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無線網路的發展歷史有哪些
蜂窩無線移動網路么?目前發展了4代
第一代是模擬技術的,就是手機是大哥回大的那一代,目前早已完全答退出歷史舞台
第二代是以gsm和cdma為代表的數字蜂窩技術,嚴禁版本加入了gprs,edge,cdma1x等數據業務網路。
第三代是以wcdma,tdscdma,cdma2000位主流的網路技術
第四代是我們所說的4G,或者LTE,也是目前商用了的最先進的技術
第五代還在研究中預計2020前後出商用系統
B. 什麼叫無線區域網它的發展歷史
無線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相當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它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的技回術,取代舊式礙手礙腳答的雙絞銅線(Coaxial)所構成的區域網絡,使得無線區域網絡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用戶透過它,達到信息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無線網路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當時美軍首先開始採用無線信號傳輸資料,並且採用相當高強度的加密技術。這項技術讓許多學者得到了一些靈感,1971年,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員開創出了第一個基於封包式技術的被稱作ALOHNET的無線電通訊網路,可以算是早期的無線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這最早的WLAN包括了7台計算機,橫跨四座夏威夷的島嶼。從那時開始,無線區域網絡可說是正式誕生了。 七十年代中期,無線區域網的前景逐漸引起人們注意,並被大力開發,而在八十年代,以太區域網的迅速發展一方面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希望能幫上你
C. 通信技術發展歷程
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歷程和趨向(張煦)
[摘要] 本文內容分三部分:首先說明無線移動通信與有線固定通信一同快速發展的趨勢;然後
著重講述無線動通信蜂窩網從模擬至數字和即將進入第三代系統的快速發展歷程和今後趨向;
最後簡單說明無線衛星通信微波通信也要加快步伐繼續向前發展,以發揮重要作用。
[ 關鍵詞]無線通信;移動通信;蜂窩網;衛星通信
1無線移動通信與有線固定通信一同發展
人們常把有線固定通信和無線移動通信作為信息基礎結構(NII/GII)的兩大組成部分。近
年來它們都以明顯的快速步伐向前推進,而且進入新世紀後將更加快速發展,為興旺的信息時代
作出貢獻。傳統的有線固定通信網是「公用交換電話網」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長期來一直保持平穩擴大建設,促使人們普遍裝用固定終端的電話機。但是,自90
年代中期起,國際互聯網Internet興起,使全世界的傳統通信網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廣大
的通信用戶開始普遍裝用計算機,數據通信的業務量每年急劇上漲,其增長率遠遠超過傳統電話
的每年增長率。按照這樣的勢頭,進入新世紀後的五年左右,全世界的數據信息業務量總數將追
上電話信息業務量總數,而且以後超過的越來越多。因此未來的通信傳送網將是以數據信息為重
點的分組交換網(Packet Switching),並且承擔電話通信的傳送,不再利用原有的電路交換
( Circuit Switching),但仍保證電話特有的業務質量(QoS)指標。隨著計算機技術改進和
功能加多,數據通信將延伸至包含音頻、視頻信息配合的多媒體通信。這樣,未來的有線固定通
信網,將能承擔所有信息業務傳送的統一通信網,必將是大容量通信網。
無線移動通信網主要是各地城市的蜂窩網(Cellul Network),每一城市分成若干個蜂窩
區,
每區中心設置無線電基台(Base Station),區內所有移動終端和個人無線手機各與基台直接經
由無線線路連通,稱為無線接入(Wireless Access)。移動通信原來是只通行動電話,近來也
和有線網一樣,容許移動用戶於需要時接上Internet,傳送數據信息,並且隨著計算機的改進,
將來也要傳送包含音頻、視頻信息配合的多媒體通信。移動終端經過無線接入基台又經由基台連
往移動通信交換中心MSC(Mobi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Center),除了由無線線路連往
同
一蜂窩網的其它無線電基台外,還連往有線固定通信網的城市交換局。這意味著,無線移動通信
網要與有城固定通信網相連接。移動終端和個人便攜手機如欲與同一蜂窩區或同一城市的移動終
端或個人手機直接相互通信,當然可由無線移動通信網來接通。但無線移動通信網僅限於本城市
的蜂窩網,不同城市的蜂窩網仍需由全國性的有線固定通信網來接通。任一無線移動手機如欲實
現國內或國際通信,必須經過無線接入,然後由有城固定網接通。由此可見,有線固定通信網既
承擔所有由有線接入的各種各樣通信業務,包括原來PSTN用戶所需的通信業務,又要承擔無線接
入的各種通信業務,所以,固定網的通信業務量總數特大,而且逐年加大,在設計未來的全國有
線固定通信網時,必然要精細測算,考慮大容量而且逐年增加容量的趨勢。這就要求傳輸線路和
通信網內部設備都能方便地按需要加大容量。
鑒於過去數字通信網使用的時分多路TDM雖然作出很大貢獻,數字體系從PDH進化為SDH,但
其最高數字速率已難於再提高,因而成為通信網繼續加大容量的「電子瓶頸」。可幸,光纖作為
傳輸線路具有巨大的潛在容量可以發掘利用。而且,從90年代中期起,波分多路/密集波分多路
( WDM/DWDM)在光纖線路上投入商用,顯示出無比優越性。於是,有線通信網中的干線幾乎全
部採用光纖並裝上波分多路系統,而通信網本身內部,為了便於未來擴大容量,已開始考慮從電
網進化為光網(optical networking),採用以WDM為基的各種光器件/組件,以實現波長路由
和交換等功能,從而可以進一步加大網的容量能力。
對於使用電話通信的人們,雖然過去安裝的固定終端電話機運行可靠,但與近年推廣的便攜
無線手機相比,用戶覺得各自隨身攜帶一部手機,一個號碼,隨時隨地可以撥打電話找到對方立
即通話,比過去固定終端靈活方便得多。所以近年來移動通信手機的銷售量劇增。國際上推測,
不到2010年,全世界用戶擁有移動無線手機總數將與裝置固定電話終端機總數相等,而且用戶需
要呼叫電話時,更樂於使用手機。現在無線移動通信網不僅提供通電話,還在設法讓便攜計算機
互通數據信息甚至多媒體通信,僅僅因為無線電頻譜資源畢竟有限,無線移動通信能夠提供每路
信號的頻帶寬度沒有象有線固定通信那樣寬裕。所以,在用戶需用帶寬很大的通信業務的情形,
例如用戶上網需要Internet/WWW長時間提供特別大量數據信息,或者用戶需』要在家裡收看特定
的高質量文娛電視節目或電影片時利用「點播電視/電影」VOD/MOD業務,就有必要利用「有線
接入」。
概括地說,進入新世紀不到十年,對通信業務的發展有兩個極其重要的預測:一是大約2005
年全世界數據信息業務量總數追上與傳統電話業務量總數相等,其後逐年超過;二是大約201O年
