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貴州發展歷史

貴州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5 05:28:08

㈠ 介紹一下貴州的歷史人,以及在貴州發展史上的作用及貢獻

親,上網路查吧

㈡ 為什麼說明代是貴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明代是貴州歷史上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版個方面:

(1)行政省的權建立。朱元璋統一中國以後,為了保持局勢的穩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權力,集權於中央。
(2)開發進程加快。大興屯田,移民實邊,寓兵於農,注重發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出省驛道干線加以拓寬和改造,增加驛站,是驛道有了較大的發展。此外,在手工業和礦業方面,開設了很多局所。在城鎮建設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3)社會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原有的生產關系被打破。地主經濟飛速發展。
(4)大規模的進行改土設流
貴州原先是土司統治區。從永樂十一年起,便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改土設流。 後來又不斷的擴大流官的統治區域。

㈢ 試述明代是貴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貴州省建於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年),在全國是比較早的。「行省」的建置始於元代,當時全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是中書省,因版圖遼闊而於各地設立「行中書省」,代行中書省職權,於是才有省一級行政建置,稱為「行省」,簡稱「省」。元代除大都(今北京)附近由中書省直接管轄,屬「腹里」之外,分全國為十一行省,西南設有四川、雲南和湖廣三行省,今貴州之地分屬以上三省,納入了行省管轄范圍。明代在元代的基礎上增設兩省,於北京和南京之外,建立了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廣、雲南、貴州、四川、陝西、河南、山西、山東十三布政使司。明朝實行地方分權,在一個省區之內,設布政使司管理政務,設都指揮使司掌管軍事,提刑按察司負責監察刑審,分別直屬中央,故十三布政使司即十三省。

貴州建省之初,只有八府、四州、一宣慰司。八府即思州府、黎平府、新化府(後並入黎平府)、石阡府、思南府、銅仁府、烏羅府(後並入銅仁府)、鎮遠府;四州即鎮遠州(後並入鎮遠府)、安順州、鎮寧州、永寧州(今關鈴);一宣慰司即貴州宣慰使司。地域大抵相當於今貴州的1/3。後增設貴陽、安順、平越(今福泉)、都勻四府。至明末貴州發展為十府、九州、十四縣。清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始將四川所屬遵義府,湖廣所屬平溪(今玉屏)、清浪(今鎮遠清溪)、鎮遠、偏橋(今施秉)、銅鼓(今錦屏)、五開(今黎平附近)六衛及天柱縣劃歸貴州,又將原屬廣西的荔波縣及紅水河以北之地(今貞豐、羅甸、冊亨、望謨)撥屬貴州,貴州的疆界從此確定。盡管我國行政區屢有變遷,但明代的十三布政使司有貴州,清代十八省有貴州,民國時期二十九省有貴州,現今的二十三省、五自治區、四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中仍有貴州。六百年中貴州省的建置始終未變。

貴州省的建立與它在西南的戰略地位有密切關系,它處在四川、湖南、廣西、雲南四省區之間,歷來被稱為「西南之奧區」,即西南交通、軍事的沖要之地。貴州自元代開設驛道以來,湖廣通往雲南的驛道干線經過貴陽,川黔、黔桂驛道也在貴陽交會,因而成為「西南大通道」,不但西出東進、南來北往必經貴州,而且還是通往緬甸、印度及寮國、柬埔寨等國的交通要道。明朝之所以把貴州列為十三布政使司之一,目的就在於「開一線以通雲南」,在鞏固雲南邊防的同時,加強與四川、廣西的聯系。對貴州區位的重要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有清醒的認識。明初征討盤踞雲南的元朝小梁王,明朝大軍自湖廣經貴州鎮遠、偏橋、貴陽、普定(今安順)、普安(今盤縣)而入雲南,偏師自四川敘永經畢節、烏撒(今威寧)堵住雲南出口,逼小梁王在曲靖決戰,一個多月後平定雲南。雲南既克,朱元璋最憂慮的,就是如果不能穩定貴州,「雖有雲南,亦難守也」。於是沿驛道干線設立衛所,派重兵把守。明成祖繼以軍事為先導建立貴州布政使司。

