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宣化歷史文化

宣化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5 19:52:48

⑴ 宣化來歷是什麼

宣化的歷史由來:

夏商屬古幽州,戰國、秦漢時,天下分36郡,宣化屬上古郡;唐置武州領文德縣治所,唐天寶年間建雄武軍城;金代最早使用「宣化」名稱並設州;元代為順寧府治所,明代為宣府鎮是著名的長城九鎮之一;元曾為宣德府,明設宣府鎮為長城九邊重鎮之首。

清朝改為直隸省宣化府,是全國72府之一,被譽為「京西第一府」;至清康熙三十二年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解放後,曾屬察哈爾省,置宣化市,後改屬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為區,屬張家口至今。

古城宣化,坐落於首都北京西北150公里處,宣化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通過考古發現證實了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

古老深厚的文化積淀鑄就了這座千年古城的靈魂,古老的城牆,巍峨的鍾鼓樓,精彩的遼代壁畫,神秘的立化寺……地上的每一處古老建築,地下的每一處墓葬殘石,無不穿越時空,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折射出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之光。

(1)宣化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宣化文化底蘊深厚,是河北省十大歷史文化名城,為全省60張極具河北特色的文化形象名片之一。多元文化在這里交匯、互融,留下了眾多文物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區內現存全國文物保護單位7處共11個點:宣化古城(含清遠樓、鎮朔樓、拱極樓及古城垣)、下八里遼墓群(含Ⅰ區、Ⅱ區)、明長城、時恩寺大殿、柏林寺、佛真猞猁迤邏尼塔、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共6個點:五龍壁、立化寺塔、關子口遺址、小白楊墓群、直隸省立第十六中學堂及天主教堂;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河灣挎鼓,鼓聲如行雲流水,經典鼓點「鳳凰三點頭」極具民間藝術特色。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柏林寺廟會、趄柳樹窗花等彰顯了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宣化區充分挖掘資源優勢,構建出「文化+旅遊」的產業發展模式,已形成以宣化文化古城景區、王家灣桑乾河大峽谷旅遊區、龐家堡碾兒溝旅遊景區、洋河南青泉戰國紅瑪瑙交易市場、黃羊山文化園、宣化國玉陶瓷文化園為龍頭的環京津旅遊特色景區20處。

⑵ 宣化區的歷史文化

「上谷郡」,是宣化載入史冊最古老最響亮的名字。位於桑乾河流域,宣涿盆地的這塊古老的土地,應該是人類祖先的東方故鄉。在它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證明,早在二百多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在它東南40公里處的涿鹿,黃帝和炎帝部落之間曾展開阪泉。涿鹿大戰,從而融合發祥了中華文明。
從文獻記載看,宣化城的規模從唐至今變化不大。宣化城城牆每邊邊長約500米左右,這與《周禮.考工記》中「天子之城方九里,則知公七里,伯侯五里,子男三里」的規模大致相符。城池的位置大致在鍾樓西街,皇城橋北街以東的范圍內。最初的宣化城均為土城。
宣化府由於是北京城西的第一座府城,所以人稱「京西第一府」。豎立在鎮朔樓西側,由明代都御使羅享信所撰的《宣化新城之記》碑文這樣描述:「宣府古幽州屬地,秦上谷郡,元宣德府,星野當析木之次,入尾一度,壤土沃衍,四山明秀,洋河經其南,柳川出其北,古今斯為巨鎮,恆宿重兵以控御北狄。」
宣化古城經歷了太多的滄桑。「一抓一把歷史,一靠一身長城」,是人們對古城的贊譽。雖然如今「古上谷郡」的牌坊已難覓蹤跡,屹立不倒的萬米城垣。
文物資源
古城宣化,早在秦朝時就成為上谷郡,明朝時為著名的長城九鎮之一,清朝時是全國72府之一,現今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京西第一府」。
宣化區境內各個歷史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寺廟和革命文物建築極為豐富,主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清遠樓、鎮朔樓、下八里遼墓群(1區);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5處,宣化城(含拱極樓)、五龍壁、時恩寺大殿、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下八里遼墓群(2區);張家口市文物保護單位1處,立化寺塔;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

