佳能 Opto 馬來西亞股份有限公司。 設立佳能辦公設備墨西哥股份有限公司。 於北京大學合作興辦合資企業 — 北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設立長濱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在日本企業中,第一個獲准實施「 CSA 」標記(加拿大電氣安全標准)自家公司認證制度。 PC 系列個人用復印機的累計產量達到 200 萬台。 推出彩色氣泡噴墨復印機「 A1 」。 推出光磁碟系統。 推出使用了「 GENESIS 」(數碼圖像處理技術)的「 Canofax 705 」。 推出軟盤照相機「 Q-PIC 」。
1989年 山路敬三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 投資入股美國 NeXT ,獲得遠東地區銷售權。 在中國設立佳能大連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與 NTT (日本電信電話公司) Internet 公司等合作,成立提供國際傳真服務的合資企業 — FastNet 股份有限公司。 NP 系列復印機積累產量達到 500 萬台。 推出彩色激光復印機「 CLC-500 」。 與美國惠普公司共同開發了計算機軟體「 NewWave 」的日文版本。 推出最高級 AF 單反照相機「 EOS-1 」。 推出高頻帶規格 8 毫米 攝像機「 Canovision 8A -1 」。 推出 55 倍廣播電視攝像機變焦鏡頭。 不斷選擇戰略重點,建立事業健康發展的藍圖
2005年是我們的「全球優良企業計劃」第二階段的最後一年。佳能通過不斷選擇戰略重點,已經在成為真正優良企業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努力完全實現第二階段目標的同時,我們也積極地為將於2006年啟動的第三階段新目標,即追求健康發展進行准備。
整合開發、製造和生產,以爭取三位一體的競爭優勢
佳能的改革進程現在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通過開發和生產的整合,以進一步提高成本效率。第一個挑戰就是實現「原型最少化設計」即徹底做到無原型試驗品。而且,在不斷開展零部件采購方面的改革的同時,我們正努力加強工廠自動化,以便進一步增強內部生產能力。佳能的目標是通過開發、生產和製造技術的三位一體的無縫整合,最終建立起具有高度競爭力的生產體系。
提高研發能力,不斷拓展新業務
在2005年,佳能將加速顯示設備的開發和商品化。特別是,我們將加快與東芝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的SED的批量生產准備工作。同時,我們將積極推進歐美銷售公司和生產子公司等在「培養集團公司自主業務」方面的快速發展。我們將繼續加快佳能新一代業務的活動。在不斷拓展新的業務領域的同時,探索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和商品化道路。 基於「共生」的企業理念,我們的「全球優良企業計劃」是一項中長期的經營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技術創新使佳能成為一家不斷為社會做出貢獻並獲得全世界的歡迎和尊敬的集團公司。在1996年啟動的計劃第一階段的5年裡,佳能在集團內部徹底灌輸以利潤為導向和整體優化概念,通過單元生產方式和基於現金流的整合業務績效評估來引進生產改革。在2001年我們啟動了該計劃的第二階段,我們著眼於在我們從事的所有業務領域達到全球第一,並不斷加強我們的研發能力。我們已經在這一階段中取得了包括、開發改革和關鍵零部件自行生產在內的巨大成果。

F. 照相機歷史簡介

19世紀初,一個叫尼普斯的法國陸軍軍官,花了10年時間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終於在1826年成功地將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攝在白錫板上。

這是世界上第1張照片,它的曝光時間長達8小時。第二年,他又和達蓋爾研究照相術,試圖把影像拍攝在玻璃板上。

不幸的是,尼普斯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達蓋爾把玻璃板底片的靈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攝人像。後來,他又發明了銀版照相法——「達蓋爾照相術」。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萊卡的前身)、祿來、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

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徠卡單鏡頭旁軸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光學旁軸取景器。

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

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在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機生產主要是引進德國技術並加以仿製,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徠卡相機仿製了L39介面的35mm旁軸相機,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製造出了旁軸相機。

PENTAX的前身旭光學工業公司1923年開始生產鏡頭,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擴大,日本軍隊對光學儀器的需求急劇增加,尼康、賓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學儀器廠都接到了大量的軍隊訂單,為侵華日軍生產望遠鏡、經緯儀、飛機光學瞄準儀、瞄準鏡、光學測距機等等軍用光學儀器。

隨著戰爭的結束,這些軍隊訂單已經不再有,戰後軍工企業為生存不得不轉向民用品的生產,光儀廠商尼康、佳能、賓得都先後開始了照相機生產。

1952年賓得引進德國技術並引入德國「PENTAX」品牌,生產出了「旭光學」的第一部相機。1954年,日本第一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在旭光學-賓得公司製成。

