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靖邊縣歷史悠久史稱
春秋時,縣域為少數民族白翟所居。周敬王八年(前512),晉人滅翟,直到周烈王七年(前369),縣域一直屬晉。晉滅後,屬魏。魏惠王後元五年(前330),魏秦雕陰之戰後,魏將上郡15縣獻於秦,今縣境歸秦。
秦統一六國(前221)後,縣域屬上郡。
漢時,縣域置上郡奢延縣。西漢時,隸屬朔方剌史部;東漢時改屬並州剌史部。
三國西晉時縣境為羌胡所據。
東晉、十六國時,縣境先後為後趙、前秦、後秦所據。東晉義熙三年(407),後秦赫連勃勃擁兵自立,占據上郡,建大夏國,並於義熙九至十四年(413~418)在今縣境北部築都統萬城(今紅墩澗鄉白城子)。
南北朝時,北魏於始光四年(427)滅掉大夏,於神四年(431)建立統萬鎮,太平真君七年(446)設岩綠縣,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縣域分屬化政郡、闡熙郡,其西部屬山鹿縣。北周保定四年(564)東部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楊橋畔),屬弘化郡轄。
隋開皇元年(581),撤弘化郡復設夏州,三年(583),改夏州為朔方郡,撤山鹿縣,轄地並入長澤縣。縣域分屬朔方郡長澤、岩綠、寧朔縣。恭帝義寧元年(617),梁師都在夏州建立梁國,縣域屬梁。
唐武德二年(619)寧朔縣歸唐。六年(623),在寧朔置南夏州。貞觀二年(628),消滅梁師都,復改弘化郡為夏州,撤南夏州與寧朔縣,並將岩綠縣改為朔方縣。貞觀五年(631)復設寧朔縣,長安二年(702)又撤。開元四年(716)再設,九年(721)再撤。不久又設。
五代十國時廢道建置。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襲唐建置,縣境屬夏州朔方、寧朔、長澤3縣。
宋時,縣域為北宋、西夏反復爭奪之地,初屬宋,後長期分屬西夏夏州、龍州、洪州、宥州。
元時,縣域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
明洪武六年(1373),設靖邊衛,是年又設靖邊道。
明成化三年(1467),設靖邊營。
清康熙元年(1662),撤靖邊道,原所轄營、堡統歸榆林道管轄,同時設靖邊所。
雍正九年(1731),置靖邊縣,隸屬榆林府。[1]
乾隆八年(1743),靖邊縣改屬延安府管轄。以新城堡為縣城:「東與懷遠縣清平堡接壤,一百二十里;西與定邊縣柳樹澗接壤,一百二十里;南與保安縣牛頭坡接壤,一百一十里;北至邊牆十里」(乾隆手抄本《靖邊縣志稿》)。
光緒年間(1875~1908),鎮靖堡為縣城:「東至崔家畔一百里,與懷遠縣之狄青原接界;西至二道渠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茶店圾接界;南至黃花池灘二百一十里,與保安縣之柳溝接界;北門外即邊牆,出口至四朴樹六十里,與懷遠縣之本塔兒梁接界;東南至沈家園子八十里,與安塞縣之平橋接界;西南至闊闊川二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侯家岔、甘肅省安化縣之亂石頭接界;東北至毛烏素六十里,與懷遠縣之許家沙畔接界;西北至史家地坑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二十里塘接界。計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
靖邊縣地圖
二百七十里」(光緒本《靖邊縣志》)。
中華民國元年(1912),設榆林道,靖邊歸榆林道管轄。
⑵ 陝西歷史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演變可大致分為史前文明時期、西周時版期、秦權時期、西漢時期、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陝西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
⑶ 關於陝西的歷史文化
人類發源地之一