⑶ 宣化區歷史文化與民間藝術

服飾習俗 宣化人服飾打扮講求實用,美觀。夏季,人們偏重購買京津服飾及鞋帽。而到了冬季,又偏重從內蒙古方向購進冬衣。民國以前,宣化的紳士要戴禮帽、穿長袍,有權勢家族女眷要穿旗袍。貧家男女穿「土著」服裝,大棉褲、大襟襖,中等人家節日時男子穿袍子,婦女要換上筒裙。解放前,富有者穿宣化集升齋的雙皮臉鞋,而勞動者則穿細麻繩納成的一道臉「砍山鞋」。冬天,有錢人家講究戴宣化猴牌氈帽,而拉駱駝的趕大車的戴的是兩耳扇遮後領的大皮帽。五十年代時興列空服。文革期間,全國黃、灰、藍,宣化也不例外,軍裝、軍帽、軍大衣最時髦。發展最快是八十到九十年代,以前是京津有什麼樣的服裝、皮鞋,宣化就有人從京津買回來,後來上海的羊毛衫、深圳的屁龍衫、手提兜、「大哥大」包、化妝品包都在宣化一展風姿。五六十歲的老太太,大紅毛衣,鮮艷的風衣隨處可見,一改過去黑、藍、灰的單調。近年來宣化時裝屋幾百元上千元一套的服裝也不罕見。宣化人注重衣著打扮,也很注重服飾的配套,早時有錢家的婦女戴只金戒指、戴副金耳環很是榮耀,中等人家只配戴一副銀手鐲就很時髦,到了八、九十年代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鏈及各種頭巾、圍巾、女式帽比比皆是。電視上有的,宣化就有,幾乎每年都更換花色品種,廣告宣傳引導服裝消費甚烈,婦女獐首當其沖。近年來男士服裝款式新穎別致,但式樣上不外乎西裝依賴夾克衫,因此,表現男士服飾昂貴與否莫過於西服的品牌、領帶的價格,皮鞋的檔次了。
宣化地理位置因與山西、內蒙近鄰,宣化的商人紳士過去講究穿長袍,外套馬褂,頭戴薄氈製成灰、藍、紫色的禮帽。他們愛穿宣化集升齋千層底、重服尼幫雙臉皮鞋,腳穿布襪時,有的則打包腳布。有的喜愛戴緞子面或布面「三塊瓦」風帽,冬季戴皮帽不捂兩耳,脖子里圍一塊「圍脖」。到「數九」以後,這些有錢男士要穿掛面兒羔羊皮襖,灰鼠皮,狐腿皮、羊皮長袍。腳蹬集升齋「毛窩」棉鞋。天熱時普通人家不穿長袖衫,只穿一種無袖單布坎肩,宣化人叫「道床子」。男女有綁腿的習俗。綁腿腳帶為黑色,一尺左右長,兩邊有黑穗。抗美援朝時期,地方男子也興起穿馬褲熱潮,上衣為黑藍制服。當時宣化高層人士和知識界有少數穿西裝扎領帶的。「文革」期間軍裝、軍大衣、中山裝、工作服、松緊口塑料底鞋、膠鞋成為大眾穿戴。七十年代後期八十年代初小青年穿「雞腿褲」、「喇叭褲」風靡一時。八十年代西服領帶,再度出現,西服的樣式變化不大,只有質地價格的差異,少的百元,多的上千元。與此同時,皮鞋領帶成了男士體現身份地位的一個標志。在九十年代男士還興起過穿夾克衫的風潮,夾克衫也叫休閑服,夾克衫有滌、尼淪、針織布料。皮夾克屬高檔服裝。生活的進步還表現在內衣上,早先年老人的「腰子」早已淘汰,現代人內衣有的穿(棉、針織)背心、襯衫、秋衣、秋褲、絨衣、絨褲。到了九十年代中葉,內衣更加講究,有絲、棉、麻高檔內衣,保暖性強,人們從過去冬棉夏單,春秋夾(衣)這個慣制中解放出來。成了冬不穿棉而改穿毛衣、大衣、防寒服。夏有背心、半袖衫、長袖衫、T恤衫。到了春秋兩季有厚毛衣、薄毛衣、外套、風衣……。手工縫衣和手工鞋退出生活舞台。
大約在八十年代後期宣化百姓出門上走親已有人穿裙子了。城裡的闊家小姐,富家的妻妾穿旗袍成為時髦。「孩兒孩兒快快長,長大以後尋(念想)營長,坐著洋車往後仰,穿著皮鞋嘎嘎響,絲絨袍子套大氅」,這時旗袍、大氅、皮鞋服裝等穿戴已進入宣化城內,後來旗袍發展到不管貧富人家婦女均有旗袍,有棉夾之分,質料不同,多是辦喜事走親戚時穿。纏足, 使舊中國婦女成為殘廢。作為三寸金蓮的鞋,卻充滿文化色彩。做綉鞋,成為當地婦女的一手絕活。女人一年到頭要做鞋,從打袼褙、打麻繩、納鞋底、綉花、上鞋、使用楦頭、道道工序都體現女人們的心靈手巧程度。做女人鞋,底薄、幫軟,有時用綢緞,綉出的花魚蟲鳥栩栩如生。宣化人趕時髦,七十年代追逐京津穿著,八十年代崇尚廣東服裝,九十年代宣化的女孩子見電視里有什麼就穿什麼了。年年有新花樣,年年有流行色,上衣一般在領、袖上變化較大,上衣分後兩片、三片、卡腰,前片以兜蓋裝飾物上變化較多,領口較前些年越開越下,兜越來越多,上衣長了又短地變化。九十年代的服裝五花八門,樣式新穎,目不暇接,宣化的服裝穿戴已超出了節令概念。
兒童服飾習俗。嬰兒在襁褓中就開始穿衣,這種衣是在嬰兒未出世前,由奶奶家或姥姥家准備的。嬰兒的夾衣、棉衣,里子用舊布,不緝邊,松軟,保暖。新生兒的帽子,大多是家制,即用一塊手絹或一塊毛巾製成一頂小帽,煞是可愛。兒童都有穿開襠褲的過程,體現兒童服裝特色之一是兜肚,此物在農村較為盛行。還有屬嬰兒專利服飾就是「圍嘴」,小兒圍嘴呈圓型套在小兒項間,小兒流口水之後,可轉,保持下頜乾燥。體現兒童服飾的鞋,其中「虎頭鞋」較為普遍。人們喜愛做虎頭鞋取虎頭虎腦之意,希望孩子有陽剛之氣威武如虎。如果說襁褓中的嬰兒用手絹製成的帽體現舒適的話,那麼周歲以內的幼兒帽則體現趣味,多是小白兔帽、小猴子帽、小虎帽。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獨立出門,多在室內,所以帽子用作裝飾的時候多,而到了兒童能跑能走的時間,則要求帽子美觀,又保暖。所以這其間帽子多用毛線,毛呢絨布或皮製成,有貝蕾帽,坦克帽等。兒童衣褲顏色為新鮮活潑,紅、藍、綠裝飾性比較強。在兒童服飾習俗中體現父輩對子女健康成長的渴望,所以除了保暖,實用之外多數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漂漂亮亮,把愛和美的心裡寄託反映在兒童服裝上。
發式習俗 古時境內男子多留長發,至清朝,紡織為辮,民國初期剪辮後,除少數富家子弟和教員、學生留分頭、背頭戴禮帽外,一般百姓剃光頭,春秋均戴瓜殼帽,冷時戴氈帽。一般婦女,在民國年間少年扎小辮,一般梳兩條小辮子,中間分縫,左右各梳一條,前額上方有「流海」宣化叫「毛姑兒」。也有辮子長點將小辮捲起成「抓鬈」,也有用頭繩綁成羊角辮。彩色布條,紅頭繩,絹花成為兒童配戴的頭飾。大姑娘有後梳一根辮的,有人管一根辮叫「一根蔥」。姑娘出嫁時,要絞臉,前額發際線整齊,頭發全部向後梳,捋成一把,用頭繩捆住,再挽成髻。建國以後,農村後生剃光頭圖省事省錢,城市裡只有老年人剃光頭,中年青年則有留平頭(學生頭)、分頭、背頭、刺頭等發式。「文革」期間連發型也「政治性」,「大海航行波浪走」,即理「波浪式分頭」;「紅太陽照全球」,即「光頭」。改革開放以後,年輕人喜歡有大鬢角、中分、長發,還有少數男子模仿畫家、藝術家後扎一根小辮子的。也有男子燙大波浪的。婦女發式在解放後隨著破除纏足陋習之後,發式也發生重大變化,剛解放剪短發成為時尚,蘇聯老大哥來宣援助,很多時髦女性燙發成風,然後穿布拉吉跳交誼舞,一時風靡宣化。「文革中最流行的是紅衛兵的短發,佩帶一頂軍帽,美者還有一顆紅五星,讓人羨慕不已。掃除一切牛鬼蛇神,一夜間」辮落知多少「,紅衛兵上街將那些大辮子剪掉一根,剩那一根只好自己剪了,更有甚者,將」黑五類「男女的頭發,剃成陰陽頭,慘不忍睹。八十年代,女青年的發式變化瞬間,剪、燙、吹,花樣翻新,有什麼頭發拉直術、鋼絲頭,有什麼亂裝、爬辮、盤頭、新娘婚禮發型數不勝數,普通女子多為「三齊」頭或馬尾辮。從發式的發展軌跡盡可看出社會政治發展軌跡對老百姓發式的影響。

