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教育發展史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推動下的教育改革
(一)恢復民國初年的教育宗旨,廢除讀經科,提倡民主科學的新教育
袁世凱倒台後,范源濂為教育總長,他表示要切實實行元年所發表的教育方針。1916年9月,教育部撤銷1915年頒布的「教育綱要」。10月,教育部頒布《高等小學校令施行細則》,刪去了「讀經」及有關內容。1917年5月,憲法審議會否決了將孔教定為國教的提案,並撤銷了1913年憲法草案中所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的條文。學校的教學開始加強科學教育,重視實驗作業,增加了實用和職業的教學內容,民國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實現。
(二)確立男女平等教育權
新文化運動在反對舊禮教、舊道德的同時,積極地宣傳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思想,主張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權利,主張男女同學。按1912年所定學制,只規定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學,到1915年,袁世凱公布《國民學校今》中,只准許小學一二年級內男女合班上課,三年級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運動興起以後,由於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逐步解決男女教育平權的問題。1917年10月,全國教育會聯合會第三屆會議,向教育部提出推廣女子教育的議案,要求增設女子高等小學、女子中學等。1918年6月,教育部通過各省區酌量地方情形,分別辦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請推廣女子教育案」。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學,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也開始招收女生。1921年以後,各大學都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學。中學實行男女同學雖然較為遲緩,但一些比較進步的中學如廣東的省立中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附屬中學,也實行了男女兼收,甚至同班的辦法。這些措施,盡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還有相當的距離,但已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兩千多年以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狀況,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三)學校教學採用國語和白話文
新文化運動,提倡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倡國民文學、寫實文學、社會文學等新文學,出現了不少優秀作品,為學校教育提供了許多國語教材和課外讀物。於是,教育界人士強烈要求學校教學採用國語和白話文。1917年10月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年會議決《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語言統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國語標准,並設法將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區,以為將來小學改國語之預備。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當時,在北京,蔡元培等創辦的孔德學校自編了國語讀本,江蘇省自行通過「各學校用國語教授案」,開始用國語教材。中華書局出版的《新式教科書》,也用了一些白話文。在這種形勢下,教育部於1920年明令公布,小學一二年級國文改為語體文,並規定至1922年止,凡舊時所編的文言教科書一律廢止,改為語體文。中學各科教科書,隨之逐漸用語體文改編,高等學校的講義,也採用了語體文。這樣,大、中、小學文言文教材逐漸地被淘汰。這是中國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
(四)大學的改制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學校長後,即著手對北京大學進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並收的辦學方針;聘請陳獨秀、李大釗、魯迅、李四光等著名學者到校任課;改革預科,調整專業,將學門制改為學系制度;將年級制改為選科制,實行學分制;改革學校管理體制,設評議會,實行民主管理;籌設研究所,組織各種研究會,鼓勵科學研究;首先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學;採用白話文講義,幫助學生辦刊物,成立各種學會等。這些改革,使北京大學思想活躍,氣象一新。北京大學的改制,引起全國高等學校的反響,有些做法當時即在北京專門以上學校校長會議上議決照辦。以後,各大學也逐漸按北京大學的制度辦理。
(五)各種教育思潮的涌現和各種教育團體的建立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旗幟鼓動下,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躍,涌現了平民教育、工讀教育、職業教育、實用主義教育等多種進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團體。主要有1915年在美國建立,1918年遷回國內的「中國科學社」,1915年由各省教育聯合會及特別行政區教育會代表組成的「全國教育會聯合會」,1917年由國內教育、實業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1921年冬由實際教育調查所、新教育共進所、新教育編輯所合並成立的「中華教育改進社」,1923年成立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等。這些教育團體從不同的方面開展教育改革運動,對1922年學制改革。對當時學校教育的發展影響很大。
