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商丘歷史文化

商丘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4 21:17:14

『壹』 商丘的起源歷史,為什麼叫商丘

據史載,商族始祖契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後遷徙,後人便稱商族人居住過的廢墟之地為「商丘」。

起源歷史:

1、契封商丘

四千年前,帝嚳高辛氏出生並封於高辛(今商丘 高辛鎮),成為天下共主後,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帝嚳死後,長子帝摯受禪接帝位,在位九年,摯禪位於唐堯,帝堯封摯於高辛。帝堯時代,商丘為後羿的封地。

帝舜時代,帝嚳之子契( 閼伯)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於商(今睢陽區)做火正,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 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 商」,他的墓冢被稱為「商丘」。

2,湯王興商

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領商湯在商丘一代活動。商湯以伊尹為相,勵精圖治,國力日漸昌盛,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滅掉了殘暴的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西南),從先王居。至第十任君主仲丁元年,因洪水淹沒亳都,商朝都城開始西遷。

3,葵丘之盟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大國紛紛爭霸,兼並戰爭不斷。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在葵丘盟會諸侯,在此寫下了和好息戰的盟書,使得各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這場盟會歷史稱「葵丘之盟」。

4,泓水之戰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鄭。楚莊王率兵攻擊宋救鄭,兩軍在宋國境內的泓水(今商丘市柘城縣)遭遇,宋襄公以強調「仁義」治軍,不聽謀士的勸告,兩次錯失了滅楚的良機,致使自己全軍覆滅,自己也身負重傷,不治而亡。

從此,宋國降為了二等諸侯國。「宋襄公之仁」就典出於這場戰爭。

5,秦置郡縣

時間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了六國,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商丘也就屬於了碭郡(郡治睢陽縣,今天的商丘市睢陽區)。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攻佔了鄼縣(今永城鄼城一帶);九月劉邦在沛縣起兵,次年攻佔了碭郡郡治。

6,梁孝王守睢陽

公元前154年,西漢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率大軍進攻睢陽(今商丘),企圖打通西進京都長安的通道。此時,鎮守商丘的梁孝王以10萬軍隊,死守睢陽城3個月,給西漢王朝贏得了寶貴的重整旗鼓的機會。

最終七國之亂被平定,梁孝王因為守睢陽有功,深得漢景帝的厚愛,並賜給他天子旌旗可以和皇帝車同輦,梁孝王所在的梁國也成為了漢王朝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7、睢陽之戰

公元755年,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757年正月,叛軍安祿山部下尹子奇率領10萬大軍攻打睢陽(今商丘),睢陽守軍5000餘人依靠睢陽城堅固的城池,與敵人激戰數百次,堅持了半年之久。

最後,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靠捕捉雀鼠為食,在這種情況系仍無一人投降。城破後,張巡、許遠皆被殺掉。

8、建立應天書院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應天府人曹誠在戚同文講學的舊址建立書館,皇上賜名為「應天書院」,從此應天書院文聞名天下,成為了北宋四大書院之一。

9、更名南京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月二十八日,真宗趙桓到應天府,二十九日就升了應天府為南京。

10、趙構登基南京

宋欽宗靖康二年,康王趙構在金兵的威逼下,逃之陪都南京(今商丘市睢陽區),在南門外舉行登基大典,繼皇帝位。

11、始名歸德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金把南京改為歸德府,歸德府之名自此開始。

12、黃河在商丘北徙

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黃河在今商丘市梁園區李口鄉南岸決口,河水泛濫,水灌歸德府城,一直到十九年冬城內水才幹。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水向北遷徙,以後商丘黃河一帶才少有黃河水災。

13、明代建制

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歸德州復升為府,開始置商丘縣,府領一州八縣。(睢州,商丘縣。寧陵縣、鹿邑縣、永城縣、虞城縣、考城縣、柘城縣、夏邑縣)