⑷ 張家口的宣化都有什麼歷史淵源

宣化歷史大事古記
前280年前後,燕將秦開擊破東胡,拓地千餘里,燕昭王始置上谷、漁陽等郡。宣化地屬上谷。

前200年(西漢高祖七年),匈奴聚兵屯代郡、上谷,誘漢出擊,圍漢高祖於平城。自此,匈奴侵擾頻繁。公元前128年至前123年間,入襲上谷、代郡;殺守將,虜人民。武帝遣霍去病破之。之後,漢又遷烏桓人入居上谷、漁陽、遼東等郡。置烏桓校尉統之,以為屏障。

公元39年(東漢建武十五年),匈奴又多次侵擾。漢將吳漢率馬成、馬武北擊匈奴,還,徙雁門、代郡、上谷吏民六萬余口,置居庸、 常山關(飛狐口)以東避之。

公元45年(東漢建武二十一年),匈奴又入侵上谷,殺掠甚眾。公元46年,烏桓擊破匈奴,並請內附,邊境稍安。

公元109年(東漢永初三年),烏桓入侵上谷。自後,烏桓、鮮卑不時侵擾。

公元290年(西晉太熙元年),上谷地陷裂,水泉湧出。

公元294年(西晉元康四年),地復震。

公元311年(西晉永嘉五年),晉劉琨與王浚爭奪冀州。琨遣劉希回上谷、廣寧、代郡聚眾。王浚聯結鮮卑並力攻破劉希,驅掠三郡士女出塞。自此, 三郡陷入混戰近百年。

公元415年(東晉義熙十一年、北魏神瑞二年),魏帝至大寧,並至上谷。問高年,訪賢俊,免田租一半。北魏既統一北方,上谷戰亂稍息。

公元525年(北魏孝昌元年)柔玄鎮人杜洛周率「六鎮降戶」自上谷起兵,攻沒郡縣。

公元613(隋大業九年),煬帝幸上谷,以供費不給,免郡太守虞荷等職。

公元615年(隋大業十一年),王須撥自上谷起兵反隋、失利。公元617年,又有王子英率起義軍攻破郡城。

公元894年(唐乾寧元年),唐末,藩鎮交爭。是年,太原李克用攻李匡壽,攻陷武州。武州即今宣化。

公元917年(後梁貞明三年),晉李嗣源進攻武州,守將元行桂以城降。此後,晉、遼互爭,武州境內占亂不止。 公地936年(後亞天福元年)石敬瑭割讓包括武州在內的幽、薊等十六州與耶律德光,酬其助奪後唐帝位。自此,武州(今宣化)地入於契丹。契丹改武州為歸化州。

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遼保大二年、金天輔六年),歸化州降金。1168年,金改歸化為宣德州。

公元1213年(南宋嘉定六年、金崇慶二年),成吉思汗於1211至1214年間連續發兵攻金。本年蒙古軍攻佔宣德州。元初改宣德州為宣寧府, 後又改為宣德府。

公元1322年(元至治二年),宣德府地屢震。

公元1337年(元至元三年),宣德、龍慶、懷來皆於辛己夜地震,壞房舍、傷人畜。次年改宣德府為順寧府。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敗元將脫列伯於宣府(今宣化)。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置宣府前衛於城廳。之後,添置宣府左衛、宣府右衛, 皆治宣府城。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谷王朱穗受封,就藩宣府。自此,宣府為明代邊防重鎮。