陝西是人類先祖的發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五六十萬年前,「藍田猿人」就在關中平原的灞河上游繁衍生息,用舊石器為工具,與大自然作斗爭。到距今三四萬年時,關中地區的原始人類逐步進入氏族公社時期,他們活動在西安附近和整個渭河流域。西安東郊半坡村遺址,原是六七千年前母系公社的一座村落。半坡人以漁獵和農耕為生,會製造很多精巧的石質工具,有了紡織和燒制陶器的手工業,會建築能抵禦風寒的房屋,身穿衣服,生活在組織的公社之中。大約又過了一兩千年,西安附近的母系氏族公社逐漸發展到了父系氏族公社,灃河流域發現有許多這個時期的遺址。這時的人類已使用木耒和石鐮等新式工具,使農業生產向前進了一大步,畜牧業也有了發展,並且出現了新的社會分工。我們的祖先就是在這塊土地上辛勤勞動,改造自然,一步步地揭開了古代文明歷史的序幕。
古 代 政 治 中 心(周)
周人原是活動於關中西部的一個部族。相傳周的祖先後稷被舜分封在武功。涇河流域的彬縣、旬邑一帶,也是周人活動的一個中心。到古父公時,他們由旬邑遷居岐山南的周原,營建宗廟城廓,開荒種地,還設立官署,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周國,首都就在岐山、扶風之間。到周文王時,周國迅速發展,攻滅了附近許多小國,並進一步在灃河西岸修建了豐京(今長安縣馬王村附近)。公元前1121年,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周王朝。武王又在灃河東岸修建了鎬京(今長安縣斗門鎮附近)。豐、鎬共同作為周王朝的首都,歷時360餘年。這是古代在關中地區出現的第一個全國政治中心和大城市。「陝西」這個名稱,也是在西周初年出現的。周武王的胞弟周公和大臣召公的封邑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陝原以東屬召公管轄,陝原以西屬周公管轄,後人因稱陝原以西地區為「陝西」。
古 代 政 治 中 心(秦)
春秋戰國時期,陝西為秦國的治地,所以陝西又被簡稱「秦」。秦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今甘肅省清水縣一帶。公元前677年,秦人在關中的雍城(今鳳翔縣城南)建都。公元前383年,遷都櫟陽(今臨潼縣武家屯)。公元前350年,又遷都咸陽(今咸陽市長陵車站附近一帶)。公元前221年,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王朝建立。咸陽便成為當時全國的首都。
古代政治中心(漢)
公元前202年,劉邦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漢,因咸陽已被項羽焚燒一空,漢王朝最初駐在秦的舊都櫟陽。到公元前200~198年,長樂、未央兩座宮殿相繼修好,劉邦搬進新城。漢惠帝時又征調民工,修了外廓城(在今西安市西北10餘里處)。從漢高祖起,未央宮作為西漢國家政府所在地,歷時214年。
西漢以後,又有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7個王朝相繼在漢都城建過都。其間,赫連勃勃稱大夏王,建都在統萬城(今靖邊縣長城外白城子)。
古 代 政 治 中 心(唐)
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第二年,隋創建一座規模宏大的新都城(今西安市區所在地),當時名「大興城」。 在隋末農民起義的浪濤中,太原留守李淵在其次子李世民的策動下反隋。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了唐王朝。從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元年到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27~649年),出現了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貞觀之治」。整個唐帝國也成為我國歷代王朝中最強盛的一個。唐王朝歷時近300年。當時的長安,城周長35.5公里,人口100萬,不僅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國際上著名的大城市。
在封建社會中,都城是全國封建勢力的中心,歷代農民起義軍也都把斗爭矛頭指向這個中心。如漢末的綠林、赤眉農民起義軍,唐末的黃巢農民起義軍,明末的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都曾攻入長安,並在這里建立過短暫的農民政權。
黃巢為首的農民大起義失敗後,唐王朝搖搖欲墜。公元904年,大軍閥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到洛陽。還拆毀長安宮殿建築,將木料順渭水、黃河而下漂往洛陽。此後,長安這座歷史名城被徹底破壞,陝西也就不再是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了。
