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八年級上冊歷史意義

八年級上冊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4 07:23:50

① 八年級歷史上冊書給你的啟示1500字

八年級歷史上冊的一些知識點的感悟和體會

1
、鴉片戰爭擊碎了清王朝天朝大國的美夢,也宣告了漫長的的中國古代史的終
結,中國由此進入近代社會。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英國為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原料,打開中國大門。

3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後。

4
、鴉片輸入給中華民族造成深重的災難,但今天的中國還有吸毒現象,作為中
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做?

——
要充分認識到毒品的危害,
積極宣傳其危害,
自己堅決不接觸毒品,
幫助家
人、朋友、同學遠離毒品;積極參與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活動。

5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6
、恩格斯說,俄國通過《璦琿條約》

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
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指:

——黑龍江。

7
、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俄、英侵略者企圖分裂中國的陰謀,捍衛了祖國的
領土主權,左宗棠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8
、當今,黨和政府為了加快新疆地區的發展又實行了什麼樣的戰略決策

——實行了西部大開發戰略。

9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敗無能,一味妥協
退讓。

10
、作為當代中華兒女,我們在祖國統一方面的最大願望是:

——盼望台灣與大陸早日實現統一,振興中華民族。

11

李鴻章請求到:

台灣已是歸國口中之物,
何必急於一個月內辦理割讓手續。

伊藤博文回答:

還沒有咽下去,餓的厲害!

次對話與下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有
關的是《馬關條約》

12
、面對近代侵略史和反抗史你有什麼感想和看法?

——
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富於反抗精神;落後就要挨打。

13
、對中華民族來說,伴隨著
20
世紀鍾聲而來的不是和平的福音,而是侵略者
的鐵蹄。這是指清政府被迫與侵略者簽訂立喪權辱國的是

——《辛丑條約》

14

中國近代史不僅是一部百年屈辱史,
更是一部中國人民的抗戰史。
學習這段
歷史你對其中哪位愛國志士印象最深刻?從中你收到了什麼教育?

——
學習他們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或愛國主義精神。

15
、面對列強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統治日益腐敗。假若你是當時的一名學生,為
改變中國當時的命運,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
如撰寫文章或示威遊行,揭露清政府的腐敗;參加推翻清朝的革命運動。

16
、看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掠走的文物及被毀的圓明園,說說你的感想。

——侵略者洗劫北京,
焚毀圓明園,
充分暴露了他們兇殘的本質,
也說明清政府
的腐敗無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初二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
17
、譚嗣同:

——我們應學習他為民族的振興而不怕犧牲自己的愛國精神。

18
、回首近代化的歷程,你有何感悟?

——
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
資本主義道路中中國走不通。

19
、作為中學生,我們從孫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緊跟時代的步伐,勇於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順應時代變化,不斷
完善自己;具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20
為什麼說孫中山結束了一個時代,又開始了一個新時代?

——
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
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從而結束了一個
時代。
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國
——
中華民國,
使民主共和觀
念深入人心,從而開始了一個新時代。

21
、九十年來五四運動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而不懈奮斗

。談談你對五四精神的理解。

——五四精神:
1
)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於奉獻、敢於斗爭的愛國精神

2

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主義精神;
3
)斗爭到底、不怕犧牲的民族主義
精神等。

22
、青年學生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未來。結合溫總理的講話,根據所學知識,
談一談你的認識和體會。

——青年學生應該具有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
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要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淵博的知識、強健的體魄
和完整的人格,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等。

23
、長征的七十多年後舉辦的

我的長征

大型電視活動有什麼重要意義?

——弘揚長征精神,培養開拓創新精神、務實求真精神。

24
、長征精神,是艱苦奮斗革命精神的體現。請你圍繞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
奢淫逸為恥

,寫出能體現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古訓(可以是詩句、成語、
對聯、諺語、俗語等形式,至少兩條)


——如《鋤禾》
;居安思危、戒奢從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粥一飯,當思
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艱難困苦,玉
妝於成;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等。

25
、當前,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並不斷篡改歷史教科書。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中學生應該怎麼做?

——一方面,我們應通過歷史事實,戳穿日本右翼勢力的謊言,還世人以真相;
另一方面我們要勿忘國恥,
立志學習,
不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強大,
防止
悲劇重演。

26
、結合近代侵略史的史實談談你的認識。

——中華民族具有敢於抗擊侵略的英雄氣概和斗爭精神;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
抗斗爭使帝國主義不能滅亡中國;
只有全民族團結起來,
才能取得反侵略斗爭的
徹底勝利;要學習先輩的愛國精神等。

27
、分析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戰。

1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的戰爭,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廣泛的社會基
礎。

2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
線,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

3
)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牽制了大量的日軍。

4
)共產黨堅持敵後抗戰,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

5
)中國的抗日戰爭得到了華僑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28


血肉築長城

體現了中華民族什麼樣的精神?

——體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勇氣。

29

通過張學良,

彭大將軍

和日本失敗的圖片的學習,
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夠打敗外來侵略。

30
、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兩種不同的結果,你有什麼感想?

——
1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坎坷而愈挫愈勇;
2
)日本發動的是侵略戰爭,
在國際上失道寡助,終將得到失敗的應有下場;
3
)兩場戰爭勝敗的關鍵在於是
否實現了全民族反抗侵略戰爭的局面等。

31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
1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
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2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
3
)中國人民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
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32
、從國共兩黨關系發展演變的歷史來看:

——

和則兩利,分則兩傷。

如今國共兩黨更須以民族利益為己任,再次攜手合
作,為祖國統一做出貢獻。

33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你從中
受到什麼啟示?