14、淮海戰役之商永戰斗

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戰役進入了第三階段,戰斗十分激烈。國民黨軍的三個兵團和地方黨政機關共30萬人沿徐永公路向永城、商丘撤退。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在永城市陳官莊一帶截擊敵軍,和國民黨軍激戰了四晝夜,全殲國民黨26萬餘人,活捉了「剿共」副司令杜律明,擊斃了第三兵團司令邱清泉等人,淮海戰役就此結束。

15、京九鐵路和隴海鐵路交匯通車

1915年,隴海鐵路修竣工,穿越商丘境內124公里。1996年9月1日,北京至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全線通車,在商丘站與隴海鐵路交匯,形成了「黃金十字架」,使得商丘成為了中原地區一個新的特大型交通樞紐。

16、商丘撤地設市

1997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商丘撤地設市。1998年1月6日,商丘市召開成立大會。

17、滄桑巨變

如今的商丘已是一個人口眾多,正在蓬勃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今日商丘的巨大變化,讓每一個商丘人都自豪無比。

(1)商丘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傳說

商丘是許多美麗故事傳說的發源地:相思鳥吟唱千年一曲、大小喬醉曹千口一傳、花木蘭忠貞千古一人、月下老人牽情千里一線、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貞烈千古一扇,這里有「相思樹」的悲劇,有「月下老人」的喜劇。

有「鬧龍街」的幽默,有「葫蘆詩」的戲謔;有「桃花扇」、「追魚」等凄美愛情故事;有「高祖斬蛇」的威武神勇傳說。可謂包羅萬象,不勝枚舉。「莊周夢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長」、「朝三暮四」、「江郎才盡」等成語的發源地均在商丘。

姓氏之根

商丘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據考證,僅帝嚳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個,其中單姓789個、復姓460個,遍布海內外。除帝嚳後裔外,有據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還有葛、虞、陶、陳、田、桑、甾、犬、火、睢等。漢民族人口最多的100個大姓氏中,帝嚳之後佔59個。

在《百家姓》438個姓氏中,有242個源於商丘。台灣省的「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10大姓氏中,有7個姓氏「根」就在商丘。姓氏中,朱、傅、宋、葛、湯、虞、華、龍等千餘個姓氏的「根」在商丘。

名勝古跡

商丘共有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百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9處。

『貳』 商丘的歷史名人及名勝古跡

商丘古城旅遊區
商丘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距今已有490年歷史。古城按八卦修建,外圓內方,形如古錢幣,設計獨特而合理。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由保安山景區、夫子山景區、芒碭山景區等構成,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有規模宏大、品位極高、令人嘆為觀止的西漢梁國王陵墓群。
黃河故道生態旅遊區
在商丘市范圍內黃河故堤南大堤西起民權縣壩窩,東至虞城縣的小橋集,全長144公里。大堤曲折連綿,逶迤莽蒼,是商丘最大、最宏偉的歷史景觀。
木蘭祠景區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後金泰和年間(1201-1208),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廓鎮酒都監鳥答撒忽刺建大殿、獻殿各3間,並塑木蘭像。
商丘古城、應天書院、李香君墓、壯悔堂、張巡祠、穆氏四合院、文廟、梁孝王墓、梁王李太後墓、漢高祖斬蛇碑、陳勝墓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商丘留下了星羅棋布的歷史人文景觀。全市共有文物保護單位2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商丘古城、永城芒碭山漢墓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城芒碭山大型漢梁王陵墓群,年代久遠,文物豐美,世所罕見。其中出土的金鏤玉衣,被評為1991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漢墓壁畫被專家譽為「敦煌前的敦煌」。商丘古城外圓內方,建築獨特,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台——閼伯台,北宋最大的書院——應天書院,中國最早的文字發明家——蒼頡,全國保留明清四合院最多的歷史文化名城——歸德府城,中國最大的漢墓群——芒碭山漢墓群,中國最早的漢墓壁畫——梁王墓壁畫,中國保留最長、最完整的古黃河大堤——明清黃河故堤等等。

