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姓畢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1、畢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於蜀。善畫山水,古松奇石,著名當世。杜甫《戲韋偃為雙松圖歌》中有「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會韋偃少」的詩句。
2、畢升——北宋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他還研究過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畢沅——字紹盪,號秋帆。清朝江南鎮洋人。留心經史文學,旁及輿地金石之享。嘗謂「經義當宗漢儒,說文當宗許慎,編年史諫水先生最長。」以好士知名,學人如錢大聽、邵晉涵、章學誠、洪亮吉、黃仲則等先後在幕中。所著《續資治通鑒》220卷,集錢、邵、章等諸人之力而成。詩文有《靈岩山人詩集》、《文集》。
畢姓在歷史上出了不少英才:古代有狀元畢萬初、畢子季、畢構、畢彥禎;進士畢炕、畢文進;丞相畢憲;御醫畢中;護國將軍畢賢臣;還有畢志安,和寇準一同輔佐宋朝皇帝;中國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升;祖孫均進士的畢士安、畢良史;父子皆使君的畢祖暉、畢義雲;詩畫家畢慧、畢本;監察御史的畢曜;因盡孝,受皇上封賞的畢皆贊等等。
明代新城(桓台)工部尚書畢亨,萬曆淄川人戶部尚書畢自嚴(畢際有之父),戶部尚書安徽人畢鏘等。清代大文學家、《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坐館的館東南通州知府畢際有,海州知州新城人畢秀等。其中淄川在明清兩代出了五個進士,新城出了四個進士,這些都是我畢氏同宗的知名人士,應當引以為榮。
現代畢氏家族更步入輝煌,名人輩出:如電子學家畢德里、陶瓷美術家畢淵明、文學翻譯家畢修勺、聯合國副秘書長畢季龍、漫畫美術評論家畢克官、眼科專家畢華德、公共衛生學創始人畢天民、中央電視台記者畢福劍、中央電視台編導畢暉、解放軍少將畢皓、畢慶堂、中將畢占雲、無線通訊的CDMA的先驅——美國貝爾試驗室院士畢奇等,都是我畢氏傑出代表。
畢姓是當今較為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如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滄州尚義、黃驊、阜平,山東之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廣西之田林,廣東之吳川,雲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畢姓在全國漢族人口中約佔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尤以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多此姓,三省畢姓佔全國畢姓人口的70。
四、姓源考:
在我國數以千計的姓氏當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黃帝的嫡系後裔,這個姓氏具有將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 全世界華人都自稱是「黃帝的子孫」或「炎黃(炎帝與黃帝)子孫」。在中華民族繁衍與發展的過程中,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黃帝的子孫很多,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他們分封在各地,多數以地名為姓氏。 中國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長子嫡錚簿褪塹障底鈾錚頻鄣牡障島笠岢て諞岳幢3腫擰凹А斃眨淥塹障底鈾鋝輝儺鍘凹А薄?據《說文》記載,起初黃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遠古時代,黃帝是軒轅氏部落的首領,他與炎帝都出自少典氏,這兩個部落經過一場坂泉之戰(坂泉在今河北涿鹿東南,又稱涿鹿之戰),炎帝敗,合並為炎黃部落。於是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接著,黃帝領導的炎黃部落打敗了九黎族的首領蚩尤,統一了全國。黃帝率領的炎黃部落都姓姬,他們是今天炎黃子孫的遠祖,也是姬氏族人的遠祖。 後來,黃帝的家族越來越大,他的後裔陸續分封在各地,改為其它姓氏,構成中華民族的主流。黃帝嫡系子孫(長子、長孫)世世代代仍舊以姬姓相沿襲,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繼承著祖傳的姬姓,建立了中國最長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間倫常關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華 民族姓氏的變動,以先秦時期較多,到了漢代各個姓氏已漸趨固定。不過,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在唐朝開元年間,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長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遜由於避諱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與「基」同音)。這一來,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在較早的南北朝時期,本來以周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據《姓氏考略》記載:「梁(梁朝)周弘正,諂事王 偉,避侯景諱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許多著名的姓氏一樣,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的血統加入。南北朝時,在北魏為桓、穆二帝效勞,征伐有功,官至信義將軍,封為樓頓侯,後來歸順晉朝的姬澹,據說便是當時的鮮卑人。 作為黃帝嫡系子孫的姬氏族人,在中華民族發展過中,以及創造華夏文明上貢獻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禮》,對締造中華文明,提升中華民族的素質方面貢獻很大。 畢姓的始祖,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畢公高,是《書經》上列名的歷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臨天下之後,把他封在畢國,以國為姓,是為畢姓的由來。周康王曾命他保衛東郊,因而作了《書經》上的那篇《畢命》,「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作畢命。」 當年的畢國,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塬或咸陽塬,在周朝初年, 受王室十分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均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間,周文王的這一支畢姓子孫,一直顯赫於世。畢公高春秋時代的後裔畢萬,當了晉獻公的大夫,被晉國封在魏,成了後世魏姓的始祖,而畢萬後代魏文侯,後來「三家分晉」,與韓、趙兩家瓜分了原來的晉國,自立為諸侯,且國勢強盛,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當年始祖畢公高後裔的顯赫情形。 在春秋時改姓魏的畢姓後裔,僅僅是畢公高的眾多子孫中的一支。其餘的子孫,雖然以後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孫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畢姓,並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後的今天。 關於畢姓的姓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結果都一致。《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宰相世系表》則指出:「畢炕乃畢公高之後」;《萬姓統譜》上也記載說:「《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 可以這樣說,畢姓源於姬,始於畢地。 發源於陝西的畢氏,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漢代則有一支遠遠地遷徙到山東的東平郡,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相國庄我始祖興公正是由東平郡所轄的濰縣遷來,這就證明相國庄畢氏一族為始祖畢公高之嫡系子孫。
❷ 姓畢的有什麼歷史人物
畢升,宋朝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那個
❸ CPU的發展歷史
CPU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縮寫,它可以被簡稱做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不過經常被人們直接稱為處理器(processor)。CPU是計算機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大腦對於人一樣,因為它負責處理、運算計算機內部的所有數據,而主板晶元組則更像是心臟,它控制著數據的交換。CPU的種類決定了操作系統和相應的軟體。CPU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組和內部匯流排等構成,是PC的核心,再配上儲存器、輸入/輸出介面和系統匯流排組成為完整的PC(個人電腦)。
