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稱悉尼為文化之都
悉尼,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以及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城市,是一個重版要的經濟、政治和文權化的中心。她建在世界上最漂亮的港口之一,悉尼港的附近。從AMP中心塔的悉尼塔觀望層上可以觀賞到360度視角的悉尼全景。而從悉尼港大橋或者從貝朗瞭望台上則可更近地觀賞悉尼港。 悉尼有各種娛樂項目。在悉尼歌劇院你可以欣賞到芭蕾舞,歌劇和舞台劇等表演。在悉尼港口邊,緊鄰環形碼頭處,你可以找到岩石區。這是澳大利亞首批歐洲移民的落腳地。在這里,你可以見到多姿多彩的街景和重新修復的典雅的建築。這些建築中有各式餐廳,娛樂場所以及各種商品專賣店。在悉尼,你可以享受美食,美酒,在悉尼港遊船上觀景就餐,購物,到賭城游樂場盡興,以及參觀海洋世界水族館。在悉尼, 你可以享受不盡的陽光、沙灘和海浪,因為從市區驅車不遠就可抵達風光旖旎的太平洋海岸。
『貳』 澳洲的歷史故事(傳奇等等亦可)
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Botany 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現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馬尼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1901年1月1日,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原來的六個殖民區遂成為聯邦下屬的六個州。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叄』 悉尼的歷史有多長
悉尼[Sydney]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海岸,這里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風光漪妮、景色秀麗,夏不酷暑、冬不寒冷,日照充足,雨量豐沛。悉尼年降水量大約為1200毫米,夏季(12-2月份)平均氣溫21攝氏度、冬季(6-8月份)平均氣溫12攝氏度。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大都市,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悉尼的國際聲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廣義的悉尼即所謂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20萬左右。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2萬人。
悉尼作為城市的歷史始於1788年,以菲利普船長率領的首批英國殖民者在悉尼登陸為開端。悉尼正式建市則於1842年7月20日。二戰後,大量歐洲、中東、東南亞的移民湧入澳大利亞,其首選居住地往往是在悉尼。悉尼外來移民按人口數量以義大利人居多,其次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希臘人、華人和越南人。近20年來,華裔居民大量增加,目前在悉尼地區的華裔人口大約在40萬左右。
悉尼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也是商業、貿易、金融、旅遊和文化中心。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國內生產總值佔全澳的30%左右。服務業是悉尼經濟的主體,其中金融保險業佔全澳行業產值的44%、房地產佔41%、批發貿易佔38%、餐飲娛樂佔36%、製造業佔35%、建築業佔34%、零售貿易佔32%。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均在悉尼,澳53家銀行有39家銀行的總部設在悉尼,最大的百家公司中,有四分之三在悉尼設立了公司總部或分支機構。來澳大利亞訪問的國際商務人員幾乎都要造訪悉尼,同時大部分世界知名跨國企業也在悉尼設有分公司或辦事機構。
悉尼是國際大都市,基礎設施完善發達,交通便利快捷。悉尼機場是澳大利亞主要航空港之一,目前有37條國際航線,每周離港航班420架次,返港航班230架次。悉尼不僅有鐵路通往全國各地,在城區內還有地鐵和輕軌火車以及擺渡船,既可緩解交通壓力,也可進行城市觀光。公共交通工具不是很貴,但悉尼的計程車價格不菲,從機場到中央火車站不足10公里的路程大約需要10美元左右。悉尼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性通訊服務場所。國家衛星系統管理中心位於悉尼。澳大利亞連接塔斯馬尼亞、東南亞的同軸電纜和光纜由悉尼開始,國家最大的3個商業電視台總部(7號台、9號台和10號台)建在悉尼,2個國營電視台ABC和SBS也位於悉尼。
