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據結構是誰發明的
1834 年:Babbage 設想製造一台來通用分析自機,在只讀存儲器(穿孔卡片)中存儲程序和數據 。Babbage在以後的時間里繼續他的研究工作,並於1840 年將操作位數提高到了40 位,並基本實現了控制中心(CPU)和存儲程序的設想,而且程序可以根據條件進行跳轉,能在幾秒內做出一般的加法,幾分鍾內做出乘、除法。
1848 年:英國數學家George Boole 創立二進制代數學,提前近一個世紀為現代二進制計算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1890 年:美國人口普查部門希望能得到一台機器幫助提高普查效率。Herman Hollerith (後來他的公司發展成了IBM 公司)借鑒Babbage 的發明,用穿孔卡片存儲數據,並設計了機器。結果僅用6 周就得出了准確的人口統計數據(如果用人工方法,大概要花10 年時間)。
1896 年:Herman Hollerith 創辦了IBM 公司的前身
❷ 資料庫技術的作用和發展歷史
一、搖籃和萌芽階段:首先使用"DataBase"一詞的是美國系統發展公司在為美國海軍基地在60年代研製數據中引用。
1963年,C·W·Bachman設計開發的IDS(Integrate Data Store)系統開始投入運行,它可以為多個COBOL程序共享資料庫。
1968年,網狀資料庫系統TOTAL等開始出現;
1969年,IBM公司Mc Gee等人開發的層次式資料庫系統的IMS系統發表,它可以讓多個程序共享資料庫。
1969年10月,CODASYL資料庫研製者提出了網路模型資料庫系統規范報告DBTG,使資料庫系統開始走向規范化和標准化。正因為如此,許多專家認為資料庫技術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資料庫技術的產生來源於社會的實際需要,而數據技術的實現必須有理論作為指導,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又不斷地促進資料庫理論的發展和完善。
二、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大量商品化的關系資料庫系統問世並被廣泛的推廣使用,既有適應大型計算機系統的,也有適用與中、小型和微型計算機系統的。這一時期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也走向使用。
1970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所的E ·F ·Code發表了題為"大型共享資料庫的數據關系模型"論文,開創了資料庫的關系方法和關系規范化的理論研究。關系方法由於其理論上的完美和結構上的簡單,對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地奠定了關系數據理論的基石。
1971年,美國數據系統語言協會在正式發表的DBTG報告中,提出了三級抽象模式,即對應用程序所需的那部分數據結構描述的外模式,對整個客體系統數據結構描述的概念模式,對數據存儲結構描述的內模式,解決了數據獨立性的問題。
1974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所研製成功了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System R,並且投放到軟體市場。
1976年,美籍華人陳平山提出了資料庫邏輯設計的實際(體)聯系方法。
1978年,新奧爾良發表了DBDWD報告,他把資料庫系統的設計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需求分析、信息分析與定義、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
1980年,J·D·Ulman所著的《資料庫系統原理》一書正式出版。
1981年 E· F· Code獲得了計算機科學的最高獎ACM圖林獎。
1984年,David Marer所著的《關系資料庫理論》一書,標志著資料庫在理論上的成熟。
三、成熟階段:80年代至今,資料庫理論和應用進入成熟發展時期
❸ 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考研試題精析(第二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組專成原理》 唐朔飛 高等教育屬出版社(哈工大編的)
《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唐朔飛 高等教育出版社
《操作系統》 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 謝希仁 電子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知識要點與習題解析》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王道論壇
.小木蟲(http://emuch.net/)
推薦理由:里邊有不少學術科研用得到的資料,且全部為免費的。
計算機的發展:一代:電子管計算機