公元1409年(明永樂七年),置鎮守總兵官,佩鎮朔將軍印,駐宣府,宣府鎮自此得名,城稱鎮城。

公元1418年(明永樂十六年),置宣府驛(在今宣化城南關)。有馬76匹,役夫186人。

公元1430年(明宣德五年),置萬全都指揮使,以統領宣府各衛。

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刺也先攻陷宣府,圍土木,虜明英宗,並進逼京師。此後百餘年間,前有瓦刺,後有俺答,不斷入侵,宣府幾無寧日。

公元1528年(明嘉靖七年)巡府劉源清、巡按李宗樞創辦上谷書院。

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翰林院國史修撰孫世芳編纂《宣府鎮志》,完稿成書。

公元1632年(明崇禎五年),清兵入侵宣府,時蒙古諸部已衰,而清兵又開始侵擾,直至明亡。

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自大同發兵攻破宣府,明巡撫朱之馮等自殺。宣府既定,自成復進搗京師。

公元1650年(清順治七年)八月,宣府城內大火,焚千餘家。次日,城外又焚百餘家。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姜際隆纂成《新續宣府志》。有手抄本行世。

公元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廢宣府各衛所,改置宣化府、宣化縣。府、縣治所均在鎮城,宣化由此得名。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宣化縣志》刻印成書三十卷,知縣陳坦纂修。

公元1743年(清乾隆八年),王者輔、王畹修、吳廷華編纂《宣化府志,刻印成書。

公元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重修宣化城垣。同年,口北道良卿、宣化知府張志奇、宣化知縣黃可潤創設柳川書院。

公元188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二月,懷來人董衍慶在縣城內開設公成永昌記工廠,加工麵粉,有制粉機二台。

公元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各地義和團風起雲涌。宣化趙壁、趙二虎聯絡群眾,組成宣化義和團。同時,王傳珠也邀集婦女組成了宣化紅燈照, 會天主教擴建教堂,迫居民拆遷,激起公憤,義和團帶領群眾,焚毀了天主教堂。七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率光緒帝等西逃。七月二十七日到宣化,駐「上谷公所」(現宣化圖書館處)。三日後離去。九月,德、英、意、奧等國聯軍千餘人侵至宣化,屯駐南關,以炮轟宣化相威脅,索取白銀、皮衣、牛羊、米面,約共合銀兩萬兩,然後焚燒民宅退去。

公元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宣化知府王守?將柳川書院改為宣化府學堂,後改為宣化府中學堂。同年,宣化開設郵政局,局址四牌樓。 次年宣化又開設電報局。

公元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宣化府屬各學堂首屆運動會,九月在宣化城內舉行,各州縣學生運動員600餘人參加。

公元1909年(清宣統元年),5月27日,京張鐵路修至宣化。9月24日,通至張家口。

公元1910年(清宣統二年),10月15日,宣化縣成立縣商會。

1946年宣化市、縣分置。分置後宣化市建制屢變,曾改鎮、改區,又復置市,1963年始定置為張家口市轄區。轄境為原宣化縣舊城及近郊3鄉,總面積153平方公里,東西長約14公里,南北寬約13公里。