『叄』 商丘名勝古跡具體資料

商丘古城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河南省商丘縣城。建於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建於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古城南門外東側,便是著名的河南應天書院,它與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河南登封嵩陽書院並稱北宋四大書院。

火神台亦稱閼伯台、火星台,位於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 每年春節,商丘最熱鬧的地方數火神台廟會,老商丘人稱「台會」,火神台即閼伯台,又稱火星台,台高11.30米,周長300米,為夯土堆積而成。中國社科院、國家文物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單位的30多位專家確認,此處是我國最早的觀星台遺址。現有一組完整的古建築,有大殿、拜殿、東西配殿和鍾鼓樓。傳說農歷正月初七是閼伯的生日,屆時,豫、魯、蘇、皖交界處群眾紛紛朝台,形成規模盛大的古廟會,延續一月有餘。 火神台正對著是一座戲樓,古已有之,近年又重新修建。火神台前看大戲也是當地重要的民俗。豫劇不僅老年人愛聽愛看,年輕人甚至娃娃也不例外。娃娃們也許聽不懂看不明白,但他們同樣喜歡這分熱鬧。 廟會時間「華商文化廣場」每天上午各有演出,以雜技為主,包括高車踢碗、大型輕氣功表演、硬氣功表演等。花戲樓前每天上午、下午也有演出,主要以魔術表演為主。「火文化廣場」有吳橋雜技團、飛車團、訓獸團、兒童游樂設施等。廟會期間,還有商丘各特色小吃,傳統名吃、商丘土特產等布置名吃一條街,同時規劃布置的還有旅遊紀念品一條街、攝影畫像一條街等。

芒碭山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孔夫子避雨處、夫子廟、陳勝墓、張飛寨、漢高祖斬蛇碑等不勝枚舉。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西漢梁國陵墓群,斬山作廓,穿石為藏,結構復雜,氣勢恢宏,宛如龐大的地下宮殿,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中梁孝王王後墓長2l0米,是迄今國內發現的最大石室陵墓。漢墓中出土的壁畫、金縷玉衣、鎏金車馬器、騎兵桶、精美玉器等眾多文物,實屬稀世珍品,藝術瑰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富有神奇色彩的漢高祖斬蛇起義紀念碑,夜間光照顯現劉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稱天下奇觀。目前,芒碭山文物旅遊區建設初具規模,永城人民簞食壺漿以待賓朋,熱誠歡迎國內外遊客 到此觀光,共沐古代文化之露潤,飽覽旅遊景區之名勝。

以上三個景點是商丘最著名的,其他的還有,商丘古城,名符其實的!