絲 綢 之 路
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5年,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享譽中外的「絲綢之路」。西漢每年派出的使者和西域各國來朝的使者、商人相望於道,絡繹不絕。當時最使商人感興趣的是中國的絲綢,他們稱中國的絲綢為「大也波兒」,意思是「和真的一樣」,把中國稱之為「絲國」。用中國絲綢製成的衣服,光輝奪目。西域各國王公貴族都爭先恐後的購買中國絲綢,以顯榮耀。因而商人們的絲綢生意日益紅火,漢朝通往中亞各國的商路因而也成了商人們進貨的必經之路,人們均稱這條商路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是:從漢朝的長安出發,向西經甘肅的河西走廊,至敦煌以西分為三道:沿昆侖山北麓的樓蘭、於闐、莎車、疏勒,到大夏、身毒等國,為之南道;沿天南麓的焉耆、龜茲(庫車)經疏勒,到大宛、大秦諸國為之中道;沿天山北麓的車師、烏孫,到康居、奄蔡等國為之北道。
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各國一致抵抗匈奴,一而再,再而三地派出使者到西域各國。同時西域各國也派使者前來漢朝朝拜。這對雙方都大有益處。西漢從西域各國得到了葡萄、石榴、西瓜、大蔥、胡蘿卜、蠶豆、黃瓜之類的東西,尤其是高頭大馬,讓西漢武帝甚是歡喜。而漢朝的絲綢、漆器、玉器、銅器等精美工藝品和打井、冶鐵技術先後都傳到了西域。這樣一來,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各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促進了經濟的共同發展,對於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有著深遠影響。
⑷ 靖邊縣歷史悠久,史稱
靖邊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無定河上游,跨長城南北。
歷史文化
置縣初縣域無考。清乾隆年間(1736~1795),新城堡為縣城:「東與懷遠縣清平堡接壤,一百二十里;西與定邊縣柳樹澗接壤,一百二十里;南與保安縣牛頭坡接壤,一百一十里;北至邊牆十里」(乾隆手抄本《靖邊縣志稿》)。光緒年間(1875~1908),鎮靖堡為縣城:「東至崔家畔一百里,與懷遠縣之狄青原接界;西至二道渠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茶店圾接界;南至黃花池灘二百一十里,與保安縣之柳溝接界;北門外即邊牆,出口至四朴樹六十里,與懷遠縣之本塔兒梁接界;東南至沈家園子八十里,與安塞縣之平橋接界;西南至闊闊川二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侯家岔、甘肅省安化縣之亂石頭接界;東北至毛烏素六十里,與懷遠縣之許家沙畔接界;西北至史家地坑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二十里塘接界。計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光緒本《靖邊縣志》)。
民國三十一年(1942)六月,吳旗縣成立後,三邊分區將靖邊縣的鳳凰、羅澗兩區劃給吳旗。1949年吳旗縣撤銷,鳳凰、羅澗兩區劃歸靖邊。1950年吳旗縣恢復,上述二區又劃給吳旗。
1954年,按照陝西省民政廳通知,將靖邊縣的巴兔灣劃給烏審旗。
1958年,橫山縣的石灣、馬家窯等6個鄉劃歸靖邊縣。靖邊縣總面積為5300平方公里。1962年縮小區劃,石灣等6個公社復歸橫山縣。
1972年,靖邊縣楊橋畔公社的墩渠、八岔、清河3個大隊劃歸橫山縣。到1989年,靖邊縣四界:東至青楊岔鎮龍腰鎮村,與橫山縣接壤;西至檸條梁鎮西黃蒿塘村,與定邊縣接壤;南至周河鄉東坪村,與志丹縣接壤;北至紅墩界鄉白城則村,與烏審旗接壤。縣境南北最長為116.2公里,東西最寬為91.3公里,總面積5088平方公里,占榆林地區總面積的11.8%,陝西省總面積的2.47%。
⑸ 靖邊紅色旅遊景點的作文,歷史