二代:晶體管計算機
三代:小行集成電路板計算機
四代:大規模或超大規模計算機
❹ 資料庫的發展歷史分哪幾個階段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信息專技術和市場屬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資料庫階段和高級資料庫技術階段。——常識計算機篇。
❺ 數據結構是在哪一年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的
數據結構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在國外是從1968 年才開始的,但在此之前其有關內容已內散容見於編譯原理及操作系統之中。20 世紀60 年代中期,美國的一些大學開始設立有關課程,但當時的課程名稱並不叫數據結構。1968 年美國唐.歐.克努特教授開創了數據結構的最初體系,他所著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技巧》第一卷《基本演算法》是第一本較系統地闡述數據的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及其操作的著作。從20 世紀60 年代末到70 年代初,出現了大型程序,軟體也相對獨立,結構程序設計成為程序設計方法學的主要內容,人們越來越重視數據結構。從70 年代中期到80 年代,各種版本的數據結構著作相繼出現。目前,數據結構的發展並未終結,一方面,面向各專門領域中特殊問題的數據結構得到研究和發展,如多維圖形數據結構等;另一方面,從抽象數據類型和面向對象的觀點來討論數據結構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❻ 利用計算機管理數據技術的發展歷史劃分哪三階段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可以大體歸為三個階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統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一、人工管理
這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外部存儲器只有磁帶、卡片和紙帶等還沒有磁碟等直接存取存儲設備。軟體只有匯編語言,尚無數據管理方面的軟體。數據處理方式基本是批處理。這個階段有如下幾個特點:
計算機系統不提供對用戶數據的管理功能。用戶編製程序時,必須全面考慮好相關的數據,包括數據的定義、存儲結構以及存取方法等。程序和數據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數據脫離了程序就無任何存在的價值,數據無獨立性。
數據不能共享。不同的程序均有各自的數據,這些數據對不同的程序通常是不相同的,不可共享;即使不同的程序使用了相同的一組數據,這些數據也不能共享,程序中仍然需要各自加人這組數據,誰也不能省略。基於這種數據的不可共享性,必然導致程序與程序之間存在大量的重復數據,浪費了存儲空間。
不單獨保存數據。基於數據與程序是一個整體,數據只為本程序所使用,數據只有與相應的程序一起保存才有價值,否則就毫無用處。所以,所有程序的數據均不單獨保存。
二、文件系統
在這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計算機不僅用於科學計算,還利用在信息管理方面。隨著數據量的增加,數據的存儲、檢索和維護問題成為緊迫的需要,數據結構和數據管理技術迅速發展起來。此時,外部存儲器已有磁碟、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儲設備。軟體領域出現了操作系統和高級軟體。操作系統中的文件系統是專門管理外存的數據管理軟體,文件是操作系統管理的重要資源之一。數據處理方式有批處理,也有聯機實時處理。這個階段有如下幾個特點:
數據以「文件」形式可長期保存在外部存儲器的磁碟上。由於計算機的應用轉向信息管理,因此對文件要進行大量的查詢、修改和插人等操作。
數據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有了區別,但比較簡單。程序與數據之間具有「設備獨立性」,即程序只需用文件名就可與數據打交道,不必關心數據的物理位置。由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提供存取方法(讀/寫)。
文件組織已多樣化。有索引文件、鏈接文件和直接存取文件等。但文件之間相互獨立、缺乏聯系。數據之間的聯系要通過程序去構造。
數據不再屬於某個特定的程序,可以重復使用,即數據面向應用。但是文件結構的設計仍然是基於特定的用途,程序基於特定的物理結構和存取方法,因此程序與數據結構之間的依賴關系並未根本改變。
對數據的操作以記錄為單位。這是由於文件中只存儲數據,不存儲文件記錄的結構描述信息。文件的建立、存取、查詢、插人、刪除、修改等所有操作,都要用程序來實現。
隨著數據管理規模的擴大,數據量急劇增加,文件系統顯露出一些缺陷:
數據冗餘。由於文件之間缺乏聯系,造成每個應用程序都有對應的文件,有可能同樣的數據在多個文件中重復存儲。
