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火炮發展史~
在春秋時期,中國已使用一種拋射武器——礮。至遲10世紀火葯用於軍事後,礮便用來拋射火葯包、火葯彈。至遲在元代,中國已經製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
到了十五世紀中期,火炮與火葯的技術已經達到高峰,躍升為重要的武器。最明顯的例子,是在1453年時,君士坦丁堡的城牆,被攻城巨炮所發射的大石炮彈所轟毀。雖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為小城門被轟開所致,但其實可歸因於炮轟讓突擊成為可能的因素。
中古時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時炮轟城牆以及在戰場上向大批的敵軍開火之用。它們可以精準地轟毀在城堡裡面建築物的垂直外牆,因此人們便發展出傾斜低矮的外牆取替高聳垂直的外牆。
現代的火炮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集中、突然、連續地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火力突擊。
主要用於支援、掩護步兵和裝甲兵的戰斗行動,並與其他兵種、軍種協同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斗。炮兵在歷史上有「戰爭之神」的稱號。
(1)火炮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火炮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裝備單元,在戰場上有「戰爭之神」的美譽。在常規戰爭中如果沒有高性能、威力大的火炮給予強大的火力支援,那麼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未開戰之前已經輸了。
所以世界各個軍事強國在進行裝備競賽中都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火炮的發展中。我國也不例外,從無到有,從落後到強大,現在我國的火炮已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
在現代立體化戰爭中,火力仍然是戰鬥力的核心。火炮——戰場上的活力骨幹,以其火力強、靈活可靠、經濟性和通用性好等優點,已成為戰斗行動的主要內容和左右戰場形勢的重要因素。
火炮既可摧毀地面各種目標,也可以擊毀空中的飛機和海上的艦艇。因此,作為提供進攻和防禦活力的基本手段,火炮在常規兵器中佔有鞏固的地位。
火炮的發展受到社會經濟能力和科學技水平的制約,同時也受到軍事戰略和戰術思想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的飛快進步,特別是微電子、計算機、光電子和新材料等技術的發展,是火炮在設計、製造和使用方面有了一系列變化,大大加快了火炮更新換代的步伐。
現代火炮早已不是單純的機械裝置,而是與先進的偵察、指揮、通信、運載手段以及高性能彈葯結合在一起的完整的武器系統。因此,從不斷發展的戰略、威力、反應速度和機動能力在內的綜合性能,是火炮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高新科學技術在兵器領域的應用,引起火炮技術的總大變革。液體發射葯火炮、機器人火炮、電磁炮、電熱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新理論火炮的出現,將揭開火炮發展世上的新篇章。
㈡ 最早的火炮有哪些發展過程
火葯是我國抄四大發明襲之一。火葯的出現導致了火葯武器的誕生。唐末宋初時已利用火葯製成了火葯箭。繼後在石炮的基礎上,把火葯製成容易發射的形狀,點燃後,代替石塊,由拋石機發射出去,成了原始的火炮,曾在戰爭中多次使用。至元代,進一步發展成金屬鑄成的火銃。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公元1332)用火銃是現存最早的金屬火炮。它重6.94千克,長35.3厘米,銃筒中都蓋面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十四日,綏邊討寇軍,第三百號馬山」三行銘文。火銃口徑為10.5厘米,象這樣大的口徑,顯然是不能端著發射的,而銃筒尾部兩側各有一個約2厘米的方孔,兩個方孔的中心位置,正好與銃身軸線在同一平面上。這就表明,只要通過方孔穿上一根鐵栓,就可以將火銃固定在木座上。如果在火銃前端的木座上加墊木楔,則使銃身能在較大范圍內俯仰,可以命中遠近不同的目標。
㈢ 火炮技術的發展歷程
19世紀後期的火炮技術在炮身及材料、制退復進器等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制退復進器的發明和使用,使火炮的性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射速大為提高,因此可以說19世紀是火炮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代。
