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日的發展歷史

日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4 10:06:29

1. 日本的歷史演變

考古學家認為,早在十萬年前,日本還與亞洲大陸相連時群島上已有居住,歷史上稱為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以狩獵拾荒為生,到了大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開始製造較精細的石器和陶器,人們開始學用弓箭狩獵煮食物和儲藏食物。

公元前八十世紀至三世紀史稱「繩紋時代」,人們已開始在陶器上製作繩狀花紋。公元前三世紀左右,農業和製造金屬器具的方法從亞洲大陸傳入、鐵器的傳入使農業得到了發展,人們開始製造武器,並在宗教儀式中使用銅鏡和銅劍。由於分工的關系,社會出現了分化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開始出現,部落和國家也隨之而產生。

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三世紀史稱"彌生時代,轆轤窯窯等先進制陶工具及技術相繼傳入日本。到了四世紀,邪馬台國勢力強盛, 統一了各國。四世紀到六世紀,中國文化經由朝鮮傳入,儒家和佛家思想也傳到日本。日本和朝鮮建立了關系, 從朝鮮引進中國漢朝發明的紡織、金工、鞣革、造船等技術。日本又從中國引入表意文字,學習中國的醫術、天文歷法和儒家思想。 並模仿中國建立政制。

八世紀初,日本在奈良建立了第一個首都,開始了奈良時代。皇族成員在奈良居住了七十多年,勢力愈益強大,逐漸向全國伸展。

平安時代從公元794年開始。日本皇朝以當時的中國首都為藍本,在京都建立新都,稱為"平安京"。平安京作為首都幾乎延續了近一千年。 前期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國文化,直到九世紀末,鎖國政策抬頭,中斷了與中國的交往,日本固有的文化才開始發展。這是個吸收和同化的過程, 外來的東西漸漸染上了日本的色彩。日本的文字"假名"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假名"分"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以漢字為基礎, 取漢字的邊傍部首和部分草書而製成,建立了一套獨特的文字系統。

由於宮廷上下沉迷於奢華靡爛的生活,放鬆了對地方武士的控制,地方勢力逐漸落入"桓武平氏"和"清和源氏"手中。兩大家族的先祖都是皇族,源氏於1185年,在瀨戶內海的"壇之浦大戰"吐殲滅平氏。

源氏得勝,朝廷大權旁落,幕府將軍掌權,開始了以後七百年的封建時代。1192年,源賴朝在鐮倉(今東京附近)成立幕府。 有感於京都朝廷耽於逸樂,生活頹廢,以至失去權力,鐮倉幕府厲行新政,鼓勵幕府中人習武,加強紀律。鐮倉時代,武士道盛極一時。 1213年,北條氏從源氏手中奪得了政權。北條氏是源賴朝妻子的家族,攝政期間出掌幕府,直至1333年。期間,蒙古人兩次入侵九州北部, 兩次入侵艦隊都遇上台風潰不成軍,失敗而歸。

1333至1338年,日本曾一度恢復皇室統治。但很快政權又被尊氏奪去。尊氏在京都的室町成立新幕府,史稱室町時代。 室町武士執政歷時二百多年。由於期間厲行武士道的嚴謹紀律,以致藝術及宗教活動都深受影響。時至今日,日本的藝術仍然十分拘謹,線條簡單。

室町幕府末期開始受到地方部族的挑戰,十六世紀末,日本飽受內戰蹂躪,群雄並起,割據稱霸。1590年,大將軍豐臣秀吉統一天下。 1592及1597年豐臣氏兩度出兵伐朝鮮,但遭到朝中兩國的反抗,終告失敗。

1598年豐臣秀吉病沒伏見城,將軍德川家康在關原一戰全殲對立派。1603年,德川氏在江戶建立幕府,歷史進入了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延續了二百六十四年。

