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饒地區有什麼古村落歷史文化古鎮
上饒山水很美,這樣的山水之間至今遺存著很多美麗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後靠青山,前臨綠水,積淀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好像一個個古老故事,敘說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婺源古村、廣豐的龍溪村和二渡關村、德興的海口村和新營村、鉛山的儒源村和江村、弋陽的曹溪等地古村,鉛山河口、石塘、陳坊的古鎮、鄱陽古縣渡古鎮、橫峰葛源古鎮、上饒縣上瀘古鎮都保存了大批明清古民居。廣豐十都大屋、玉山樟村何家大屋、上饒縣大地紙坊村大屋、上饒城的楊益泰大屋、婁諒故居、楊時喬故居等都是獨具上饒古建築特色的古民居。 婺源在唐開元28年(公元740年)就建縣。婺源古民居歷經演變到明代,因為大批婺源商人和官宦大興土木而形成獨具風格的徽派建築文化。古村落中婺源人世代聚族,屋與屋之間緊挨相連,造型優美規模龐大,屋外建馬頭牆,屋內精心布局雕梁畫棟,梁坊、斗拱、門楣、窗欞等處處刻滿人物戲文、花草鳥獸,還有眾多匾額、盆景、景窗、石桌石凳等一應俱全,是中國典型的鄉村民居建築,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中的瑰寶,已被列為國家文物古跡保護單位。廣豐龍溪村、鉛山儒源、德興海口等地的古民居則是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環境關系。這些民居蜿蜒於上饒青山綠水間,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
望採納!
㈡ 上饒地區有那些偉人
吳芮、張潛、洪邁、朱熹、辛棄疾、姜夔、江永、蔣仕銓、詹天佑、方誌敏(十大歷史名人) 還有這些:陶侃 、王貞白 、陳康伯、 汪藻 、徐謙、 夏尚朴、 呂懷、 費宏、 胡居仁 、江永齊彥槐、 汪鈜、 洪邁等還有 歐陽自遠 楊惟義 黃家駟等院士
吳官正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陳國棟 原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 中顧委委員
陳 紅 電影演員 鄭雲福 革命烈士
李小婉 製片人、導演
周 勇 導演
謝維和 清華大學副校長
楊桂仙 贛劇演員
潘鳳霞 贛劇演員
方誌敏 無產階級革命家
朱 熹 南宋理學大師
姜 夔 南宋音韻學家
楊時喬 明朝官員
黃 道 無產階級革命家
陳 楨 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家駟 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惟義 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俞鴻儒 氣體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陽自遠 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文京 用友軟體創始人、董事長
張其德 贛東北蘇維埃政府領導人之一
十大歷史名人吳芮、張潛、洪邁、朱熹、辛棄疾、姜夔、江永、蔣仕銓、詹天佑、方誌敏。
更具體的
上饒為信美之郡,歷史悠久。古往今來,人傑名士燦若群星。江山代有名人出,尤以宋朝最為可觀。文臣武將、英雄豪傑各有所長,或以德才,或行操守,遺惠後人。史載「江西第一人傑」 吳芮,出生在余干縣鄧墩鄉五彩山。吳芮是吳王夫差的十世孫,秦時為番令(時市境大部分屬番邑即鄱陽),大膽革除弊政,輕徭薄賦,興修水利,鼓勵耕種,深得民心,被尊為「番君」。他為上饒的繁榮奠定了最先的基礎。今婺源縣鎮頭仍存有其墓葬。東晉開國名臣 陶侃,以孝廉舉官,受母訓勤政為民,惜時節物,雖位極人臣卻始終廉潔奉公,千百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典範,其事跡家喻戶曉,流傳甚廣。其母因教子有方,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其故鄉鄱陽鎮今仍存有陶母「截發留賓」的故事遺址。唐朝「茶聖」 陸羽,在上饒客居三年,卻在全市各地留下了茶文化遺跡,也因他著述的《茶經》的介紹,使「婺綠」茶為天下所知。由他首創的茶文化,至今對上饒乃至世界仍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
南宋著名理學大師 朱熹,祖籍婺源,在上饒著書講學、種樹掃墓、整修家譜、游覽題詞,蹤跡遍布全市。以他的事跡和名字命名的景點無以計數。因他的大力倡導及親臨講學,上饒成為書院之鄉,幾乎取代了官學。江西古代四大書院,上饒就佔了三所(包括貴溪),僅朱熹講過學的書院就有20多所,這在國內其它地方是不多見的。由他主辯的「鵝湖之會」,開學術「會講」辯論之風,成為中國書院教育的重要教學方式。他對上饒教育事業的貢獻,大概僅次於孔子。宋代名將、愛國詞人 辛棄疾,是南宋文才武略兼具的民族英雄和詞傑,他為官政績卓著,作詞慷慨激昂,是封建官僚文人中不可多得的才子英傑。在客居上饒的20餘年間,他以上饒風物為背景,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詞作,讀來跌宕起伏,盪氣回腸,處處閃爍著愛國主義激情和憂國憂民之心。他一生留下詞作629首,其中355首作於上饒。辛詞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也是上饒人的驕傲。南宋音韻學家 姜夔,鄱陽城郊人,一生困頓未仕,但在詩詞、音樂、書法、鑒賞、文學理論上均造詣極深,尤其是音樂詞曲的卓越成就,使他成為世界史上罕見的集多種藝術於一身的文學大家,受到眾多大文豪的特別推崇。國際天文學會以姜夔的名字給水星的環形山命名。愛國名臣 洪皓,與其三子 洪適、洪遵、洪邁被稱為南宋「洪門四子」,均有卓越政績和文名,文學領域內各有建樹,尤以 洪邁著述最豐,涉獵最廣,最負盛名。