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CM的發展史
脈沖編碼調制是抄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記錄媒體之一的CD,80年代初由飛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脈碼調制的音頻格式也被DVD-A所採用,它支持立體聲和5.1環繞聲,1999年由DVD討論會發布和推出的。脈沖編碼調制的位深度,從14-bit發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采樣頻率從44.1kHz發展到192kHz。PCM脈碼調制這項技術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則越來越來小。只是簡單的增加PCM脈碼調制位深度和采樣率,不能根本的改善它的根本問題。其原因是PCM的主要問題在於:
(1)任何脈沖編碼調制數字音頻系統需要在其輸入端設置急劇升降的濾波器,僅讓20Hz-22.05kHz的頻率通過(高端22.05kHz是由於CD44.1kHz的一半頻率而確定)。
(2)在錄音時採用多級或者串聯抽選的數字濾波器(減低采樣頻率),在重放時採用多級的內插的數字濾波器(提高采樣頻率),為了控制小信號在編碼時的失真,兩者又都需要加入重復定量雜訊。這樣就限制了PCM技術在音頻還原時的保真度。
⑵ 急求帶通濾波器的國內外發展!!!
帶通濾波器(band-pass filter)是一個允許特定頻段的波通過同時屏蔽其他頻段的設備。比如RLC振盪迴路就是一個模擬帶通濾波器。 一個理想的帶通濾波器應該有平穩的通帶(bandpass,允許通過的頻帶),同時限制所有通帶外頻率的波通過。但是實際上,沒有真正意義的理想帶通濾波器。真實的濾波器無法完全過濾掉所設計的通帶之外的頻率的波。事實上,在理想通帶邊界有一部分頻率衰減的區域,不能完全過濾,這一曲線被稱做滾降斜率(roll-off)。滾降斜率通常用dB度量來表示頻率的衰減程度。一般情況下,濾波器的設計就是把這一衰減區域做的盡可能的窄,以便該濾波器能最大限度接近完美通帶的設計。 還有這樣的定義:具有單一的傳輸頻帶(或具有小的相對衰減的通帶)的濾波器,它從大於零的下限頻率延伸到有限的上限頻率。除了電子學和信號處理領域之外,帶通濾波器應用的一個例子是在大氣科學領域,很常見的例子是使用帶通濾波器過濾最近3到10天時間范圍內的天氣數據,這樣在數據域中就只保留了作為擾動的氣旋。 在頻帶較低的剪切頻率f1和較高的剪切頻率f2之間是共振頻率,這里濾波器的增益最大,濾波器的帶寬就是f2和f1之間的差值。
⑶ 切比雪夫濾波器的發展史及國內外的現狀
希望高指點!我在做模擬濾波器模塊,但希望通帶內比較平滑……謝謝!
⑷ 維納濾波的發展
20世紀40年代,維納奠定了關於最佳濾波器研究的基礎。即假定線性濾波器的輸入為有用回信號和噪答聲之和,兩者均為廣義平穩過程且知它們的二階統計特性,維納根據最小均方誤差准則(濾波器的輸出信號與需要信號之差的均方值最小),求得了最佳線性濾波器的參數,這種濾波器被稱為維納濾波器。在維納研究的基礎上,人們還根據最大輸出信噪比准則、統計檢測准則以及其他最佳准則求得的最佳線性濾波器。實際上,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最佳濾波器與維納濾波器是等價的。因而,討論線性濾波器時,一般均以維納濾波器作為參考。維納濾波是40年代在線性濾波理論方面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利用平穩隨機過程的相關特性和頻譜特性對混有雜訊的信號進行濾波的方法,1942年美國科學家N.維納為解決對空射擊的控制問題所建立。
⑸ 開關電容濾波器的發展
開關電容濾波器可實現低、高、帶通、帶阻等特性。音頻范圍的開關電容內濾波器在PCM等數字通信系容統,語音識別系統中應用已很普遍;高頻開關電容濾波器已用於彩色電視接收機中,更高頻率的應用以及開關電容電路的非濾波運用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幾年來有很大發展。開關電容技術已是模擬集成電路家族中的重要成員。
⑹ 求寫一段光學濾波器的發展史
光學濾波器一般有諧振腔構成,入射的光只有在一定頻段才能通過諧振腔,其餘波內長段被反射
