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聞在線的發展歷史
2012年8月於南京正式成立
2012年12月公司正式試運營
2013年5月網站正式通過內測
2. 每日新聞的發展歷史
1872年 《東京日日新聞》在東京淺草創刊。
1875年 東京日日新聞推出送報到府服務。1876年 報社向三井物產公司承包了《中外物價新報》的印刷發行業務
1882年 《日本立憲政黨新聞》創刊。(在1885年改名為《大阪日報》。
之後又在1888年改為《大阪毎日新聞》)
1906年 大阪毎日新聞社並購東京的《電報新聞》,改名為《每日電報》後進軍東京市場。
1911年 大阪毎日新聞社和日報社合並。(《東京日日新聞》、《大阪毎日新聞》的標題則不變。) 發行量較大的《每日電報》合並了《東京日日新聞》(並繼承了東京日日新聞的「櫻花圖案」底紋。)
1936年 《東京日日新聞》與《時事新報》合作。
1943年 將東日本和西日本不同的報名,一起改為《每日新聞》。
1951年 名古屋的中部分公司升格為中部總公司。報紙重新在名古屋發行。
1959年 成立位在札幌的北海道分公司。報紙開始在北海道發行。
1965年 西部總公司從北九州市門司區搬遷至小倉北區的「毎日西部會館」。
1966年 東京總公司從有樂町搬遷到現在的竹橋。1971年3月12日 西部總公司發生印刷用機器大火,共損失八台輪轉機。
1972年 發生與「沖繩歸還密約」相關的「外務省機密漏泄事件」(後被稱為「西山事件」)。
1976年 開設「記者之眼」(記者の目)專欄。
1977年 整頓負債的舊公司(株式會社每日),並和負責一般業務的新公司(株式會社每日新聞社)分開,以「新舊分離」的方式重建公司。商業登記上的總公司從大阪遷往東京。
1985年 終止將新舊兩個公司合並再建的計劃。
1992年 大阪總公司從堂島搬遷到西梅田。
2002年 迎接創刊130周年。
2003年 中部總公司遷入在名古屋站前的新大樓(與豐田汽車(TOYOTA)一起)。
現在的報紙題字是從1991年11月開始使用。
3.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的介紹
該書是復旦復大學出版社推出制的「復旦博學」精品教材《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新世紀版)中的一種。其以專業的視角,即以中國新聞事業自身發展的歷史規律為脈絡,闡述了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將中國新聞史的研究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作者在書中繼承了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又以其開放性的視野和國內外新聞傳播文化的底蘊,形成了這部教材兼專著。
4. 中國新聞發展史的特點
中西古代新聞傳播的發展情況分析新聞事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他同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現象一樣,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而這種發生發展又總是和人類的物質生產狀況密切相關,同人類的經濟政治發展進程互相適應。在新聞事業問世之前的古代社會,有與物質生產水平低下,社會經濟政治尚欠發達,人類只有初級的新聞傳播活動。這是一種通過一般人際交往進行的,沒有專門傳播機構的、小型分散的傳播活動。在古代、中世紀、近代、現代的各個發展階段中,我重點論述的是古代。論題為:中西古代新聞傳播的發展情況分析。在文中,我就以下幾個方面對論題進行分析論述:中西古代新聞傳播的發展史;在發展史中,中西古代新聞傳播有哪些地方相似以及不同;中西古代新聞傳播的發展情況分析在發展史中佔有怎樣的地位,以及對整個新聞事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人類古代的新聞傳播活動源遠流長,幾乎是伴隨著人類的誕生就出現的。依據形式的演進,古代新聞傳播活動大致經歷了原始傳播、口語傳播、手寫傳播、印刷傳播等幾個發展階段,其中印刷傳播是現階段最成熟的傳播途徑。原始新聞傳播。 人類在幾萬年前從動物界分離出來之時,就是結群而居的。在這種結群而居的狀態下,出於某種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間就有種種簡單的信息交流。這是一種蒙昧狀態下十分原始的信息傳播,是前語言時期的信息傳播。傳播的方式還沒有完全脫離一般動物的水平,主要是依靠身體器官發出某種呼喚,做出某種體態和手勢,以傳遞十分簡單的思想意識。