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成本管理的發展歷史

成本管理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5 15:04:18

『壹』 成本管理發展的三個階段 管理論文

成本管理基礎較為薄弱,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計劃成本管理沿用時間較長。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逐漸從國外引進了一些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主要運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有:目標成本法、標准成本法、計劃成本法、質量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等[2]。根據南京大學會計學系課題組所做的《中國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及其效果的調查分析》結果顯示, 51.4%的企業採用了目標成本法,38.9%的企業採用了計劃成本法,18.1%的企業採用了標准成本法,如表1[3]。根據該調查分析:我國企業採用的目標成本管理法實施效果並不理想。從實施效果來看,多數仍處於初始階段,多數企業仍然受到傳統的成本管理觀念的影響。多數企業仍然以財務成本核算為主確定標准成本,而後以此標准成本確定目標成本,而不是真正以市場價格為導向的目標成本。此外,在全員的貫徹實行上同樣難以實現全員參與的目標成 印製電路信息 2011 No.9 管理與維護 Management & Protection 表1 成本管理方法使用狀況(按行業比較)[3]類別標准成本計劃成本目標成本其他家數百分比家數百分比家數百分比家數百分比合計 72 13 18.1 28 38.9 37 51.4 3 4.2紡織 4 0 0.0 1 25.0 2 50.0 1 25.0化工 13 0 0.0 3 23.1 9 69.2 1 7.7石油 3 1 33.3 0 0.0 3 100.0 0 0.0機械 18 4 22.2 13 72.2 6 33.3 0 0.0建設 5 0 0.0 1 20.0 4 80.0 0 0.0其它工業 13 3 23.1 6 46.2 5 38.5 1 7.7農墾 7 2 28.6 0 0.0 5 71.4 0 0.0商業 5 2 40.0 0 0.0 3 60.0 0 0.0其他 4 1 25.0 4 100.0 0 0.0 0 0.0本管理。所以,目標成本管理仍需要堅強的決心才得以進一步的改進。 3 成本管理的發展趨勢
未來的市場是產品多樣化的市場,產品類型和特點由最終客戶決定,產品必須滿足顧客多樣化的需求。大批量單一的產品品種將會越來越少,小批量多品種成為一種趨勢,這就導致了同一生產線上可能存在多種成本結構不同的產品共存。此外,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人工成本,企業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不相關的費用(如質量檢查、實驗、設備調整、產品服務等)占產品生產成本比重越來越大,基於單一數量分配基準的傳統成本管理對多種不同成本結構的產品共存的現象在費用分攤上難以明顯區別對待,最終導致成本的失真。作業成本法為解決這一問題成為可能,作業成本管理可以採用多元的分配基準,成本計算深入到作業層次,以作業為中心定義成本動因,按照費用產生的原因進行分配,區分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產品成本的計算以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根據資源的消耗歸集成本。由此可見,作業成本管理可以針對不同的產品准確計算產品生產過程對資源的消耗,分析資源消耗的合理性,從而相對准確地計算出產品成本和優化控制產品對資源的消耗,滿足產品多樣化的需求。
3.1 傳統成本管理自從魯賓.庫拍(Robin.Cooper)和羅伯特.卡普蘭(Robert.Kaplan)創立作業成本計算(ABC, Activity-Based Costing)之後,相對而言,此前的成本管理稱為傳統成本管理[4]。傳統成本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主要形式,重點在於產品製造成本。傳統成本管理是現代成本管理發展的基礎,在科學成本管理歷史階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在這一歷史階段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www.homelunwen.com 畢業論文網,在現代的成本會計和成本管理教科書中仍然占據大量的篇幅。傳統成本管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財務報表的需要,包括內部財務報表和外部財務報表,在現代成本管理中仍難以拭去其所擔任的重要角色。
3.2 作業成本管理作業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BM)也習慣地稱為作業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ABCM),是以作業成本(Activity-Based Cost,ABC)計演算法為基礎的成本管理方法。作業成本管理建立在「作業」的基本概念之上,以「作業」為核心,圍繞「作業」展開。作業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了作業,而作業消耗了資源,資源被消耗之後會產生一定量的產品價值,一系列的作業轉移實際就是產品價值的轉移,最終產品是所有作業的集合產生的價值量的集合。所以說,產品的生產過程就是「作業鏈」的形成過程,也就是「價值鏈」的形成過程。在這個「作業鏈」的形成過程中,不是每一個「作業」都會增加產品價值,所以就有「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之分。作業成本管理除了關注通過作業成本計算獲取准確的實際產品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作業成本分析深入作業層次盡可能地減少甚至消除「非增值作業」。由此可見,作業成本管理可以通過作業成本分析深入作業層次優化產品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消耗,從而達 到不斷降低成本的目的。