其著作內涵極為豐富,涉及到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甚至醫卜。代表作《容齋隨筆》包羅萬象,堪稱網路全書,為毛澤東生前最愛。宋孝宗帝、大文豪陸游、魯迅等都有高度評價。民族英雄、愛國詩人 謝枋得,宋末元初弋陽人,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與文天祥為同科進士,同是主戰派,同樣毀家紓難,誓死不降。他在亂世之中所表現出的民族氣節和英雄氣概,一直是國人愛國主義教育的典範。宋代亂世出名臣,如余干籍丞相 趙汝愚、弋陽籍丞相 陳康伯、廣豐籍名臣 施師點、上饒縣籍名臣 徐元傑等,均為治國定邦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玉山籍吏部尚書 汪應辰,「肅吏道,革時弊」,才學品德滿朝文武無不服。朱熹評其「學貫九流,而不自以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為名;道尊德備,而不自以為得;位高聲重,而不自以為榮」。被宋徽宗譽為「江左二寶, 胡伸、汪藻」的胡伸,婺源籍。 汪藻德興籍 ,翰林學士,為官清正,著述甚豐,所著《浮溪集》60餘卷,其中36卷和《浮溪文萃》15卷收入《四庫全書》。曾撰《靖康要錄》16卷,評記宋金和戰等重大史事,後人撰史多取材於此,對史學多有貢獻。此外,還有貶居玉山的唐代丞相、著名宮廷畫家閻立本,貶知饒州太守的北宋名臣、文學家范仲淹等,雖為客籍,但在上饒勤政勉學、政績頗著,留下許多逸聞趣事,活動遺跡至今尤存。
明清時,上饒出了一些頗有遠見的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教育家。明婺源籍吏部尚書 汪鋐,第一個在國內提出「師夷制夷」,引進西方先進武器,整頓海防,第一次擊退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清鉛山籍著名文學家 蔣仕銓,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專修官,以戲曲、雜劇著稱。他用史官的獨特眼光,以史為詩,以曲為史,反映社會疾苦,是中國史上屈指可數的戲曲名家,為中國戲曲事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被譽為「清代第一家」。清代名宦、天文學家 齊彥槐,婺源沖田人,官至蘇州知府。勤政惠民,人稱「齊青天」。工書法、善詩文,通曉天文水利科技。所制天文儀,世所未有,精微之極。還發明了水車,造福農民。還有終身布衣的理學家、教育家 胡居仁(明.余干籍)、 江永(清.婺源籍),及淡出官場、置身教育的 婁諒、婁性父子(明.信州籍),均為著作等身的著名學者。江永著述260餘卷,收入《四庫全書》170餘卷,16種被清廷定為經國治學必讀之書。清末鐵路工程師 詹天佑,婺源廬坑人,主持修建了中國自建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西方驚嘆世界奇跡,被譽為「鐵路之父」,周恩來稱其為「中國人的光榮」。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境內涌現了 方誌敏、黃道等一大批傑出的無產革命家,在橫峰縣葛源創建了閩浙贛省革命根據地,鼎盛時期,蘇區范圍包括贛東北18縣、閩北6縣、浙南3縣、皖南7縣共34縣,游擊區地跨閩、浙、皖、贛四省邊界52縣,總人口達數百萬,並創建了著名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和第十軍團,成為全國六大根據地之一,曾被毛澤東稱為「方誌敏式根據地」,葛源也一度成為著名的「紅色省會」。共和國成立後,上饒籍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的有動物學家 陳楨,著名醫學家 黃家駟、昆蟲學家 楊惟義、氣體動力學家 俞鴻儒,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 歐陽自遠等10餘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以輝煌業績書寫著上饒的春秋。
江西籍中國科學院院士40位
(01)吳有訓(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科學先驅,中國物理學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國物理學會特設「吳有訓物理學獎」。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2)余瑞璜(1906-1997)江西宜黃人,物理學家,生前歷任西南聯大、清華大學教授,吉林大學物理系主任、一級教授和吉林省人大副主任。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3)饒毓泰(1891-1968)江西臨川人,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物理學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國物理學會特設「饒毓泰物理學獎」。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4)吳學周(1902-1983)江西萍鄉人,物理化學家。1948年當選為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5)楊惟義(1897-1972)生於江西上饒,昆蟲學家,生前歷任江西農學院院長、教授和中國科學院江西分院副院長。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6)吳征鎰1916年生於江西九江,植物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7)陳楨(1894-1957)祖籍江西鉛山,被譽為「一代宗師」的動物遺傳學家。