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論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論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發布時間:2021-02-15 04:35:23

① 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是哪些方面

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是多方面的,構成人類社會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動內社會發展的動力容.這些動力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乾的,而是緊密聯系、互相制約,構成一個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它具有包括:
⑴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兩對社會基本矛盾都在各種不同程度上推動社會的發展.
⑵在階級社會里,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⑶社會革命和社會改革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⑷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偉大動力.
⑸科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作用.
⑹人與人的交往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② 論歷史發展的動力

關於歷史發展的動力問題
原編者按:本文作者認為,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斗爭或生產活動,並論述了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關系,生產力如何直接作用於上層建築的某些領域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是很有意義的,需要認真深入地研究,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完整地准確地領會馬克思主義的有關論述.我們希望哲學和史學工作者進一步探討這些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在歷史研究與教學中,如果談到有文字以來文明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是什麼,人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階級斗爭.階級斗爭理論在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經典作家極其重視階級斗爭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稱階級斗爭是"歷史的直接動力","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是政治變革的基礎,並且最終決定一切政治變革的命運,是歷史發展的"原動力"等等.
但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談到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表示人同自然的關系,所以我們又可以把這種人類征服自然的斗爭稱之為生產斗爭或生產活動.
生產斗爭是人類活動最基本的內容,是其他一切歷史活動的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 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同時這也是人們僅僅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都要進行的(現在也和幾千年前一樣)一種歷史活動,即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
生產斗爭又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恩格斯指出:"迄今為止在歷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極小作用的經濟事實,至少在現代世界中是一個決定性的歷史力量."恩格斯在概述關於歷史的動力時曾這樣寫道:"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達一種關於歷史過程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以及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很顯然,恩格斯是把"經濟發展"列為"偉大動力"之首的.可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肯定階級斗爭是歷史發展動力的同時,還認為生產斗爭是更為重要的最終的動力.
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向極為重視對經濟史的研究,把它放在歷史研究的首要地位.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因而,始終必須把'人類的歷史'同工業和交換的歷史聯系起來研究和探討."他們嚴厲批評了為剝削階級服務的從來不把物質力量作為歷史動力的歷史觀,指出:"過去的一切歷史觀不是完全忽視了歷史的這一現實基礎,就是把它僅僅看成與歷史過程沒有任何聯系的附帶因素.根據這種觀點,歷史總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種尺度來編寫的;現實的生活生產被描述成某種史前的東西,而歷史的東西則被說成是某種脫離日常生活的東西,某種處於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東西."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當時德國史學界那種輕視生產史研究的現象感到憤慨,說他們從來沒有對物質資料生產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做過研究,所以他們也就從沒有為歷史提供世俗的基礎,因而也從來沒有一個歷史學家.與此相反,對於那些在這方面做過任何嘗試,哪怕是極幼稚的,非常片面的嘗試的歷史學家,馬克思和恩格斯都給予了肯定的評價.例如他們說:"法國人和英國人盡管對這一事實同所謂的歷史的聯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別因為他們受政治思想的束縛),但畢竟做了一些給歷史編纂學提供唯物主義基礎的初步嘗試,首次寫出了市民社會史,商業史和工業史."1890年恩格斯在給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說的"必須重新研究全部歷史",首先是從這個意義上提出來的.
回顧我國史學界以往的研究與教學,我們認為存在著一個普遍傾向,即重視階級斗爭這一理論的研究和應用,而忽視關於生產斗爭在歷史發展中的最終決定作用的闡發,甚至有本末倒置的現象.如有的同志把階級斗爭看作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動力就是明證.因此我們認為,完整地准確地領會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發展動力問題上的論述,糾正我國史學界多年來存在的這種偏向,是進一步提高歷史研究和教學水平的關鍵之一.為此,我們願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以期引起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二,生產斗爭是歷史發展的最終動力