今年暑假,爸爸帶我來到了我國的革命聖地:延安。延安市位於陝北南半部,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城區處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於隋。延安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進入延安,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讓我感到十分舒適。打開手中大大的地圖,一幅圖片吸引了我:延安窯洞。我急忙對爸爸說:「我們明天去這里吧!」爸爸滿口答應。
第二天,爸爸如期帶我來到了延安窯洞。在門口,我們看到了關於窯洞的介紹:延安的窯洞分土窯洞,磚窯和石窯洞。石窯洞是用石條或磚做成的,堅固耐用。延安的磚窯洞群,氣勢宏偉。但最常見的則是土窯洞,在鳳凰山麓以及王家坪、楊家嶺、棗園等地隨處可看到其蹤影。窯洞里的陳設,非常簡單,有木桌、木椅、土炕和農家的一些物什。挖窯洞時,先修「窯面」,即在山坡上挖一豎截面,然後向縱深挖掘。一般窯高3米、寬3米、深6至8米。門窗用木框,窗戶上糊紙或鑲玻璃。延安的窯洞冬暖夏涼,為人們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土裡土氣的窯洞成了延安旅遊的一大景觀,也成了考察的重點對象。它們是中國革命的見證,也是陝北民俗的體現。具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革命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
我很好奇,為什麼用石條做的窯洞不會塌下來。我拉著爸爸來到一個洞前,仔細一看,原來石條與石條都是用粘土黏在一起的。我大吃一驚,這個辦法都想得出來,那時的人們真聰明呀!
⑹ 靖邊縣的歷史沿革
據縣內小橋畔、褡褳溝等古文化遺址考證,早在舊石器時代,靖邊縣境內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約在公元前16~7世紀,靖邊縣域為少數民族狁聚居的地方。
春秋時,縣域為少數民族白翟所居。周敬王八年(前512),晉人滅翟,直到周烈王七年(前369),縣域一直屬晉。晉滅後,屬魏。魏惠王後元五年(前330),魏秦雕陰之戰後,魏將上郡15縣獻於秦,今縣境歸秦。
秦統一六國(前221)後,縣域屬上郡。
漢時,縣域置上郡奢延縣。西漢時,隸屬朔方剌史部;東漢時改屬並州剌史部。
三國西晉時縣境為羌胡所據。
東晉、十六國時,縣境先後為後趙、前秦、後秦所據。東晉義熙三年(407),後秦赫連勃勃擁兵自立,占據上郡,建大夏國,並於義熙九至十四年(413~418)在今縣境北部築都統萬城(今紅墩澗鄉白城子)。
南北朝時,北魏於始光四年(427)滅掉大夏,於神四年(431)建立統萬鎮,太平真君七年(446)設岩綠縣,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縣域分屬化政郡、闡熙郡,其西部屬山鹿縣。北周保定四年(564)東部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楊橋畔),屬弘化郡轄。
隋開皇元年(581),撤弘化郡復設夏州,三年(583),改夏州為朔方郡,撤山鹿縣,轄地並入長澤縣。縣域分屬朔方郡長澤、岩綠、寧朔縣。恭帝義寧元年(617),梁師都在夏州建立梁國,縣域屬梁。
唐武德二年(619)寧朔縣歸唐。六年(623),在寧朔置南夏州。貞觀二年(628),消滅梁師都,復改弘化郡為夏州,撤南夏州與寧朔縣,並將岩綠縣改為朔方縣。貞觀五年(631)復設寧朔縣,長安二年(702)又撤。開元四年(716)再設,九年(721)再撤。不久又設。
五代十國時廢道建置。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襲唐建置,縣境屬夏州朔方、寧朔、長澤3縣。
宋時,縣域為北宋、西夏反復爭奪之地,初屬宋,後長期分屬西夏夏州、龍州、洪州、宥州。
元時,縣域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
明洪武六年(1373),設靖邊衛,是年又設靖邊道。
明成化三年(1467),設靖邊營。
清康熙元年(1662),撤靖邊道,原所轄營、堡統歸榆林道管轄,同時設靖邊所。
雍正九年(1731),置靖邊縣,隸屬榆林府。
乾隆八年(1743),靖邊縣改屬延安府管轄。以新城堡為縣城:「東與懷遠縣清平堡接壤,一百二十里;西與定邊縣柳樹澗接壤,一百二十里;南與保安縣牛頭坡接壤,一百一十里;北至邊牆十里」(乾隆手抄本《靖邊縣志稿》)。
