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的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各縣(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具有歷史、回科學、答藝術價值且未被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或文物保護點的古牌坊、古橋梁、古碼頭、古駁岸、古井等構築物的保護管理,可參照本辦法關於歷史建築保護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八條位於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歷史建築的修繕及日常維護管理由各區人民政府或其組建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機構負責,但涉及翻建、改建和居民搬遷等重大事項的,應徵求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本辦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實施前已經立項進行改造、整修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其改造、整修按照原有政策執行。
B. 杭州唯一一個保持原本老街風貌的古街是哪一條,值得去么
世人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景色和文化底蘊相信大家都已經了解,要說提到杭州,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哪裡呢?西湖算是一個,要說起來最能代表杭州的老街,我相信沒有幾個人能說出來的,畢竟西湖的名氣要大得多,而杭州還是有很多古街的,橋西老街、小何姐、河坊街等等,其中最能代表杭州的老街我認為就是河坊街了,這里也是號稱杭州“最值得去”的一條街,歷史底蘊不輸山塘街繁華千年古韻!
不論怎麼樣子,我相信河坊街還是值得一來的,畢竟現在這里也不需要門票,還能看到許許多多不一樣的歷史文化古跡,在這里更能有一種回到古代的感受,一定會吸引你的!
萬萬沒想到!杭州鬧市區里竟存在一條古街,歷史底蘊不輸山塘街
C. 杭州歷史文化街區有哪些
南山路 北山街 小河直街 河坊街 南宋御街
南山路地處城、湖結合區域,從歷史記載看,此地為吳越、南宋都城以及元末、明、清杭 州古城的西城牆沿線,自南而北,沿湖曾設有錢湖門、清波門、涌金門,再往北通往錢塘門、武林門等地。南宋定都臨安(杭州),在鳳凰山、萬松嶺一帶設皇宮,將臨安府府署遷徙於「清波門之北,以奉國尼寺(即竹園山凈因寺)故基創建」。當時,吳山周邊和南山路東側已為政治、經濟中心,直至元、明、清和近代,一直都十分繁華。
北山街,位於杭州市,東起保俶路,西至曙光路,南臨西湖,北靠寶石山、葛嶺、棲霞嶺。北山街有岳飛墓(廟),首屆西湖博覽會工業展館以及秋水山莊、孤雲草舍、堅匏別墅、抱青別墅、靜逸別墅、穗廬、瑪瑙寺等一大群中西式近代建築。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州市北部,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餘杭塘河三河交匯處。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小河直街為中心,沿運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運設施整體風貌和空間特徵仍基本保存,具有一定的規模,在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中應屬於整體傳統風貌較為完整的街區之一。街區真實地反映了清末、民國初年運河沿線下層人民的生活環境,保留著一定數量的歷史建築,其建築特色、街巷風貌、運河航運遺跡仍然保留著獨特的風貌。
河坊街新宮橋以東,是南宋時期宋高宗寢宮—德壽宮遺址。南宋時被封為清河郡王的張俊住宅就在當時稱之為御街的太平巷,故這一帶被命名為清河坊。南宋時,清河坊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賈雲集地。歷經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初期,這一帶仍是杭城商業繁華地帶。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鋪設的一條主要街道。《咸淳臨安志》等文獻記載,鋪設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萬多塊石板,但此前的考古發掘卻只發現過香糕磚。御街南起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和鳳凰山腳路交叉口)外,經朝天門(今鼓樓)、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觀橋即今貫橋到今鳳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帶,是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全長約4185米。
D. 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的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繼承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促進城市建設與社會文化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市市區范圍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分類管理、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利用服從保護的原則。
第四條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規劃管理工作。
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等管理工作。各區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歷史建築的日常保護管理工作。
各區人民政府或其組建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機構,負責本轄區內歷史文化街區的日常保護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辦法的規定,負責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的相關管理工作。
建設、財政、公安、工商、民族、宗教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領導,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工作,將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並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
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設立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專項資金,用於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專項資金的來源是:
(一)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
(二)社會各界的捐贈;
(三)公有歷史建築或歷史文化街區內其他公有建築的轉讓、出租、舉辦展覽等獲得的收益;
(四)其他依法籌集的資金。
大力鼓勵和支持社會捐助,開辟多種資金來源,用於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
第七條本市設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員會)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負責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認定、調整、撤銷等有關事項的評審工作,為市人民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意見。