全世界無線移動通信用戶總數增加多至與傳統有線固定通信用戶總數相等。由此有線固定通信網
的容量將越來越大,而無線移動通信網的手機越來越普遍,今後兩類通信網技術必將一同持續地
-快速發展。
2 蜂窩網從模擬至數字、將進入第三代
無線移動通信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種是利用蜂窩網方式。它避免了一個城市使用大功率無線
電發射台、覆蓋直徑40km面積的舊設想,而把一個城市按蜂窩網形狀劃分為若干互相靠近的六角
形區(cell),每區圖形半徑可以小於1km.在這樣的蜂窩區的中心設立無線電基台BS(base
station),發射功率較小,可與區內所有移動終端MS(mobilestation)或個人隨身攜帶的手機
隨時取得聯系。當某一MS從一區移動至鄰近區,就改與鄰近區的BS聯系,稱這種「交接」為「越
區切換」。某區BS使用的波長與鄰近區BS的波長不同,但與隔一、二區的波長可以相同,稱為
「頻率再利用」,不會引起干擾,這是蜂窩網的優點,節約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80年代初期,
蜂窩網移動通信開始商用,那時使用模擬電話,由於集成電路進步快,又由於話音編碼和數字通
信技術研製都很成功。到了80年代下半期,蜂窩網發展至數字式,稱為第二代ZG(second
generation).在過渡時期移動手機可以雙模運用,既可用於模擬電話,又可用於數字電話。那時
歐洲有標准組織 GSM(Groupe Special Mo-bile),後來在900MHz頻譜普遍運用的第二代稱為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在開始時數字式行動電話利用「時分多
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90年代中期,又出現「碼分多址」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 cess),也在90年代中期,美國指定1850-1990MHz的 14OMHz寬度
的
頻譜,供「個人通信業務」 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使用,這些都一直持續
至90年代後期,保持不斷的發展勢頭。
正在2G系統技術持續蓬勃發展的時期,國際上開始議論第三代移動通信3G(third
generation)的前景,既要盡量採用可預見的先進技術,又要照顧現已裝置的系統設備,再要訂
定全世界都認可的標准,普遍稱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設
備
採用2000MHz頻譜,於2000年起開始試用。這種3G系統不僅保持行動電話,還要十分重視開展數
據通信,使無線系統和有線通信網一樣重視數據傳輸,包括Internet/互聯網規約IP和寬頻業務,
以至數據速率為2Mb/s的多媒體通信。國際標准組織已經評審各國提交的無線電傳輸方案,包
括我國的方案,有頻分雙工FDD(Frequency Duplex) CDMA、TDMA,還有時`分雙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的CDMA。總是沒法使無線通信在性能、成本和容量等方面都顯出優勢。
在無線數字式移動通信,為了充分節約利用頻譜,話音編碼(Speech Coding)技術非常重
要。這與有線通信大不相同,有線數字電話利用脈碼調制PCM, 每路電話64kb/s,或自適應脈碼
調制AD-PCM,每路32kb/s,對通信網路容量沒有困難。無線通信的話音編碼,從早期的「線性
預測編碼」LPC(Linear Predictive Coding),至80年代開始的「碼激勵線性預測」 CELP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每路話音的數字速率降至 5~13kb/s。同時,在編碼
過程中還要考慮克服無線電波傳播過程引起損害和背景噪音,保證通話質量。到了3G系統,還
要考慮多媒體通信所需的音頻和視頻的編碼技術,既節約頻譜、又保證通信質量。
每一無線電基台一般需要設置幾套射頻收發信機(RF transceiver).現在從模擬過渡至數
字化,將充分利用數字信號處理DSP和專用大規模集成晶元ASIC,並趨向於使用越來越多的新型
軟體,導致可編程(programmable)的基台,容許使用多種空中介面(air interface)標准。
基台將使用寬頻線性功率放大和寬頻射頻器件,便於增加數字內容,使數字處理盡量靠近天線,
使多個射頻同時處理,又使軟體完成更多的功能。由於數字移動通信支持多個用戶利用CDMA或
TDMA多址通信,數字式可比模擬式減少無線電收發信機數,可在較寬頻帶進行處理,又容許在
較高頻率處理,從基帶至中頻又至射頻都利用數字處理。當基台這樣充分利用可編程器件時,
它們就稱為「軟體無線電」(software。Ra-dio),變得相當靈活,而且容許基台設備更容易配
合「智能無線」(smart antenna或intelligent anten-na).移動終端和無線手機也將趨向於
軟體無線電。當業務和標准技術有所改變時,軟體無線電可以很快適應新技術,不需大量更換
設備,因而投資成本可以降低。
加多利用數字信號處理,可促使無線通信的智能天線技術得到有利的發展。智能天線需要
使用多個天線。基台往往有幾個定向天線,各分管一個扇形區,對該區內移動終端的無線接入
特別有利,還可能讓多個束射經過自適應過程進行快速換接,以獲得最好的孔徑增益、分集增
益、和遏止干擾,導致性能改進。接收天線如採用兩個天線分支,在空間有足夠的隔開,就可
獲取空間分集的好處,如只有一個無線,則利用極化分集也可得到好處。在自適應智能天線,
發送裝用多個天線,可取得更多好處。對於TDMA系統,智能無線可以加大通信容量,由反向線
路傳來的信號進行處理,可使正向線路的束射調整得最好。對於CDMA系統,所有移動終端使用
同一頻帶,只是編碼不同。到了3G系統,用戶如使用較高數據速率,可以指定特殊符號(pilot
symbol)以控制自適應天線處理來減小用戶間的干擾,從而加大通信容量,即在有幾個用戶
使用高速數據時仍容許較多用戶通電話。
無線移動通信網有時為了公共安全的原因,需要相當精確地測定某一移動終端或個人在某
一時間移動至地理上的位置,稱為定位技術(geoloca-tion)。現在已有一種獨立的手持機能
夠附帶設備,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在室外測定移動個人
自己的位置。將來進入3G時代,個人移動無線手機本身可能附有定位功能,它在得到網的協助
下進行定位工作,不必另外攜帶獨立的GPS手持機。就是說,新式的移動通信手機附裝協助的
AGPS(assisted GPS), 測定自己在室外,甚至室內的地理位置。通信手機於需要時由網提供
情況,不必由通信手機本身連續跟蹤GPS衛星。
蜂窩網3G系統向未來的分組交換有線網看齊,著重於提供盡量高速率的數據通信。蜂窩網
也要提供不對稱數字傳輸。象有線網的不對稱數字用戶線ADSL那樣,無線電基台至用戶的方向
提供較高速率的數據傳輸。有線網是在交換局設置多載波離散多音調(DMF,Discrete
Multi-Tone)裝備,而無線網是在基台設置多載波正交頻分多路(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裝備,這對於移動用戶接上Internet索取大量信息時非常需
要。
3衛星通信和微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無線移動通信除了大部分依靠城市蜂窩網、如上節所述外,還有衛星通信也非常重要,大
