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教師的發展歷史

教師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5 05:29:39

1. 教師職業的演變經歷了哪四個階段

從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看,一般來說, 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職前教育版,主要在權於使教師成為合格公民,保證教師職業道德的底線達標,即先為人,後為師。
2、職業實踐,是教師職業道德養成的根本保證。教師在上好每一節課、或在帶好每一個班的過程中,教師須要講求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同時需要探索其間的藝術性。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復雜問題,教師在解決各類問題中, 教師總被要求與現在有所不同(不斷創新), 即要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由此,教師不斷提升專業成長水平,包括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3、終身追求:教師在職業生涯中,要進入為師最高境界,必須志存高遠,終身學習,持續發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保持強勁的動力和充沛的活力,達成「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當然,教師追求職業理想也是無止境的,但教師必須不斷努力,力求成為理性的典範、道德的楷模、文化的權威。

2. 具體介紹中國的教師節的起源及其發展是什麼

起源:

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當時,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3項目標。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承認,但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鑒於「六·六」教師節是教師自發組織設立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決定另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並一起作為我國教師節。由於種種原因,教師節實際上並未實行。

為了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提高教師地位,1985年1月21日,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正式通過國務院關於建立老師節的議案,確定每年9月10日為中國的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發展: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我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

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於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程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的因素,是不可想像的。

(2)教師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由於教師節並非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

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 ;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 ,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 。

學生方面,有自發通過原創參與、將祝福寫在板報、賀卡、繪畫上;有將合影照及活動感言曬至個人空間、微博上,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

香港在敬師日(教師節)當天,舉行典禮表彰優秀老師,還會統一印製賀卡,學生可以免費領取後填好贈送給老師。卡片、鮮花、公仔一類小禮物通常是香港學生對老師表達教師節祝福最常見的禮物。

香港的敬師運動委員會在每年的9月10日舉辦「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典禮由學生樂隊擔任現場伴奏,家長唱歌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和敬意,在現場也會播放師生間的感人故事視頻,體現師生情。

此外,敬師會還舉辦「表揚教師計劃」、「師生共育苗」種植活動、徵文比賽、心意卡設計比賽、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節敬師杯等活動 。

3. 教師職業經歷了怎樣的歷史發展過程

地方法規和宏觀環境很快好機會

4. 老師的發展歷程

教學生知識的人,尊稱傳授文化、科學和技術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老師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知識的人也稱為「老師」。《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我們平時雖然稱呼學校里某教師為「某老師」,但這里的「老師」其實是教師這種職業,「傳道授業解惑」是其基本功能。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直至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將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范》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國民政府時代開始,並一直沿用至今。
事實上,「老師」的外延比「教師」的外延要大,除可以稱「教師」為「老師」外,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某老師」表示對別人的尊稱,類似「老師傅」的簡稱。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這個標准衡量,老師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於人,「老師「兩字可分解來看,中國歷來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學,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養,而這個「老」就代表了「德」,師者就不必細言了。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 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如元好問《示侄孫伯安》一詩:「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我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呂氏春秋·尊師》雲:「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邊為尊,故尊稱家庭教師為「西席」和「西賓」。《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原來,彷彿老師只是教授知識,解答問題的人,不苟言笑。其實,自古而今,存在著良多的亦師亦友的典範。老子與孔子便是如此。在我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老師,是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功臣。他(她)們做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 中國古代教師的稱謂很多,其中尊稱有以下五種:
老師:原是宋元時代對地方小學教師的稱謂。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雲:「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後專指學生對教師的尊稱,一直沿用至今。
西席、西賓:由來是這樣的:漢明帝劉庄為太子時,拜桓榮為師,登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聽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室內坐次以靠西牆(西邊),面向東方為尊。漢明帝給桓榮安排坐西南面東的坐席,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從此,「西席」便成了對教師的尊稱,也稱西賓。
師長: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韓非子·五蠹(音度)》:「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為變。」
山長:源於《荊相近事》。五代時,蔣維東隱居衡岳,以講學為主,受業者眾多,尊稱蔣維東為「山長」。此後,山中書院中的主講教師亦稱為「山長」。久而久之,「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先生: 1.老師。
2.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
3.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帶人稱代詞或定語;比如你先生、我先生)。
4.舊時稱管帳的人。如:他在當鋪當先生。
5.舊時稱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業的人。如:風水先生。
6. 後來意義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稱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慶齡、楊絳、冰心、丁玲等均可稱為先生。「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餚,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
7.對所有男性都可以稱為先生如:王先生、李先生
老師的宗旨:沒有人可以教人,只能去發現!
教師的十一個稱謂:
老師——最廣泛流行的敬稱
先生——最歷史悠久的尊稱
園丁——最質朴無華的褒稱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愛稱
蠟燭——最溫馨動人的稱謂
春蠶——最純摯的稱謂
春雨——最生動形象的默稱
人梯——最高評價的專稱
孺子牛——最具中國特色的喻稱
教練——是指導、訓練和督導他人,試圖完成某種使命或任務的人
人類靈魂工程師——最富哲理的稱謂(作為教師應該以愛心和知識觸摸、改變人的內心。)