建省後實行「軍政分管,土流並治」。

㈣ 誰知道貴州的歷史

貴州省因其抄境內有貴山而得名。夏之前稱「赤水」。戰國時期為楚國黔中地和夜郎、且蘭等地。秦屬黔中郡、象郡、巴郡、蜀郡和夜郎國。漢屬荊州,益州。唐分屬黔中、劍南、嶺南等道,其中黔中道為今貴州省大部分區域,故而貴州有「黔」的簡稱。宋屬夔州路,「貴州」名稱始見於文獻。元代分屬四川、湘廣、雲南三行中書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貴州都指揮使司,明永樂十一年(1413)始建貴州行省。清代沿用明制。

㈤ 貴州茅台發展歷史

「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那就是文化乃舉足輕重的因素。」這是著名美國歷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作出的斷言。

藉此觀點反思國酒茅台的成長發展史,從中得到一個啟迪:歷久彌新的「茅台文化」,是國酒茅台生命體中的「核心元素」。國酒茅台核心競爭力即由之所產生的影響、導向及推進、提升作用得以構成;貴州茅台酒享有的「國酒」地位,也因之而彌固彌堅。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存在。「茅台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生產力,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為國酒茅台書寫著新的輝煌。它告訴人們這樣一個基本事實:任何經濟發展都是一個文化過程。短期的經濟行為,可以用經濟邏輯來解釋;而長期的經濟行為,必須進入文化的邏輯。這一點,可以從國酒茅台在三個重要的歷史發展斷面中看出來。

———初始及成長階段。茅台酒在這個跨越兩千來年的歷史時空中。從被認知進入當時的主流社會視野到與社會經濟「共生共榮」,「茅台酒文化」即已表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據貴州史學工作者考證,在貴州開發史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古夜郎棧道」得以修築,是因茅台酒的物質初始形態「枸醬」而引出。《史記》記載漢武帝飲枸醬「甘美之」的贊嘆,以及前人賦詩「漢家枸醬知何物,賺得唐蒙習部來」,既表明了茅台酒釀造歷史的久遠,又界定了其源生地———今天的茅台鎮地區。這與當今某些「白酒新貴」千方百計尋根覓祖或杜撰品牌文化歷史,藉以圖解品牌文化價值的做法,顯然無以類聚。

對茅台酒及其文化的成長,《貴州六百年經濟史》就說道:仁懷的茅台村,大約在明萬曆年間即有釀酒作坊。清乾隆時期,開修赤水河,茅台地方地鹽業興隆,商賈雲集,對酒的需求與日俱增,興起了許多「燒房」。及至清道光年間,茅台酒已負盛名,遠銷雲、貴、州、湘四省的廣大地區。「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反映了茅台酒與當地社會經濟和人文環境共生共榮、相得益彰的繁榮景象。

茅台酒在這個歷史時期內,已展示出品質優秀、品味特殊的魅力,「茅台文化」亦隨之步入了成長期。前人所謂「於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來,販去千里市上賣,誰不稱奇亦罕哉」,以及「茅台香釀釅如酒,三五呼朋買小舟,醉倒綠波人不覺,老漁喚醒月斜鉤」,即是「茅台文化」在文學藝術領域的真實寫照。

———豐富及發展階段。這當從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和「世界名酒」稱號時算起。當時,國力贏弱的中國能有像茅台酒這樣的傳統民族工業品牌在世界列強面前一展雄風,不能說不是「茅台文化」發展史頁上最為精彩的篇章。

在此後近百年裡,特別是半個多世紀以來,茅台酒更是以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直接參與、見證黨和國家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等領域的一系列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使其在國內、國際上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茅台文化」也隨之得到了極度的提升與張揚。茅台酒被人民擁戴為中國的「國酒」,標志著「茅台文化」已奠定了不可撼動的歷史根基。

