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海洋歷史文化

海洋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5 05:01:30

1. 青島海洋歷史

青島的海之所以多情、浪漫,有風韻、有魅力,遼闊而不平淡,使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這是因為青島的海更貼近城市,更趨於自然,更有親和力,也更加豐富。
海對青島人來說,既是城市的一種依賴和嚮往,也是城市空間上的一段「留白」。它每天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每天的槳聲燈影里,都伴隨著城市的律動和呼吸。
海是青島這座古老而現代城市的「原生色」和「廣告色」,也是青島人最喜愛的顏色。比如,在所有的青島著名企業商標中,幾乎都有海的動感和顏色。像海爾、海信,不僅企業商標上有,就連企業的名稱中,也少不了一個「海」字。再如青島啤酒、澳柯瑪等等,它們不但將啤酒花和浪花「結合」了起來,而且還將海洋與青島大型骨幹企業的發展遠景「結合」了起來。因此,我們不得不說,青島的海不僅僅有一種天然之色,還有我們還常常能夠感受到一種偉岸與氣魄。青島之海,藍色的春之聲、夏之情、秋之趣、冬之夢。
海與生活
從開始走路的時候起,就學會了「趕海」,這也許是青島人所獨有的一種生活方式。再大一點,青島的孩子們會一個「猛子」扎到大海里去,到大海里去尋找人生。然而,無論是「趕海」也好,扎「猛子」也好,青島人是在接受大海的最初考驗。童年的「考試」合不合格,長大之後收獲明顯是不一樣的。
海水可以將你「托浮」起來,也會將你淹沒掉,這是大海教會青島人的一種看待世態炎涼的法則。青島人不自大,不自卑,不自滿,不自負,不停止前進的腳步,不虛度如水似流的年華,這也是大海的一種本能。而青島人也落落大方地繼承了這種本能。
青島人都做過大海的夢,都聽著濤聲上課、讀書,都將海比喻成一種力量的象徵。比如稱別人酒量大,是「海量」;說你氣量大,是「海含」;稱人或物多得數不過來,就是「海了」。還有,稱一些沒有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就說「胡吃海侃」;家裡用的大碗,叫「海碗」。
半個多世紀以前,在青島的大海里,德國人還曾設置過一種鑄鐵機械發聲器,能夠通過「哨聲」預報海風、海浪和海霧,青島人就叫它是「海牛」。「海牛」是青島的一種城市風景,沾染著19世紀殖民文化的難以抹去的印記。
文化之海
在青島的文化中,我們不難看到、或者是找到大海的影子。
在青島的近現代建築中,有好多建築浮雕上,都有象徵大海的裝飾性花紋、「水紋」。像膠澳總督官邸迎賓館的外立面上,就有這種花紋、「水紋」。不僅如此,其東面的花崗岩山牆上,還有纜樁、錨鏈和水手結。有些建築,青島人在修建時,還將船的形象、塔台和舷窗也包容在了建築文化中,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些文化特質,也是大海所賦予的,是大海為青島人展現出如此寬闊的生活畫面。
青島的水族館、海產博物館和海洋生物標本館,既是青島海洋生物的科學研究機構,也是向人們進行海洋科普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在這里,人們可以聽到大海的呼喚,看到海底的另一個神秘世界。在不久的將來,青島作為「帆船之都」,一定還會有一座帆船博物館,以展示青島海洋城的航海文化和早期的漁民生活及海洋探險等。
海的概念
在青島人的思維空間里,海就是厚道、寬容、大度、好客、熱情和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代名詞。在青島的地理版圖中,青島只是一個狹長的半島,三面被大海包圍著、呵護著。大海就像充滿神力的母親一樣,用她那雙溫情的大手,捧著青島。所以青島人總是在一種自豪、自我欣賞的情緒中生活著,就像生活在桃花源里一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既感覺自己是生活在世界的邊緣,也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似乎高山、大海、綠樹、藍天都環繞在自己的周圍,自己是天之驕子。
青島人的許多人生境遇都要去對大海訴說,讓大海知道。不管是什麼時間,只要站在大海面前,他就有了安慰,有了信心。所以,即使是一個在外出差的人,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海邊走走,在紅礁石上坐坐,好象只有大海能夠讀懂他此時此刻的心思。
有時,大海也是青島人的晴雨表。比如今天的天氣如何?不看「天氣預報」,他們也能從大海的顏色和浪花的大小中識別出來。因此,大海教會了青島人許多東西。這里說的當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然之海,面是由海洋所派生出來的「社會之海」。例如,明代倭寇對於青島沿海的長期騷擾,清末俄國軍艦的突然停泊和德軍「侵佔膠州灣」,後來日軍和美軍在這里的長期侵佔,還有青島作為「自由港」所迎來的進進出出的各國大型商船……。
往大處說,青島的海就是無盡的天空,你平時可以不去關心她,但她卻永遠注視著你;往小處說,青島的海還像一隻平平常常的紐扣,你每天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接觸到了她,她對你是那麼的重要和有用、忠於職守,可你卻並不能真正地理解她。