『肆』 商丘的文明古跡有哪些

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 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河南省商丘縣城。建於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建於明正德六年( 1511 年)。商丘古城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城牆周長 3.6 公里,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城內建築多為四合院建築。根據五行相生相剋之說,為防金木相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 木蘭祠 該景區位於虞城縣營廓鎮大周庄村,距虞城縣城35公里,距京九鐵路木蘭站2.5公里。該景區興建最早的景點花木蘭祠,始建於唐於唐代,後金太和年間(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城鎮酒都監烏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獻殿各3間,並塑木蘭木蘭祠像。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2500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該祠僧人堅科、堅讓等,再次募資修祠、立碑、至20世紀四十年代,木蘭祠佔地萬余平方米,各類建築120餘間,另有祠地400畝,住持僧10餘人。祠圍牆內外,植有柏樹、槐樹。大門過道兩側,各有一泥塑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木蘭閨裝像,獻殿內塑有木蘭戎裝像,後樓塑有木蘭全家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府、名人撰文、題詩、書畫及60餘通香火碑。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木蘭生日),周邊的官府帶領鄉民前來致祭,後發飛展成連續五日的香火古會,每日接待客人10多萬人。可惜,這座恢宏壯觀的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存有元代、清代祠碑兩通,碑文詳細記載了木蘭身世、英跡和歷代修祠情況。 芒碭山 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遊區位於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是豫東邊陲一座新興的漢文化旅遊勝地。它西依京九,東傍京滬,北枕隴海。有歐亞大芒碭山陸橋之稱的連霍高速公路縱貫其間。與西安、洛陽、鄭州、開封、徐州、連雲港、六大旅遊城市一脈相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三點一線」的黃金旅遊帶。 文物旅遊區佔地十二平方公里,內括四大景區,三十個旅遊景點,是中原「一線五點」旅遊開發的重點。 倉頡墓 倉頡墓位於商丘市虞城縣王集鄉。 史稱,倉頡為黃帝的史官,漢字是由他創造的。傳說倉頡在造字之初捉了許多甲殼類昆蟲,並將昆蟲沾了黑水讓其在草葉上爬行,以昆蟲爬行時所留下的印記來造字。由於初期造字並不多,不夠使用,倉頡焦急至極,竟然又急出了一雙眼睛 —— 一張面孔上長了四隻眼。後倉頡又依象形、會意、形聲等方法創造出了漢字。倉頡墓前,枝葉繁茂的古柏掩映著一座大殿,殿內有一尊長有四隻眼睛的倉頡塑像,殿門兩旁的門柱上刻有 " 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師 " 的對聯。 倉頡墓 位於虞城西北12公里 堆坡村西北隅。相傳,黃帝史官、文字鼻祖倉頡卒後即葬於此。現存墓冢呈圓丘形,高3米余,周長45米。墓前有祠,大殿3間,為倉頡墓清康熙四年916659虞城知縣程本節所建。殿,人曾塑有倉頡像,後廢。殿前有康熙四十一年新立石碑一通,陰刻「古倉頡墓」四字。東西側有參天古柏兩株。祠院呈「凸」字形,現為倉頡小學佔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孔子還鄉祠 史籍記載,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西周初年,微子啟封於宋。死後,其弟微仲繼位。微仲死後,子宋公稽立。宋公稽死後,子丁公申立。丁公申死後,子泯(min)公共立。泯公共死後,弟煬公熙立。泯公共次子鮒祀殺煬公,欲立太子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鮒祀自立為厲公。弗父何則為宋國上卿,受采邑於栗(即現在的商丘市夏邑縣)。 弗父何在栗定居後,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勝,世子勝生正考父,王考父生孔父嘉。 孔父嘉為宋國大司馬。它殤公十年(公元前710年)被太宰華督所殺。又三十年,宋國又爆發了一次內亂。孔父嘉之曾孫孔防叔避亂奔魯。防叔生伯夏。孔子還鄉祠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孔子。 因為夏邑是孔子的祖籍,孔子的先祖弗父何及以下六代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皋易均葬於此。 自1994年始,國際性的孔子祖籍文化學術研討會已在夏邑召開三次,並成立了孔子祖籍文化學會。 夏邑縣城北六公里王公樓村,有孔子的祖墳。孔子常回來祭祖省墓。後人為紀念孔子還鄉,在此大興土木,建起了還鄉祠。 據考,還鄉祠始建於唐初,多次被毀。其形制仿文廟,坐北向南。曾有一壁、四門、一壇、兩廡、兩殿、一廳和碑林。宋真宗時,孔子四十五代孫孔良鋪、孔彥輔由由曲阜來此定居,對還鄉祠修復擴建。金代,又立杏壇碑於大成殿之前。清道光元年,增建四代祠(崇聖祠)。 還鄉祠由於年久失修,逐漸毀壞。現政府正按舊制逐步修復。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位於夏邑縣城東北17公里八里庄村,為紀念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1944年9月11日壯烈殉國於此所建。1982年始建,1985年10月15日落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張震及省、地、縣部分領導人參加了落成典禮。 紀念館佔地面積315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平方米。館內松柏青翠,迎門是一座醒目的卧碑,正面刻「鼓雪楓將軍壯烈殉國處」,碑陰刻有彭雪楓生平事跡。中央坐落彭雪楓將軍半身塑像,底座正面鐫刻有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寫的「彭雪楓將軍」5個大字。另有「彭雪楓同志事跡展覽堂」、「新四軍第四師指揮部舊址」及「彭將軍遺體停放處「等建築。展覽室陳列有彭雪楓將軍一生戰斗經歷介紹和240幅畫片,並有毛澤東、朱德、彭雪懷、陳毅、賀龍、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館內文物保存完好,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始建於隋,宋元佑八年(1093年),歷時6年建成。因建於寺內,故名崇法寺塔。「寶塔盤雲」古為永城八景之一。 崇法寺塔為八角樓閣式9層磚塔,高34.6米,底層直徑7.7米。塔體為椎柱形,每層檐下均有仰蓮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蓮花開放。塔每層均有東南西北四門。八角皆有石龍頭,龍頭系鐵鈴,隨風而鏗鏘齊鳴,悅耳動聽。 塔底層有地宮。內有棺床,石匣。塔底北門有青石走道直至塔頂。內壁鑲有深綠色琉璃佛像磚651塊,構圖為一佛兩菩薩。