傳播的內容有經常重復的信息,也有某些新發生新出現的信息,比如哪裡發現了捕食的對象,哪裡出現了凶惡的猛獸,哪裡發生了雷電風暴等等。這些新鮮信息的傳播,便是人類最早時期的新聞傳播活動。 在原始新聞傳播這個發展階段,中國和西方的發展狀況都是從同一個起點出發,所以發展情況十分相似,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口語新聞傳播。來源:( ) - 中西古代新聞傳播的發展情況分析_朱熹_新浪博客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大腦逐漸發達,發音器官逐漸完善,思維能力逐漸發展,人類大概在幾十萬年前產生了音節語言。比如在中國,距今約70—23萬年前的「北京人」,已經有清晰的語言;距今約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經運用語言進行溝通。中華民族主線的口語交流與信息傳播已有上萬年的歷史。伴隨著語言音節的出現,口頭的語言傳播逐漸就成為了人類主要的傳播形式。成為聯系社會成員的基本紐帶。 在中國,早時期的口語傳播主要是「納言」,目的是為了「溝通上下」。如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有關傳說。帝對一位名叫「龍」的人說:「朕畏忌讒說殄偽,振驚朕眾。命汝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西漢經學家孔安國認為:「納言,喉結之官。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信也。」「納言」主要是官方的,在民眾之間幾乎不予流傳,所以「納言」式的口語傳播是少數人中的傳播。而在西方,新聞最強的口與傳播往往出現在戰爭或其他重大事故中。如公元前490年3月,波斯帝國派遣重兵大舉侵犯西納城邦,在雅典東北部的馬拉松平原登陸。西納人奮起抗擊,以弱對強趕走了敵人,取得了輝煌勝利。士兵菲迪皮茨從馬拉松戰場以最快的速度跑回40多公里外的雅典,他想聚集在中央廣場的人群激動的喊道:「我們勝利了,雅典得救了。」喊完就倒地犧牲了。這可說是西方古代最著名的一次口頭新聞傳播。在口頭語言成
5. 中央新聞聯播的發展史
中央新聞聯播的發展史:
1978年12月,《新聞聯播》主播首次面對觀眾,趙忠祥成為節目開播以來第一位出鏡播音員。
1979年9月1日,央視每日播出的國際新聞節目《國際新聞》開播,播映合眾國際社電視新聞(UPITN)提供的新聞影片、從香港收錄的新聞影片與新華社提供的五分鍾國際簡訊。
1980年5月1日,《國際新聞》保留名稱並入《新聞聯播》,之後完全並入《新聞聯播》。
1981年4月,全國電視新聞工作座談會在青島舉行,會議做出兩項重大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台都是中央電視台的集體記者,有責任、有義務向中央電視台供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台必須轉播《新聞聯播》節目。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00提前至19:00,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
1984年,央視在香港成立第一個駐外記者站,《新聞聯播》加錄台灣華視新聞的新聞影片,也和亞太廣播聯盟A、B、C區的國家與地區交換新聞影片。
1987年,《新聞聯播》收錄香港無線新聞的新聞影片。1988年3月15日起,央視各節新聞所有製作過程一律都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彩電中心製作(至2009年10月18日),同時《新聞聯播》更換片頭,片頭曲改為孟衛東所作的一首19秒的樂曲。
2017年1月21日,剛強和海霞搭檔主持《新聞聯播》,剛強也由此正式加入《新聞聯播》的主播陣容。王寧正式退居二線。
2017年1月8日,是他最後一次出現在新聞聯播的主播台上。2018年1月1日起,為了進一步擴大《新聞聯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廣泛地服務於海內外電視觀眾,自當天起,CCTV-4(亞洲版)於每天在22:30增加重播一次《新聞聯播》。2018年9月14日,《新聞聯播》首次出現手語播報。
(5)新聞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978年1月1日,當天值班編輯黃一中手寫的一張「電視新聞播出串聯稿」上,滿是勾勾畫畫的箭頭和圓圈,這張紙上記錄的是第一期《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共5條新聞,加上配樂和切換時間,全長20分鍾,頭條是《鄧副主席出席國務院辦公室招待會,同外國專家歡慶新年》。