發展歷史
X86時代的CPU
CPU的溯源可以一直去到1971年。在那一年,當時還處在發展階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4004。這不但是第一個用於計算器的4位微處理器,也是第一款個人有能力買得起的電腦處理器!4004含有2300個晶體管,功能相當有限,而且速度還很慢,被當時的藍色巨人IBM以及大部分商業用戶不屑一顧,但是它畢竟是劃時代的產品,從此以後,INTEL便與微處理器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這么說,CPU的歷史發展歷程其實也就是 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發展歷程,就通過它來展開的「CPU歷史之旅」。
1978年,Intel公司再次領導潮流,首次生產出16位的微處理器,並命名為i8086,同時還生產出與之相配合的數學協處理器 i8087,這兩種晶元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在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專門用於對數、指數和三角函數等數學計算指令。由於這些指令集應用於 i8086和i8087,所以人們也這些指令集統一稱之為X86指令集。雖然以後Intel又陸續生產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進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 仍然兼容原來的X86指令,而且Intel在後續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後來因商標注冊問題,才放棄了繼續用阿拉伯數字命名。至於在 後來發展壯大的其他公司,例如AMD和Cyrix等,在486以前(包括486)的CPU都是按Intel的命名方式為自己的X86系列CPU命名,但到 了586時代,市場競爭越來越厲害了,由於商標注冊問題,它們已經無法繼續使用與Intel的X86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命名,只好另外為自己的586、 686兼容CPU命名了。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晶元,它仍舊是屬於16位微處理器,內含29000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4.77MHz,地址匯流排 為20位,可使用1MB內存。8088內部數據匯流排都是16位,外部數據匯流排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1981年8088晶元首次用於IBM PC機中,開創了全新的微機時代。也正是從8088開始,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的概念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
1982年,許多年輕的讀者尚在襁褓之中的時候,INTE已經推出了劃時代的最新產品棗80286晶元,該晶元比8006和8088都有了飛 躍的發展,雖然它仍舊是16位結構,但是在CPU的內部含有13.4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皆 為16位,地址匯流排24位,可定址16MB內存。從80286開始,CPU的工作方式也演變出兩種來:實模式和保護模式。
Intel 80286處理器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晶元,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種32位微處理器,而且製造工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與80286相比, 80386內部內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12.5MHz,後提高到20MHz,25MHz,33MHz。80386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都是 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定址高達4GB內存。它除具有實模式和保護模式外,還增加了一種叫虛擬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086處理 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除了標準的80386晶元,也就是經常說的80386DX外,出於不同的市場和應用考慮,INTEL又陸續推出了一些其它類 型的80386晶元:80386SX、80386SL、80386DL等。1988年推出的80386SX是市場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間的 一種晶元,其與80386DX的不同在於外部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皆與80286相同,分別是16位和24位(即定址能力為16MB)。
1990年推出的80386 SL和80386 DL都是低功耗、節能型晶元,主要用於便攜機和節能型台式機。80386 SL與80386 DL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基於80386SX的,後者是基於80386DX的,但兩者皆增加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系統管理方式。當進入系統管理方式後,CPU 就自動降低運行速度、控制顯示屏和硬碟等其它部件暫停工作,甚至停止運行,進入「休眠」狀態,以達到節能目的。1989年,大家耳熟能詳的80486 晶元由INTEL推出,這種晶元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實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80486的時鍾頻率從25MHz逐步提高到 33MHz、50MHz。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晶元內,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 了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方式,大大提高了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由於這些改進,80486 的性能比帶有80387數學協處理器的80386DX提高了4倍。80486和80386一樣,也陸續出現了幾種類型。上面介紹的最初類型是 80486DX。1990年推出了80486SX,它是486類型中的一種低價格機型,其與80486DX的區別在於它沒有數學協處理器。80486 DX2由系用了時鍾倍頻技術,也就是說晶元內部的運行速度是外部匯流排運行速度的兩倍,即晶元內部以2倍於系統時鍾的速度運行,但仍以原有時鍾速度與外界通 訊。80486 DX2的內部時鍾頻率主要有40MHz、50MHz、66MHz等。80486 DX4也是採用了時鍾倍頻技術的晶元,它允許其內部單元以2倍或3倍於外部匯流排的速度運行。為了支持這種提高了的內部工作頻率,它的片內高速緩存擴大到 16KB。80486 DX4的時鍾頻率為100MHz,其運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 DX2快40%。80486也有SL增強類型,其具有系統管理方式,用於便攜機或節能型台式機。
[1]各品牌的雙核處理器
英特爾
奔騰雙核:
就是採用Presler核心的奔騰D和奔騰4EE,基本上可以認為Presler核心是簡單的將兩個Cedar Mill核心鬆散地耦合在一起的產物。
酷睿1代
採用Yonah核心架構。
[2]酷睿2代
採用Conroe核心(不全)。
「酷睿」是一款領先節能的新型微架構,設計的出發點是提供卓然出眾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謂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於筆記本處理器的。
隨著IT技術的進步,「多核」概念也逐漸熱起來,主要是指基於X86開放架構的雙核技術。在這方面,居領導地位的廠商主要有 Intel和AMD兩家。其中,兩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從一開始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對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組件都直接連接到CPU,消除系統架構方面的挑戰和瓶頸。多個處理器核心直接連接到同一個內核上,核心之間以晶元速度通信,進一步降低了處理器之間的延遲。而Intel採用多個核心共享前端匯流排的方式。專家認為,AMD的架構對於更容易實現雙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構會遇到多個內核爭用匯流排資源的瓶頸問題。
雙核心處理器技術的引入是提高處理器性能的有效方法。因為處理器實際性能是處理器在每個時鍾周期內所能處理器指令數的總量,因此增加一個內核 ,處理器每個時鍾周期內可執行的單元數將增加一倍。在這里我們必須強調一點的是,如果你想讓系統達到最大性能,你必須充分利用兩個內核中的所有可執行單元:即讓所有執行單元都有活可干!