19世紀中葉以前,各國使用的火炮均為前裝滑膛炮。這種火炮雖然在近代戰爭中發揮了空前強大的威力,成為殺傷敵人的主要兵器,但在射速、射程和精度等方面也有不少明顯的缺陷。1846年,義大利少校卡韋利造出了一種在炮膛內刻有兩條旋轉來復線,使用圓柱形炮彈後膛裝填的後膛來復線式火炮,使火炮技術有了變革性的飛躍。不久,英國制炮商惠特沃斯也生產了一門後膛裝填的線膛炮,不過,他是用盤旋的6角炮膛來代替旋轉的來復線的。同前裝炮相比,後裝炮由炮口裝彈改由炮尾裝彈,提高了射速;有完善的閉鎖炮門和緊塞具,解決了前裝炮因炮彈彈徑小於火包口徑所帶來的火葯燃氣外泄的問題;炮膛內
刻制了螺旋膛線,同時發射尖頭柱體定裝炮彈,使炮彈射出後具有穩定的彈道,提高了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可以在炮台包括陸戰掩體和軍艦服倉內裝填炮彈,既方便又安全。由於後裝炮具有較多的優越性,所以各國便競相研製。
19世紀70年代前後,西方各國的冶金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先是德國克虜伯鋼廠發明以坩鍋鑄造大鋼塊,能製造大口徑之鋼炮。克虜伯鋼炮在普法戰爭中大顯神威,聲名大振。戰後各國紛紛採用克虜伯鋼材製造火炮,使炮身質量明顯提高。與此同時,法國在1865年發明平爐煉鋼法後,也開始使用高質量的鋼
材製造炮身。英國在1878年由托馬斯改進了貝色馬1856年所創造的轉爐煉鋼法,降低了鋼的含磷量,製成的炮身不易碎裂。奧國則由馬卡梯斯少將於1874年發明了硬青銅炮。
在炮身的形制方面,克虜伯公司於1873年開始給德國軍隊所使用的火炮加裝被套(即筒緊炮身),或者加鋼箍(即絲緊炮身),使炮身的強度得到提高,抗壓能力增強。克虜伯火炮由此身價日高。
在閉鎖機方面,1873年克虜伯公司開始採用鎖栓式閉鎖機,1877年,並使用了壓縮緊塞具。這些新的炮門技術能更好地密封炮尾,承受火葯燃氣對膛底的巨大壓力,對提高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意義重大。 水壓氣體式制退復進機最早是由法國人莫阿於1897年首創的,先裝在75毫米野炮上。制退復進機分制退和復進兩部分。制退機由制退管、活塞及液體組成,制退管與炮身後端之連臂相連,火炮發射時,炮身帶動制退管後退,活塞一端之液體因受壓力,自漏口流至另一端,此時液體即發生一種抵抗力,以徐徐制止炮身後坐。復進機系利用氣體吸收後坐力之一部分,待後坐結束時,被壓縮之氣體,因其伸張將後坐體推至原位。這樣,通過制退復進機這個中介,炮管和炮架實現了彈性連接,既有利於減輕火炮的重量,又為提高發射速度創造了條件。這是火炮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突破,它標志著火炮從架退時代進入了管退時代。第一門具有現代反後坐裝置的火炮,是由德維爾將軍、德波爾上樣和里馬伊奧上尉3人組成的法國炮兵研製小組1897年發明的75毫米野戰炮。這門火炮所採用的長後坐原理本是德國人豪森內研究發明的專利,但德國軍隊拒絕採用這一專利。法國於1894年從豪森內手裡購買了這項專利,並根據它研製了具有液壓氣功式駐退復進裝置的炮架,稱之為彈性炮架。炮身安裝在彈性炮架上,可大大緩沖發射時的後坐力,使火炮不致移位,使發射速度和精度得到提高,並使火炮的重量得以減輕。彈性炮架的採用緩和了增大火炮威力與提高機動性的矛盾,並使火炮的基本結構趨於完善。75毫米野戰炮已初步具備了現代火炮的基本結構,這是火炮發展過程中劃時代的突破。
在75毫米野戰炮的研製過程中,法國人成功地躲過了德國情報機關的偵察和竊取活動,他們表面上進行彈簧式復進機構的多次試驗,將敵方引入歧途。結果,德國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仿製的法國野戰炮,卻是一種技術落後的假炮,使德國的炮兵裝備落後了許多年。
1914年9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馬恩河戰役中,法軍炮兵用75毫米野戰炮猛轟德軍,使其傷亡慘重,為法國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法國買來德國人的先進發明專利,又對德國人進行保密和欺騙,還反過來打擊德國人。這對德國來說,真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慘痛教訓。
㈣ 火炮的具體發展史
早在1914年,俄國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門安裝在卡車底盤上的76毫米自行高射炮。
