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鴉片戰爭的危害及歷史意義
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版。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權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
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條約還為沙皇俄羅斯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件。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
3、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㈡ 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實際上問的是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中國社會從封建社會開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㈢ 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先進中國人對國家出路進行怎樣的探索意義是什麼
為了弘揚五四精神、彰顯五四運動的意義,近年報刊雜志刊登了不少風格各異、觀點不同的研究五四的文章,學術團體、科研機構舉行了各種形式的座談會、研討會。筆者選取了國內主要學術刊物上的相關文章作為研究對象作一綜述。
總體性研究向縱深發展
近年研究文章中,有部分論者從宏觀上把握五四運動,從總體上探討五四運動對20世紀中國的影響,也有論者將五四運動放到20世紀的大視野下面進行回顧與反思。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變: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其獨特的啟蒙性和開創性獨立於第一次歷史巨變與第二次歷史巨變之中,五四運動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分水嶺(新舊民主革命),而且在中國社會進程中也具有劃時代性的標志。有研究者指出"五四運動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全面啟動"、"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 。這樣的見解是站在20世紀末來打量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後提出的論斷,認識有其獨到之處。
五四新文化運動被稱為國民"最後之覺悟",啟蒙的結果是人的覺醒與人的思想的解放。石仲泉認為:20世紀中國有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延安整風運動、1978年的真理標准討論。五四運動是思想解放的開端,延安整風和真理標准討論是五四運動思想解放的繼續和發揚光大。 五四的思想解放的影響是深遠的,有論者指出:作為一場政治運動或政治事件,五四運動有一定的時限,而它所蘊涵的思想認識、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則融入到中國近代政治發展之中。由是觀之,文化--政治的歷史互動關系。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政治文化逐步由傳統向現代轉化。
㈣ 鴉片戰爭蘊含的歷史意義
鴉片戰爭的勝敗反映了當時東西方科技以軍事為主的巨大差距。當時只有極少數人物如林則徐、魏源等,開始對於西方科技的進步注意,並著書介紹西方事物,但包括朝廷在內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因鴉片戰爭而改變對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說對於向來所輕視的「夷人」學習。清廷的戰敗並沒有使其進行改革,反而繼續行保守的閉關政策,引致後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才出現洋務運動等的自強救國運動。
而英國享有最惠國待遇,其後各國紛紛要求此一條款,清廷失去某一特權於一國,等於失去該特權於列強,這使清廷外交上處於不利的弱勢位置。軍艦停泊口岸等特權,英國可在五個通商口岸各駐兵艦一艘,以後商港越開越多,深入內地,使國防受到威脅。香港島被割讓給於英國,開外國人要求割地先例,在後來的戰爭中更多土地被外國所奪去,使中國領土失去完整性。領事裁判權使中國司法主權受到破壞,外國人犯法不受中國法律制裁,清廷無法管制外國人在華的違法行為。
鴉片戰爭是中國簽下不平等條約的開端,一場戰爭竟簽下多達5條條約,分別為《穿鼻草約》、《南京條約》、《望廈條約》、《虎門條約》和《黃埔條約》,其中《黃埔條約》中法國取得傳教權,入侵中國傳統文化;美國人更通過《望廈條約》中取得治外法權。
㈤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性質: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意義: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准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運動的當代意義:
這場運動孕育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成為中國人民和中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五四運動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我國幾千年來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振興中華:「振興中華」的口號,是孫中山1894年在《興中會宣言》中最早提出來的。從那之後,大多數愛國志士無不以此為終生奮斗的最終目的。可以說,中國從此之後的一切革命斗爭,無一不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所取得的一切進步和成就,無一不是由於它的催動和鼓舞。五四運動的發生,就是這種精神的直接繼續。愛國學生的奔走呼號,浴血奮斗,廣大知識分子、市民、工人的積極響應和支援,最根本的動因就在於此。響遍全國的「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喚醒同胞,一致救國」等口號,最根本的含義也在於此。有的人當時在思想上雖然還沒有明確認識到這一點,純粹為愛國熱情所驅使,但他們愛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保持中國的落後,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挽救中國的危亡,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振興中華民族。
愛國主義:在五四運動中,廣大學生之所以不顧高壓,奔走呼號,他們的愛國行動之所以能得到各界知名人士、上層人物和廣大工商界群眾的支持,就是由於愛國主義的有力號召,愛國精神的強烈感染。今天,要勝利跨人21世紀,實現四個現代化,真正使中華民族振興起來,更要大力發揚愛國主義。