各品牌的雙核處理器
英特爾
「酷睿」是一款領先節能的新型微架構,設計的出發點是提供卓然出眾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謂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於筆記本處理器的。
酷睿2:英文Core 2 Duo,是英特爾推出的新一代基於Core微架構的產品體系統稱之一。於2006年7月27日發布。酷睿2,是一個跨平台的構架體系,包括伺服器版、桌面版、移動版三大領域。其中,伺服器版的開發代號為Woodcrest,桌面版的開發代號為Conroe,移動版的開發代號為Merom。
特性:
全新的Core架構
全部採用65nm製造工藝
全線產品為單核心,雙核心, 四核心,目前為止L2緩存容量存在2MB和4MB兩個版本,上市時曾出現過2MB緩存容量
性能提升40%
能耗降低40%,主流產品的平均能耗為65瓦特
前端匯流排提升至1066Mhz(Conroe),1333Mhz(Woodcrest),667Mhz(Merom)
伺服器類Woodcrest為開發代號,實際的產品名稱為Xeon 5100系列。
採用LGA771介面。
Xeon 5100系列包含兩種FSB的產品規格(5110採用1066 MHz,5130採用1333 MHz)。擁有兩個處理核心和4MB共享式二級緩存,平均功耗為65W,最大僅為80W,較AMD的Opteron的95W功耗很具優勢。
台式機類Conroe處理器分為普通版和至尊版兩種,產品線包括E6000系列和E4000系列,兩者的主要差別為FSB頻率不同。
普通版E6000系列處理器主頻從1.8GHz到2.67GHz,頻率雖低,但由於優秀的核心架構,Conroe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優秀。此外,Conroe處理器還支持Intel的VT、EIST、EM64T和XD技術,並加入了Sup-SSE3指令集,也是常說的SSSE3指令集。由於Core的高效架構,Conroe不再提供對HT的支持。
AMD
AMD即處理器插槽為Socket AM2,940針腳
AMD的Athlon 64系列處理器在市場上火爆了一年多的時間,由於整合內存控制器的緣故,Athlon 64系列處理器平台依舊停留在DDR時代,而早在2004年中旬,英特爾已經開始大力推廣DDR2內存。在這種情況下AMD推出了旗下首款支持DDRII內存的處理器。AM2採用90nm SOI工藝,配備1MB或者2MB
一、Socket AM2處理器技術特性析疑
1、頻率提升是難題,期待新製程引入
採用Socket AM2針腳的內核被稱為「F」步進,它擁有目前「E」步進核心的全部特性,區別只在於由上代支持雙通道DDR 400提升至雙通道DDR2 800,並加入AMD虛擬技術。
「F」步進核心與目前「E」步進核心相比,除了內存控制器上的更改及加入AMD 虛擬技術的部份外,明顯的是L2 Cache部份縮小了,據AMD官方文件所示,由於製程上的成熟,Rev F版本核心的L2 Cache部份經重新設計減少用作提高速度的迴路(晶體管)。此外,「F」步進核心的品質也得以改善,在相同的功耗下相比上代Rev E頻率可提高7%,或是頻率下功耗下調約7%,因此「F」步進核心將可以提高低功耗版本的產能。
晶體管數目方面,雖然L2 Cache的晶體管使用數目減少,但由於改用DDR2內存控制器及加入AMD 虛擬技術,因此Rev F核心的晶體管數目、核心尺寸有所提升,比如針對雙核處理器的Windsor核心由上代2億3千3百萬,提升至2億4千3百萬,Die Size也由199平方毫米提升至220平方毫米。
整體功耗都降低了,只有FX-62是特例,應該多提一些AMD AM2產品整體性能的提升和功耗的降低。
L2 cache,由AMD位於德國Dreseden的Fab 30工廠製造。
2、內置DDR2內存控制器,支持DDR2-800內存
Socket AM2處理器最大的改進就是整合了DDR2內存控制器——最初將支持DDR2 667,在後期支持到DDR2 800甚至是DDR2 1066。
DDR2優勢和缺點都是非常明顯的:雖然DDR2內存提高了帶寬,但此前DDR2的內存延時由於比DDR內存大,也造成了DDR2高頻低能的缺點。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內存廠商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新一代DDR2 667內存的延遲已經可以達到3-3-3 timings的水準,同時憑借高帶寬的優勢,性能已經等於或超過了此前的DDR400內存。
考慮到AMD的AM2處理器本身集成了內存控制器在CPU內部,所以其較高帶寬、極低延遲優勢在內存控制方面將領先於Intel最新的DDR2平台。不過,DDR模塊需要184根針腳,DDR2模塊需要240根針腳, AMD在基本保持處理器針腳數目的前提下從支持雙通道DDR升級為雙通道DDR2,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心的復雜性。
有過需要注意的是,AM2平台高端的處理器和低端處理器所支持的DDR2內存頻率是大部相同的,最高端的Athlon 64 FX和Athlon 64 X2支持最高的DDR2-800,內存傳輸帶寬達到12.8GB/s。而中低端的Athlon 64和Sempron處理器則支持DDR2-667,內存傳輸帶寬為10.66GB/s。也就是說AM2舍棄了對DDR2-533內存的支持,升級到AM2處理器的玩家需要根據您選擇的具體處理器來搭配內存,不要造成投資的浪費。
3、支持Presidio Security安全技術和Pacifica虛擬技術
當然,Socket AM2處理器改進之處並不僅僅是提供對DDR2內存的支持、針腳改變方面,AMD表示Socket AM2處理器將會支持Presidio Security安全技術和Pacifica虛擬技術。其實Athlon64是第一款支持防病毒技術的桌面處理器,考慮到這也今後CPU發展趨勢之一,因此Socket AM2處理器仍保留此功能並不令人意外。
比較值得我們關注的應該是Pacifica虛擬技術,這將可以大大提高台式處理器的運行能力。Pacifica技術最突出的地方在於對內存控制器的改進方面。「Pacifica」通過Direct Connect Architecture(直接互連架構)和在處理器和內存控制器中引入一個新模型和功能來提高CPU的虛擬應用。
與過去的方法來進行虛擬應用不同,這項新的技術能夠減少程序的復雜性,提高虛擬系統的安全性,並通過兼容現有的虛擬系統管理軟體來減少花費在虛擬管理系統上的費用。例如,用戶能在一部機器上輕易地創建多個獨立且互相隔離的分區,從而減少了分區之間病毒傳播的危險。不過,AMD在虛擬化技術方面仍比Intel慢了一步。
AMD Socket AM2三大核心系列解析