真正的第一門自行火炮是由法國於1917年發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誕生後不久,法國人為了使笨重的牽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迅速地思考轉移陣地,在一輛履帶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野戰炮,使具有機動越野性能。但這時的自行火炮沒有裝甲防護,只適用於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1939年9月,納粹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獲得了大量當時性能比較優越的捷克造47毫米反坦克炮。德國柏林的阿爾凱特公司把這種炮安裝在T—1型坦克盤上,設計製造了一個背面敞開的箱形裝甲炮塔,炮塔不能旋轉,但火炮可左右側轉15度。阿爾凱特公司於1939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種自行反坦克炮,實戰使用效果良好。後來,德國又發展了T—III、 「斐迪南」、 「黑獵豹」等火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自行反坦克炮,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由於自行反坦克炮多用於伴隨坦克進攻和作戰,所以又稱 「強擊炮」。
二次大戰,自行火炮得以迅速發展,僅前蘇聯就發展了5種口徑,9個型號的自行反坦克炮。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就生產了31000輛自行反坦克炮,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後以來,由於強調機動力、火力、防護力的有機協調,自行火炮的發展倍受重視,大有取代牽引火炮之趨勢,目前,幾乎所有牽引式火炮都研製了自行式火炮的派生型。
進入21世紀世界進入了所謂的「冷戰後時代」,大規模的戰爭趨於減少,但各種中低強度的局部戰爭不斷發生。許多國家適應新的形勢,紛紛組建了快速反應部隊。這些部隊要有良好的戰略機動能力,能在短時間內投入世界上任何戰場,這就要求盡可能使用重量較輕的武器裝備。而目前各國使用的履帶式自行火炮,重量大多在30噸以上。正在研製的新式自行火炮,有的甚至重達55噸,遠距離運輸十分困難。輪式自行火炮的重量比履帶式火炮要輕得多,一般只有20噸左右,用飛機進行戰略機動要方便得多。
輪式自行火炮行駛平穩,操作方便,它們的行駛速度高達80千米/ 小時以上,遠超過履帶式火炮。今天許多國家的公路網十分發達,適宜於輪式火炮高速機動。為此,在戰術機動能力方面輪式火炮明顯優於履帶式火炮。輪式自行火炮的構造比較簡單,利用現有輪式裝甲戰車或民用載重車就可以進行改裝,研製和生產費用可比履帶式火炮降低35~50%,部隊使用和戰場維修費用可降低60% 。這對軍費有限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其它正在削減軍費的國家都有很大吸引力。隨著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輪式自行火炮的性能還將進一步提高,它們將作為一種新式炮兵武器而在21世紀戰場上顯示更大的威力。
自行高炮——自行炮中的貴族
自行高炮,堪稱是自行火炮中的貴族。1輛自行高炮的價格,往往相當於2輛主戰坦克的價格。20世紀80年代中期,1輛「獵豹」的價格為870萬馬克。20世紀90年代中期,1輛日本87式自行高炮的價格高達1460萬美元!令號稱「世界上最貴的主戰坦克」——日本90式主戰坦克也望塵莫及。自行火炮之貴是事出有因的。一方面,是由於自行高炮上採用了先進雷達等昂貴的電子設備和儀器;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自行高炮的采購數量較少,像日本的87式1年只採購一兩輛,這樣的生產規模,不貴才怪呢。不過,貴歸貴,各國軍方還是照買不誤。這說明自行高炮還是蠻重要的一種兵器。
自行火箭炮——傾瀉鋼雨新戰神
著名的蘇軍「卡秋莎」火箭炮,在二戰中打出了威風,令納粹軍「聞聲喪膽」;著名的美軍M270自行火箭炮,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共出動了230輛,發射17000多發火箭彈,像傾瀉的「鋼雨」,因此,有伊拉克士兵「不怕戰斧怕鋼雨」之說。
由於多管自行火箭炮的強大的面殺傷威力,各國對自行火箭炮的發展相當重視。但是,20世紀70年代以前,各國裝備的自行火箭炮以輪式卡車搭載的為主,履帶式的比較少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自行火箭炮一般配置在縱深的後方作為「全職支援武器」,對裝甲化的要求不高。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認識到,在常規戰爭中,自行火箭炮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才有了新型M270自行火箭炮的「誕生」。
自行迫擊炮——靜悄悄的革命
迫擊炮,本來是步兵支援武器。近幾十年來,由於中口徑、大口徑迫擊炮的發展,它已經可以起到部分榴彈炮的功能。加上迫擊炮結構簡單,攜行方便,中小口徑的迫擊炮發展極為迅速。不過,中口徑迫擊炮的機動已不能靠肩背人扛,需要牽引或車載。於是,一批車載式的中口徑自行迫擊炮應運而生。也許是自行迫擊炮的結構相對較簡單,造價較低廉,這些年來,各國研製的自行迫擊炮不下10餘種,掀起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里列舉幾種有代表性的自行迫擊炮,以口徑120毫米的為主流。從結構類型上看,有履帶式的、輪式的,有炮塔式的、後開式的,有單管的、雙管的等,呈現出蓬蓬勃勃的發展勢頭。這里僅介紹幾種近年來新研製的自行迫擊炮。
