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宗教改革歷史意義

宗教改革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4 16:46:32

❶ 宗教改革的意義有哪些

宗教改革的意義:是改造建立愛國的宗教。中國歷朝歷代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內原容因是三教合一 消滅宗教爭端,如唐朝三教合一 如明初朱元璋改造宗教的方法都很成功的(反觀西方近一千年宗教戰爭爭端無數)。
中國古人大多堅定信仰三教 中國或者說東方的儒釋道三教 傳承歷史很久遠-三千年,因為漢字六書造字和造紙印刷術發達,儒釋道無論哪一家傳下來的(創教聖賢的)典籍無數(七略四庫、大藏經、道藏)、浩如煙海;反觀西方近一千年宗教戰爭爭端無數,傳承宗教經典十分貧乏,創教聖賢的意思很容易被後人曲解導致非常多的謬誤、偏激乃至走火入魔 ;東西方宗教其實大不相同的 宗教這個詞彙和概念也是五四後才從西方翻譯過來的 東方文化是追求融合的文化-「和而不同」,而西方歷史是暴君專制的社會 -「同而不和」(孔夫子語)

❷ 宗教改革有什麼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說,宗教改革運動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這場運動被恩格斯稱為「第一號的資產階級革命」。這一時期宗教改革者的思想成就為近代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大繁榮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素材,從而深刻地影響了西方近代政治學的建構。 一、信仰與理性 理性與信仰的爭論在基督教內部由來以久。奧古斯丁貶低理性的作用,而阿奎那則在一定的程度上調和了理性和信仰。宗教改革的神學理論家們則採取了一種當時看來更近合理的妥協:他們不但承認存在著教會和國家的區別,而且還認可了指導教會和國家的理論的差異。區分信仰和理性甚至被看作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神學家」的標志。[1](P39)理性指導著世俗的王國,而對聖經的信仰主宰著屬靈的王國。這樣一來,盡管宗教改革者看起來比中世紀的神學家在信仰的問題上更加嚴格了,而實際上他們卻給世俗領域留出一個足夠的空間,而填補這一空間成並為其主宰的必然是理性。政治學恰好是這一空間中一塊引人注目的領域。加爾文進一步將控制人們的外部環境劃分為兩個王國:「一為屬靈的王國,一為俗世的王國」[2](P15)既然有了這樣一個明確的劃分,再使聖經成為政治家的教科書就會顯得毫無道理,「汝行事應如基督徒」對政治家的訓誡已經足夠了,[3](P377)事實上,宗教改革者們正是在上帝的權威下將政治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然而,在聖經這些訓導之外,政治學應該依據什麼呢?路德的答案是「上帝使世俗政府服從於理性」。[4](P194)在這一點上,路德甚至把象亞里士多德這樣的異教徒奉為權威。加爾文在談到「政治學和經濟學方面的事情,所有的機械技藝和文科研究」時,他避而不談信仰,而是專注於理性。然而,這並不表明理性主宰一切。在神學領域,對理性的排擠有增無減,比之中世紀神學家,有過而無不及。路德指出:「亞里士多德的全部思想之於神學,正如黑暗之於光明」。[5](P50)然而,我們能看到加爾文比奧古斯丁,甚至是阿奎那更高明的地方:理性和信仰被嚴格地區分開了。在對包括政治在內的世俗領域的研究中,理性的地位得到了恢復,這對近代政治學方法的影響尤為深遠。還有一點值得指出的是,在加爾文那裡,理性起作用的范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擴展。加爾文甚至在《真教會和假教會的比較》中「以經文、理智和奧古斯丁的權威來證明此點」(即教會的所謂的「真」與「假」)。[6]這表明,理智甚至成為對「真」、「假」教會的一個證明。我們當然不能要求宗教改革的領袖們在神學范圍內大肆地宣揚理性,然而他們能夠將神學和政治學區分,把信仰的至上性限制在神學的范圍內,並且在世俗的理論,尤其是政治的理論中確立理性的權威。近代被稱為「理性的時代」,理性成為近代政治學研究的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理性在指導政治學研究中權威的確立為近代政治學研究方法的確立提供了一張「通行證」。 二、民族國家與民族教會 就宗教改革的理論家來說,改革宗教教義的念頭本身是不可思議的,甚至說是一種罪惡,他們更重視的是教會的改革。建立「廉價民族教會」成為一個口號,甚至可以看成是其全部理論最終的一個合理的結論。諸如鹿特丹的伊拉斯莫對聖經的翻譯、「埃爾福特小組」的活動等等,在建立民族教會的問題上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在這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當數埃爾福特大學的一個學生——路德。路德最重要的理論即「唯信稱義」(Justification by faith alone)。這意味著對「龐雜而腐敗透頂的羅馬教會」的拋棄,然而,這正是民族教會得以確立的一個前提。在薩克森選候的瓦特堡內,路德所從事聖經翻譯工作的影響遠遠地超出了宗教本身,甚至對語言、文化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英國,此類工作隨之而起,這一系列的工作無疑為民族精神的興起注入了興奮劑。擺脫羅馬教皇的束縛成為宗教改革的一個首當其沖的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同建立民族教會有著殊途同歸的效果。而如何對抗強大的羅馬教皇呢?