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有名的雁門關究竟在哪裡雁門關為何能名揚古今
要說到中國古代的歷史有名地方,那是真的多,而大家都很疑惑的就是雁門關了,它就在山西省代縣北部恆山山脈的勾注山上,因為和歷史的楊家將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聞名於世,也是一個抵抗契丹等入侵必須要守住的地方,現在也存在著。
值得一提的還有雁門關得名其實是因為在“山海經”裡面出現的雁門山,原文為“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弟子就在現在的山西省代縣北部恆山山脈的勾注山上,還留有很多的歷史痕跡,現在也被加入了國家保護的地方,維修啥的比較好,大家有興趣地話也可以去看一看,畢竟這樣一個歷史名將的地方,確實有很多值得一觀的地方。
② 古代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請問雁門關在那請說說雁門關的歷史。多謝!
山西代縣。 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 」。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里「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沖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 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收。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現在的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桿,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後的數株青松。 「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華所說的戰國良將李牧的故事。史載,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人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他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當地人傳說,蒙恬死後葬於代縣境內。現在上門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遺址,其斷碑尚存,還可看清:「秦蒙恬將軍墓」,及「清嘉慶」等字樣。據史學家考證,蒙恬墓在陝西境內,此地乃傳說而已。 漢代的雁門,更是風雲多變。漢高祖劉邦時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驅晉陽(太原)。為此,公元前201年,劉邦親率三十多萬大軍,抵達平城(山西大同),抗擊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計誘入,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最後用重金財物賄賂了單於閼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脫。漢武帝繼位後,面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一次,他出雁門,兵敗被俘。在敵軍兩馬之間的網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裡卻在等待機會。突然,他騰躍而起,將一胡兵推下馬去,立即奪馬取弓策馬南馳數十里,復收余軍,殺退追兵,安全脫險。正是由於漢武帝時期創建了強悍的騎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護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換來了以後同匈奴的和睦相處。漢元帝時,有膽有識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前簇後擁,浩浩盪盪,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門古塞「胡」漢相爭,群雄逐鹿,戰事連綿。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貴為代州都督,鎮守雁門。據說,突厥進犯雲州時,薛仁貴曾率兵出擊。陣前,突厥人喝問:唐將是誰?唐兵答曰:薛仁貴。突厥人以為薛仁貴早死而不信。仁貴脫盔示面,突厥驚視失色,引兵而還。唐末五代,契丹(遼國)崛起於北方,危及內地。後晉石敬瑭向遼國自稱「兒皇帝」,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從此,在山西北部,雁門山就成為了後晉和契丹的分界線,雁門關也成為了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相對峙的前沿陣地。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里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雍熙三年(986),在雁門附近的戰斗中,由於統帥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復,使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 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還凜然地靜坐在雁門附近的楊家祠內。 元明時期,雁門舊關廢棄,新關又起,雁門戰火漸趨平息。時至清末,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辱國求存的慈禧太後等,狼狽出走。他們過居庸、宣化,經大同,又在雁門留下了逃跑的腳印。當時,正值秋天,氣候酷熱,慈禧、光緒和王公隨從顛沛至此,飢渴難忍,曾在關門左側靖邊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後又匆匆出發了。傍晚,慈禧一行宿關南陽明堡賈宅。光緒帝面對賈宅「五世同堂」的門匾和堂內神龕上「一心念佛」的橫幅,聯想內憂外患的處境,在東家門板上寫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貴,一心念佛見如來」的聯句,藉以抒發一個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頹敗情懷。這與李牧、楊業等抗戰英雄恰成顯照的對比。 辛亥革命以後,雄關雁門除遭到軍閥混戰的破壞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禮。1937年9月,我黨為了團結抗日,派周恩來、彭德懷和彭雪楓同志,前來雁門山的太和嶺口與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會晤。在太和嶺的山洞裡,周恩來同志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揭示了抗戰必勝的歷史趨勢。還為閻錫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戰區作戰計劃和一份在淪陷區成立「戰場動員委員會」的條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閻錫山棄關南撤以後,我八路軍二二零師七一六團,挺進雁門關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擊了日軍汽車運輸隊,一舉摧毀敵人汽車四百餘輛,贏得了震驚中外的大捷。繼而10月10日晚,八路軍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又在雁門關下襲擊了日軍陽明堡飛機場,炸毀敵機二十四架。這一曲抗戰凱歌極大地鼓添了全國人民抗戰的必勝信心,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下的軍隊是抗戰的模範。 縱覽雁門關興衰的歷史,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里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2001年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③ 為什麼人們說「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雁門關有何歷史淵源