德川家康完成了統一後,著手整頓社會及政治體制。為鞏固政權的穩定,壓制地方勢力,幕府加強控制對外交往,禁止基督教布教,實施鎖國政策。鎖國政策使社會及政治制度日趨僵化,難以適應時代的變遷,要求對外開放的呼聲四起。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培里率領四艘船開入東京灣,次年再度叩關,終於說服日本與美國簽訂了和約。同年,日本又與俄、英、荷先後訂立條約,恢復對外關系。四年後,又訂立了通商條約。不久又與法國締結了類似條約。

在外來勢力沖擊下,謀求體制改革的壓力日益強烈,動亂不停,動搖了封建制度的基礎。德川幕府終於在1867年崩潰。

推翻了封建制度後,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天皇再次重獲政權。明治時代從1868年到1912年,是日本歷史上輝煌顯赫的時代。

明治初年,天皇由京都遷都江戶,改稱東京。不久頒布憲法,成立內閣及兩院制立法機關,廢除封建的階級制度,舉國上下掀起了研究西方文化熱潮。 為了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明治政府提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以西方先進資本主為榜樣,發展先進科學技術, 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在短時期內,把日本建成一個擁有近代軍備和雄厚經濟實力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到半個世紀, 日本就走完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用了二百年時間才完成的近代化過程。不過,明治改革的成功反而刺激了日本的向外擴張野心, 終於使日本走上了窮兵潰武的道路。兩次大戰,日本政府給全世界和日本人民造成了極大災難。

1985年,日本己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1986年底海外凈資產一千八百零四億美圓。1993年日本海外資產上升到六千八百五十億,估計到2000年可上升到一萬億以上。 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供應國,東京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正在擴大,日本正在朝金融大國化方向發展

2. 日本的發展史

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發展在戰後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這主要可分為四個階段。

經濟恢復期(1945—1955年)。戰爭毀滅了日本42%的國民財富,經濟混亂,物價飛漲,大量失業,通貨膨脹。藉助佔領軍的巨大影響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產以平息通貨膨脹,穩定國民生活」的政策,進行了經濟和社會的民主化改革。1949年基本穩定了通貨膨脹,經濟開始恢復,1953年接近戰前水平。

高速增長期(1955—1973年)。18年間國民生產總值(GDP)增加了12.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0倍多,年均增長9.8%。1966年追超英國,1967年追超法國,1968年追超西德,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美國,成為亞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經濟界的注目,被稱為「世界經濟奇跡」。

中速增長期(1974—1991年)。受兩次石油危機的打擊,日本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靠貿易立國的日本經濟被迫加快產業結構的重組和調整,重化工結構轉向知識密集型產品結構。這期間GDP年均增長4.3%,比高速增長期下降一半。

經濟危機並走出困境期。進入1992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出現經濟危機,1992—1998年實際GDP年均增長率僅為1%,其中1997、1998兩年出現負增長,但目前仍是世界經濟大國。受到企業效益恢復的刺激,設備投資逐漸復甦,僱傭及收入環境正在逐漸得到改善。由於企業的推動,日本經濟復甦的前景越來越明朗。

3. 日本的發展歷史

1868年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了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明治維新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904年挑起日俄戰爭;1910年侵吞朝鮮。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進入昭和時代。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戰後初期,美軍對日本實行單獨佔領。1947年5月,日本實施新憲法,由絕對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天皇為日本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徵」。現任天皇明仁1989年即位。 軍事: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發展軍事力量。同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並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 自衛隊實行志願兵役制。陸上自衛隊服役期限為2-3年,海、空自衛隊為3年。一般根據本人希望,可延長服役1次(2年)。 截止2006年3月,日本總兵力編制員額33萬人,其中現役軍人25.2萬人,文職2.4萬人,預備役5.6萬人。其中陸上自衛隊約14.8萬人,編為5個方面隊,轄13個師和2個混成旅、1個空降旅,裝備坦克1020輛,裝甲車約980輛,各型飛機約511架,各種火炮7630門;海上自衛隊約4.4萬人,由擔負機動作戰的聯合艦隊和負責近海警備的5個地方隊組成,裝備各型艦艇142艘,39.8萬余噸,飛機206架;航空自衛隊約有4.5萬人,主要作戰部隊為航空總隊,轄3個航空方面隊和1個航空混成團,裝備各型飛機464餘架,其中作戰飛機361架。此外還擁有各式導彈28種。防衛廳機關和直屬機構編制7000餘人。2005年,駐日美軍總兵力約3.6萬人。 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堅持以日美同盟為基軸,以亞洲為戰略依託,重視發展大國關系。重視加強日美安全合作,同時致力於穩定對華關系,深化與東盟關系,加強對歐關系,改善日俄和日朝關系。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事務,力爭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但戰後的日本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重點發展經濟,使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2008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合4.91萬億美元。截至2009年年底,日本外匯儲備為1.049萬億美元。至2008年年底,日本外匯儲備達10185億美元,為世界第二;擁有約2.5萬億美元海外資產,連續十多年為世界最大債權國。日本製造業高度發達,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70%左右。著名公司有豐田、索尼和松下等。