自行反坦克炮——退居一隅
在二戰期間,自行反坦克炮(坦克殲擊車)是自行火炮的主流。二戰後至今,自行反坦克炮已經風光不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各種反坦克武器及主戰坦克發展迅速,而對支援火力的需求,又使自行榴彈炮迅猛發展。兩方面作用的結果,使自行反坦克炮已經退居一隅。但是,一些國家仍然在發展一些以反坦克作戰為主的自行反坦克炮,如:奧地利的SK105、德國的「美洲豹」、瑞典的IKV91、義大利的「半人馬座」、南非的「大山貓」以及中國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等。
㈤ 大炮地發展史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已使用一種拋射武器——礮。至遲10世紀火葯用於軍事後,礮便用來拋射火葯包、火葯彈。在12世紀30年代,宋代出現了以巨竹為筒的管形噴射火器——火槍;13世紀50年代,又出現了竹製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這種身管射擊火器的出現,對近代火炮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
滑膛火炮的產生和發展 至遲在元代,中國已經製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銃。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元代至順三年(1332)製造的青銅鑄炮,重6.94千克,長35.3厘米,炮口直徑105毫米,炮身上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 綏邊討寇軍 第叄佰號馬山」等銘文。炮的尾部有兩個方孔,可裝耳軸。中國明朝政府設有「兵仗」、「軍器」二局,分造火器,僅在正德到嘉靖年間(1506~1566)製造的火炮就達數十種。「虎蹲炮」用鐵爪限制後坐,射擊時後坐不過五寸(約15.55厘米),能裝小鉛彈百個以上。「攻戎炮」裝在車上發射,便於騾馬挽曳,用鐵錨限制後坐。「無敵大將軍炮」重千斤(約596.82千克),裝在車上,能裝鐵子500個,擊寬二十餘丈(約62.2米)。「毒火飛炮」、 「飛摧炸炮」能發射爆炸彈。這種炮彈為鐵鑄空心體,內裝火葯及其他葯劑,並裝有將葯線安放在竹管內的引信。發射時將彈丸裝入炮管,先點燃引信,後點燃炮管內發射葯,彈丸到達目標後爆炸。
中國的火葯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14世紀上半葉,歐洲開始製造出發射石彈的火炮。16世紀前期,義大利數學家N.F.塔爾塔利亞發現炮彈在真空中以45°射角發射時射程最大的規律,為炮兵學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16世紀中葉,歐洲出現了口徑較小的青銅長管炮和熟鐵鍛成的長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種大口徑短管炮)。還採用了前車,便於快速行動和通過起伏地。16世紀末,出現了將子彈或金屬碎片裝在鐵筒內製成的霰彈,用於殺傷人馬。1600年前後,一些國家開始用葯包式發射葯,提高了發射速度和射擊精度。17世紀,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彈道拋物線理論和英國物理學家I.牛頓對空氣阻力的研究,推動了火炮的發展。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位期間(1611~1632),採取減輕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標准化的辦法,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1697年,歐洲用裝滿火葯的管子代替點火孔內的散裝火葯,簡化了瞄準和裝填過程。17世紀末,歐洲大多數國家使用了榴彈炮。
18世紀中葉,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國炮兵總監 J.-B.V.de格里博弗爾曾致力於提高火炮的機動性和推動火炮的標准化。英、法等國經多次試驗,統一了火炮口徑,使火炮各部分的金屬重量比例更為恰當;還出現了用來測定炮彈初速的彈道擺。19世紀初,英國採用了榴霰彈,並用空炸引信保證榴霰彈適時爆炸,提高了火炮威力。
http://ke..com/view/115447.html?wtp=tt
㈥ 火炮的發展歷史
火炮的鼻祖
「兩軍相遇,弓弩爭先」,弩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使戰場上的攻守與拼殺陡增
幾分慘烈。古代與弓弩共領風騷的,還有一種被稱為炮的「遠程」射擊武器。這種