打個比方說,如果青島的山是一部古代史的話,那麼青島的海就是遠古史,而青島的城則是近現代史。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青島的山所擎起的,是古代的人文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漢代馴虎山上童恢伏虎的故事、秦始皇游嶗山的傳說、李白所留下的著名詩篇《寄王屋山人孟大融》,還有張三豐、邱處機在嶗山修煉的故事。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蒲松齡所留給我們的千古佳話,《嶗山道士》和《香玉》。在老市區的一座座山頭上,我們還能找到明代初年所設立的一座座烽火墩堡的歷史遺跡及其它。
而青島的海,在一萬年以前,這里還是一片廣袤的大草原、密林和濕地。當時的膠州灣和黃海海域上,生活著猛獁象、麋鹿等大型動物。直到有一天,在大陸板塊和火山的運動下,膠州灣里灌滿了海水,青島的山下才出現了一片汪洋。
青島的城,初建於明初,也就是1368年的洪武元年。這是青島城池史以青島為坐標的最早記錄。當時青島的城,名叫「浮山所」,就是現在的山東路和香港路一帶。這座城是為了抵禦倭寇而建,也是明王朝屯墾戍邊的一項重要措施。
眼下,浮山所的老人還有這樣的一些傳說。明代浮山灣里,教練水師的帆船經常是一字排開,一眼望不到邊。那船上的紅黃旗幟,如叢林一般,遮天蔽日,蔚為壯觀。這是青島作為古代城市的一種真實寫照。
而青島作為現代都市,卻是始自1897年的德國侵佔時期,至今也不過是一個「百年青島」。這個青島之城的格局與先前有所不同,即將山和海都作為城市的參照系,把城建在山海之間,享受著大自然所賜予的山海氣蘊,吸納嵐光海色。於是,經過百年戰火的洗禮和建設,一座海濱之城拔海而起,依山而立,成為祖國的東方門戶。
歐陸之城
青島這座城市一向被稱作是「東方瑞士」、「萬國建築博覽」之城。它的城市品質,還被總結為「紅瓦、綠樹、碧海、青山」。這就是說,青島有瑞士的靜謐和小巧,還有各式各樣的典型建築。城中大片大片的紅瓦頂,是指建築的規模和氣派;而綠樹成蔭的街道,又構成了其峰迴路轉的幽深;而碧海和青山,又作為城市的兩大「動態背景」,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所以,凡是到過青島的遊客,無不為這里的山海城渾然天成而感嘆。其實,這就是青島的美妙迷人之處,也是一種歐陸風情。
有人說,青島最美的地方是其城市的建築緊緊貼著大海,道路也隨著大海的彎曲而不斷延伸。還有人說,青島的山是把城和海都擁抱在自己的懷里,襟紅瓦和碧海。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而實際上,青島之城是山和海的有機組合和填充。沒有這揚揚灑灑的城市風光,青山和碧海就缺少了靈性。
城市語言