生產斗爭是發展的最終決定辦量.人們所熟知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及其變革的原理,就是生產斗爭的決定性作用的鮮明體現.但是這個最基本的原理卻被林彪,"四人幫"顛倒了.近來許多同志著文撥亂反正,從經濟學和哲學上對這個問題有所澄清.這里我們僅就研究中的幾個歷史問題,略述淺見.
關於生產力與社會性質的關系問題.
在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無論依次更替出現的哪一種社會形態,都不是僅有一種生產關系存在,而是同時存在著一種以上的不同性質的生產關系.究竟哪一種生產關系是主導的,決定著社會的性質,這是由生產力的性質與發展水平決定的.例如,在原始社會瓦解過程中,不僅出現了奴隸制,也還出現過帶有封建因素的勞役制.為什麼歷史選擇了奴隸制,而不是封建制呢 這是因為生產力還十分低下,奴隸制的生產關系最適合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且也只有奴隸制才能保證剝削者獲取剩餘勞動.
一定水平的生產力決定著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這正如馬克思所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馬克思所揭示的這一客觀規律,我們應當在歷史研究中認真加以應用,以期作出符合歷史實際的科學結論.迄今為止,關於中國古代社會性質分期問題的討論,比較側重於生產關系方面的研討,這是很必要的;但是有關生產力及其如何決定生產關系方面的問題,討論得還很不深入,這恐怕是各種主張莫衷一是的症結之一.
關於生產力與革命性質的關系問題.
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無數次革命,其性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引起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變化的革命;一種是在同一社會形態內部引起社會關系量變或部分質變的革命.這兩種不同性質的革命都是由生產力性質與發展水平決定的.
人類歷史上依次發生的四次引起社會形態變化的革命,都是新的生產力和反映新的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階級要突破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為自己發展開辟道路而進行的斗爭.在歷次這樣的社會革命中,都不同程度地發生過反復的斗爭.新的階級所以能取得最後勝利,新的社會制度所以能夠得以鞏固,最根本的原因不是靠政治權力,而是由於它所代表的生產力得到了充分發展的結果.如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之後曾多次發生過復辟反復辟的斗爭,只是到了產業革命之後,封建勢力復辟的企圖才最後化為烏有.列寧說,社會主義要最後戰勝資本主義,就必須創造比資本主義高得多的勞動生產率.
與上述革命不同的還有另外一種革命,即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中,曾發生過無數次的奴隸起義,農民起義和工人階級的斗爭.這些起義和斗爭,即使發生在一個社會的初期,如秦末農民大起義,資本主義上升階段發生的工人反對資本家的斗爭等,就其本質來說,也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的表現.以剝削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在其上升時期,盡管基本上適合生產力的發展,但同時又有束縛生產力的,與生產力相矛盾的一面.生產力要得到不斷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必須與生產關系相矛盾的這一面作斗爭.但是單純的奴隸斗爭和農民斗爭,最後的結局總是歸於失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不是新生產力的代表者.
關於生產力的發展同一個社會形態發展的階段性問題.
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或者今天繼續存在著的每一種生產關系,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表現出它本身所固有的階段性.而造成這種階段性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斷發展的生產力.手工工廠時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同現代以自動控制為標志的技術革命後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雖然根本性質都一樣,但又有極大的差別.這就表現出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性.最初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盡管打著深刻的封建烙印,但在當時卻是進步的革命的.現代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雖然脫凈了封建的痕跡,但它的本質卻是沒落的.這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及由此形成的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了.拿中國歷史來講,至今我們對我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內部的階段性不能作出科學的劃分,也是由於我們對我國古代的生產力發展史僅有皮毛之見.
歷史發展的事實告訴我們,在一個社會內部,一種生產關系量變的速度和質變的程度,同生產力發展的快慢成正比.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內部生產關系的變化比資本主義要緩慢得多,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沒有重大突破.
關於生產力與歷史發展不平衡問題.
無論從世界范圍看還是從一個國家范圍看,同一個時期,同屬一種社會形態的性質相同的政權,在不同的地區或不同的民族之間,往往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應該說是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決定的.
生產力對上層建築也同樣具有直接的最後的決定作用.
眾所周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可是經濟基礎究竟包括哪些內容,長期以來人們是有不同看法的.我們贊同經濟基礎中包括生產力這一觀點.我們認為在上層建築中,有的是由生產關系決定的;有的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如尚未被運用於生產實踐的自然科學思想;還有的則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分別決定著它們的不同側面,如教育,衛生,語言,文學藝術,管理企業的規章制度,某些思想,乃至國家機器的某些部門等等.
拿作為上層建築內容之一的教育來講,一開始它就誕生在一定水平的生產力及與其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基礎上.教育是由教育方針,教學內容以及相應的教學和教學方法等組成的.教育方針在階級社會里是由生產關系決定的,是有階級性的;而教學內容有的有階級性,有的則無階級性,如自然科學部分.至於具體學科則更為復雜,如心理學,既研究人的自然性,又研究人的社會性,可稱之為邊緣學科.就教學方法而言,有的有階級性,有的是屬於認識規律與思維規律在教與學上的應用,本身是沒有階級性的.自古至今,隨著人類社會形態的更替,教育中那些帶有階級性的東西被不斷淘汰,更新,而無階級性的那些部分則不斷得到補充,提高,完善,在歷史的長河中具有連續性,繼承性.
企業管理中的規章制度無疑屬於上層建築.但它的內容具有二重性,有的由生產力決定,有的由生產關系決定.如勞動分工與協作的技術關系的規定便是由生產力直接決定的.
思想也是如此.拿哲學來說吧,哲學是生產斗爭知識和階級斗爭知識的概括,因此推動哲學發展的力量不只是階級斗爭,還有生產斗爭.哲學是如此,文化藝術思想也是如此.
