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青島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

青島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

發布時間:2021-02-16 04:28:08

❶ 青島歷史文化存在的問題

青島國家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具有海洋的文化城市之一。
青島歷史文化存在的問題是,缺少對自身文化特徵的認識和研究。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秦朝,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西漢,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設立鰲山衛、靈山衛,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11月,宣布青島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為青島市,設青島、鮑島、李村等區。大港碼頭、膠濟鐵路相繼開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員七十多人以及恭親王等人移居青島。1913年發動癸丑復辟失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成為亞洲唯一戰場,11月,日英聯軍佔領青島。
1919年,巴黎和會將青島租界主權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索。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後改膠澳商埠局),下轄青島市,直屬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設青島特別市,直屬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沈鴻烈以東北海軍司令兼任青島市長,1932年正式擔任青島市長,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學校、定規劃、興建設、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島發展的堅實基礎。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39年,即墨、膠州劃歸青島市管轄,統籌規劃建設。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直屬民國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青島改為山東省轄市,轄市南、市北、台東、台西、四滄、浮山、李村7市區和嶗山郊區。

❷ 青島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歷史風貌保護城市。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山東省專近300處優秀歷屬史建築中,青島佔131處。青島歷史風貌保護區內有重點名人故居85處,已列入保護目錄26處。

青島市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市南區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和青島德國總督府舊址、青島德國建築群 | 八大關近代建築 | 萬字會舊址
市北區
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築
嶗山區
嶗山道教建築群
黃島區
齊長城遺址 | 琅琊台遺址
膠州市
三里河遺址 | 西皇姑庵遺址 | 趙家莊遺址 | 祓國都城遺址 | 板橋鎮遺址
平度市
天柱山摩崖石刻 | 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 | 東岳石遺址 | 大澤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
萊西市
西沙埠遺址

❸ 青島文化歷史遺址景點觀光

青島棧橋( Qiao Pier )又稱前海棧橋、南海棧橋、大碼頭。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海濱,青島灣北側,與小青島隔水相望,北端與中山路成一直線相連,被視為青島市重要標志。棧橋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為總兵衙門章高元所施,1893年竣工。全長200 米,寬10米,石基灰面,橋面兩側裝有鐵護欄,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築。德國侵佔青島後,棧橋成為貨運碼頭 。1901年5月擴建,北段為水泥鋪面,鐵護欄改為鐵索護欄,並將橋面向南延長至350米,延長部分為鋼架木面結構,增鋪輕便鐵道,以利運輸。1905年前後,商貨運輸移至青島大港,棧橋遂成為船舶檢疫、引水專用碼頭。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島市政當局投資25.8萬元擴修,將原橋的鋼木結構部分,改建為鋼筋混凝土34排樁通透結構,橋面鋪以水泥,橋身延長至440米,同時將橋面高度提高了0.5米,並在南端增建了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新築具有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定名回瀾閣。從此,棧橋成為青島的重要標志性建築物和著名風景游覽點。
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遊人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外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卧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遠處,小青島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噥噥,一座白燈塔亭亭玉立。灣東側和北側,紅瓦綠樹交相輝映,各式建築參差錯落的分布在海岬坡地之上。灣西側的現代化高層建築緊靠海岸拔地而起,壯麗恢宏。沿岸的防波堤由花崗岩壘砌,高出水面10餘米。漲潮時,驚濤拍岸,激起簇簇雪白浪花,引來無數遊人觀看;潮退後,赭色岩礁和金色沙灘露出水面,海灘上滿是趕海拾貝的遊人。近幾年,青島開展了「挽留海鷗」的活動,每逢風平浪靜之時,成千上萬只海鷗在灣內自由翱翔,使美麗的青島灣充滿了勃勃生機。
[編輯本段]棧橋歷史
青島解放後,人民政府對棧橋十分珍視,多次撥款養護維修。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將橋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樁改為16排樁,並新建眺望台1座,同時將橋入口處的6根擋車石柱拆除,新砌了花崗岩石台階。1998年10月,市人民政府又投資350萬元,對棧橋進行了改造重建。橋身按抗風浪50年一遇標准、回瀾閣基礎按百年一遇標准加固。棧橋北段拆除重建,側牆採用漿砌蘑菇石鑲面,整個橋面用機刨花崗岩板鋪裝。
經過數次重修和改建,現橋身長401.45米,其中引橋長236.1米,孔橋149.7米,回瀾閣處三角形橋頭長15.65米。棧橋南端的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回瀾閣」,閣頂覆以黃色琉璃瓦,周圍有24根圓形亭柱,閣佔地151平方米,總建築面340平方米,閣內為兩層圓環形亭堂,中央有34級螺旋式階梯,登樓遠眺,前海景色盡收眼底,即為青島十景之一「飛閣回瀾」 。重建後的棧橋不僅保持原有風貌,且更加雄偉壯麗。前海棧橋是青島歷史的見證,現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建築。
她位於青島灣中,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
棧橋初建於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檐,題名「回瀾閣」。
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卧於碧海銀波。循橋漸入,彷彿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涌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
秋天漲潮時,尤以西部岸堤景色最佳,海浪拍岸,激起數十米巨浪,轟然作響,蔚為壯觀,退潮後,海水後退一百米,礁岩沙灘上滿是趕海挖蛤蜊的遊人。近年來,青島開展了「挽留海鷗」活動,每到秋冬風平浪靜時,成千上萬只海歐在灣內低飛迴翔,與蔚藍的天,遠處的回瀾閣、近處觀景賞海的人們構成一幅和諧畫卷。
橋北沿岸辟為棧橋公園,園內青松碧草,花木扶疏,並設有迴廊石椅,與沙灘礁石渾然一體,相映成趣,入夜,華燈齊放,橋上、岸上如株株玉蘭盛開,水中波光粼粼,與遠處的「琴嶼飄燈」遙相輝映。