⑸ 宣化歷史文化知識

宣化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在張家口市東南30公里處,為張家口市轄區,位於東經115°03′,北緯40°37′。東偏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南偏西距省會石家莊280公里,西距大同200公里。總面積264.3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滿、蒙、朝鮮、壯、納西、布依、白、彝、侗、土家、達斡爾等13個民族。共29萬人。
宣化歷史悠久,形勢險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和眾多文物古跡。從先秦開始,這里是歷代府、州、郡、道、縣和省、市治所的首府。1991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一、悠久歷史
宣化歷史淵遠流長,是我國開發較早地區之一,從宣化西南60公里處我國著名的泥河灣舊石器遺址和宣化城附近的劉家窯、王河灣、水泉、龍門、趙川、關子口、西望山、李大人庄、小白楊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證實這里在6000年前人類活動就已遍及宣化各地。
夏、商時期宣化先屬冀洲後屬幽州。
周武王滅紂後宣化屬燕國領地。
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至221年)民族割據,宣化曾屬東湖族佔地。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宣化屬上谷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宣化屬廣寧郡。
隨、唐時期先後置涿郡、武州。
五代時(公元907--960年)石敬割燕(北京)、雲(大同)16州給遼國,其中包括武州。遼改武州為歸化州。宣化為歸化州治所。 金滅遼後,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歸化州為宣化州。翌年又改為宣德州。元初改宣德州為順寧府,宣化為順寧府治所。
明初年沿長城設九鎮。宣化改為宣府鎮,轄左、右、前三衛。為萬全都司鎮守總兵元帥駐地。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改置宣化府。轄一廳三洲七縣。宣化為府城治所,始定今名。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設直隸省口北觀察使(俗稱道)。轄3廳10縣。宣化為口北道治所。
1937年8月日本侵佔後,成立偽察南自治政府。1943年又將察南自治政府改為宣化省。轄11縣,省會定於宣化。
1945年宣化解放後察哈爾省在宣化成立。省會設在宣化。1946年1月設宣化市。1948年12月第二次解放。恢復察哈爾省建制。省會遷張家口市。
1963年3月改宣化市為張家口市轄區至今。
二、形勢險要
宣化位於冀北山間盆地邊緣,地勢險要,氣勢頑固,戰略地位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誠如舊志所述「宣化全境飛孤(今山西代城飛孤關)紫荊(今河北易縣紫荊關)控其南;長城、獨石(口)枕其北;居庸(關)屹險於左;雲中(大同)固結於右,群山疊障,盤踞峙列,足以拱衛京師……」。素有「神京屏翰」之稱。
據志書記載概略統計,僅漢、唐、宋、明四個朝代,北方部族經宣化南入的較大戰爭達70多次。所以歷代漢民族朝代都非常重視北部邊防,並選派重兵固守。特別是明王朝先後18次增築和修葺長城,沿長城設九鎮駐兵防守。其中宣府鎮擔負著東起四海,西至大同長達1030里的防守任務。洪武、隆慶年間宣府駐扎新舊官軍達151452人。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十九子朱惠為谷王,在宣化建谷王府(皇城),常駐宣府。明武宗朱厚照在宣府建鎮國府第。清康熙皇帝7次征西,北巡時均路經宣化。乾隆皇帝親書《神京屏翰
》巨匾,懸掛於鎮朔樓上。據《宣府鎮志》載:嘉靖年間,宣化城內有軍戶127497人,官戶4551人,民戶2035人。由此可見,宣府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軍城」。
三、人傑地靈
宣化自古為交通要沖,軍事政治重地,工商業繁榮,文化教育發達。因此,涌現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據《宣化縣新志》載:元朝設有「景賢書院」,明朝有「上谷書院」。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8年)創立古城最高學府「柳川書院」。光緒二十八年設宣化府中學堂(現宣化一中前身)。革命前輩張蘇、林楓等同志邊任教,邊從事革命活動。爾後宣化府立師范學校、府立中等農業學堂,府立藝徒學堂和上谷大戲院相繼成立,就學者逾千人。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宣化府從中學堂挑選呂復等19人及州縣志士9人,共28人赴日本留學,開辟了旅外求學之先聲。
由於文化教育事業的發達,宣化涌現了大量歷史文化名人。僅明清兩代中進士者36人、舉人113人、武舉人165人、貢生390人。諸如:
孫世芳:進士出身,官至明翰林院庶吉士,太使,曾主持編篡《宣府鎮志》。
張鏜:進士出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姚世卿:武進士出身,曾任明京城永定門總兵元帥。
張世卿:地方紳士出身,曾任大遼國國子監,監察御史,死後葬於宣化區下八里村北。
郭維城:清末舉人出身,曾任柳川書院院長,從日本考察回國後任府城教育會長。深得地方學子擁戴。
馬 信:1917年生於宣化城內,1936年高中畢業後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現為全國政協常委,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谷鳳翔:龍關人,宣化師范學校畢業,曾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監察部長,司法行政部長。現為台灣察哈爾同鄉會理事。
筱桂挑:女,晉劇表演藝術家,曾任宣化晉劇團團長,全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嚴於治藝,造脂深沉,多次受到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接見。1973年去世。四、燦爛文化 燦爛的民族文化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條件。宣化歷史悠久,遺存在地上、地下歷史文物、古跡十分豐富。現在,宣化地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庫藏文物1000餘件,其中三級以上國家珍貴文物100餘件。
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式的宏偉建築。面寬三跨間,外觀三層,樓高7米,建在高8米的墩台上。墩台下的十字券洞與宣化城四門通衢,與鎮朔樓,拱極樓成一軸線。券洞內的500年前的鐵輪車轍依稀可見。樓體造型別致新穎,具有明顯的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上懸有嘉靖十八年鑄造的「宣府鎮城鍾」,高2.5米,重萬斤,鍾聲宏亮悠揚,可傳聲40里。樓的東、西、北三面懸掛《聳峙岩疆》、《震靖邊氛》、《聲通天籟》木製匾。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博士在《東洋建築史的研究》一書中,曾向全世界做過介紹。1984年大修後的清遠樓,青磚碧瓦,玲瓏剔透,格外引人注目,已成為古城一大重要文物景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朔樓:北距清遠樓200米。建於明正統5年(公元1440年)。系重檐九脊歇山頂建築。面寬五跨間,樓高二層15米。建在8米高的墩台上。二層檐下有兩塊匾額。南曰《鎮朔樓》,以明代宣府鎮總兵例佩「鎮朔將軍印」故名。北曰《神京屏翰》為清高宗乾隆皇帝親書,由直隸總督那蘇圖刊懸。樓內置巨大更鼓一面,鼓高2.2米,面徑1.4米。廊下立有4幢石碑,記述宣化歷史和修建鎮朔樓經過。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拱極樓:又名著耕樓,昌平門樓。建於明洪成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於宣化城牆之上。為城防建築。樓高14米。樓體二層,墩台9米。下有南北走向券洞。與清遠、鎮朔兩樓成一軸線。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化城:始建於唐朝。明洪武二十七年展築包磚。展築後的宣化城垣為正方形,每邊六里多,周長24里有餘。城高2丈8尺、雉堞高7尺。通高3丈5尺。環城設7門,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門;北有廣靈,高遠二門;東有安定一門;西有泰新一門,門外設關,環有瓮城、瓮城外連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樓,城外設隍塹、護城河、吊橋等。其布局儼然為明代北京城之縮本,僅規模較小、門制不同而已。現在城體雖破環嚴重,但土垣基本完好。為全國少有明城之一。已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長城:始建於秦明,位於宣化北部與崇禮縣為界,經人頭山由張家口入境,境內長52公里。在永樂至萬曆年間重修加固。因這段古長城位於明長城之北,故又稱「二道邊」。系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泥河灣遺址:位於宣化城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村。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晚新生代地層發育,出露完好,化石豐富。其中含有早更新世(距今200萬年)哺乳動物化石。為舉世公認的早更新世標准地層。是研究地層變動、構造和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重點地區,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林寺:位於宣化柏化寺村西,小環山坡下,有原山鑿就的多寶佛塔一座,通高12米,上刻石佛數十;石窟三個,內鑿大小石佛300個余尊,興建年代不詳。但《宣化縣志》記載,明龍慶元年(公元1567年)大修,清代又建龍王殿、三宮殿及禪房等。山上林木叢蔥郁,風景優美。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磚雕五龍壁:在宣化師范學校(原彌陀寺)內,全高4.5米,寬4米,中間是飛騰於雲濤霧海中的五條磚雕巨龍。上檐雕五踩仿木斗拱,下刻飛禽走獸,兩邊是奇花異草。為清初雕刻藝術珍品,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立化寺塔:位於宣化城內西南隅(現駐軍佔地)。該塔始建於元朝。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塔身高14米。為五級8面。下有蓮花座,頂部為鑄鐵寶頂,各角有合角吻獸,造型美觀,工藝精細。據考立化祖師系日本國佛教日蓮宗傳人日持上人。為弘揚南無妙法蓮花經,西渡中國,擔任立化寺主持。並於立化寺坐化圓寂。在日本佛教界頗有影響。近幾年來多有日僧前來朝拜。現為張家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上谷郡牌坊:位於天泰寺街東口。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是一座兩柱單孔歇山布瓦建築。牌坊上方雕有五層九踩斗拱。斗拱下的匾板上刻有《古上谷郡》4個楷書大字。字體雄渾有力。刀工精湛道勁。相傳為清宣化知府方觀承所書。牌坊建築纖巧玲瓏,結構嚴謹,別具一格。原為省級重點文物,可惜毀於「文革」。現在重新規劃設計,正待恢復建築。