1957年作為日本照相機的後起之秀,又製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鏡光學取景的單反照相機。此後美能達、尼康、瑪米亞、佳能、理光等公司爭相仿製、改進單反照相機及鏡頭技術,從而推動了民用照相機技術在日本的發展,世界單反照相機技術重心逐漸由德國轉移到了日本。

1960年,賓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機問世,開創了照相機TTL自動測光技術。

1971年,賓得公司的SMC鍍膜技術申請了專利,並應用SMC技術開發生產出了SMC鏡頭,使得鏡頭在色彩還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兩方面都得到極大改善,從而顯著提高了鏡頭品質。

得益於SMC技術,此後賓得鏡頭的光學素質達到了極大的改善,有多隻賓得鏡頭被職業攝影師們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國頂級鏡頭蔡司鏡頭,成就了賓得相機一時的輝煌。

雖然幾乎所有廠商生產的照相機鏡頭都聲稱採用了SMC技術,但是實測證明,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還是賓得鏡頭。

1969年,CCD晶元作為相機感光材料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上搭載的照相機中得到應用,為照相感光材料電子化,打下技術基礎。

1981年,索尼公司經過多年研究,生產出了世界第一款採用CCD電子感測器做感光材料的攝像機,為電子感測器替代膠片打下基礎。

緊跟其後,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國、歐洲的一些電子晶元製造商都投入了CCD晶元的技術研發,為數碼相機的發展打下技術基礎。1987年,採用CMOS晶元做感光材料的相機在卡西歐公司誕生。

2018年9月,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第62次會議作出了對中國無人機產品有利的決定,將無人機歸類為「會飛的照相機」。

(6)佳能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為照相機的發展作出貢獻的人:

1、達蓋爾

達蓋爾(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國美術家和化學家,因發明銀版照相法而聞名。達蓋爾出生於法國法蘭西島瓦勒德瓦茲省。

他學過建築,戲劇設計和全景繪畫,尤其擅長舞台幻境製作,也因此聲譽卓著。1851年他在距離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紀念碑。

2、吉羅拉莫·卡爾達諾

吉羅拉莫·卡爾達諾(Girolamo Cardano, 1501年9月24日 ~1576年9月21日)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網路全書式的學者, 數學家、物理學家、占星家、哲學家和賭徒。

古典概率論創始人, 在他的著作《論運動、重量等的數字比例》(Opus novum de proportionibus) 建立了二項定理和二項系數的確定. 他一生寫了200多部著作,內容涵蓋醫葯、數學、物理、哲學、宗教和音樂。

3、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

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法語: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年3月7日-1833年7月5日),「涅普斯」又譯「尼埃普斯」,法國發明家。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於1827年拍攝出來的,但是現在全世界公認的攝影術的發明者卻是法國的路易·達蓋爾。涅普斯,是未被大眾關注的攝影術發明者。

在那個時期,攝影的產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人們早在亞里士多德和中國墨子年代就已發現了小孔成像的奧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這一原理仍然適用於攝影術,但當時阻礙攝影產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種將影像保留下來的方法仍然沒有被發明。

1825年,涅普斯委託法國光學儀器商人夏爾·雪弗萊(Charles Chevalier)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製作光學鏡片。

並於1824年(有說1826年)將其發明的感光材料放進暗盒,拍攝和記錄下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餐桌」,作品在其法國勃艮第的家裡拍攝完成,通過其閣樓上的窗戶拍攝,曝光時間超過8小時。

1829年與路易·達蓋爾達成夥伴關系,共同研究攝影術。1833年7月5日,涅普斯意外死亡。1839年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宣布路易·達蓋爾獲得攝影術專利。

4、奧斯卡·巴納克

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國照相機設計家,生於德國布蘭登堡州里諾夫鎮。1911年被恩斯特·萊茲光學工廠聘請擔任照相機設計師。

巴納克在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電影膠卷設計小型照相機。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24×36毫米的原型萊卡相機(Ur-Leica)—35毫米照相機的鼻祖。

1925年萊卡相機I型正式在德國韋茨拉爾市(Wetzlar)的恩斯特·萊茲光學工廠出產。奧斯卡·巴爾納克本人是最早的萊卡攝影家,1920年,韋茨拉爾市發生洪水災難,他用原型萊卡相機拍攝了一系列韋茨拉爾洪災的照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照相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達蓋爾