169

❹ 青島的歷史文化

(1)青島,山東省地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青島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新一線城市、經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國際性港口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譽為「東方瑞士」。

(2)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處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 東北與煙台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 青島因地理位置優越繼而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置,1897年德國租借建設港口和鐵路,青島因「一港一路」而興,擁有國際性海港和區域性樞紐航空港,是實施海上絲綢之路、履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的樞紐型城市。

(3)青島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海濱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島作為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核心區域龍頭城市。截至2017年,青島總面積11282平方公里,轄7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有1個國家級新區(青西新區),總人口920.4萬。2016年,青島地區生產總值10011.29億元,增長7.9%,人均GDP達到109407元。

(4)青島擁有道教名山嶗山、棧橋、五四廣場、八大關、青島奧帆中心等著名景點。老舍、聞一多、洪深、沈從文等名人曾在青島講學;駐有山東大學(青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院校。

❺ 青島獨有特色

青島的歷史悠久並有其獨有的特色,上溯自4000年前的三里河文化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琅琊、古即墨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都有較高地位。尤其是秦漢之際,琅琊作為中國惟一的海港郡城,在政治、經濟、文化、航海等方面都居重要地位,和即墨同為東部沿海中心城市之一,對中國文化和海外交通產生了重大影響,至今其文化遺址保存完好,成為珍貴的文物和旅遊資源。唐、宋時期,膠州灣成為重要港口,著名的密州市舶司即設在膠州灣內的板橋鎮(今膠州市),是我國北方惟一的對外開放港口和溝通中國與日本、新羅(朝鮮)的主要口岸。宋金對立時期,膠州灣又成為兩國「互市」貿易的口岸,同時也以著名的宋金海戰而聞名於世。元明兩代,開鑿了中國惟一的海運河--膠菜運河,一度產生過重要作用。明代,在膠州灣兩岸設立了鰲山衛、靈山衛及浮山所、雄崖所、膠州所、夏河寨所等軍事行政設施,並開放了青島口、金家口、女姑口等海口,青島成為具有一定地位的漁鎮港口,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
1891年,清廷批准在膠澳駐軍設防。第二年,調清軍四營入駐青島海口,是為青島建置之始。1897年,德國侵佔青島,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實為殖民地),德國當局先後兩次制定城市建設規劃,經17年發展,奠定了青島老城區的建設布局,青島一躍而成為中國新興的歐洲風格的濱海名城。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侵佔青島後,城市建設在德國原規劃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青島城市充填了東洋風格。1922年青島收回後,先後經歷了北京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歷史時期,直到1949年青島解放。在建國前的58年中,青島經歷了從清末到解放戰爭的七個歷史時期,先後遭到德、日、美三個帝國主義入侵,其歷史之曲折、內涵之豐富,城市建設之多元化在全國也是罕見的。從而使青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更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城市風貌。
(一)作為近代新興城市,青島的城市發展史十分短暫,但在建置之前的膠州灣地區,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些歷史文化遺址大部分都得以保留,如琅琊台、即墨古城、三里河、齊長城、天柱山魏碑、嶺山道觀等均保存較完好,並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部分遺址已開發為旅遊文化景觀。這些寶貴的文物遺跡,雖然大部分不在青島市區,但其燦爛的古代文化和較響的知名度,對於提高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開發青島人文旅遊資源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對於古文化遺址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也是我們規劃、文物、旅遊部門的重要任務。
(二)青島城市發展歷史雖然短暫,但其歷史發展沿革卻曲折復雜。如前所述,短短58年,竟歷經了七個不同歷史時期幾度淪入帝國主義的殖民佔領,其曲折復雜的歷史遭遇,歐、亞文化的交匯融和,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等,使得青島在政治、經濟、文化、城建、外事諸領域中均充溢著特有的多元文化,從而使青島歷史文化更具有獨特傳奇色彩。因此,對青島近代這種歐亞文化交匯和多元化的歷史特色,應該予以認真研究和保護、開發。