根據AMD的計劃,包括Windsor、Orleans及Manila等新一代處理器核心都將開始採用Socket AM2規格、90nm製程,同時也都支持雙通道DDR2內存,其中採用Windsor核心的Athlon64 X2雙核心處理器及採用Orleans核心的Athlon 64都內建Pacifica虛擬技術,而Manila核心的Sempron處理器則不支持這項技術。下面,就讓我們簡單介紹AMD這三大新系列處理器。
針對高端市場的「Windsor核心」
針對今年的高端處理器市場,AMD為我們准備了基於Socket AM2架構、代號為Windsor核心的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由於高端雙核心Athlon64 X2從2006年起出貨量將逐步增長,取代單核心Athlon 64處理器在中高端市場的地位,因此下一代Socket AM2規格處理器中,目前僅Athlon 64 X2就規劃了4200+、4600+、4800+、5000+、5200+等多款產品。
除此之外,AMD將為我們帶來採用Windsor核心Athlon 64 FX處理器,定位仍然是「為3D游戲和單個線程應用程序提供最佳的性能」,還將繼續扮演作為游戲最佳處理器的角色。
針對主流市場的「Orleans核心」
代號為「Orleans」的核心是針對主流處理器市場的單核處理器,今年AMD將推出Athlon 64 3500+、Athlon 64 3800+、Athlon 64 4000+三個型號,都支持Pacifica虛擬技術:其中Socket M2 Athlon 64 4000+工作頻率2.6GHz,512KB L2;Socket M2 Athlon 64 3800+處理器工作頻率2.4GHz,Socket M2 Athlon 64 3500+處理器工作頻率2.2GHz,也可能配備512KB L2緩存。考慮到Socket AM2平台DDR2內存子系統的性能將超過目前的Socket939, AMD可能會再一次改用了新的命名。
針對低端市場的「Manila核心」
在未來低端處理器市場,AMD仍將以Sempron系列為主,並將從目前的Socket 754、Socket 939介面過渡到Socket AM2介面。Socket AM2新介面的Sempron核心代號為「Manila」。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Orleans」的簡化版,它的緩存數目減至主流CPU的四分之一,也就是512KB L2,同時並不支持安全及虛擬技術,不過支持雙通道DDR2的規格並未縮水,當然上市時間也會更晚一些。
Socket M2 Sempron處理器將首先上市有3500+、3400+、3200+和3000+,工作頻率分別是2.2GHz、2.0GHz、1.8GHz和1.6GHz。另外,Socket M2 Sempron處理器也可能加入現在已有的2.4GHz 3600+和2.6GHz 3800+這兩款產品。
http://www.techs-on-call.biz/downloads/CPU_history.pdf 這是英文版的發展簡表。
❹ "比爾蓋茨"的發展史
比爾·蓋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蓋茨三世,簡稱比爾或蓋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企業家、軟體工程師、慈善家、微軟公司創始人。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
人生經歷
1955年12月28日,威廉·亨利·蓋茨3世(William Henry Gates III),即比爾·蓋茨的正式姓名,出生於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
1972年,蓋茨賣掉了他的第一個電腦編程作品——一個時間表格系統,買主是他的高中學校,價格是4200美元。
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MITS Alt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
1975年2月1日,以經過夜以繼日的工作後,蓋茨和艾倫編寫出可在Altair 8800上運行的程序,出售給MITS的價格為3000美元,但相應版稅卻高達18萬美元。
1976年11月26日,蓋茨和艾倫注冊了「微軟」(Microsoft)商標。
1977年1月,蓋茨從哈佛大學輟學,然後前往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市。
1980年8月28日,蓋茨與IBM簽訂合同,同意為IBM的PC機開發操作系統。隨後他以5萬美元價格購買了一款名QDOS的操作系統,對其稍加改進後,將該產品更名為DOS,然後將其授權給IBM使用。
1982年,在上市銷售的第一年期間,蓋茨向50家硬體製造商授權使用MS-DOS操作系統。
1983年11月10日,Windows操作系統首次登台亮相。該產品是MS-DOS操作系統的演進版,並提供了圖形用戶界面。
1987年,在微軟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蓋茨與梅琳達·弗倫奇(Melinda French)相識。
1990年5月13日,當天為美國母親節(Mother's Day),蓋茨提出了微軟高管退休的時間表。
1994年,在父親威廉·蓋茨的建議下,蓋茨拿出9400萬美元,創立了威廉·蓋茨基金會。
1993年4月11日,在佛羅里達州飛往西雅圖市的包機上,蓋茨向梅琳達求婚。蓋茨還安排飛機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作短暫停留,並帶著梅琳達同好友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起去購物。
1994年1月1日,蓋茨與梅琳達舉行婚禮,婚禮現場設在夏威夷州的蘭奈(Lanai)島上。蓋茨預訂了島上所有旅館的房間及夏威夷州的所有直升機,以防止外界來打擾他們婚禮。參加婚禮的嘉賓包括保羅·艾倫和沃倫·巴菲特等人。
1994年4月,蓋茨首次成為《連線》雜志封面人物。
1999年,蓋茨和他的妻子將威廉·H·蓋茨基金會更名為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個人理想
比爾·蓋茨三個理想的第一條就是讓每個人都有一台電腦,都用上WINDOWS系統;第二是消滅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醫療機會;第三條則是讓窮人用上清潔、經濟的電,解決日益嚴峻的能源問題。
社會評價
