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民權思想的歷史意義

民權思想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3 12:24:37

『壹』 民權取代王權的意義是什麼

東周和春秋時期是一個十分值得追憶的歷史時代,中華民族許多好的思想資源都可以從這一時期挖掘。譬如民主政治問題,盡管當時的國家是氏族社會,是君主世襲王權政治,但當時的君主政治是相當開明民主的。首先是言論自由,朝廷不僅有諫議大夫,各國都有「庶人謗」的傳統和風氣。「謗」就是批評,就是平民議論國事,就是平民參政議政。

《左傳》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8年)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晉平公問師曠:「衛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師曠回答說:「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輔察其政。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商旅於市,百工獻藝。」

師曠的意思是,衛國人之所以趕跑了國君,是因為國君做得不對。衛國人趕走國君是對的,因為自古以來,人民就有議論政治、監督政治和參與政治的權利。

《國語·周語》里有「庶人傳語」一語,《左傳》里的「庶人謗」與「庶人傳語」都是一個意思,就是人民大眾參與國事政事,進行輿論批評。譬如,在「子產不毀鄉校」一文里,記載了鄭國人聚集在鄉校里議論國事的情形。由此可見,周朝的春秋戰國時代,中國人民在言論上還是有相當大的自由的,盡管當時的社會由於不同的身份等級,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暢所欲言,但至少有一大批人還是擁有自由發言權的。

從周厲王被國人驅逐,到衛國公被國人趕跑,再到鄭人議政於鄉校,整整三百多年間,周朝政治都可以看出它的民主性和自由性。到了春秋後期和戰國時期,這種民主性和自由性更加明顯。孔子開始在民間自由講學,墨子聚徒結社,並且將學習成員組織化,成為帶劍而行的武裝學術集團。

至於齊國人,在都城北門之外建造了稷下學宮,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大學城,各國學子紛紛集於稷下,人數多達一千多人,形成了人類歷史上最自由民主的學術王國。

但這樣一個民主自由開放文明的歷史時代,卻被後人扣上一頂頂「春秋無義戰」的帽子,甚至被後來的弄權文人視做批判的對象。如韓非子批評管子遏制君權,簡直就是顛倒是非。中國後來的王權霸術就是由韓非子等一批無恥文人研造出來的。這恰恰說明中國的歷史是一個被歪曲的歷史。今天中國史學界和思想界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掀起一場復興先秦文化的運動,正確評說諸子百家,恢復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真相。

『貳』 孫中山的民權思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發展

革命期——中國近代民權思想的第二次高潮

在歷史前進的道路上,新的力量往往不是以單一的形式出現,而在歐風美雨吹打下的近代中國,各種思潮一齊涌來,形成為政治實力,更是如此。1895年甲午戰爭的失敗,不僅把改良思潮推為時代的主流,也催生了民主革命思潮。1894年11月,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的創立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綱領的提出,就是這一思想的佐證。但在維新運動的高潮中,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思潮互不幹預,且以互為中國的前途履險而默認。1898年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民主改良思潮並未相應終止,它與民主革命思潮成為駕御近代社會的兩條主線。但十九世紀末席捲華夏的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的入侵,使北京城破,清帝後出走,議和款達九億兩,清政府的腐敗徹底暴露,國內反清情緒日增。這時改良派仍立足於君主立憲的政治立場,實行自上而下改革的主張已不能迎合愛國志士「救亡保種」的迫切要求,立憲被斥為賣國,革命情緒潛滋暗長。1903年以後,民主革命的思潮已逐步取代改良思潮成為時代的主流。1907年《新民叢報》的一篇文章中說:「數年以來,革命論盛行於中國,今則得法理論、政治論以為羽翼,其旗幟益鮮明,其壁壘益森嚴,其勢力磅礴而郁積,下至販夫走卒,莫不口談革命而身行破壞。」(註:與之:《論中國現在之黨派及將來之政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三聯書店1960年版,第607頁。)說明本世紀初民主革命思想已磅礴澎湃為第二次高潮。

在民權思想演變的進程中,如果說十九世紀最後幾年的時代象徵是康有為,那麼二十世紀初則進入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時代。

革命派民權思想的提出和完善,是和孫中山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他在舉國沉浸在改良變法的浪潮中,第一個舉起民主革命的火把,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並把「創立合眾政府」作為秘密誓詞。1905年同盟會又確立了「建立民國」的鮮明綱領。用「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來充實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1906年針對西方「三權分立」的弊病,發明「五權憲法」,終於形成了一套理論完善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體系。這是孫中山對近代中國民權思想的一大貢獻。