專家委員會由規劃、建築、土地、文物、歷史、文化、社會、法律和經濟等方面的專業人士組成,具體組成辦法和工作規則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訂。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義務,對破壞、損害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行為有權進行勸阻、檢舉和控告。
對在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E. 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的介紹
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已經2004年11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F. 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的第三章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
第十六條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經專家委員會評審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條編制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符合國家有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規定;
(二)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相適應;
(三)注重保護和延續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風貌、空間格局,繼承和發揚城市的傳統文化;
(四)適應城市居民現代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需要。
第十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街區的歷史文化風貌特色及其保護准則;
(二)街區的重點保護區和傳統風貌協調區;
(三)街區土地使用性質的規劃控制和調整,以及建築空間環境和景觀的保護要求;
(四)街區內歷史文化風貌不協調的建築的整改要求;
(五)規劃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十九條歷史文化街區內土地的規劃使用性質不得擅自改變。歷史文化街區內現有建築的使用性質不符合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要求的,應當依法予以恢復或者調整。
第二十條在歷史文化街區的重點保護區范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對現有建築進行改建時,應當保持或者恢復其歷史文化風貌。
第二十一條在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協調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築時,應當在高度、體量、色彩等方面與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相協調。
第二十二條在歷史文化街區的重點保護區、傳統風貌協調區內進行建設的,建設項目的選址及設計方案有關部門在批准前,應先徵求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涉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職權的,按照有關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對保護規劃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不得進行影響其傳統風貌的改建和裝修。
經批准在歷史文化街區內設置戶外廣告、招牌等設施的,應當符合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要求,不得破壞建築空間環境和景觀。
第二十四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或其組建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機構應當與所有人、使用人簽訂保護責任書,明確保養、維修責任。
第二十五條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應當逐步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保持原住居民的生活風貌。
第二十六條歷史文化街區內根據保護規劃確定拆除的建築物,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的規定執行。
歷史文化街區內根據保護規劃確定保留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設施,屬公有的,由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或其組建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機構負責統一修繕;屬私人所有的,由所有人按照保護規劃的要求自行修繕,或委託其他專業機構修繕,所需費用由所有人承擔。
為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確需對居民進行搬遷的,各區人民政府或其組建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機構可以對居民依法實施搬遷,搬遷安置的標准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的規定執行。居民可選擇異地安置、貨幣安置或回遷安置等安置方式,其中選擇回遷安置的,回遷後房屋面積增加的部分,按照市場價格購買。
所有人、使用人不願履行或無力履行保護義務的,各區人民政府或其組建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機構可依法予以搬遷。
第二十七條各區人民政府或其組建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機構應當逐步完善歷史文化街區內的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等配套設施。
G. 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的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按照其規定處罰;沒有規定的,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摘除或破壞歷史建築標志的,由各區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改變歷史建築的外觀,或設置的外部設施不符合歷史建築保護要求的,由各區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並可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改變歷史建築內部結構,或者改建衛生、排水、電梯等內部設施不符合歷史建築保護要求的,由各區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歷史建築的所有人、使用人未按照歷史建築保護要求及時對歷史建築進行修繕、養護的,由各區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規劃、房產、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行使職權,或者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 杭州有哪些古街
南宋御街,在吳冊廣場,也就是古樓過去一點,很有名的,還有好多小吃!!有個美食街。還有運河廣場那邊也有個古街。反正挺多的