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8)黃家駟(1906-1984)江西玉山人,享譽中外的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中國胸外科學奠基人,生前長期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09)盛彤笙(1911-1987)江西永新人,獸醫學家,生前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一級研究員。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10)程孝剛(1892-1977)江西宜黃人,機械專家,解放前夕曾任上海交大校長、教授,解放後任上海交大副校長、教授。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11)蔡方蔭(1901-1963)江西南昌人,建築工程專家,生前歷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12)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傑出的文史學泰斗和學界大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13)郭大力(1905-1976)江西南康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他和廈門大學原校長王亞南在中國最早翻譯馬克思的巨著《資本論》。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
(14)鄧稼先(1924-1986)祖居地江西波陽,生於安徽懷寧,著名核武器理論和理論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被贊譽為「兩彈元勛」。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5)吳式樞1923年生,祖籍江西宜黃,理論物理學家,現任吉林物理系名譽系主任、一級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6)陳述彭1920年生,江西萍鄉人,地理、地圖和遙感應用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2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5年當選為歐亞國際科學院院士。
(17)劉恢先(1912-1992)江西萍鄉市蓮花縣人,結構工程和地震工程專家,生前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和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8)徐采棟1919年生,江西奉新人,有色冶金物理化學專家,歷任貴州科學院名譽院長、教授,貴州省副省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潘際鑾1927年生,江西瑞昌人,焊接專家,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和南昌大學名譽校長、教授,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機械繫主任以及南昌大學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王梓坤1929年生,祖籍江西吉安,數學家(概率論專家),曾任南開大學教授和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1)胡仁宇1931年生,祖籍江西玉山,「兩彈一星」功臣,實驗核物理學家,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長、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2)熊大閏1938年生於江西吉安,祖籍江西南昌,天體物理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3)江元生1931年生,江西宜春人,物理化學和理論化學家,曾任吉林大學教授,現任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4)陽含熙1918年生,江西南昌人,森林生態和植物生態學家,現任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5)游效曾1934年生,江西吉安人,無機化學家,現任南京大學配位化學研究所所長、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6)歐陽自遠1935年生於江西吉安,祖籍江西上饒,地球化學與天體化學家,現任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7)楊叔子1933年生,江西湖口人,機械工程專家,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8)俞鴻儒1928年生,江西廣豐人,氣體動力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9)高鎮同1928年生,祖籍江西都昌,疲勞和可靠性設計專家,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固體力學所所長、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0)黃克智1927年生,江西南昌人,現任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所所長、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1)謝光選1922年生,江西南昌人,「兩彈一星」功臣,液體戰略導彈和運載火箭專家,「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和地地中近程導彈總體主任設計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2)鄧從豪(1920-1998)江西臨川人,物理化學家,生前曾任山東大學校長、教授。