光緒年間(1875~1908),鎮靖堡為縣城:「東至崔家畔一百里,與懷遠縣之狄青原接界;西至二道渠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茶店圾接界;南至黃花池灘二百一十里,與保安縣之柳溝接界;北門外即邊牆,出口至四朴樹六十里,與懷遠縣之本塔兒梁接界;東南至沈家園子八十里,與安塞縣之平橋接界;西南至闊闊川二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侯家岔、甘肅省安化縣之亂石頭接界;東北至毛烏素六十里,與懷遠縣之許家沙畔接界;西北至史家地坑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二十里塘接界。計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光緒本《靖邊縣志》)。
中華民國元年(1912),設榆林道,靖邊歸榆林道管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二十八日,劉志丹率紅軍打開縣城鎮靖,民國靖邊縣政府遷往檸條梁,占據今檸條梁鎮全部,東坑鄉大部,三岔渠鄉與龍州鄉部分村莊,共設3鄉8保147甲。
同年四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陝甘邊蘇維埃政府在縣西部桃梨坬成立了靖邊縣蘇維埃政府(習慣稱西靖邊)。十月後,歸陝北省蘇維埃政府領導。八月,在中國共產黨西北工作委員會和陝北工農民主政府的領導下,於青陽岔也成立了靖邊縣蘇維埃政府(習慣稱東靖邊),後歸陝北省委和陝北省蘇維埃政府領導。
民國二十六年(1937)八月。陝甘寧邊區黨委決定將橫山縣蘇維埃政府和東、西靖邊縣蘇維埃政府合並為靖橫縣蘇維埃政府。十月,橫山中心縣成立後,又設靖邊縣。是年,靖邊縣劃歸三邊分區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民國三十年(1941),陝甘寧邊區政府將原來23個縣調為29個縣、市。靖邊縣為陝甘寧邊區政府直屬縣。
解放戰爭時期,靖邊縣屬陝甘寧邊區三邊分區管轄。民國三十八年(1949)七月,三邊分區撤銷,靖邊縣由延安分區管轄。
民國三十一年(1942)六月,吳旗縣成立後,三邊分區將靖邊縣的鳳凰、羅澗兩區劃給吳旗。1949年吳旗縣撤銷,鳳凰、羅澗兩區劃歸靖邊。1950年吳旗縣恢復,上述二區又劃給吳旗。
1950~1968年,靖邊縣隸屬榆林分區專員公署。
1968~1979年,靖邊縣隸屬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至2010年,靖邊縣隸屬榆林地區行政公署。
⑺ 靖邊的民俗風情特點
靖邊縣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區,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靖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靖邊史稱「夏州」、「朔方」,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靖邊(取「綏靖邊疆」之義)衛」,清雍正九年(1731年)設「靖邊縣」。據考證,早在舊石器時代,靖邊就有先民繁衍生息。1600年前的東晉十六國時期,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曾經雄踞北方20年(公元407-427年),目前在縣城東北58公里處,大夏國都統萬城歷史遺址經歷1600年的風雨仍然基本保存完好,是匈奴族在人類歷史上遺留下的唯一都城遺址,在全世界范圍內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壟斷性和不可復制性,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靖邊籍的隋朝大建築學家宇文愷規劃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大興城(唐時改名長安)、洛陽城,成為後世城市建設的範例。1935年,中共靖邊縣委和中華蘇維埃政府成立,並成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唯一沒有被顛覆的縣級革命政權。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陝北時,在靖邊的小河、天賜灣、青陽岔等地生活戰鬥了65個日夜,期間召開了著名的「小河會議」,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向戰略反攻的序幕,目前,這些革命舊址依然保存完好。