因此我們認為,上層建築同階級性並不是必然地連在一起的,有的有階級性,有的則無階級性.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系問題上,那種認為生產力不能直接作用於上層建築,只有通過生產關系的折射才能起作用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為什麼生產斗爭這種客觀實踐不能對觀念的東西發生直接的影響呢 難道精神不是由物質而是由物質以外的什麼東西決定的嗎
生產斗爭的發展又是引起社會分工和經濟體系變化的基本動因.在人類由野蠻走向文明大門的歷史轉變中曾發生過三次社會大分工.實現這些社會大分工的力量,我們只能從不斷發展的生產力中去尋找.不論在任何社會中,社會勞動分工的變化,經濟行業的改組,無不受生產力發展程度的制約.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用於生活資料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在明顯地減少,如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農業生產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幾到十幾.產業與服務業人數相比,前者下降,後者則顯著上升.在產業中,技術研究人員與直接生產人員的比例,也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
不管在任何社會,生產斗爭的范圍與規模,生產社會化程度的高低,制約著人們之間聯系的范圍和交往的程度.在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系制約著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而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又制約著他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系.當生產力發展到資本主義時代,人類便進入了世界性的交往的新紀元.
再有,城鄉,工農,腦體勞動三大差別的出現及其最後消失,最終也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例如,在生產的力源主要靠人力時,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最為明顯.而在現代高度發展的自動化的生產過程,生產者已變成腦力勞動為主,體力勞動為輔了.總之,技術越發展,越要求生產者有較高的知識,勞動與科學也就更為密切地結合.
從更加具體的事實上講,如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等等方面的變化也無不受著生產斗爭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小生產決定了一種自由散漫的小家庭生活,大生產卻使家庭生活越來越社會化和制度化.
生產力實在是一種最活躍的力量,它滲透到人類歷史的各個領域;甚至人類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生產斗爭直接推動的.恩格斯說過,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今天,現代技術特別是電子技術,不僅是人類高級思維的標志,而且又大大擴展了人們的思維能力.
總之,生產斗爭是一種普照的光,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一切歷史變革的終極原因.
三,生產斗爭與階級斗爭的關系
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是各因不同的基礎而產生的兩種矛盾運動,各有自己的運動規律,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但是兩者的作用並不是平行的.從歷史總過程看,生產斗爭決定著階級斗爭.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水平是階級產生的基礎.
第二,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水平,是決定階級狀況及其歷史形態變化的基礎.以資本主義時期階級關系變化為例.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廠時期所造就的是以商業資本家為首的早期資產階級和手工工人為主體的工人階級.產業革命一方面使產業資本家取代商業資本家而成為資產階級的首領,另一方面產業工人則成為工人階級的核心.近幾十年來以自動控制為標志的生產力的新發展,使資本主產社會階極構成又發生了新變化.總之,在階級社會,每個階級的狀況及其歷史形態的變化只能從生產力的變化中尋求其最終的原因.
第三,生產力的狀況及其發展,是不同階級歷史命運,興亡成敗的基礎.一個階級的歷史命運不取決於它的人數多少,而是依其是否代表新的生產力和能否組織生產,發展生產而定.按人數,農民遠遠超過了地主,農民的革命斗爭一次又一次推翻過封建統治.他們幻想過"平均"和無剝削的生活,張魯,鍾相,楊么,洪秀全並為之做過令人贊嘆的試驗,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農民的血汗沃肥了大地,他們撒下的種子卻總是被他人收獲.原因就在於他們使用的鐵鋤和牛犁是創造不出一個新天地的.
從歷史發展的全過程考察,所有的社會革命,特別是無產階級革命以前的社會革命,只是改變了不同階級在社會中的地位,促使一定的階級或興或衰.而真正使一定階級興盛或最後從歷史上消失的原因,還是生產力的發展.例如,封建主義革命,使地主階級成為社會的統治者,但終封建之世,一直存在著奴隸制.其原因就在於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沒有為徹底消滅奴隸制提供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後,封建地主雖然在很長時期還存在,但由於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以及在此基礎上展開的工人農民的反抗斗爭,在那些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終於把封建地主送進了歷史博物館.
第四,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最後消滅階級的基礎.當然,要消滅階級必須有無產階級專政這個條件,但消滅階級這件事本身並不是從無產階級專政中產生出來的.只有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使生產力得到高度發展,才能為消滅階級准備好物質基礎.
階級斗爭可以給生產斗爭以巨大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是以生產關系的作用為基礎的.階級斗爭的高級形式是武裝斗爭,是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然而政權問題不是階級斗爭的最終目的,階級斗爭最終歸結為是解放生產力,還是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如上近述,生產的一定發展水平是階級產生,階級關系變化和階級消滅的基礎和決定力量;而階級斗爭,革命階級反抗和改革落後生產關系的斗爭又推動了生產的發展.那麼,生產斗爭與階級斗爭是不是互為動力呢 我們認為,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和一定歷史時期內是這樣的;但從歷史總過程來考察,則不能說兩者互為動力.因為:第一,生產斗爭最終決定著階級的構成,並且是階級斗爭的基礎;第二,生產斗爭與人類相始終,而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第三,階級斗爭不總是推動生產發展的動力.落後階級向先進階級的斗爭就不是動力,而是阻力.先進階級向落後階級的斗爭一般說來對生產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但有時方針,政策錯誤,也會妨礙生產力的發展.從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看,無產階級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很明顯,社會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階級存在的本身將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在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生產的發展不再是以階級斗爭為動力,而是要求階級走向消滅.當然,到了那時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仍會有不適應的方面,但這屬於另外的問題了.