二、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教學改革實驗
(一)試行智力測驗和教育測驗
智力測驗和教育測驗分別是用以測量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方法。起源歐美,五四時期被介紹到中國。1918年江蘇省立師范附小主任俞子夷編《毛筆書法測驗》,為中國編制測驗之始。1920年廖世承、陳鶴琴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用智力測驗考試報考學生。1922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心理教授麥柯爾來華,與東南大學及北京各大學師生合作編了智力與教育測驗約30種。後陸志韋又訂正法國比納—西蒙量表,共包括65個測驗。同時國內各地舉行智力測驗與教育測驗實驗。1923年中華教育改進社在社內設立「施行教育心理測驗講習會」。1928年中華職業教育社設測驗部,江西省教育廳設江西兒童智力測驗局並在南昌、九江及各地舉行測驗,1931年6月「中國測驗學會」成立,並發行「測驗雜志」,但因「經費支細,致工作未能如期完成」[1]。後來有關這方面的活動,除師范院校設有「教育測驗與統計」課外,在30年代就已經消沉下去了。
(二)推行設計教學法和實驗道爾頓制
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都是作為以兒童為中心的新教學法介紹進來的。
設計教學法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教育哲學系主任克伯屈等人所創,1917年輸入中國。1921年全國教育會聯合會曾議決過「推行小學設計教學法案」。1927年中華教育改進社邀請設計教學法的中心人物克伯屈訪華,在上海、北京等地講演並大力介紹設計教學法。一時這種教學法頗為風行。當時設計教學法實驗主要採用不分科的「作業中心的大單元教學」和分科的「設計式的各科教學法」兩種形式進行。
道爾頓制為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美國道爾頓市道爾頓中學所創,從1922年起中國開始介紹道爾頓制。最早實驗道爾頓制的是上海吳湖中學,以東南大學附中等校的實驗最著名。據統計,到1925年全國實驗此法的中小學有57所。1925年柏克赫斯特來華講學,擴大了道爾頓制的影響。
1931年美國教育家華虛朋來華,介紹文納特卡制,這是一種道爾頓制和設計教學法混合的教學制度,曾在當時陳鶴琴主持下的工部局小學試行,對某些學校的教學有過一定影響。
(三)改教授法為教學法
清末以來關於學校教學方法的問題,一直稱為「教授法」。陶行知首先在南京高等師范提出改教授法為教學法。陶行知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教師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來些知識,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陶行知這個觀點後來發展成為基於杜威的教學觀點而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但是當時他提出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帶普遍性的同題,作為教學規律和科學概念「教學法」比「教授法」更能反映教學過程的實質,所以為教育界所接受,此後,均將教授法改稱期「教學法」。
此外,這時一些學校還開展對各科教學法的研究。1927年各省市有專設實施小學者,明確規定其任務為實驗新的教學方法。不過這些實驗都比較零碎,成果不大。
三、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村教育運動
(一)中華職業教育社的農村改進實驗區
最早提出劃區實驗農村教育的是中華職業教育社。1925年8月黃炎培曾提出一個「山西劃區試辦鄉村職業教育計劃」,隨之職教社又提出「試驗農村改進計劃」。目的是:「期以教育之力,改進農村一般生活,以立全社會革新之基。」在列舉的2I項事業中,第一是「研究改良農事,推行試驗有效之農作方法」。第二「研究增進工藝效能」。第三「推行義務教育,凡學今兒童,不論男女設法使之就學」。第四「對年長失學者,施以平民教育」等[2]。並於1926年7月以滬寧線上崑山的徐公橋為第一試辦區域。辦法是在徐公橋成立鄉村改進會,下分總務、建設、農藝、教育、衛生、娛樂、宣傳7部,試驗期6年。1928年開始試驗,主要工作為:建立農藝試驗場,設立農具農產品陳列室,散發改良種子,組織信用合作社,借低利貸給農民,建立公共診療所等;教育方面,建立4所公立小學,2所私立小學,2個流動教室,開辦夜校(教材用《農民千字課》,加授農民常識、公民常識、鄉村信條),以及建立閱書室,立格言牌,舉行露天識字、講演等。於1934年試驗完畢交地方辦理。
此外,中華職業教育社還在鎮江黃墟、吳縣善人橋、滬郊等地辦理過農村改進實驗區。為了培養從事農村改造工作的人材,職教社在徐公橋辦了講習所。1933年秋在滬西清河涇創辦農村服務專修科,在浙江餘姚縣諸家橋辦了「浙江諸家橋農村改進試驗學校」。
中華職業教育社想通過農村改進的辦法來解決中國農村問題,當然是改良主義的幻想。不過職業教育社的農村改進區把發展生產,發展農村經濟放在首位,採取「富政教合一」的方針,這是它的獨特之處。
(二)陶行知創辦的鄉村師范和山海工學團
1926年陶行知為中華教育改進社起草《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書》,提出:「我們的新使命,是要徵集一百萬個同志,創設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合起來造成中華民國的偉大的新生命」[3]。為了實現這個理想,陶行知在1927年創辦了曉庄中心小學、南京試驗鄉村師范學校,1929年3月改名曉庄學校。
1932年陶行知草擬了《鄉村工學團試驗初步計劃說明書》,提出工學團要把工場、學校、社會打成一片;實施六大訓練,即:普通的軍事訓練、生產訓練、科學訓練、識字訓練、民權訓練和生活訓練。同年,他在上海與寶山之間籌辦了山海工學團。山海工學團包括青年工學團(青年夜校後改為共和茶園)、兒童工學團(兒童識字班)、婦女工學團、棉花工學團、養魚工學團和山海木工場等。兒童工學團採取小先生制,還把失學兒童組織起來,採取大的教小的,會的教不會的辦法,叫自動工學團。學習內容主要是陶行知編的《老少通千字課》。此外工學團還修路、築魚池的堤,辦紅廟信用兼營合作社。1937年,由於抗日戰爭,試驗停止。