『貳』 管理學的發展歷史

1、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於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科學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2、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3、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並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2)成本管理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管理科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使管理在功能、組織、方法和理念上產生根本性變化,從而使管理學研究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管理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因為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管理不僅是決定一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現代生產力的首要構成要素。管理學的教育將會更加普遍,管理學的重要作用將會體現得更加充分。

第二,管理學發展的理論化、哲學化趨勢。縱觀管理的發展史,由管理活動而管理學,由管理學而管理學原理,由管理學原理而管理哲學,這表明了人類對管理認識深化的歷程,也正是管理理論發展的總趨勢。

『叄』 成本管理的變革與發展

企業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 穩腳跟, 必須進行成本管理的變革, 站在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成本管理, 變傳統的被動式成本核算管理為主動的戰略。
企業成本管理的變革與創新 常被認為只有發生期間相關, 不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只是 直接沖減當期利潤。 在高度自動化的現代制 造過程中, 直接人工成本 比 重日益降低, 僅占生產成本的 5% - 10% , 而與自動化 緊 密相關的機器折舊費、 動力費等需要 分配計入不同產 品 的間接費用又大幅度增 加。在這種 情況下, 如仍以日 益 減少的直接人工工 時或直 接人工 工資的 比例來 分配 這 些比例不斷增大 的間 接費用, 會 使產 品成本 嚴重失 真。 有了現代管理技術 就可以 按戰略 成本管 理觀點 將傳 統 的單一的數量動因擴展為一 系列的成本動因, 通過對 各 種成本動因和相關成本之間 進行分析, 將單一標準的 分 配改為按成本動因的多標准 分配, 從 而正確地分配各 項 間接費用, 正確地計算產品成 本。這樣才 能清晰地揭 示 哪些產品具有有效的盈利能力。特別是在傳統成本管理 下未予考慮的一些無形的成本動因, 如企業的規模、 產品 開發、 市場開拓、 企業內部結構調整, 甚至 廠房的布局 規 則等, 都會對產品成本產生很大的影響, 更應從戰略上予 以考慮, 因此, 戰略成本管理將會使期間費用不分配計入 產品成本的傳統方法成為歷史。

