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西壯族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一個民族的發抄展問題怎麼可能襲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真的想知道多找一些這方面的書籍來了解吧.
我認為壯族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歷史階段:
1\自由時代,時間約秦漢以前.是壯族先民自由發展的時代.
其中又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是大約在戰國以前的巫神時代,社會體系以女權為主,通過巫神的崇拜形成統一的民族聯盟和國家體系.二是戰國至秦漢時期的青銅時代,受戰爭\航海及貿易的影響,青銅技術得到發展,女權社會開始解體,開始進入男權社會.
2\半殖民時代:從秦漢至元朝.秦侵嶺南後,開始受中原政權的半殖民統治.但仍以本民族的發展為主線,只受形勢上的殖民統治,本民族的發展體系未受根本性的破壞.
3\殖民時代:明至民國時期:
4\新中國時代.
Ⅱ 壯族的歷史有多久(有多少年)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著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說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註:「 越駱,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 壯族聚居地區
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由此可見 壯族從先秦時期就有了 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1年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就是這樣啦
Ⅲ 壯族的起源是怎樣的
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
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縣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基於此,我們認為壯族是這些古人類的後裔之—,壯族是土著民族。
從文獻記載看,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嶺南生息活動。如《逸周書·王會篇》在記述華南各族向周王朝進貢土特產品時曾指出: 「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里、百濮、九菌、請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為獻」。這里所提到的「甌鄧」、「桂國」就是當時嶺南地區的人們。該篇還提到南方的土特產有:「路人大竹,揚蠻之翟,倉吾翡翠,區陽鰲,........」等種。所提到的「路人」、「倉吾」大部分居住在今廣西地區。「桂國」《山海經》說:「桂林八樹,在番禺之西」,秦時為桂林郡; 「路人」清人朱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說:「路音近駱,疑即駱越」;「倉吾」,《禮記注》雲:「倉吾於周南越之地,楚吳起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這些人就是嶺南地區的原始居民一一壯族先民之一。西甌、駱越這兩大部落,自東漢以後,逐漸演變為烏滸、俚僚、僚人、僮人、等等。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甌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烏滸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儂一壯,實為一脈相承。(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雲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歷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居住在今廣西、雲南的壯族就和當時中原人民有了較為密切的交往。壯族人民在歷史上就善於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種植水稻,婦女則擅長紡織和刺綉,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采,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綉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瀾。
Ⅳ 古代壯族的變遷史是怎樣的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回公認壯族是答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譯音「俚」字,實是壯語中對「蛇」的稱呼)、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嶺南道分置嶺南東、西兩道,設五府經略使於廣州,下分五管。
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兩宋、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派官史、征貢賦,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州縣制度,任用壯族有名望之人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視及土司的橫征暴斂給壯族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使壯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
Ⅳ 壯族的由來及發展
復壯族(舊稱僮制族,壯語:Bouxcuengh、布壯)主要分布於中國南部邊陲,2010年人口超過1700萬人,中國第二大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壯族世居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北部、雲南省東南部、廣東省、貴州省和湖南省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界地區以及越南北部邊陲;現代部分壯族因工作、婚姻等原因遷移至廣東省以及中國各地。
壯族是嶺南的原住民。自公元前214年始,嶺南進入中原政權的管轄。1965年把舊稱「僮族」改為「壯族」。壯族擁有古老、獨特的民族文化,從古代持續發展延續至今,並且融入一定的漢族文化。壯族約90%民眾的溝通語言是壯語,現代壯族青年已經兼備了漢語、壯語的表達聽力能力。
壯族與貴州布依族和越南岱依族、儂族、熱依族的語言文化大致相近,壯語與泰語、寮國語的部分古詞彙有相似之處。2011年1月24日至29日,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播出12集壯族文化系列記錄片《麗哉勐僚》,從各個領域較全面解讀壯族。
Ⅵ 壯族的歷史背景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抄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譯音「俚」字,實是壯語中對「蛇」的稱呼)、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