開播後,由於當時電視台沒有錄像機,新聞畫面用電影膠片拍攝下來送到直播間,一邊播放帶子,一邊同步配音解說,播音員本人並不出現在節目畫面上,「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新聞聯播》首任男主播趙忠祥記得,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年,直到1979年底,他的面孔才第一次出現在《新聞聯播》上。「第一次上鏡,屏幕上只有我一個人,後來不久改成一男一女兩人播報新聞。」雙人搭檔主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當時我們要具備極強的文字辨別能力,(新聞稿)都是手寫的,上面可能有20個編輯的字跡」,趙忠祥說,節目直播中有時還會插進臨時來稿,重要信息容不得半點差錯。
趙忠祥回憶,1979年他跟隨國家領導人去美國訪問,看到美國的新聞播音都使用了「提示器」,就是擺在鏡頭和播音員之間的一塊屏幕。趙忠祥回國後立刻向台里打報告,引進了這種實用設備,才擺脫了「低頭看稿」的緊張狀態。
《新聞聯播》開播之初,由於當時的電視信號主要依靠微波線路傳輸,容易受地理因素影響,無法覆蓋全國。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做出決定,「各級廣播電台、電視台、縣廣播站」,必須轉播央視《新聞聯播》。
發布中央政令,審片室電話可直通中南海。
1982年9月1日起,中央明確規定,將重大新聞的發布時間從20點提前至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19點,重要新聞將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
這標志著中央電視台首次成為獨立的新聞發布機構。之前,中央政令和重要信息的發布渠道,以《人民日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主。
據《南都周刊》報道,《新聞聯播》是中央電視台惟一享有專用審看間的節目,每天下午,分管新聞的副台長和新聞中心主任要在這里審看當天待播的樣片。
一位多次送審樣片的資深記者這樣描述審看間里的場景:「沙發中間的茶幾上有兩部引人注目的電話,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海的紅機。」
《新聞聯播》權威地位的確立,伴隨著電視這一新興傳播媒介的迅速普及。在受眾數量迅速增長,而節目生產仍處於相對匱乏狀態的20世紀80年代,《新聞聯播》幾乎成為億萬電視觀眾每天必看的節目。數據顯示,1986年,《新聞聯播》收視率為35%左右,到1988年,上升到50%以上。
6. 新聞晚報的發展歷史
《新聞晚報》創刊於1999年,是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一份新銳都市類晚報。回新聞晚報於1999年元答月1日正式創刊以來,歷經數次改版,已形成新一代都市晚報格局,為廣大讀者和專家所喜愛和稱道。「新聞性、實用性」是新聞晚報的基本特色,「更好看、更好用」是全體編采人員孜孜以求的目標,而作為當代上海的第二家晚報,她狹長型雅緻形態,報紙版面結構的內在合理性和新穎的編排手法,尤其是頭版富有沖擊力的獨特處理方式,在版面內容和風格上更具現代感和都市氣息。
2013年10月28日,經中共上海市委批准,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整合重組的上海報業集團正式成立。資料顯示,上海報業集團組建後旗下有《文匯報》、《新民晚報》、《東方早報》、《外灘畫報》、《解放日報》、《新聞晨報》、《新聞晚報》、《申江服務導報》。《新聞晚報》歷經數次改版,勇於創新、不斷超越。以「主流力量、進步中國」為宗旨,全面構築「上海人的新聞主幹道」,追求厚重的新聞價值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力。
2013年10月28日,上海報業集團正式掛牌成立。10月27日,報業集團旗下《新聞晚報》正式宣布,將於2014年1月1日起停刊。
7. 新聞史的發展歷程
1927年11月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出版了。這被公認為是我國新聞史系統研究的開端,標志著我國新聞史研究由零碎的探索階段走上了系統化研究的道路,成為在很長時間里無人超越的高峰。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後,方漢奇的《中國近代報刊史》問世;稍後,由他主編的《中國新聞事業通史》出版,標志著中國新聞史研究攀上了新的高峰。兩座學術高峰的聳立,熔鑄著幾代學人特別是戈公振和方漢奇兩位巨擘的智慧和艱辛。