『伍』 河南的商丘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嗎

是的,商丘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還有很多自然景觀。

『陸』 商丘古代文化名人

1、戴德

戴德(生卒年不詳),字延君,漢代禮學家、學者,家族顯赫。他是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的二十二世孫,睢陽(今河南省商丘)人。一說戴德家族世居魏郡斥丘(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5、宋鈃

宋鈃(約公元前370年—公元前291年),又稱宋子(莊子作宋鈃,孟子作宋牼,非子作宋榮子),宋國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宋尹學派創始人及代表人物。

『柒』 商丘歷史文化商丘有多少年歷史

一萬五千年前,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出生於商丘並在這一帶建立燧明國,所以,商丘至少有一萬五千年歷史了。

『捌』 商丘的特色文化是什麼

商丘的特色文化啊,商丘這個名字的起源是源於古代有一個叫王亥的人,他帶領人們以物換物,開創了華商貿易的先河,所以「商丘」就是由此而來的。商丘有景點名為黃河故道,自黃河改道之後,這里的水就很少了,只剩下了以往的痕跡。最有特色的應該是火神台的廟會,火神台距今已四千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觀星台,又叫閼伯台。
啊,對,還有應天書院。應天府書院前身為「南都學舍」,是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創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書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為南京,成為宋朝的陪都。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升為府學,稱為「應天府書院」。慶歷三年(1043年),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
北宋...應天府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開創了華商貿易的先河,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他帶領人們以物換物,只剩下了以往的痕跡。慶歷三年(1043年),所以「商丘」就是由此而來的,相傳這里是花木蘭的故鄉。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范仲淹等人的加入。我知道的就這些了,唯應天府書院設立於繁華鬧市之中。
北宋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應天府書院前身為「南都學舍」,而南湖公園的古城牆也算是中國保存較為良好的古城牆之一,商丘這個名字的起源是源於古代有一個叫王亥的人,並建有木蘭祠,位居中國四大書院之首,還有應天書院,應天書院改升為府學,成為宋朝的陪都。應天書院坐落在南湖公園。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火神台距今已四千多年,又叫閼伯台,自黃河改道之後。隨著晏殊。另外還有木蘭文化,對,成為北宋最高學府,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個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稱為「應天府書院」,這里的水就很少了。商丘有景點名為黃河故道,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為南京,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書院」,人才輩出。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觀星台。最有特色的應該是火神台的廟會,是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創辦,希望能幫到你商丘的特色文化啊。