——刻苦學習,牢記國恥,不忘使命,繼往開來。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貢獻出自
己的力量與汗水。祖國的富強有我的責任,祖國的富強也有我的功勞。

34
、你從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嚴復等人身上學到了什麼?

——勤奮好學、勇於探索等。

35
、你從魏源和嚴復身上學習到什麼?

——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學習先進的文化。

你們老師太變態了,我和你同一年級,給點面子,就這些資料,自己整理整理,變成自己的話,再瞎編點以後如何努力向他們學習就ok了

② 八年級上冊歷史長征的意義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向陝北根據地進行的偉大戰略轉移。長征是宣言書,是播種機,廣泛宣傳了抗爭的思想,為我黨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革命幹部。

③ 求八年級上冊歷史人教版每一課出現的歷史意義!!!急急急!!!

4
⑭發動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取得勝利,建立了中華民國 ⑮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元旦,都城南京
5.意義: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注意: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封建制度被推翻是在土地改革完成,我國剝削制度被推翻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6.結果: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建立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知識點】
1.背景: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傳入中國;袁世凱實行專制獨裁統治 2.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青年》) 口號(兩面旗幟):「民主」「科學」 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主陣地:《新青年》雜志
4.內容:⑪前期: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
對舊文學,斗爭矛頭指向尊孔復古的逆流。
⑫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5.性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6.意義: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
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第二單元 《近代化探索》總結提升
1.事件:⑪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器物變革) 「自強」「求富」⑫戊戌變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制度變革):變
法圖強,救亡圖存⑬辛亥革命(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制度變革):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⑭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思想文化、思想變革):「民主」「科學」
2.特點:從學習西方技術到改變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3.結論:中國的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完成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都不能挽救中國 4.阻礙中國實現近代化的三大因素:帝國主義侵華勢力、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勢力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知識點】
1.五四愛國運動:⑪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⑫爆發:①時間:1919年5月4日 ②地點:北京 ③目標(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五四運動
反帝反封建性質的口號), 「廢除二十一條」等 ④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⑬發展:6月初以後,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運動主力:由青年學生發展為工人階級
⑭結果:取得初步勝利。表現: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
簽字。 原因:工人階級參加斗爭起了巨大作用。
⑮意義:①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②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階級
基礎和思想基礎
⑯五四精神:愛國主義、民主和科學,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追求真理,振興中華,反帝反封建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中共「一大」的召開
⑪時間:1921年7月 ⑫地點:上海 ⑬代表:毛澤東等13人
⑭內容:①通過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確定黨
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③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選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⑮意義: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
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第11課 北伐戰爭
【知識點】
1.黃埔軍校的建立(國共合作的產物):
⑪建立者:孫中山 ⑫時間:1924年5月 ⑬地點:廣州黃埔 ⑭校長:蔣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⑮作用: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5
2.北伐戰爭(國共合作的結果):
⑪主力:來源於黃埔軍校的學生軍 ⑫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⑬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 ⑭主要戰場:湖南、湖北
⑮作戰最勇敢的部隊:第四軍葉挺獨立團 ⑯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武昌 ⑰結果:基本上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

⑱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1927年,在北伐戰爭勝利進軍時,蔣介石、汪精衛等突然叛變革命,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標志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建立 ⑪時間:1927年4月 ⑫地點:南京
⑬性質: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國家運動。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知識點】
1.南昌起義:
⑪背景: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民革命失敗 ⑫時間:1927年8月1日 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朱德等 ⑬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秋收起義:
⑪時間:1927年9月 ⑫領導人:毛澤東
⑬結果:決定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註:①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影響最深遠的舉措: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②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唯一正 確的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 3.井岡山會師:
⑪時間:1928年4月 ⑫會師雙方:一方是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另一方是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 ⑬建軍:兩軍會師後改變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朱德 黨代表:毛澤東⑭作用: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4.意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井岡山
會師後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第13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知識點】
1.長征開始:
⑪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⑫時間:1934年10月 ⑬出發地:江西瑞金 2.遵義會議:
⑪時間:1935年1月
⑫內容:①結束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領導 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③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
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⑬意義: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長征勝利:⑪主要軍事行動:①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最能體現毛澤東軍事思想);
②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③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④爬雪山、過草地、進入甘肅。 ⑫勝利會師:①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吳起鎮,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②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⑬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4.長征精神:大無謂的革命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團隊精神,學習紅軍戰勝艱難困苦,勇往直
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知識點】
1.九一八事變(局部抗戰開始):