民主精神:新文化運動最先提出科學與人權並重(青年雜志創刊詞中的提法),隨後講「賽先生」(科學)和「德先生」(民主,當時把人權和民主當作基本上同一的概念)。後來「賽先生」和「德先生」成為「賽同志」和「德同志」,就是說,民主和科學一道,是中國共產黨歷來為之奮斗的目標。在五四運動中,民主即「德先生」是一面反封建、反專制的大旗,大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五四愛國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與民主精神的推動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民主的啟蒙和民主意識的覺醒,就不可能發生那麼大規模的愛國運動。現在,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在許多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距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目標還相差甚遠。要想盡快振興中華民族,就應該繼續高舉「德先生」的大旗,發揚民主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科學精神:在五四運動中,科學即「賽先生」與「德先生」一樣,是反封建、反迷信的另外一面大旗,並有力地促進了民主意識的發揚,反封建斗爭的開展。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的六條新的思想,第六條就是「科學的而非想像的」。他說:「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之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①[《獨秀文存》,第9頁,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 1987。]因此,在發揚民主精神的同時,還應該發揚科學精神。
解放思想:在五四時期,先進的思想家們大膽地沖破舊傳統,提出了許多振聾發聵的主張,出現了一種在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並有力地帶動了其他領域的大解放。正如毛澤東當時所形容的:「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經濟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從九重冤獄,求見青天。」①[《民眾的大聯合》(三),《毛澤東早期文稿》,第393頁,湖南出版社,長沙,1990。]正是這種思想的大解放,使五四運動成為新思想與舊思想、新文化與舊文化的分水嶺,我國20世紀第一次影響巨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並開啟了此後思想解放的先河,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中國歷史的發展。後來所發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第二次歷史性的飛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產生,以及從那時起我國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和成就,可以說都是解放思想的結果,是五四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偉大革命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這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在中國人民輿論的壓力下,向會議提出廢除袁世凱和日本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二十一條」,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膠濟鐵路以及其他權利歸還中國,同時還提出七項「希望條件」廢除勢力范圍;撤退外國軍隊、巡警;裁撤外國郵局及有線無線電報機關;撤銷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歸還租界;關稅自主等。但這些要求和希望均遭到參加「和會」的帝國主義國家拒絕。不僅如此,他們還決定將德國在山東掠奪的權利全部讓予日本,並將其寫進了《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至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完全失敗。但軍閥政府竟准備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出,舉國憤怒。5月4日,北京學生3000餘人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會後舉行了遊行示威,憤怒的愛國學生痛打了親日派官僚章宗祥,並放火焚燒了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的住宅。軍閥政府派軍警鎮壓,逮捕學生30多人。全北京學生立即實行總罷課,並通電全國表示抗議。天津、上海、長沙、廣州等地學生也紛紛遊行示威,聲援北京學生。在日本、法國等國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南洋華僑學生都開展了愛國活動。6月3、4兩日,軍閥政府又逮捕北京學生近千人,激起全國人民的更大憤怒。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漢、九江及山東、安徽等地的工人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政治罷工,上海和全國各重要城市的商人也先後舉行罷市。至此,五四運動發展到新的階段,即從開始的共產主義知識分子、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三部分人的統一戰線運動,發展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包括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范圍的革命運動--「六三運動」,運動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6日至10日,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 28日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也是中國青年運動的偉大開端。它開創了中國革命知識青年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五四運動實際斗爭的鍛煉,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造就了一批青年共產主義者。他們深入工農群眾,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領導罷工斗爭,促成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五四運動的影響
1、政治影響:揭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革命爆發以後,世界歷史進入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工人階級在運動中顯示了強大的政治威力,它以不再是資產階級的追隨者,而作為運動的主力軍在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運動的矛頭直接指向帝國主義,因為從世界革命戰線看屬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2、對中共的影響: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從、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條件。3、對學術界的影響:五四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延續和發展,它把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識分子推廣到全國群眾。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為一種風氣,同時也促進了文學革命的深入和廣泛發展,開創了中國文學時代,使中國科學和教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 4、思想方面:五四運動促進了全國民眾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種新思想陸續傳入中國,其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的思想和政局帶來巨大影響。
百日維新?