普通容濾波器是指電路的濾波器?按照模擬電路中的說法,分有源和無源,無源濾波器用簡單的電阻電容電感可以構成低通高通濾波,有源的是用運放和電阻電容構成,具體可參考任何一本模電書。當然現在的濾油器先進多了,以上都是最簡單最基本的
⑺ 數字濾波器的應用前景
數字濾波器的發展前景非常大,以下是產品簡介
1、產品特點:低損耗高抑制;分割點版准確;雙銅權管保護;頻蔽好防水功能強。
2、產品用途:產品用途廣泛,多使用於很多CATV有線電視系統。並能有效的除掉通頻帶以外的信號和多餘的頻段、頻率的干擾。
3、產品參數:濾波器頻率點5-230MHZ,能准確有效的保留廣電有線電視模擬信號頻率。
詳細內容參考 http://go20080808.ok.blog.163.com/blog/#m=0
⑻ 無源濾波器的發展歷程
3.1、1917年美國和德國來科學家分自別發明了LC濾波器,次年導致了美國第一個多路復用系統的出現。
3.2、20世紀50年代無源濾波器日趨成熟。
3.3、自60年代起由於計算機技術、集成工藝和材料工業的發展,濾波器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並且朝著低功耗、高精度、小體積、多功能、穩定可靠和價廉方向努力,其中小體積、多功能、高精度、穩定可靠成為70年代以後的主攻方向。導致RC有源濾波器、數字濾波器、開關電容濾波器和電荷轉移器等各種濾波器的飛速發展;
3.4、到70年代後期,上述幾種濾波器的單片集成已被研製出來並得到應用。
3.5、80年代,致力於各類新型濾波器的研究,努力提高性能並逐漸擴大應用范圍。
3.6、90年代至現在主要致力於把各類濾波器應用於各類產品的開發和研製。
當然,對濾波器本身的研究仍在不斷進行。
⑼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的發展歷史如何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新一代的精密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由於其全球性、全天候以及連續實時三維定位等特點,在軍事和民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GPS導航和定位技術已向高精度、高動態的方向發展。但是由於GPS定位包含許多誤差源,尤其是測量隨機誤差和衛星的幾何位置誤差,使定位精度受到影響。利用傳統的方法很難消除。而GPS動態濾波是消除GPS定位隨機誤差的重要方法,即利用特定的濾波方法消除各種隨機誤差,從而提高GPS導航定位精度。 經典的最優濾波包括:Wiener濾波和Kalman濾波。由於Wiener濾波採用頻域法,作用受到限制;而Kalman濾波採用時域狀態空間法,適合於多變數系統和時變系統及非平穩隨機過程,且由於其遞推特點容易在計算機上實現,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此,本文對Kalman濾波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首先概述了GPS的組成、應用及最新動態。在此基礎上介紹了GPS的導航定位原理,給出了衛星可見性演算法、選星演算法及定位演算法。然後介紹了卡爾曼濾波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對動態用戶的飛行軌跡進行了模擬,對「singer」模型下的8狀態和11狀態卡爾曼濾波演算法進行了模擬分析,同時對「當前」統計模型下11狀態卡爾曼濾波演算法進行了模擬分析,並對濾波前後的定位精度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就如何提高濾波器的動態性能作者提出了改進演算法,即自適應卡爾曼濾波演算法、帶漸消因子的優化演算法及改進的優化演算法,並分別進行了模擬分析。最後作者將卡爾曼濾波演算法分別應用於GPS/DR和GPS/INS組合導航定位系統中,並分別對這兩種系統進行了建模和模擬分析,取得了較理想的結果。 本文的研究工作,對改進傳統的濾波方法有一定的參考和應用價值,並對卡爾曼濾波方法在提高GPS動態導航定位精度方面的應用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