6
⑪時間:1931年9月18日 ⑫地點:沈陽 ⑬借口:柳條湖事件
⑭蔣介石的態度:不抵抗,即不抵抗政策 ⑮後果: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陷(1945年抗戰勝利光復)⑯抗日怒潮:①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②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 ③④⑤中共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開始局部抗戰。 2.西安事變:
⑪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各界的反映: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②國民黨愛國將領:發動西安事變 ⑫西安事變:
①背景: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影響 ②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③目的:逼蔣抗日 ④時間:1936年12月12日(又稱雙十二事變) ⑥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 ⑦被扣押者:蔣介石
⑧中共的態度: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派周恩來到西安調停
⑨結果: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⑩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15課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知識點】
1.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
⑪時間:1937年7月7日 ⑫七七事變後,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先後為國捐軀的將領:佟麟閣、趙登禹
⑬影響: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抗戰爆發,在民族危機空前危機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
一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抗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注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是抗戰取勝的關鍵,即全民族抗戰)
2.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日軍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
第16課 血肉築長城
【知識點】
1.平型關大捷(最能體現國共兩黨團結抗日):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2. 台兒庄戰役:李宗仁指揮(注意:李宗仁是廣西桂林人),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 3.百團大戰:⑪指揮:彭德懷 ⑫目的: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振奮抗日精神 ⑬時間:1940年8月起三個半月 ⑭目標: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
⑮地點: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 ⑯意義: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 4.敵後戰場戰略總後方: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 5.中共七大的召開
⑪背景:抗戰即將取得勝利 ⑫時間、地點:1945年4月,延安
⑬中心任務: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主要內容:⑪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⑫將
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⑭意義:這次大會實現了全黨在思想上的空前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6.抗戰勝利的標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被日本割佔50年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7.歷史意義: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雪了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
轉折點,中國人民為抗擊法西斯侵略斗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四單元 《抗日戰爭》總結提升
1.時間:1937.7~1945.8 2.日本的侵略行動:
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三省,局部抗戰開始 ⑫1937年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
⑬八一三事變,進攻上海,攻佔南京,進行南京大屠殺,殺害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 3.中華民族的抗戰:
⑪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①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7
②正式形成: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⑫重要戰役:①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②台兒庄戰役,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李宗仁指揮
③百團大戰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 彭德懷指揮
⑬「九一八」事變後局部抗戰開始 ⑭七七事變後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
⑮1945年4月,中共七大的召開為抗戰勝利指明了方向 ⑯1945年8月大反攻
4.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聯合行動:①1944~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日本陷入困境
②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襲擊日本關東軍
5.抗戰勝利的原因:
⑪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⑫中共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堅持敵後抗戰,對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⑬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抗戰;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愛國華僑的支持等 6.抗戰精神: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
第17課 內戰烽火
【知識點】
1.重慶談判:
⑪背景:①國內: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
②國際:美帝國主義為把中國變為其殖民地,積極扶蔣反共
⑫目的:①蔣介石:為准備內戰進一步贏得時間,欺騙人民
②毛澤東: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⑬時間: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陪同下到重慶同國民黨談判 ⑭結果:國共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⑮影響: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誠意,在政治上贏得了主動 2.全面內戰:
⑪爆發: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
⑫防禦: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毛澤東等轉戰陝北,彭德懷、
賀龍等率領西北人民解放軍多次戰役,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⑬戰略進攻: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大別山根據地的開辟,嚴重威
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
第18課 戰略大決戰
【知識點】
1.三大戰役:指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2.遼沈戰役首先攻佔、起到關門打狗作用的地方:錦州 3.三大戰役中殲敵最多的戰役:淮海戰役
4.率領北平國民黨軍隊接受和平改編的是:傅作義
5.三大戰役的意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
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6.渡江戰役:1949年4月,毛澤東和朱德向中國人民解放軍下達渡江命令。結果:4月23日,解放南京
作用: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
7.勝利原因:中共中央正確的戰略部署;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奮戰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知識點】
1.狀元實業家:張謇 ⑪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 ⑫創辦的企業:大生紗廠等。 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⑪發展階段:①洋務運動到清末:萌芽
②「一戰」期間:短暫的春天 原因:內因: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外因:「一戰」期間,帝國
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⑫「一戰」後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卷土重來,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 ⑬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8
⑭發展特點:①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後的 ②從行業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③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
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④發展短暫而且艱難曲折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知識點】
1.近代交通的出現:火車、輪船的傳入
2.近代通訊的出現: 有線電報、電話。19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
3.文化生活的變遷: ⑪照相、電影傳入 ⑫報紙出現:最著名的報紙是1872年創辦的《申報》
⑬印刷出版機構出現: 著名印刷機構:上海商務印書館
4.社會習俗的變化: ⑪時間:辛亥革命後
⑫表現:①裝束變化:剪辮、易服、禁止纏足 ②禮節變化:鞠躬、握手禮代替跪拜禮
③稱謂變化: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以「先生」「君」等稱呼
第21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知識點】
一、科技:1.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總工程師:詹天佑 設計的路軌:「人」字形
2.侯德榜:成就:A.20世紀20年代研製出純鹼。 B.寫出《制鹼》一書。C.探索出制鹼新工藝,比歐洲降低成本40%,
這種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二、思想: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魏源、嚴復 1.背景: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國家危難
2.代表人物:⑪魏源: ①生活的時代:鴉片戰爭時期。
②成就:編成《海國圖志》。其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⑫嚴復:①身份: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 ②成就:以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
③進步觀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自強保種」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知識點】
1.新式教育的開端:
⑪洋務運動時期:創辦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 ⑫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這是中國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⑬新試學堂形成的標志: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興辦新式學堂,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 ⑭影響: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 2.文學藝術家:
⑪文學巨匠:魯迅,代表作:《狂人日記》《孔乙己》 ⑫美術大師:徐悲鴻,代表作:《愚公移山》 ⑬人民音樂家:聶耳,代表作:《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代表作:《黃河大合唱》 ⑭歷史學:郭沫若,歷史劇:《屈原》 ⑮解放區文藝工作者: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④ 八年級上冊1840∼1949年八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