G. 佳能的發展歷程

佳能,一直在不斷自我改進中,在「共生」的企業理念的指導下,佳能立志成為一家真正優秀的公司,一家在全世界范圍內廣受信任和尊重的公司。擁有佳能的產品,保證用戶能更簡單更安全地享受到更便捷、更快樂的生活。此外,用戶通過選擇佳能,也支持著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所作的努力。日復一日,佳能不斷追求創新,努力讓明天更加美好。
1937年,憑借光學技術起家、並以生產世界一流相機為目標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後,佳能不斷研發新技術,並在20世紀70年初研製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紙復印機。80年代初,佳能首次開發成功氣泡噴墨列印技術,並將其產品推向全世界。對技術研發的重視和投入,使佳能數十年不斷發展壯大,並且成為同行業的領導者。2012年,佳能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專利注冊數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連續進入該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長被聘為廣東省經濟顧問。同年,被大連、蘇州市評為榮譽市民。2001年 耗資1億美金在江蘇投資的第一個生產性項目——蘇州工廠落戶蘇州新區,主要生產復印機和軟體。這是佳能在全球投資建成的最大的工廠,也是佳能進入中國20多年來最大的一筆投入。 設立佳能( 中山)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連市授予榮譽公民稱號。 2002年,設立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後開始承擔華東區域總部的職能) 佳能將亞洲營銷總部遷往北京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對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開始內銷 設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稅區)有限公司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時任國家副主席)來訪佳能大連 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蘇州市授予榮譽公民稱號 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獲得江蘇?敖?沼岩杲薄?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就任遼寧省政府經濟顧問 設立佳能(蘇州)系統軟體有限公司。
2003年 設立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同時承擔華南區域總部的職能 設立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同時承擔華北區域總部的職能 佳能產品旗艦展廳「佳能影像廣場」在北京宣布開業 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接受廣東省政府的邀請,成為廣東省省長經濟顧問 包括北京、天津、沈陽、大連、濟南、西安、上海、武漢、南京、杭州、鄭州、廣州、成都、重慶、深圳在內的15家分公司全部注冊成立。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的銷售及服務網路。
2004年首次自營進口貨物入庫儀式在廣州舉行,至此佳能(中國)可以直接進口和銷售境外產品 在北京建立全國(除港、澳、台地區)統一熱線中心佳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在京建立2004年4月29日,經合資雙方友好協商,北京北佳信息系統有限公司進行了股權變更,成為由佳能(中國)有限公司100%出資的外商獨資企業,並更名為佳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繼續匯集中國優秀人才,致力於研究開發國際水準的軟體產品。
2005年 在北京中關村設立第一個佳能快修中心——「QR中心」。QR中心(Quick Repair,迅速維修;Quick Response,及時應對),它在原有的佳能客戶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提供規模更大,產品維修更全面,更快捷的快速維修服務。 廣州「佳能影像廣場」宣布開業。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四,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四。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
佳能公司自1937年創業以來,始終以創造世界一流產品為奮斗目標,積極推動事業向多元化和全球化發展,其研發、生產以及銷售活動在全球展開,並通過在美 洲、歐洲、大洋洲、亞洲和日本地區建立區域性總部,展開全球化多種經營戰略。 佳能在全球以光學為核心的個人消費產品、辦公產品以及工業產品等領域發 揮著巨大的作用。