生產斗爭雖然從根本上制約著階級斗爭,但兩者作用的范圍和形式又不相同.
生產斗爭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最終動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但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它只能推動人們的社會關系發生量變和部分質變,並為根本質變准備客觀物質前提.生產斗爭本身不可能直接改變社會的性質.只有基於生產力發展需要的階級斗爭才是推動整個社會關系得到改造,引起社會性質的變化,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道路的直接動力.但是最徹底的革命也既不能隨意廢棄已有的生產力,又不能離開原來生產力水平任意創造一種新的生產力.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人類進行的生產斗爭或階級斗爭,總的來說,還帶有自發的性質.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使無產階級成為自覺階級.在無產階級爭取全人類解放的斗爭中,對生產斗爭與階級斗爭從來都是十分重視的,只是由於歷史條件的不同強調的方面不一樣罷了.
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前,生產資料雖然不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但對生產上的每一進步,馬克思主義者都是給予肯定的.馬克思主義是把技術進步作為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必要物質前提來看待的.當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無產階級不能從生產的進步中自發地獲得解放,只有自覺地進行階級斗爭,才能給自己開辟解放的道路.所以,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無產階級只能把階級斗爭提到首位,團結廣大勞動人民為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而斗爭.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後情況發生了根本變化.一方面,社會主義還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另一方面,無產階級不僅是生產者,同時又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和生產的領導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就不能只抓階級斗爭,而必須根據客觀形勢的發展,逐漸把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生產斗爭方面來.要用辯證的統一的觀點領導階級斗爭和生產斗爭.無產階級為奪取政權而進行的斗爭,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無產階級掌握了政權之後所進行的斗爭則必須保證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如果在某個時期所進行的階級斗爭,沒有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沒有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水平,沒有促進毛澤東同志所說的生動活潑那種政治局面的實現,那麼人們就有理由提出問題:這種斗爭是無產階級的斗爭嗎 或者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嗎
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告訴我們,既要反對"庸俗的生產力論",又要反對"庸俗的階級斗爭論".
第二國際叛徒考茨基之流"庸俗生產力論"認為,只要生產力充分發展了,不必革命,也不需要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就會從生產的發展中自然而然地長出來.這無疑是背叛馬克思主義的修正主義謬論.
與此相反,林彪,"四人幫"是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出現的"庸俗階級斗爭論"者.他們鼓吹"階級斗爭"達到瘋狂的程度,事事,時時,無一不是"階級斗爭",惟獨不準講生產.他們胡說什麼"革命搞好了,生產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誰抓生產就給誰扣上"唯生產力論"的帽子.好像人們只要搞"革命"就可以不吃飯.林彪,"四人幫"經營了那麼多年的"革命",結果使國家陷入了經濟崩潰的邊緣,這就充分證明了這種"庸俗階級斗爭論"的反動性,也徹底暴露了林彪,"四人幫"反對社會主義的反革命面目.
四,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回顧以往的歷史研究與教學,我們認為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即沒有把生產斗爭是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觀點作為指導思想,或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甚而把這種觀點當作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進行了批判.
過去我們強調以階級斗爭的觀點為指導研究歷史,是完全必要的,正確的.有不少同志在探討階級狀況與階級斗爭時,程度不同地研討了生產力狀況對階級與階級斗爭的影響,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總的說來,這方面的研究是很不夠的,缺乏理論的自覺性.至今研究中國生產力發展史的著述甚少就是明證.一些通史或斷代史著作雖都有專章節敘述各時代的經濟狀況,也有一些關於科技的論述,但一般地說,還都限於"平面性"的介紹,或只對事情本身進行考察,遠沒有把它作為歷史進程中最終決定力量,同生產關系,階級狀況以及社會各方面的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考察和分析.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是屬於前進中的問題.
林彪,"四人幫"鼓吹的"庸俗階級斗爭論"對史學研究干擾破壞十分嚴重.在他們橫行的那些年代,不準廣大史學工作者去學習領會馬克思主義有關生產力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那些極其重要的論述,不允許講生產斗爭對歷史的推動作用.文化大革命前探討這方面的文章,幾乎統統被當作修正主義,經濟史觀而遭到批判.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階級斗爭成了歷史發展的惟一動因,一切都要從這里作出最後的說明.這十幾年來編寫的許多歷史書籍,綱是階級斗爭,目還是階級斗爭.階級斗爭的地位真是揚揚赫赫,生產斗爭則幾乎完全變成為附屬物.
我們認為歷史學領域出現的這種偏向,已嚴重地影響了史學研究的發展.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建議:
開展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討論.歷史發展動力問題就是應該進行討論的題目之一.
開展對生產力發展史的研究,特別是對它的作用,力求有血有肉地揭示出來,消除當前存在著的概念化的毛病.
在研究的基礎上,改進目前史學著作"分割式"的論述方法.這種"分割式"嚴格地說還是一種形式邏輯的分類法,割斷了事物的內在聯系.我們應力求做到敘述的邏輯要反映歷史的過程,理論應從歷史事實中引申出來.