(三)在中國近代史上,幾乎很少有哪一個城市能像青島那樣在全國乃至在世界產生過如此重大的影響。可以說,從發生德佔青島的「膠州灣事件」以來,青島本身或者因青島而發生的重大事件,幾乎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如「膠州灣事件」直接刺激了中國的政治界和知識界,促發了著名的「戊戌變法」運動;德佔青島和修築膠濟鐵路,引發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日本發動進攻青島的日德戰爭,取代德國占據青島,進而拋出意在滅亡中國的「21條」,引發了全國人民的反日運動,促進了國民的覺醒。而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更徹底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被視為近、現代分界線。在這場運動中,青島主權問題既是爆發「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又是全國人民誓死力爭的核心目標。1922年,在全國人民力爭下,青島回歸祖國,成為外國在華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處租借地,這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1923年後,中國***在青島開展革命工作,先後組織了膠濟鐵路大罷工、日商紗廠大罷工等斗爭,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1925年發生的紗廠罷工和「青島慘案」,使青島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和「五卅」運動的中心之一。其後,青島市再度遭到日軍的侵佔和美軍的進駐,從而爆發了遍及全市的抗日武裝斗爭和反對美軍駐扎青島的斗爭,這些事件和有關遺跡都對青島的歷史增添了重要的內涵。而這些重大歷史事件和它所產生的重大社會影響,正是青島入選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們應予全面、深入研究的主題。
(四)由於青島獨有的城市發展歷史,使得青島成為中西文化(歐亞文化)的交匯之地,產生了獨具特色的青島城市文化。而其典型代表則是城市文化中的主要載體--城市建築文化。青島城市建築文化史,實際上就是青島不同歷史發展時期和不同建築風格在城市建設中的體現。作為一座百年歷史文化名城,青島的城市建築帶有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風格。早期的建築除了天後宮和幾處村莊外,較大的建築物就是清軍在青島駐防期間修築的一座總兵衙門、兩座前海棧橋(碼頭)、三座炮台、四處兵營、以及電報局、軍火庫等,從而構成了早期軍事設施和港口城鎮的主體。德國佔領青島後,將青島城市功能規劃為軍事基地、港口和商貿中心城市。基於這一點,德國當局於1900年和1910年兩次制訂城市發展規劃,以海泊河一線作為市區、郊區的分界線,拆除了市區大部分村莊,改建了原清軍的炮台和兵營,原有的建築物僅留下天後宮、總兵衙門(1959年拆除)、棧橋和青島炮台(衙門炮台)。1900年德國當局制訂城市規劃時,將火車站以東今保定路、德縣路、觀海山、信號山、青島山、太平山以南劃為德人區,按德國建築標准予以建設,分別形成了以中山路、廣西路為中心的商業區,以總督府為中心的行政區和東部住宅區,遂形成今市南區的歐洲城市風貌區。同時,在大鮑島(今四方路、膠州路一帶)規劃建設了華人商業區,隨後又規劃了小鮑島(益都路一帶)、保定路、小港北等住宅區,而被強遷之青島原住村民則被安置在台西、台東。這幾個小區,各具不同建築特色,但其質量、風貌遠遜於德人居住區。
1914年至1922年,日本根據德國制訂的城市規劃,建設和填充了今市北區的大部分城區和市南區部分地段,形成了較大規模的日本風格的商業住宅區,並將城區擴展到了四方、滄口一帶,城市規模擴大一倍。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熱河路住宅群;膠州路、李村路、市場三路和聊城路一帶日本商業區;館陶路一帶的金融商業區以及四方、滄口一帶日本紡織工業區等。
二三十年代中,一方面日本建築仍不斷增築,另一方面,市政當局也做了許多新規劃建設,突出中國民族傳統建築風格的同時,又注重兼收西方建築材料的運用及風格特點,從而使中山路成為主要金融商業中心;建成了萊陽路住宅區,八大關、太平角別墅區,並在沿海一帶建成了棧橋回瀾閣、蘭山路禮堂、水族館、東海飯店、匯泉體育場等優秀建築,進一步完善和美化了青島的城市風貌。「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已成為青島獨有的風貌特色。
日本第二次侵佔青島後,於1939年制訂了《大青島發展計劃》,將即墨、膠州劃入青島,擴大市區規模,並修建了日本海軍司令部、軍官俱樂部、青島劇院、日本商工會議廳等建築,並在黃台路、萊陽路、金口路、熱河路、合江路、嫩江路等修建了一批單體小樓和公寓式建築。而中國居民則集中於仲家窪等貧民窟中,其建築質量和生活條件極為低下。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當局忙於內戰,無暇顧及城市建設。大量「難民」湧入青島市區後,搭建了大批臨時建築,樹木砍伐毀壞嚴重,實為青島城建最陰暗的時期。
正是由於各個歷史時期的城市建設特點,使得青島城市發展歷史長河中既有較明晰的文化主脈,又有中外多國不同文化交匯而呈現出的多彩文化,從而構成了以「洋」味為主的城市建築文化多元化的總體風貌特色。長期以來,青島一直是以中國最「洋氣」(歐化)的城市而名聞於世,而這種「洋氣」至今仍具有十足的魅力。認清青島歷史的文化內涵和建築的特色,對於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極為重要。目前,青島市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青島城市發展史的成果甚少,且比較淺薄,缺乏資料依據和文化品位。這一狀況如不改變,對提高青島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名城保護都是極為不利的。