基於「共生」理念,1996年佳能啟動旨在實現以技術服務社會,成為全球范 圍內被信賴、受尊敬的企業這一目標的「全球優良企業集團構想」,積極推行「整 體最佳」和「重視利潤」的意識改革和經營革新活動,構建了今日佳能的企業體制。
2010年佳能集團營業額達到457.64億美元(此數據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由於連續幾年的出色業績,佳能於2009年被《商業周刊》雜志列入「全球最佳品牌」第33位。佳能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合並結運算元公司已達241家公司,員工168,879人(此數據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
佳能的遠景目標是成為一百年、兩百年永久發展、持續繁榮的「真正的全球優 良企業」。為了世界繁榮和人類幸福,在培育對未來社會有益技術的同時,始終承 擔起兼顧事業與環境保護,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等社會責任。
佳能的中國事業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之初。1979年,鄧穎超女士訪問佳能公司,提出支援中國精密工業的要求。1980年,時任社長賀來龍三郎先生對北京進行了友好訪問。中國政府與佳能公司高層領導人的互訪,為佳能公司的在華事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佳能公司對華投資也由此正式拉開序幕。
佳能(中國)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國市場的構建,即調整在中國市場的管理結構和商業結構,逐步建立更為高效的營銷體系,以滿足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佳能已經成功運用其世界頂級的影像技術,為中國市場提供了照相機、復印機、列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等諸多產品,並開始向耗材,醫療設備等領域進行積極的拓展。
基於「共生」理念,佳能植根於中國並開始努力成長。而未來,佳能將繼續實踐這一理念,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先進的產品和更完善的服務,繼續通過投資創匯、技術轉讓、創造就業機會、參與社會建設等多種形式,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貢獻。
二十年來,佳能的中國事業伴隨著中國的全面進步獲得了成長和壯大,「共生」的理念已經結出碩果。在大連、珠海、中山、蘇州等地,佳能擁有11家獨資公司和 3家合資公司,其中2001年在蘇州新區投資近1億美元建成的工廠,是迄今佳能全球最大的工廠。佳能在華投資已累積達10億美元,擁有員工 28,769人,在眾多的外資企業中名列前茅。
1997年,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開始負責佳能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及其他相關業務。2002年,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隨著市場開放程度的逐漸加強和各項政策法規的實施,中國的個人消費品市場、辦公設備市場愈發活躍起來。與此相對應的是,佳能將亞洲營銷總部從香港遷入北京,並正式開始行使中國國內銷售權。同時,佳能大力加強在華機構,在中國市場增設華北,華東和華南三大區域總部,並授權北京、上海、廣州分公司對所在區域的財務、物流、銷售和服務進行管理。至2003年底,佳能在中國的15家分公司已全部注冊成立完畢,佳能(中國)實現了從第一階段的生產投資轉向第二階段的銷售服務的重大戰略推進。
佳能的中國事業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從最初的技術合作到獨資建廠再到成立銷售公司,經歷了多種經營模式的探索。經過20多年的不斷努力,佳能在中國的事業已涉及照相機、復印機、列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等多項領域,企業會議,商務會談,商業演講,教育機構,具有卓越影像畫質的高亮度投影機越來越受到這些市場的青睞。佳能LV-系列高亮度投影機,能夠投射出高質量的影像,並准確再現影像的色彩近幾年正積極向耗材及醫療器械等新領域開拓。
1997年3月,佳能(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並為現地法人,全面負責佳能在中國事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迄今為止,佳能在中國市場已基本建成包括3大區域總部在內的16家分公司、2家常設辦事處及1家培訓中心組成的銷售服務網路。隨著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在新的中國長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已經發揮出越來越關鍵的領軍作用。(以上數據截止至2008年1月31日)
2016年3月9日,日本東芝公司於今日召開董事會並最終決定將旗下東芝醫療系統公司出售給佳能公司,佳能公司提出的收購報價為7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5億元)。