4. 日寇的發展歷史

1867年,明治維新之後,明治天皇開始組建一支現代化的歐式軍隊以維護日本天皇對日本的集權統治版。在法國權和德國的幫助下,日本軍隊逐漸成為當時亞洲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軍隊。
之後,日本軍隊開始參與了近代歷史上歐洲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並攫取了不少利益。特別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和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獲得大量賠款以及中國的台灣島、遼東半島等土地。日本政府將賠款中多數用於進一步武裝日本軍隊,從而使日本軍隊更加現代化。1905年,日本軍隊在日俄戰爭取勝,獲取俄羅斯在中國東北之利益;1910年,徹底佔領朝鮮;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佔領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軍隊攻佔中國半壁江山;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佔領東南亞多個國家以及太平洋許多島嶼。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軍解散。

5. 日本的歷史發展歷程

1546年4月20日,河越之戰,北條氏康擊敗上衫憲政、上衫朝定、足利晴信聯軍
1546年12月,毛利元就把家督讓給嫡子毛利隆元
1547年9月22日,迦納口合戰,齋藤道三擊敗織田信秀
1548年2月14日,上田原合戰,村上義清擊敗武田晴信(武田信玄)
1548年3月19日,小豆坂合戰,今川軍戰勝織田軍。
1549年2月24日,織田信長和齋藤道三的女兒歸蝶結婚
1549年7月3日,佛朗西斯科-桑比埃爾在鹿兒島登上日本土地
1549年11月10日,今川和織田人質交換
1549年11月,江口之戰,三好長慶擊敗細川晴元
1550年7月13日,毛利元就開始肅清井上元兼一門
1550年10月1日,武田晴信(武田信玄)在戶石城擊敗村上義清
1551年3月3日,織田信秀死亡,織田信長繼承家督
1551年5月26日,武田軍真田幸隆用計攻下戶石城,村上義清逃往越後
1551年9月1日,陶隆房(陶晴賢)謀反,大內義隆自殺
1552年1月,上杉憲政逃往越後
1552年3月1日,大內義長繼承大內家家督,陶隆房改名為陶晴賢
1553年閏1月13日,織田信長家臣平手政秀諫死
1553年4月20日,齋藤道三和織田信長在正德寺會面
1553年8月,第1次川中島合戰
1554年3月、武田、今川、北條的三國同盟成立,史稱善德寺的會盟
1555年4月20日,織田信長攻下清洲城
1555年7月19日,第2次川中島合戰
1555年10月1日,嚴島海戰,毛利軍勝利,陶晴賢自殺
1556年4月20日,長良川合戰,齋藤義龍軍擊敗齋藤道三軍,齋藤道三戰死
1556年8月24日、稻生之戰,織田信長軍擊敗織田信行軍
1557年4月3日,毛利元就擊敗大內義長,大內義長自殺
1557年8月,第3次川中島合戰
1557年11月,織田信行再次謀反,被織田信長殺死
1559年2月,織田信長單身上洛,拜見將軍足利義輝
1559年4月,長尾景虎(上衫謙信)單身上洛,拜見將軍足利義輝
1559年,北條氏康隱居
1560年5月19日,桶狹間合戰,織田軍戰勝今川軍。今川義元戰死
1560年6月15日,長宗我部國親死亡,長宗我部元親繼承家督
1561年3月,長尾景虎(上衫謙信)攻擊小田原城未果
1561年閏3月,長尾政虎(上衫謙信)繼承關東管領上杉家,改姓上衫
1561年4月13日,森邊之戰,織田信長軍擊敗齋藤龍興軍
1561年8月3日,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和寧寧結婚