陶行知所提倡和實驗的鄉村教育,雖然提出了六大訓練,但實際上他的著重點在於普及識字教育。曉庄師范是有影響的學校,自此全國各省開始創辦鄉村師范。
(三)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的定縣試驗區
1926年10月「平教會」選擇河北定縣翟城村作試驗區。1930年「平教會」總會成立縣實驗區,並系統地提出其鄉村教育觀點。針對中國農村的問題是農民的「愚、窮、弱、私」,主張實施文藝、生計、衛生、公民四大教育,採取學校式、社會式和家庭式三大方式。1932年晏陽初替蔣介石擬定了《縣政改革方案》。1933年河北省政府將定縣作為縣政建設實驗區,設縣政建設研究院於定縣。「平教會」實驗部主任亦即縣政建設研究院的實驗部主任兼定縣縣長。「平教會」還在湖南、四川、廣西等地開展過平教實驗,取得不少成效。
(四)梁漱溟的「鄉村建設」
梁漱溟認為中國社會自古以來不存在階級和階級對立,只是一個「倫理本位,職業分途」的社會,倫理關系是人的「天然基本關系」,鄉村是倫理社會的基礎,從而提出了改造社會要從鄉村著手的「鄉治」主張。這就是梁漱溟「鄉村建設」的出發點。辦法就是由「鄉村運動者」,通過政教合一的途徑,用鄉農學校去實行對農民的精神陶冶、自衛訓練和生產知識等的教育。
1929年由河南省政府決定,在河南輝縣創辦「河南村治學院」,由梁漱溟任教務長,設農村組織訓;練和農村師范兩部,培養基層政權人員和鄉村教育人員。1931年在山東省政府支持下在山東鄒平辦鄉村建設研究院,培養鄉村服務人員和實施鄉村建設的試驗區。1933年3月山東省政府劃鄒平、荷澤兩縣為縣政建設實驗區,兼鄉村建設實驗區。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就與兩縣政權合而為一了。由縣政府下辦學公文,在各區組織鄉農學校校董會,開辦鄉村學校。鄉農學校分初高二級,對象包括青少年兒童、成人、老年人和婦女。內容主要為兩類:一類是各鄉農學校共同課程,如識字、音樂和精神講話等;二類是因地因校制宜設置的課程,如自衛組織、自衛訓練以及有關生產技術等。
(五)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實驗」
邰爽秋是「民生本位教育」的倡行者。針對中國當時貧窮愚昧狀況,他主張「救國先救窮,教民先教富」,把發展人民生計、改進人民生活作為民生教育的出發點、中心和歸宿。從1933年開始,邰爽秋及「念二運動促進會」、「中國民生教育學會」先後在滬西農村、重慶巴縣農村等地開展民生本位教育實驗十幾年。基本做法是:以「滬西農村念二社」和巴縣「中國民生建設實驗院」為實驗機關;以全體工農民眾為教育對象;以發展民生的經濟活動為經,以文字、公民、休閑、自衛、救國等教育活動為緯;實行「經濟分團」、「混合教育」、「就地施教」、「全年施教」等教育組織制度;採用互教互學、自教自學、巡迴教學和綜合教學等方式方法;堅持知識技能並重,讀書做工兼顧,提高工農民眾文化素質,培養農村建設實用人才。民生本位教育實驗適應了當時中國農村經濟、文化、教育狀況及其發展需要,效果顯著。
看看這個是否是您所需要的。
不存在的共和政體:1912-1937
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739&id=49727
外國資本與近代中國經濟(1912—1949)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historystudies/200604/3798.html
民國經濟史 (1912-1949)——「百年中國經濟史筆記」之二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05
基於制度變遷視角下的中國農業現代化(1912-1937年)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3/27/167051.html
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歷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xdh/810978.htm
② 中國現代歷史 教育歷程
到了近現代,中國曾積極向外國學習,在教育制度上學過日本、德國、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向蘇聯學習過。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曾引進西方的政治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技術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
在向外國學習的過程中,走過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最大的教訓是在吸取時沒有注意結合中國的實際加以分析、鑒別,忽視了中國的特點。這些經驗和教訓,對中國教育史研究來說都是一筆財富。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中,創立了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教育。這是馬克思主義教育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經驗是豐富的,在教育方針學制、課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創造,需要認真地研究和總結。
一、1977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二、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200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211」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予以支持。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等一批規范性文件失效。