❻ 青島文化遺跡

作為旅遊城市青島,有著三里河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齊長城、田橫島、琅邪專台、珠山石窟等屬著名古跡;嶗山的險峰異石與市區的海濱風光又形成無數勝景佳區;有那羅延窟、白雲洞等神異的洞府;有太乙、神水、金液等名泉清溪。古代名人如鄭玄、張三豐、李白、顧炎武、蒲松齡、高鳳翰、康有為等的履跡遍布各地,留下了華美的詩文。

❼ 歷史的青島為什麼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這些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為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跡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為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它們的留存,為今天的人們回顧中國歷史打開了一個窗口。
1982年2月,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跡免受破壞,「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
從行政區劃看,歷史文化名城並非一定是「市」,也可能是「縣」或「區」。
截至2016年12日16日,國務院已將131座城市(此處為瓊山市已並入海口市,兩者算一座)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對這些城市的文化遺跡進行了重點保護。
青島的歷史雖短繁盛較晚,但近代被日德先後侵佔以及我國五四運動針對於此的反抗斗爭卻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也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和文化,而現在作為重要的港口城市對我國經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作為1994年第三批入選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無可厚非!

❽ 八大關的保護簡況

新中國成立以後,青島市委、市政府將八大關街區確定為風景區和療養區,長期堅持街區的基本性質,發展觀景旅遊和休養度假,但不容改變為商貿區和娛樂區。八大關是青島人民的掌上明珠,從市領導到普通百姓,對保護八大關的重要性都有著充分且共同的認知。幾十年來,八大關的魅力已深深植根於廣大市民的內心。青島市的文化和文物行政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對八大關進行全面、有效的保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針對文物建築及環境風貌進行整體性保護,歷屆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包括:
科學規劃,依法保護 隨著1994年青島榮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別是2001年「八大關近代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來,青島市就八大關的保護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將八大關街區列為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十大歷史文化保護街區」之一;編制了包括八大關街區在內的《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制定了《八大關歷史文化保護區控制性保護規劃》和《八大關歷史文化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08年8月,青島市文物局與規劃局著手進行新一輪規劃工作,特邀有國家文物局核准資質的專業單位進駐八大關街區進行現場專題勘察與調研,編制了《青島八大關近代建築保護規劃》(待批);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八大關區域房屋租售管理工作的通知》。青島市文物局向八大關居民和駐在單位發放了《八大關近代建築保護須知》、《青島文化遺產保護手冊》;充分利用世界博物館日和中國「文化遺產日」大力宣傳普及文物保護知識;依法嚴格行政審批;定期舉辦文物行政執法培訓班,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素質和水平,並且堅持每周進行一次文物行政執法巡查。