各國的宗教改革者們不約而同地把希望寄託在民族國家的建立上。「民族教會」的建立在德國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這種活動是建立在諸侯的支持之上的。「民族教會」的建立必然需要一種力量同羅馬教會對抗,掌握德國政治前途的諸侯充當了這一力量,這種情況必然使「民族教會」依附於「民族國家」之下。加爾文最初否認教會組織的必要性,後來,由於形勢的發展,他自己本人竟跑到日內瓦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加爾文式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由教會直接行使行政權利。英國則是另一種景象:憑借王權,英王享利八世進行了完全依附於國家的教會改革。這引進事例說明:「民族教會」同「民族國家」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由於西方社會各民族歷史和現實的差異,在近代歐洲的新教國家中,民族教會和民族國家的關系有著不同的模式。然而,我們不可否認宗教改革所倡導的「民族教會」對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影響。近代政治學理論形成的歷史中,其一不可辯駁的歷史現象即民族國家的興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政治學說就是關於民族國家的理論。無論是馬基雅弗利的「國家的理由」(Reasonofstate)還是不丹的主權理論,他們理論的形成都基於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的這一事實。包括格老秀斯的《戰爭與和平法》,都同樣地基於民族國家興起的這樣一個事實。或許刻意追求宗教改革者的民族國家理論會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改革者的工作飽含了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打破羅馬教皇在西歐的太上皇地位,一是建立民族教會。這兩方面的努力都藉助了成長中的民族國家的力量,並且反過來成為民族國家興起的一個巨大推動力,為民族國家的政治理論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三、人的近代特色與個人精神的興起 中世紀的人有著雙重的身份即:「基督徒」和「臣民」。基督教是在道德方面有著嚴格要求的宗教,這深刻地影響著人的生活,這一影響同中世紀經濟生活聯系在一起。到了近代,地理大發現和貿易的興起劇烈地改變了人們的經濟生活,經濟生活的變化使人有了一系列完全不同於中世紀時的名字:新興的資產階級;新興的城市無產階級;以及今非昔比的農民。雖然人們仍舊是「基督徒」和「臣民」雙重身份的聚合體,然而,財富的猛增導致了正在成長中的新興資產階級的奢侈生活;新興的城市無產階級和農民的起義等等表明經濟生活的變化使人改變了中世紀的生活方式。人的地位的改變及帶來的生活方式的變化必然導致對人的重新認識。「平信徒皆祭司」、「人人皆僧侶」這樣的觀念在路德和加爾文等宗教改革領袖的著作中屢見不鮮。宗教改革對人價值觀的改革而引起的「個人精神」的興起成了這場宗教運動近代化的最明顯特徵,這似乎是在神學范圍內對文藝復興運動的一種曲折回應。然而,路德與加爾文二人的看法並非是一致的。路德更強調人的信仰,「你怎樣來信仰上帝,你就怎樣來得到上帝」、「信者就是上帝」。象所有的神學家一樣,人在宗教改革者那裡首先是墮落的,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而在得救的途徑上,宗教改革者們表現了他們同羅馬教會最大的分歧。那就是「唯信稱義」,有罪的人能夠通過自己的「信」得救,而不是中世紀教會所宣揚的「功行」。因此,我們看到「信仰的人」的概念在路德那裡成了「個人精神」的宣言書。加爾文對這種大膽的言論不以為然,墮落與罪的觀念在加爾文那裡顯得更突出。他宣稱:「我們不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引用大衛的話:「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這同中世紀對人的認識如出一轍。然而,仔細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其中的微妙之處,加爾文不是因為神而忽略人,恰恰相反,他認為「人是上帝工作的明鏡」。那麼,又是什麼使加爾文對人的認識如此之低呢?其實,我們可以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得到答案。殘酷的商品經濟將人捲入一種未知的、琢磨不定的力量之中。在這股力量的旋渦中,個人的力量顯得更加渺小。加爾文的悲觀由此而生,在他眼裡的人就象狂濤巨浪中隨波逐流的木筏。因此,我們認為於其說加爾文忽略人,還不如說,他眼中的人更加敏銳地反映了人的近代特色。宗教的問題之所以顯得如此重要,是因為中世紀西歐的個人更關心的是自身的獲救,而近代經濟生活所導致的在道德領域的變化給這一獲救帶來了危機。近代社會的產生過程表明:對內心世界的關心同對外部世界的活動的適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基督教神學的曲折發展改變了人的價值觀,成為這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在這一曲折的發展過程中,宗教改革顯然是一股極強的推動力。隨著人的地位的改變而來的「人的發現」是文藝復興的一大功績,而個人精神興起的細致工作則大部分來自宗教改革。這種「個人精神」建立了這樣一種價值觀: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很容易理解諸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權這些宗教改革的領袖們也無法領會的近代觀念。 