有發展前途。同步衛星對固定通信和廣播已經多年實踐證明極為可靠,還可有利地提供遠程移
動通信、低軌 道、中軌道衛星通信。如在技術、設備、成本各方面深入研究,仍能大有作為,
對全球個人移動通信發揮作用。同溫層(平流層)無線通信已有方案提出,如繼續具體研究,
對固定通信和移動通信都有獨特作用。此外,無線固定通信包括人們熟知的微波數字接力通信
和最近提倡的無線用戶環路(WSL,Wireless Subscriber Loop),在人口較少的地區很適用,它
們與建設光纖光纜和有線市內電話用戶線相比,有建設較快、投資較少的優點。毫米波無線電
通信和無線紅外線通信已在多處安裝試驗,證明對短距通信有好處。總之,國際上不少實際應
用和試驗經驗表明,無線通信優點很多,值得擴大實際使用范圍。可以斷言,在進入新世紀後,
無線通信必將與有線通信一同快速發展和互相配合應用,不愧為信息基礎結構的兩大組成部分。
同步軌道運行的衛星過去提供可靠的國際通信和電視傳播,享有盛譽。近年加強開發,尤
其對衛星內部的轉發器(transponder),放寬傳輸頻帶、加大發射功率、改進天線效率,甚至
加裝ATM設備,擴大業務功能,以致地面應用越來越增多。一種應用是在地上安裝「甚小孔徑
天線」的衛星站,稱為VSAT,為大企業的廣域專用通信提供方便。同步衛星也可能對地面提供
遠距移動通信,但地面移動 終端需裝較大的對星天線,而且在高樓林立的城市 中心電波傳
播有困難。為此,對地面的全球移動通信,曾另行研製發射低軌道、離地面幾百至一千公里的
幾十顆移動衛星族,稱為 LEO(Low Earth Or-bit)。又曾研製發射中軌道、離地約一萬公里
的十顆移動衛星族,稱為MEO( Medium Earth Orbit)。[相應地,原來離地面36,000km、與地
球同步運行的三顆衛星族,稱為 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雖然最近LEO系統
Iridium在開放商用後不久就受到挫折,另一系統Globalstar正在開放商用,可能順利進行,
但應該冷靜地對待。這些LEO/MEO全球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的理論和技術是正確的,但經營商對
用戶需求的條件、移動手機的設備和成本,以及向用戶收費不宜過貴等問題,似乎預先考慮得
不夠周到。如能認真吸取經驗,仔細分析原因,很可能得到圓滿成功,我們可以熱情期待著美
好的前途。無線固定通信也要向前發展,充分利用無線特有的優點,但無線通信受到無線電頻
譜資源的限制,為了繼續開發應用,必須考慮提高運用頻率或縮短運用波長,即從微波(厘米
波)延伸至毫米波、甚至紅外波。在這樣的延伸進程中,必將遇到新的電波傳播問題和器件問
題,都要逐一妥善解決,應該受到有關各方的支持和鼓勵。
D. 無線充電技術的歷史發展
1890年,物理學家兼電氣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就已經做了無線輸電試驗,實現了交流發電。磁感應強度的國際單位制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特斯拉構想的無線輸電方法,是把地球作為內導體、地球電離層作為外導體,通過放大發射機以徑向電磁波振盪模式,在地球與電離層之間建立起大約8Hz的低頻共振,再利用環繞地球的表面電磁波來傳輸能量。但因財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膽構想並沒有得到實現。後人雖然從理論上完全證實了這種方案的可行性,但世界還沒有實現大同,想要在世界范圍內進行能量廣播和免費獲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個偉大的科學設想就這樣胎死腹中。
2007年6月7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志的網站上發表了研究成果。研究小組把共振運用到電磁波的傳輸上而成功「抓住」了電磁波,利用銅制線圈作為電磁共振器,一團線圈附在傳送電力方,另一團在接受電力方。傳送方送出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後,經過電磁場擴散到接受方,電力就實現了無線傳導。這項被他們稱為「無線電力」的技術經過多次試驗,已經能成功為一個兩米外的60瓦燈泡供電。這項技術的最遠輸電距離還只能達到2.7米,但研究者相信,電源已經可以在這范圍內為電池充電。而且只需要安裝一個電源,就可以為整個屋裡的電器供電。
2014年2月,電腦廠商戴爾加盟了A4WP陣營,當時,陣營相關高層就表示,會對技術進行升級,支持戴爾等電腦廠商的超極本進行無線充電。市面上的傳統筆記本電腦,大部分電源功率超過了50瓦,不過超極本使用了英特爾的低功耗處理器,將成為第一批用上無線充電的筆記本電腦。
在此之前,無線充電技術,一直只和智能手機、小尺寸平板等「小」移動設備有關。不過,無線充電三大陣營之一的A4WP(「無線充電聯盟」)日前宣布,其技術標准已經升級,所支持的充電功率增加到50瓦,意味著筆記本電腦、平板等大功率設備,也可以實現無線充電。
E. 無線電的發展歷程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研究電磁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波理論。他斷定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電磁波與光具有同樣的傳播速度。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之後,人們又進行了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了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只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無線電的發明人是美籍塞爾維亞裔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在為「費城富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尼古拉·特斯拉於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托馬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
1906年聖誕前夜,雷吉納德·菲森登(Reginald Fessenden)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採用外差法實現了歷史上首次無線電廣播。菲森登廣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誦《聖經》片段。位於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開播世界上第一個定期播出的無線電廣播娛樂節目。
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又譯伽利爾摩·馬可尼)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沖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實際上馬可尼只是改進了無線電。