I. 杭州歷史文化街區如何辦理消防證
根據
第八條 公眾聚集場所在投入使用、營業前,建設單位或者使用單位應當向回場所所在地的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安全檢查,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消防安全檢查申報表;
(二)營業執照復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出具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三)依法取得的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或者進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的法律文件復印件;
(四)消防安全制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場所平面布置圖;
(五)員工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和自動消防系統操作人員取得的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依照《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不需要進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的公眾聚集場所申請消防安全檢查的,還應當提交場所室內裝修消防設計施工圖、消防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以及裝修材料防火性能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的證明文件、出廠合格證。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消防安全檢查的申請,應當按照行政許可有關規定受理。
J. 杭州市古文化街在哪裡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州市北部,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餘杭塘河三河交匯處。東臨小河,西臨和睦路,南臨小河路,北臨長征橋路。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小河直街為中心,沿運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運設施整體風貌和空間特徵仍基本保存,具有一定的規模,在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中應屬於整體傳統風貌較為完整的街區之一。街區真實地反映了清末、民國初年運河沿線下層人民的生活環境,保留著一定數量的歷史建築,其建築特色、街巷風貌、運河航運遺跡仍然保留著獨特的風貌。自宋代以來,這一區域一直是運河沿線的重要區域,經過民國年間的繁榮後留下的歷史遺跡類型眾多,歷史文化內涵較為豐富多樣。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是集中反映清末民國初期城市平民居住文化生活、生產勞動文化和運河航運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是一條以保持傳統居住商住功能為主,延續杭州地方傳統特色文化和展示運河航運文化,集商住、居住、休閑功能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
古老的大運河兩岸,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古街巷遺存,小河直街就是一處古韻悠悠的近代典型江南水鄉名居。
早在南宋時期,小河地區就是物資集散地,河、路轉運地,物資儲備地。明末清初,河埠碼頭出現了勃勃生機。到了清代的中晚期,這里開始重新發展,餐飲業、茶點業、百貨業等漸漸興起。酒作坊、打鐵店、鹽鋪、碾米店、蠟燭店等各行各業都在小河地區紮下了根。作為最有價值的歷史信息,這一階段的小河直街所留存下來的傳統民居建築和商鋪建築,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小河民居作為清末民初所建典型的水鄉民居,屬運河商埠文化,即一河兩街格局,面街一樓為商鋪,二樓為居所,是下店上宅的典型。這些民居位於小河直街兩側,沿小河東南至河港交匯處,有一大排木結構建築,長約300米,還有狹街窄巷夾於其間,其中沿河居民有一部分仍存有一些或公用或私屬的河埠頭。
小河直街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南宋時期,現存街巷為民國改建,寬四到五米,數百米長。
小河民居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情,標志著杭州這座文化名城的歷史信息和生活情趣。
沿湖墅北路往北走,過了大關橋,看到白牆黑瓦、木門木窗的兩層小樓,小河直街就到了。
街道不長,約1公里,但市井味十足,這正是小河直街韻味所在。小河直街居民,祖輩大都從事與運河航運相關的搬運、造船等行業。沿街房屋、店面,也多是服務於當時航運業工人生活需求,如醬菜坊、理發店、雜貨鋪等。
這次綜合整治,小河直街在建築外觀上就保留了老房子「下店上寢」的傳統模式,恢復醬園、米鋪、孵房等老字型大小、老店面。
我們去時,街上正在辦民俗風情展,吹糖人、拉大片、變魔術、編杭籃,特別熱鬧。往前走,箍桶工人正手工制米桶,上年紀老人走到這里,都要停下來看看稀奇。門口寫著一個大大的「醬」字,就是老醬園了,裡面一排存醬的大缸,醬園今後將重現醬的生產流程,新鮮做出的醬油、豆瓣醬、醬蘿卜、醬瓜等也能在這里買到。
為讓傳統民風民俗得以延續,小河直街實行原住民自由選擇回遷政策。社區書記殷雅芬說:「小河直街原住民有285戶,從調查掌握的情況看,起碼有60%的居民想回遷。最快一批明年10月能入住。」
70多歲的陳掌虎和老伴就一心想回小河直街。陳老伯的過渡房就在離小河直街不遠的秉祥巷,「有空我就散步過來看看,現在這個樣子,和我40多年前剛住時感覺既一樣,又大不一樣。」
一樣的是,街上房子還是木結構、地面還是青石板,穿過廂房,後門就緊挨著鋪著石板或鵝卵石的洗衣淘米河埠頭,是自己熟悉的老房子味道。
不一樣的是,房子里的設施改善了。下面廂房每間寬雖不到3米,但縱深卻有八九米,客廳、衛生間、廚房都有。
「以前街坊們基本都是倒痰盂或馬桶的;雨大時,整條街都被水淹透。往後,我們要永遠告別那段歷史了。」
來自民間的米茶醬酒和傳統工藝等百業百技9月30日重聚小河直街。小河直街開街的消息引起了回遷戶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結伴來看自己的新居。55歲的張先生發現街道兩側還保留著百年前的米店、繭行、布莊、孵坊、醬園等店鋪的模樣。
小河直街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時期,當時小河地區因運河而興,成為重要的貨物水陸轉運地。到清朝,小河地區已十分繁華,孵坊、酒肆、米店、倉庫林立。現在,這里的建築是民國時期改建而成的,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民居特色,保留著完好的杭州民俗。保護修繕後的小河直街,原先286戶居民中,有一半居民搬遷住進了高樓,另一半居民最近可以回到原來的家。小河直街改造採用了「舊包新」的修繕辦法,盡可能保持民居的古舊風貌。外立面在舊房的基礎上原樣修復和加固,保留了雕花木柱、花格窗、木樓梯等清末民初的建築元素。
原住在東河河下的趙奶奶告訴記者:「過去每天早上靠環衛車來收便桶,天天要倒馬桶。一刮台風我們擔心漏雨、房子要倒……」一家5口在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中住了40年。她說:「現在好了,我們能住新房了。」記者走進改造後的趙奶奶家,發現原來的危舊房已經成為木結構的上下兩層小樓,在總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內部結構進行了徹底改造,新埋了排污管道,裝修了衛生間和廚房,還考慮了老房子的防火安全、隔熱隔潮、通風排氣。
小河直街的民居屬運河商埠文化,保持著一河兩街格局,即面街一樓為商鋪,二樓為居所,是下店上宅的典型。如今,風俗博物館、運河文化展覽室,還原的茶樓、酒家等店鋪,已成為運河邊的一處特色旅遊區。今後,遊客們可以坐船到小街河埠頭下,訪一訪這里的鄉土風情;也可以坐車來這里,走一走小巷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