『肆』 企業成本管理的理論發展

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價格的競爭,而價格又取決於成本,甚至可以說,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成本競爭。傳統的成本管理是適應大工業革命的出現而產生和發展的,但是,近幾年來,企業環境的巨大變化(全球競爭力增強;生產與信息技術的提高;更關注於顧客;新的管理組織形式;企業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環境的改變)已導致了成本管理實務的顯著調整。
(1)成本管理理論的空間范圍:由製造成本到社會產品生命周期成本
據國外一家權威機構對其所選的高新企業的統計表明,產品的研發、製造、管理,銷售和售後服務成本的比重如下:研發成本佔55%、製造成本佔16%、管理成本佔8%、銷售成本佔15%、售後服務成本佔6%,在這樣的成本結構下,傳統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傳送准確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業高效管理所需的關鍵信息。因此,為達到成本管理的目標,成本內涵的拓展就必然成為當代成本管理的顯著特徵,也就是說,成本管理的空間范圍由製造成本拓展到了社會產品生命周期成本。
(2)成本管理理論視野:由日常經營管理到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是通過戰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與分析利用,以促進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成本持續降低環境的建立,是傳統成本管理對競爭環境變化所作出的一種適應性變革,是當代成本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甚至可以說,現代成本管理體系以戰略成本管理為理念指導,以價值鏈分析為基礎,以作業成本法和成本企畫為方法論指導,以全面質量管理為提高顧客價值的目標與保障的一個成本系統工程。
(3)成本管理理論的控制環節:從下游延伸至上游
被譽為現代成本管理理論的兩朵奇葩的作業成本管理與成本企畫,從中游和上游對成本實施「改善控制」與「革新控制」,與傳統的從下游入手對成本進行「維持控制」形成鮮明對比。作業成本管理通過盡可能消除「不增值作業」,改進「增值作業」,優化「作業鏈」和「價值鏈」,達到最終增加「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的目的。作業成本管理是企業成本管理領域一項革命性變革。「成本企畫」是日本人倡導的一種有助於達成高品質、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業策劃、開發產品時,設定符合顧客需求的品質、價格、信賴性及交貨期等目標,並通過從上流到下流的所有過程,同時實現那些目標的綜合效益。「
(4)成本管理理論導向:由「生產導向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
成本節省是力求在工作現場不徒耗無謂的成本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本將發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現為「成本維持」和「成本改善」兩種執行形式,是成本降低的一種初級形態。而成本避免的基本思想是立足預防,從管理的源流來挖掘成本降低潛力,屬於成本降低的高級形態。「零基預算」這樣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於單一價值管理的思路,美國的「成本設計」與日本的「成本企畫」模式則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獨特的一步。現代成本避免的實質是「成本革新」。進而形成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業務過程以成本節省和成本避免這兩種基本思想,綜合工程方法、組織措施和會計計量的多樣化手段實施成本控制的廣義成本控制思想.
(5)成本管理理論的成本降低形態,由成本節省到成本避免
成本節省是力求在工作現場不徒耗無謂的成本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本將發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現為「成本維持」和「成本改善」兩種執行形式,是成本降低的一種初級形態。而成本避免的基本思想是立足預防,從管理的源流來挖掘成本降低潛力,屬於成本降低的高級形態。「零基預算」這樣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於單一價值管理的思路,美國的「成本設計」與日本的「成本企畫」模式則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獨特的一步。現代成本避免的實質是「成本革新」。進而形成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業務過程以成本節省和成本避免這兩種基本思想,綜合工程方法、組織措施和會計計量的多樣化手段實施成本控制的廣義成本控制思想。

『伍』 求國外印刷業成本管理的發展史、動態(著作、主要觀點等),寫論文急用,萬分感謝[email protected]

如果太忙沒空寫作需要原創代筆時可以找我 希望可以幫到你,
論文要想寫的特別好,拿到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把認真兩字要記牢,認真收集資料,列好大綱,根據學

校格式寫,關於法學專業案例論文是我們特長,服務特點:支持支付寶交易,保證你的資金安全。3種服

務方式,文章多重審核,保證文章質量。附送抄襲檢測報告,讓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數,再刁難的

老師也能過。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
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

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
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

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
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
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T a o,bao兩鑽信譽,誠信保過,需要詳談