2. 簡述傳統文化、嶺南文化、海洋文化的概念

嶺南文化是悠久燦來爛的中華文化的源有機組成部分。嶺南先民遺址的出土材料證明,嶺南文化為原生性文化。基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和融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嶺南文化務實、開放、兼容、創新。嶺南學術思想,吸取由中原相繼傳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並進行創新,孕育出不同風格的思想流派,如江門學派等。在近代,嶺南得風氣之先,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多種文化思潮交錯而織成絢麗多彩的畫面,孕育和產生出以康有為、孫中山等為代表的近代中國的一代先進人物。

3. 海洋文明古國是什麼

海洋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領先於人類發展的社會文化。所以,一種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稱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領先於人類社會的發展,二是這種領先主要得益於海洋文化,兩者缺一不可。

一種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較發達的海洋文化,並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尼羅河;古巴比倫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兩河;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得益於海洋的不多,盡管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也創造了豐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古代日本文明與海洋的關系遠比中國文明與海洋的關系密切,然而其文明程度卻遠不如以長安為中心的中華文明,所以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太平洋諸島的土著文化,其文化與海洋的關系雖然十分密切,也創造了一些海洋文化,但卻落後於時代的發展,當然更算不上海洋文明。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發展成海洋文明。

基本特徵
按照目前廣義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們從遠古時代起就開始與海洋打交道,創造了與海洋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這就是海洋文化,它是人類與海洋有關的創造,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創造。具體說來,海船,航海,有關海洋的神話、風俗和海洋科學等都是海洋文化。本文所使用的海洋文化就是指具有這樣的內涵和外延的概念。

文明,按《辭海》的解釋:「指人類社會進步狀態,與『野蠻』相對。」國外也有與此相類似的定義。(1)本文取文明的這一定義,對海洋文明作出這樣的界定:海洋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領先於人類發展的社會文化。所以,一種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稱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領先於人類社會的發展,二是這種領先主要得益於海洋文化,兩者缺一不可。一種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較發達的海洋文化,並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尼羅河;古巴比倫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兩河;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得益於海洋的不多,盡管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也創造了豐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古代日本文明與海洋的關系遠比中國文明與海洋的關系密切,然而其文明程度卻遠不如以長安為中心的中華文明,所以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太平洋諸島的土著文化,其文化與海洋的關系雖然十分密切,也創造了一些海洋文化,但卻落後於時代的發展,當然更算不上海洋文明。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發展成海洋文明。從這樣一種思路出發,我們首先要確定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海洋文明,分析這種文明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尋找後來海洋文明的發展,最後總結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點和優勢,以使我們對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認識有一個新的高度和新的起點。

考察人類有據可考的歷史,按上述的標准要求,第一個有充足的史料證明的海洋文明當是古希臘文明。

4. 海洋歷史有哪些

(從史前到18世紀末)
海洋學知識是在海洋生產實踐和航海探險中開始累積的。這個時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古代階段和海洋地理考察階段。
古代階段
(從史前到14世紀) 在中國,5000年前出現了獨木舟,3000年前出現了木帆船。公元前200~公元100年,中國沿海航線已經暢通,並開辟了通過朝鮮半島到達日本諸島,繞過中南半島到達印度和斯里蘭卡等航線。據文獻記載,公元12世紀初中國人已把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距今4000~5000年前,居住在地中海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希臘克里特島的居民,已具有一些海洋知識。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腓尼基人曾利用太陽和行星的位置確定方位,開辟了從直布羅陀海峽遠航大西洋的航線,發現了加那利群島。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人通過紅海,進行了環非洲的航行。公元前5世紀,出現了以地中海為中心的地圖。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之間,挪威人曾越過大西洋,發現了格陵蘭和紐芬蘭,並在那裡從事漁業活動。
由於航線的開辟和航海活動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海洋現象的認識。其中突出的是對潮汐現象及其成因的認識。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在《氣象學》中記載了潮汐現象;古希臘皮西亞斯記錄了大潮與小潮,發現了潮汐主要起因於月球。公元前2世紀,巴比倫賽留卡斯在波斯灣對潮汐進行觀察,並與地中海(幾乎無潮汐)進行了比較,還發現波斯灣日潮不相等現象。公元前1世紀,古希臘波西東尼斯(Posidonius,波塞多紐)在加的斯觀察潮汐,發現潮差受月球相位的影響。公元1世紀,中國王充明確地指出潮汐同月相的相關性。公元8世紀,中國竇叔蒙在《海濤志》中,不僅指出了潮汐和月相的相關性,而且論述了海洋潮汐變化逐日、逐月、逐年的周期性,建立了現知世界上最早根據月球位置推算出每月和每天高、低潮的圖解表。公元11世紀,中國燕肅在《海潮論》中分析了潮汐與太陽和月球的關系,潮汐的月變化以及形成錢塘江涌潮的地理因素等。
海洋生物知識隨著航海也積累起來,如公元前300多年,亞里士多德在《動物志》中記載了愛琴海 170多種動物;公元前2~前1世紀,中國的《爾雅》除記有海洋動物外,還有海藻的記載。
古代海洋探險的另一大貢獻是證實地球的形狀。公元前5世紀,巴門尼德宣稱地球是圓的。公元前250年左右,厄拉多塞尼計算出地球的圓周長為 39690公里,與地球的實際周長十分接近,並畫出了地球的經緯線,提出了繞地球航海一周的想法。公元2世紀中葉,托勒密地圖繪有海洋。他指出大西洋和印度洋同地中海一樣,是閉合的大洋,並認為地球東西兩點彼此十分接近,如果向西航行,則可以抵達東端。這一觀念在1300多年後,啟發了哥倫布的向西遠航的設想。