這是歷史對「貴州茅台」的選擇,是歷史把一次又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都給了茅台酒,使之能憑借歷史的舞台展盡自身的魅力與風采,也使茅台酒與國內其他名優白酒之間,於無形中涇渭分明地劃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品牌價值區隔」。

———創新及升華階段。這主要表現在,國酒茅台踏上了為國際企業界公認的現代企業管理必須攀登的「文化管理階梯」。作為一個標志,就是國酒茅台在2003年榮獲了等同於世界一流先進企業管理水平的「全國質量管理獎」。

「無論是從文化酒的標准,還是從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來說,茅台酒都堪稱中國文化酒的傑出代表和光輝典範。」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說:「但是,我們不滿足於挖掘歷史,我們有必要也完全有能力創新茅台酒文化!」

「茅台文化」的創新,集中地反映在從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業管理領域內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中所蘊涵的軟性精神因素出發,尋求一種釋放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生產力在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最為鮮明、突出的表現是:深刻把握「文化酒」的內涵和發展趨勢,洞察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競爭焦點,提出了「綠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企業發展戰略,以及確立和實踐「釀造高品位的生活」的經營理念,從而使企業核心競爭力牢牢地奠定在獨具「茅台文化」特色的基石上,體現出一種現代新型企業與消費者在情感與利益上的深度溝通。

此外,國酒茅台提煉和確立的一系列企業文化新理念,如「鑄造一流企業」的企業願景、「以人為本,以質求存,恪守誠信,團結拼搏,繼承創新」的核心價值觀、「愛我茅台,為國爭光」的企業精神、「以顧客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完美」的質量方針、「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發展方向、「立足國酒,奉獻社會,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人生價值觀等,更是極大地豐富和升華了「茅台文化」的內涵,更為鮮明地展示出「國酒」企業的光輝形象。

思維質量,在企業家的手中可以變為一種新型生產力。從恪守「質量第一」這條生命線到豐富和升華「茅台文化」的全部進程,無一不反映著國酒茅台歷屆領導班子的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以及勇於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不要把競爭看作是爭奪第一的競爭,而是通過競爭變得與眾不同,更獨特。」聯想到國際上競爭力理論創始人邁克爾·波特的這句名言,不禁使人深切地感悟到,國酒茅台,作為中國企業和品牌的一面代表性旗幟,無論是決策者的思維,還是企業的創新運作,都已在時代漸流的發展中搶先樹立了獨特的發展戰略,並且義不容辭地主動擔負起了引領中國白酒健康發展的歷史重任。而這一切,又都融入充滿生命活力的「茅台文化」之中,顯得那麼地富有傳統精神,那麼地富有時代氣息,那麼地充滿獨特的魅力!(聞熙)(第一食品網)

㈥ 為什麼說當代貴州的發展是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因為以前貴州給別人的印象都是一個落後的地方,但是現在因為政府的能幹,把貴州弄成了一個特別好的地方,所以是一個貴州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說是一個最輝煌的時期

㈦ 貴州歷史發展起源

中文名稱
貴州省
外文名稱
Guizhou Province
別 名
貴、黔
行政區類別回
省答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下轄地區
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
政府駐地
貴陽市
電話區號
0851~0859
地理位置
雲貴高原東部
面 積
17.6167萬平方千米
人 口
3520.04萬人(2015年)
方 言
西南官話、貴州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㈧ 貴州的歷史簡介是什麼