原貌修復,綜合整治 2000年前後,為適應青島文化及社會事業發展的需要,青島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對八大關區域環境進行整治的重要決策和部署,堅持「原貌修復建築,綜合整治環境」的原則,專門下發了《關於對八大關和小魚山風貌保護區范圍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的通告》及《青島市八大關和小魚山風貌保護區綜合整治工程搬遷補償標准有關規定》,成立了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委員會,確定並邀請加拿大設計公司與德國著名設計師為房屋修復總設計,特聘德國文物建築專家為顧問,由青島房產置業集團在試點基礎上認真科學實施綜合整治。根據八大關大部分建築存在著年久失修的情況,市財政每年投入近5000萬元用於建築修繕、拆除違章建築、搬遷居民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並修建了太平角公園。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集資,累計籌集2億余元資金用於八大關建築的修繕保養和環境改造,最終實現了八大關街區傳統風貌得以延續和完善的總目標。
全面普查,深入研究 青島市文物局、市南區文物局自2007年以來,結合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認真組織文史、規劃、建設、房產和文博專業人員,全面開展了八大關近代建築普查工作,通過現場勘測、拍攝照片、走訪住戶及單位、查閱建築檔案等形式,對1949年以前形成的建築進行了一次全面認真的調查,形成調查數據近萬條,並進行了全面的資料整理和深入的學術研究工作,理清了絕大部分保護建築的建造年代、建築結構、建築及佔地面積、建築師、原業主等原始數據,對重點建築的藝術風格及人文脈絡進行了深入考證,編纂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融合萬方——八大關》一書。正是這些通過大量、細致、嚴謹的工作而獲得的科學成果,為八大關街區的保護與利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完善機制,聯合保護 針對八大關「三多」現象(即使用單位多,街區內現有居民近5000戶,駐在單位近百家;房屋數量多,共721棟各類建築,67萬平方米,房屋產權及用途情況復雜;維修資金需求多),各有關部門積極合作、聯合保護是保護利用好八大關街區的重要舉措。青島市規劃、公安、國土、旅遊、環保、文化、文物等相關部門,以及市規劃執法大隊、市南區城管執法大隊等單位,不僅做到了協同合作、群策群力,而且探索形成並不斷完善了聯席會議、聯合執法、行政審批通報等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市南區八大關街道辦事處通過聘用八大關保護義務監督員等辦法實施有效管理,海濱風景區認真負責街區內景觀管理,為八大關街區保護利用做出了積極貢獻。

❾ 青島開發區的文物古跡調查報告

青島市的地勢為北部海拔較高,由北向中部和西部逐漸降低,東南沿海地區和膠州灣沿岸地區地勢較低,青島北部及東南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嶗山山地就在此,該山脈越膠州灣伸向膠州、膠南境內,嶗山是道教名山,嶗頂為全山最高處,海拔1133米,也是青島市最高的山峰,在全省居第二高度,僅次於泰山頂峰(1524米),是我國沿海諸山中最高的山峰。

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星羅棋布的山崗低丘散布於青島市區,樓宇依地形而建,紅瓦屋頂錯落有致,連同蜿蜒起伏的街道和蔥綠的樹木,構成青島市區獨特的地理景觀。

青島近代歷經滄桑,有著豐富的文化旅遊景觀,根據景點的分布和文化內涵,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四大區域,即:西部舊城區(西方近代城市風貌)、東部新區(現代化國際城市風貌)、市區腹地(膠東民俗文化風貌)、郊區(歷代文物古跡風貌)。到青島來游覽,即可享受宜人的氣候和優美的風光。又可在觀賞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晶中產生深層次的思索和啟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

概括來說:青島岬灣相間,沙軟灘平,海岸曲折,城伴海生,海增城色。嶗山,山險峰秀,空曠幽遠,鬼斧神工。八大處歐式建築,造型別致,紅頂石牆,精巧玲瓏,各具風韻;宗教建築別具韻味,市區的天主教堂、嶗山的道觀廟院、珠山佛寺尼庵,其建築造型迥異,氣氛庄嚴肅穆、空靈聖潔;名人故居多而密集國內罕見。民俗景點分布廣、傳統悠久、種類繁多、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文物古跡遍布轄區各市、區,使青島更加古樸凝重、清幽典雅。東西文化再此交融、相得益彰。