四、民族國家政治理論的神學支點 近代政治理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應該是自由的;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國家與個人的關系應該是民主的。這在中世紀似乎是不可思議的,然而,自由、平等、民主的觀念並非近代政治思想家的首創。自由派意義的國家理念、以職業平等為背景的平等、民主的組織形式等等這些觀念在宗教改革者那裡就已萌生,對自由、平等、民主這些作為近代政治學核心內容的觀念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基督徒的自由」是宗教改革者的自由理念,其內容是極其狹隘的,加爾文在日內瓦對異教徒的迫害就是一個明證。然而,宗教改革者們對自由理論更深一層的貢獻,卻是來自對國家的理解。建立民族國家是實現民族教會的一個手段,世俗國家僅是幫助個人達成某種目的的工具。雖然這一思想是通過個人依靠信仰得救這一局限性的事務中體現出來的,但是卻對近代自由派的國家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路德將諸侯看作宗教改革的後盾,而諸侯的力量被看作是實現民族教會的根據。路德對諸侯,甚至對國家的理解僅僅如此:世俗國家在個人通過信仰得救的事業中是一個輔助的工具。加爾文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共和國也正是為了保障這一事業。國家的目的在於保障個人行為的進行,這在宗教改革的理論家那裡顯得格外引入注目。有一點近代政治發展史知識的人就會知道,對國家的這種認識幾乎是近代政治學國家理論的一個支柱。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學體系中的國家只不過是對宗教改革的這種國家觀的一種世俗翻版,盡管這一翻版是被打扮得如此華麗。 基督教早期作為下等人的宗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體現了早期「先知」們的平等觀,然而,基督教的發展表明:這種平等是靈魂上的,同教會內部森嚴的等級制度無關。甚至這種靈魂上的平等亦是來自教會的,因為教會掌握了對聖經的解釋,壟斷了文化。教會內等級制度建立的基礎是教會在人實現自己的信仰中的作用。而羅馬教會統治的根基正是建立於這樣一種普遍的認識中:個人是無法領會上帝的意旨的,人的信仰必須在羅馬教會的指導下得救。正是因為這種指導撐使教會內部的不平等成為必然。而宗教改革者卻直指這一理論的核心,針鋒相對地提出:「唯信稱義」,這一口號的提出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公開向羅馬教會的教階制權威提出挑戰,另一方面它把人在靈魂上本應得到的平等重又交給人,而條件只有一個:「信」。羅馬教會那種森嚴的教階制從一開始就成為宗教改革的眾矢之的,而最能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新教到底會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定位於怎樣的一個水平上。路德給了我們一個鮮明而又准確的回答:「每個人都應該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按照自己的職業為其餘的人服務。所有的人都應該為共同的利益而工作,猶如人身各部,互相服務一樣。」[7](P12)這一內容十分引人注目,在信奉新教的主要民族中所具有的這一內容恰恰是信奉天主教的民族中所不具備的。宗教改革者(典型是路德)關於「職業」的理論被韋伯稱為所謂的「資本主義精神」。然而,韋伯並沒有看到的是,在路德這一「職業」概念的背後蘊含了一種以社會經濟變化為背景的平等。在加爾文看來,人人是平等的,因為在上帝面前,人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即使是聖徒,也不能做出一件功事,這種功事,若按其功績來評判,不應該受到譴告。」[8]新教的平等理論經過宗教改革的大師們的辛勤培育,逐漸成為等級制在現實世界中的替代物。每一種正統的職業在上帝那裡都具有完全同等的價值,這一新的平等觀成為刺向教會等級制的一把利劍,使近代意義的平等在世俗范圍內得到了合理的「道德辯護」。 近代政治學理論中另一核心的觀念即民主。而政治國家意義上的民主並不是誰創造出來的。反而是人們不斷地從個人生活出發,將認識逐漸貫徹到政治領域當中,逐漸培養出來的政治民主理論正是這樣,宗教改革者主張的教會「民主」從某種程度上起到了一個示範作用。加爾文主張按民主的原則改革教會組織。在加爾文建立的共和國里,教士之間建立平等關系;投票選舉產生神職人員;組成由信眾兄弟組成的大會並遵從其做出的決定……這一系列改革對產生近代民主的啟迪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實踐中,加爾文按著這一教會組織的原則建立起了民主共和國的教會組織。這種民主起初僅限於教會內部,但是隨著新興資產階級勢力的增長,它逐漸地擴展到「人間王國」,其理論的貢獻不僅限於對近代的政治學說的影響,而且「成了日內瓦、荷蘭、蘇格蘭共和黨人的旗幟……並為英國發生的資產階級第二幕提供了意識形態的外衣。」[9](P252)在資產階級取得勝利後,新教徒建立的國家中大多為共和國的形式,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到「加爾文式」民主的開創性意義。我們並不想誇大宗教改革在西方近代政治學說體系建構中的作用。然而,宗教改革對當時人們思想的震撼是根本性的,其對近代政治體系的建立所起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視的。