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3)徐性初1934年生,江西南昌人,精密機床設計及工藝專家,現任北京機床研究所教授。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4)簡水生1929年生,江西萍鄉人,光纖通信技術和電磁學專家,現任北方交通大學光纖技術研究所所長、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5)徐建中1940年生於江西吉安,工程熱物理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6)林皋1929年生,江西南昌人,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專家,現任大連理工大學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7)劉高聯1931年生,江西奉新人,工程熱物理專家,現任上海大學,上海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教授。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8)朱中梁1936年生,江西南昌人,電信專家,現任西南電子電訊技術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9)溫詩鑄1932年生,江西豐城人,機械設計與理論專家,現任清華大學教授。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0)黃春輝女,1933年生,祖籍江西吉安,無機化學家,現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西籍中國工程院院士10位
(01)劉天泉(1927-2000)江西萍鄉人,采礦專家,生前任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1994年當選為首屆中國工程院院士。
(02)周鏡1925年生於江西南昌,岩土工程專家,現任鐵道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1994年當選為首屆中國工程院院士。
(03)袁隆平1930年生,祖籍江西德安,「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作物育種專家,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04)鍾掘女,1936年生於江西南昌,冶金機械專家,現任中南大學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05)朱伯芳1928年生,江西余江人,水工結構專家,現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06)艾興1924年生,江西東鄉人,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專家,現任山東大學教授,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07)劉友梅1938年生,江西上饒人,電力機車專家,現任湖南株洲電力機車廠高級工程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08)邱定蕃1941年生,江西廣昌人,有色金屬冶金專家,現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院長、高程工程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09)曾慶元1925年生,江西泰和人,橋梁工程專家,現任中南大學教授,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0)程書鈞1939年生於江西玉山,腫瘤醫學家,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鷹潭市委台辦曉凡摘)
㈢ 上饒縣中學的文化傳統
校訓 嚴誠博恆 校風 關愛 協作 敬業 奉獻 教風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嚴格要求循循善專誘 學風 尊師重屬教文明禮貌全面發展奮發向上 校歌 擁抱明天的太陽
詞:陳長祥曲:徐子浩
信江之濱,靈峰山下
一顆明珠閃閃亮
啊…… 上饒縣中
啊…… 上饒縣中
歷史記載了古書院的輝煌
喜報映照著新縣中的光芒
靈山的好兒女,在這個樂園里,編織夢想,播種希望
(靈山的好兒女,在這個樂園里,耕耘心田,收獲理想)
勤奮求實,把真理的大門敲響
活潑創新,讓桃李健康成長
為了四化,向著未來
去擁抱明天的太陽
去擁抱明天的太陽
㈣ 江西省上饒市過年的習俗
1、祭灶
祭灶在我國民俗中歷史悠久,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回位。人們稱這尊答神為「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2、接玉皇