(2)中國教育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1905年,科舉考試制度壽終正寢,從此中國現代教育登上了歷史舞台。1936年,全國已經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學校自主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然而那時的教育普及率仍讓很低。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如今這種制度已經盪然無存!
1983年,英語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對於英語不好的同學,此時帶上了緊箍咒,1985年,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1985年以後,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這個你懂的,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這導致學生地理和生物知識的貧乏。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記得小編上學那會是5000多,小編來自農村,那可是家裡一年的純收入!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范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2017年高考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比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的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的教育
建國前基本上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教育:一種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新民主主義的教育(見新民主主義教育);一種是國民黨統治區奴化的、封建的和法西斯主義的教育(見國民黨統治區教育)。
建國前國民黨統治區的教育事業,十分落後,而且帶有濃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色彩。據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統計,1947年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5萬人,1946年中等學校在校學生 179.8萬人,小學在校學生2285.8萬人。按當時全國 4.7億人口計算,平均每萬人中僅有高等學校學生3人,中等學校學生38人,小學生486人。全國80%以上的青壯年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通常在20%左右,中等以上學校的學生中勞動人民子女極少。幼兒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更為落後。
在舊中國的教育中,封建的私塾占相當大的比重,城鎮私立學校中受外國津貼的所佔比重也比較大,而且學校的分布也很不平衡。中等學校絕大多數設在縣城以上城鎮,有的地區,縣無中學,鄉無小學。高等學校有41%是設在上海、北平、天津、南京、武漢、廣州六個城市,國立大學的40%、私立大學的46%是設在沿海地區。邊遠省份和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很少。1946年新疆只有一所100名學生的新疆學院和8所中學,寧夏只有5所中學,青海只有 4所中學,西藏連一所中、小學也沒有。
但是,舊中國學校的進步師生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創立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19年北京大學學生發起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投降賣國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後,中國教育界的進步力量,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進行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勇斗爭。1926年北京師范大學等校師生參加了「三·一八」反帝愛國大示威,同年11月清華大學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支部,成為清華大學地下革命活動的中心。1935年在北平爆發了偉大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後來,中國各地學校師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更廣泛地開展革命斗爭。例如,1945年在西南聯合大學掀起的反內戰、爭民主的「一二·一」學生運動;在全國解放前夕,各地學校進步學生在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領導下開展的護校斗爭,等等。在學生運動中廣大青年和有志之士,與反動當局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有的英勇犧牲,為爭取社會進步和民族解放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學生運動中的骨幹分子,經過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培養,後來大多數都成為黨的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