『玖』 商丘古城的民俗文化

閼伯台廟會又稱火神台廟會,是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從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歷時一個月零兩天)簡稱「台會」,老百姓又稱其為「朝台」。它是由人們對祖先閼伯(火神)的祭祀演變成盛大的廟會,距今已延續四千多年的時間。
每年農歷正月初四至初八,許多參加祭祀和廟會的人們,為閼伯添土圓墳並以敲打木棒、石塊,吟誦悼念之詞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閼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台的人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盛,至唐代已發展成相當隆重的廟會。據考證,火神台廟會至清代乾隆年間最為盛大。朝台本來從正月初四開始,但路途較遠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為表達對火神的虔誠與敬意,從頭年的臘月便往這兒趕,春節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圓幾里的村莊上已住滿外地的香客。香客們如此虔誠,皆因對火神的崇拜,認為朝拜後,火神會在今後一年裡保佑全家平安。台會設有總會,各地設有分會,朝台時由分會會首到總會先行報到,然後由總會安排朝拜時間,按次序進行朝拜。各分會朝拜時,僅隨朝台進香隊伍奏樂的嗩吶吹奏者就有百餘人。
閼伯台廟會祭祀是對商先公的敬重,至於祈福免災恐怕是後人為之,絕不是祭祀之初就有的。按照中國的傳統,要祭祀的一定是自己的先人及其所敬重的人。閼伯台廟會祭祀活動如此歷史悠久,世世代代的祭祀者定與要祭祀之人有其內在的必然的聯系。直白為遠古商族、商部落的人及其後人對商先公的敬重與感恩。據考證,來閼伯台祭祀的香客多是商丘周邊的蘇、魯、豫、皖各地的人們,而這些地方的人們,在歷史上,多屬於商族、商部落、商國的殷商遺民或後人。 地方戲曲豫東調四平調 豫東琴書河南梆子豫東大鼓曲劇道情戲豫東墜子豫東評書豫東快書民間舞蹈抬花轎撲蝶舞火老虎龍燈舞獅霸王鞭挑花籃鬼會獨桿轎頂燈旱船竹馬花鼓舞肘歌小車舞老背少二鬼摔跤挑經舞串果園鋦缸舞高蹺蹦傘頂塔大頭和尚戲翠翠(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宋綉
亦稱商丘刺綉,商丘刺綉又分手綉和機綉,其品種又分刺綉、彩綉、平綉、勒綉、刁平綉等。主要產品有生絲檯布、刁平綉、棒槌花邊、歸德花邊、萬絲綢被面、富麗絲檯布、禮拜帽、窗簾、盤墊、床罩及各種裝飾品1600餘種。
之所以稱為宋綉,是因為宋綉起源於宋國。早在商湯滅夏前,這塊土地上就已發展有養蠶、繅絲、刺綉業了。據《管子輕重甲》記載,商湯時,夏桀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僅女樂就有3萬人,而且「無不服文秀衣裳者」。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湯採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族的婦女日夜趕制「文綉」,用來換取夏人的糧食。通過發展商業貿易,商族的糧食日益增多,國力日漸強盛,最後一舉滅夏,建立商朝。北宋年代,宋綉與汴綉齊名。以綉歷史名畫著稱,在中國刺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商丘剪紙
多取材於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風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綉、民間印染傳統工藝的營養。商丘市夏邑縣火店鄉馬庄村的剪紙藝人鄒素雲,因剪龍聞名海內外,被譽為中華龍女 。她以純朴的感情將心中之龍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紙構圖新穎,剪法嫻熟、不勾、不描、隨心所欲,一剪而成。 1995年5月,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她的剪龍作為世婦會禮品在北京展出,引起轟動。她剪的龍,長的達56米,小的不足一厘米,或卧、或飛、或盤、或戲、或扶搖九天,或騰越大海,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在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展出,備受稱贊。 宋州柳編始於宋代,所用柳條枝均勻細長,堅韌潔白,適於製作各種日常用具和工藝果籃、屏風、壁籃、野餐籃、毛巾籃、航空箱、婚禮箱、座椅、書架、洗衣簍、紙簍等。宋州柳編製品工藝講究,製作精良,美觀大方,玲瓏輕巧,古樸風雅,能洗滌,不變形,不僅是人舞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饋贈親龍的理想禮品。 絲織掛毯是以彩色絲線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結編織的工藝品。絲毯織成後,經過片剪,花紋清晰,豐滿秀麗,光澤性好,富有立體感。毯面上的圖案像浮雕一樣鮮明突出,歷經百年不變質。商丘的絲織掛毯,早在 1930 年的舊金山國際博覽會上,就以 「 做工精細,技藝超群,品質優良、式樣美觀、經久耐用 」 的特色一舉成名。