『陸』 全面成本管理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全面成本管理是運用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體系,依據現代企業成本運動規律,以優化成本投入、改善成本結構、規避成本風險為主要目的,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實行全過程、廣義性、動態性、多維性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論、思想體系、管理制度、機制和行為方式。
全面成本管理產生的動力來源於三方面:世界經濟環境的改變;傳統成本管理暴露的缺陷;現代成本管理理念的形成。
(一)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
當今的經濟環境要求成本管理的重新構建。世界范圍的競爭壓力,服務產業的增長,以及信息和生產技術的進步已經改變了經濟的性質,並引起了眾多企業經營經濟業務的方式發生了顯著的改變。這些變化反過來又促進了有變革性意義的成本管理活動的發展。
首先,全球競爭壓力增大。大力發展的交通運輸和通信將許多的生產廠家和服務公司帶入了全球市場。無論公司規模的大小,都被國際競爭所提供的機遇所影響。因此,客觀情況要求利用會計信息控製成本,發展生產率和估計盈利能力;
其次,服務產業的增長。隨著傳統的製造業(煙囪式工廠)重要性的降低,經濟中服務產業部門的重要性得到提高。服務行業的獨有特點要求我們必須擴展和採納符合這一行業特定環境的成本管理。服務產業部門競爭的加劇也使得這些產業的管理者更加有意識地需要用會計信息來進行計劃、控制和決策。隨著對更有用信息和更高生產率的需求,服務部門對成本管理信息的需求也將增長;
第三,信息技術的進步。隨著計算機數控機床和人工智慧工具、電腦輔助設備在生產中的廣泛運用,許多企業已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轉變為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生產。直接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例由20紀7O年代的40%下降到8O年代的20%,9O年代後期的10%。同時,間接成本比例大幅度提高,成本結構內容更加復雜,客觀上也要求一種更加靈活地適應更加復雜的產品成本計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二)傳統成本管理的缺陷
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已力不從心,缺陷日益明顯:
1、傳統成本管理觀念落後,缺乏戰略眼光。在傳統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歸結為降低成本,節約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但是,成本降低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況下控製成本費用,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的下降。因而,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一種消極的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不能再將成本管理簡單地等同於降低成本,而應是資源配置的優化和資本產出的高效管理。傳統成本管理觀念過於狹隘。同時如何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市場經濟環境,以獲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是現代企業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因此,企業必須把重點放在制定競爭戰略上,而傳統成本管理把眼光局限在單純降低成本方面,缺乏戰略眼光。
2、傳統成本管理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生產過程,注重生產過程成本控制和事後成本核算。在現代企業中,產品研發和銷售在作業鏈兩端變得越來越重要,費用也日益上升;中間端的生產環節相對弱化。只重視生產過程的成本核算而輕視研發和銷售環節的成本核算是不適宜的。
3、傳統成本管理體系難以滿足多目標要求。成本管理為財務管理服務,傳統成本管理視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己任。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能夠促使企業講求核算、加強管理,但利潤最大化不僅未考慮企業的遠景規劃,而且忽略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最重要的一個關注點一風險。其結果是增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削弱企業長遠發展能力。當今股東財富最大化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追逐目標,傳統成本管理的短期效益性暴露無疑。另外,傳統成本計算基礎是以幣值不變為假定,以歷史成本和權責發生制為原則。這套成本管理體制符合財務報告准則要求,但不能很好滿足企業內部成本的過程式控制制和決策支持要求。
(三)現代成本管理理念的形成
l、約束理論(theoryofconstranit)。約束理論是一種用來連續促進生產性作業和非生產性作業的方法。它以「思考性過程」為特徵,開始就認識到這一過程中的所有資源都是有限的。其中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被稱為約束條件,成為關注的焦點。通過管理這些約束條件,業績可以得到改進。為了管理這些約束條件,首先必須識別和利用它們。其他的所有活動都從屬於這一決策。最後為提高業績必須提高約束條件。這一過程被不斷重復直到約束條件被打破(即不再是重要的業績限制因素)。這一過程在新的成為重要限制因素的資源條件下重新開始。通過使用這一方法,引導時間和存貨大大縮減。
2、零存貨與適時制生產(JIT)。企業追求零存貨是由於存貨管理是價值不增值作業,但是零存貨給企業產品生產帶來很大風險。因此,零存貨的前提是必須要有良好合作關系的供應商與客戶,與此相關的就是適時制生產方法。
適時制生產努力做到所生產的產品和數量恰是顧客所需求的。需求通過生產流程來決定產品。每一環節僅進行為滿足下一環節需要所必須的生產,只有當下一環節顯示需要進行生產時才會有生產任務。同時,零部件和原材料也恰巧在用於生產時送達。
適時制生產明顯降低了存貨水平,提高了質量控制的重要性,並且根本改變了生產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方式,其重點在於通過縮減存貨成本和處理其他的經濟問題來使企業獲得持續發展。質量的提高加強了公司的競爭能力。而從傳統的生產組織向適時制生產的轉變使得企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質量和生產率上,同時,可以對生產產品的成本做更精確的估計。
3、全面質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是產品要全面滿足顧客的需要。西方製造業的一大管理理念是「質量是免費的(qualityisfree)」,即高質量產品所獲得的收益遠大於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獲得的收益,因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大幅度沖減收益,而質量成本的計算是生產性和服務性產業成本管理系統的關鍵特徵。全面質量管理的起點是應顧客的需求而設計產品,其終點是保證這種產品令顧客滿足,其內涵就是「為顧客提供質量上零缺陷的產品是企業責無旁貸的義務」。全面質量管理的哲學引導管理者努力營造能使工人製造完美(零缺陷)產品的環境。