1898年(夏歷戊戌年)中國維新派在清光緒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運動。又稱戊戌維新、戊戌變法。中日甲午戰爭(1894—1985)後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企圖按照西方國家的模式,推行政治、經濟改革,爭取國家富強。維新派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設立學堂,宣傳變法主張,受到少數官僚贊助。光緒接受維新派改革方案,1898年6月11日發布國是(不要以為我打錯了,沒錯,是「國是」)詔書,宣布變法維新。在103天里頒布數十條維新詔令。新政主要內容為倡辦新式企業、獎勵發明創造;設鐵路、礦務總局,修築鐵路開采礦產;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學校,提倡西學;裁汰冗員,削減舊軍,重練海陸軍。9月21 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譚嗣同、康廣仁、林旭、劉光第、楊銳、楊深秀等「六君子」被殺害。新政全部取消,「百日維新」失敗。
百日維新: 自清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詔定國是、決定變法起,至同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後重新「訓政」止,共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主要內容有:
一、選拔維新人才。二、文教改革。三、經濟改革。四、政治改革。意義:
1、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愛國精神貫穿運動的始終。
2、廣泛傳播民主和科學的新文化運動。
3、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體現了追求真理、勇於解放。
4、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
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幹部上准
備了條件,為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早在十
九世紀末,中國人就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到馬克思學
說,但那隻是一些零星的介紹。直到五四運動之前,先進的中國
人使用的思想武器還主要是西方資產階級的進化論、天賦人權說
等。他們所嚮往和追求的大都還是西方文明。五四運動使人們受
到了一次生動的教育,西方列強的弱肉強食,俄國十月革命的影
響,迫使人們不得不對自己的追求作出新的反省。此時,《新青
年》公開發表宣言,宣稱「我們相信世界上的軍國主義和金力主
義(按:指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已經造了無窮罪惡,現在是
應該拋棄的了」。此後,有不少報刊對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學
說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也被陸續翻譯出
版。經過反復的研究、比較和鑒別,先進的中國人才在五四運動
以後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救國救民的理論武器,並在這一
思想指導下創立了中國共產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
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五四運動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一條與工農群眾相結合
的成長道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振興
中華的斗爭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們也有一個
致命弱點,即脫離廣大的工農群眾,未能真正認識到蘊藏在群眾
之中的創造歷史、扭轉乾坤的偉大力量。這也是造成舊民主主義
革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五四運動使先進的知識分子領略到了
勞動群眾的威力,開始放棄了「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逐
漸轉變了立場。於是,他們提出了「到民間去」的口號,脫下長
衫,走出書齋,深入到工農中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知識
青年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與工農大眾相結合的道路,使自己在
中國革命中所具有的「先鋒的和橋梁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正
因為如此,1939年5月4日,毛澤東同志特別號召全國的知
識青年,必須牢牢把握與工農大眾相結合的方向。這對於今天的
青年來說,仍是有現實意義的。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 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
3 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5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准備。
1、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愛國精神貫穿運動的始終。
2、廣泛傳播民主和科學的新文化運動。
3、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體現了追求真理、勇於解放。