5. 海洋的歷史

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已開始海洋捕撈。在山東省膠州市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有大量海魚骨骼和成堆的魚鱗。經鑒定,它們分隸於鰳魚、梭魚、黑鯛和藍點馬鮫等3目4科。說明約在4000~5000年以前,中國沿海先民已能獵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間洄遊的中、上層魚類,人們對海洋魚類習性的認識已有一定的水平。記述公元前11~前6世紀周朝情況的《詩經》中,多次出現「海」字,並有江河「朝宗於海」的認識。西漢時期,已開辟了從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的航線。據記載,三國時出現了中國第一篇潮汐專論──嚴畯的《潮水論》(已佚)。唐宋時期,中國的潮汐研究已達到很高水平。明代時,出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區性海產動物志──屠本畯的《閩中海錯疏》。1405~1433年,明朝鄭和 7次下「西洋」,最遠到達赤道以南的非洲東海岸和馬達加斯加島,比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的航行(1492~1504)要早半個多世紀,而且在航海技術水平和對海洋的認識上,也遠遠超過當時的西方。可見,在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對海洋的認識和利用在世界上是居於前列的。
中國古代對海洋的認識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貌、海洋氣象、海洋潮汐和海產生物4個方面。同時,為了利用灘塗和抵禦海洋自然災害,在海岸防護和圍墾工程方面,也取得許多成就。
海陸分布和海洋地貌知識 戰國時代,齊國的鄒衍(公元前305~前240)曾提出一種海洋型地球觀──大九洲說,闡述了世界海陸分布的大勢。他認為世界很大,像中國這樣大的陸地有81個,彼此被「裨海」相隔,又都被「大瀛海」環繞,再外面才是天地接壤之處。這里所說的「裨海」和「大瀛海」,分別相當於今日的「海」和「洋」。
晉代葛洪在《神仙傳》一書中,提出「東海三為桑田」、明確地表達了海陸屢有變遷的思想。
中國古代主要採用地文導航,所用的水路簿、針經和海圖,均盡可能地詳載航線上可用於導航的地貌:山形、水勢、島嶼、暗礁、港灣和海底泥等。例如保存至今的明代胡宗憲《籌海圖編》中的《沿海山沙圖》、《沿海郡縣圖》、《登萊遼海圖》,《鄭開陽雜著》中的《萬裏海防圖》、《海運全圖》,茅元儀《武備志》中的《海防圖》和《鄭和航海圖》等。其中,記載海洋地貌最為詳盡的是《鄭和航海圖》,該圖是中國傳統繪圖方法繪制海圖的高峰, 較正確地繪有中外島嶼846個,並分出島、嶼、沙、淺、石塘、港、礁、硤、石、門、洲等11種地貌類型。
中國古代海塘圖實際是河口海岸地貌圖,如清代方觀承《兩浙海塘通志》和翟均廉《海塘錄》中的圖。圖中明顯可見海塘分布並不連續,低平的海岸有海塘分布,塘外有大片灘塗;而海岸山地則沒有海塘。