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43年,在尼古拉·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尼古拉·特斯拉的專利有效,宣布馬可尼的無線電專利無效。美國最高法院承認了尼古拉·特斯拉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認可他對無線電關鍵技術的專利優先權。有些人認為作出這一決定是出於經濟原因,這樣二戰中的美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給馬可尼公司專利使用費。
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僱傭了大約50人。
無線電經歷了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從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從模擬方式到數字方式,從固定使用到移動使用等各個發展階段,無線電技術已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支柱。
還有俄國發明家波波夫,俄羅斯人認為他在1895年也發明了無線電。
無線電的誕生九十幾年前,「嘀、嘀、嘀」三聲微弱而短促的訊號,通過電波傳過2500公里的大西洋對岸,從此向世界宣布了無線電的誕生。那是1901年12月12日,扎營守候。
在位於加拿大東南角的紐芬蘭(Newfoundland)訊號山(SignalHill)的馬可尼,用氣球和風箏架設接收天線,終於接收到從英國西南角的寶竇(Poldhu),用大功率發射電台發送「S」字元的國際莫爾斯電碼。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跨過大西洋的無線電通訊,這個實驗向世人說明了無線電再也不是僅限於實驗室的新奇東西,而是一種實用的通訊媒介。這一消息轟動了全球,激發了廣大無線電愛好者濃厚興趣,推動了業余無線電運動蓬勃發展。
雖然馬可尼的試驗結果令人相當振奮,可是當時一般人認為無線電行徑類似光波,發射之後,絕對是呈直線前進,從英國到加拿大,再怎麼說一定是無法完成直線的無線電通訊(因為地球表面是弧形的),當時的科學理論更證明,從英國發射後的無線電波一定直驅太空,怎麼可能達加拿大?可是從馬可尼用簡陋的無線電設備征服長距離通訊的試驗記錄看來,白天,訊號可以遠達700英哩,晚間更遠達2,000英哩以上,這些試驗數據,使得以往的理論所推展出來的必然結果,開始發生動搖了。
與此同時KENNELLY君及HEAVISIDE君不約而同地分別提出了同樣的看法:就是在地球大氣層中有電子層的存在,它可以像鏡子般,把無線電折射回地球,而不致於直奔太空,由於這種折射回返的訊號,使得遠方的電台才得以互相通訊,這種對無線電波有如鏡子般作用的電子層稱做KENNELLYHEAVISIDE層,但現今一般稱之為電離層(lonosphre),而短波之所以如此發達就是受了電離層之賜。
從一九二五年開始,許多科學家便開始進行電離層的探堪工作,經由向電離層發射無線電脈沖訊號,然後從電離層折反的回聲(Echo)中,可以了解到電離層的自然現象,所得到的結果就是: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就像是一把大傘涵蓋了地球,而且隨著白天或夜晚或季節的變化而變動,同時發現某些頻率可以穿過電離層,而有些頻率則以不同角度折返地表,雖然對電離層已經掀開了面紗而有了某種程度的了解,使得短波的國際通訊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這六十多年來,科學家均不放過任何繼續研究電離層的機會,甚至火箭發射、人造衛星試驗及最近的太空梭飛行,均設計有某些實驗,以期能更進一步了解電離層,借超高速電腦的幫助,透過假設的模型最後希望能夠像氣象般,可以預測未來幾天的電離層狀況。
無線電的發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們對各波段進行研究、運用的歷史。首先被運用的是長波段,因為長波在地表激起的感生電流小、電波能量損失小,而且能夠繞過障礙物。但長波的天線設備龐大、昂貴,通訊容量小,這促使人們尋求新的通訊波段。二十世紀20年代,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發現短波能傳播到很遠的距離。1931年出現了電離層理論,電離層正象赫茲所說的鏡子。它最適於反射短波。短波電台既經濟又輕便,它在電訊和廣播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但是電離層受氣象、太陽活動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使通信質量和可靠性下降,此外短波段容量也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要。短波段為3MHz~30MHz,按每個短波台佔4KHz頻帶計算,僅能容納幾千個電台,每個國家只能分得很有限的電台數,電視台(8MHz)就更擠不下了。從二十世紀40年代開始,世界上發展了微波技術。微波已接近光頻,它沿直線傳播,而且能穿過電離層不被反射,所以微波需經中繼站或通訊衛星將它反射後傳播到預定的遠方。 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一日(1897年5月2日)《時務報》第25冊刊出譯文《無線電報》,這是無線電報一詞在中國的最早出現。自此,拉開了無線電報經由期刊傳播的序幕。早期的無線電報技術傳播主要以綜合類期刊為主,多為介紹新鮮事物的文章,隨後才出現了介紹原理的科技類論文,其中不乏最新的技術及發明的篇目。隨著無線電報技術的發展,在期刊中傳播的內容也有所變化,出現了諸多法令性的文章。從晚清後期期刊中傳播的文章來看,已自成體系,為其今後專業期刊的出現以及學科建制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F. 求無線電的發展史,通俗易懂的。。。
無線電台的發明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在為「費城富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
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沖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
尼古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托馬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無線電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特斯拉的專利有效。這一決定承認他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認為作出這一決定明顯是出於經濟原因,這樣二戰中的美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給馬可尼公司專利使用費。
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僱傭了大約50人。