4、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質: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意義: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准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我從各個地方找的都還不錯
㈥ 五四運動的意義
歷史意義:
1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內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 這次運動中容,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
3 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5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准備。
㈦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0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具有深遠影響。
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斗的偉大傳統。
(7)五四運動和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五四精神的基本核心是愛國主義。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體現,也是注入了新的世界觀因素的結果。「振興中華」的口號,是孫中山先生於1894年在《興中會宣言》中最早提出來的。
從那以後,大多數愛國志士無不以此為終生奮斗的目標。可以說,中國自此之後的一切革命斗爭,無一不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所取得的一切進步和成就,無一不是受它的催動和鼓舞。
站在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把五四精神概括為三點,即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追尋時代潮流的科學民主精神。
五四精神的形成以及它所以能夠帶來破天荒的變化和巨大影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於五四運動的開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敞開了大門,從而為改變中國近代歷史的航向與航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
這一點,是決定五四運動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樹立開先河的地位、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上豎起「現代」的明確界標的根源。
㈧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的經歷和意義的文章,急~~
為了弘揚五四精神、彰顯五四運動的意義,近年報刊雜志刊登了不少風格各異、觀點不同的研究五四的文章,學術團體、科研機構舉行了各種形式的座談會、研討會。筆者選取了國內主要學術刊物上的相關文章作為研究對象作一綜述。
總體性研究向縱深發展
近年研究文章中,有部分論者從宏觀上把握五四運動,從總體上探討五四運動對20世紀中國的影響,也有論者將五四運動放到20世紀的大視野下面進行回顧與反思。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變: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其獨特的啟蒙性和開創性獨立於第一次歷史巨變與第二次歷史巨變之中,五四運動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分水嶺(新舊民主革命),而且在中國社會進程中也具有劃時代性的標志。有研究者指出"五四運動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全面啟動"、"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 。這樣的見解是站在20世紀末來打量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後提出的論斷,認識有其獨到之處。
五四新文化運動被稱為國民"最後之覺悟",啟蒙的結果是人的覺醒與人的思想的解放。石仲泉認為:20世紀中國有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延安整風運動、1978年的真理標准討論。五四運動是思想解放的開端,延安整風和真理標准討論是五四運動思想解放的繼續和發揚光大。 五四的思想解放的影響是深遠的,有論者指出:作為一場政治運動或政治事件,五四運動有一定的時限,而它所蘊涵的思想認識、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則融入到中國近代政治發展之中。由是觀之,文化--政治的歷史互動關系。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政治文化逐步由傳統向現代轉化。
五四精神一直為研究者所關注。五四的精神到底是什麼呢?有研究者提出:"愛國主義是其精神源泉,民主與科學是其中的核心,勇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解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quot;
對五四運動作總體性評價也是研究者談論較多的話題。有論者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包括三個層面:思想解放層面、文學革命層面、學術解放層面。 另有人指出:"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未完成的現代性啟蒙。它奠定了中國文化轉型的現代方向,但卻徘徊於文化與政治、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之間,而未能完成顯得性的價值整合。" 也有論者對五四運動的一些基本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如對五四運動的主要領袖、基本口號、思想主體等提出新見解。認為"打倒孔家店"並非是五四運動的口號,"激進主義是五四運動的支流,多元文化的綜合創新才是五四精神的主潮。"