我國於1972年與澳大利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之後於1979年3月在悉尼設立總領事館。新南威爾士州目前同我國的廣東省結為友好省州,為此廣東省在悉尼的情人港建設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中國花園,以表紀念。
悉尼旅遊觀光的地方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悉尼歌劇院、港口大橋、岩石區、環形碼頭、麥覺里廣場、情人港、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大大小小的國家公園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還是海灘。悉尼的海灘星羅棋布,風格各有千秋。比較著名的海灘包括Bondi beach, Manly Beach, Watson Bay, Rose Bay, Double Bay, Nielsen Park, Balmoral 等。
『肆』 悉尼的歷史文化景點多嘛有沒有什麼值得去的博物館可以推薦的
1.悉尼歌劇院
這座最能代表澳洲的建築,有世界第八奇景之稱。悉尼歌劇院由丹麥人Joem Utzon所設計,在外貌上像是數個巨大的貝殼向後張開,又像是張滿的白色風帆。悉尼歌劇院於公元1959年開始建造,歷經14年的時間才完成,內有近1000個房間,其中包括音樂廳、歌劇廳、戲劇廳以及劇場等4個大廳。每年可接待200萬人次以上的觀眾,並且還吸引20萬以上的遊客前來參觀。
2. 悉尼水族館
主體建築在達令港水面下的悉尼水族館,以長達146米的水底通道、全部圓弧形的玻璃觀景窗,讓遊客盡情欣賞海底生態環境的媚姿。這里匯集了澳洲5000多種水底生物,其中鯊魚種類之多,世界排名第一、第二,此外,還有世界最大的鴨嘴獸。悉尼水族館展示著海豹、鱷魚、紅樹林、遠北方魚類、遠洋魚類,以及大堡礁、岩石海岸、悉尼港、達令河等區域的海底生態,並且還有觸摸區讓遊客觸摸部分海洋生物。
3.悉尼鎮
您知道澳洲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嗎?走一趟舊悉尼鎮就明白了。18世紀末期大英帝國各地的監獄人滿為患,因為搶奪價值1先令的物品而被判死刑的罪犯無處關押,於是便被流放到偏遠地區墾殖開發,海外獄場由此產生。1787年亞瑟·菲利普船長率領11搜船、1300人,歷經了18個月抵達悉尼,悉尼便從一座監獄開始發展起來。舊悉尼鎮便記錄著1788~1810之間這群大英帝國的官員和刑犯的生活情形。
4. 悉尼塔
與悉尼歌劇院、港灣大橋並列為悉尼三大標志建築的悉尼塔,是旅遊者游覽悉尼必到的景點,尤其是想要鳥瞰悉尼市景,就非得要登上這座305米高的塔不可。
5. 岩石區
在港灣大橋旁的岩石區正是澳洲與西方世界接觸的源頭,菲利普船長帶著1000多人犯便是從這里開始墾殖澳洲的。目前這里已恢復殖民時期的風貌,成為探尋澳洲源頭的重要旅遊點。在精心規劃之後,更成為悉尼人文薈萃的中心,你會看到悉尼最精彩遊客,還會在各種精品店獲得意想不到的歡喜。
6. 邦迪海灘
邦迪海灘的名字來自於原居民的語言bo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聲浪。邦迪海灘長達1公里,雖然只是個沙灘賓海小鎮,卻是澳洲是具歷史的沖浪運動中心,是澳洲傳統沖浪救生訓練基地。在夏季的周末,這里有各類沖浪活動,運動員們輪番上陣表演;有非正式的東隊在岸上聲嘶力竭地演唱;有民俗活動、藝術展覽活動等。
『伍』 澳大利亞的文化
澳大利亞電影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澳大利亞即開始製作電影,其中不乏優秀的作品。二戰後的澳大利亞電影業處於停頓狀態。直至1970年代,工黨領袖惠特蘭為首的執政黨政府設立澳大利亞電影發展公司,後改名為澳大利亞電影委員會(AFC)。電影委員會設立了政府自己的電影製片機構澳大利亞電影局,拍攝大量的電影,成為澳大利亞史上第一輪的電影製作熱。報紙專欄作家和廣告業巨頭菲利普·亞當斯是當時積極參與電影熱的名人之一。
至今,澳大利亞製片人和導演以其獨特風格為自己在全球電影業贏得了無可爭辯的地位,且有力影響了好萊塢,很多好萊塢大製作電影指明需要澳大利亞演員主演。澳大利亞旅美電影人在好萊塢因此被稱為「桉樹葉幫」,包括現今活躍於好萊塢的多位製片人、導演和演員。著名導演有巴茲·魯爾曼、亞歷士·普羅亞斯、喬治·米勒和溫子仁等,著名演員包括羅素·克勞、妮可爾·基德曼、凱特·布蘭切特、休·傑克曼和蓋·皮爾斯等,希斯萊傑,薩姆沃辛頓。 澳大利亞是體育運動大國,體育相當普及。國際運動競技場上,澳大利亞的板球、曲棍球、籃網球、橄欖球和聯盟式橄欖球具有第一流水平;自行車、賽艇、游泳也名列世界前茅。國內其他流行運動還有澳式足球、足球、賽馬、賽車、網球、籃球、高爾夫球和田徑。
