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蒙牛牛奶的歷史
蒙牛的創始人曾經在伊利公司當過洗奶瓶工,後來升到伊利公司的高管,後被伊利公司開除…於是創辦蒙牛…
⑵ 蒙牛成立多少年了誰講一下蒙牛集團發展史
蒙牛琴帝了多少年了,講誰講一下蒙牛集團發展史,蒙牛我姐知道她已經起立了很久,是個老牌子,是一個值得勝任的,我覺得他的房發展數真的是太有就是說有看點了,非常非常的棒。
⑶ 蒙牛集團發展史有誰知道
蒙牛的發展歷史網上抄一搜就能搜到,我之前搜索過,真的是挺勵志的。從1999年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乳製品公司,成長為中國乳業的巨頭,中間還瀕臨破產,可以說發展的是非常驚心動魄了。看蒙牛的發展,一方面可以看出企業的實力,第二說明產品質量非常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⑷ 有熟悉蒙牛的嗎可以講下蒙牛集團發展史嗎
1978年,20歲的牛根生進入了養牛場工作,5年後牛根生進入了伊利,從一名洗瓶工干起,隨後逐步升任車間主任,1992年起擔任伊利的經營副總裁,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會免職。免職並沒有理由,功高蓋主成了唯一的解析。
不甘落寞的牛根生選擇了自主創業。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100萬,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賣伊利股票的錢。「當時在呼和浩特的一個居民區里租了一間小平房作為辦公室,一共只有53平米,月租金200多元。蒙牛成立的時候,僅僅在內蒙,以伊利為首的乳品企業就有數百家。和蒙牛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團那個時候已經上市多年,有完整的冰品、液態奶和奶粉生產銷售體系,當年的純利潤達到八千多萬元。而1999年蒙牛剛誕生的時候,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但是,牛根生有人。牛根生的蒙牛大旗一扯天下英雄歸心,得知此消息還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放下高官厚祿開始一批批地投奔而來,總計有幾百人,無怨無悔跟他從零開始打江山,但是在乳業江湖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時候,蒙牛的生存空間飽受擠壓,或明或暗的算計來自各個角落。
有競爭對手開始希望將蒙牛這個初生嬰兒扼殺在搖籃中,蒙牛經歷了廣告牌被砸、牛奶被截倒等等事件。面對競爭對手的明刀暗箭,牛根生選擇了以退為進的策略。
當時的伊利總裁鄭俊懷對於牛根生的能力有深刻了解,所以伊利也是對蒙牛打壓得最厲害。但是牛根生對於曾經狠狠地拋棄了他的伊利,在任何場合都表現出了滿懷尊敬。蒙牛在剛開始的時候很謙虛,打出的廣告口號是:向伊利學習為民族企業爭氣。當時蒙牛對外宣傳是內蒙古第二大乳業品牌,第一是伊利。牛根生在不同的場合提及伊利,言辭中總是充滿對伊利的眷戀和對老領導鄭俊懷的敬意。牛根生的做法逐步贏得的更多的同情與支持。
對於自己當時為什麼要這樣做,牛根生地解析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活下來,同時還能長大。」面對競爭對手想要置之死地的策略,牛根生坦言:「如果不還手是掐不死的。只要一還手掐死的可能性是特別大的。當時挨打和挨罵是為了將來不挨打不挨罵,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出、發展好,最後能夠不挨打不挨罵。當你打了好幾年,打的和罵的過程都經歷了以後,就要學會怎麼樣不打能贏,怎麼樣不戰能勝。」
弱小總是容易受人欺,為了謀求快速壯大的機會,牛根生想到了借力資本高手。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但是打著「鋤強扶弱」口號的摩根斯坦利等三家投行除了帶給蒙牛總計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以外,還給牛根生套上枷鎖:未來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復合增長率低於50%,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層要向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三家外資股東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上述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7800萬股蒙牛股票贈予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團隊。
在強敵環視的製造行業里每年獲得50%,這在很多業內人士的眼中是一個天方夜談,這是沒有勝算的賭博,看來牛氏軍團打下來的江山只能讓別人去享用了。
但是在強敵環侍的時候,只有「快魚」才能生存,否則就只能被「大魚」吃掉。牛根生同意了國際投行的條件,決定破斧沉薪,背水一戰。
有了資金支持的蒙牛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競爭對手的槍林彈雨中,蒙牛迅速成長,從2001年到2004年,蒙牛銷售收入從7.24億元、16.68億元和40.715億元人民幣躍升至72.138億元。「蒙牛速度」在中國企業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獎辭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的速度,讓外資股東無話可說,按照協議的要求,蒙牛乳業2004年的凈利潤是以3億元為界限,而蒙牛公布的2004年業績為3.19億元,超出了外資股東的期望值。
2005年4月7日,摩根等外資股東提前終止了與管理層之間的對賭,代價是將其持有的本金額近5000萬元的可轉股票據給蒙牛管理層控股的金牛公司,這接近機構投資者所持票據的1/4。這些票據一旦行使,相當於6260萬余股蒙牛乳業股票。以8月18日收盤價每股5.850港幣計算,3.6621億港幣的財富又進了蒙牛管理層的口袋。
「一招鮮,吃遍天」,牛根生憑借兩把板斧奠定了他的乳業江山!