③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因素是什麼

關於社會歷史發展動力的問題,有多種說法,如「生產力(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版)」、「階級斗爭(革命權)」、「人民群眾」、「歷史合力」、「現實的人的需要(利益)」、「現實的人」、「創新」、「改革」等。這些都可以算是動力因素

④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系統包括哪些

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人們對於社會發展動力的認識是受社會本身的發展程度、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和規律體系的展開程度以及主體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方法制約的.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期內,單一動力論是詮釋社會歷史發展動源的占統治地位的理論.
生產力、 生產關系、 政治結構 、經濟力 、文化力這些都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1.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而生產力本身作為由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所構成的有機系統,也有自己發展的動力機制,這就是勞動者與生產工具的矛盾運動.
2.物質生產是以生產力為內容,以生產關系為形式的.生產關系作為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一種經濟關系,是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生產過程的社會個體和社會集團之間的利益關系.
3.政治結構作為社會的上層建築,主要有國家權力、政治法律制度和實施機構等.國家權力是政治結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政治上層建築中的核心因素.制度因素是指政治組織和總體社會為整合、規范社會個體的行為,實現社會目標所採取的形式和機制;實施結構則是為了完成政治組織的目標而制定、執行政策和法律,並從法律制度上保障政治制度的穩定性和社會總體目標的實現.政治,特別是作為政治核心的國家權力、制度與結構設施,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它應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維護人民的生存與發展權利為總體目標.為了達成這樣的總體目標,不僅要對社會實施控制、管理、整合,還要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政治資源和政治動力.具體說來,政治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可以提供權威力、法制力、加速力和道德力.
4.經濟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但社會范圍內的經濟發展並不是自發完成的.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的有效配置與合理流動,關繫到人類整體和長遠利益的經濟發展戰略、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正常的經濟秩序的形成和維持,舊的經濟體制的變革和新的經濟體制的建立,都需要合法的政治權力、良好的政治體制、強大的領導力量和廣泛的社會動員能力的支持,需要政府所擁有的充足的可分配資源和公共政策權威性的支撐.
5.文化力是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是文化發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而文化作為社會整體建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又反作用於經濟和政治,成為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文化對於社會發展的動力作用,是通過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得以實現的~

⑤ 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包括哪些方面

社會歷史是指人類社會已發生的事件、經歷的過程以及對這些事件和過程的記述。是社會中的個人、群體、整個人類從事各種活動所造成的事物和過程的總和。同自然歷史一樣,社會歷史是一種客觀的合乎規律的發展過程。

社會歷史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決定著人們之間的生產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人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力,每一代人只能從前一代人那裡獲得既定的社會生產力,他們可以發展這種生產力,但必須以現有的生產力為基礎。