1561年9月10日,第4次川中島合戰,上衫輝虎(上衫謙信)單騎突入武田軍本陣,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和軍師山本勘助(山本晴信)戰死
1561年11月,毛利軍擊敗大友軍
1562年1月11日,織田信長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結盟,史稱清洲同盟
1563年7月,織田信長在小牧山築城
1564年1月9日,第2次國府台之戰,北條軍擊敗里見軍
1564年2月28日,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平定三河一向一揆
1564年8月,第5次川中島合戰
1565年4月17日,毛利軍包圍月山富田城
1565年5月19日,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眾暗殺足利義輝
1566年2月19日,足利義秋(足利義昭)還俗
1566年4月,織田信長向朝廷獻金
1566年9月24日,織田信長家臣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在墨俁一夜築城成功
1566年9月29日,武田軍攻下箕輪城,劍聖上泉秀剛下野,改名上泉信剛
1566年11月21日,尼子家向毛利軍降伏
1566年12月,松平家康改姓德川
1567年3月,織田軍進攻伊勢
1567年5月,織田、德川家通婚
1567年8月3日,伊達政宗誕生
1567年8月15日,織田軍攻下稻葉山城,並改名岐阜,織田信長遷居成到岐阜城
1567年8月23日,三船台之戰,北條軍擊敗里見軍
1567年9月,織田和淺井結盟,阿市嫁給淺井長政
1567年10月19日,武田信玄嫡子武田義信自殺
1568年2月,織田軍平定北伊勢
1568年7月27日,織田信長在美濃立政寺迎接足利義昭
1568年9月7日,織田信長出軍上洛
1568年9月14日,織田軍平定近江
1568年9月26日,織田軍入京
1568年10月18日,足利義昭繼任征夷大將軍
1568年12月13日,武田軍攻下駿府城
1569年1月5日,三好軍攻擊京城,被織田軍擊敗
1569年2月27日,二條城開始築城
1569年5月17日,德川軍攻下掛川城,今川家滅亡
1569年10月1日,武田軍包圍小田原城
1569年10月6日,三增合戰,武田軍擊敗北條軍
1570年1月25日,足利義昭發書征討織田信長
1570年4月20日,織田軍包圍京城
1570年4月27日,越前討伐中,織田軍得到淺井長政背叛的消息全軍撤退
1570年4月28日,金崎之戰,殿軍的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成功撤退
1570年5月21日,織田信長在返回途中被狙擊
1570年6月4日,柴田勝家在長光寺城擊敗六角軍
1570年6月28日,姉川之戰,織田、德川聯軍擊敗淺井、朝倉聯軍
1570年9月12日、石山本願寺發出織田信長舉兵
1570年11月21日、伊勢一向一揆殺死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興
1571年6月14日,毛利元就病死,享年75歲
1571年9月12日,織田軍防火燒毀比叡山延歷寺
1572年9月,織田信長向足利義昭送17條要求
1572年10月3日,武田軍發兵病上洛
1572年12月23日,三方原之戰,武田軍擊敗德川軍
1573年2月,足利義昭舉兵
1573年4月12日,上洛途中武田信玄病死,享年53歲
1573年7月18日,織田信長流放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
1573年8月17日,織田軍攻下朝倉家本城一承谷城,朝倉義景自殺,朝倉家滅亡
1573年8月28日,織田軍攻下淺井家本城小谷城,淺井家滅亡
1574年3月28日,織田信長得到蘭奢待(蘭奢待,裡面藏有東大寺三個字)
1574年6月17日,武田軍攻下德川軍的高天神城