⑸ 誰知道蒙牛的歷史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於1999年1月份,屬中外合資企業。從蒙牛官方網站看,外資成分不詳。總部設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總資產達60多億元,職工2.9萬人,乳製品生產能力達330多萬噸/年。到目前,蒙牛集團在全國15個省市區建立生產基地20多個,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個品相,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和消費者綜合滿意度第一等榮譽稱號,產品覆蓋國內市場,並出口到蒙古、東南亞、美國塞班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創業7年,他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截至2005年底,主營業務收入由0.37億元增加到108億元,年均遞增158%;年度納稅額由100萬元增加到4.87億元,年均遞增180%;凈利潤由53萬元增加到4.56億元,年均遞增208%;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UHT牛奶銷量全球第一,液體奶和冰淇淋銷量居全國首位;乳製品出口量全國第一。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在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3700多個,至今已累計收購鮮奶650多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120多億元,僅2005年一年就發放奶款42億多元;目前,日均收奶量達到近9000噸,位居行業第一。在社會公益事業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萬元抗擊非典;2004年,為全國教師捐奶3000多萬元;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出資1000萬元參與呼和浩特奶牛風險基金的設立,董事長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2005由蒙牛乳業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青春女孩秀,全國震撼;2006年,積極響應總理號召,率先向全國貧困地區500所小學捐贈牛奶一年,預計受益小學生在7-10萬人,總價值達1.1億元。目前,蒙牛集團正按照既定目標,為確保在2010年躋身世界乳業20強而努力奮斗。
2008年9月1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撤銷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液態奶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⑹ 蒙牛的發展歷程
蒙牛乳業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創業型企業。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者在開曼群島注冊了開曼公司。2002年9月,蒙牛乳業的發起人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了金牛公司。同日蒙牛乳業的投資人、業務聯系人和雇員注冊成立了銀牛公司。金牛和銀牛各以1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開曼群島公司50%的股權,其後設立了開曼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模里西斯公司。所投資金經模里西斯最終換取了大陸蒙牛乳業66.7%的股權,蒙牛乳業從民營企業變為合資企業。 2009年7月,中糧投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20%的股權,中糧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總部設在中國乳都核心區――內蒙古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截至2009年擁有總資產300多億元,職工近3萬人,乳製品年生產能力達600萬噸。到目前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內,蒙牛乳業集團已經在全國16個省區市建立生產基地20多個,擁有液態奶、酸奶、冰淇淋、奶品、乳酪五大系列400多個品項,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名牌」、「民族品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品牌500強《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國家免檢」和消費者綜合滿意度第一等榮譽稱號。目前它與IT行業的聯想、網路行業的阿里巴巴、電器行業的海爾等都是行業的頂級品牌.也是中國最具價值品牌之一。
2008年9月1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撤銷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液態奶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蒙牛乳業7月6日晚間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公司將以每股17.60港元的價格,向中糧集團和厚朴基金聯合投資成立的新公司出讓蒙牛20%的股權,涉及交易金額高達61億港元,從而成為蒙牛乳業的第一大股東。寧高寧入駐蒙牛董事會,成蒙牛非執行董事。
2012年4月12日,蒙牛乳業表示根據公司章程規定,總裁楊文俊兩屆任期已滿,經董事會同意,不再兼任總裁一職,總裁一職由孫伊萍接任。蒙牛徹底進入中糧時代。