5. 教師招聘中教育的發展歷程是什麼那位大神能給出詳細准確的答案

專業或稱專門職業,是指經過專門教育或訓練,具有較高層次的知識和專門技術,按照一定專業標准所從事的專門職業。教師成為一門專業(專門職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程。教師職業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非專門化階段,專門化階段和專業化階段。
一、非專門化階段
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的落後,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沒有專門的教師群體的。從奴隸社會雖然出現了教師職業,但教師憑經驗和模仿就能勝任教師之職,所以,不論是古代東方的官學、僧學還是西方的教會學校,這些教育實體的出現,並沒有使教師成為專門職業。
二、專門化階段
教師進入專門化階段的標志是師范教育的出現。
1.世界范圍看,師范教育於17世紀末最早出現在法國。1681年,拉薩爾在法國蘭斯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師資培訓學校,成為人類師范教育的搖籃。
2.我國的高等師范教育始於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該校內設師范院為其他各院培養師資,這是我國最早的近代師范教育機構。
3.1898年,京師大學堂成立,成為國家統一承辦的、獨立設置的、專門培養中學師資的機構,標志著「定向型」高等師范教育體制在我國的開始,也被認為是中國高等師范教育體制的最初形式。
三、專業化階段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對教育的要求日益增高,進而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如何專業化發展就從上世紀後半葉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成為探討研究的主題。
1.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對教師專業化作出的說明,提出「應把教師工作視為專門的職業,這種職業要求教師經過嚴格地、持續地學習,獲得並保持專門的知識和特別的技術」。
2.1989-1992年,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相繼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教師及教師專業化改革的報告:如《教師培訓》《學校質量》《今日之教師》《學校質量》等。
3.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了以「加強在變化著的世界中的教師的作用之教育」為主題的第45屆國際教育大會,提出「在提高教師地位的整體政策中,專業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長期策略。」
4.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
(1)1998年,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師范教育國際研討會」明確「當前師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師專業化問題」。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基本含義是:1.教師專業既包括學科專業性,也包括教育專業性,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2.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3.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製度和管理;4.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育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我國有關法律已經為推進教師專業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證。
(2)法律確認:
1994年我國開始實施的《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第一次從法律角度確認了教師的專業地位;1995年國務院頒布《教師資格條例》;2000年教育部頒布《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教師資格制度在全國開始全面實施。2001年4月1日起,國家首次開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6. 教師專業發展的發展過程是什麼樣子的

教師專業發展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組織發展」階段和「專業發展」階段。在「組織發展」階段,出現了謀求整個專業社會地位提升的工會主義( trade unionism )取向和強調教師入職的高標準的專業主義( professionalism )取向;在「專業發展」階段,出現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智取向、實踐—反思發展取向和生態取向。
教師發展(一)「組織發展」階段
在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程度的過程中,最早採用的是群體的專業化策略,即著力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以提高教學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其中又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取向:一種是謀求整個專業社會地位提升的工會主義( trade unionism )取向;另一種是強調教師入職的高標準的專業主義( professionalism )取向。不管是哪一種專業化取向,在教師群體的專業化過程中,教師專業組織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群體的專業化階段又可稱之為「組織發展」階段。
(二)「專業發展」階段
工會主義的每況愈下、專業主義的收效甚微都促使教育工作者開始反思教師專業發展的發展歷程。 1980 年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題的《世界教育年鑒》就反映了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的轉變。教育工作者特別把這種強調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過程稱為「專業發展」。隨著教師專業化理論研究領域重心從群體的被動專業化轉移到教師個體的主動專業發展,教師個體內在的能動性越來越被重視。