雁門關被稱為「中華第一關」,它是中國九大要塞之首。雁門關由於是要塞所以見證了很多歷史重大事件,從周穆王巡視到匈奴來犯、昭君出塞、宋遼大戰等等,所以說雁門關是半部華夏史一點都不誇張。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上下幾千年經歷了多少戰火沒有具體歷史數據,但是很多古建築物卻屹立在那幫我們見證了朝代更替,時代興衰。
歷史上我們熟悉的關於雁門關的歷史事件還有劉邦追擊韓信和匈奴,昭君出塞、文姬歸漢、楊家將保衛宋一次次擊退遼等等。
雁門關在古代一直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使得雁門關成為多戰之地,正是有了這樣的要塞才有了我們熟悉的保衛國家的一個個歷史故事。
④ 關於雁門關的由來,全長多少
「雁門」名稱的由來,據明《永樂大典·太原志》稱;「代山(即雁門山)高峻,鳥飛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門,鴻雁往來……因以名焉。」大約在漢武帝初年已置關,以防匈奴。至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時重新建關,就稱雁門關。其時是為了防南,不是防北。隋唐時稱西陘關,後復名雁門關(另說雁門關由其西側的西陘上同名關遷此)。歷經各代迄乎明初,這關已傾頹殆盡。明洪武七年(1374)在舊址上重建關城,並築「內長城」與其西面的寧武、偏頭兩關相連,總稱「晉北三關」,亦稱「外三關」(與北京西面太行山上長城「內三關」相對而言),以防北西蒙古勢力侵擾。經嘉靖年間增修,於萬曆年間復築門樓。以後大概再未有修建。
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山雁門之口,距山西省代縣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長1公里余,牆高2丈(約合今4米余)。
雁門關是「外三關」中最大的一關。附近峰巒錯聳,峭壑陰森,中有路,盤旋幽曲,穿關城而過,異常險要。古時防備十分嚴密。關下的雁門山北麓,還建有新舊廣武二城,為山外防禦據點。舊城建於遼金時,東西長約300米,南北長約500米,有三座城門。現存城牆尚完好。新城與關城同時建,緊貼雁門關北口,依山修建,周長1.5公里,一半坐落在半山坡,一半修在山前洪積扇上。北門外又築有北關,此外,關外還築大石牆三道,小石牆二十五道,隘口十八個,以增強防禦力量。明代內長城橫於關北,彼此鉤連,形成嚴固的防禦體系。今明長城僅存遺跡。
⑤ 古代有名的雁門關在什麼地方,雁門關為什麼能名揚古今
古代有名的雁門關在山西省北部恆山,因為在雁門關發生了很多著名戰役才名揚古今。雁門官是中國九大要塞的第一要塞,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史冊上出現最多的地方,它見證了中國從古至今的發展以及重要的事件,對中華來說意義深遠。
雁門關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但他的份量一點也不小。
⑥ 山西代縣雁門關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寧武關,偏頭關,雁門關
雁門關,在山西代縣西北的雁門山絕頂,本名西陘關,自古為戍守重地,與寧武關,偏頭關合稱山西三關,即小說中常提到的楊六郎鎮守的三關,也叫外三關。
⑦ 雁門關的歷史價值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引自《呂氏春秋》) ,有「北方之險,有盧龍、飛狐(飛狐古道)、勾注為之首」的說法。《戰國策》記載:「張儀說燕王:趙王欲並代,與代王遇於勾注之塞」。 《史記》記載:趙襄子逾勾注而破並、代。《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有代勾注之北」。 自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
自秦漢以來,山西北部就是北朝各國統治的中心,成為民族大融合的前沿地帶。雁門關及其所在的代縣是古代塞北少數民族入侵內地的通道,所以,雁門關自古就是邊防戰略要地。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里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雁門關北通大同,南達太原,進可主遼闊草原,退可守千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雁門關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禦工程。上古稱北陵、西隃,戰國列稱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稱北庭三關,明代列稱山西內三關。歷稱勾注塞、西陘關,向以關山雄固,北塞門戶著名,是中國長城文化、關隘文化之瑰寶。《雁門關志》載:「勾注山,古稱陘嶺,嶺西為西陘關,嶺東為東陘關,兩關石頭邊牆聯為一體,歷代珠聯璧合互為倚防。雁門關明代前址西陘關,東陘關倚防;明代後址東陘關,西陘關倚防」。 古雁門關北口為白草口,南口為太和嶺口;明雁門關北口為廣武口,南口為南口。雁門關東西兩翼分別延伸至繁峙、原平,設隘口十八。雁門關整體布防概括為「兩關四口十八隘」。
雁門關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古時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內部的渠道,所以,自古為邊防戍守要地。雁門山是山西呂梁山脈北支雲中山向晉東北延伸的部分,東與恆山相接,略呈東西走向橫亘於晉北大同盆地與晉中忻代盆地之間,海拔15O0米以上,構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斷塊山,峭拔險峻,難以攀越,這更增強了山北山南的隔離性,以致山北地區在歷史上長期為漢族統治勢力所不及,而為北方諸民族所佔據。雁門關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可轉達古代政治中心區中原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⑧ 古代有名的雁門關是什麼地方,為何能名揚古今
古代有名的雁門關其實就位於現在山西代縣,它建立在勾注山上面,由於雁門山附近的地勢險要,而且也靠近雁門山,所以說這里就有了雁門關的叫法。雁門關之所以名揚古今,是因為非常多的有名戰役都發生在雁門關,而且雁門關也是軍事重地,對於中原來說至關重要。
其實在比較熟悉的《天龍八部》裡面也把雁門關作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點進行描述,當年喬峰的父母是在雁門關遭遇了埋伏,後來遼國想要殺害大宋的子民也是埋伏在雁門關。但是喬峰希望以死化解宋遼的恩怨,也是在雁門關自殺的,值得一提的是喬峰和阿朱也是在雁門關定情。
所以說不管是真實的歷史還是影視創作,都會把雁門關當作非常重要的一個地點,而這本來就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種傳播的方式,就算對歷史不感興趣,在影視劇中也可以深刻的記得雁門關,因此它就得以名揚古今。
⑨ 雁門關在哪裡古代的代州指哪裡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代州,今山西代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