『柒』 成本績效管理理論的起源、發展和意義

我可以說我也想知道不 求答案啊

『捌』 成本管理的變革與發展包括哪些

國法庄嚴
國法尊嚴

從歷史上的極端壓迫和剝削,認為是唯一閑錢的手段。

由於人類社會的發展,逐漸發展成為,;
特別是100多年來,由於管理科學的天天時時的不斷進步的科學認識和科學認知,:

-開始計算,投資以後,能夠回收的利潤的多少。
-逐漸成為科學投資,而,不是單單給錢。;亦或單純減少生產的產前投入的簡單認識和方法,來不斷提升,投入產出比例的,成本追加效益的科學極大值利潤收益的科學公式計算。在所有可以預測的標准完全滿足的前提里,在現代化科學里被叫做投資(而不是壓縮成本)的正確考量,投資逐漸增大的曲線;交匯收回利益和利潤的。,;:
利潤交匯點統計設計最大極值得交點,是現代化管理科學投入產出的最優秀職業經理人的正常考慮問題的科學方法論的成熟進步的最高境界。!

『玖』 管理會計的發展歷程有哪些

管理會計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管理會計的研究焦點是成本確認。成本會計系統圍繞全部成本的認定而展開,其主要任務是盡可能得到精確而又真實的成本。在高級成本會計中,還專門研究如何在復雜的生產環境中歸集成本的問題。

為了得到精確而又真實的成本,成本會計人員便用的是一種財務特性很強計量方法,而衡量這種計量方法的基本條件,是它必須能提供特定的、明確的、可以適用於所有目的的歷史成本信息,只有這樣它才能被接受。而使用者只要根據自己的期望來調整這種絕對真實的成本信息就可以了。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則主要在二戰以後,人們逐漸認識到會計信息應當滿足使用者,尤其是管理層的需要。從而,為計劃和控制提供信息的管理會計得以發展起來,其技術方法也不斷豐富。與強調全部成本的確認相比,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強調相關成本。

為了得到相關成本,管理會計強調「不同目的不同成本」這一指導思想,強調潛在用戶的決策需要,強調演繹推理的方法。從這種意義上講,相關成本要反映的是有條件的真實(conditional truth)或有意境的真實(contextual truth)。而這一階段的管理會計技術方法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徵。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主要是在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對管理會計系統應為決策提供信息開始得到認同,使決策分析成為管理會計新的研究焦點。先是新古典經濟學派的框架被管理會計研究人員廣泛運用於決策分析。

新古典經濟學派分析問題的基該方法是邊際分析法,其基本理論假設是信息完整充實、不需要任何成本便可取得信息,其重要概念包括邊際成本、邊際收入、增量現金流量等。

在上述方法論、理論假設和概念的基礎上,用嚴格的數學方法分析管理會計決策問題成為可能,管理會計的研究向著精密的數量化技術方法的方向發展。本量利分析、成本估算、投入產出法,線性規劃、學習曲線、存貨控制和方差分析等計劃決策模型在這一時期發展起來。