H. 請問佳能在中國的發展史,急用!!!謝謝~~~

佳能
目錄
1.佳能來源
2.公司規模
3.佳能發展
4、佳能中國
5.佳能的企業理念

編輯本段1.佳能來源
Canon -佳能名稱源於美女。佳能公司的創始人是位醫學博士,取此名的靈感出自他抬頭眺望天空而來。佳能公司原來的名字叫生本·古岳·橙久城 (SEIKI KOGAKU KENKYUJO),是一個精密光學儀器研究所。佳能原有一個十分英語化的名字KWANON,意為一位仁慈佛教女神的名。公司以此名,命其第一架35毫米測距式相機。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架KWANON相機倖存。大約在1936年,公司用漢莎·佳能(HANSA CANON)為品牌的相機正式上市了。從此,佳能成為舉世聞名的相機品牌和公司的象徵。毫無疑問,響亮的名字與日俱增,目前使用的EOS(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不僅僅表示電子光學系統英文字首字母的縮寫,也是一位在希臘被稱作黎明的女神。
編輯本段2.公司規模
佳能是全球領先的生產影像與信息產品的綜合集團。自1937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將自己的業務全球化並擴展到各個領域。目前,佳能的產品系列共分布於三大領域:個人產品、辦公設備和工業設備,主要產品包括照相機及鏡頭、數碼相機、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廣播設備、醫療器材及半導體生產設備等。佳能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並在美洲、歐洲、亞洲及日本設有4大區域性銷售總部,在世界各地擁有子公司200家,雇員超過10萬人。
佳能在2004年全球財富500強的營業額排名中列第165位,並在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行業類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五。2003年,佳能公司實現凈銷售額 298.89億美元及凈收入25.77億美元,雙雙刷新其歷史新高。
1937年,憑借光學技術起家、並以生產世界一流相機為目標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後,佳能不斷研發新技術,並在19世紀70年初研製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紙復印機。80年代初,佳能首次開發成功氣泡噴墨列印技術,並將其產品推向全世界。對技術研發的重視和投入,使佳能數十年不斷發展壯大,並成為同行業的領導者。去年,佳能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專利注冊數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連續進入該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長被聘為廣東省經濟顧問。同年,被大連、蘇州市評為榮譽市民。
佳能成立於1937年,2003年公司實現凈銷售額 298.89 億美元及凈收入 25.77 億美元。在 2004 年全球財富 500 強的營業額排名中列第 165 位,
目前,佳能已在中國大連、珠海、蘇州等地擁有12家獨資公司和4家合資公司,其中包括2001年在蘇州新區成立的耗資1億美元的佳能(蘇州)有限公司。佳能在中國現擁有員工約13,000人。
1997年,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開始負責佳能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及其它所有業務。
佳能是全球領先的生產影像與信息產品的綜合集團。自1937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將自己的業務全球化並擴展到各個領域。目前,佳能的產品系列共分布於三大領域:個人產品、辦公設備和工業設備,主要產品包括照相機及鏡頭、數碼相機、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廣播設備、醫療器材及半導體生產設備等。佳能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並在美洲、歐洲、亞洲及日本設有4大區域性銷售總部,在世界各地擁有子公司203家,雇員約93,000人。
佳能在2001年全球財富500強的營業額排名中列第190位,並在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行業類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六。2002年,佳能公司實現凈銷售額245.01億美元及凈收入15.89億美元,雙雙刷新其歷史新高。
佳能是全球領先的生產影像與信息產品的綜合集團。自 1937 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將自己的業務全球化並擴展到各個領域。目前,佳能的產品系列共分布於 3 大領域: 個人產品、辦公設備和工業設備,主要產品包括照相機及鏡頭、數碼相機、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廣播設備、醫療器材及半導體生產設備等。佳能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並在美洲、歐洲、亞洲及日本設有 4大區域性銷售總部,在世界各地擁有子公司 200 家,雇員超過 10 萬人。
編輯本段3.佳能發展
佳能,一直在不斷自我改進中
在「共生」的企業理念的指導下,佳能立志成為一家真正優秀的公司,一家在全世界范圍內廣受信任和尊重的公司。擁有佳能的產品,保證用戶能更簡單更安全地享受到更便捷、更快樂的生活。此外,用戶通過選擇佳能,也支持著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所作的努力。日復一日,佳能不斷追求創新,努力讓明天更加美好。
1937年,憑借光學技術起家、並以生產世界一流相機為目標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後,佳能不斷研發新技術,並在19世紀70年初研製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紙復印機。80年代初,佳能首次開發成功氣泡噴墨列印技術,並將其產品推向全世界。對技術研發的重視和投入,使佳能數十年不斷發展壯大,並成為同行業的領導者。去年,佳能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專利注冊數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連續進入該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長被聘為廣東省經濟顧問。同年,被大連、蘇州市評為榮譽市民。
2001年 耗資1億美金在江蘇投資的第一個生產性項目——蘇州工廠落戶蘇州新區,主要生產復印機和軟體
這是佳能在全球投資建成的最大的工廠,也是佳能進入中國20多年來最大的一筆投入。 設立佳能(中山)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連市授予榮譽公民稱號 2002年 設立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後開始承擔華東區域總部的職能) 佳能將亞洲營銷總部遷往北京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對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開始內銷 設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稅區)有限公司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時任國家副主席)來訪佳能大連 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蘇州市授予榮譽公民稱號 佳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御手洗冨士夫先生獲得江蘇?敖