因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具有最終的決定作用。但社會歷史又有自已的特點。自然界的歷史可以在沒有人的意識參與的情況下進展,而社會歷史則是在具有意識、追求著自覺目的的人的活動過程中形成的。

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是單純的直線的前進過程,而是一個曲折的前進過程,有時還會伴隨著局部的倒退。由於動物生存發展的地理環境不同、各種具體的社會條件不同,各個民族、部落、部族和國家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也必然存在著差異,以至在同一時期內不同的民族、部落、部族和國家分別處於不同的歷史階段。

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則是朝著同一的根本方向前進著的,不管地球上不同民族、不同部落、不同部族、不同國家處於怎樣不同的歷史階段,將來都會進入社會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蜜蜂和螞蟻已經進入共產主義階段。

⑥ 關於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問題,說法正確的有哪些

人們對於社會發展動力的認識是受社會本身的發展程度、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和規律體系的展開程度以及主體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方法制約的.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期內,單一動力論是詮釋社會歷史發展動源的占統治地位的理論.
生產力、 生產關系、 政治結構 、經濟力 、文化力這些都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1.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而生產力本身作為由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所構成的有機系統,也有自己發展的動力機制,這就是勞動者與生產工具的矛盾運動.
2.物質生產是以生產力為內容,以生產關系為形式的.生產關系作為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一種經濟關系,是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生產過程的社會個體和社會集團之間的利益關系.
3.政治結構作為社會的上層建築,主要有國家權力、政治法律制度和實施機構等.國家權力是政治結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政治上層建築中的核心因素.制度因素是指政治組織和總體社會為整合、規范社會個體的行為,實現社會目標所採取的形式和機制;實施結構則是為了完成政治組織的目標而制定、執行政策和法律,並從法律制度上保障政治制度的穩定性和社會總體目標的實現.政治,特別是作為政治核心的國家權力、制度與結構設施,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它應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維護人民的生存與發展權利為總體目標.為了達成這樣的總體目標,不僅要對社會實施控制、管理、整合,還要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政治資源和政治動力.具體說來,政治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可以提供權威力、法制力、加速力和道德力.
4.經濟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但社會范圍內的經濟發展並不是自發完成的.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的有效配置與合理流動,關繫到人類整體和長遠利益的經濟發展戰略、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正常的經濟秩序的形成和維持,舊的經濟體制的變革和新的經濟體制的建立,都需要合法的政治權力、良好的政治體制、強大的領導力量和廣泛的社會動員能力的支持,需要政府所擁有的充足的可分配資源和公共政策權威性的支撐.
5.文化力是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是文化發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而文化作為社會整體建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又反作用於經濟和政治,成為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文化對於社會發展的動力作用,是通過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得以實現的.

⑦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有哪些,都發揮什麼作用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⑧ 說說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包括哪些方面