❸ 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何歷史意義

1.新教的誕生導致德國的諸侯分成兩派:新教諸侯和舊教諸侯.並演變成內戰.1555年,雙方達成和約:教隨國定.
2.宗教改革運動迅速傳遍歐洲其他國家.慈溫利在瑞士進行改革,使瑞士分裂為兩派.1531年,慈溫利在戰斗中犧牲,新教派失敗.但是,宗教改革在瑞士的法語區日內瓦獲得成功,加爾文在日內瓦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新教國家.他還發展了路德的改革理論,形成了預定論:他將奧古斯丁的救贖理論和路德的因信稱義理論,提出了新的救贖觀:耶穌受死以行救贖,但是他不是救贖所有世人,而是救贖那些被上帝揀選的人.至於誰被上帝揀選,誰被拋棄,只有上帝知道——那是上帝預定好的,世人不知道.世人無論是做善功還是行聖禮都不能改變上帝預定的命運.但是,一個人是否被揀選,有一些世俗特徵:是否成功.成功者就是被上帝揀選的人.預定論的積極意義在於它鼓勵人們不怕艱難困苦,頑強奮斗,去爭取事業成功,以此證明他是被揀選之人.預定論把得救的期望與現實的努力結合起來,為資產階級不斷進取,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理論依據,成為資產階級與天主教抗爭的精神武器.加爾文新教迅速傳播於瑞士、尼德蘭、法國、英國,成為資產階級的宗教理論.
3.新教改革把歐洲的思想從天主教的禁錮之下解放出來,提倡信仰自由、理性,反對教士獨身,和違背人性的禁慾主義;它雖然是一場基督教會內部的改革,但是與文藝復興運動殊途同歸,都屬於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它是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中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同時,應該指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並不反對基督教,他們反對的是天主教會.所以,這兩場運動固然偉大,但是仍然具有局限性.