Ⅶ 壯族的由來及發展是什麼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分布在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壯族族稱來源於部份壯族的自稱「布壯」。此外,還有自稱布儂、布土、布樣、布斑、布越、布那、儂安、布偏、土佬、高欄、布曼、布岱、布敏、布隴、布東等20多種。建國後,統稱為僮族。1965年根據周恩來的提議,經國務院批准,將「僮」改為「壯」。
Ⅷ 壯族的起源以及歷史文化有哪些
壯族是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以廣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萬。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南宋時已出現方塊漢字構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廣,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得到推廣,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壯族的先民是廣西乃至整個嶺南地區最早的土著,也是中國歷史上民族的主體很少遷徙的民族之一。 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統一為「僮」,1965年根據周恩來倡議,國務院批准,把「僮」改為「壯」。壯族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岩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壯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以農歷三月初三最為隆重。大的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是壯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綉球、碰蛋等娛樂活動 ,吃五色糯米飯、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等,預祝五穀豐登。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廣西寧明、龍州等地的斷崖陡壁上留下了壯族先民繪制的眾多崖壁畫。鑄造和使用銅鼓在壯族已有2000多年歷史。壯錦是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壯族的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但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數與當地漢族相同。部分地區居民住二層干欄,樓上住人,樓下養畜堆物。近年來已有改變,實行人、畜分居。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還有許多地方仍保留著本民族服飾特點,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裝。衣料過去多為自織的土布。過去有文身習俗,現已改變。飲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主食大米和玉米。年節時,用大米製成各種壯族婦女粉、糕。婦女有嚼檳榔的習俗。結婚送聘禮時,必贈檳榔。除祭祀祖先外,還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陽神等。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有傳教士到壯族城鎮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響不大。在壯族居住地,人們在路上與老人相遇時,須主動與老人打招呼,並退讓到路旁請老人先過去。老人進屋時,要請老人坐上座,如果有人在老人面前翹腿而坐,則被認為是對老人的不尊敬,會受到眾人的譴責。
Ⅸ 幫我介紹一下壯族的起源和歷史
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
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縣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基於此,我們認為壯族是這些古人類的後裔之—,壯族是土著民族。
從文獻記載看,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嶺南生息活動。如《逸周書·王會篇》在記述華南各族向周王朝進貢土特產品時曾指出: 「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里、百濮、九菌、請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為獻」。這里所提到的「甌鄧」、「桂國」就是當時嶺南地區的人們。該篇還提到南方的土特產有:「路人大竹,揚蠻之翟,倉吾翡翠,區陽鰲,........」等種。所提到的「路人」、「倉吾」大部分居住在今廣西地區。「桂國」《山海經》說:「桂林八樹,在番禺之西」,秦時為桂林郡; 「路人」清人朱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說:「路音近駱,疑即駱越」;「倉吾」,《禮記注》雲:「倉吾於周南越之地,楚吳起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這些人就是嶺南地區的原始居民一一壯族先民之一。西甌、駱越這兩大部落,自東漢以後,逐漸演變為烏滸、俚僚、僚人、僮人、等等。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甌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烏滸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儂一壯,實為一脈相承。(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雲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歷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居住在今廣西、雲南的壯族就和當時中原人民有了較為密切的交往。壯族人民在歷史上就善於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種植水稻,婦女則擅長紡織和刺綉,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采,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綉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瀾。
Ⅹ 誰給我普及一下,壯族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壯族”中華民族族群之一。原作“僮族”、“僮人”,亦稱“撞丁”、“俍人”、“俍兵”、“土人”、“土丁”。自稱“布壯”、“布越”、“布土”、“布儂”、“布沙”(沙人),“布曼”(意為“村人”)等。
歌圩是青年男女進行文化娛樂與社交活動的傳統場所。傳統的民族節日有三月三歌節、牛王節、吃立節、更將節等。解放後逐步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建有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和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