唐代,在今貴州地區推行經制州與羈縻州並行的制度。唐在貴州建置的經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羈縻州有矩州、蠻州等。從地域上看,烏江以北多系經制州,烏江以南多系羈縻州。
宋代,今貴州地域分別隸於夔州路、荊湖北路、潼川路、廣南西路、劍南西路、劍南東路等,而主要屬夔州路。
元代在今貴州地區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貴州境內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蠻安撫司、烏撒烏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別隸屬於湖廣、四川、雲南3行省。
明代是貴州歷史發展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設置貴州布政使司,貴州正式成為省一級的行政單位。明末,貴州布政司領貴州宣慰司及貴陽、安順、平越3軍民府並都勻、黎平、思州、思南、銅仁、鎮遠、石阡7府。
清代前期,貴州的行政建置有較大的變化。雍正五年(1727年),將四川所屬遵義府及其所屬各縣改隸貴州,同時,將畢節以北的永寧全境劃歸四川,將廣西紅水河、南盤江以北之地置永豐州,與廣西的荔波、湖廣的平溪、天柱一並劃歸貴州管轄。至此,貴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貴州建置設有12府、2直隸廳、13州、13廳、43縣。
民國以後
民國2年(1913年),貴州地方政區進行了一次調整,以前的府、廳、州,一律改為縣。全省設3道觀察使。1920年廢道。1937年,貴州置6個行政督察專員區,分管各縣。1941年置貴陽市。至1948年,貴州設1個直轄區、6個行政督察區,下轄78個縣(市)。
1949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貴陽,12月26日成立了貴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設1個直轄市、8個專區、1個專區轄市,共置79縣。1956年4月,撤銷貴定、鎮遠、都勻3專區,設置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7年,設置六盤水地區。1978年12月,撤銷六盤水地區,設置六盤水市,為省轄市。1981年9月,撤銷興義地區,設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7年,撤銷遵義地區,設立地級遵義市。2000年,撤銷安順地區,設立地級安順市。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設4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2個地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10個市轄區,2個特區。

㈨ 貴州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貴州,又以貴山得名,由於貴州這一塊地盤古代叫做黔中,所以也簡稱為黔。貴州的省會是貴陽市,位於我國的西南地區,東邊是湖南省、南邊是廣西、西邊是雲南省、北邊是重慶市與四川省。

貴州建省納入為中原王朝的統治范圍,只有幾百年的歷史。那是在1413年,也就是永樂十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鄭和下西洋,第二件大事就是貴州設立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省級自治區,被劃分入十三個行省之一。這樣,貴州才真正屬於中原王朝的領土,納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

於是,明成祖朱棣下決心解決土司與中原王朝的矛盾。在永樂十一年派大軍攻打貴州,解決了土司的戰亂事件。之後,把思南、思州宣慰司都廢除,將其分設八府四州。同時,在貴陽正式設立貴州布政使司。