2015年8月,蒙牛乳業榮登《中國製造企業協會》主辦的「2015年中國製造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48位。 國內市場,並出口到蒙古、東南亞、美國塞班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創業7年,他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截至2005年底,主營業務收入由0.37億元增加到108億元,年均遞增158%;年度納稅額由100萬元增加到4.87億元,年均遞增180%;凈利潤由53萬元增加到4.56億元,年均遞增208%;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UHT牛奶銷量全球第一,液體奶和冰淇淋銷量居全國首位;乳製品出口量全國第一。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在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3700多個,至今已累計收購鮮奶650多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120多億元,僅2005年一年就發放奶款42億多元;日均收奶量達到近9000噸,位居行業第一。在社會公益事業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萬元抗擊非典;2004年,為全國教師捐奶3000多萬元;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出資1000萬元參與呼和浩特奶牛風險基金的設立,董事長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2005由蒙牛乳業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青春女孩秀,全國震撼;2006年,積極響應總理號召,率先向全國貧困地區500所小學捐贈牛奶一年,預計受益小學生在7-10萬人,總價值達1.1億元。荷蘭合作銀行發布了2009年度全球奶業公司排名報告,中國的蒙牛乳業集團名列19,這也是中國奶業首次進入20強。
在一片荒地中建起了蒙牛的基石。九年後,蒙牛集團已經可以和中國奶業首強伊利集團比肩而立,並稱為「草原奶業雙雄」。 蒙牛是如何在短短的六年時間里把蒙牛品牌塑造成中國乳業頂級品牌的呢?蒙牛的董事長兼總裁牛根生講述了蒙牛創牌的秘密。
2015年8月28日,「蒙牛」品牌榮登《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2015年中國品牌500強」榜單,排名78位。 據蒙牛乳業《招股說明書》顯示,蒙牛乳業在上市前共有六大股東,分別是銀牛公司(44.8%)、金牛公司(21.1%)、牛根生(6.1%)、MSDairy(8.7%)、CDH(5.9%)和CIC(3.4%)。
其中,後三者分別是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和英聯投資三家外資金融機構為投資蒙牛設立的公司,而金牛公司和銀牛公司則分別是由蒙牛的高管人員和「與蒙牛業務關聯公司的高管人員」於2002年9月23日在BVI注冊的境外公司。金牛公司由蒙牛高管組成,共有15位股東,牛根生持股28%。
2009年7月7日,中國中糧集團與厚朴基金組建的新公司(中糧集團持股70%),以港幣每股17.6元的價格,投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20%的股權,中糧集團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蒙牛乳業集團和君樂寶乳業在北京聯合召開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標志著中國乳業第一品牌與酸奶市場第四品牌的合作拉開序幕:蒙牛將投資4.692億元持有君樂寶乳業51%股權,成為君樂寶的最大股東。此次合作將成為中國乳業近兩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合作,預示著中國乳業聯合、重組、兼並收購「浪潮」的來臨。「隨著企業規模和實力的不斷擴大,並購整合也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這也是國外諸多乳業巨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中國乳業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壓力,要想更快的發展壯大,打造出世界級的乳業民族品牌,並購整合十分有必要。」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在簽約儀式上表示,「蒙牛與君樂寶的合作可以說是恰逢其時,既有利於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也為中國乳業進入品牌整合時代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強強聯合 和諧共贏
資料顯示,君樂寶成立於1995年,目前已發展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酸牛奶生產基地。
蒙牛總裁楊文俊在發布會上透露,君樂寶的營業目標將較至少翻一番,定位於30-40億元。楊文俊表示,這次合作可謂「三贏」:一是與行業共贏,有利於通過資本整合加快民族品牌做大做強,和諧競爭;二是與消費者共贏,有利於雙方奶源、研發等資源的共享,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高品質的產品;三是與產業鏈共贏,雙方的合作有利於更好地夯實牧場奶源基礎,促進乳業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聚焦酸奶 凸顯優勢
數據顯示,國內零售市場低溫產品市場容量已達到130億元左右,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8.2%,其中酸奶近三年產銷量增長速度高達20%以上,大大超過其它乳品品類的增長率。在業內看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未來幾年酸奶市場還將迅速擴容,因此,酸奶市場成為乳企的必爭之地。
此次合作之後,蒙牛集團旗下公司的酸奶市場份額將達到30%以上,蒙牛和君樂寶兩個品牌也將由原來各自為戰結成統一戰線。