這期間的重大事件太多了,你看有哪些吧

1840--1842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火燒園明圓 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1894--1895 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0--1901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98年戊戌變法 資產階級維新派 維新變法,君主立憲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1911年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 三民主義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1915年資產階級 進步知識分子 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1921年
上海
中共一大
中國共產黨成立了;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1927年
南昌
南昌起義
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1927年
井岡山
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
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

1935年
遵義
遵義會議
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45年
延安
中共七大
為奪取抗戰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各階段經驗教訓的總積累,標志著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最後勝利。
這是100多年來中國歷史的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里程碑,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中一個偉大的里程碑。它結束了鴉片戰爭以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中止了中國可能走向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發展趨勢,結束了極少數壓迫者、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征戰不已和人民生活貧困、生靈塗炭的局面。
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一個獨立、統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屹立於世界。

⑤ 八年級歷史年代表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復習提綱
1. 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
2. 中國的禁煙,使英國決定發動侵華戰爭來維護鴉片貿易,在1840年6月,發動鴉片戰爭。
3. 1842年8月,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意義見下表)
4.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5.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6.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及稍後時期,沙俄侵佔了我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7. 1860年,太平軍在寧波、上海等地抗擊洋槍隊。
8. 1875年,左宗棠帶領清兵在新疆人民的支持下,收復了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1881年,中俄簽訂《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伊犁。
9.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甲午中日戰爭。
10. 甲午戰爭的黃海海戰中,「志遠」號管帶鄧世昌壯烈殉國。
11. 1894年10年,日本攻陷威海衛海軍基地,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12.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對中國危害最為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殖民掠奪進一步升級,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3. 甲午戰爭後,日本獨占遼東半島,引起德、法、沙俄的不滿。三國強力干涉,日本被迫「還遼」,中國則付出3000萬兩白銀「贖款」。
14. 19世紀末列強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國 別 租 借 地 勢 力 范 圍
德 膠州灣 山東
俄 旅順 大連 長城以北 新疆
法 廣州灣 廣東 廣西 雲南
英 威海衛 香港新界 長江流域 雲南 廣東
日 福建
15. 義和團在山東、河南、直隸、京津興起。
16. 1900年6月,英、法、俄、美、德、日、意、奧等八國發動侵華戰爭。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8月,八國聯軍入侵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俄、美、德、日、意、奧、西、荷、比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一個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條約。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的侵華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本封建社會。
《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比較簡表
戰爭 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條約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主要內容 清政府賠款2100萬銀元;割讓香港島;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應該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中英協定關稅等(附約:英國又取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以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 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兵費白銀2億兩,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等 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嚴禁中國民眾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質的組織;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線炮台一律拆毀,允許各國在此沿線的戰略要地駐兵;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區」,並由各國派兵常駐;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外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響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7. 洋務運動興起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在鎮壓農民起義和與西方列強打交道的過程中,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實權的官僚,耳聞目睹西洋堅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
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科技,興辦近代工業。 目的:為了維持清朝的統治。
主要內容:外交——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軍工——曾國藩創建 安慶內軍械所 (第一個兵工廠)
李鴻章創辦 江南製造總局 (最大軍工企業)
民企——李鴻章創辦 輪船招商局 (最早民用企業)
作用: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產生,抵制外國資本主義擴張
18. 1895年5月,康有為、梁啟超與參加會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要求變法,史稱:「公車上書」。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宣布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主要內容有:政治上允許官民上書言事,改訂律法,澄清吏治;經濟上獎勵實業,改革財政;軍事上編練新軍,改習洋操;文化方面,設立學堂和譯書局,准許創辦報館、學會等。
作用: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有利於資本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事,有利於革除社會弊端。
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捕殺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及康廣仁,史稱「戊戌六君子」,政變後,除京師大學堂外,其餘新政措施全部被取消。戊戌變法歷時103天,歷史上又稱「百日維新」。
19. 1894年秋,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分地權」為綱領,後來把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當時中國最完整、最進步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也是孫中山領導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
20.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武昌發動起義,次日攻克總督衙門,佔領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接著控制武漢三鎮,起義取得勝利,史稱「辛亥革命」。
21.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3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在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22.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並頒布了《臨時約法》,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3. 新文化運動興起 背景:封建復古思潮泛濫。
標志: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後來改名為《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主要代表人物:陳獨秀——《新青年》(《青年雜志》)、《文學革命論》
胡適 ——《文學改良芻議》 魯迅 ——《狂人日記》
李大釗——《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主要內容:提倡民主科學,掀起文學革命,傳播馬克思主義
地位作用: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民族民主革命的進程。
24.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巴黎和會拒絕中國人民收回山東的正義要求,這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後來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向上海,主力由學生發展為工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奠定基礎。
25. 1920年夏,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不久,各地也建立起多個共產黨早期組織。
26. 1921年7月23日,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實現共產主義,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就此誕生。決定每年的7月1日為黨的生日。