中國新聞事業史的研究幾乎是與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誕生同步起始的。最早的文章應是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1838年寫的《京報分析》。較早對中國新聞事業進行專門研究的文章有:王韜的《論日報漸行中土》、1873年《申報》上的《論中國京報異於外國新報》等。這些文章中只有相關的一些文字論及中國新聞史,既不全面更不系統。較為系統地論述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是1895年李提摩太的《中國各報館始末》,1901年梁啟超的《中國各報存佚表序》以及1917年《上海閑話》一書中姚公鶴所寫《上海報刊小史》一節。這些文章都注意到了中國古代報刊與近代報刊的本質差別,啟發人們去思考中國古代新聞事業的起源與變遷,關注尚很年輕的近代新聞事業的發展歷程,由此而產生了中國新聞事業史的研究。不過,作為起步階段的中國新聞史的研究很粗糙,線索模糊,史料單薄。就是具有中國最早的新聞史專著之稱的《上海報刊小史》,整篇文章很難找到報刊的確切創刊日期、發行數量等,大量使用的是似是而非的模糊語言。而李提摩太和梁啟超的文章則更為簡約,主要是提供了一些線索。總的來講,1927年前中國新聞史研究尚處於零碎的非系統狀態。
新聞學教育的興起
1920年以後,中國的高等教育中開始設置新聞學專業,最初叫做「報學系」。伴隨教學活動的開展,作為新聞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中國新聞事業史的研究,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這期間,雖然沒有專著和代表性的文章問世,但新聞史的教學活動在客觀上卻明顯地促進了新聞史研究的系統化發展,使之邁出了新聞史研究的史前期,而跨上了積累資料、總結規律的新台階。
第一部新聞史專著的出版
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可以說就是這一階段的歷史積累所結出的碩果。在《戈公振年譜》中有這樣一段記載:「(1925年)上海國民大學開設報學系,戈公振任教《中國報學史》……根據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資料,戈公振開始撰寫《中國報學史》,將我國新聞史的研究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在撰寫此書的過程中,戈公振付出巨大而艱辛的勞動。為了證實史料的可靠性,他多次寫信虛心向別人求教。為了覓得第一手報刊資料,除了在《時報》刊登『訪求舊報』廣告外,還不辭辛苦地在上海徐家匯藏書樓等處消磨了大量的時光。10餘年來,他一直不停地廣泛搜集史料,致使擺設在他那書房兼卧室的4張高大的書架上,全部堆滿有關新聞書籍和各種稀有報刊與剪報。他那如痴如醉的治學精神,使同事和朋友們都大為驚嘆。」〔1〕
完成於1926年底的《中國報學史》於1927年11月出版了。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新聞史專著,「系統全面地介紹和論述了中國新聞事業發生發展的歷史」。〔2〕《中國報學史》匯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基本勾勒出了中國新聞事業產生發展的大致脈絡,確定了中國新聞史研究的內容。它的出版標志著中國新聞史系統研究的開端,這在我國新聞史學史上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此後,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至少在形式上展現出全面鋪開之勢,通史、地域史、斷代史、人物史、專題史等方面的專著紛紛問世。據統計,解放前,我國出版的新聞史專著不下50種,絕大多數是1927年後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新聞史研究,在新聞史的各個領域都有所開拓,取得了不少成果,初步奠定了我國新聞史研究的基礎。」〔3〕 解放前的徘徊時期