I. 數碼相機的發展簡史

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宇航局(NASA)在宇航員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須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然而工程師們發現,由探測器傳送回來的模擬信號被夾雜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線之中,顯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無法將信號轉變成清晰的圖像。於是工程師們不得不另想辦法。在這之後,數碼圖像技術發展得更快,主要歸功於冷戰期間的科技競爭。而這些技術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大多數的間諜衛星都使用數碼圖像科技。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發,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George Smith和Willard Boyle將可視電話和半導體泡存儲技術結合,設計了可以數碼相機沿半導體表面傳導電荷的「電荷『泡』器」(Charge 「Bubble」 Devices),率先發明了CCD器件的原型。當時發明CCD的目的是改進存儲技術,元件本身也被當作單純的存儲器使用。隨後人們認識到,CCD可以利用光電效應來拍攝並存儲圖象。 1970年,貝爾實驗室進行了相關實驗。
CCD陣列是由噴氣推進實驗室於1972年研製成功的,尺寸是100*100像元。商業CCD也在同一時期由 Fairchild公司推出。當時的CCD增益非常低,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比照相底片稍高。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一個孩子與小狗的黑白圖像被CCD感測器所獲取,記錄在盒式音頻磁帶上。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獲取的第一張數碼照片,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30年過去了,第一台數碼相機背後的發明者來到中國,為我們回顧那段歷史,也用他敏銳地洞察力展望數碼影像的未來。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碼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製造,數碼存儲介質難於獲取,而且容量很小。當時沒有PC,回放設備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台相機。」
數碼相機對當時的柯達而言是一個很小的項目,由於決定採用數碼方式,所以相機中沒有太多移動的機械,賽尚和兩個技術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項目。在選擇可以移動的數碼存儲介質時,賽尚希望其存儲量可以與35mm膠卷的拍攝數量差不多,所以最後採用了通用的卡式錄音磁帶,基本可以存儲相當於一個膠卷的30張照片。「很多技術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這台原型機的電路板可以打開,一邊拍攝,一邊調整。」賽尚彷彿又回到了實驗室中。
「當原型機第一次展示給投資者時,他們詢問這種產品何時可以成為消費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這種產品才會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賽尚的判斷相當准確,數碼相機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達實驗室產生了1千多項與數碼相機有關的專利,奠定了數碼相機的架構和發展基礎,讓數碼相機一步步走向現實。1989年,柯達終於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數碼相機。 九十年代的數碼相機 (一)早期產品
1981年索尼公司發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靜物照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照相機。這是當今數碼照相機的雛形。
1988年富士與東芝在科隆博覽會上,展出了共同開發的,使用快快閃記憶體卡的Fujixs(富士克斯)數字靜物相機「DS-1P」,在這前後,富士、東芝、奧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相繼發表了數字相機的試製品:如佳能RC-701、卡西歐VS-101、富士DS-1P、富士DS-X、東芝MC2000等。
(二)九十年代初期的產品
1991年柯達試製成功世界第一台數碼相機,東芝公司發表40萬像素的MC-200數碼相機,售價170萬日元,這便是第一台市場出售的數碼相機。
1994年柯達商用數碼相機DC40正式面世。1995年2月卡西歐發表了25萬像素、6.5萬日元的低價數碼相機QV-10,引發了數碼相機市場的火爆。1995年佳能EOS·DCS3C問世,同年還推出EOS·DCS1C,開始了佳能數碼單反相機發展的歷史。1995年正式拉開了相機數字化的序幕。為迎接數碼相機的到來,柯達公司董事會於1995年作出了全面發展數碼科學的決策性決定,於1996年與尼康聯合推出DCS-460和DCS-620X型數碼相機,與佳能合作推出DCS-420數碼相機(專業級)。
1995年世界上數碼相機的像素只有41萬;到1996年幾乎翻了一倍,達到81萬像素,數碼相機的出貨量達到50萬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萬像素,數碼相機出貨量突破100萬台。
1996年奧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數碼相機。隨後富士、柯尼卡、美能達、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東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後參與了數碼相機的研發與生產,各自推出數碼相機。