7. 教師節的演變歷程

教師節從古代的文人提倡尊師重教開始,開始了漫長的一段時期,才走回到今天,經過諸多坎答坷才得以正式命名。

「6月6日」教師節。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

「8月26日」教師節。

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決定以中國教育家孔子的誕辰8月26日為教師節。

「5月1日」教師節。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並一起。

「9月10日」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八次會議正式通過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並決定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

無論是誰都是一個老師,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應給予老師們應得的崇高榮譽。

8. 世界教師日的發展歷史

每年的10月5日為世界教師日。世界教師日是為紀念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聯合發布《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於1994年設立的。1966年10月5日,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審議通過了《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因此將該主題日設在當天。《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是全世界關於教師職業的重要文件,該文件首次提出「教師工作應被視為專業」,由此,教師職業應該是專業性職業的看法逐漸成為共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兒童基金會、開發計劃署和國際勞工組織以及國際教育協會的負責人聯合發表致詞,向全世界的教師致以敬意,並強調高素質的教學隊伍的重要性。致詞指出,教師是實現全民教育目標和千年發展目標中的國際教育目標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各國政府承諾在2015 年以前使所有兒童都能接受有質量的教育。合格教師匱乏的問題是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挑戰。
教科文組織估計,到2015 年,全世界共需要1800 萬名新教師,其中非洲需要400 萬。人口高速增長,入學率越來越高,艾滋病毒/艾滋病對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國家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大量教師離職,加之較發達國家某些學科領域的教師短缺,都對實現上述目標形成了嚴重的威脅。
致詞指出,數量上的短缺只是挑戰的一個方面。某些目前正在採取的招聘和留住教師的政策有可能降低教育質量,例如,通過擴大班級的規模、增加教師的工作量、降低師范學院的入學門坎、聘用未經培訓或不稱職的專業人員或幾乎沒有職業保障的合同老師等。
致詞強調,學校必須吸引和留住一支訓練有素、有干勁、有成效、性別平衡的教師隊伍,必須建立一種支持教師的課堂教學及其終身職業發展的制度。
教科文組織和勞工組織在1966 年和1997 年先後提出了兩份建議書,為提高教師和教學質量提供了政策指導,就教師地位、培訓、工作條件、職業發展以及通過開展磋商和討論使教師能夠參與教育決策等問題提供了指導意見和好的做法。致詞呼籲各國充分落實這些建議。教科文組織星期五舉辦了一個高級別小組討論會,討論教師職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和挑戰以及全面教育和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情況。此外,教科文組織還開辦了一個為期三天的研討會,主題是「改進關於教師和教學的可比指標:目前的政策、出現的問題、機遇和挑戰」。
「世界教師日」由教科文組織和勞工組織於1994年共同發起。定在10月5日這一天是為了紀念教科文組織和勞工組織1966年10月5日通過《關於教師地位的聯合建議書》。

9. 教師職業發展的歷史階段有哪些

教師專業發展分為八個階段:
第一階段,職前准備階段。是指從進入師范學院版或大學接權受培養開始到初入新崗位時的再培訓,該階段是教師角色的儲備階段。
第二階段,入職階段。是指教師初任教師的前幾年,新任教師努力尋求學生、同事、學校與教育行政人員的認同,在處理日常問題時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第三階段,形成能力階段。在此階段,積極地參加培訓計劃和各種交流會,積極接受各種新的教育觀念,是獲得專業發展的階段。
第四階段,熱心和成長階段。在此階段,教師持續的追求專業的更大發展,不斷尋求進步。
第五階段,職業受挫階段。在此階段,教師的職業滿意度開始下降,體驗到的是挫折和倦怠。此階段多數發生在職業生涯的中期。
第六階段,穩定和停止階段。在此階段,教師已經失去了進步的要求,工作囿於本分,只滿足於完成任務,缺乏進取心和高質量的要求。
第七階段,職業泄勁階段。在此階段,教師帶著各種不同的感情品味著即將離職的感受。
第八階段,職業生涯結束階段。是教師離開工作崗位及離開後的階段,既包括退休教師的離開,也包括因各種原因的被迫或自願的中止工作。

閱讀全文

與教師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