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位於宣化牌樓西街天主教堂東側。始建於1930年,院落為中西結合的三進四合院。1943年日偽宣化省公署所在地。1945年宣化首次解放,全國第一個省級民主政府在這里誕生,為省府辦公駐地。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恩寺大殿:位於鎮朔樓西側百米處。始建於明代成化六年,具有典型的明初建築藝術特點,為宣化地區唯一廡殿頂式建築。頂部為黃色琉璃瓦。建築面積為388平方米。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壁畫墓群:位於下八里村北。從1973年首次發掘出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墓葬後,最近又在張世卿墓地附近清理發掘出張世本、張公誘、張世右、張匡正、韓師訓、張文藻等9座遼代壁畫墓葬,已構成張家世族壁畫墓群。在墓群發掘中,除出土一大批珍貴文物外,還發現300餘平方米保存完好的遼代彩色壁畫。其中的散樂圖、茶道圖、天文圖、出行圖、侍女圖、備經圖等是在國內首次發現。對研究遼代歷史、文化、天文、民俗、服飾等有著重大意義。墓群中的壁畫技藝之高。墓室結構之新穎考究,隨葬品之豐富多彩,宛如地下藝術殿堂,在遼代考古發掘中是罕見的,頗有研究觀賞價值。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1998年9月,下八里村北又清理搶救出兩座遼代壁畫墓,出土了銅絲網路和木偶真人雕像,這在河北省屬首次發現,為研究遼代歷史、經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另外,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玄空寺、清真寺、天主教徒會堂等一批古代建築和遺址,也有待於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雙保護、開發、利用,使歷史文化重放異彩。

⑹ 誰來就有分拿.說說宣化的歷史

宣化歷史悠久。戰國至秦漢屬上谷郡,唐代置武洲,文德元年(888年),設文德縣,始建宣化城。遼改武州為歸化州,金改歸化州為宣德州,元中統四年(1263年),始置宣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改宣德府為宣府。次年,置前衛、左衛、右衛,遣將卒把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展築宣府城,邊長「六里十三步」,周長達12公里。次年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成為邊防重地。明正統五年(1440年),城垣包磚,6年後竣工,城高池深,氣象雄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縣,府縣治所均在宣化城內,宣化由此得名。因其為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稱「京西第一府」。 1913年(民國2年),廢宣化府,存宣化縣,屬直隸省口北道。宣化為宣化縣治所。1929年(民國18年),廢道,宣化縣直屬察哈爾省。日偽盤據時期,宣化縣初屬偽察南自治區;1939年,日偽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設察南政廳領轄宣化縣;1943年復改置偽宣化省,宣化縣為偽宣化省省會。此段時期宣化仍為宣化縣治所。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市、縣分設,置宣化縣城區及近效為宣化市,並為察哈爾省省會。當年10月,國民黨政府佔領宣化,仍單置宣化縣。 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仍市、縣分置。宣化市轄現宣化市及龐家堡和下花園,屬察哈爾省。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為察南專屬宣化鎮。1950年2月仍恢復市建制,並於1952年底改隸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銷宣化市,置宣化城區為宣化鎮,屬張家口市。 1958年11月,宣化縣、鎮合並。1959年6月,改合並後的宣化鎮為宣化區,仍屬張家口市。 1960年7月,撤宣化區,改置宣化市,屬張家口地區,由張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復宣化縣建制,仍市、縣分設。 1963年3月,復改宣化市為宣化區,屬張家口市。