比爾·蓋茨賺的錢比人類歷史上所有人都多,他在努力把錢捐獻出去。大多數人也許會把錢用在別的地方,或是只捐出一點點,並希望別人給他們別上勛章,而不是像比爾·蓋茨那樣,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尋找真正行之有效的東西。這就是他畢生的工作。(柯林頓評)
如果蓋茨賣的不是軟體而是漢堡,他也會成為世界漢堡大王。(巴菲特評 )
❺ 歷史上真有畢之這個人
按啞舍來說的話,畢之就是甘羅,但在記載上有關甘羅的甚少,也沒有字,所以畢之這個人或許有,但不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❻ 畢瑪好像歷史挺悠久的
是挺悠久的,1974年開始以BIMAR品牌經銷義大利家用電器,發展至今已經有46年歷史。內在這期間容,畢瑪的電器不斷的在全球獲獎,展覽。在2014年更是獲得ISO 9001認證,保證了公司工藝和產品線的高質量,並獲得了最高三星級的合法性評級,確認了合規性。同年,該公司推出了Hi-Pt系列產品,開拓了寵物家電等新領域。2015年,BIMAR獲得「Bollino Ectio Sociale」,這是其企業社會責任的道德和社會標志。2019年11月, BIMAR 正式落戶中國市場。
❼ 甲骨文的發展歷史
十九世紀末,學者們發現並認識了甲骨文。甲骨文的發現,象璀璨的群星,把學者們目光集聚到了甲骨文的研究方面來。這種古老而系統的文字,與埃及的紙草文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和印度的哈拉伯文字並稱為世界四大文字體系。
甲骨文經過搜集、整理之後,在羅振玉、王國維的大力宣傳與精心研究下,一時成為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重視的學問。
在羅、王的極力倡導下,逐漸成長起來以甲骨文來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甲骨學派。甲骨學的發展與深入,為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關於甲骨文的發現最為流行的說法
清末任國子監祭酒(國家教育的最高行政長官)的王懿榮於1899年發現的。據說,在這一年的某一天,王懿榮派人到北京菜市口達仁堂購買一種叫「龍骨」的中葯。當時王懿榮正患瘧疾,據說這種「龍骨」可以醫治瘧疾。「龍骨」買回來之後,王懿榮打開葯包一看,發現這些「龍骨」上隱隱約約地刻著密密麻麻的符號,他覺得很奇怪,於是就細心的觀察和揣摸起來。王懿榮學識淵博,對古文字學有很深的造詣。他的這些淵博的知識使他能夠對這些奇怪的符號產生不同凡常的聯想——「龍骨」上的契刻符號很可能是一種已經失傳了的古文字。經過他潛心的鑽研,他認定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與此傳說不同,有人提出甲骨文是天津人王襄在1899(光緒24年)發現的,因為王襄在1955年所寫的《簠室殷契》中提到「世人知有殷契,自1898年始」。 1898或1899,一年之差,聚訟紛紜,似乎沒有多大必要。但作為一項重大的發現,確定一個准確的年代,則是科學態度問題了。經過一個時期的爭論和研究,大多數人都認為王懿榮在1899年首先發現了甲骨文。我們這里提到的發現,是學術意義上的發現,也就是不僅見到了甲骨文,而且認識了甲骨文。而一般意義的發現,是指在田野里挖出了甲骨文。從一般意義上講,在1899年之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在殷墟這個地方挖掘甲骨了。他們挖掘甲骨的目的,不是把它當作一種文字材料,更不是當作史料,而是看中了它的葯用價值,出售給中葯鋪,醫治人們的疾病。有一個時期,人們吞下去了不知多少稱為「龍骨」的甲骨文,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愚昧無知不僅不能醫治中國人的病,反而給中國文化帶來殘重的損失。在這些人當中,王懿榮首先認出了甲骨文,
這決不是什麼天賜的機遇,而是知識與智慧的結晶。
1900年秋天,義和團運動興起,王懿榮以國子監祭酒任團練大臣,在八國聯軍人犯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後帶著皇宮倉惶西竄,王懿榮痛心疾首,投池自盡,以身殉職,其所藏甲骨大部分被《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收購。
甲骨文的搜集、整理與傳播
甲骨文發現後,立刻轟動了整個學壇。有承認的,也有否認的。當時學術界有兩派,即「復古派」和「疑古派」。一般地說,「復古派」肯定甲骨文是已經失傳了的古代文字,而「疑古派」中的一些人則予以否認。所以對甲骨文的搜集、整理與傳播就成為「復古派」同「疑古派」斗爭的有力武器。
在王懿榮為國殉職之後,劉鶚(字鐵雲)就購買了王氏的大部分甲骨,在搜購甲骨方面用功頗勤。1903年,他將自己收藏的甲骨,精選出1000多片,墨拓後編成《鐵雲藏龜》發行。這是自甲骨文發現之後第一部甲骨書籍,對於甲骨文的傳播有篳路藍縷之功。吳昌綬在這部書中的序言中是這么評價的:「乃茲龜甲古文,又別辟一蹊徑,埋蘊既久,地不愛寶,一旦披豁呈露,以供好古嗜奇者探索,文敏(王懿榮字)導其前馬,先生(指劉鶚——編者注)備其大觀。」劉鶚不僅僅是一位熱心古代文化的學者,而且也是一位留心於世務,殫心於實業,匡世濟貧的有志之士。在八國聯軍虎視北京,清政府又無能為力的緊急關頭,劉鶚開倉賑濟北京的飢民。這一舉動卻得罪了有司,被定罪後於1910年流放新疆,最後客死異鄉。但劉鶚對於甲骨學的貢獻將永垂史冊。
甲骨文的發現與傳播,也引起了外國人的關注。這些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有些人對中國文化還頗有研究,搜集甲骨文就成了這一時期外國人的一項特殊愛好。1903年一1906年,美國駐山東的傳教士方法斂和英國教士庫壽齡就從古董商人手中收購了大批甲骨文,他們將這些甲骨轉賣給英國人在上海開辦的博物館。隨後,英國人金璋、法國人威爾茨、衛禮賢又將收到的甲骨賣給法國和瑞士的博物館。明義士是加拿大的一位牧師,長駐彰德府(安陽),他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經常騎一匹老白馬,在洹河兩岸游盪,目的就是尋找甲骨文,他收購的甲骨數量較多,現藏於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博物館中的甲骨就是經過明義士之手收集的。除了歐美人之外,日本人也是較早就留心安陽甲骨的,其中有位日本學者叫林泰輔,還親自到安陽調查和收集甲骨文,現在還可以在日本的大學、博物館和圖書館內看到這一時期日本人收集的甲骨文。郭沫若先生就是利用日本所藏甲骨開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和史學研究生涯的。