27.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確定最高綱領為建立共產主義,最低綱領為反帝反封建。
28.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正確的斗爭方向。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29.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決定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共產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獨立性。
30.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並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由此中國進入國民革命運動時期。
31. 1924年5月,孫中山在共產國際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孫中山任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是一所國共合作的軍事學校,為國民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幹。
32. 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派軍閥。1926年正式出師,兵分三路,主戰場是湖南、湖北,葉挺獨立團英勇善戰,贏得「鐵軍」的美譽。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威震全國,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33.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製造「四一二」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同共產黨決裂,製造「七一五」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國民革命失敗。不久,武漢國民政府遷至南京,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並,史稱「寧漢合流」。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與「寧漢合流」,標志著國民黨專制統治的建立。
34. 共產黨認識到獨立領導武裝力量的重要性,決定以武裝起義反對共產黨反動派的統治,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南昌起義的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兩到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定8月1日為建軍節。
35.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秋收起義。這就是「八七會議」。
36. 1927年秋,毛澤東在湖南領導秋收起義。10月,毛澤東領導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37.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革命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隊伍會師。壯大了紅軍的力量,井岡山根據地很快進入了全盛時期。
38. 1927年到1930年,共產黨發動了100多次武裝起義,開辟10多個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正確道路。
39. 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以瑞金為首都。這是中國第一個紅色中央政權。
40. 1930年底起,蔣介石調集重兵「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指揮下,紅軍4次粉碎了敵人的「圍剿」。1933年9月,,以博古為首的中共中央推行「左」傾冒險主義,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機關與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長征。
41. 1935年1月,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結束「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了他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2.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標志著紅軍完成戰略轉移的任務,長征勝利結束。
43. 1931年9月18日,駐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製造了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次日攻佔沈陽城。不到半年時間完全侵佔了中國東北。
44. 日本挾持前清廢帝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45. 楊靖宇等中共黨員領導抗日武裝力量吸收人民抗日義勇軍,組成東北抗日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爭。
46.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要求他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立即召開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這就是西安事變。
47. 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兩黨停止內戰,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歷史作用,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戰爭的歷史轉折點。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48. 1937年7月7日,日軍炮擊北平西南的宛平城盧溝橋,中國守軍忍無可忍,奮起抵抗。史稱 「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由此開始。
49. 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威脅首都南京。國民政府投入70多個師的兵力,同日軍展開了「凇滬會戰」。11月上海失守。
50. 凇滬會戰後不久,國共兩黨協議,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的紅軍游擊隊改變為新編第四軍。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51.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進入南京城進行大屠殺,屠殺軍民30萬人,慘絕人寰,激起中國和世界人民的極大憤概。
52. 1938年春,日軍向徐州進攻,國民黨將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艱苦戰斗,取得了抗戰以來最大一次戰役性勝利。
53. 1940年8月,為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出動100多個團,取得「百團大戰」的勝利。牽制了日軍對西北、西南的進攻;遏止了國民黨內的投降妥協傾向,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高了中共和八路軍的威望,展現了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54.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處於最後勝利的前夜,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七大」。大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報告,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總結歷史經驗、統一全黨認識,選擇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方針。使全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5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八年抗戰最終贏得偉大的勝利。勝利的意義:抗日戰爭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稱霸的野心,雪洗了百餘年來的民族恥辱,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革命的進程,成為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轉折點,為國家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戰勝和消滅法西斯、維護世界和平和人類尊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
56. 抗戰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假和平、真備戰,以和平談判作掩護,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毛澤東為了爭和平,揭騙局,與周恩來等人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定「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國民黨應迅速結束「訓政」,實行「憲政」;迅速召開由各黨派代表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保證人民享有人身、信仰、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
57.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根據民主原則改組國民政府,整編全國軍隊,指定憲法等。
58. 1946年,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59. 1947年3月,蔣介石調集大量軍隊進攻陝甘寧邊區。敵我力量懸殊,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機關解放軍主動撤除延安,轉戰陝北。粉碎了敵人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
60. 1947年6月底,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軍轉入全國規模的戰略反攻。
61. 1948年秋,解放軍先後開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進行戰略大決戰。
名稱 時間 領導軍隊 結果、意義
遼沈戰役 1948.9---11 東北野戰軍 解放了東北全鏡
淮海戰役 1948.11----1949.1 中原、華東野戰軍 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基本解放。國民黨統治瀕臨崩潰
平津戰役 1948.12----1949.1 東北、華北野戰軍 華北全境至此基本解放
62. 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的勝利已成定局。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戰線東起江蘇江陰、西至江西湖口,摧毀國民黨的長江防線。
63.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國民黨反動統治覆滅。5月27日,上海解放。
64. 1866年,方舉贊和孫英德在上海設立發昌機器廠。1872年,陳啟沅在廣東南海創辦繼昌隆繅絲廠。
65. 張謇,近代中國最著名的民族企業家之一,1899年,創建大生紗廠,踏上 「實業救國」的道路。
66.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直延續到1923年前後,是中國民族工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67. 《申報》——「近代史的網路全書」 商務印書局——近代中國最大的出版機構。
68.
近代中國物質文明之最 名 稱 類 別 意 義
第一艘實用性蒸汽輪船 「黃鵠號」 水




輸 改變了人民的生活,發展了城市經濟,改變了人民的觀念。
第一家輪船運輸公司 輪船招商局
第一條中國自建的鐵路 唐胥鐵路


第一個成立出租汽車公司的城市 上 海
第一個開通有軌和無軌電車的城市 天津和上海
第一個使用煤氣燈的城市 上 海 照明 方便了人民生活
第一條敷設的水路電報線 香港——上海的電報線 通
訊 加快了信息的傳播
第一個設立電話交換所的城市 上 海
第一家設立營業性的照相館的城市 上 海