無線電經歷了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從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從模擬方式到數字方式,從固定使用到移動使用等各個發展階段,無線電技術已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支柱。
還有俄國發明家波波夫,他在1901年聲稱就發明了無線電。
無線電的發明:
無線電的誕生九十幾年前,「嘀、嘀、嘀」三聲微弱而短促的訊號,通過電波傳過2500公里的大西洋對岸,從此向世界宣布了無線電的誕生。那是1901年12月12日,扎營守候 。
在位於加拿大東南角的紐芬蘭(Newfoundland)訊號山(SignalHill)的馬可尼,用氣球和風箏駕設接收天線,終於接收到從英國西南角的寶竇(Poldhu),用大功率發射電台發送「S」字元的國際莫爾斯電碼......。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跨過大西洋的無線電通訊,這個實驗向世人說明了無線電再也不是僅限於實驗室的新奇東西,而是一種實用的通訊媒介。這一消息轟動了全球,激發了廣大無線電愛好者濃厚興趣,推動了業余無線電運動蓬勃發展。
雖然馬可尼的試驗結果令人相當振奮,可是當時一般人認為無線電行徑類似光波,發射之後,絕對是呈直線前進,從英國到加拿大,再怎麼說一定是無法完成直線的無線電通訊(因為地球表面是弧形的),當時的科學理論更證明,從英國發射後的無線電波一定直驅太空,怎麼可能達加拿大?可是從馬可尼用簡陋的無線電設備征服長距離通訊的試驗記錄看來,白天,訊號可以遠達700英哩,晚間更遠達2,000英哩以上,這些試驗數據,使得以往的理論所推展出來的必然結果,開始發生動搖了。
與此同時KENNELLY君及HEAVISIDE君不約而同地分別提出了同樣的看法:就是在地球大氣層中有電子層的存在,它可以像鏡子般,把無線電折射回地球,而不致於直奔太空,由於這種折射回返的訊號,使得遠方的電台才得以互相通訊,這種對無線電波有如鏡子般作用的電子層稱做KENNELLYHEAVISIDE層,但現今一般稱之為電離層(lonosphre),而短波之所以如此發達就是受了電離層之賜。
從一九二五年開始,許多科學家便開始進行電離層的探堪工作,經由向電離層發射無線電脈沖訊號,然後從電離層折反的回聲(Echo)中,可以了解到電離層的自然現象,所得到的結果就是: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就像是一把大傘涵蓋了地球,而且隨著白天或夜晚或季節的變化而變動,同時發現某些頻率可以穿過電離層,而有些頻率則以不同角度折返地表,雖然對電離層已經掀開了面紗而有了某種程度的了解,使得短波的國際通訊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這六十多年來,科學家均不放過任何繼續研究電離層的機會,甚至火箭發射、人造衛星試驗及最近的太空梭飛行,均設計有某些實驗,以期能更進一步了解電離層,最近借超高速電腦的幫助,透過假設的模型最後希望能夠像氣象般,可以預測未來幾天的電離層狀況。
無線電的發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們對各波段進行研究、運用的歷史。首先被運用的是長波段,因為長波在地表激起的感生電流小、電波能量損失小,而且能夠繞過障礙物。但長波的天線設備龐大、昂貴,通訊容量小,這促使人們尋求新的通訊波段。二十世紀20年代,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發現短波能傳播到很遠的距離。1931年出現了電離層理論,電離層正象赫茲所說的鏡子。它最適於反射短波。短波電台既經濟又輕便,它在電訊和廣播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但是電離層受氣象、太陽活動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使通信質量和可靠性下降,此外短波段容量也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要。短波段為3MHz~30MHz,按每個短波台佔4KHz頻帶計算,僅能容納幾千個電台,每個國家只能分得很有限的電台數,電視台(8MHz)就更擠不下了。從二十世紀40年代開始,世界上發展了微波技術。微波已接近光頻,它沿直線傳播,而且能穿過電離層不被反射,所以微波需經中繼站或通訊衛星將它反射後傳播到預定的遠方。
無線電技術傳入中國
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一日(1897年5月2日)《時務報》第25冊刊出譯文《無線電報》,這是無線電報一詞在中國的最早出現。自此,拉開了無線電報經由期刊傳播的序幕。早期的無線電報技術傳播主要以綜合類期刊為主,多為介紹新鮮事物的文章,隨後才出現了介紹原理的科技類論文,其中不乏最新的技術及發明的篇目。隨著無線電報技術的發展,在期刊中傳播的內容也有所變化,出現了諸多法令性的文章。從晚清後期期刊中傳播的文章來看,已自成體系,為其今後專業期刊的出現以及學科建制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無線電的誕生九十幾年前,「嘀、嘀、嘀」三聲微弱而短促的訊號,通過電波傳過2500公里的大西洋對岸,從此向世界宣布了無線電的誕生。那是1901年12月12日,扎營守候
無線電
在位於加拿大東南角的紐芬蘭(Newfoundland)訊號山(SignalHill)的馬可尼,用氣球和風箏駕設接收天線,終於接收到從英國西南角的寶竇(Poldhu),用大功率發射電台發送「S」字元的國際莫爾斯電碼......。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跨過大西洋的無線電通訊,這個實驗向世人說明了無線電再也不是僅限於實驗室的新奇東西,而是一種實用的通訊媒介。這一消息轟動了全球,激發了廣大無線電愛好者濃厚興趣,推動了業余無線電運動蓬勃發展。
雖然馬可尼的試驗結果令人相當振奮,可是當時一般人認為無線電行徑類似光波,發射之後,絕對是呈直線前進,從英國到加拿大,再怎麼說一定是無法完成直線的無線電通訊(因為地球表面是弧形的),當時的科學理論更證明,從英國發射後的無線電波一定直驅太空,怎麼可能達加拿大?可是從馬可尼用簡陋的無線電設備征服長距離通訊的試驗記錄看來,白天,訊號可以遠達700英哩,晚間更遠達2,000英哩以上,這些試驗數據,使得以往的理論所推展出來的必然結果,開始發生動搖了。
與此同時KENNELLY君及HEAVISIDE君不約而同地分別提出了同樣的看法:就是在地球大氣層中有電子層的存在,它可以像鏡子般,把無線電折射回地球,而不致於直奔太空,由於這種折射回返的訊號,使得遠方的電台才得以互相通訊,這種對無線電波有如鏡子般作用的電子層稱做KENNELLYHEAVISIDE層,但現今一般稱之為電離層(lonosphre),而短波之所以如此發達就是受了電離層之賜。
從一九二五年開始,許多科學家便開始進行電離層的探堪工作,經由向電離層發射無線電脈沖訊號,然後從電離層折反的回聲(Echo)中,可以了解到電離層的自然現象,所得到的結果就是: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就像是一把大傘涵蓋了地球,而且隨著白天或夜晚或季節的變化而變動,同時發現某些頻率可以穿過電離層,而有些頻率則以不同角度折返地表,雖然對電離層已經掀開了面紗而有了某種程度的了解,使得短波的國際通訊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這六十多年來,科學家均不放過任何繼續研究電離層的機會,甚至火箭發射、人造衛星試驗及最近的太空梭飛行,均設計有某些實驗,以期能更進一步了解電離層,最近借超高速電腦的幫助,透過假設的模型最後希望能夠像氣象般,可以預測未來幾天的電離層狀況。