此次整合,業內認為,更深遠的影響是雙方在產品研發、生產技術、品質管控等「軟資產」層面上的優勢互補,君樂寶可以與蒙牛共享蒙牛亞洲最大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以及海外工作站等技術創新平台和相關研發成果,提高君樂寶低溫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雙方共同為消費者開發更多高附加值、滿足不同消費需求的酸奶精品。過去,蒙牛冠益乳開啟了中國高端功能酸奶的先河,而君樂寶的紅棗酸奶以其口味創新創下了該品類的銷售奇跡,這樣的產品創新在今後也有望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靳燁認為:「中國乳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與世界最先進的乳品科技接軌,提升在高附加值乳品上的自主研發能力。此次蒙牛與君樂寶結成戰略合作,雙方科研實力與經驗方面的共享互補,將會推動低溫乳品在菌種的研發和應用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相信通過此次合作,對於強化具有高附加值的低溫乳品、提升中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力能夠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品牌整合 集約發展
雙方合作後,君樂寶將藉助蒙牛在奶源、研發、質量管控以及營銷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實現「君樂寶」由區域強勢品牌向全國品牌邁進,更好地助力中國乳業持續健康發展。
據了解,早在2009年,工信部與發改委就制定了《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鼓勵國內乳品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兼並收購、強強聯合等方式,整合加工資源,提升產業水平。「十二五」規劃建議中進一步提出,中國乳業總體發展規模應該由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這意味著,蒙牛和君樂寶的合作,或許將拉開中國乳業整合的帷幕。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在發布會上表示,蒙牛與君樂寶的合作有三個符合,第一是符合「十二五」規劃中關於經濟轉型的精神,第二是符合奶業資源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的行業政策,第三是符合從競爭走向競合的市場經濟規律。
「我國眾多行業都是高度分散,市場集中度遠遠不夠,造成規模經濟效益差,也對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進步造成了阻礙。我國乳業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甚至更為突出。要解決這種狀況,必須大力進行行業資源整合,並購是必然的,也是最為有效的途徑。」商務部研究院馬宇主任分析認為,「蒙牛既往業績實現主要依靠自建工廠,很少資本整合,隨著產業政策的出台和企業量級的變化,由增量帶動轉變為存量重整已成為現實需要。對君樂寶的整合實質上是蒙牛整合地方區域性品牌的開始,也會推動整個乳業加速走上集約化增長的道路。 2013年6月18日,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簡稱「蒙牛乳業」)與雅士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雅士利」)聯合宣布,蒙牛乳業向雅士利所有股東發出要約收購,並獲得控股股東張氏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張氏國際」)和第二大股東凱雷亞洲基金全資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簡稱「CA Dairy」)接受要約的不可撤銷承諾,承諾出售合計約75.3%的股權。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乳業最大規模的一次並購,也是蒙牛乳業在奶粉領域發力的重要信號。兩大乳業巨頭聯手後,將通過資源整合與互補,利用雙方在產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加快高端奶粉行業整體升級的速度。
⑺ 蒙牛的歷史
韜光養晦 逆來順受 絕地反擊
獨家揭密:××公司資金扶持××品牌公司,策劃幾十家媒體惡意誹謗蒙牛。公安機關查出之後,當地政府對××公司採取三項懲罰措施:"罰款6000萬,公開道歉,下不為例。"然後徵求牛根生的意見。除了"下不為例",牛根生建議不要實行另外兩項措施。
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冊成立,名字是"蒙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金100萬,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賣伊利股票的錢。牛根生的蒙牛一成立,得知此消息還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開始一批批地投奔而來,總計有幾百人。牛根生曾經告誡他們不要棄"明"投"暗",面對"無市場,無工廠,無奶源"的"三無環境",沒有人能保證蒙牛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但是,老部下們義無返顧地加入了蒙牛的團隊。在蒙牛新的管理團隊當中,牛根生只從外邊請了一個人,那就是伊利原先的黨委副書記盧俊,當時已經調任內蒙古證券委任處長。牛根生曾經對他的部下說過:"一切競爭要從設計時開始"。盧俊既是黨政內行,又是乳業專家,還是證券方面的高手,牛根生請她來的目的很明確:蒙牛一開始就要做成股份制公司,讓蒙牛有一個健康的開始。
剛過了8個月,1999年8月18日,"蒙牛"就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名字變為"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猛增到1398萬元,折股1398萬股,發起人是10個自然人。按照出資額度排序,他們是:牛根生、鄧九強、侯江斌、孫玉斌、邱連軍、楊文俊、孫先紅、盧俊、龐開泰、謝秋旭。其中,鄧九強是呼和浩特市輕工機械有限公司的老闆,給蒙牛提供冰淇淋、牛奶工業設備,後來投奔牛根生成了牛根生的副董事長。謝秋旭是廣東潮州陽天印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以前跟"伊利"合作印牛奶、冰淇淋包裝盒的時候,認識了牛根生,並且成為老牛的摯友,後來又和"蒙牛"合作,並且在一段時間之內是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其他人大都是原"伊利"公司的管理與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