甲骨學的形成
就在《鐵雲藏龜》印行的第二年,即1904年,著名學者孫詒讓就根據這部書中的甲骨文拓片,對甲骨文字進行了考釋,著《契文舉例》一書。這算是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著作,雖然書中有許多誤釋的文字,但他開創了甲骨文研究的先河,在甲骨學史上有著特殊的貢獻。
真正使甲骨文的研究成為一門專門學問,是羅振玉和王國維兩位大師的卓越貢獻。
羅振玉,號雪堂,清末做過學部參事官、京師大學堂農科監督等。辛亥革命以後,羅振玉以清室遺志自居,為復辟帝制出謀劃策,1943年出任偽滿州國監察院院長。他感情基礎上的復古決定了他學術研究上的復古,不同的是,政治上復古是倒轉歷史車輪,而學術上復古則開創了一門學問,開創了一代學風。在他發跡和揚名之前,他曾是劉鶚的家庭教師,就因為這個機緣,他與劉鶚結為兒女親家(他的長女嫁給劉鶚的的兒子為妻),他有機會見到劉鶚收藏的甲骨文,並動員劉鶚將其甲骨文墨拓編印成書,也為這本書寫了序言。甲骨文這門深奧的學問把他給吸引住了。1906年,他在北京任學部參事官時,利用自己的便利條件,廣泛搜集甲骨文,並委派其弟羅振常到安陽採掘,1910年,羅振玉出版了《殷商貞卜文字考》,書中按貞卜的事類分為幾個項目,由孫詒讓的釋字發展到羅振玉因事分類,卜辭算是可以閱讀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嗣後到1915年,羅振玉躲到了日本,專心致志研究甲骨文,這一時期他出版了《殷墟書契前編》、《殷墟書契考釋》,將《殷商貞卜文字考》中的考史、正名和卜法擴充而成了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辭、禮制、卜法八章,這就把雜亂零散的卜辭,歸納整理成有條理有價值的史料,甲骨文的研究開始成為古史研究中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學問。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是這樣評價羅振玉的:「羅振玉的功勞即在為我們提供了無數的真實史料,他的殷代甲骨的搜集、保藏、流傳、考釋,實是中國近三十年來文化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一項事件。羅氏在中國要算是近世考古學的一位先驅者,他的搜集與從來骨董家的習尚稍有區別,他不僅搜集有文字的骨片,並還注意到去搜集與骨片同時出土的各種器物;在1916年他還親到安陽小屯去探訪過一次。這種熱心,這種說見,可以說是從來的考古家所未有。」
羅振玉不僅自己傳播和研究甲骨文,而且還特別注重培養甲骨學研究人才,王國維就是他的得意門生。王國維字靜安,號觀堂,青年時代在羅振玉辦的文學社學習日文,深得羅振玉的賞識。辛亥革命暴發後,他隨從羅振玉一起東渡日本,終止了哲學、宋元戲曲的研究,協助羅振玉整理、編輯、考證甲骨文。1917年,他撰寫了《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續考》、《殷周制度論》,利用先秦文獻與卜辭互相印證的方法,考證出卜辭中所見的殷代帝王及帝王的祖先的名號,使甲骨的史料價值進一步得到發揮。1924年,清華大學籌設研究院,由胡適推薦,擬清王國維當院長。他考慮時局對自己不利,不願就職,後來經溥儀勸勉,才接受該院教授的聘請。在「疑古」之風風靡史壇的時候,王國維能夠比較好地運用地下發現的新材料與文獻典籍相結合,著《古史新證》宣揚中國的古老文化,不泥古又不疑古,實在難能可貴。在這本書中,王氏舉出殷墟卜辭中有關武丁所卜的卜辭和祭祀文丁的卜辭,肯定了盤庚以後,帝乙以前,商王皆宅殷墟,這與《古本竹書紀年》正相吻合,從而證明了《古本竹書紀年》的不偽。從方法上來說,他採用考古與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法」研究歷史,獨具慧眼,見解頗新。由於他的高水平的發揮,使甲骨文的研究逐步發展到專門的學問——甲骨學。從思想上來說,他頑固地追隨已經沒落的清王朝,仇視革命,妄圖復辟,於是在1927年6月2日,當北伐戰爭捷報頻傳的時刻,他寫下了遺書,在頤和園投昆明湖自沉。他政治思想上的守舊,並沒有影響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正如郭沫若所說:「我們要說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那是絲毫也不過分的。」
在這一時期,在羅振玉和王國維的影響和引導下,成長起來一批以甲骨文研究為己任的甲骨學派,他們在文字、文法、卜法、歷法、歷史人物、歷史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一些外國的漢學家也被吸引到甲骨文研究的潮流中來了。一時間,甲骨學成為一門國際性的重要學科。
甲骨文的科學發掘與研究
(一)甲骨出土與著錄
甲骨學一旦成為學術界倍受關注的學科,人們對甲骨文的渴求就可以想見了,尤其是對新獲取的甲骨文,就更受崇愛了。在1928年科學發掘殷墟以前,古董商和一些學者誘使當地村民在殷墟亂挖了幾十年,容易挖到的甲骨都被掘出來賣掉了,地下埋藏的甲骨是越來越少了,甚致很難發現有學術價值的新甲骨。這使得望眼欲穿的人們灰心喪氣,他們猜想殷墟不會再出甲骨了。但惟利是圖的古董商並不相信學者們的眼光,他們仍一如既往地抬出高價唆使當地無知的村民亂挖亂盜,使殷墟這座地卜玉藏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近代興起於歐美的考古學傳到了中國,中國學者認識到了考古學是保護和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先進的科學手段,用這種手段來搶救殷墟文化就成了當務之急,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就開始籌劃發掘殷墟。1928年8月12日,受史語所所長傅斯年的委派,董作賓來到安陽,先訪問了河南省第十一中學校長張天驥,繼而游覽了安陽的古董商店,之後,親赴小屯進行采訪。訪問結果證明,此地並非象羅振玉所猜測的那樣,洹水故物已搜羅殆盡,而是埋藏還相當豐富。中央研究院認真研究了董作賓的調查報告。一致認為,如果政府不採取緊急措施加強管理和進行考古發掘,亂挖亂盜的現象會愈演愈烈,殷墟破壞會更為殘重,於是決定由董作賓草擬了發掘計劃和方法:
1、發掘程序;
2、發掘方法;
3、籌備:
①購買設備器具。
②請中央研究院致函河南省政府,派人參加,由安陽縣協助並予以保護。
③請蔡元培院長致函馮玉祥總司令,派安陽駐軍加以保護。
④請古物保管委員會贊助。 ,
⑤聘請測繪人員。
由這個發掘計劃,可以看出當時對殷墟發掘是何等重視!