在以後的時期里,管理會計研究人員將不確定性引入決策過程,但管理會計信息本身是一種有成本的經濟商品,應按成本效益原則進行生產。這里有一種形象的說法,管理會計有關信息、模型、專家的「市場」需要受成本效益原則這只看不見的手操縱(Horngren,1975)。

於是,信息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技術方法,被廣泛用於不確定環境的決策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還通過對信息系統選擇與信息系統設計分離出來,大大簡化了決策模型的復雜度。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在信息經濟學的發展下,又產生了代理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等。

這些理論則試圖進一步解決多人決策(multi-person decision)問題。不同於傳統的單人決策(single-person decision)方法,多人決策方法更多地關注管理會計的行為層面,被用於解決最佳激勵方式和業績考核方案的選擇等行為問題。

但目前多人決策方法所能解決的還只限於明確問題,要想在復雜的多人決策情形下,建立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會計技術方法,並要求管理會計控制系統能提供明確和切實的指導,還存有較大的困難。

這里特別要一提的是管理會計技術方法的演進與一定時期社會管理技術的發展有緊密聯系。我們認為,管理會計應該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特別是成本管理與業績考評在未來企業管理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長短期戰略的制定,將會越來越依賴管理會計提供的有效信息。

但鑒於管理會計信息並不是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所需信息的唯一來源,許多情況下甚至還不是主要來源,管理會計通常是起到支持和監督作用,並不能取代成本管理與業績考評等企業管理活動本身。另外,管理會計控制系統的自動化、管理會計功能分散化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這將會降低對特定管理會計技術方法所提供信息需求的必要性,因為屆時管理會計人員通常只是幫助設計和改進管理會計控制系統,而大量的管理會計具體工作將會變得微不足道。因此管理會計的研究重點將會側重於管理會計人員行為影響的研究。

這是因為,管理會計人員以往的優勢在於收集、計量、匯總並傳遞管理控制信息,而對非財務信息的提供和使用則感到不熟悉、不確定、不適應,而對於採用怎樣的行為觀點來處理各類財務和非財務的控制信息,就顯得迷惑和無所適從,這決定了管理會計人員的職業前途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可以斷言,只有部分高度敏銳、知識結構完備相適應能力很強的管理會計人員才能順應管理會計的上述變動趨勢,而管理會計研究應該在這方面提供必要的幫助。

(9)成本管理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發展程度及重要性:

全面推進我國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可以充分發揮管理會計在推動企業知識產權、防範風險、科學決策方面的基礎作用;同時,強化管理會計應用是促進企業管理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不斷做強做優的重要舉措。

前我國的管理會計在理論研究、實踐運用、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相對滯後。財政部已將管理會計列入今後會計改革發展的重點方向,並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會計制度建設和管理會計人才培養。

今年9月,財政部印發了《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險業以外的大中型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該制度是財政部為加強管理會計工作的先行探索。

同時,財政部還從以下方面著手推進管理會計工作:引導理論界加強對國內外管理會計理論成果的系統研究;推動對國內外管理會計工具和方法的總結和提煉;

選擇有實踐基礎的企業,對其管理會計實踐經驗進行充分總結;將管理會計納入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準會計師和會計領軍人才的培養體系,加強管理會計體系人才的培養等。

目前管理會計沒有國際的通行標准,而管理會計源於實踐,要做到有效指導企業,廣大會計工作者應加快管理會計經驗交流,從而推動管理會計理論方法轉化為實踐,推動管理會計的一些方法和經驗上升到理論,通過管理會計理論實踐上升到政策,以形成實踐、理論、政策間的良性互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理會計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財政部余蔚平:管理會計是中國會計改革發展的重點方向

閱讀全文

與成本管理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