❹ 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何歷史意義

1517年德國人馬丁•路德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抨擊教皇出售贖罪券,成為這場宗教改版革運動的標志。權這里有
http://tieba..com/f?kw=%BB%EE%CB%AE%B5%C4%BD%AD%BA%D3%C9%FA%C3%FC%D6%AE%B5%C0

❺ 宗教革命運動的歷史意義

宗教改革運動的歷史意義:

宗教改革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內治容和羅馬神權統治的政治運動。它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促進了西歐各國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宗教改革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進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鎖,對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❻ 從思想方面論述宗教改革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6世紀首先在德國爆發,隨後迅速席捲西歐的宗教改革是一場大規模的、意義深刻的社會政治運動。它由新興資產階級所發動,得到廣大農民和城市平民強有力的響應,個別國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下級貴族也積極投入,對封建的天主教會展開了猛烈的沖擊,促使天主教會發生分裂,涌現了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基督教新教派。中世紀西歐的羅馬天主教會是封建地主階級的精神統治工具,它給封建制度披上了神聖的外衣,為封建統治辯護;天主教會也是各國最有勢力的封建領主,它擁有天主教世界地產的1/3;教會還是各國的特權組織,成了西歐國家實現政治統一的障礙。因此,恩格斯指出:「要在每個國家內從各個方面成功地進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須先摧毀它的這個神聖的中心組織。」西歐各國的天主教會都直接受羅馬教廷支配,是「國中之國」。大主教、主教、神甫和僧侶都不受當地政府的管轄,拒絕向世俗政權效忠。13世紀,當教皇的權利發展到頂峰時,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國的內政,可以將皇帝或國王放逐,並且可以解除該國臣民對該國君主的效忠誓約,如果他認為某國的法律損害天主教會的利益,它也可以宣布該項法律無效,禁止人們服從。在這種情況下,獨立於世俗政權之外的天主教會就成為中央集權發展道路上的嚴重障礙,把教會置於王權的控制之下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天主教會的腐敗和搜刮,引起各階級階層的強烈不滿,這是16世紀宗教改革爆發的直接原因。宗教改革運動之發生,也得利於文藝復興。16世紀的宗教改革實質上是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它為西歐資本主義因素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道路。
2.對《九十五條論綱》意義的認識:實際上否認了教皇的神權;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加爾文與日內瓦神權共和國
加爾文被譽為歐洲改教時期的第二位偉大人物,地位僅次於德國的馬丁路德。他所著的基督教要義是改教運動時期的經典作品。加爾文是法國人,卻在日內瓦建立了一個有影響力的教會行政機構。他的成就在基督教歷史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其實加爾文只是日內瓦一個教會的牧師。但在他的引導下,日內瓦全城都變為一個完全基督化的城市。人民的生活在教會法庭的監督下顯得有規律。在加爾文的影響下,城市內的污穢地方得以清除。他又注意貧苦的人民,為他們謀取福利。
實際上,他成為日內瓦政治、宗教的最高領導人。日內瓦的教會和政府組織都是按照加爾文的設想組織起來的。教會設立四種職務:長老、牧師、教師、執事。長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選出,負責監督每一個人的生活。牧師為神職人員,負責解釋聖經,並實行聖禮。教師負責學校的領導工作,宣教事業和講授聖經。執事是由信徒選舉產生的不脫產的協助長老和教師的教會管理人員,主管慈善機構,負責救濟和醫療工作。教會的權威機構是長老會,或稱宗教法庭,每星期四舉行一次例會。政府的最高機構是大議會和小議會,由市民選舉產生。教會機構和政府機構雖有分工,前者負責宗教信仰與思想道德等精神生活,後者負責世俗事務,但實際上二者已結合成一體,不僅人員交叉,而且職責也難截然劃分。日內瓦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神權共和國。
4.英國國教確立的艱難歷程
1543年,英國議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國教會的唯一的、至高無上的首腦,擁有糾正錯誤、鎮壓異端、處理教會事務的一切權力。宣布切斷與教皇的一切來往,凡否認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者,均處以叛國罪。1537年亨利八世還批准英文版《聖經》在英國發行。英國人從此可以自由閱讀聖經了。
在英國斷絕與羅馬教廷的聯系之後,英國路德教派和其他教派又開始活躍起來,他們天真地相信英國已真的稱為新教國家了。面對群眾運動的復活,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又回潮了。他又回到天主教的立場上來,聲稱天主教的任何信條都是金科玉律,不能變更。並宣布以恐怖手段懲罰宗教不同意見者。據統計,亨利八世在位期間,因宗教問題被處以極刑者達數千人之多。
亨利八世的兒子愛德華六世在位期間(1547—1553),政府 為英國國教制訂的教義條文帶有明顯的新教性質。
但是,愛德華六世短命而且無後,死後由亨利八世的公主瑪麗都鐸嗣位(1553--1558)。瑪麗本人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廢除了父親及異母弟在位時的宗教立法,恢復了英國國教與羅馬教廷的上下級關系。瑪麗女王以極其殘酷的手段懲罰新教徒,在她在位期間,有300個新教分子被處死,大主教克蘭默竟被處以火刑。她因此有」血腥的瑪麗」之稱。
瑪麗無後,王位傳給她的異母妹伊麗莎白。伊麗莎白在位(1558--1603)期間,英國教會在教義及實踐方面最後固定下來。斷絕了英國教會與羅馬教會的關系,再一次把英國教會置於王權的控制之下。1563年議會制定的《三十九項信條》把聖經定為信仰的唯一準則,堅持「信仰耶穌即可免罪」的原則。伊麗莎白女王採取嚴酷的措施去強迫所有的英國人都遵從她在宗教上的這些決定。信奉天主教者,處以極