這樣,貴州建省,納入了中原王朝的歷史。

㈩ 貴州有哪些歷史文化

1.貴州舊石器時代文化的輝煌。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總以為貴州自古是「不毛之地」「歷史空白」。自從1964年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試掘了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發現了大批舊石器時代的遺物,貴州歷史的線索,突然向前延伸二三十萬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經過二三十年的考古發現,現已知道,貴州「舊石器時代」(即使用比較粗糙的打擊石器,採集和漁獵的時代)文化比較光彩。舊石器時代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貴州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不僅是我國長江以南材料最豐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遺址,而且是我國舊石器時代早期三個重要類型之一,它與北京周口店文化、陝西西侯度文化三足鼎立。中期:有桐梓岩灰洞文化遺址,是南方少見的遺址之一,是長江以南地區最先用火的地方。中期還有盤縣大洞文化遺址,被列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其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極罕見的。還有水城硝灰洞遺址,這里發現的「水城人」開創的「銳棱砸擊法」,是舊石器的新式技術,在國內外考古發現中占重要地位。舊石器晚期:有興義貓貓洞、普定穿洞等遺址,形成貴州舊石器時代重要的區域性特徵。從全國來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骨器和角器是不多的,而貴州的興義貓貓洞、普定穿洞、桐梓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龍觀音洞卻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骨器角器,無論其數量、類型、工藝技術及成品的精美,都是全國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有歷史學家說,它是「獨領風騷數萬年」。2.關於夜郎文化。貴州既然背了多少年代的「夜郎自大」的包袱,講貴州歷史,實在應該講講夜郎。夜郎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出現在祖國西南地區的以夜郎為名的地方政權。古代夜郎,有廣義和狹義兩個不同概念。廣義的夜郎,包括除去黔東北一部分地帶之外的今貴州全部地方,還包括廣西西北部、雲南東部、川南一部分。狹義的夜郎,具體就是指夜郎國,包括今貴州畢節、安順、興義、六盤水,雲南昭通、曲靖,四川宜賓地區和廣西西北部凌雲一帶,即所謂大夜郎國。3.漢武帝派唐蒙修夜郎道———中央王朝第一次較大規模地開發貴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經把眼光略微看到貴州,這便是派常修五尺道,從今川南宜賓,入滇東北,進黔西北,過赫章、威寧,復入雲南達曲靖。這條五尺道未完成,而且只是從黔西北邊境擦肩而過。貴州第一次有規模的開發,應該算漢武帝派唐蒙開通夜郎道亦稱南夷道,此舉對古代貴州發展意義重大。4.宋代南方買馬使貴州首次捲入全國市場,這在貴州經濟史上是值得一書的事。貴州不少地方所產馬匹,享有很高的聲譽。但古代貴州除官馬外,民間養馬與農耕一樣,都屬自給自足經濟,產品交易極不發達。馬的輸出只限於地方政權作為貢品進貢朝廷。這種狀況在兩宋時期尤其南宋後,曾發生過突破性的變化。在中央南方買馬的經濟刺激下,貴州養馬及販馬,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活躍機會。通過買馬活動,密切了貴州與宋王朝的聯系,密切了內地與邊疆的交往。5.明代建立行省,在貴州發展史上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建省對貴州來說,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歷史轉折。從此,貴州的事情才正式作為一個省級單位提上了中央議事日程。貴州的經濟、文化建設,再不是分割三省,而成為一個整體行政建制,統籌考慮,可以向中央發言。6.明代屯田使貴州生產力有了突破性的躍升。屯田這種大規模有組織的農墾活動,對貴州農業生產不僅產生了量的飛躍,更帶來質的變化。以軍屯民屯形式,在偏遠落後的貴州建立屯田,實際上是建立起了星羅棋布的較先進的農業示範基地。它把中原和江南的耕作制度、興修水利、改良田土、發展牛耕、改進農具、培育良種等農業技術帶進貴州,輻射黔疆四方。因此,可以說每個屯堡就是一個農業技術推廣站,為推動貴州農業生產起了巨大的作用。 7.明清時期教育文化的發展。明代以前,貴州的教育發展緩慢。建省以後,各府州縣相繼建學,貴州有了正式官學,而且有了一套專管教育的機構。至清代全省府州縣甚至鄉也相繼建立了學校。8.貴州在近代化運動中初展風采。中國近代化運動中,黎庶昌是貴州人中最早認識西方現代思想的先驅。他曾任我駐歐洲英法等國使館參贊幾年,著《西洋雜志》,最早向國內介紹了西方文明。黎汝謙在日本任領事時,翻譯出版《華盛頓傳》,介紹了民有民治民享思想。9.貴州是遵義會議精神和紅軍長徵文化影響至深的得天獨厚省份。這是貴州現代史上最大的亮點與光榮。10.抗戰時期的發展機遇。抗日戰爭時期,國家把國民經濟導入了戰時軌道。沿海重要廠礦企業大量內遷;國家以國庫撥款、四行(即中央、中國、交通、中國農民四個銀行)投資、四行貸款等方式給後方工業建設重點投資,逐步形成了一個以重慶為中心,包括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及湘西的西南工業區。貴州作為陪都重慶的屏障,西南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1.貴州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優秀人物,其中有不少是有全國影響的重量級人物。如:李端

閱讀全文

與貴州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