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是多方面的。舊的社會歷史理論往往把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歸結為人們的思想動機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會歷史的真正奧秘。唯物史觀超越了唯心史觀,它沒有停留在「精神動力」的層面上認識社會歷史,而是透過歷史的表象,進一步探尋並發現了社會歷史深處的「動力的動力」: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動力;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的階級斗爭、社會革命、社會改革等,在社會發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社會領域也不例外。在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從社會領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來看,社會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會基本矛盾就是指貫穿社會發展過程始終,規定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並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的推動作用的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並規定了社會發展過程中各種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制約著社會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規定並反映了社會的基本結構的性質和基本面貌,涉及社會的基本領域,囊括社會結構的主要方面。社會基本結構主要包括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經濟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濟結構是指生產方式,包含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狹義的經濟結構是指經濟關系或經濟制度。政治結構是指建立在經濟結構之上的政治上層建築,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觀念結構主要是指以經濟結構為基礎,並反映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社會意識形態,即觀念上層建築。社會基本矛盾實際上也就是社會基本結構要素之間的矛盾。
(二)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首先,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不能任意選擇的物質力量和歷史活動的前提。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進而決定其他社會關系的基本面貌,決定世界發展的歷史進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活動范圍越來越擴大,各民族的交往越來越多,人類歷史逐漸由「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
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內容,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根本尺度。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前進的。作為社會歷史發展過程基礎的物質生產存在著雙重關系:體現在生產力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體現在生產關系中的人與人的關系。這雙重關系猶如社會歷史的經緯線,構成了社會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產力發展既是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的基本內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發展的基礎。只有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一切歷史沖突的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一基本矛盾的運動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更為基本的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決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時,生產力就必然要求改變或變革生產關系,而一旦生產關系或經濟基礎狀況發生了變化,就會同原有的上層建築發生矛盾,並要求改變舊的上層建築。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發展又會引發其他社會矛盾的產生和發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於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也會影響和制約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的最終解決還有賴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的解決。生產關系變革或經濟基礎的變化,不僅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也受制於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層建築的變化或變革。當上層建築適應新的經濟基礎時,也就必然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進步。當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狀況並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時,只有解決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才能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進而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最後,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並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社會基本矛盾要通過一定社會的階層或階級的矛盾表現出來,或表現為不同社會集團之間的利益矛盾甚至沖突。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會導致代表或擁護不同生產力、生產關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階級之間的矛盾的尖銳化,階級之間的利益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階級斗爭甚至社會革命,進而促使一定社會形態的變遷、更替。在同一社會形態的發展中,社會基本矛盾通常是通過改革的方式來解決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對社會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種程度的解決,從而促進社會發展。無論是階級斗爭、社會革命,還是社會改革,都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
二、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階級斗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表現,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離開了階級斗爭,就無法理解階級社會的發展。「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
(一)階級和階級斗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社會現象
階級是一個經濟范疇,也是一個歷史范疇。階級的產生、存在和發展是同經濟發展過程聯系在一起的。
階級斗爭是階級利益根本沖突的對抗階級之間的對立和斗爭。階級斗爭根源於階級之間物質利益的根本對立,根源於社會經濟關系的沖突。一切階級斗爭,歸根結底都是圍繞著經濟利益這個軸心展開的。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都總是憑借它們所佔有的生產資料和在生產體系中所處的統治地位,對被剝削階級實行殘酷的壓榨和掠奪。同時,為了維持和加強他們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又必然對被統治階級實行政治統治和思想控制。被剝削階級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擺脫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來進行反抗。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客觀存在的必然現象,並貫穿於階級社會的全部發展過程。
(二)階級斗爭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在階級社會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通過階級斗爭表現出來。社會發展的經濟動因與階級斗爭動力是聯系在一起的。
階級斗爭對階級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形態的更替中。當社會基本矛盾尖銳化時,即當舊的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變成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時,維護舊的生產關系的反動階級,必然同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先進階級形成尖銳的對抗。這時,只有通過先進階級反對反動階級的革命斗爭,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才能建立新的社會形態,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前進。階級斗爭的作用還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被剝削階級反對剝削階級的斗爭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剝削階級的統治,迫使反動統治階級作出某些讓步,不得不調整某些經濟關系和政策,使社會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從而或多或少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階級斗爭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它的作用是歷史的、變化的。對於階級斗爭的歷史作用,必須從不同時代生產發展的狀況、社會基本矛盾的狀況來說明。不能脫離客觀現實,片面否認或誇大階級斗爭的作用。
(三)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是認識階級社會的科學方法
堅持階級分析方法,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斗爭觀點去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的社會歷史現象。階級分析方法為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階級社會現象,認識階級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提供了科學的指導。階級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動態地分析階級狀況,分析各階級的經濟地位、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准確把握各階級之間的關系和階級力量的對比,把握社會運動和社會生活的脈搏。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據。在認識和處理階級矛盾時,要嚴格區分階級矛盾和非階級矛盾,區分對抗階級與非對抗階級之間的矛盾,區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
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階級斗爭,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作出符合實際情況的科學判斷。
三、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動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動力。
(一)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
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導致革命。作為歷史唯物主義范疇的革命,亦稱社會革命,它是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社會形態的質變。社會革命的實質是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國家政權從反動階級手裡轉移到革命階級手裡,是實現社會形態變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標志。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推翻奴隸制的新興地主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興資產階級革命,以及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社會革命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生產力的發展和舊的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舊的上層建築之間出現矛盾沖突,是社會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社會革命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勢下發生的。它的爆發既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如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又要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如革命階級的覺悟程度、組織程度和群眾的發動程度等。