1574年9月29日,織田軍平定長島一向一揆
1575年5月21日,長篠合戰,織田、德川聯軍擊敗武田軍
1575年7月,長宗我部元親統一土佐
1575年8月19日,織田軍平定越前一向一揆
1575年11月28日,織田信長把尾張、美濃2國封給嫡子織田信忠
1576年1月,織田信長開始築安土城
1576年2月23日,織田信長移居安土
1576年7月13日,第1次木津川口之戰,毛利水軍擊敗織田水軍
1577年8月17日,織田信長配下的松永久秀謀反
1577年9月17日,上杉軍統一能登
1577年9月23日、手取川合戰,上杉軍戰勝織田軍
1577年10月10日,織田軍攻下信貴山城落城,松永久秀在天守閣自爆而死
1578年3月13日,上杉謙信病死,享年49歲,後繼者們爭權爆發御館之亂
1578年7月3日,織田軍攻下上月城,尼子勝久自殺
1578年7月16日,第2次木津川口之戰,織田水軍擊敗毛利水軍
1578年10月21日,織田信長配下的荒木村重謀反
1578年11月11日,耳川之戰,島津軍擊敗大友軍
1579年3月24日,御館之亂結束,上杉景勝繼承家督
1580年1月17日,織田信長配下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軍攻下三木城,別所長治自殺
1580年4月9日,本願寺顯如退出石山本願寺
1580年8月12日,織田信長流放佐久間信盛
1581年10月25日,織田信長配下羽柴秀吉軍利用斷糧的計謀攻下鳥取城
1581年3月11日,織田、德川、北條聯軍戰勝武田軍,武田勝賴自殺,武田家滅亡
1581年5月15日,德川家康到安土拜訪織田信長
1581年5月29日,織田信長進入京城本能寺
1582年6月2日,明智光秀謀反,織田信長在京城本能寺戰死,享年49歲,史稱本能寺之變
1582年6月2日,織田信忠因為救出織田信長失敗自殺
1582年6月3日、柴田勝家軍攻下上杉家的魚津城,第二天才知道本能寺之變
1582年6月4日,本能寺之変3天後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軍得知情況,和毛利講和
1582年6月4日,備中高松城落城,城主清水宗治自殺,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軍開始急速撤退
1582年6月5日,明智軍佔領安土城
1582年6月13日,山崎合戰,羽柴軍擊敗明智軍
1582年6月13日,撤退途中的明智光秀在京城小栗棲被農民殺死,享年55歲
1582年6月15日,明智軍坂本城落城,明智一族滅亡
1582年6月15日,織田信雄軍防火燒毀安土城
1582年6月18日,神流川之戰,滝川一益軍被北條軍擊敗
1582年6月27日,清洲會議,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力推織田三法師繼承家督,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決裂
1583年4月21日,賤岳合戰,羽柴軍擊敗柴田軍
1583年4月24日,柴田勝家本城北之庄城落城,柴田勝家自殺
1583年9月1日、羽柴秀吉(豐臣秀吉)開始築大坂城
1584年3月18日,沖田畷之戰,島津軍擊敗龍造寺軍,龍造寺隆信戰死。
1584年4月9日、小牧長久手之戰,德川軍擊敗羽柴軍,池田恆興、森長可戰死
1584年10月,伊達政宗繼承家督
1584年11月,織田信雄和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單獨講和
1584年2月,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講和
1585年7月11日,羽柴秀吉(豐臣秀吉)任關白
1585年8月6日,長宗我部元親向羽柴秀吉降伏
1585年閏8月2日,真田昌幸在上田城戰勝德川軍
1585年11月12日,德川家重臣石川數正出奔到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家