1927年至1949年前,我國的新聞史研究是有進展的,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大突破。在這50多部作品中,「率爾操觚,展轉抄襲,缺少新意」之著,十之七八。不少作者根本不做調查研究,乾脆閉門造車,連基本的史學求真的精神都沒有。如蔡寄鷗的《武漢新聞史》,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講述武漢新聞事業發展歷程的專著。作者記述了耳聞目睹的親身經歷,雖有一定的可信度,但都是一些感性的東西,沒有對武漢新聞事業發展的實證考察和總體把握,語言模糊,結構鬆散,全無史書應有的嚴謹態度。這些專著在解放後連再版的價值都不存在了。方漢奇先生曾評價道:「多數新聞史著作的水平還不高,分量也稍顯單薄。」其中「以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最見功力,影響最大……是舊中國的新聞著作當中唯一有外文譯本的一本書……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唯一再版過的舊中國的新聞史學專著。」〔4〕由此可見,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不僅是中國系統新聞史研究的開山之著,還是解放前我國新聞史學研究的登峰造極之著,代表了解放前我國新聞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以致「日本人編寫的《中華新聞史》,林語堂用英語寫的《中國報業及輿論史》,燕京大學新聞系美籍教授白瑞華所著《中國報業》等書,都是根據《中國報學史》提供的材料寫成的〔5〕」。
解放後的徘徊時期
解放後直到1978年,新聞史的研究繼續在海峽兩岸同時進行,但成就都不大。大陸研究的重點在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共領導的革命報刊和進步報刊的歷史。這部分歷史在解放前尚未有人研究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新聞史研究的一大空缺。但受「左」的影響比較深,對古近代報刊史和現代同期其他類型的新聞事業的研究不足。還談不上對我國新聞史研究的全面開展。台灣在此期間累計出版的新聞史方面的專著有30多種,但同樣缺乏深度與力度。台灣在新聞學的教學中長期使用的仍是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台灣新聞史專家朱傳譽在1966年曾無奈地說過:「盡管戈著缺點很多,不合時宜,但他以後,國內始終沒有出現過第二本系統性新聞史著作。」該年出版的曾虛白主編的《中國新聞史》應該是台灣在通史方面的代表著。翻閱此書不難發現,它在古近代部分基本沿用舊說,沒有進行應有的補正,在現當代部分又材料不足;在體例上,它分主題進行闡述,「無異專史」,違背了通史按時間順序進行全面闡述的基本做法。由於台灣偏居一隅「現存大陸出版的報刊不多」這一先天不足,加上對大陸明顯的敵對情緒,無形中限制了台灣新聞史研究的整體水平。總的來講,這一時期中國新聞事業史的研究要比解放前規范、扎實,出了不少的成果,但缺乏對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整體、客觀的考察。中國新聞史研究處於徘徊狀態。
陷於徘徊的原因
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之處:史料豐富而不確切,後被考訂出有200多處錯誤;闡述系統而不深入,「敘述不免偏頗,如上海報業介紹較詳,其他地區則顯簡略」;並且,「戈著體系欠完整,任何學術專史著作,應以時為經,以其發展為緯。戈氏強分中國新聞事業為官報獨占時期、外報創始時期、民報勃興時期、民國成立以後、報界之現狀等立章,實屬武斷,與發展史實多所不合」。〔6〕不難看出《中國報學史》本身尚屬不成熟之著,有待發展與完善。 方漢奇著《中國近代報刊史》
經過30多年的積累,1978年夏,方漢奇開始了《中國近代報刊史》的寫作。1981年《中國近代報刊史》問世了。在這部50餘萬言的著作中,作者先就「中國早期的報紙」為題,對我國自唐代以來的新聞事業進行了必要而簡略的闡述,隨後將上自1815年下迄1919年100年間我國新聞事業發展的狀況進行整體描述。此書一出「在海峽兩岸新聞學界曾經引起一定影響,也受到了國外新聞學界的注意」,〔7〕被公認為是,自戈著之後「50年來第一部有影響的新聞史專著」。〔8〕