海洋氣象知識 中國古代有關海洋氣象知識的書籍很多,僅《漢書·藝文志》中提到西漢時海中占驗書就有136卷,其中《海中日月彗虹雜占》有18卷。至元、明兩代,人們把水手和漁民的天氣經驗用五言和四言的韻語表達出來。如明代張燮《東西洋考》中記有「烏雲接日,雨即傾滴」,「迎雲對風行,風雨轉時辰」,「斷虹晚見,不明天變,斷虹早掛,有風不怕」等。
在海事活動中,風是至關重要的天氣要素,所以在古代對風的認識較為深刻。中國古代水手、漁民知道用各種方法預測海洋風暴。他們把一年中海上常有風暴的日期記下來,稱為「暴日」或「颶日」。一些航海書籍中記有全年暴日及其名稱,如《順風相送》中有逐月惡風條。並總結出暴風季節發生的規律和暴日在不同時節的頻率,從而找出海上活動的危險期和安全期。古代預測台風的一種辦法是觀察海洋現象。海洋長浪有很高的運動速度,台風還在外洋時,其形成的長浪已傳播到近海,形成涌浪,造成潮汐異常、海底淤泥攪起、海水發臭、海洋動物表現異常等現象。人們把上述現象稱之為「天神未動,海神先動」,並把這種無風的涌浪稱為「移浪」或「風潮」。
中國很早就以風作動力,用帆助航。東漢時,利用季風航海已有文字記載,把每年梅雨後出現的東南季風稱為「舶?風」。唐、宋以後,利用季風航海十分廣泛。明代鄭和7次出海, 多在冬、春季節利用東北季風啟航,又多在夏、秋季節利用西南季風返航,說明他們已較充分地認識和利用了亞洲南部、北印度洋上風向和海流季節性變化的規律。在航行途中他們觀察日月星辰的出沒和位移、風向、天色、雲狀、霾霧、氣溫及洋面波濤的變化,預測海洋氣象、水文潮汐的變化趨勢,保證了航行的安全。
海洋潮汐知識 中國殷商時代已出現"濤」字(),這個字後來被解釋為「潮」字的同義詞。現見中國古籍最早對海洋潮汐現象做出科學解釋的,是東漢王充。他在《論衡·書虛》篇中提出「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對潮汐和月亮的關系進行了論述。西晉楊泉,唐朝竇叔蒙和封演,宋代張君房、燕肅、余靖、沈括,元末明初史伯璇等,堅持發展了王充的理論。東晉葛洪和唐代盧肇引進了太陽在潮汐中的作用。竇叔蒙指出,「以潮汐作濤,必待於月。月與海相推,海與月相期」;對潮汐周期的推算,也很有見地;並繪制理論潮汐表「竇叔蒙濤時圖」(圖1)。
封演用「潛相感致,體於盈縮」的論點解釋潮汐成因。張君房在《潮說》中,最早定出潮時逐日推遲數為3.363刻(古時一晝夜為100刻)。燕肅則提出潮汐「隨日而應月,依陰而附陽」的理論,並改進理論潮時的推算,指出潮時逐日推遲數有大盡(一朔望月30天)和小盡(29天)之分,定大盡為3.72刻,小盡為3.735刻。沈括堅持「應月說」,最早對「平均高潮間隙」下了明確的定義,並主張用高潮間隙來修改地區性潮汐表。
中國古代對喇叭形河口涌潮的成因,也有深刻的認識。王充在批駁關於伍子胥冤魂驅水形成涌潮的迷信說法後,指出潮汐在大海中只是「漾馳而已」,進入殆小淺狹的河口後,才激起涌潮。葛洪則提出潮汐的「力」和「勢」。盧肇提出江水和海潮在狹窄的河道相遇,激而為斗,形成涌潮。燕肅則更確切地提出,錢塘江涌潮是由於河口存在攔門沙坎所致。清代周春注意到錢塘江潮有南潮、北潮之分。兩潮交叉重疊處正好在海寧塘靠岸,因此海寧成為觀潮的勝地。
實測潮汐表在中國發展也很早。東漢馬援在瓊州海峽兩邊建有「潮信碑」(今無存)。現存北宋呂昌明於1056年編制的「浙江四時潮候圖」,曾被刻成石碑立於錢塘江畔供渡江用。它比歐洲現存最早的潮汐表──大英博物館所藏的13世紀的「倫敦橋漲潮時間表」早得多。明清還出現許多潮汐實測表。