舊中國的教育界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也不乏其人。如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共產黨員楊賢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寫作了《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綱》,在教育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的力圖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並組成各種教育團體,進行教育試驗,積累了一些辦學經驗,培養了一批人才。著名的如蔡元培提出的科學與民主的主張,黃炎培等人發起成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陶行知創立的生活教育社,等等。他們提出的主張和教育工作的實踐,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對中國的教育事業有相當的影響。 建國後對舊有學校的接管和改造
建國之初,全國人民面臨的任務是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與此同時必須對舊有教育事業進行改革。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為改革與發展教育事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全國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地軍事管制委員會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首先接收了國民黨遺留下來的各級公立學校,採取了維持現狀,立即開學的辦法。1950年12月,按照政務院《關於處理接收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宗教團體的方針的決定》,接管了受外國津貼的高等學校21所,中等學校514所,初等學校約1500所,收回了中國的教育主權。1952年 9月,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逐步將全國私立中、小學全部由人民政府接辦,改為公立。此項工作到1956年才基本結束,共接辦了私立中等學校1412所、小學8925所。還有65所私立高等學校,在1952年開始的院系調整中全部改為公辦。
在接管和接辦舊有學校的過程中,進行了教育改革。1950年 6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強調要有步驟地謹慎地進行舊有學校教育事業和舊有社會文化事業的改革工作,爭取一切愛國的知識分子為人民服務。」對舊教育進行改革的主旨是按照1949年 9月1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的要求,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建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當時中國教育工作的任務,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老解放區的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有用的經驗,藉助蘇聯的教育經驗,建設新民主主義的教育。因此,在這時期,對舊有學校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革,完全是必要的。最初人民政府宣布廢除了國民黨設立的「黨義」、「公民」、「軍訓」、「童子軍」等課程和教材,開設了「新民主主義論」、「社會發展史」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新課程。從1950年末開始,結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鎮壓反革命的斗爭,對師生進行了愛國主義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教育,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流毒,清理以親美、恐美、崇美為主要內容的帝國主義奴化思想,並開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運動。另外,當時還實行了「向工農開門」的方針,政務院頒布了《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這對於改造舊教育都起了重要作用。
為了徹底改革舊有的學校教育,發展中國的教育事業,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學習蘇聯教育的先進經驗,並對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
學習蘇聯教育的先進經驗,是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提出的。建國初期,中國缺乏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而且面臨著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封鎖,只有斯大林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各級各類學校都學習了蘇聯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經驗,有組織地翻譯了蘇聯的各科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和各種教育文獻資料,聘請了蘇聯專家。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1950年創辦和改建了中國人民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蘇聯先進的教育經驗,結合中國實際,對於清除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影響,改革不合理的教育體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曾出現了結合中國的實際不夠,生搬硬套的偏向。