1942年,由於工作突出,毛主席為時任縣委書記惠中權同志親筆題詞「實事求是、不尚空談」,這已成為歷屆靖邊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準則。著名詩人李季在靖邊工作和生活期間,創作了著名的信天游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引起極大轟動。靖邊縣的剪紙、信天游等民間藝術,風格獨特,久負盛名,被譽為「民間剪紙之鄉」、「信天游故里」,極具民族特色和傳統意蘊,是蒙漢文化的有機交融,是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有機結合,是陝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靖邊是個好地方,其他詳細資料恭請登陸靖邊官方網站。
⑻ 靖邊有哪些風景名勝
1、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遺址位於靖邊縣紅墩界鎮白城則村的紅柳河北岸。版城址包括外廓城、東城權、西城三部分。城的四角均築有方形墩台,城址內發現有夯築台基等遺跡。199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古長城遺址
古長城遺址主要有宥洲城遺址、黃花城遺址、龍洲堡遺址、鎮靖堡遺址、清坪堡遺址、鎮羅堡遺址、寧寨營堡遺址、新城遺址、李家城遺址、西門台城遺址、蘆子關遺址和煙墩山烽火台遺址,保存較好的長城遺址有307國道五台段長城和鎮靖明長城。
3、紅沙峁
紅沙峁經過幾億年的風沙洗禮,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紅砂岩下絕崖峭壁,懸崖望下面是一條混濁的小河。
4、鎮靖古城
鎮靖古城是靖邊歷史文化、生態景區旅遊勝地。山城之上,原來除有七佛殿、貞觀寺外,上下還有南北走向的排排窯洞、行行房屋,一層層排列如同樓房。下端有寨門,如同城中套城一樣。
5、天賜灣
天賜灣村坐落在高梁山山腰,地勢險要,村莊四周聳立著幾座陡峭的山崖,位於縣城49千米處。天賜灣革命舊址是2008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⑼ 陝西靖邊有多少文化名人
靖邊文化名人寥寥無幾,現代的有高光耀、姚勤鎮、鮑登等幾個,也是名不見經傳。
⑽ 關於介紹靖邊的導游詞
靖邊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無定河上游,跨長城南北。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區。全縣總面積5088平方千米,轄22個鄉鎮。按地形地貌分為北部風沙灘區、中部梁峁澗區和南部丘陵溝壑區,分別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介於1123~1823米之間。靖邊縣內交通便利,307國道和210國道穿縣城而過,靖邊至榆林、靖邊至(定邊縣)王圈樑、靖邊至安塞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靖邊至子洲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過境的太(原)中(衛)鐵路已建設,靖邊成為連接陝西、寧夏、內蒙等地的交通樞紐。據縣內小橋畔、褡褳溝等古文化遺址考證,早在
靖邊縣城
靖邊縣城
舊石器時代,靖邊縣境內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約在公元前16~7世紀,靖邊縣域為少數民族狁聚居的地方。
春秋時,縣域為少數民族白翟所居。周敬王八年(前512),晉人滅翟,直到周烈王七年(前369),縣域一直屬晉。晉滅後,屬魏。魏惠王後元五年(前330),魏秦雕陰之戰後,魏將上郡15縣獻於秦,今縣境歸秦。
秦統一六國(前221)後,縣域屬上郡。
漢時,縣域置上郡奢延縣。西漢時,隸屬朔方刺史部;東漢時改屬並州刺史部。
三國西晉時縣境為羌胡所據。
東晉、十六國時,縣境先後為後趙、前秦、後秦所據。東晉義熙三年(407),後秦赫連勃勃擁兵自立,占據上郡,建大夏國,並於義熙九至十四年(413~418)在今縣境北部築都統萬城(今紅墩澗鄉白城子)。