中國古代對潮汐的研究,至宋代達到高峰。由於古代潮汐研究的論述很多,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也較多,僅專論就不下數十種。其中,清代俞思謙編輯的《海潮輯說》、翟均廉《海塘錄》等收錄保存了古代不少潮汐著作。
海洋生物知識 中國古代對海洋生物的認識和研究,多集中在物種的形態、生態、分布和利用方面。其中,不少種類的名稱沿用至今。從遠古時代至16世紀,中國有關海洋生物的知識,主要散見於醫書和沿海地方誌中。16世紀末以後,出現了敘述海洋生物的專著。
公元前3世紀問世的《黃帝內經》,已提到海洋軟體動物烏賊和鮑。公元1世紀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了馬尾藻和羊棲菜,以及近江牡蠣等6種海洋軟體動物的形態、產地、食療性質和利用方法。宋代寇宗?#93;編輯的《本草衍義》中,收入的海洋生物葯物有海狗、海蛤、玳瑁、牡蠣和烏賊等十多種。
古代對海洋生物的生態習性有不少記載。三國吳人康泰《扶南傳》提到:南海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也。三國沈螢《臨海異物志》,敘述了招潮(一種小蟹)的活動與潮汐周期同步的生物節律。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一書,記載了船蛆「攢木食船」;寄居蟹「寄居之蟲……本無殼,入空螺殼中載以行」;飛魚「魚長一尺,飛即凌雲空,息即歸潭底」;烏賊「遇大魚,輒放墨,方數尺,以混其身」等。
明清時期出現了不少地區性的海洋生物專著。主要有明代屠本畯的《閩中海錯疏》和清朝郭柏蒼的《海錯百一錄》,重點記錄了福建沿海的海洋生物。清朝郝懿行和李調元分別編寫的《記海錯》和《然犀志》,前者記錄山東沿海的海洋生物,後者記錄廣東沿海的海洋生物。
對海洋生物生態習性的了解與掌握,促進了中國古代海產養殖業的發展。據已發現的文獻記載,早在宋代就已養殖牡蠣、珍珠貝和蟶,鯔魚的養殖歷史也很悠久。
海岸工程 海塘 中國沿海特別是東南沿海,風暴潮災十分嚴重。據史載初步統計就有 213次。為了保護生命財產,發展農業生產,古代沿海地區普遍修築起海塘,其中以江浙海塘氣勢最雄偉、技術最復雜。它和萬里長城、大運河一起成為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
海塘起源很早。史載東漢已開始有江浙海塘,唐代具有較大的規模。以後,技術不斷改進,先後出現板築法、竹籠實石法、坡陀法、縱橫疊石法等,並出現備塘河、坦水等附屬工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歷代工程基礎上,動員較大人力修建了從金山衛到杭州的石塘。
潮閘 中國古代出海河口常設潮閘。北宋時修建的莆田木蘭陂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陂前溪海不分,潮汐往來,瀉鹵彌天,農田旱澇頻繁。建陂後,下御咸潮,上截淡水,灌田萬余頃,至今仍發揮著水利效益。
水城 山東蓬萊古水城(圖2),水城內有小海,風平浪靜,為宋元明清海防要地,至今猶存。它始建於1043年,擴建於1376年。水城有平浪台、防波堤、水門等,彼此配合,有效地遏止湧入水門的潮汐和風浪。水城碼頭高程設計也很合理。