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也是在學習蘇聯教育經驗的過程中進行的。從1952年下半年開始,在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大學的方針指導下,進行了院系調整。當時以華北、華東、中南地區為重點,實行全國一盤棋,盡可能使學校的布局合理。在院系調整中,使大多數省份都有一所綜合大學和工、農、醫、師等專門學院;將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校改造成多科性工業大學,並加強了綜合大學和師范院校。這對於改變舊中國高等教育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使教育適應經濟建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在舊中國,高等教育中的法律、文科的比重太大,應該適當調整。但是,當時對文科一些專業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不適當地把這些專業砍掉,致使財經、管理、政法、哲學社會科學多數學科、專業受到嚴重削弱,這是錯誤的。在院系調整中,對高等學校的專業也進行了調整,但是也出現了文科與理科、理科與工科分割的現象,有些學校專業設置過細、專業面過窄,這也是一個缺點。
④ 中國教育近代史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新式學堂的創立和中國第一個近代學制「癸卯學制」的頒布實施,新式課程開始進入課堂,中國教育史學科被列為大學堂和師范學堂的正式科目。起初多引進外國的教材或講義,主要是翻譯、編譯、譯述日本學者的《內外教育史》、《東西洋教育史》、《支那教育史》之類的著述。同時也在開始籌劃、著手自編教材。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黃紹箕於1902年至1904年著手准備,1906年擬就大綱,而後由柳詒徵於1910年5月撰成的中國人自編的第一部《中國教育史》。
辛亥革命勝利後,中國頒布了第二個新學制「壬子癸丑學制」,中國新教育向前推進了一步,新式學堂的數量、規模、類型有了進一步發展,各級各類學校教材需求大增,中國教育史的研究著述和教材編寫再度活躍。除繼續編譯日本學者的著述外,中國學者的著述也有所增加,如楊游的《教育史》(商務印書館1914年版)、李步青的《新制教育史》(中華書局1915年版)、佚名的《中國教育史講義》(未署明出版單位及時間)等。最值得注意的是1914年留美學者郭秉文於哥倫比亞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The Chinese System of Public Ecation,由周槃譯述,以《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之名由商務印書館於1916年出版。該書原由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出版,美國著名教育家孟祿作序,中文版又有黃炎培作序,影響頗大。郭秉文自稱其撰著目的在尋求歷史借鑒,「正言之,為模範,為指南;反言之,則亦前車之覆轍也」。該書雖為教育制度通史,重點卻在研究中國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第一次將中國近代教育納入教育史研究范圍之內,可謂開中國近代教育史研究之先河。
在五四愛國運動推動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掀起新的高潮,民主、科學的新文化教育思潮波瀾壯闊,各種教育思潮、各類教育實驗紛紛亮相和開展,特別是以杜威實用主義哲學和民本主義教育思潮為代表的美國教育對中國教育影響的加深,以及馬克思主義學說和教育理論的傳播,為中國近代新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內容。隨著1922年「壬戌學制」的頒行,中國教育史學科的發展進入一個空前繁盛的階段,在不足二十年的時間內,中國教育史的著述數量大增,種類繁多,研究領域擴大,研究內容更加豐富充實,研究方法也有新的進展和突破,整體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王鳳喈《中國教育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925年版,一說1928年版)、陳青之《中國教育史》(1926年出版上卷,1934年完成中、下卷,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陳東原《中國教育史》(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此外,還有周谷城《中國教育小史》(上海泰東書局1929年版)、黃炎培《中國教育史要》(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余家菊《中國教育史要》(中華書局1934年版)。1929年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的李浩吾(楊賢江)著《教育史ABC》,是一部史論性的教育史著作,獨具特色,被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編著的教育史論著。
正是在這一時期,中國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引起了更多關注,形成中國教育史學科研究中的一個熱點,並且使中國近代教育史成為一個專門的、獨立的研究領域。除一般中國教育史普遍涉及近代部分外,還大量涌現出一批專門研究中國近現代教育史的著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中華書局出版的舒新城的《近代中國教育史料》(1928年版)、《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1929年版)、《中華民國教育史料》(1931年版)、《近代中國留學史》(1927年版)、《中華民國之教育》(1931年版),以及周予同的《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4年版)及其書中所附之「中國現代教育紀事年表」。此外,還有陳翊林的《最近三十年中國教育史》(上海太平洋書店1930年版)、庄俞、賀聖鼎的《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4年版)、丁致聘的《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紀事》(南京國立編譯館1934年版),還有大量有關近代學制、教育思潮、教育行政、女子教育、地方教育等專題研究和論著。
⑤ 中國教育發展史..