孫中山的理論專注於必然和應然問題。康有為闡發進化論還需要裝在「公羊三世」的套子里,孫中山卻公然拋開孔子的招牌,從世界潮流的角度明確提出「民權時代」的概念。認為「世界的潮流,由神權流到君權,由君權流到民權,現在到民權,便沒有方法可以反抗」。(註:《孫中山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06頁。)說明民權是文明進步的必然,二十世紀已進入民權時代,「蓋斷不容專制餘威稍留其跡」。(註:《孫中山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85頁)接著在《三民主義·民權主義》中,又從理論上、歷史上和中國的前途上剖析了民權的應然性,他說:「余之從事革命,以為中國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為邦本,則一國以內人人平等,君主何復有存在之餘地,此自學理言之者也。滿洲之人入據中國,使中國民族處於被征服之地位,國亡之痛,二百六十餘年如一日,故君主立憲在他國君民無甚深之惡感者,獨或可暫安於一時,在中國則必不能行,此自歷史事實而言之者也。中國歷史上之革命,其混亂時間所以延長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為,遂相爭相奪不已。行民主之制,則爭端自絕,此自將來建設而言之者也。有此三者,故余之民權主義,第一決定者民主。」孫中山這段應然性的論證不僅包含了對封建專制的反對,也顯示了對立憲救國的不屑,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把「讓民作主」這一「民主」的本來面目還原成為第一要素,對早期改良派和維新改良派倡民權而反民主的精神實質表現了絕大的嘲諷。列寧就曾高度評價了孫中山的民主思想:「孫中山綱領的每一行,都滲透了戰斗的真實的民主主義,他充分認識到『種族』革命的不足,絲毫沒有對政治表示冷淡,甚至絲毫沒有忽視政治自由和容許中國專制制度與中國『社會革命』、中國立憲並存的思想。這是帶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義。」(註:列寧:《中國民主主義與民粹主義》,《列寧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4頁。)

如果說孫中山把「民主」放在第一位,那麼民權就在第二位。他對封建專制的批判也是立足於對民權喪失的痛惜的。1897年,他在《倫敦被難記》中,揭露人民在專制統治下毫無政治權利的事實:「至中國現行之政治,可以數語賅括之曰:無論為朝廷之事,為國民之事,甚至為地方之事,百姓均無發言或與聞之權;其身為民牧者,操有審判之全權,人民身受冤抑,無所呼訴。」(註:《孫中山全集》第一卷,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0—51頁。)1904年,他又在《中國問題的真解決》這份向美國人民的呼籲中,從十一個方面揭露了封建專制政府對人民「不可讓與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的侵犯,抨擊這個政府壓制人民「言論自由」、禁止人民「結社自由」的倒行逆施。由於他是從人民政治權利的角度來批判專制,那麼邏輯的推理是,既然人民喪失了權利,就必須要進行奪權斗爭,結論是,推翻專制。這樣「民權」就成為「民主」的理由和目標,「民主」成為「民權」的基礎,即要先讓人民作國家的主人,然後人民才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人權。這條邏輯與梁啟超的「權生於智」及嚴復的「自由為體,民主為用」恰恰相反,他還進一步作了解釋:「因為有了民權,平等自由方能夠存在,如果沒有民權,平等自由不過是一種空名詞。」(註:《孫中山選集》下卷,第822頁。)這里他的「民權」,是指人民的主權,即只有人民作了主人,才能享受平等自由的權利。追循民權思想發展的軌跡,我們可以發現,「民權」的外延在逐漸擴大,早期改良派只要求一點點有限的參政權,平等、自由的人權都被排斥在外;改良派邁進了一大步,將平等和自由圈入民權的范疇,卻又中途轉向辦教育開民智;只有革命派才邏輯地得出要民權必須民主的結論,將主權和人權統一起來。

那麼民權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呢?孫中山凝煉為六大宗旨:「民有、民治、民享」、「自由、平等、博愛」。在「民有」方面,孫中山把四萬萬人看作是民國的主人。他說,新成立的「民國以四萬萬人為主人」,「主權在民,民國之通義」。(註:《孫中山選集》下卷,第722頁。)並庄嚴宣告,「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族所可獨占。」(註:《孫中山全集》第五卷,第557—560頁。)國家「非一人之國家,乃我人民之國家」(註:《孫中山全集》第三卷,第349頁。),國民「乃民國之天子」;(註:《孫中山全集》第三卷,第349頁)在「民治」方面,孫中山說:「從前之天下,在專制時代則以官僚、武人治之,本總理則謂人人皆應有治之之責。」(註:《孫中山全集》第五卷,第628頁。)如何治?他又提出了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復決權四項具體權利;在「民享」方面,孫中山指出,「天下既為人人所共有,則天下之權利自當為天下人民所共享。」(註:《孫中山全集》第五卷,第629頁。)享什麼權?泛泛而言,就是平等、自由、博愛的人權。孫中山不僅從主權、治權、人權三方面規定了民權的內涵,更確立了五權憲法以保障人民的權利。五權憲法是孫中山針對西方三權分立的流弊,借鑒古代科舉考選制度和監察御史制度進行的獨創,包含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這不但是各國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學說上也不多見,可謂破天荒的政體」。(註:《孫中山全集》第一卷,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29頁)孫中山對民權具體細致的規定以及五權憲法的創設,是這一時期民權理論趨於成熟的象徵。

