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漢字的歷史發展
傳統的分期是以漢字字體變化為標准,即以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為標准劃分為四個階段。
漢字的演變
,從甲骨文算起經歷了3000多年的歷史過程。
...
⑵ 漢字的發展史資料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創制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范,並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徵,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
漢字形成為系統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考古證實,在商朝早期,中國文明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徵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現。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國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佔卜, 甲骨就是占卜時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經過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凈,接著鋸削磨平。然後,在甲的內面或獸骨的反面用刀具鑽鑿凹缺。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師,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問的問題都刻在甲骨上,然後用火炷燒甲骨上的凹缺。這些凹缺受熱出現的裂紋就稱為「兆」。巫師對這些裂紋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結果,並把占卜是否應驗也刻到甲骨上。經過占卜應驗之後,這些刻有卜辭的甲骨就成為一種官方檔案保存下來。
目前,考古學者共發掘甲骨16萬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的碎塊。據統計,所有這些甲骨上的各種文字總計為四千多個,其中經過學者們考證研究的約有三千個,在三千餘字裡面,學者們釋讀一致的是一千多字。其餘的或者不可釋讀,或者學者們分歧嚴重。盡管如此,通過這一千多字,人們已經可以大致了解有關商朝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了。甲骨文是一種成熟而系統的文字,為後世的漢字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漢字又經歷了銅銘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形式,並一直沿用至今。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漢字字形字體逐步規范化、穩定化的過程。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體就穩定下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來,楷書一直是漢字的標准字。
漢字是以象形字為基礎,以形聲字為主體的表意文字體系,總數約有一萬個,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個左右。這三千餘個漢字可以組成無窮多的片語,進而組成各種各樣的句子。
漢字產生以後,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刻影響。日本、越南、朝鮮等國家的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制的。
⑶ 關於漢字的發展史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專金文、大篆、屬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幾種字體的通行時間有時並非截然有前後明顯的劃分,而是並行或交叉的. 金文又稱鍾鼎文和銘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它從商朝後期開始在青銅器上出現,至西周時發展起來
⑷ 漢字的發展史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大家知道漢字是怎樣發展來的嗎?在這里,我就介紹一下漢字的歷史。
有這么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的黃帝時期,黃帝命令他的臣子倉頡創造文字,倉頡是一個長有八隻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隻眼睛觀察八方,看見各種各樣的東西,他把這些東西的形狀簡化後刻在龜殼、獸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這個神話當然是荒謬的,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
在幾萬年前的原始時代,遠古人學會了用語言來表達意思,後來又學會了用手勢,但有些事物用語言和手勢是難以表達的,於是有人想出了做記號的方法,可記號太多,容易忘記,後來就用圖形表達意思,比如「太陽」就畫成一個圓圈的形狀,「樹」就畫成樹的模樣,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這樣產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到了這時,需要文字記載的東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圖形符號來表示,顯得太繁瑣了。於是人們就簡化了一些象形字,並把一些象形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字,讓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組合起來,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個人靠在樹上睡覺。這樣又創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漢字的一個新類型——會意字。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的文字又有所區別,於是出現了一字多義、多字一義的情況,這給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帶來了困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下令在全國統一使用一種文字——小篆。這種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簡化了許多,但仍有些繁瑣,於是民間逐步興起了一種應急的俗體——隸書。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鍾繇又創造出了一種更為簡便美觀的文字——楷書。從此以後,漢字就確立了它的方塊形態,開始有了間架結構。以後人們又陸續創造了草書、行書等各種各樣的字體,也涌現出了像「鍾、王」、「顏、柳」、「蘇、黃、米、蔡」這些舉世聞名的書法家。漢字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而隨著漢字的發展,漢字的個數也越來越多,於是就出現了一種便於人們查找漢字的工具,像《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漢字迎來了它發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對於一些筆畫過於繁瑣的漢字進行了大膽簡化,使人人都能識漢字、用漢字,這在漢字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在現代社會,科學飛速發展,漢字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像表示化學元素的漢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漢字不斷出現,許多漢字也被賦予了一些新的含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怎樣把漢字輸入計算機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八十年代以後,我國研製開發了一系列漢字輸入法,如拼音、五筆字型、表形碼、自然碼等等。漢字為適應時代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進自己,完善自己,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年來,有些人認為漢字過於復雜,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認為漢字應該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漢字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考驗,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標志,我們不應該拋棄漢字,而是應該發展漢字,完善漢字,讓漢字在二十一世紀繼續延續下去.
145回答者: leiman2007
⑸ 漢字的發展歷史.