從《中國近代報刊史》所覆蓋的內容跨度來看,它與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基本一致。但比較兩著,不難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質的不同。首先,在史料的擁有上,戈著之所以能歷經半個世紀而不衰,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它的材料的豐富性,在當時的新聞史專著中確屬少見。1928年5月「天津《大公報》文學周刊刊載署名『素痴』的《評戈公振中國報學史》文章『……此書搜討之勤,網羅之富,實為近來著作之罕見者……』」。〔9〕不過,作為開山之著,它又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考證。相應地,因事實錯誤而得出的結論也不能成立。方著則大量地吸收了50多年來的新聞史研究的成果,對近代報刊進行了全面的考證,糾正了以往新聞史研究中的大量的錯誤,可以說,該書是在全面糾正以往錯誤的基礎上寫就的,不僅對戈公振書中的200多處錯誤一一予以糾正,還糾正了50年來新聞史研究中的各種錯謬之處。此外,書中大量補充了新的史料。考訂之精良,單從注釋中就能看出:作者在敘述1902年到1911年這十年間我國新聞攝影發展的情況時,說:「清朝政府原來對新聞攝影活動多方限制。」在這句話的注釋中,方先生舉了直隸總督端方在1909年迎送慈禧、光緒靈車時,因沿途攝影而被彈劾「大不敬」、被革職一事作解釋,說明當時布衣在攝影方面更是動輒得咎的情形。其次,從戈公振以來,人們對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描述總是粗線條的,材料准備不足,總體把握不夠。而方著則對這兩方面都實現了突破。方漢奇對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描述細膩而全面。不僅有對重大事件與人物來龍去脈的詳細闡述,還有對新聞業務點點滴滴的發展狀況的描述,既使人看到了我國近代新聞事業發展的總趨勢,同時又使人對各個階段發展的特點與重要的細節有深入的把握。基於對我國近代新聞事業發展的全面了解,方著中按我國新聞事業在各個時期發展的總體內容以及特點的不同進行了規范而又科學的分析,使人們對此階段新聞事業發展的了解清晰明了。從而在體例上確立了新聞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時間為經,按新聞事業自身發展中所顯示的主題不同,分別劃列出各個時期,按嚴格的歷史分期依次進行陳述。這是在戈著和此前的其他新聞史專著中所不曾確立的。第三,方著充分尊重事實,不輕易褒貶人、事。真正做到了論必有據,「論從史出」,無一字空談。方著中對新聞史的分析與論證一般都是拿事實來說話的,持論公允、客觀,有說服力,能使人了解到歷史的本來面目。基於這一點,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一部經得起考驗的信史。由此可見,無論是從材料的充分佔有、體例的完備這些學術規范上來看,還是從指導思想的明晰與科學、持論的公允與客觀這些新聞史研究的科學化程度來看,方著都是一部新聞史研究的成熟之著。他不僅為社會提供了一部完整、系統的近代報刊史,他還樹立起了新聞史治史的科學精神;充分地佔有真實的材料,以辯證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原則去探討新聞史發展的特殊規律。
從此,中國新聞史研究走上了《中國近代報刊史》開拓的科學道路,開始結出累累的碩果。以《中國當代新聞事業史》為代表的斷代史、以三卷本的《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為代表的通史研究、以《中國現代廣播簡史》、《新華日報史》為代表的專題史、以《鄧拓傳》為代表的人物史、以三卷本的《中國新聞事業編年史》為代表的編年史等等新聞史著述在以後的十餘年間相繼問世,填補了我國新聞史研究中的一個個空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中國新聞史研究真正走向了全面、深入開展的新里程。改革開放20年來的新聞史研究,不僅在數量上遠遠超出1978年前所出新聞史專著的總和,而且在質上與此前的新聞史研究截然不同,具有以下突出特徵:治史嚴謹,注重考證;論述系統、周密;反映歷史客觀、忠實。總體上展現出成熟、科學治史的新風貌。
8. 中國新聞發展史
中國網路媒體走到今天,大約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5——1999),技術媒介階段。
准確的說,在這個階段投身、鼓吹「第四媒體」的傳媒人、學者專家僅僅看到了互聯網作為一種可能的新的傳播媒介,將會給傳統媒體運作帶來哪些挑戰,而事實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任何內容網站均沒有在互聯網這樣一種新的「媒介」上,真正包裝出「媒體產品」來。
當然,有些網站做了部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比較典型的兩個例子,一個是台灣的「明日報」,完全按照一份互聯網媒體運作,上百人的采編隊伍,相對專業的出版流程和瘋狂的燒錢;另一個例子是人民日報和默多克新聞集團在祖國大陸作的「ChinaByte」,雖然沒有引進大量一線記者,但編輯大多以「網路原創」為主,內容主要來自自由撰稿人和國外翻譯。