1997年11月柯達公司發表了DC210變焦數碼相機,使用了109萬的正方像素CCD圖像感測器;富士發布了DC-300數碼相機。
1997年奧林巴斯首先推出「超百萬」像素的CA-MEDIAC-1400L型單反數字相機,引起行業巨大震動。
1997年美國PMA國際攝影器材博覽會上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傳統攝影器材與計算機信息處理相結合,圖像的攝入與傳輸成為了光電子行業與計算機行業共同事業,一些IT廠商開始介入數字照相。各大公司更多的推出1000美元以下的各類普及型數字照相機,最廉價的可在200美元以下,這為數字照相機進入尋常百姓家庭創造了條件。
1997年度普及型數字照相機的熱點和主流產品是CCD像素數35萬左右,最大解像力640×480像素的數字相機。而「百萬像素」(megapixel)相機才「初露頭角」,僅富士膠片公司、奧林巴斯、柯達和柯尼卡四家各推出一款新品。普及型數碼相機發展的重點,除提高解像力外,重點是開發特殊功能,就是傳統膠片相機不具備和辦不到的一些功能,顯示數碼相機的優越性,如在機身上裝備液晶監視屏作取景器和拍攝後可當場檢查拍攝效果的功能,把鏡頭做成可以旋轉一定度數的功能,結合液晶屏方便自拍的功能,安裝影像數據快速傳輸電腦的功能等。
(三)1998年富士膠片公司推出首款百萬級(150萬像素)最輕小、普及型刃NEPIX700型數碼相機;佳能與柯達公司合作開發了首款裝有LCD監視器的數碼單反相機EOSD2000型和EOSD6000型。
1998年是低價「百萬像素」數字相機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和主流產品的一年,當年發表或出售的新機種60多種,20多個廠商:卡西歐(4種)、富士膠片(8種)、柯達(4種)、美能達(3種)、尼康(3種)、佳能(4種)、奧林巴斯(4種)、三洋(6種)、索尼(6種)、精工愛普生(4種)、發布二種的有「阿克發、惠普、柯尼卡、飛利浦、理光;發布一種的有:東芝、松下電子、日立、JVC、京瓷、萊卡、三星和中國的海鷗。其中達到和超過「百萬像素」的新產品約佔全部新機種的80%。最高達到168萬像素的佳能PowerShotPro70數碼相機,具有2.5倍光學變焦和2倍數字變焦,TTL自動數碼相機調焦、自動曝光、2英寸彩色TPY液晶屏,有每秒4幀的速度最大連拍5秒功能。
1998年數碼相機在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歸納起來大致有: 採用光學變焦鏡頭。有2倍、2.5倍、3倍、5倍和10倍,最高達14倍。此外部分相機還有數字變焦功能,有2倍或4倍。 具有可接外用閃光燈的功能。個別機種有內置閃光燈和可外接同步閃光燈的功能。 裝備有可交換「鏡頭—CCD」單元,具有擴展系統化的能力。 具有TTL光學取景或單反取景的功能。 單反式可換鏡頭功能。 對手動對焦、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控制曝光等參數可自動設定的功能。 裝用「Digita」數字影像專用操作系統後,增加了如拍攝程序設定等新功能(柯達、美能達等系列產品裝用)。 具有多種拍攝方式。 採用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快速下載影像數據到電腦的功能。 不用個人電腦連接,可直接(或SM卡等記錄媒體)用專用列印機列印數碼照片的功能。 1998年出現的數碼相機典型產品有: 柯達DC260數字相機:160萬像素CCD圖像感測器;3倍光學變焦和2倍數字變焦;可接閃光同步線;快門優先光圈優先自動曝光功能,具有拍攝程序預設功能;USB介面等。 卡西歐QV-7000SX數字相機:1998年9月推出市場,是OV系列中檔次最高的產品。2倍光學變焦和4倍數字變焦,光圈優先自動曝光,7種操作參數自定功能。此外還有相位差被動式自動調焦或手動調焦,多區測光或點測光,LCD顯示屏,影像2倍放大,自動日期記錄,生成HTML文件及多種拍攝功能。 美能達DemageEX系列數字相機:1998年10月推出市場,包括EXzoom1500和EXwiea1500兩個型號;前者配有3倍變焦鏡頭—CCD單元(7-216mm/F3.5-5.6),後者配有大口經廣角鏡頭———CCD單元(5.2mm/F1.9),其共同特點:採用1/2英寸150萬像素的原色順序掃描CCD3裝有專用「Didta「數字影像專用操作系統,具有軟體的擴展性;具有每秒3.5幀,最多7幀的連拍功能;可設定5種場景;具有與傳統膠片相當的操作性能。 美能達DemageRD3000數字相機,該機是以「APS」單反相機S-1為基礎,可交換鏡頭單反數碼機,使用2塊CCD圖像感測器,總像素270萬。 防水防塵型「百萬像素」機登台亮相 富士膠片BigJobDS-25OHD數碼相機,是以富士CCD總像素150萬的FinePix700相機為基礎,使用具有日本工業標准7級保護能力專用外套,加上HD機背和GN24的大型閃光燈構成的「百萬像素」防水防塵專用數碼相機。
柯尼卡公司DG-1數碼相機是1998年9月推出,也具有7級防水防塵設計的數碼相機,總像素108萬像素。機身和重要部分採用硬質橡膠材料加以保護。適合在土建工程現場監視用,影像可即時傳送出去並加印到工程記錄和作業報告文件中。
此外還有一些公司研製出專用防水防塵外套,如柯達公司推出可用於3米深水中的,為DC200、DC210Zoom、DC210AZoom三個機型使用的防水防塵外套3佳能公司也為PowerShotA5和A5zoom兩個機型推出專用防水外套。 新型存儲媒體「記憶棒」問世 索尼公司於1998年9月向市場推出新型存儲媒體———「記憶棒」,有兩種容量:4MB的MSA一4A型和8MB的MSA一8A型。體積呈長條形,即小又薄,拔出或插入非常方便。技術特性:10針接頭,串列介面,最大寫入速度1.5MB/S,最大讀出速度2.45MB/S,電源電壓2.7-3.6V,工作時平均消耗電流約45mA,待機時最大130mA,外形尺寸:21.5×50×2.8mm;重約4克。
同時還推出MSAC—PCI型PC卡適配器。
應用「記憶棒」的索尼新型單反型數字相機CyberShotPRODSC—D700,5倍變焦鏡頭(相當35mm相機焦距28-140mm/f2-2.4)150萬像素CCD、2.5英寸顯示屏、功能豐富,適合影樓等專業使用。 價格定位普遍下降 普及型數碼相機一開始的價格定位,對美國市場約為1000美元,對日本市場的定位約低於20萬日元。當時的產品CCD圖像感測器總像素一般為30-35萬像素。到數碼相機1998年底,價格明顯下降,例如「百萬像素」的3倍變焦的理光RDC-4200數碼相機,最低售價499美元,而同類型相機1997年的市場價格約為1300美元,可見價格下降幅度之大。許多產品一方面增加功能和提高性能,一方面降低價格定位,例如富士膠片公司1998年6月推出的DS-330數碼相機比1997年4月推出的DS-300相機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價位降低5000日元(產品目錄價格19萬日元);尼康公司1998年10月推出的增加許多功能的3倍變焦CooLPIX910相機與同年4月推出的外形基本相似的C00LPIX90相機價位降低約1萬日元,且附送的CF卡也由4MB改為8MB。