6. 歷史上,中國沒有海洋文化嗎

運用哲學有關真理的知識,對材料中有關「中國是否具有海洋文化傳統」的爭論進行簡要評析。( 分)中國有沒有海洋文化傳統只能依中國的歷史做出判斷,而不是依據黑格爾的觀點,真理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分)中國具有海洋文化傳統是根據中國海洋實踐活動和中華民族的特點做出的判斷,具有可信的依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分)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和范圍的,受認識條件的限制,黑格爾的觀點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一定歷史時期來看有其合理的一面。( 分)真理總是在與謬誤的斗爭中向前發展的,通過中國有沒有海洋文化傳統的爭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海洋文化。( 分) .運用文化多樣性知識,結合材料說明如何對待「媽祖」和「波賽頓」兩個不同的海神形象。( 分)堅持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要大力宣傳以「媽祖」形象為代表的中國海洋文化。( 分)尊重其它民族文化,西方海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寶貴財富,要尊重以「波賽頓」形象為代表的西方海洋文化。( 分)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堅決反對文化霸權主義。( 分) .從文化與經濟角度,為海洋的可持續開發提兩條有益的建議。( 分)注重科學技術的運用,提高開發的科技含量;注重海洋的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提高人的素質,增強海洋意學精銳五角場

7. 什麼叫海洋文化呢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關的文化;就是緣於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內即人類對海洋本身容的認識、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中華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

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以及整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7)海洋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海洋文化包羅萬象,人類緣於海洋,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創造的文化都屬於海洋文化;人類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

如人們的認識、觀念、思想、意識、心態,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經濟結構、法規制度、衣食住行習俗和語言文學藝術等形態,都屬於海洋文化的范疇。

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強烈的個體自覺意識,其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開創意識,都比內陸文化更富有開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險性、神秘性、開拓性、原創性和進取精神。

8. 海洋的海洋文化

人類文明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構成的。海洋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李二和《舟船的誕生》一文中,後被國內外學界陸續引用。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人類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不僅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以及整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而且為人類海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人類的特性,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探求與渴望。
人類對水的依賴是如此的強烈。只要有水流經過,人類就會逐水漂航。古埃及的尼羅河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及古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文明,莫不緣此而生。同樣,在海洋上,只要有海島(在人們的視野)出現,人們就會乘舟船逐島而去,從而建立起陸海之間的文化交往。古代中國的文化,就是這樣被一步步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中國不僅是一個國土廣袤的大陸國家,黃河、長江作為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並使中國以其古老的文明著稱於世;中國同時又是一個具有漫長海岸線和遼闊海洋的海洋國家。偉大的中華民族同地中海國家一樣,都是人類海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內涵豐富的海洋文化,是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不僅早在7000年之前就創造了輝煌的航海歷史,而且遠在7000年頻繁而漫長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類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緒論)。
這是由世界各地先後出土和發掘的大量的、歷代文物及世界各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歷代古文獻資料的研究,包括多次有關中國海洋文化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果所達成的共識。
在中國浙江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五支木槳。其中一支殘長為62.4厘米,殘寬為10.8厘米;另一支殘長為92厘米,殘寬9厘米。經碳14測定,五支木槳距今年代為7000年左右,屬母系氏族社會遺物。同層出土的還有近百種動植物和帶有榫卯和企口板結構的房屋建築所用的木料遺存,還有炭化稻粒等。這證明,漁獵和採集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仍然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河姆渡遺址位於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平原,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南為四明山,與河姆渡隔江相望。遺址海拔僅3—4米,在古代可能是一片汪洋或低窪的沼澤地。值的特別注意的是,在出土木槳的槳柄與槳葉結合處,陰刻有弦紋和斜線紋圖飾。由此證明,如此雕工精細的木槳,決不是最原始的,當有一個漫長的發展和演化過程。那麼原始木槳的出現,應當更早一些,可能在8000年左右(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第1章中就作了大膽的推論)。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浙江杭州,在蕭山跨湖橋新石器遺址,又出土挖掘出了一隻獨木舟。經碳14測定,這只木舟的距今年代為7500—8000年,這恰與我們在《中國水運史》中的推斷相吻合。應當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是迄今在中國發掘到的一隻最早的獨木舟(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閱讀全文

與海洋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