「民權主義」是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他認為:「民權主義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註:《孫中山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5頁。)因此民權主義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結束這種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創立民國」)。民權主義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提出在中國近代民權思想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指明民主的終極目標就是國體和政體的根本改變,民主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這一理論的昭示具有直接的啟蒙意義,因而成為最主要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為資產階級指明了前進方向。

孫中山民權思想的一個弱點就是將民族與民權兩大主義並為一體。他說:「我們推翻滿洲政府,從驅逐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倒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並不是把來分作兩次去做。」這樣反滿的民族主義與去暴政的民權主義就並同起來,以致很多革命派錯誤地以為「去滿人」就等於「去暴政」,不僅模糊了民族主義與民權主義的界限,甚而根本用民族主義覆蓋了民權主義,嚴重沖淡了革命的民主色彩。辛亥革命的失敗及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破滅不能說和民權主義的淡化全無干係。

另外,孫中山由於專注於民主進程的必然性和應然性,未免對民主革命的艱巨性估計不足,而思想的超前性又反襯出現實操作的蒼白無力。他以為只要有崇高的理想,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就可以輕松地迎來民主共和,沒有意識到民主共和取代君主專制是一項艱巨的社會工程,應當考慮到民族傳統、社會現實等歷史條件,而他對政治革命的專注又使他忽視了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必要准備,以至最後革命雖推翻了專制統治,開創了共和,但民主政治並沒有相應地建立起來,反而經歷了兩次復辟。這也是孫中山思想的理想色彩不可避免的命運。

五、近代中國民權思想的歷史命運

中國近代民權思想,經歷了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七十多年的演進,負著救亡禦侮的歷史重任,帶著中西文化碰撞的痕跡,印著社會劇變的風塵,漸漸從稚弱走向成熟。這七十年來民權思想的演進,既不是一江長流,也不止是一個洪峰,而是以一個接一個思潮的漲落相繼出現的。從魏源等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對民權的歆慕和早期改良派的議院議論發端,民權思想逐漸由低調走向高潮,改良派對平等自由的闡發掀起了資產階級人權啟蒙的高潮,革命派對民主民權的見解又掀起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權啟蒙高潮。思想的潮起潮落直接影響著近代中國社會的命運,使中國近代史表現為以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以民主政治取代君主專制的歷史事實。

民權思想的發展過程,就是對封建主義的批判過程。近代思想家從對君權極致的不滿走向對封建綱常禮教的批判,從制度層面深入到意識形態領域。批判的深度不可謂不深,但近代反對封建主義的結局卻很不如人意,民主共和並沒有真正確立。原因何在?這一方面要歸結到近代救亡禦侮的迫切歷史任務導致的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一方面還要歸結到幾千年來封建專製造成的文化心理惰性。

近代中國一直處在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欺凌之下,救亡禦侮的包袱一直沉重地壓在中國人民身上,使得人民既無暇從容思索反對專制主義的問題,對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也來不及完整理解和系統吸收,因此形成的民權思想是不完整的似民主、非民主的中國式思想,這樣的思想自然無法指導一場完全的民主革命的勝利。

中國的封建專制主義,經過幾千年的凝煉,已沉積為民族文化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心理對封建專制主義有著巨大的依賴性,因而也存在著改造的惰性。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倫理觀念、社會政治傳統、風俗習慣乃至生活方式都未受到根本沖擊,仍占壓倒多數的地位。因此,近代中國還缺乏進行社會革命、立即實行民主政治的社會歷史條件,它決定了中國政治民主化不得不以緩慢的步驟、妥協的方式持久地進行著。

『叄』 分析維新派民權思想的時代特點及其形成背景

清末維新派所倡導的民權思想,成為反對社會舊秩序的重要思想武器,雖然來自於專西方的人權思屬想,但是因為特定的歷史、社會環境,具有明顯的本土化特色,表現在維新派民權思想是在對中國傳統思想改造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新思想,它和西方人權思想有很大的差異,它並不在於確保平等、自由等個人權利,而主要是作為一個強國富民的手段。維新派民權思想的形成有其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動因,但更是一定歷史環境的產物。其中,清朝末年基督教在我國的傳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也對中國維新派民權思想的形成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維新派的民權思想,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其論證方式卻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肆』 概括孫中山關於民權的觀點,並分析其實質意義