這個教育狀況不行啊,都是應試教育,唯分主義,教育存在太多不公平,就初中召生,學習報校太揪結了,報高了怕考不上,報底了發展不好,唉!
⑥ 中國的教育歷史概括
中國歷來是個教育大國,人們從古遵從「不學不知義」主流思想,對於學習教版育一直存在權崇敬觀念。所謂「誠哉古人言」,流傳千年的教育正如古人所說該當長思久故,因此在當代中國社會,科教興國戰略的興起不僅是歷史精華的承載,更是學子前行的規章。
最早的教育時代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此時的人們更多把教育理念放在勞動上,上至製造工具,下到捕獵種田都是當時的教育核心。在生產力情況得到改善之後,人們又將教育重心往藝術文化上偏移,開始了對文字與音樂的追求。
在從夏商至春秋的奴隸社會教育時期,人們開始了對人倫事理的研究和記錄。直至西周,社會上已經出現了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準的教育考察規范,在招攬社稷人才時也常常據此選拔。
再後來則到了以孔孟思想為尊的封建王朝教育時期。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並開設私學之風,為近現代學校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這時的人們著重培養君子之風,受孔孟文化影響好讀聖賢兵法之屬書籍,並不斷將前人事跡記錄在冊,以倫理道德育後,以仁愛之風待人。
⑦ 中國教育制度的歷史沿革
隨文帝首創來科舉制,自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
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
武則天首創武舉和殿試
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
1905年科舉制的停廢
⑧ 從古至今的中國教育發展
中國教育歷史和現狀
中國自古有尊師重教的傳統。中國人尊崇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兩千多年前,孔子創辦私學,使平民受教育成為可能。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經典,是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主要內容。
中國學校教育歷經數千年,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約前2070—約前1600)就有了校、學等教育機構。在中國,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官吏,科舉制度是官府經過定期舉行的科目考試,擇優選取人才,分別任官的一種制度。科舉制度自隋朝(581—618)開始, 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歷時1300年。 現代意義的學校在中國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最早是外語學校、軍事學校和技術學校,當時的清政府還派遣年輕人到英、法等國學習軍事和技術。1912年,剛剛建立的中華民國(1912—1949)對封建教育進行了全面改革,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德、智、體、美「四育平均發展」的教育方針。
1949年11月,新中國成立一個月後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自此,在和平與安定的社會環中,教育開始了新的發展。從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間,中國建立起初具規模的學前教育、大中小學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統,實行全日制教育、業余教育、工作時間內安排專門時間系統學習等教育形式。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教育事業加快了改革與發展的步伐。教育體制改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全面啟動。改變了過去無法可依的行政管理方式,加強教育領域的法制建設,已頒布實施的有《學位條例》(1980年)、《義務教育法》(1986年)、《教師法》(1993年)、《教育法》(1995年)、《職業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8年)等6部教育法律,以及16項教育行政法規和200多件教育行政規章,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起來。
20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在制定改革與發展的全局戰略時,將科技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科教興國」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教育承擔著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任務。1999年6月,中國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決定以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深化教育體制和結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的功能將從傳播知識向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轉變。
在21世紀,中國的教育界在改革中不斷完善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學校教育系統,健全以職業資格教育為主的行業與企業教育系統,設置以文化生活教育為主的社會教育系統,在全國各個地區和各個行業形成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互溝通、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並舉、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的終身教育網路,為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勞動者提供開放的、多樣化的、社會化的受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