豐富了市民的生活
第一部無聲電影 《定軍山》
第一部故事短片 《難夫難妻》
第一部有聲片 《歌女紅牡丹》

發 式 服 飾 稱 謂 禮 節 腳 形 義 務
辛亥革命前 剃發留辮 頂戴花翎
長袍馬褂 大人、老太爺
老爺 少爺 跪拜、作揖、
請安、拱手 女子纏足 女主內
男主外

辛亥革命後 強令剪辮、發型多姿多彩 西裝 中山裝
長衫 旗袍 官職相稱
先生 某君
同志 鞠躬
脫帽
握手 女子天足 女子
走向
社會
69. 社會習俗的變化:
70. 科舉制從隋朝創立,但了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已完全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停止科舉廢除。至此歷時1300多年的科舉制終結。
71. 1898年7月,戊戌變法期間,光緒帝下令開辦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稱北京大學。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實行教育改革,提出兼容並包的精神。
72. 科學技術的發展
姓 名 內 容 意 義
詹天佑 京張鐵路(「之」字形路軌) 中國人自行設計的第一條鐵路

侯德榜 「紅三角」牌純鹼
「侯氏制鹼法」 榮獲萬國博覽會金質獎
為中國及世界化學工業作出貢獻

李四光 地質力學理論
松遼、華北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為研究地殼運動開辟新途徑
摘掉中國貧油國的帽子

華羅庚 「華氏定理」與「華氏不等式」
領導學生進行數論研究 為世界數學發展作出貢獻
形成中國數論研究學派

73. 思想文化的成就:
姓 名 內 容 意 義
魏 源 《海國圖志》
「師夷長技以制夷」 對洋務運動產生重大影響
嚴 復 《天演論》 為戊戌變法提供了思想武器

魯 迅 《狂人日記》
《阿Q正傳》
雜文 中國新文學的第一篇小說
近代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品
「匕首與投槍」
徐悲鴻 《田橫五百士》、《九方皋》、《群馬》 近代畫壇的傑出代表
聶 耳 《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鐵蹄下的歌女》 優秀群眾、抒情歌曲
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 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史詩

⑥ 八年級上冊歷史每場戰爭的意義

(1) 鴉片戰爭: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 中日甲午戰爭: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3)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非..戰..爭】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一場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沒有使中國富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5) 【非..戰..爭】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這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其失敗表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式行不通的。
(6) 【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地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升入人心。
(7) 【非戰.爭】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以下不列舉是不是戰.爭了,考試要考的意義都會出現

(8) 五四愛國運00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工人階級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社.會主.義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
(9)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10) 黃埔軍校的建立: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基礎。
(11) 南昌起00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00民00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建立人民軍00隊的開始。
(12) 秋收起00義: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農村革00命根據地——井岡山革00命根據地。
(13) 南昌起00義和秋收起00義以後: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00權的革00命道路。
(14) 長0征:粉碎了國00民00黨0反00動0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00國革00命轉危為安。
(15) 九..一八0事00變0:中國人民的局00部抗00日 戰00爭開始了。
(16) 西00安事00變:得到和0平解0.決,從此十年內00戰基本結束,抗00日民00族統一戰..0線初步形成。0
(17) 盧00溝橋事00變(七七事00變):全國性的抗00日戰00爭從此爆發。
(18) 平型關大00捷:是抗00日戰00爭以來第一次大00捷。
(19) 台兒庄戰00役:是抗00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20) 百團大00戰:是抗00日戰00爭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出00擊日00軍的最大規模戰00役。
( 21) 中00共.0七00大:大會為爭取抗00日戰00爭的勝利和實現中00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22) 抗日戰00爭的勝利:①國內意義:是中,國第一次反00侵00略斗00爭的完全勝00利,洗刷了百年恥辱;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00折點,增強民00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民,族覺醒;中,共發展壯大,為民主革00命勝利奠定基礎。②國,際意義:我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戰場;起到了反法西斯戰00略配合的作用;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23) 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開始。
(24) 三大戰役:①遼沈戰役:解放東北全境;②淮海戰役: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③平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使華北全景基本解放。
④三大戰役的的意義:國民黨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25) 百萬雄師過大江:南京解放,通知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垮台,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台灣。

⑦ 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八年級上冊歷史書

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版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權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它以實際行動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



南昌起義,也被稱為八一起義,是指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我黨堅持把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了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也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它以實際行動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



南昌起義與之後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極大的擴大了我黨的影響力,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也掀起了一波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

⑧ 八年級上冊歷史

初二歷史期中考試復習提綱
第一學習主題.

第1課 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鴉片走私帶來的危害:白銀大量外流,影響清政府財政,加重農民負擔;大批官僚、地主、軍管、士兵吸食鴉片,事情政府更加腐敗,軍對戰鬥力進一步削弱。

3.林則徐虎門硝煙:時間:1839年6月 地點:廣州虎門 意義: 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4 .1840-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原因:打開中國大門和維護鴉片貿易。

中國戰敗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敗,經濟和軍事技術落後,道光帝忽戰忽和。

影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5.《南京條約》的內容: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允許英國派駐領事;中國徵收英國貨物進口關稅應由兩國協商。

6.附件的內容: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7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嚴重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中國逐漸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封建經濟開始解體,中國開始淪為辦殖民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1.第二次鴉片戰爭 時間1856-1860年 原因:英、法兩國為了擴大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2.經過:1856年10月 英國首先挑起戰爭,炮轟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佔天津,進逼北京,10月佔領北京,火燒圓明園,簽訂《北京條約》