宣化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在張家口市東南30公里處,為張家口市轄區,位於東經115°03′,北緯40°37′。東偏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南偏西距省會石家莊280公里,西距大同200公里。總面積264.3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滿、蒙、朝鮮、壯、納西、布依、白、彝、侗、土家、達斡爾等13個民族。共29萬人。
宣化歷史悠久,形勢險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和眾多文物古跡。從先秦開始,這里是歷代府、州、郡、道、縣和省、市治所的首府。1991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一、悠久歷史
宣化歷史淵遠流長,是我國開發較早地區之一,從宣化西南60公里處我國著名的泥河灣舊石器遺址和宣化城附近的劉家窯、王河灣、水泉、龍門、趙川、關子口、西望山、李大人庄、小白楊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證實這里在6000年前人類活動就已遍及宣化各地。
夏、商時期宣化先屬冀洲後屬幽州。
周武王滅紂後宣化屬燕國領地。
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至221年)民族割據,宣化曾屬東湖族佔地。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宣化屬上谷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宣化屬廣寧郡。
隨、唐時期先後置涿郡、武州。
五代時(公元907--960年)石敬割燕(北京)、雲(大同)16州給遼國,其中包括武州。遼改武州為歸化州。宣化為歸化州治所。 金滅遼後,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歸化州為宣化州。翌年又改為宣德州。元初改宣德州為順寧府,宣化為順寧府治所。
明初年沿長城設九鎮。宣化改為宣府鎮,轄左、右、前三衛。為萬全都司鎮守總兵元帥駐地。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改置宣化府。轄一廳三洲七縣。宣化為府城治所,始定今名。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設直隸省口北觀察使(俗稱道)。轄3廳10縣。宣化為口北道治所。
1937年8月日本侵佔後,成立偽察南自治政府。1943年又將察南自治政府改為宣化省。轄11縣,省會定於宣化。
1945年宣化解放後察哈爾省在宣化成立。省會設在宣化。1946年1月設宣化市。1948年12月第二次解放。恢復察哈爾省建制。省會遷張家口市。
1963年3月改宣化市為張家口市轄區至今。
二、形勢險要
宣化位於冀北山間盆地邊緣,地勢險要,氣勢頑固,戰略地位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誠如舊志所述「宣化全境飛孤(今山西代城飛孤關)紫荊(今河北易縣紫荊關)控其南;長城、獨石(口)枕其北;居庸(關)屹險於左;雲中(大同)固結於右,群山疊障,盤踞峙列,足以拱衛京師……」。素有「神京屏翰」之稱。
據志書記載概略統計,僅漢、唐、宋、明四個朝代,北方部族經宣化南入的較大戰爭達70多次。所以歷代漢民族朝代都非常重視北部邊防,並選派重兵固守。特別是明王朝先後18次增築和修葺長城,沿長城設九鎮駐兵防守。其中宣府鎮擔負著東起四海,西至大同長達1030里的防守任務。洪武、隆慶年間宣府駐扎新舊官軍達151452人。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十九子朱惠為谷王,在宣化建谷王府(皇城),常駐宣府。明武宗朱厚照在宣府建鎮國府第。清康熙皇帝7次征西,北巡時均路經宣化。乾隆皇帝親書《神京屏翰
》巨匾,懸掛於鎮朔樓上。據《宣府鎮志》載:嘉靖年間,宣化城內有軍戶127497人,官戶4551人,民戶2035人。由此可見,宣府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軍城」。
三、人傑地靈
宣化自古為交通要沖,軍事政治重地,工商業繁榮,文化教育發達。因此,涌現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據《宣化縣新志》載:元朝設有「景賢書院」,明朝有「上谷書院」。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8年)創立古城最高學府「柳川書院」。光緒二十八年設宣化府中學堂(現宣化一中前身)。革命前輩張蘇、林楓等同志邊任教,邊從事革命活動。爾後宣化府立師范學校、府立中等農業學堂,府立藝徒學堂和上谷大戲院相繼成立,就學者逾千人。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宣化府從中學堂挑選呂復等19人及州縣志士9人,共28人赴日本留學,開辟了旅外求學之先聲。
由於文化教育事業的發達,宣化涌現了大量歷史文化名人。僅明清兩代中進士者36人、舉人113人、武舉人165人、貢生390人。諸如:
孫世芳:進士出身,官至明翰林院庶吉士,太使,曾主持編篡《宣府鎮志》。
張鏜:進士出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姚世卿:武進士出身,曾任明京城永定門總兵元帥。
張世卿:地方紳士出身,曾任大遼國國子監,監察御史,死後葬於宣化區下八里村北。
郭維城:清末舉人出身,曾任柳川書院院長,從日本考察回國後任府城教育會長。深得地方學子擁戴。
馬 信:1917年生於宣化城內,1936年高中畢業後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現為全國政協常委,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谷鳳翔:龍關人,宣化師范學校畢業,曾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監察部長,司法行政部長。現為台灣察哈爾同鄉會理事。
筱桂挑:女,晉劇表演藝術家,曾任宣化晉劇團團長,全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嚴於治藝,造脂深沉,多次受到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接見。1973年去世。四、燦爛文化 燦爛的民族文化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條件。宣化歷史悠久,遺存在地上、地下歷史文物、古跡十分豐富。現在,宣化地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庫藏文物1000餘件,其中三級以上國家珍貴文物100餘件。
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式的宏偉建築。面寬三跨間,外觀三層,樓高7米,建在高8米的墩台上。墩台下的十字券洞與宣化城四門通衢,與鎮朔樓,拱極樓成一軸線。券洞內的500年前的鐵輪車轍依稀可見。樓體造型別致新穎,具有明顯的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上懸有嘉靖十八年鑄造的「宣府鎮城鍾」,高2.5米,重萬斤,鍾聲宏亮悠揚,可傳聲40里。樓的東、西、北三面懸掛《聳峙岩疆》、《震靖邊氛》、《聲通天籟》木製匾。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博士在《東洋建築史的研究》一書中,曾向全世界做過介紹。1984年大修後的清遠樓,青磚碧瓦,玲瓏剔透,格外引人注目,已成為古城一大重要文物景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朔樓:北距清遠樓200米。建於明正統5年(公元1440年)。系重檐九脊歇山頂建築。面寬五跨間,樓高二層15米。建在8米高的墩台上。二層檐下有兩塊匾額。南曰《鎮朔樓》,以明代宣府鎮總兵例佩「鎮朔將軍印」故名。北曰《神京屏翰》為清高宗乾隆皇帝親書,由直隸總督那蘇圖刊懸。樓內置巨大更鼓一面,鼓高2.2米,面徑1.4米。廊下立有4幢石碑,記述宣化歷史和修建鎮朔樓經過。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拱極樓:又名著耕樓,昌平門樓。建於明洪成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於宣化城牆之上。為城防建築。樓高14米。樓體二層,墩台9米。下有南北走向券洞。與清遠、鎮朔兩樓成一軸線。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化城:始建於唐朝。明洪武二十七年展築包磚。展築後的宣化城垣為正方形,每邊六里多,周長24里有餘。城高2丈8尺、雉堞高7尺。通高3丈5尺。環城設7門,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門;北有廣靈,高遠二門;東有安定一門;西有泰新一門,門外設關,環有瓮城、瓮城外連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樓,城外設隍塹、護城河、吊橋等。其布局儼然為明代北京城之縮本,僅規模較小、門制不同而已。現在城體雖破環嚴重,但土垣基本完好。為全國少有明城之一。已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長城:始建於秦明,位於宣化北部與崇禮縣為界,經人頭山由張家口入境,境內長52公里。在永樂至萬曆年間重修加固。因這段古長城位於明長城之北,故又稱「二道邊」。系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泥河灣遺址:位於宣化城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村。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晚新生代地層發育,出露完好,化石豐富。其中含有早更新世(距今200萬年)哺乳動物化石。為舉世公認的早更新世標准地層。是研究地層變動、構造和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重點地區,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林寺:位於宣化柏化寺村西,小環山坡下,有原山鑿就的多寶佛塔一座,通高12米,上刻石佛數十;石窟三個,內鑿大小石佛300個余尊,興建年代不詳。但《宣化縣志》記載,明龍慶元年(公元1567年)大修,清代又建龍王殿、三宮殿及禪房等。山上林木叢蔥郁,風景優美。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磚雕五龍壁:在宣化師范學校(原彌陀寺)內,全高4.5米,寬4米,中間是飛騰於雲濤霧海中的五條磚雕巨龍。上檐雕五踩仿木斗拱,下刻飛禽走獸,兩邊是奇花異草。為清初雕刻藝術珍品,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立化寺塔:位於宣化城內西南隅(現駐軍佔地)。該塔始建於元朝。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塔身高14米。為五級8面。下有蓮花座,頂部為鑄鐵寶頂,各角有合角吻獸,造型美觀,工藝精細。據考立化祖師系日本國佛教日蓮宗傳人日持上人。為弘揚南無妙法蓮花經,西渡中國,擔任立化寺主持。並於立化寺坐化圓寂。在日本佛教界頗有影響。近幾年來多有日僧前來朝拜。現為張家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上谷郡牌坊:位於天泰寺街東口。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是一座兩柱單孔歇山布瓦建築。牌坊上方雕有五層九踩斗拱。斗拱下的匾板上刻有《古上谷郡》4個楷書大字。字體雄渾有力。刀工精湛道勁。相傳為清宣化知府方觀承所書。牌坊建築纖巧玲瓏,結構嚴謹,別具一格。原為省級重點文物,可惜毀於「文革」。現在重新規劃設計,正待恢復建築。