無線電的發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們對各波段進行研究、運用的歷史。首先被運用的是長波段,因為長波在地表激起的感生電流小、電波能量損失小,而且能夠繞過障礙物。但長波的天線設備龐大、昂貴,通訊容量小,這促使人們尋求新的通訊波段。二十世紀20年代,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發現短波能傳播到很遠的距離。1931年出現了電離層理論,電離層正象赫茲所說的鏡子。它最適於反射短波。短波電台既經濟又輕便,它在電訊和廣播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但是電離層受氣象、太陽活動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使通信質量和可靠性下降,此外短波段容量也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要。短波段為3MHz~30MHz,按每個短波台佔4KHz頻帶計算,僅能容納幾千個電台,每個國家只能分得很有限的電台數,電視台(8MHz)就更擠不下了。從二十世紀40年代開始,世界上發展了微波技術。微波已接近光頻,它沿直線傳播,而且能穿過電離層不被反射,所以微波需經中繼站或通訊衛星將它反射後傳播到預定的遠方。
無線電技術傳入中國
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一日(1897年5月2日)《時務報》第25冊刊出譯文《無線電報》,這是無線電報一詞在中國的最早出現。自此,拉開了無線電報經由期刊傳播的序幕。早期的無線電報技術傳播主要以綜合類期刊為主,多為介紹新鮮事物的文章,隨後才出現了介紹原理的科技類論文,其中不乏最新的技術及發明的篇目。隨著無線電報技術的發展,在期刊中傳播的內容也有所變化,出現了諸多法令性的文章。從晚清後期期刊中傳播的文章來看,已自成體系,為其今後專業期刊的出現以及學科建制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G. 簡述無線感測網發展歷史的階段劃分和各階段的技術特點
無線感測器
無線感測器的組成模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在工作時它將由電池或振動發電機提供電源,構成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它可以採集設備的數字信號通過無線感測器網路傳輸到監控中心的無線網關,直接送入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如果需要,無線感測器也可以實時傳輸採集的整個時間歷程信號。
發展歷程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將傳統感測器採用點對點傳輸、連接感測控制器而構成感測器網路雛形,我們把它歸之為第一代感測器網路。隨著相關學科的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感測器網路同時還具有了獲取多種信息信號的綜合處理能力,並通過與感測控制器的相聯,組成了有信息綜合和處理能力的感測器網路,這是第二代感測器網路。而從上世紀末開始,現場匯流排技術開始應用於感測器網路,人們用其組建智能化感測器網路,大量多功能感測器被運用,並使用無線技術連接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權所有,無線感測器網路逐漸形成。
無線感測器網路是新一代的感測器網路,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其發展和應用,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帶來深遠影響。發達國家如美國,非常重視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發展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權所有,IEEE正在努力推進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應用和發展,波士頓大學(BostonUnversity)還於最近創辦了感測器網路協會(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進感測器聯網技術開發。除了波士頓大學,該協會還包括BP、霍尼韋爾(Honeywell)、Inetco Systems、Invensys、L-3Communications、Millennial Net、Radianse、Sensicast Systems及Textron Systems。美國的《技術評論》雜志在論述未來新興十大技術時,更是將無線感測器網路列為第一項未來新興技術,《商業周刊》預測的未來四大新技術中,無線感測器網路也列入其中。可以預計,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廣泛是一種必然趨勢,它的出現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變革。
應用現狀
雖然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大規模商業應用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權所有,由於技術等方面的制約還有待時日,但是最近幾年,隨著計算成本的下降以及微處理器體積越來越小,已經為數不少的無線感測器網路開始投入使用。目前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
1 環境的監測和保護
隨著人們對於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需要採集的環境數據也越來越多,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出現為隨機性的研究數據獲取提供了便利,並且還可以避免傳統數據收集方式給環境帶來的侵入式破壞。比如,英特爾研究實驗室研究人員曾經將32個小型感測器連進互聯網,以讀出緬因州"大鴨島"上的氣候,用來評價一種海燕巢的條件。無線感測器網路還可以跟蹤候鳥和昆蟲的遷移,研究環境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監測海洋、大氣和土壤的成分等。此外,它也可以應用在精細農業中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來監測農作物中的害蟲、土壤的酸鹼度和施肥狀況等。