(二)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在:首先,社會革命是實現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手段和決定性環節。當舊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舊的上層建築又極力維護舊的經濟基礎時,必須通過社會革命這一手段來摧毀或掃除歷史前進的障礙。其次,社會革命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積極性和偉大作用。由於社會革命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夠充分激發他們的革命熱情和聰明才智。而且,社會革命還能夠極大地教育和鍛煉包括革命階級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最後,無產階級革命將會為消除階級對抗,並充分利用全人類的文明成果,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而創造條件。
馬克思主義重視革命的偉大作用,同時也不否認改良作為革命的一種補充手段、為爭取勞動者境況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不拒絕改良,但反對改良主義。因為改良主義主張用改良代替社會革命,不觸及社會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掃除社會發展的障礙,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為阻礙革命的絆腳石。
四、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社會基本矛盾及其規律作用的結果,不僅表現為通過革命實現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取代舊的社會制度,而且表現為通過改革實現社會的自我調整和局部改善,即實現在社會基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舊的社會體制的變革。改革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採取的革新舉措。
改革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現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在一定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當社會基本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會革命的程度時,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徑或手段,來改變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社會改革所涉及的領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說,社會革命適用於解決現存的社會基本制度問題,把生產力從已不能容納它的舊的生產關系中解放出來,那麼,社會改革則適用於解決舊的社會體制,在不改變社會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某些方面和環節進行變革,從而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一場偉大的改革。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改革的直接對象是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體制和思想觀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體製取代舊體制,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從用新體制代替舊體制並解放生產力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是一場革命。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不斷破除了束縛經濟社會發展的舊觀念和舊體制,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五、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對於推動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是一個復合概念。科學和技術既相區別,又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科學是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及其相關的活動。科學主要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技術是指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進行生產的方法與手段。科學活動主要是一種認識活動或精神性活動;技術活動主要是一種生產性、實踐性活動。科學和技術是辯證統一的整體。在今天,科學活動與技術活動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日益融為一體。
(一)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
科學技術特別是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馬克思對科學技術的偉大歷史作用作過精闢而形象的概括,認為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學技術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的巨大進步。
首先,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一,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科技發展使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提高,使勞動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變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比例,使勞動力結構向著智能化趨勢發展。其二,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微電子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智能機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腦力勞動,使人們的勞動方式正在經歷著由機械自動化走向智能自動化、由局部自動化走向大系統管理和控制自動化的根本性變革。其三,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新的技術革命在推動傳統產業現代化的同時,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產業結構的變化又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化。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比例迅速增長,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比例日益增長。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規模的擴大,進而推動生產的分工和協作的廣泛發展,並使生產社會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最終必然會導致生產關系的變革。
其次,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現代科技革命把人們帶入了信息時代。伴隨科技迅速發展而來的是「知識爆炸」,要求人們不斷更新和充實知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習已日益成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代信息技術為人們提供了處理、存儲和傳遞信息的手段,給學習、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等手段,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人們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為人們自由全面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使人們能更多地從事科學、藝術、文化、教育等事業的創造性活動。
最後,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引起思維變化的最切近的基礎是實踐。科技革命首先通過改變社會環境來促使思維方式的發展,如擴大了人們的交往,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現代科技革命對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通過影響思維主體、思維客體和思維工具,引起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在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人們具有了新的知識理論結構和社會組織結構,能夠運用新的理論工具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現象、新領域、新課題。
總之,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能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取,就有可能實現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事實表明,我國制定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二)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
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能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於人類,同時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後果。科學技術作用的實現要受一定客觀條件,諸如社會制度、利益關系等因素的影響,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觀條件如人們的觀念和認識水平的影響。
科學技術的發展標志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意味著能夠更多地創造出人們所需的物質財富,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於對科學技術應用不當等原因,也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後果。一種情形是由於對自然規律和人與自然關系認識不夠,或缺乏對科學技術消極後果的強有力的控制手段而產生的。例如,在發展現代工業的過程中,違反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在農業生產中濫用農葯、化肥導致土壤板結以及開發利用原子能所帶來的消極後果等,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還有一種情形與一定的社會制度有關。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科學技術的發展並非都能使人們擺脫貧困,並非都能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科學技術有時「表現為異己的、敵對的和統治的權力」。世界上的霸權主義者利用現代科技發展武器,入侵他國,造成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就是一個例證。

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全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口增長過快、糧食短缺、能源和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突出。「全球問題」的出現,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些問題是由於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會制度、社會管理組織以及各種社會認識和實踐的復雜問題。解決「全球問題」有賴於多方面的努力和條件。要用科學的自然觀和發展觀指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樹立全球觀念和危機意識,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狹隘視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為;要正確對待自然和社會的關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要增強人們合理控制各種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能力和手段,為人類擺脫困境創造新的物質條件。當然,如果問題是由社會制度造成的,就需要變革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形式。

⑨ 簡答題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有哪些

一樓答的絕對是錯的 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進步 主要矛盾是直接動力版 具體階級權斗爭是矛盾的反應 比如在古代 階級斗爭就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斗爭 主要矛盾就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改革和革命都是斗爭的表現形式 只不過改革是統治階級(地主)使用的手段 是自上而下的 革命是受壓迫階級(農民) 是自下而上的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標志

閱讀全文

與論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