一切准備就序後,1928年10月13日,殷墟發掘就正式開始了。殷墟考古揭開了中國考古學的序幕,在中國考古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到1937年6月,因蘆溝橋事變,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殷墟考古被迫停止。從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殷墟發掘了十五次,河南省圖書館在此發掘了二次。
(二)甲骨學研究的進展
考古發掘的資料,要比那些亂挖亂盜,甚致連出處都說不清收購來的資料更真實可信。就甲骨文來說,發掘過程本身也包含著學者們的細致人微的科學觀察與分析,再通過整理與研究,能夠發現前人沒有注意到也不會注意到的新問題,董作賓先生對甲骨文斷代和殷代歷法的研究,就超過了前人,把甲骨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他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與《殷歷譜》都是甲骨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與科學的考古方法是分不開的。
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中,依據世系、稱謂、貞人、坑位、方國、人物、事類、文法、字形、書體十項標准,將殷墟出土的甲骨分為五期。一期是盤庚、小辛、小乙、武丁;二期是祖庚、祖甲;三期是廩辛、康丁;四期是武乙、文丁;五期是帝乙、帝辛。這就把十幾萬片看似零散紛亂的甲骨文有條不紊地劃歸五個不同的時期,分屬於從盤庚到帝辛八代十二王名下,使之各有歸屬,克服了以往甲骨文研究中的混亂狀態。在上述的十項標准中,常用的是世系、稱謂、貞人、字形、書體。掌握了這幾項標准,遇到了甲骨片,就可以斷定這片甲骨屬於那個時期的遺物。
世系是商王的世次,也就是先後位次;稱謂是占卜的商王對自己親屬的稱呼,如「祖丁」、「父甲」、「母癸」之類;貞人是占卜並記事的史官。對於初學者來說,比較容易掌握的是字形和書體,不同的時期,字形和書體的風格是不同的。
把甲骨文的研究與古代社會的研究結合起來,從甲骨文中尋找古代社會制度、社會生活的影子,是甲骨文研究的領域得到了拓展。胡厚宣先生參加了殷墟考古工作,他畢生致力甲骨學,1944年,他出版了《甲骨學商史論叢》,對商代的方國、農業、氣侯、婚姻家族、封建制度、天神崇拜等方面進行了專題研究,拓寬了甲骨學研究的領域。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甲骨文,是甲骨學的質的飛躍,這是郭沫若對甲骨學的重大貢獻。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迫於白色恐怖,郭沫若旅居日本,這時期,他從血與火的斗爭中,轉向中國古代社會的探索與研究,由此可以看出,郭老的中國史研究是與中國革命的需要密切相關的。郭老緊緊把握住了甲骨文這個「原始細胞」,以甲骨文的構形為基礎進出分析,弄清了文字結構變化的規律,從而釋讀了別人不認識或解釋錯誤的字,根據文字的發展規律,把文字的形、音、義辨證地加以應用,這就大大地提高了文字釋讀的准確性,然後以字立說,以馬史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來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取得了舉世注目的成果,1930年出版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老把這部著作看成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續篇,書中利用卜辭來闡述古代社會的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在當時的中外史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郭沫若甲骨文研究和史學研究的輝煌時期,《卜辭通纂》、《殷契粹編》、《青銅時代》等重要著作就產生於這一時期。
甲骨文研究的縱深階段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為科學事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廣闊的前景,運用馬克思主義史學觀點來指導甲骨文研究,是新時期學術研究的突出特點,新出土的甲骨使各項研究課題更加深化,整理與綜合研究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考古的范圍比前擴大了,視野也開闊了,研究的領域更寬更廣了,甲骨文的發現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收獲。學者們利用這些新出土的甲骨,從甲骨上的鑽鑿形態方面對甲骨分期提出了新穎的看法。從1899年甲骨發現以來的半個多世紀里,分門別類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給綜合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56年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1958年日本學者島邦男《殷墟卜辭研究》相繼出版,就屬於綜合研究的著作。這些著作涉及到了甲骨的出土地點與歷史、甲骨的流傳與研究狀況,以及甲骨文的文字、文法、斷代、歷法天象、方國地理、政治區域、先公先王、稱謂與廟號、親屬與百官、政治與經濟等等,闡述了卜辭中的各方面的重要內容,總結了甲骨文發現與研究的成就,為人們認識和研究甲骨學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胡厚宣先生就注意搜集和統計流散的甲骨,五十年代初,胡先生在《五十年甲骨發現的總結》一書中對已知的甲骨收藏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記錄,八十年代初,胡先生主編《甲骨文合集》時,責任心和事業心驅使他多方奔告,索隱勾沉,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甲骨收藏及流傳情況進行了更為詳盡的統計,據他統計的結果是:
國內收藏:25個省(市、自治區),40個城市,98個機關單位和47位收藏家,計127904片。
國外收藏依次是:日本12443片,加拿大7802片,英國3355片,美國1882片,西德715片,蘇聯199片,瑞典 100片,瑞士99片,法國64片,新加坡28片,比利時7片,韓國6片。12個國家合計26700片。
國內外合計154604片,這還不包括八十年代以後考古發掘出土的甲骨。
這15萬多片甲骨,大部分已被著錄,還有一小部分未見著錄,流散在國外。已經出版的70多種甲骨著錄書,有的因出版時間早,而且印數很少,不易見到;有的印刷不精,拓本漫漶不清,不便查閱;有的良莠不分,真偽難辨,不好利用等等。這就給研究甲骨文和殷商文化帶來了困難。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其它學科如醫學、農業、天文、地理、生物等都需要利用甲骨文和借鑒甲骨文研究的成果。鑒於此,早在五十年代,郭沫若就想編輯一部《甲骨文合集》來解決學術研究的需要,後來,郭老把這個想法正式向國務院提出來,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熱情支持,《甲骨文合集》被列入十二年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遠景規劃
中的大型項目之一,1959年交給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承辦,並成立了以郭沫若為主任委員,胡厚宣任總編輯的編輯委員會。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這項工作被迫停止,「文革」結束後,在郭老的親切關懷下,編輯工作馬上得到恢復。1978年10月《甲骨文合集》開始出版,到1982年共出版了13冊,這13冊中共收錄甲骨4萬余片。與以往的著錄書比較,這部書有以下優點:
第一是先材廣泛而全面;
第二是取材嚴而精;
第三是取材經過辨偽與綴合;
第四是對能夠分期的甲骨文盡可能進行分期編排,有疑問的集合在一起,以待進一步研究。
第五是每一時期的甲骨,又按階級和國家、社會生產、思想文化、其它四大項二十一個小類進行編排。
由此可以看出,這部書是1899年甲骨文發現以來的一部集大成著作。
除了綜合性和總結性的著作之外,工具書和通俗性的讀物提高了甲骨文的使用率,拓寬了甲骨文的應用范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編》(1965年),正編收錄1723個甲骨文字(見於許慎《說文》的941個字),附錄共收單字2949,附尋的單字都還沒有考釋。全書共收甲骨文單字4672個,屬於甲骨文字典。李孝定編《甲骨文字集釋》(1975年),將每一個甲骨文字的有關各家解釋詳列於該文字之後,並加有編者按語,便於查索。日本學者島邦男的《殷墟卜辭綜類》(1976年),將見於著錄的卜辭逐條按內容分類編排,便於查閱卜辭內容及著錄情況。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1985年)、王宇信《甲骨學通論》(1989年),還有其它一些通俗性著作都客觀地、比較詳細地敘述了甲骨文的發現、發掘與研究的情況,系統的科學的闡述了甲骨學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課題。《甲骨學通論》還專章討論了西周甲骨的一些問題。於省吾《甲骨文字詁林》(1996年)反映了甲骨文考釋的巨大成果,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1996年),提出了甲骨分期的新思路;王宇信、楊升南、宋鎮豪編著的《甲骨學一百年》全面系統地闡述了100年來甲骨學的產生、發展狀況。這些都是我們學習和了解甲骨學的主要書籍。