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位於宣化牌樓西街天主教堂東側。始建於1930年,院落為中西結合的三進四合院。1943年日偽宣化省公署所在地。1945年宣化首次解放,全國第一個省級民主政府在這里誕生,為省府辦公駐地。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恩寺大殿:位於鎮朔樓西側百米處。始建於明代成化六年,具有典型的明初建築藝術特點,為宣化地區唯一廡殿頂式建築。頂部為黃色琉璃瓦。建築面積為388平方米。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壁畫墓群:位於下八里村北。從1973年首次發掘出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墓葬後,最近又在張世卿墓地附近清理發掘出張世本、張公誘、張世右、張匡正、韓師訓、張文藻等9座遼代壁畫墓葬,已構成張家世族壁畫墓群。在墓群發掘中,除出土一大批珍貴文物外,還發現300餘平方米保存完好的遼代彩色壁畫。其中的散樂圖、茶道圖、天文圖、出行圖、侍女圖、備經圖等是在國內首次發現。對研究遼代歷史、文化、天文、民俗、服飾等有著重大意義。墓群中的壁畫技藝之高。墓室結構之新穎考究,隨葬品之豐富多彩,宛如地下藝術殿堂,在遼代考古發掘中是罕見的,頗有研究觀賞價值。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1998年9月,下八里村北又清理搶救出兩座遼代壁畫墓,出土了銅絲網路和木偶真人雕像,這在河北省屬首次發現,為研究遼代歷史、經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另外,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玄空寺、清真寺、天主教徒會堂等一批古代建築和遺址,也有待於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雙保護、開發、利用,使歷史文化重放異彩。

⑺ 宣化店鎮的歷史文化

宣化店鎮歷史悠久,建鎮時間早,據考證,400年前這里開成了集市。1933年前,宣內化店歸河南省羅容山縣管轄,為羅山縣重鎮,並多次在這里設臨時縣衙,1933年禮山縣建縣時將宣化店劃歸湖北省禮山縣管轄。中原軍區部隊在鄂、豫邊界戰斗期間,宣化店為中原軍區司令部駐地,周恩來、李先念、王震、王樹聲等一大批革命前輩在這里戰斗和生活過,這里是打響解放戰爭第一槍,拉開全國解放戰爭序幕的地方。周恩來與美蔣代表談判舊址、中原軍區司令部、中原軍區會場遺址均保存完好,並分別列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紅色經典景區,2006年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電視劇《中原突圍》、《徐海東將軍》、《楓葉正紅》、《大別山上紅旗飄》均在宣化店成功拍攝。這里曾是鄂豫兩省商貿中心,河西會館就是明清年代湖北商人在河南省所設商會會館,專供兩省商賈洽談生意和商品交易之用。直到現在河南周邊鄉鎮不僅與宣化店保持著密切的交往,而且商貿往來十分活躍。在市場交易方面,與河南的交易量約占交易總量的50%。

閱讀全文

與宣化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