具體研究的重大突破
具體問題的探討涉及到五四運動的方方面面,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全方位的、多元化的、立體的考察。研究沒有局限於五四運動的性質、意義、經過等老生常談的問題,也不止於原有的研究范圍。由於研究領域的拓寬,研究視野的伸展,對五四運動的一些具體問題,研究者們挖掘了一些新材料,貢獻了一些新觀點,使五四運動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首先,對五四時期各個社會界別與五四運動的關系研究有新的突破。五四時期各社會界別都牽涉到運動之中,每個界別都作用其中。以往的研究對這方面已有涉及,但仍然忽略了對有些界別的研究。如對省議會在五四運動中的作用問題。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樣:"到目前為止,僅就政治運動方面而言,舉凡運動中的學、工、商、農、軍界,已均有論及,唯對運動中作為政府與民眾之中的中介、並在運動中發揮特別作用的各省議會,尚未見有所論及。" 通過對五四時期省議會在當時的表現研究,論者提出了"省議會是五四運動的支持者和參加者"的觀點。這個研究填補了這方面研究的空白。又如,對商人在五四運動中的作用雖以往已經涉及,但具體分析地方商會對運動的態度卻研究鮮見。朱英在《上海總商會與五四運動》一文中,指出了上海商會在運動中的右翼態度,總商會與中小商人積極支持五四運動是不和諧的,這最終導致了上海總商會的改組。 這個研究就更具體細致,使五四運動的研究更豐滿。
其次,五四時期反封建、反傳統導致社會風俗的變化,為研究者所注意。有論者指出"五四運動對中國近代風俗產生深刻影響" ,批評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的舊風俗,提倡新生活成為當時進步青年的主張;並且,新式知識分子以各種方式向民眾進行移風易俗的宣傳,這最終促使五四及五四之後社會風俗的改變。社會風俗的變遷直接導致了家庭婚姻觀念的根本變化,這方面的變化同樣是研究者微觀研究的對象之一。五四時期,新式知識分子對傳統家庭進行了批判,對現代家庭觀念進行了探索和建構,從而形成了一種頗具現代色彩且產生廣泛影響的家庭改革思潮。有論者指出:"對傳統家庭觀念的重新審視和對新家庭觀念的重建,既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封建傳統的突破口,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想解放、價值重建的成果。"
另外,有論者對五四時期婦女解放觀作了深層次的分析,提出:五四時期婦女解放觀包括政治層面(主張男女平等和婦女參政)、經濟層面(婦女如何在社會上取得經濟獨立地位等)、文化層面(如何提高婦女素質並引導她們步入新文化殿堂)。 也有論者從五四時期提倡個性解放的原則出發,指出五四時期婦女的解放是婦女以活生生的"人"的覺醒為標志,並從當時婦女的面貌(服飾、發型等)和婦女對婚姻家庭的態度,以及婦女對社會的參予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是中國婦女解放的先聲。
一些研究者對五四運動與傳統文化、現代文化的關系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如袁偉時的《新文化運動激進主義》探討了20年代中國政治的激進主義問題。也有學者探討了五四運動與國際的關系,如羅志田的《西方的分化:國際風雲與五四前後中國思想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側重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國際環境對中國思想界的影響。還有論者從考據的角度,對Democracy(民主)一詞譯語的變化,分析了五四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的民主觀的變化的原因(朱志敏:《五四運動前後Democracy譯語演變之考察》載《黨史研究與教學》1999年第2期)。岳明君的《從"賽"先生到"科教興國"》以發展的眼光論述了五四時期的科學觀對今天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總之,研究的領域在不斷拓寬,討論的問題在不斷深化。
對五四人物研究的新突破
五四時期的人物始終令研究者著迷,研究表現出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對以往人們比較關注的人物的研究有新的論述,二是一些陌生的人物進入研究者的視野。
五四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如陳獨秀、胡適等在今天依然是熱點。沈寂的《再論陳獨秀與新文化運動》一文從"一枝獨秀"、"汝南晨雞"、"文藝復興"、"順逆時差"四個方面,探討了陳獨秀之所以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帥的原因 。也有論者從更加微觀的角度對陳獨秀進行了分析,如陳獨秀的宗教觀在五四運動時期經歷了一個由力主廢棄宗教到倡導基督教的過程。 又如對胡適的研究也突破了以往的觀點。研究者對胡適在"問題與主義之爭"中的作用,並沒有完全否定,相反肯定了胡適的積極一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對蔡元培的評價。有些論者認為:蔡元培不僅同情和支持了五四愛國運動,而且領導了這場運動, 且發揮了特別作用,將蔡元培突出地排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精神領袖的首位,即蔡元培、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