孫中山先生在分析西方代議政體弊端的塞拙上,提出實行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回和復決權等四答項直接民權。孫中山的直接民權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對保障和實現人民主權原則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理論和實踐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困瑰。

『伍』 民權思想的啟蒙出現的歷史背景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新階段的突出表現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時代的主流。

『陸』 材料二反映了三民主義中民權思想具有怎樣的內涵

民權主義(英語:nationalism)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中的一個,閃耀著唯物主義的光輝和專革命性屬、民主性的戰斗精神。
是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中其中的一個(另外包括民族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即政治革命,內容是「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這一方案對當時的革命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但由於其並沒有從正面鮮明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忽略了廣大勞動群眾在國家中的地位以及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等原因,導致其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最終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實踐證明,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柒』 三民主義思想在當時有何積極意義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不僅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理論來源,並且還因為它在中國傳統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連接作用,它與馬克思主義在實踐和理論上的互動以及孫中山所主張的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的初步的開拓性嘗試,使這一理論本身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三民主義從民族、民權、民生三個方面對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理論進行了高度概括,其含義宏遠、思想深邃,直到當下仍然對中國的民主建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三民主義思想不僅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而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7)民權思想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清政府各種救國方案先後失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進一步傳播,他們以西方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學說作為思想武器,以美國、法國的民主思想作為政治思想,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

因此,19世紀末滿清政府所面臨的一系列內憂外患的社會矛盾,就成了孫中山民主思想啟蒙及倡導「三民主義」的原動力。

參考資料:網路-三民主義

『捌』 民權主義的民權發展

孫中山復先生作為中國偉大的民制主革命的先行者,最可貴的就是他屢敗屢戰、不斷奮斗、與時俱進的不屈精神。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他改組了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於1924年1月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議通過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標志著孫中山將舊民主主義發展成為新民主主義,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內容,他把民權主義從過去同盟會主張的「建立民國」、「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發展為批判「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孫中山提出「普遍平等之民權」,提出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並規定「凡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皆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從而使新三民主義的基本原則同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的基本原則相一致,成為這一時期革命統一戰線的共同的政治基礎。
這種思想標志著孫中山的民權主義思想隨著實踐的發展,其人民性成分也在不斷增多,這是孫中山民權主義思想的一個飛躍。

『玖』 維新派民權思想的時代特點及形成的背景

清末維新派所倡導的民權思想,成為反對社會舊秩序的重要思想武器,雖然來自於西方的人權思想,但是因為特定的歷史、社會環境,具有明顯的本土化特色,表現在維新派民權思想是在對中國傳統思想改造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新思想,它和西方人權思想有很大的差異,它並不在於確保平等、自由等個人權利,而主要是作為一個強國富民的手段。維新派民權思想的形成有其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動因,但更是一定歷史環境的產物。其中,清朝末年基督教在我國的傳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也對中國維新派民權思想的形成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維新派的民權思想,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其論證方式卻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拾』 三民主義的歷史意義

三民主義反映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概括出了三大歷史任務。

孫中山將西方的人道主義加入到了中國傳統的「仁德」之中,對傳統的「仁德」觀念進行了揚棄式的發展。

他以「自由、平等、博愛」為旗幟,猛烈批判封建舊道德,認為要革封建道德的命,首先必須打倒孔聖人的權威,實現民主革命綱領,即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構成的「三民主義」,並成為中國國民黨信奉的基本革命綱領。它是中國人民與革命的寶貴精神遺產。

三民主義批判地承襲了農民起義和維新運動的積極內容,從西方借取了民主主義思想素材,成為中國近代社會中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

三民主義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表達了人民群眾爭取獨立、民主和富強的願望,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在更完整意義上的開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重大的積極作用。

(10)民權思想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孫中山在廣州起義流產而逃亡國外期間,認真研讀了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實地考察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通過後來的革命實踐,三民主義得到豐富和發展。在同盟會的政綱中,三民主義被完整地表述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四句話。

所謂「民權主義」,就是要使人民享受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權利;所謂「民族主義」,就是要反抗異族和帝國主義的壓迫,為國家爭自由;所謂「民生主義」,就是要實現經濟平等、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發展國家資本,實行博愛,圖謀民眾之共同幸福。

民族主義是孫中山首先高揚的戰斗旗幟,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

閱讀全文

與民權思想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