漢字的演變,從甲骨文算起經歷了3000多年的歷史過程。在這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中,伴隨著漢字的演變,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特殊現象。
一、由簡入繁和由繁到簡
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先「由簡入繁」,再「由繁到簡」的兩個階段。任政、錢沛雲的《楷書基礎知識》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從象形文字到形成楷書的雛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進過程。這個過程可分先後兩個階段:從古代陶器上刻劃符號嬗遞演變到繁復的大篆(石鼓文),這是由簡入繁、逐漸豐富階段;此後,由草篆向隸書進化,又從草隸(章草)向楷書演進,這是由繁入簡、不斷完善階段。」馬宗霍《書林藻鑒》也說:「文字衍變,與世推移。書契初興,形必至簡,所謂物象之本也。逮後人文漸進,品物眾而情偽滋,簡將不瞻於用,則必增益分析而即於繁,所謂『孳乳浸多』也。繁極必殺,故復減損以趨急就而務於省。其間更迭嬗蛻,率蟲於勢之自然。」「由簡入繁」,適合於漢字的初創和形成階段,這是語言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實際需要;「由繁到簡」,適用於漢字定型後的階段,這是事務繁冗對漢字書寫從簡從速的合理要求。所以,自先秦的大篆定型後,「由簡入繁」的演變就宣告結束,而「由繁到簡」卻成了不衰的演變過程。從篆至隸,至草,至行無不如此,連早在唐代就已定體定法的楷書,至今仍在簡化發展。
二、「隸變」是漢字的根本之變
漢字由篆書至隸書的轉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的重大變革。其它漢字的演變,如從大篆到小篆,從隸書到楷書,主要是形體和點畫的簡化或者是書勢的變化。而從小篆到隸書就不同了。它除了包括點畫的簡化和書勢、體勢的變化外,更重要的是漢字形體由「具象型」向「抽象型」的質的「飛躍」。它的這一「飛躍」,使漢字的象形特徵出現決裂,趨向點畫化、符號化,從根本上進行了簡約,比較徹底地改變了小篆以前的古文的面貌。這對於隸書之後的楷書和行、草書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草體是漢字演變的關鍵
通觀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說,草體是漢字演變的關鍵。這里的「草體」,不是指「草書(今草)」,而是指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具有便於書寫屬性的草寫體(草稿書)。它是對正體字的隨便的不規矩的簡寫,是「連筆少畫」的自由體。因為在漢字演變的所有歷史階段上,始終存在著這種附麗於當時流行正體字之外的「草體」。它不是社會通行的字體,沒有獨立的性質。
草體和正體有著緊密的聯系,相互作用和轉化。但因發展階段的不同,因果關系也有區別。作為規定性字體,一般先有正體,然後因手性不同產生書寫草體。如先有篆、隸、楷,後產生草篆、草隸、草楷(行)。作為進化和規范化要求,又是先有了草體,然後再轉化為正體。如隸書是有草篆逐漸轉化而來,楷書是有草隸逐步轉化而來。正體以靜的面目出現,故而穩定不變,草體以動的性質出現,動則易離,故而發生脫離轉變。因為草體迎合了廣大文字使用者的從簡從速、省時省力的心理要求,所以總是受到歡迎和普及。這也正是草體經久不衰的直接原因。草體是生命力很強、推動力很大的書寫形式。事實正是這樣,在漢字從「古體」到「今體」的演變過程中,「草體」充當了「離開」至「達到」的「運輸傳媒」的角色,成為漢字演變的關鍵。
四、字體與書體並存及相互作用
字體與書體的並存,多種書體的共存以及相互作用,是漢字演變過程中的又一特殊現象。所謂字體,一般是指在一定歷史階段上所形成的具有獨立特性的得到官方(或政府)認可和推行的正體字(標准字)。所謂書體,則是指包括正體字、草體字和演變過渡體字等在內的具有個性特點的書寫體。漢字的演變,不是直線性的、單一的方向發展,它受到對字體使用的影響(是多方位的影響)。因使用的范圍、途徑的不同,多種字體、書體都有各自的市場。它們不僅能夠共存,而且還相互作用,相互參照,共同促進和發展。
比如,小篆通行的同時,另有大篆、隸書、署書等書體的行世,小篆的草寫或秦隸的簡寫又向章草和漢隸方向轉化,這是總得趨勢總的精神。單就漢隸而言,它的成熟不能只看成是秦隸或章草某一書體直接的轉變,它不可能不受到其它書體的影響,只是有主有輔而已。東漢時期,草書、行書相繼產生,甚至楷書也開始萌芽。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書寫者書寫目的的不同和天稟與喜好的差別在起作用。在此期間,行書的發展同時受到了草書和楷書的雙重影響,因此行書是介於楷、草之間的書體。從隸書嬗蛻而出的楷書,也受到了草書和行書的簡約書寫等因素的影響。
總之,漢字的演變過程錯綜復雜,存在著上面幾種特殊現象,其中「草體」和「隸變」最為重要,而「簡約」是其總的發展趨勢。
⑹ 漢字的發展歷史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版派生的行書)等權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准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准—正楷
⑺ 漢字發展的歷史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2009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