1585年11月17日,人取橋之戰,伊達軍苦戰擊敗二本松、蘆名、佐竹聯軍
1586年7月27日,岩屋城之戰,大友家得高橋紹運帶領700人和島津軍20000人作戰,全軍陣亡
1586年10月17日,德川家康向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臣服
1586年12月13日,戶次川之戰,島津軍擊敗羽柴秀吉(豐臣秀吉)配下仙石秀久軍
1586年12月19日,羽柴秀吉任太政大臣天皇賜姓豐臣(豊臣)
1587年5月8日,島津義久向豐臣秀吉臣服
1587年6月19日,豐臣秀吉下令流放天主教徒
1587年10月1日,豐臣秀吉召開北野大茶會
1587年12月3日,豐臣秀吉頒布關東奧州戰事禁止令
1588年4月18日,後陽成天皇行幸聚樂第
1588年7月8日,豐臣秀吉頒布刀狩令
1589年6月5日,摺上原之戰,伊達軍擊敗蘆名軍,蘆名義廣逃往常陸
1589年10月23日,北條家家臣豬俁邦憲奪取真田家支城名胡桃城
1589年11月24日,豐臣秀吉向北條家宣戰
1590年4月7日,伊達政宗殺死弟弟小次郎
1590年6月9日,伊達政宗向豐臣秀吉臣服
1590年7月5日,北條氏直向豐臣軍投降,小田原城落城,北條氏政切腹自殺
1590年8月9日,豐臣秀吉任命黑川城奧州仕置,日本統一
1591年1月22日,豐臣秀長病死
1591年2月28日,千利休自殺
1591年8月5日,豐臣秀吉之子鶴松死亡
1591年8月21日,豐臣秀吉頒布身分統制令
1591年9月4日,平定九戶政實之亂
1591年9月16日,豐臣秀吉下令出兵朝鮮,史稱文祿之役
1591年10月,豐臣秀吉開始在名護屋築城
1591年12月27日,豐臣秀吉把關白之職讓給豐臣秀次,自任太閣(太閣立志傳的由來)
1592年3月4日,日本軍開始向朝鮮渡海
1592年5月2日,日本軍一番隊小西行長進入漢城
1592年7月22日,豐臣秀吉之母大政所死亡
1593年閏3月,豐臣秀吉移居伏見城
1593年4月18日,日本和朝鮮簽訂休戰協定
1593年8月3日,豐臣秀賴誕生
1595年7月8日、關白豐臣秀次自殺
1595年8月2日,豐臣秀次一族在九條河原被斬首
1596年閏7月13日,伏見地震
1596年9月1日,日本和朝鮮和平交渉決裂
1596年9月2日,日本再次向朝鮮出兵朝鮮,史稱慶長之役
1596年9月,聖-費力派號在土佐靠岸
1596年11月,長崎26名基督教徒被斬首,史稱26聖人殉教
1597年1月,日本軍開始渡海
1597年2月,豐臣秀吉發表慶長之役的陣立書
1598年1月4日,朝鮮蔚山城之戰
1598年3月15日,醍醐賞花會
1598年7月15日,豐臣秀吉要求諸大名對豐臣秀賴誓忠
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死亡,享年62歲
1598年8月25日,豐臣五大老宣布撤軍朝鮮
1598年11月25日,日本軍從朝鮮撤退
1599年閏3月3日,前田利家死亡
1599年閏3月4日,加藤清正等七將對石田三成官邸發動襲擊
1600年3月16日,荷蘭船立夫迪號在豐後國佐志生靠岸
1600年4月10日,德川家康會見維利阿姆-阿達姆斯
1600年5月7日,德川家康向上杉景勝發出討伐令
1600年6月16日,德川家康向大坂城出兵
1600年7月17日,石田三成、毛利輝元為總大將,向德川家康宣戰
1600年7月25日,會津討伐軍小山評定,做出向石田三成征伐的決定
1600年8月1日,西軍的伏見城落城,德川軍鳥居元忠自殺
1600年8月23日,東軍的岐阜城落城,織田秀信降伏
1600年9月15日,關原合戰,東軍戰勝西軍被捕
1600年10月1日,石田三成等3人被斬首
1602年5月1日,德川家康命人在二條築城
1603年2月12日,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
1603年7月28日,豐臣秀賴和家康的孫女千姫結婚
1604年5月3日,幕府、糸割符制度的確立
1604年7月17日,德川家光誕生