青島海岸線總長730.6公里,北起即墨市的金口,經嶗山區、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城陽區、膠州市、黃島區,南至膠南市宋家嶺。海岸多為曲折的岩岸,海岬與海灣交替排列,共有49處海灣。膠州灣是青島市最大也為山東半島最大的海灣,南北長32.5公里,東西寬28公里,面積達436平方公里,膠州灣內有輪船駐泊的良好條件。青島沿海有眾多沙灘,不少已被開辟為海水浴場,海邊還有不少灘塗,有些已開發為鹽田或海產養殖場。青島沿海島嶼有52個,面積都不大,距陸地較近。多數島嶼進行了開發利用,是開展海洋旅遊的一方新天地。

青島氣候有著鮮明的特點,那就是:四季分明,夏短冬長;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降水適中,熱量充足;春夏多霧,冬春風大。青島夏季較內地短,一年平均只有80天,夏季平均氣溫為23攝氏度,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為25.1攝氏度,由於受海洋影響,比較涼爽,是人們避暑,療養和游泳的最好季節。

位置: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全市總面積為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

面積:總面積10654.1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700多萬。

行政區劃分:青島市現轄七區五市,七區即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城陽、嶗山、黃島區,五市為萊西、即墨、平度、膠州、膠南。

景觀:趵嶗山、八大關、棧橋、五四廣場。

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個旅遊度假的好去處,這里有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稱的嶗山風景名勝區,雄奇壯闊,靈秀幽清,為內地名山所不及,市區景點有小青島湛山寺、棧橋海濱、中山公園、匯泉廣場、基督教堂、魯迅公園、天主教堂、海軍博物館、青島市博物館等;在青島市郊及各縣市還有天柱山、三里河文化遺址、田橫五百義士墓等市郊景點可供您觀賞。

青島旅遊的豐富內涵,濃縮近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典型歐式風格的眾國建築,形成了中西合壁獨具特色的美麗的海濱城市,素有東方瑞士之美譽。

歷史文化與歐陸風情保護區掩映於秀麗自然風光之中的眾多文化遺產,記錄了百年青島的風雨滄桑和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多元化的城市歷史文化積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洋樓別墅區,充滿海情、海韻和浪漫色彩的多處優質沙灘海水浴場,形成了獨特的歐陸風情區。

日新月異的東部都市觀光區橫貫東西的旅遊觀光大道東海路、香港路和澳門路,中華文明雕塑園、五四廣場、音樂廣場等,構築成一幅海濱都市旅遊景觀。

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錯落有致的度假別墅群,沙細坡緩的海濱浴場,海濱雕塑園、海洋游樂城、海豚表演館、國際啤酒城、高爾夫球場、國際會展中心、文化博覽中心、世紀廣場、體育中心等一大批現代文化體育娛樂休閑設施使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成為理想的國際性會議、博覽、運動、休閑目的地。

嶗山國家風景區古人贊之為「海上名山第一」,《齊記》有詩雲:「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聊齋》作者蒲松齡曾隱居嶗山,寫下了著名的《嶗山道士》等傳世篇章。嶗山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我國18000公裏海岸線上的最高峰;九水十八潭,如夢如幻。景區集山、海、林、泉、瀑布於一體,系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道教主要發源地之一。其東南兩面瀕臨大海,海光山色相融相映,雲光紫氣變幻無窮。

青島歷史上遺留下20多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形成歐陸風格的城市風貌。代表性的建築有提督府、提督樓、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關別墅區等。每一座建築,都寫著一段歷史,演繹一出故事,很多中外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春秋冬夏,成雙成對身著婚紗禮服的新婚夫婦倘佯在八大關,攝影留念,留下歐洲蜜月之旅般的回味。

青島市郊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名勝古跡豐富多彩。千古名勝琅琊台,古台觀月、龍灣涌浪,始皇三次東臨樂而忘返,越王勾踐在此設台會盟諸侯、徐福東渡日本從此啟航;田橫島,西漢五百義士壯懷激烈、可歌可泣;還有被譽為石刻瑰寶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石林和春秋戰國的齊長城遺址等。

❿ 青島八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哪些

青島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三里河遺址2、東岳石遺址3、即墨故城、回六曲山答墓群4、齊長城遺址5、天柱山摩崖石刻6、八大關近代建築7、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築8、萬字會舊址9、近代德式建築: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青島德國總督府舊址、德國警察署舊址、膠澳帝國法院舊址、歐人監獄舊址、俾斯麥兵營舊址......等等還有很多。應該算有9個全國文保單位

閱讀全文

與青島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