H. 關於wifi的產生以及發展過程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 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 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Wi-Fi聯盟成立於1999年,當時的名稱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為Wi-Fi Alliance。 通俗說法: WIFI就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現在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現在市面上上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多為54M速度,再上一個等級就是108M的速度,當然這個速度並不是你上互聯網的速度,上互聯網的速度主要是取決於WIFI熱點的互聯網線路。 說白了就是無線區域網,"Wireless Fidelity」基於IEEE 802.11b標準的無線區域網,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無線上網 ( WIFI )。 IEEE 802.11 第一個版本發表於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行。 1999年加上了兩個補充版本:802.11a定義了一個在5GHz ISM頻段上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54Mbit/s的物理層,802.11b定義了一個在2.4GHz的ISM頻段上但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1Mbit/s的物理層。 2.4GHz的ISM頻段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蘋果公司把自己開發的802.11標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業界成立了Wi-Fi聯盟,致力解決符合802.11標準的產品的生產和設備兼容性問題。Wi-Fi為制定802.11無線網路的組織,並非代表無線網路
求採納
I. 無線遙控的發展史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無線遙控器
「無線遙控器」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用來遠程式控制制機器的裝置。現代的遙控器,主要是由集成電路電板和用來產生不同訊息的按鈕所組成。
時至今日,無線遙控器已經在生活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科技的進步無線遙控器也擴展到了許多種類,簡單來說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家電常用的紅外遙控模式(IR Remote Control),另一種是防盜報警設備、門窗遙控、汽車遙控等等常用的無線電遙控模式(RF Remote Control)。
[編輯本段]歷史
到底是誰發明出第一個遙控器已不可考。但最早的遙控器之一,是一個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的發明家在1898年時開發出來的(美國專利613809號),叫做「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Moving Vehicle or Vehicles。」
[編輯本段]無線遙控器的類型
紅外遙控器
家用紅外遙控器紅外遙控器(IR Remote Control)是利用波長為0.76~1.5μm之間的近紅外線來傳送控制信號的遙控設備。
常用的紅外遙控系統一般分發射和接收兩個部分。
發射部分的主要元件為紅外發光二極體。它實際上是一隻特殊的發光二極體,由於其內部材料不同於普通發光二極體,因而在其兩端施加一定電壓時,它便發出的是紅外線而不是可見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發出的紅外線波長為940nm左右,外形與普通發光二極體相同,只是顏色不同。
接收部分的主要元件為紅外接收二極體,一般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在實際應用中要給紅外接收二極體加反向偏壓,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紅外接收二極體在電路中應用時是反向運用,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靈敏度。
由於紅外發光二極體的發射功率一般都較小(100mW左右),所以紅外接收二極體接收到的信號比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電路,最近幾年大多都採用成品紅外接收頭。
成品紅外接收頭的封裝大致有兩種:一種採用鐵皮屏蔽;一種是塑料封裝。均有三隻引腳,即電源正(VDD)、電源負(GND)和數據輸出(VOUT)。紅外接收頭的引腳排列因型號不同而不盡相同,可參考廠家的使用說明。成品紅外接收頭的優點是不需要復雜的調試和外殼屏蔽,使用起來如同一隻三極體,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時注意成品紅外接收頭的載波頻率。
紅外遙控常用的載波頻率為38kHz,這是由發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來決定的。在發射端要對晶振進行整數分頻,分頻系數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遙控系統採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發射端晶振的振盪頻率來決定。
紅外遙控的特點是不影響周邊環境、不幹擾其它電器設備。由於其無法穿透牆壁,故不同房間的家用電器可使用通用的遙控器而不會產生相互干擾;電路調試簡單,只要按給定電路連接無誤,一般不需任何調試即可投入工作;編解碼容易,可進行多路遙控。因此,現在紅外遙控在家用電器、室內近距離(小於10米)遙控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無線電遙控器
發射與接收控制器模塊無線電遙控器(RF Remote Control)是利用無線電信號對遠方的各種機構進行控制的遙控設備。這些信號被遠方的接收設備接收後,可以指令或驅動其它各種相應的機械或者電子設備,去完成各種操作,如閉合電路、移動手柄、開動電機,之後再由這些機械進行需要的操作。作為一種與紅外遙控器相補充的遙控器種類,在車庫門、電動門、道閘遙控控制,防盜報警器,工業控制以及無線智能家居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常用的無線電遙控系統一般分發射和接收兩個部分。
發射部分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即遙控器與發射模塊,遙控器和遙控模塊是對於使用方式來說的,遙控器可以當一個整機來獨立使用,對外引出線有接線樁頭;而遙控模塊在電路中當一個元件來使用,根據其引腳定義進行應用,使用遙控模塊的優勢在於可以和應用電路天衣無縫的連接、體積小、價格低、物盡其用,但使用者必須真正懂得電路原理,否則還是用遙控器來的方便。