❼ 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和歷史作用

1、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是西歐資產階級在宗教掩飾下發動的一場反對封建統治以及羅馬教會的政治運動。

2、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1、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剝奪了教會在各國的政治、經濟特權,各國王權得到加強,有利於民族國家的發展。

2、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倫理規范和生活方式,奪取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發展本民族文化,各國普遍重視教育,興辦學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學習科目,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7)宗教改革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使羅馬天主教會在歐洲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面對這種情況,天主教會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嚴厲抨擊教會內部的腐敗,稱各種邪惡和弊端就像從特洛伊木馬中湧出的士兵一樣從教會中湧出,他們紛紛倡議實行改革。就在歐洲各國宗教改革轟轟烈烈地展開的同時,天主教會內部也開始了改革。



❽ 高中歷史必修三 宗教改革的作用和意義有哪些

宗教改革直接質疑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人文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
求採納

❾ 路德的宗教改革有何巨大的歷史意義

1、推動了廣大民眾的反封建斗爭,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勢力
2、使德國確立了「教隨國定」的原則,形成了一種新教路德宗
3、有利於德意志民族語言的發展
4、為歐洲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

❿ 宗教改革的歷史影響在政治,思想,經濟方面有那些

宗教改革的影響 ①政治上: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剝奪了教會在各國的政治、經濟特權,各國王權得到加強,有利於民族國家的發展。 ②經濟上: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倫理規范和生活方式,奪取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③精神文化上: A、打破了天主教會精神壟斷,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 B、發展本民族文化,各國普遍重視教育,興辦學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學習科目,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C、傳播了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旗幟。 實質:是一場西歐資產階級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教會的政治運動。

閱讀全文

與宗教改革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