不一致性。這往往是由數據冗餘造成的,在進行更新操作時,稍不謹慎,就可能使同樣的數據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樣。
數據聯系弱。這是由於文件之間相互獨立,缺乏聯系造成的。
文件系統階段是數據管理技術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得到充分發展的數據結構和演算法豐富了計算機科學,為數據管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現在仍是計算機軟體科學的重要基礎。
三、資料庫管理系統
這一階段(60年代後期),數據管理技術進入資料庫系統階段。資料庫系統克服了文件系統的缺陷,提供了對數據更高級、更有效的管理。這個階段的程序和數據的聯系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來實現(DBMS),見圖1.1.14所示。
概括起來,資料庫系統階段的數據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採用數據模型表示復雜的數據結構。數據模型不僅描述數據本身的特徵,還要描述數據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通過存取路徑實現。通過所有存取路徑表示自然的數據聯系是資料庫與傳統文件的根本區別。這樣,數據不再面向特定的某個或多個應用,而是面向整個應用系統。數據冗餘明顯減少,實現了數據共享。
有較高的數據獨立性。數據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之間的差別可以很大。用戶以簡單的邏輯結構操作數據而無需考慮數據的物理結構。資料庫的結構分成用戶的局部邏輯結構、資料庫的整體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三級。用戶(應用程序或終端用戶)的數據和外存中的數據之間轉換由資料庫管理系統實現。
資料庫系統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用戶介面。用戶可以使用查詢語言或終端命令操作資料庫,也可以用程序方式(如用C一類高級語言和資料庫語言聯合編制的程序)操作資料庫。
資料庫系統提供了數據控制功能。例如,1。資料庫的並發控制:對程序的並發操作加以控制,防止資料庫被破壞,杜絕提供給用戶不正確的數據;2。資料庫的恢復:在資料庫被破壞或數據不可靠時,系統有能力把資料庫恢復到最近某個正確狀態;3。數據完整性:保證資料庫中數據始終是正確的;4。數據安全性:保證數據的安全,防止數據的丟失、破壞。
增加了系統的靈活性。對數據的操作不一定以記錄為單位,可以以數據項為單位。
❼ 數據結構的發展前景
應該會很好,畢竟是高科技時代
❽ 資料庫發展歷史是什麼
資料庫對於普通人來講
就可以簡單理解為有固定格式的數據集合,回
專門為解決某一類數據保存和計答算問題而存在的,
就像單位用的各種各樣的報表和單據,
只不過軟體會幫你保存管理這些單據和報表在計算機上,
幫你計算求和等等操作 生成你想要的各種數據報告。
利用資料庫軟體和計算機的高速運算特性,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正確性。
減少工作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
沒有他們也可以,但是你不得不用手工的辦法處理數據,
不管數據量多少都一樣。
❾ 計算機數據處理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
(一)簡單應用 (20世紀50年代以前)
這個階段最基本的特徵是無數據管理及完全分散的手工方式。它表現在:
·無外存或只有磁帶外存,輸入輸出設備簡單。
·無操作系統,無文件管理系統,無管理數據的軟體。
·數據是程序的組成部分,數據不獨立。修改數據必須修改程序。處理時,數據隨程序一道送入內存,用完後全部撤出計算機,不能保留。數據大量重復,不能共享。
·文件系統尚未出現,程序員必須自行設計數據的組織方式。
(二)文件系統 (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中期)
這個階段的基本特徵是有了面向應用的數據管理功能,工作方式是分散的非手工的,其表現為:
·外存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磁帶機外,還出現了大容量的硬碟和靈活的軟磁碟。輸入、輸出能力大大加強。
·系統軟體方面出現了操作系統、文件管理系統和多用戶的分時系統,出現了專用於商業事務管理的高級語言COBOL。它主要用於文件處理,也可以進行非數值處理。
·數據管理方面,實現了數據對程序的一定的獨立性,數據不再是程序的組成部分,修改數據不必修改程序,數據有結構,被組織到文件內,存儲在磁帶、磁碟上,可以反復使用和保存。文件邏輯結構向存儲結構的轉換由軟體系統自動完成,系統開發和維護工作得到減輕。
·文件類型已經多樣化。由於有了直接存取設備,就有了索引文件、鏈接文件、直接存取文件等,而且能對排序文件進行多碼檢索。
·數據存取以記錄為單位。
這一階段數據管理的不足之處表現在:
·數據冗餘度大。文件系統中文件基本上對應於某個應用程序,數據仍是面向應用的,不同應用程序所需數據有部分相同時,仍需建立各自的數據文件,不能共享,數據維護困難,一致性難以保證。