快快閃記憶體儲卡———CF卡和SM卡,容量在增加,價格也下降了許多,在美國市場的售價大約每MB為7-10美元,比1997年下降了約一半。(附:CF卡:美國SanDisk公司提供最大容量48MB;LexarMedia公司最大為64MB3日本松下電池工業公司可提供4、8、12、16、24、32(MB)幾種CF卡;卡西歐公司可提供4、8、15、30、48(MB)幾種CF卡。SM卡:主要生產公司的日本東芝公司,可提供最大容量為16MB的品種。美國市場上可提供2、4、8、16.(MB)四種容量的SM卡)。
(四)1999年——200萬像素之年
1999年是輕便型數字相機跨入200萬像素之年。世界各大照相機廠商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所投放市場的數字相機遠遠超過百種。
1999年先後有20多種超過200萬像素的輕便數字照相機被推向市場,他們各有特色,代表了時代的進步,如佳能PowerShotS10,柯達DC280、DC290Zoom、富士MX-2700、MX-2900Zoom、PrintCamPR21、尼康Coolpix700、Coolpix800、Coo1pix950,奧林巴斯C21、C-2000Zoom、C-2020Zoom、C-2500L,理光RDC-5000,卡西歐QV-2000UX,索尼Cyber-shotDSC-F55E、Cyber-ShotDSC-F505,愛普生PhotoPC800、PhotoPC850,柯尼卡Q-M200等,都是2MP(MP表示百萬像素)輕便數碼相機的佼佼者。 2000年普及型數碼相機的發展 商品化的數碼相機從誕生到2000年,專業型的不足10年,普及型的僅有6年左右,然而它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1998年普及型的新產品開發熱點是100萬像素級的,1999年的熱點便攀升到200萬像素級(2MP),進入2000年再升一級,熱點轉到300萬像素級(3MP),2000年10月奧林巴斯推出了總像素數為400萬像素的CAMEDIAE-10型4倍光學變焦普及型數碼相機,創下了2000年新的紀錄。 看防偽商標
真品防偽商標印刷精美,黏度強,下層數碼膠紙不能揭下,而假冒防偽商標印刷粗糙,黏度差,下層數碼膠紙輕松可以揭下來,有些假的防偽商標還沒有廠家的800電話。
打800電話
800電話業務又稱被叫集中付費業務或免費電話業務,是企業為聯系客戶和宣傳企業形象而開辦的服務號碼,通俗地講,就是:打電話免費,接電話收費。所以,數碼相機的均各大生產商都開辦了各自的800電話,接收消費者的咨詢,買相機時,可以用銷售商的電話直接打過去,一問便知其假。
上網查詢
各家數碼相機的生產商,都建有功能強大、頁面物美的網站。可以接受消費者的咨詢、下載驅動程序等,消費者可以在銷售商那裡就上網查詢。
看說明書
購買數碼相機時,一定要注意看說明書、保修卡的印刷質量,一般水貨的中文說明書都是水貨商自己印刷的,為了節約成本它的印刷質量都很差,有漏頁或字跡模糊等現象,只要仔細區分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編號是否一致
行貨相機機身上的編號、外包裝盒上的編號、保修卡上的編號,應該是一致的。 索尼馬維卡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開始了「電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斷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它於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MABIKA)」。該相機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解析度僅為570× 490(27.9萬)像素,首次將光信號改為電子信號傳輸。
緊隨其後,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紛紛開始了電子相機的研製工作,並於1984-1986年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原型電子相機。
索尼MYC-A7AF
——第一次讓數碼相機具備了純物理操作方法
在DC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二款相機同樣出於索尼之手,由此可見,該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場地位絕非「浪得虛名」。1986年索尼發布了MYC-A7AF,第一次讓數碼相機具備了純物理操作方法,能夠在2英寸碟片上記錄靜止圖像,像素解析度也已擴展到了38萬像素。卡西歐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電子相機。
1987年,卡西歐首先在市場上發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電子相機,盡管解析度僅能達到28萬像素,但這對於DC產業的意義非常重大。
如今,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機上還被廣泛應用之外,其他廠商均已把CCD當做了自己產品的主導方向。
佳能RC-760
——首台60萬像素機型
想要獲得接近於傳統相機的拍攝效果,提升CCD像素解析度算得上最根本的解決途徑,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萬像素的機型RC-760。
這台電子相機使用了2/3英寸60萬像素CCD,外觀在今天來看略顯呆板,不過這可是那個年代最高像素的機器,售價比今天的一輛小車還貴。

J. 有誰知道佳能的發展歷史

搜索 龍虎相爭七十年!尼康佳能爭霸歷史揭秘

閱讀全文

與佳能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