澳大利亞本土舉辦過兩次夏季奧運會,分別是1956年墨爾本奧運和2000年悉尼奧運。澳大利亞於奧運的獎牌數量長期高居世界前五名,游泳和田徑項目通常帶來許多獎牌。此外,澳大利亞是全球網球運動的聖地之一,四大滿貫之一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每年一月在墨爾本進行。墨爾本的亞伯公園賽道則是一級方程式賽車(F1)的每年的第一個比賽分站。澳大利亞水上體育非常厲害,在奧運會上長期取得好成績,有「水上雄獅」之稱。
足球
澳式足球(AustralianRulesFootball)為澳大利亞特有,澳大利亞澳式足球聯盟(AFL)舉行的比賽極受歡迎。現今英式足球亦迅速普及,建立了A-League英式足球聯賽。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近年來成為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集體運動隊伍之一,2006年加入亞洲足協,在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中表現出色,打入十六強後,輸給後來得世界冠軍的義大利國家足球隊,2009年更是以世界盃外圍賽十強賽八場不敗的戰績再次打進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決賽階段,不過最終仍在首圈被淘汰。
網球
澳大利亞是網球大國,有多位得過大滿貫賽事的網壇巨星,如柏·卡殊、羅德·拉沃、帕特里克·拉夫特、萊頓·休伊特、艾麗西亞·莫利克、薩曼莎·斯托瑟、瑪格麗特·考特、約翰·紐康姆等。
澳大利亞的體育俱樂部分散於全國各地,一些高中和大學的運動俱樂部為國家產生了大多數的運動精英。在這方面,澳大利亞相似於體育大國美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英語:AustralianOpen,簡稱:澳網)是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比賽通常於每年一月的最後兩周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舉行,是每年四大滿貫中最先舉行的一個賽事。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創辦於1905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不過與另外三項大滿貫賽事相比,澳網還是最年輕的。比賽創立之初比賽被命名為「澳大拉西亞錦標賽」(AustralasianChampionships);1969年,比賽進入「公開賽時代」。自1988年起,比賽一直在墨爾本公園的室外硬地球場上進行。
比賽設有男子單雙打、女子單雙打以及混合雙打等項目。男子單打冠軍獎杯是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NormanBrookesChallengeCup),女子單打冠軍獎杯是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DaphneAkhurstMemorialCup)。
游泳
伊恩·詹姆斯·索普是澳大利亞游泳巨星,曾獲得五枚奧運金牌,是澳大利亞迄今的最高紀錄。 盡管澳大利亞常常被描繪成一個以農村為主的國家,事實上,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市區的文化和大都會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
澳大利亞人喜歡喝啤酒,閑暇時光尤其是周末,許多人喜歡聯朋約友到酒吧飲酒談天、欣賞音樂,或者到公園燒烤游樂。澳大利亞的城市都給人開闊的感覺,有很多開闊的公園和綠地點綴其間。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的公園是免費的,公園連圍牆也沒有,四面八方都是進出公園的小徑。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費力地將人們帶入城市近郊的國家公園。
無拘無束是澳大利亞人的最好概括,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台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像的。 澳大利亞人熱愛戶外生活,例如:爬悉尼大橋,三百六十度飽覽悉尼港的壯麗景色。與海豚暢泳,參觀企鵝天堂,來澳大利亞看野生動物,騎駱駝漫步,騎馬、探險,各種精彩刺激的活動應有盡有。
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如沖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rulesfootball,俗稱footy)、板球(cricket)、橄欖球(rugby)、籃球(netball)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