·數據與程序獨立性仍不高。文件是為某一特定應用服務的,系統不易擴充。一旦數據邏輯結構改變,就必須修改文件結構的定義及應用程序;應用程序的變化也將影響文件的結構。因而文件仍不能反映現實世界事物之間的聯系。
(三)資料庫系統 (60年代後期開始)
60年代後期,計算機在管理中的應用更加廣泛,數據量急劇增大,對數據共享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同時,大容量磁碟已經出現,聯機實時處理業務增多;軟體價格在系統中的比重日益上升,硬體價格大幅下降,編制和維護應用軟體所需成本相對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多用戶、多應用共享數據的需求,使數據為盡可能多的應用程序服務,出現了資料庫系統,其特點是:
·面向全組織的復雜數據結構。資料庫中的數據結構不僅描述了數據自身,而且描述了整個組織數據之間的聯系,實現了整個組織數據的結構化。
·數據冗餘度小,易於擴充。由於資料庫從組織的整體來看待數據,數據不再是面向某一特定的應用,而是面向整個系統,減少了數據冗餘和數據之間不一致現象。在資料庫系統下,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選擇相應的數據加以使用,使系統易於擴充。
·數據與程序獨立。資料庫系統提供了數據的存儲結構與邏輯結構之間的映射功能及總體邏輯結構與局部邏輯結構之間的映射功能,從而使得當數據的存儲結構改變時,邏輯結構保持不變,或者當總體邏輯結構改變時,局部邏輯結構可以保持不變,從而實現了數據的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把數據的定義和描述與應用程序完全分離開。
·統一的數據控制功能。資料庫系統提供了數據的安全性控制 (Security)和完整性控制 (Integrity),允許多個用戶同時使用資料庫資源。資料庫的上述特點,使得信息系統的研製從圍繞加工數據的以程序為中心轉移到圍繞共享的資料庫來進行,實現了數據的集中管理,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從而能更好地為決策服務。因此,資料庫技術在信息系統應用中正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❿ 資料庫技術的產生、發展的三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1、20世紀60年代中期,資料庫技術是用來解決文件處理系統問題的。當時的資料庫處理技術還很脆弱,常常發生應用不能提交的情況。
2、20世紀70年代關系模型的誕生為資料庫專家提供了構造和處理資料庫的標准方法,推動了關系資料庫的發展和應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機產品dBase Ⅱ,並稱之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從此資料庫技術移植到了個人計算機上。
3、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後期,終端用戶開始使用區域網技術將獨立的計算機連接成網路,終端之間共享資料庫,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多用戶數據處理,稱為客戶機/伺服器資料庫結構。
資料庫技術正在被用來同Internet技術相結合,以便在機構內聯網、部門區域網甚至WWW上發布資料庫數據。
(10)數據結構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在資料庫的發展歷史上,資料庫先後經歷了層次資料庫、網狀資料庫和關系資料庫等各個階段的發展,資料庫技術在各個方面的快速的發展。
特別是關系型資料庫已經成為目前資料庫產品中最重要的一員,80年代以來, 幾乎所有的資料庫廠商新出的資料庫產品都支持關系型資料庫,即使一些非關系資料庫產品也幾乎都有支持關系資料庫的介面。這主要是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可以比較好的解決管理和存儲關系型數據的問題。
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關系型資料庫越來越無法滿足需要,這主要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半關系型和非關系型數據需要用資料庫進行存儲管理,以此同時,分布式技術等新技術的出現也對資料庫的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是越來越多的非關系型資料庫就開始出現。
這類資料庫與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在設計和數據結構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們更強調資料庫數據的高並發讀寫和存儲大數據,這類資料庫被稱為NoSQL(Not only SQL)資料庫。 而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在一些傳統領域依然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