1605年4月16日,德川秀忠繼任二代將軍
1607年5月6日,德川家康向朝鮮發出國書
1607年7月3日,德川家康遷居城駿河
1609年3月,對馬的宗家朝鮮簽訂己酉約條締結
1609年4月5日,在島津軍前,琉球王朝降伏
1609年7月25日,德川家康許可和荷蘭貿易
1611年3月28日,德川家康和豐臣秀賴在二條城會面
1611年6月24日,加藤清正死亡,享年50歲
1612年3月21日,因為朱印狀偽造之罪,本多正純與力岡本大八被火刑
1613年4月25日,大久保長安死亡,享年69歲
1614年7月21日,方廣寺鍾銘事件
1614年11月15日,大坂冬之陣開始
1614年12月19日,雙方講和
1615年5月5日,德川家康從二條城出陣,史稱大坂夏之陣
1615年5月8日,德川軍攻下大坂城,豐臣秀賴自殺,日本戰國結束
1616年4月17日,德川家康死亡,享年75歲
1624年9月6日,高台院寧寧(豐臣秀吉的正室)死亡,享年83歲
1632年1月24日,德川秀忠死亡,享年54歲
1636年5月24日、伊達政宗死亡,享年70歲

6. 日規的發展歷史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迴向晷面上方;從秋答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鍾,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鍾,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鍾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鍾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7. 圓周率日的發展歷史

目前已知最早的大型以π為主題的慶祝活動是Larry Shaw 組織,1988年3月14日在舊金山科學版博物館權舉辦的。Larry Shaw 是舊金山科學博物館的一名物理學家,那一天他帶著博物館的員工和參與者一起圍繞這博物館紀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圓周運動,並一起吃水果派,分享有關π的知識。之後,舊金山科學博物館繼承了這個傳統,在每年的這一天都舉辦慶祝活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先倡議將3日14日定為國家圓周率日。2009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一項無約束力決議(Non-binding resolution)(HRES 224),將每年的3月14號設定為「圓周率日」(National Pi day)。
2010年的圓周率日,谷歌為表慶祝,推出了π的Google Doodle,圖中元素頗豐,不僅包含了圓周率的定義,π值范圍,圓周周長與面積公式,甚至還包含了球體積公式以及圓周的外切和內切多邊形示意圖。

8. 日本發展歷史

日本戰後分為三個時期:戰後初期、後昭和時代、平成時代。

1、戰後初期

日本投降後初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實君立憲制為虛君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日本投降詔書發出的同時,昭和天皇所信任的鈴木貫太郎內閣總辭,授意與皇族東久邇宮稔彥王組閣。東久彌宮內閣,是日本歷史上唯一的皇族內閣。

當時,東久邇宮內閣中,有前首相近衛文麿任國務大臣、重光葵任外務大臣。後來重光葵因故辭職,由前奉天總領事,元老牧野伸顯的女婿吉田茂繼任。此時,盟軍送來一位太上皇,那就是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部要求罷免禁制不利皇室言論的內務大臣山崎巖,東久彌宮內閣於是總辭。成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內閣,壽命五十四日。東久彌宮內閣倒台後,昭和天皇任命親美英派的幣原喜重郎組閣,1945年10月9日,幣原內閣成立。幣原令人熟悉的就是20世紀20年代的幣原外交。

民主政體改革戰後的政黨如雨後春筍一樣大量成立,包括日本自由黨(總裁鳩山一郎)、日本社會黨(片山哲書記長)、日本進步黨(總裁町田忠治)、日本協同黨(委員長山本實彥)、日本共產黨(書記長德田球一)也恢復活動。翌年一月,盟軍總部公布公職追放令,所謂公職追放令,就是要禁止戰犯出任公職。