3.沙俄侵佔我國大片領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五個勘界議定書

4.太平軍大敗洋槍隊:為了鎮壓太平天國,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成立了洋槍隊,由美國人華爾統領。

1860年8月,李秀成在青浦大敗華爾的洋槍隊,1862年,在慈溪擊斃華爾,1864年在金壇大敗洋槍隊頭目戈登

第3課 左宗棠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1.左宗棠收復新疆:1876年左宗棠在當地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痛殲阿古柏侵略軍,收復新疆

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與敵艦同歸於盡,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失敗後,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於1895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3.馬關條約的內容: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性質),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領下,在廊坊被義和團圍困。

2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內容: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加上利息共9.8億兩;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拆回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

3.危害: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學習主題.近代化的起步

第一課 洋務運動

1.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中央以奕

⑨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各個課文意義

鑒於你明天就要考試了,建議你對照課本的目錄回顧所看的內容。實際上目錄的每一單元的大標題,就告訴了你這一單元的主題了。

初二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

4
⑭發動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取得勝利,建立了中華民國 ⑮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元旦,都城南京
5.意義: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注意: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封建制度被推翻是在土地改革完成,我國剝削制度被推翻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6.結果: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建立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知識點】
1.背景: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傳入中國;袁世凱實行專制獨裁統治 2.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青年》) 口號(兩面旗幟):「民主」「科學」 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主陣地:《新青年》雜志
4.內容:⑪前期: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
對舊文學,斗爭矛頭指向尊孔復古的逆流。
⑫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5.性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6.意義: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
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第二單元 《近代化探索》總結提升
1.事件:⑪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器物變革) 「自強」「求富」⑫戊戌變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制度變革):變
法圖強,救亡圖存⑬辛亥革命(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制度變革):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⑭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思想文化、思想變革):「民主」「科學」
2.特點:從學習西方技術到改變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3.結論:中國的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完成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都不能挽救中國 4.阻礙中國實現近代化的三大因素:帝國主義侵華勢力、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勢力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知識點】
1.五四愛國運動:⑪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⑫爆發:①時間:1919年5月4日 ②地點:北京 ③目標(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五四運動
反帝反封建性質的口號), 「廢除二十一條」等 ④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⑬發展:6月初以後,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運動主力:由青年學生發展為工人階級
⑭結果:取得初步勝利。表現: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
簽字。 原因:工人階級參加斗爭起了巨大作用。
⑮意義:①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②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階級
基礎和思想基礎
⑯五四精神:愛國主義、民主和科學,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追求真理,振興中華,反帝反封建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中共「一大」的召開
⑪時間:1921年7月 ⑫地點:上海 ⑬代表:毛澤東等13人
⑭內容:①通過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確定黨
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③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選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⑮意義: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
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第11課 北伐戰爭
【知識點】
1.黃埔軍校的建立(國共合作的產物):
⑪建立者:孫中山 ⑫時間:1924年5月 ⑬地點:廣州黃埔 ⑭校長:蔣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⑮作用: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5
2.北伐戰爭(國共合作的結果):
⑪主力:來源於黃埔軍校的學生軍 ⑫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⑬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 ⑭主要戰場:湖南、湖北
⑮作戰最勇敢的部隊:第四軍葉挺獨立團 ⑯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武昌 ⑰結果:基本上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

⑱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1927年,在北伐戰爭勝利進軍時,蔣介石、汪精衛等突然叛變革命,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標志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建立 ⑪時間:1927年4月 ⑫地點:南京
⑬性質: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國家運動。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知識點】
1.南昌起義:
⑪背景: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民革命失敗 ⑫時間:1927年8月1日 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朱德等 ⑬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秋收起義:
⑪時間:1927年9月 ⑫領導人:毛澤東
⑬結果:決定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註:①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影響最深遠的舉措: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②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唯一正 確的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 3.井岡山會師:
⑪時間:1928年4月 ⑫會師雙方:一方是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另一方是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 ⑬建軍:兩軍會師後改變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朱德 黨代表:毛澤東⑭作用: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4.意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井岡山
會師後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第13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知識點】
1.長征開始:
⑪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⑫時間:1934年10月 ⑬出發地:江西瑞金 2.遵義會議:
⑪時間:1935年1月
⑫內容:①結束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領導 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③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
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⑬意義: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長征勝利:⑪主要軍事行動:①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最能體現毛澤東軍事思想);
②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③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④爬雪山、過草地、進入甘肅。 ⑫勝利會師:①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吳起鎮,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②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⑬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4.長征精神:大無謂的革命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團隊精神,學習紅軍戰勝艱難困苦,勇往直
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知識點】
1.九一八事變(局部抗戰開始):