第二階段(2000——2001),信息倉庫階段。
這個時期典型的代表是新浪網。以體育社區起家的四通利方轉型為全面的「互聯網內容供應商」。這個「供應」很有特色,其主要手法為大量轉載、引進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其核心能力是快、全和網路再分類。
新浪是一面旗幟。它突破了第一階段的「技術」色彩,在建設「信息倉庫」的探索中積累了自己的品牌和迅速膨脹的「網路流量」。
「信息倉庫」是互聯網從單純的「信息新媒介」向「基於互聯網的新媒體」過渡的必經之路。別人,包括眾多的巨頭級紙媒體的網站,都沒有認同這一模式,也不敢投巨資把品牌定位在這個方向。
第二階段的「第四媒體」還不成其為「媒體」,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媒體產品」,但它已經摸索並建立了向「媒體」過渡的幾個重要核心能力,包括信息如何在網上再分類,網上信息如何合理排版以及怎樣建設網路讀者的閱讀粘度等等。
第三階段(2002——?),准媒體階段。
「准媒體」的概念是,已經具有初步的媒體生產製造能力和一定的公眾傳播效能。筆者在上文提到的2002年諸多網路媒體新現象都直接或間接的反映了這一點,這個階段的主要表現特徵是:
·網路媒體的及時性、海量性和交互性正在為傳統媒體服務,從產業鏈的角度看,2002年的互聯網已經開始扮演「媒體的媒體」角色
·網路媒體的部分個案報道和某些運作手法開始顯露「新媒體」的威力,這些強刺激反過來又成為了傳統媒體加速自身改革的動因
·部分領域,如體育、IT、財經、汽車、房產和健康等,出現了相當規模和比較成熟的網路原創
互聯網的「准媒體」階段需要過渡多長時間,筆者不敢斷言。可以肯定的是,網路媒體要躋身「主流媒體」的行列,擁有不可忽視的媒體權利,首先需要學會「為傳統媒體服務」、「與傳統媒體結合」。
9. 新聞學的發展歷程
信息的文字傳播幾千年以前就有了。公元前 200年前後,中國封建王朝開始用各種傳播媒介發布政令、文告。公元前59年,羅馬議事廳外逐日公布元老院議事情況,後人稱這種書寫會議信息的塗了石膏的木板布告牌為「每日紀聞」。考古發現,公元前50年中國已開始造紙,公元105年中國人蔡倫已製成質量較好的紙。約在7世紀,中國人又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從而為原始報紙的產生准備了條件。中國唐代的「報狀」、「進奏院狀」,是官方頒發的以記載皇帝諭旨、臣僚奏章和朝廷政事為主要內容的官報,後人通稱之為「邸報」。邸報是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個貢獻。
近代報刊業的產生和發展是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的伴生物,新聞傳播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開始顯示出來。科學技術的進步使鉛字活版印刷很快普及,從而有可能大量印刷報紙。最早的印刷報紙是義大利1566年出版的單張印刷出售的《威尼斯公報》。17世紀初,不定期報紙已在歐洲各國普遍發行。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人專門從事新聞傳播活動,逐漸形成了近代意義上的新聞事業。
19世紀30年代出現了世界上第 1家向訂戶供稿的通訊社──法國哈瓦斯通訊社。到20世紀前半期,新聞事業除文字印刷、電報播發外,又增加了新聞攝影、新聞紀錄影片、廣播和電視等傳播工具,並且繼續向電子化發展。1965年,美國發射世界上第1顆商用國際通信衛星,使一個地方發生的新聞,通過實況轉播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親眼目睹。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新聞事業已成為世界上影響最廣泛、與千百萬人的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社會事業之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6年的統計,世界各地區出版的日報達11273種, 日發行量超過5億份;各種頻率和頻道的廣播電台57506座。人們已無法想像,在當今世界,如果沒有報刊、廣播、電視,社會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有一些社會職業衰落或消失了,新聞傳播事業卻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