❽ 誰知道姓氏「畢」的歷史和來歷
一、姓氏來源
上古周文王(公元前十一世紀)將自己的第十五子姬高封於畢(地名,在今陝西咸陽西北)。後來姬高建立了畢國,人稱畢公高。後畢國「為楚所滅,而降為庶人」。其子孫就以國為姓,世代相傳至今,已越3000年之久。
二、郡望堂號
公元前772年平王帶部、氏族東遷河南洛陽,畢姓自始在洛陽繁衍生息,日漸強盛。我們嚴溪畢氏郡望即出自河南偃師郡。畢姓即使從唐·垂拱年間(公元685 688年),河南偃師的憬公算起,至今也有2770多年歷史。從宋·乾德丁卯年(公元967年),畢氏婺源始祖文進公遷居嚴溪起,畢氏在婺源已生息了1035年。
三、歷代名人
1、畢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於蜀。善畫山水,古松奇石,著名當世。杜甫《戲韋偃為雙松圖歌》中有「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會韋偃少」的詩句。
2、畢升——北宋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他還研究過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畢沅——字紹盪,號秋帆。清朝江南鎮洋人。留心經史文學,旁及輿地金石之享。嘗謂「經義當宗漢儒,說文當宗許慎,編年史諫水先生最長。」以好士知名,學人如錢大聽、邵晉涵、章學誠、洪亮吉、黃仲則等先後在幕中。所著《續資治通鑒》220卷,集錢、邵、章等諸人之力而成。詩文有《靈岩山人詩集》、《文集》。
畢姓在歷史上出了不少英才:古代有狀元畢萬初、畢子季、畢構、畢彥禎;進士畢炕、畢文進;丞相畢憲;御醫畢中;護國將軍畢賢臣;還有畢志安,和寇準一同輔佐宋朝皇帝;中國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升;祖孫均進士的畢士安、畢良史;父子皆使君的畢祖暉、畢義雲;詩畫家畢慧、畢本;監察御史的畢曜;因盡孝,受皇上封賞的畢皆贊等等。
明代新城(桓台)工部尚書畢亨,萬曆淄川人戶部尚書畢自嚴(畢際有之父),戶部尚書安徽人畢鏘等。清代大文學家、《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坐館的館東南通州知府畢際有,海州知州新城人畢秀等。其中淄川在明清兩代出了五個進士,新城出了四個進士,這些都是我畢氏同宗的知名人士,應當引以為榮。
現代畢氏家族更步入輝煌,名人輩出:如電子學家畢德里、陶瓷美術家畢淵明、文學翻譯家畢修勺、聯合國副秘書長畢季龍、漫畫美術評論家畢克官、眼科專家畢華德、公共衛生學創始人畢天民、中央電視台記者畢福劍、中央電視台編導畢暉、解放軍少將畢皓、畢慶堂、中將畢占雲、無線通訊的CDMA的先驅——美國貝爾試驗室院士畢奇等,都是我畢氏傑出代表。
畢姓是當今較為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如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滄州尚義、黃驊、阜平,山東之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廣西之田林,廣東之吳川,雲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畢姓在全國漢族人口中約佔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尤以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多此姓,三省畢姓佔全國畢姓人口的70。
四、姓源考:
在我國數以千計的姓氏當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黃帝的嫡系後裔,這個姓氏具有將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 全世界華人都自稱是「黃帝的子孫」或「炎黃(炎帝與黃帝)子孫」。在中華民族繁衍與發展的過程中,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黃帝的子孫很多,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他們分封在各地,多數以地名為姓氏。 中國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長子嫡錚
❾ 在歷史上有那些姓畢的名人
畢氏起源
畢姓系承畢高 望出河內東平
畢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畢公高,是《書經》上列名的歷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臨天下之後,把他封在畢國。周康王曾命他保衛東郊,因而作了《書經》上的那篇《畢命》,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作畢命。」
3000多年以前的畢國,是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間,周文王的這一支畢姓子孫的活動是十分活躍的。因為,畢公高傳到春秋時代的畢萬之時,當了晉獻公的大夫,被晉國封在魏,成為了後世魏姓的始祖,而畢萬的後裔魏文侯,後來曾經「三家分晉」,與韓、趙兩家瓜分了原來的晉國,自立為諸侯,並且國勢強盛,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畢萬的後代既然曾改姓為魏,並且成為戰國時代的著名姓氏。但其嫡系子孫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畢姓,並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後的今天。正由於這樣,現在的畢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脈的一家人。
關於畢姓的姓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宰相世系表》則指出:「畢公高之後」;《萬姓統譜》上也記載說:「《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
發源於陝西的畢氏,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漢代則有一支畢氏遠遠地遷徙到山東的東平,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歷來出了不少的傑出人物。 譬如,三國時在曹魏跟創立清談風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齊名的名士畢軌;南北朝時一家四代皆為州刺史的畢眾敬;以及唐代安祿山反叛時死節殉城的廣平太守畢炕等,就統統都是山東省的東平縣人士。
畢姓的始祖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西周初年,周武王將自己的弟弟姬高分封到畢地。畢位於今天的陝西咸陽北部,又名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姬高被分封到畢以後,在那裡建立了畢國,姬高就是畢國公。畢國公的後代就以國名為姓,世代相傳,這就是畢姓的來源。春秋時期,畢國公的後裔畢萬,做了晉獻公的大夫,被封在魏地,於是成了後世魏姓的始祖。
一、畢姓遷變
發源於陝西的畢姓,主要繁衍在今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大片地區。西漢時期,有一部分畢姓人士遠遷到今天的山東東平,很快成為了當地的望族。
在歷史上,畢姓人士中也有一些著名人物。如三國時期有名士畢軌,他與當時開創清談之風的何晏齊名;南北朝時期,則有一家四代皆為兗州刺史的畢眾敬;唐朝後期有抗擊安祿山反叛而守節殉城的廣平太守畢炕;北宋代的宰相畢士安,曾和當時著名的宰相寇準一起輔助宋真宗;南宋抗金名將畢再遇。畢姓中最著名的則要屬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了。
二、畢姓名人
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
畢升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間,是浙江杭州人,他的出生年月在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畢升大概在十二三歲的時候,進了杭州一家私人書坊當學徒。他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很快就學會了雕版印刷的基本技藝。
畢升感覺雕版印刷術有很多弊端。因為每印一頁書就要刻一塊版,每印一本書就得刻一副版,一部大書往往要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完成,人力物力耗費了非常多。並且,刻工們不僅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往往花了很長時間刻好了一整塊版,卻發現上面有錯字,就只好報廢,重頭再來。
畢升嘗試用膠泥刻字,獲得了成功。在印刷前,他先用膠泥刻字做坯,燒成硬陶,變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攙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面,然後加熱,使蠟稍熔化,以平板壓平字面,泥字即固著在鐵板上,便可以像雕版一樣印刷了。一版可印千百冊書,印完後將字重排,又可另印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