南北朝時,北魏於始光四年(427)滅掉大夏,於神四年(431)建立統萬鎮,太平真君七年(446)設岩綠縣,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縣域分屬化政郡、闡熙郡,其西部屬山鹿縣。北周保定四年(564)東部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楊橋畔),屬弘化郡轄。
隋開皇元年(581),撤弘化郡復設夏州,三年(583),改夏州為朔方郡,撤山鹿縣,轄地並入長澤縣。縣域分屬朔方郡長澤、岩綠、寧朔縣。恭帝義寧元年(617),梁師都在夏州建立梁國,縣域屬梁。
唐武德二年(619)寧朔縣歸唐。六年(623),在寧朔置南夏州。貞觀二年(628),消滅梁師都,復改弘化郡為夏州,撤南夏州與寧朔縣,並將岩綠縣改為朔方縣。貞觀五年(631)復設寧朔縣,長安二年(702)又撤。開元四年(716)再設,九年(721)再撤。不久又設。
五代十國時廢道建置。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襲唐建置,縣境屬夏州朔方、寧朔、長澤3縣。
宋時,縣域為北宋、西夏反復爭奪之地,初屬宋,後長期分屬西夏夏州、龍州、洪州、宥州。
元時,縣域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
明洪武六年(1373),設靖邊衛,是年又設靖邊道。
明成化三年(1467),設靖邊營。
清康熙元年(1662),撤靖邊道,原所轄營、堡統歸榆林道管轄,同時設靖邊所。
雍正九年(1731),置靖邊縣,隸屬榆林府。[1]
乾隆八年(1743),靖邊縣改屬延安府管轄。以新城堡為縣城:「東與懷遠縣清平堡接壤,一百二十里;西與定邊縣柳樹澗接壤,一百二十里;南與保安縣牛頭坡接壤,一百一十里;北至邊牆十里」(乾隆手抄本《靖邊縣志稿》)。
光緒年間(1875~1908),鎮靖堡為縣城:「東至崔家畔一百里,與懷遠縣之狄青原接界;西至二道渠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茶店圾接界;南至黃花池灘二百一十里,與保安縣之柳溝接界;北門外即邊牆,出口至四朴樹六十里,與懷遠縣之本塔兒梁接界;東南至沈家園子八十里,與安塞縣之平橋接界;西南至闊闊川二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侯家岔、甘肅省安化縣之亂石頭接界;東北至毛烏素六十里,與懷遠縣之許家沙畔接界;西北至史家地坑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二十里塘接界。計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光緒本《靖邊縣志》)。
靖邊縣地圖
靖邊縣地圖
中華民國元年(1912),設榆林道,靖邊歸榆林道管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二十八日,劉志丹率紅軍打開縣城鎮靖,民國靖邊縣政府遷往檸條梁,占據今檸條梁鎮全部,東坑鄉大部,三岔渠鄉與龍州鄉部分村莊,共設3鄉8保147甲。
同年四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陝甘邊蘇維埃政府在縣西部桃梨坬成立了靖邊縣蘇維埃政府(習慣稱西靖邊)。十月後,歸陝北省蘇維埃政府領導。八月,在中國共產黨西北工作委員會和陝北工農民主政府的領導下,於青陽岔也成立了靖邊縣蘇維埃政府(習慣稱東靖邊),後歸陝北省委和陝北省蘇維埃政府領導。
民國二十六年(1937)八月。陝甘寧邊區黨委決定將橫山縣蘇維埃政府和東、西靖邊縣蘇維埃政府合並為靖橫縣蘇維埃政府。十月,橫山中心縣成立後,又設靖邊縣。是年,靖邊縣劃歸三邊分區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民國三十年(1941),陝甘寧邊區政府將原來23個縣調為29個縣、市。靖邊縣為陝甘寧邊區政府直屬縣。
解放戰爭時期,靖邊縣屬陝甘寧邊區三邊分區管轄。民國三十八年(1949)七月,三邊分區撤銷,靖邊縣由延安分區管轄。[1]
民國三十一年(1942)六月,吳旗縣成立後,三邊分區將靖邊縣的鳳凰、羅澗兩區劃給吳旗。1949年吳旗縣撤銷,鳳凰、羅澗兩區劃歸靖邊。1950年吳旗縣恢復,上述二區又劃給吳旗。
1950~1968年,靖邊縣隸屬榆林分區專員公署。
1968~1979年,靖邊縣隸屬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至2010年,靖邊縣隸屬榆林地區行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