6
⑪時間:1931年9月18日 ⑫地點:沈陽 ⑬借口:柳條湖事件
⑭蔣介石的態度:不抵抗,即不抵抗政策 ⑮後果: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陷(1945年抗戰勝利光復)⑯抗日怒潮:①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②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 ③④⑤中共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開始局部抗戰。 2.西安事變:
⑪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各界的反映: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②國民黨愛國將領:發動西安事變 ⑫西安事變:
①背景: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影響 ②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③目的:逼蔣抗日 ④時間:1936年12月12日(又稱雙十二事變) ⑥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 ⑦被扣押者:蔣介石
⑧中共的態度: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派周恩來到西安調停
⑨結果: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⑩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15課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知識點】
1.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
⑪時間:1937年7月7日 ⑫七七事變後,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先後為國捐軀的將領:佟麟閣、趙登禹
⑬影響: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抗戰爆發,在民族危機空前危機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
一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抗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注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是抗戰取勝的關鍵,即全民族抗戰)
2.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日軍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
第16課 血肉築長城
【知識點】
1.平型關大捷(最能體現國共兩黨團結抗日):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2. 台兒庄戰役:李宗仁指揮(注意:李宗仁是廣西桂林人),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 3.百團大戰:⑪指揮:彭德懷 ⑫目的: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振奮抗日精神 ⑬時間:1940年8月起三個半月 ⑭目標: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
⑮地點: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 ⑯意義: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 4.敵後戰場戰略總後方: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 5.中共七大的召開
⑪背景:抗戰即將取得勝利 ⑫時間、地點:1945年4月,延安
⑬中心任務: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主要內容:⑪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⑫將
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⑭意義:這次大會實現了全黨在思想上的空前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6.抗戰勝利的標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被日本割佔50年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7.歷史意義: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雪了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
轉折點,中國人民為抗擊法西斯侵略斗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四單元 《抗日戰爭》總結提升
1.時間:1937.7~1945.8 2.日本的侵略行動:
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三省,局部抗戰開始 ⑫1937年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
⑬八一三事變,進攻上海,攻佔南京,進行南京大屠殺,殺害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 3.中華民族的抗戰:
⑪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①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7
②正式形成: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⑫重要戰役:①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②台兒庄戰役,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李宗仁指揮
③百團大戰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 彭德懷指揮
⑬「九一八」事變後局部抗戰開始 ⑭七七事變後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
⑮1945年4月,中共七大的召開為抗戰勝利指明了方向 ⑯1945年8月大反攻
4.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聯合行動:①1944~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日本陷入困境
②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襲擊日本關東軍
5.抗戰勝利的原因:
⑪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⑫中共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堅持敵後抗戰,對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⑬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抗戰;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愛國華僑的支持等 6.抗戰精神: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
第17課 內戰烽火
【知識點】
1.重慶談判:
⑪背景:①國內: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
②國際:美帝國主義為把中國變為其殖民地,積極扶蔣反共
⑫目的:①蔣介石:為准備內戰進一步贏得時間,欺騙人民
②毛澤東: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⑬時間: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陪同下到重慶同國民黨談判 ⑭結果:國共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⑮影響: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誠意,在政治上贏得了主動 2.全面內戰:
⑪爆發: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
⑫防禦: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毛澤東等轉戰陝北,彭德懷、
賀龍等率領西北人民解放軍多次戰役,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⑬戰略進攻: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大別山根據地的開辟,嚴重威
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
第18課 戰略大決戰
【知識點】
1.三大戰役:指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2.遼沈戰役首先攻佔、起到關門打狗作用的地方:錦州 3.三大戰役中殲敵最多的戰役:淮海戰役
4.率領北平國民黨軍隊接受和平改編的是:傅作義
5.三大戰役的意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
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6.渡江戰役:1949年4月,毛澤東和朱德向中國人民解放軍下達渡江命令。結果:4月23日,解放南京
作用: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
7.勝利原因:中共中央正確的戰略部署;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奮戰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知識點】
1.狀元實業家:張謇 ⑪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 ⑫創辦的企業:大生紗廠等。 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⑪發展階段:①洋務運動到清末:萌芽
②「一戰」期間:短暫的春天 原因:內因: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外因:「一戰」期間,帝國
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⑫「一戰」後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卷土重來,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 ⑬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8
⑭發展特點:①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後的 ②從行業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③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
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④發展短暫而且艱難曲折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知識點】
1.近代交通的出現:火車、輪船的傳入
2.近代通訊的出現: 有線電報、電話。19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
3.文化生活的變遷: ⑪照相、電影傳入 ⑫報紙出現:最著名的報紙是1872年創辦的《申報》
⑬印刷出版機構出現: 著名印刷機構:上海商務印書館
4.社會習俗的變化: ⑪時間:辛亥革命後
⑫表現:①裝束變化:剪辮、易服、禁止纏足 ②禮節變化:鞠躬、握手禮代替跪拜禮
③稱謂變化: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以「先生」「君」等稱呼
第21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知識點】
一、科技:1.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總工程師:詹天佑 設計的路軌:「人」字形
2.侯德榜:成就:A.20世紀20年代研製出純鹼。 B.寫出《制鹼》一書。C.探索出制鹼新工藝,比歐洲降低成本40%,
這種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二、思想: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魏源、嚴復 1.背景: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國家危難
2.代表人物:⑪魏源: ①生活的時代:鴉片戰爭時期。
②成就:編成《海國圖志》。其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⑫嚴復:①身份: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 ②成就:以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
③進步觀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自強保種」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知識點】
1.新式教育的開端:
⑪洋務運動時期:創辦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 ⑫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這是中國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⑬新試學堂形成的標志: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興辦新式學堂,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 ⑭影響: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 2.文學藝術家:
⑪文學巨匠:魯迅,代表作:《狂人日記》《孔乙己》 ⑫美術大師:徐悲鴻,代表作:《愚公移山》 ⑬人民音樂家:聶耳,代表作:《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代表作:《黃河大合唱》 ⑭歷史學:郭沫若,歷史劇:《屈原》 ⑮解放區文藝工作者: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上冊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