另外一些重要的五四人物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研究者認為楊匏安是五四時期對開拓心理學、美學領域和傳播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新文化先驅,並提出五四時期傳播馬克思主義代表是"北李(李大釗)南楊(楊匏安)" 。研究者將張東蓀放在五四時期的特定歷史環境中考察,認為張東蓀無疑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但"由於其在五四時期社會主義思潮中宣傳基爾特社會主義,長期被學術界當作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對立面看待。其實,這有很大的片面性" 。另有研究者認為張東蓀在20年代的社會主義論戰中並非一無是處,張東蓀主張20年代中國應走資本主義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
對五四時期過去鮮有研究的人物,也有涉及。王希天是五四研究中的陌生人物。陳鐵健的文章根據王希天旅日好友周恩來的早期日記等資料,論述了王希天的活動和思想,認為王希天是五四愛國先驅。 高一涵也是五四研究中的空白點。有論者認為高一涵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早期重要人物,提出"在《新青年》創刊伊始,發表文章最多,任務最重的當屬高一涵。可以說,在《新青年》陣營中,高一涵是陳獨秀的最重要助手" 。此外,對曾經參加或者身受五四影響的人物如錢玄同、顧頡剛、張聞天、馮友蘭等以往不被人注意的人物,研究者也有了涉及。
區域性研究的延伸
對於五四運動的研究,最初一般鎖定在運動的性質、經過、意義、影響等宏觀層面,隨著新史料的挖掘和資料的開放,五四運動的研究領域不斷的拓寬,研究程度不斷深化。研究對象早已突破了對運動的主力--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商人的界線,研究的眼光移到具體界別和特定的區域,視角也由國內轉到國外。
五四運動在全國各地都有重大影響,對運動的區域性研究一直為研究者關注。趙俊清指出:五四運動在黑龍江等地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運動中,學生、工人奮起響應,積極投入斗爭的洪流,與北京斗爭相呼應,與全國其他省會的斗爭相呼應,構成五四反帝反封愛國運動的一部分, 五四運動不僅在大陸影響深遠,在隔海相望的寶島台灣也激起了陣陣波濤,有研究者指出,"這股沖擊波使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發生始料不及的變化: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民族自信心逐漸恢復,反日本殖民運動的啟蒙運動深入開展,台灣的文學史也從此掀開了嶄新的篇章?quot; 五四運動不僅在國內以摧朽拉枯之勢席捲全國,而且對海外也有較大的影響,如對五四運動在日本、南洋等地的影響也有研究者做了考察。
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友平的文章,該文考察了留日學生與五四運動的關系,提出:"留日學生首先提出了五四運動的兩大中心口號和斗爭目標--'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對五四運動的決策和實施起了關鍵的作用,留日學生實為五四運動爆發之一重要動因。"該文考察的結論是:"東京的五四運動有利地推動了國內五四運動的發展。" 海外華僑對五四運動的態度以往完全被研究者所忽略,任貴祥的文章填補了這一空白。他選取海外華僑居住較多的歐、亞、美三大洲作為研究對象,以詳細新穎的資料論述了海外華僑對五四的聲援活動,該文認為:"五四運動傳到海外後,華僑熱血沸騰、群起聲援,與國內反帝愛國運動遙相呼應,構成了五四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注熱點、直面難點
如何看待五四運動中的反傳統,歷來是五四運動的評議中的焦點。90年代以來,隨國內文化保守思潮的興起,反傳統問題再次引起激烈的爭論。烘峻峰認為:"反傳統是五四思想啟蒙的手段,"並且提出反傳統的三個層面:道統的否定(否定孔子之道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學統解構(改變傳統學術--儒家學說為中心、以史學、子學、文學為附庸的框架)、文統革命(結束文言分離的局面)。該文認為反傳統並非拋棄傳統,它只是啟蒙的手段。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李良玉,他對80年代以來不正確解釋五四反傳統的觀點進行了反駁(李良玉:《五四運動與全盤反傳統問題》載《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對近年來指責新文化運動應對本世紀激進主義泛濫負責,認為五四的"全盤反傳統"造成中國的文化"斷裂"的論調,袁偉時通過大量事實給予了回答,指出:造成激進主義思想在中國泛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最根本上的原因是制度上的原因。提出?quot;繼承五四首要的是繼承和回歸當時已經初具規模的現代思想文化和教育制度,完成告別中世紀的變革。" 畢春麗也對五四是"全盤反傳統"、"過激主義"的詰難進行了反駁,指出五四是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真理、以民主和科學為口號的啟蒙運動,五四運動並沒有全盤反傳統,也非過激運動(《也談五四時期的"全盤反傳統"和"過激主義"》載《東岳論壇》1999年第2期)。
針對有人非難和否定五四批孔,呂明灼進行了回應。他認為五四時期儒家倫理已經成為自由平等的對立面,孔教已不適應現代生活,並且孔教淪為軍閥專制統治的工具,因此批孔是正確的、進步的、不容否定的(《再論五四批孔》,《齊魯學刊》1999年第3期)。
"關於問題與主義之爭"始終是學術界爭議的焦點,於興衛指出,胡適提出的"問題與主義"之爭確是當時思想界的一大頑疾,並非無的放矢,而且"談主義"本身也離不開"研究問題",當時胡適提出的實驗主義有反封建的作用,因此不能全盤否定問題與主義之爭中的胡適。 於興衛在另一篇文章《如何看待五四時期的問題與主義之爭》(《河北學刊》1999年第3期)中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認為爭論是"政治論戰",不是平等的學術討論。倪培強、池中蓮對這一問題也進行了反思,基本上肯定胡適在爭論中有積極意義的一面,認為全盤否定是不科學的,當然也不宜完全肯定,對歷史人物不能簡單地肯定或否定,應當實事求是(《也談"問題與主義"之爭及其影響》,《新疆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將就湊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