『拾』 河南商丘的文化風俗是以那個民族為主飲食習慣以那種口味為主呢

漢族。佔全市總人口的1.85%。

商丘市主要有回、漢2個民族,但也有其他少數民族在此定居。這些民族是: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傣族、黎族、土家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等。漢族人口占商丘市總人口的98.1%,河南商丘的文化風俗、飲食習慣皆以漢族為主。

截至2016年底,商丘市共有少數民族43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6.6萬,佔全市總人口的1.85%,主要有回、蒙古、滿族等。回族人口16萬,其中回族人口總數居河南省第二位。屬於民族大市,少數民族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39個,其中民族鄉(鎮)4個,少數民族聚居村93個。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顯著特徵,是典型的民族散雜居地區。

1、飲食

商丘是中華烹飪鼻祖伊尹的誕生地,烹飪匯古今於一爐,地方特色各類名吃有千餘種之多。商丘菜法取乎自然,用料真實,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濃之譽,無華而不實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盤子、大碗,看上去大開眼界,吃起來大氣磅礴。其中,比較有特色的、盡顯中原傳統烹飪技藝的菜餚有砂鍋羊肉、子衣燉甲魚、烏雞燉子衣、垛子羊肉、蟲草燉葫蘆雞腿、炸八寶葫蘆鴨、蔥燒梅花參、翡翠魚肚、三秋烤河鰻等。還有開花燒餅、蔥油餅、胡辣湯、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

2、火文化

商丘市睢陽區是「三皇之首」、「火祖」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地方,是「火神」閼伯司火的勝地。「燧皇陵和閼伯台作為中國火文化的發源地和重要流傳地,承載著中國火的發明史和管理史。燧人氏發明的人工鑽木取火,開啟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3、風俗舞蹈

商丘市民間舞蹈有竹馬和旱船。竹馬、旱船傳入朱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竹馬,是以竹篾為骨架,用鐵絲或繩子捆紮成形。用染上各種顏色的麻作為馬身的全毛和馬尾,馬頭用布包纏並飾以彩繪,脖子上掛一串雞蛋大的銅鈴,將竹馬裝扮得栩栩如生,酷似活馬。馬腹背處留出空位供演員站立。表演時男女人數相等,多者各12人。

旱船的製作是用竹篾綁紮成船狀,四周用綵綢圍起來,在下部畫水浪波紋。船上面用四根竹竿撐起一個布涼棚,前後以各色花朵和綉球裝飾點綴。乘船人打扮成油頭粉面、身穿古裝的小姐,搖船人則扮作白發銀須的老艄公。在商丘市流傳的還有花籃舞、推小車、踩高蹺、鬼會、舞龍燈、老背少、獨桿轎等一些各具特色的民間舞蹈節目。

擴展材料:

商丘氣候

商丘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寒冷乾燥;春季風多日暖,乾旱少雨;夏季受偏南風影響,炎熱多雨,水熱配合較好,適宜農作物生長,但亦間有陣雨、冰雹帶來危害;秋季雨量偏少,日照充足。按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候平均氣溫10℃以下為冬季,22℃以上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季。商丘市冬季較長,夏季次之,春、秋兩季明顯較短。

商丘市市區多年來平均年降水量711.9毫米,相應降水總量5913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深76.8毫米,徑流總量640.5萬立方米。

閱讀全文

與商丘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