2、後昭和時代

日本經濟的崛起戰爭後期,由於美軍的空襲,以東京為首,全國119個城市嚴重被炸被毀,到處都變成一片廢墟和焦土。尤其是廣島和長崎,更遭到了原子彈的毀滅性破壞。1955年開始,日本經濟在高速發展階段有過三大景氣時期,分別是神武景氣、岩戶景氣和伊奘諾景氣。

如此長時間的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不僅在日本歷史上是罕見的,而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由於伊奘諾景氣的出現,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就達到了光輝的頂點。

政黨政治的勃興鳩山一郎在促成日蘇建交後退下來,由石橋湛山繼任,然而石橋組閣不久,身體出現重大問題,又不得不辭職,最後由曾被指為戰犯的外務大臣岸信介繼任。岸信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要修改日美安保條約,為此,革新與保守兩大勢力進行最終對決,爆發日本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安保斗爭」。

其後,日美安保條約修訂自然生效後,岸信介退任,由池田勇人繼任。池田勇人提出「寬容與忍耐」口號。池田連續三次組閣,甚至與同屬吉田茂門下的佐藤榮作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競爭,最後因患上喉癌不得不辭職。佐藤榮作繼任。佐藤組閣後,把沖澠縣回歸日本。

經濟放緩與國際地位的提高經過第一次石油沖擊和戰後第一次負增長,日本經濟就由高速增長轉為了低速增長。1976年、1977年和1978年度各為4.0%、4.4%和5.3%,與高速增長時期比,還不及1965年經濟危機時5.7%的水平。盡管如此,但1978年後已擺脫了蕭條的影子,景氣確實是處於上升階段,企業的收益也增加了。

中速增長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末。這一期間,除個別年份外,日本實際經濟增長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動不大,而且與其他發達國家比仍屬於增長最快的國家,所以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穩定增長時期。

在經濟穩定發展特別是在重化學工業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日本的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從1983年貿易黑字超過西德、資本輸出超過英國以來,日本就一直是世界第一的貿易黑字大國、經常收支黑字大國和資本輸出大國。

另外,從1985年起,日本就取代英國,成了世界第一海外債權大國,而美國則開始淪為世界最大的海外債務大國。由此,日本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不僅進一步鞏固了,而且還開始被稱為「世界第二超級經濟大國」。這樣,日本經濟就達到了戰後的頂點。

3、平成時代

昭和天皇於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次日(1月8日)起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5年,日本已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1986年底海外凈資產一千八百零四億美元。1993年日本海外資產上升到六千八百五十億美元,估計到2000年可上升到一萬億美元以上。 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供應國,東京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正在擴大。

(8)日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日本歷史是指日本從日本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人類,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嘗試創建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鐮倉幕府、室町幕府相繼執政。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

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20世紀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日本進入長期的相對經濟不景氣狀態至今。

9. 日歷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日歷是抄一種用於記載時間與日期的工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而關於日歷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
國學大師李.冠.論講:早在400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歷法,也是我國最早的「日歷」。其依據就是考古學家從甲骨文中發現的一頁甲骨歷,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日歷,直到1100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真正的日歷才算生產。

10. 有沒有日本的歷史發展過程詳解

我可以大致說一下
日本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未開化階段,專這應該是唐和唐以前屬
2 向中國學習文化階段 這應該是日本封建社會 從派留學生到長安學習,一直到日本明治維新
他們的文字是漢字改變而來,為了不被同化,他們不直接引用
3 現代 美國以武力打開日本大門,迫使日本人向西方學習,經濟和技術突飛猛進 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濟身資本主義強國的亞洲國家 一直到現在這是第二號資本主義大國

日本明治前只有貴族有姓氏 天皇只有名字 普通人是沒有姓的, 明治時迫使大家都為自己家取一個姓於是一系列日本姓氏就出來了 比較有名的,松下;就是住在松樹下的一戶人家 還有藤野,就是住在很多藤蔓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日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