接收部分一般來說也分為兩種類型,即超外差與超再生接收方式,超再生解調電路也稱超再生檢波電路,它實際上是工作在間歇振盪狀態下的再生檢波電路。超外差式解調電路與超外差收音機相同,它是設置一本機振盪電路產生振盪信號,與接收到的載頻信號混頻後,得到中頻(一般為465kHz)信號,經中頻放大和檢波,解調出數據信號。由於載頻頻率是固定的,所以其電路要比收音機簡單一些。超外差式的接收器穩定、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也相對較好;超再生式的接收器體積小、價格便宜。
無線電遙控常用的載波頻率為315mHz或者433mHz,遙控器使用的是國家規定的開放頻段,在這一頻段內,發射功率小於10mW、覆蓋范圍小於100m或不超過本單位范圍的,可以不必經過「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審批而自由使用。我國的開放頻段規定為315mHz,而歐美等國家規定為433mHz,所以出口到上述國家的產品應使用433mHz的遙控器。
無線電遙控常用的編碼方式有兩種類型,即固定碼與滾動碼兩種,滾動碼是固定碼的升級換代產品,目前凡有保密性要求的場合,都使用滾動編碼方式。
滾動碼編碼方式有如下優點:
1、保密型強,每次發射後自動更換編碼,別人不能用「偵碼器」獲得地址碼;
2、編碼容量大,地址碼數量大於10萬組,使用中「重碼」的概率極小;
3、對碼容易,滾動碼具有學習存儲功能,不需動用烙鐵,可以在用戶現場對碼,而且一個接收器可以學入多達14個不同的發射器,在使用上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4、誤碼小,由於編碼上的優勢,使得接收器在沒有收到本機碼時的誤動作幾乎為0。
固定碼的編碼容量僅為6561個,重碼概率極大,其編碼值可以通過焊點連接方式被看出,或是在使用現場用「偵碼器」來獲取,所以不具有保密性,主要應用於保密性要求較低的場合,因為其價格較低所以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無線電遙控器與紅外遙控器的區別(The difference between IR and RF Remote Control),紅外遙控和無線遙控是對不同的載波來說的,紅外遙控器是用紅外線來傳送控制信號的,它的特點是有方向性、不能有阻擋、距離一般不超過7米、不受電磁干擾,電視機遙控器就是紅外遙控器;無線電遙控器是用無線電波來傳送控制信號的,它的特點是無方向性、可以不「面對面」控制、距離遠(可達數十米,甚至數公里)、容易受電磁干擾。在需要遠距離穿透或者無方向性控制領域,比如工業控制等等,使用無線電遙控器較易解決。
[編輯本段]無線遙控距離的影響因素
影響無線電遙控距離(Remote distance of RF Remote Control)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1、發射功率:發射功率大則距離遠,但耗電大,容易產生干擾;
2、接收靈敏度:接收器的接收靈敏度提高,遙控距離增大,但容易受干擾造成誤動或失控;
3、天線:採用直線型天線,並且相互平行,遙控距離遠,但占據空間大,在使用中把天線拉長、拉直可增加遙控距離;
4、高度:天線越高,遙控距離越遠,但受客觀條件限制;
5、阻擋:目前使用的無線遙控器使用國家規定的UHF頻段,其傳播特性和光近似,直線傳播,繞射較小,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如有牆壁阻擋將大大打折遙控距離,如果是鋼筋混泥土的牆壁,由於導體對電波的吸收作用,影響更甚。
[編輯本段]工業無線遙控器的應用領域
1、工業行車:工業用行車是遙控系統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之一,以德國為例,占遙控系統每年產量的40%左右;特別是冶金、汽車製造、造紙廠、物料倉庫等新增行車幾乎全部配備工業無線遙控器[3];
2、汽車吊、隨車吊:通常,大型汽車吊遙控系統還配置了數據反饋裝置,反饋裝置可將運行參數(如負荷、起重臂長、負荷力矩、油溫,壓力,角度等)顯示在發射系統顯示屏上,操作人員可根據顯示數據來監控吊車;
3、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泵車操作時因控制台距澆注作業面有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傳統的操作方式需數人配合才能完成,由於效率低,限制了混凝土泵車的性能發揮;對於長距離、大排量的大型泵車,矛盾更為突出;採用工業無線遙控器可以最大地發揮整機的性能,泵車司機在工作地點駕車定位後,即可用攜帶遙控系統依次操作泵車的各個動作,如布料桿的左右回轉,多級桿的變幅升降等。操作人員可攜帶發射系統,遠離泵車控制台,直接站在軟管噴口附近,控制布料桿的動作和混凝土泵的運作;
4、礦山機械:對於礦井裡能見度較低的場合下,可選用配有反饋裝置的工業無線遙控器控制液壓機械。即使在能見度較低、環境惡劣的地方,也可以方便控制重型鑿岩機架鑽孔作業。操作員可以選擇最近的地點對位鑽孔,而不必呆在距鑽孔作業點十米以外的鑽孔機的操作台上。無線電控制裝置採用IP65保護標准完全適應在潮濕和含鹽的環境中使用。大大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准確性,節約投資,提高了效率;
5、專用機械如:煉鋼廠清渣裝載機,採用工業無線遙控器對裝載機進行遙控改造,在不改變現有手動操作方式的前提下,百分之百模擬原履帶裝載機的機械動力性能和作業功能,達到無人駕駛完成清渣作業的目的。操作員帶著輕巧的發射機,自由選擇最佳的視覺位置,遙控的裝載機在清渣作業中運行自如。遙控裝載機的成功運用消除了以往環境惡劣,視線不清,高溫落渣帶來的事故隱患,使操作人員從惡劣的環境中解脫出來,提高了清渣作業效率、改善冶金工人的工作環境,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6、建築塔吊:在歐洲、北美超過60%的建築回轉式塔吊採用無線遙控方式控制,不僅在設備製造時節省成本(無空中操作台),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充分保障,提高了施工效率;
7、其它方面:隨著工業無線遙控器技術的發展,在裝載機、調車機車、液壓機械和移動車輛港口裝卸船機等設備中,工業無線遙控器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市場前景極為廣闊
J. 有關無線電發展歷史 大事件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回播的理論基礎。他的答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爾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1906年聖誕前夜,范信達(Reginald Fessenden)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採用外差法實現了歷史上首次無線電廣播。范信達廣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誦《聖經》片段。位於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開播世界上第一個定期播出的無線電廣播娛樂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