中國民間認為灶王爺上天之後,玉皇大帝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3、洗福祿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4、貼門神
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
5、壓歲錢
壓歲錢,春節習俗之一,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㈤ 江西上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上饒萬年縣仙人洞就有人類的生版產活動;余干縣華林權崗小石山的洞窟里,曾刻有堯舜時期記錄治水的古篆文。截至2006年,上饒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1475處,其中古文化遺址121處,古建築966處,古墓191處,古窟寺及石刻9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0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3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6處,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00餘處;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20327件,其中一級品96件,二級品608件,三級品1624件。
上饒至今還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方言,特別是上饒廣豐地區,至今民間交流用的還是古代吳國方言,現稱「廣豐話」,比如說是叫」曰「,上饒還有很多名勝古跡,比如三清山、龜峰(圭峰)、婺源、靈山、鄱陽湖、上饒集中營等
㈥ 上饒靈山的宗教文化
靈山是道佛二教勝地,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靈山腳下繁衍生息,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哺育了靈山人,也積淀了豐厚的文化。靈山被道家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傳播始於東漢靈帝年間(公元168——189年)。東漢著名道教人士胡昭在靈山養真岩修道仙逝。東晉昇平年間,著名的思想家、醫學家、煉丹術士葛洪在葛仙峰結廬修道。至宋,靈山有雲洞院,正覺院、寂照院等寺院16所。唐宋為靈山道教的鼎盛時期。東漢建武年間(公元25——56年),擁筆峰(今道士仙峰)創建北靈寺,為佛教在靈山傳播之始。
靈山人文底蘊深厚、淵遠流長。從靈山景區內的望仙橋頭、茗洋廟背山等古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錛、網墜以及大量的陶器、陶片證明,早在公元前20世紀前後,靈山就有人類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進行農牧生產活動。從靈山出土的青銅器、青釉瓷證明,這一地區在西周時期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就具有一定規模。
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的靈山石人殿,刻有明代宰相夏言所提的「秀水奇山信郡無雙福地,佑民護國江南第一名神」和大學士鄭以偉「背面而朝萬古石人心不朽,鞠躬而立千秋鷹武氣如生」等對聯,殿內香火鼎盛,自唐迄今,歷經千餘年,久盛不衰,每年陰歷九月初一到初十,閩、浙、皖、贛4省鄉民雲集於此,每天人次高達數萬人。除石人殿外, 靈山古建築、古遺址及石刻、匾額眾多,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石人古街、石人廟會,望仙橋頭古村遺址,黃巢起義軍古戰場遺址,紅軍老鴉尖戰場遺址,東山岩畫(相傳為黃巢藏寶圖)、朱熹手書「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匾額和康熙皇帝御筆題「天心禪林」寺額等。
㈦ 上饒市名的來歷
上饒——上饒之名得於「山郁珍奇,上乘富饒」,在古代這里是物產豐饒之地。
上饒市,古稱信州,江西省地級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聯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處於長三角經濟區、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三區交匯處。自古就有「上乘富饒、生態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門戶」之稱。上饒下轄12個縣區市,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兩次)、中國最佳投資城市等多項城市榮譽。
轄境東西寬210千米,南北長194千米。土地總面積22791平方千米,山地面積2342平方千米,丘陵區面積14436平方千米,平原區面積6013平方千米,分別占上饒市總面積的10.27%、63.34%和26.39%。上饒名山勝跡眾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遊勝地,歷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觀光游記、詩詞歌詠數不勝數。
參考:http://ke..com/subview/13664/8410679.htm?fromtitle=上饒市&fromid=522174&type=syn
㈧ 九江市和上饒市各自有什麼特別的文化旅遊產業
九江是比較特別的文化旅遊產業,應該就是廬山,上饒市比較有名的文化旅遊產業,應該就是龍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