炮就是拋石機,從作戰形式上看,它完全可以被認作是火炮的鼻祖,曾被稱作「軍
中第一攻擊利器」。
相傳拋石機發明於我國周代,當時叫做「拋車」。春秋時期,拋石機已經被應
用於戰事。據《范蠢兵法》記載,當時用拋石機可將重達6 千克的石頭拋至100 多
米的距離——這比徒手拋扔石塊遠多了。
拋石機的原理非常簡單,它實際上是一種依靠物體張力(如竹、木板彎曲時產
生的力)拋射彈丸的大型投射器。典型的靠扭力發射的拋石機由三部分構成。地上
的堅固沉重的長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彈射桿,頂上裝有橫梁的兩根結實的柱子。
彈射桿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里,繩索綁在長方形框架的兩端,正
好位於支撐架下面的位置。平時繩索使彈射桿緊緊頂牢支撐架上的橫梁。彈射桿的
頂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狀,有時在彈射桿的頂端裝一皮彈袋。彈射時,先用絞盤將
彈射桿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岩石或其它種類的彈體。
當用扳機裝置松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桿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復到垂直位置,並與橫梁
撞擊,用慣性將彈體以弧形軌道彈向目標。
拋石機在古代是一種攻守城池的有力武器,用它可拋擲大塊石頭,砸壞敵方城
牆和兵器;而越過城牆進入城內的石彈,可殺傷守城的敵兵,具有相當的威力。這
種拋石機除了拋擲石塊外,還可以拋擲圓木、金屬等其它重物,或用繩、棉線等蘸
上油料裹在石頭上,點燃後發向敵營,燒殺敵人。在火器出現後,拋石機並沒有立
即從戰爭舞台上消失,人們還利用它「力氣」大的特長,用來拋射燃燒彈、毒葯彈
和爆炸彈。
衡量拋石機的作戰性能主要有兩點:一是拋物重量;二是拋射距離。拋石機的
射程一般在50至300 步之間,石彈重量由數斤至上百斤不等。拽炮人數可根據目標
遠近增減,普通拋石機需用40人,大型拋石機需用200 人至300 人拉拽,一次可將
重達200 至300 斤的石彈射到300 步之外,使對方「諜碎樓坍」,威力極大。
拋石機在當時所起的作用,實際上與後來的火炮相近。
原始炮車
拋石機發明伊始,即成為軍隊中的重要攻、守城兵器,在頻繁的戰爭中發揮著
重要的作用。但早期的拋石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它必須在敵人陣地前埋設,操作
人員在敵人的弓箭射程內施工,容易導致傷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種帶輪子的
拋石機應運而生。公元200 年,曹操討伐袁紹時,在拋石機的下面裝了四個輪子,
叫霹靂車,亦叫做發石車。這種發石車可以在作坊里製成,不需臨陣架設。
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曹操率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內)迎擊袁紹軍隊
的進攻,史稱官渡之戰。當時,袁紹率十餘萬步卒和騎兵攻佔黎陽後,連中曹操用
兵之計,痛失顏良、文丑兩員大將。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於是變分兵進擊為
結營緊逼,企圖以優勢兵力迫使曹軍決戰。袁軍兵至官渡,依託沙丘修築工事,東
西計有數十里之長,形成了與曹軍對峙之勢。為了削弱曹軍的力量,袁軍在其營中
修築土山,造高櫓,以眾多的弓奇手居高臨下,在櫓的防護下向曹營發射箭矢,使
曹軍在一段時間內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為了穩定防禦態勢,打破袁軍的遠戰優勢,
曹操集中了一批能工巧匠,造出了裝有輪子的拋石機——霹靂車,並且利用夜色的
掩護和有利的氣象條件,突然在袁軍營壘前展開。頓時,無數石彈飛人袁營,堅固
的高櫓被砸了個稀巴爛,大量弓弩手中彈喪命,小土山成了打擊的大目標,袁軍的
堅固工事損失慘重。霹靂車為官渡之戰中曹軍的勝利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官渡之戰以後的千餘年裡,歷次攻守城之戰幾乎都有發石車的身影。唐朝武
德4 年(公元621 年),李世民在東定中原戰爭中率軍攻打東都宮城時,使用了發
石車,拋射30千克重的石頭可達200 步。公元645 年,在第一次東征作戰中,唐軍
連續12天用發石車、撞車,晝夜猛攻遼東城,給守敵造成了重大傷亡。公元757 年,
史思明攻打太原城,守將李光弼製造了用200 人挽索發射的巨型發石車,向城外大
量拋射石彈,這些石彈鋪天蓋地般向圍城的守軍襲來,每發石彈能傷數十人,打得
敵兵難以招架,最後只得收兵回營。公元1234年,元軍攻打汴梁,架發石車數百隻,
晝夜發射,所發射的石彈幾乎填平了北宋的護城河。公元 1283 年正月,元軍在進
攻南宋的關鍵一仗中,先對樊城發起總攻,先以熟悉水性的士兵潛人水中沉木斷索,
燒毀浮橋,切斷其與襄城的聯系。接著兵分多路,並配以威力大、射程遠的新式發
石車,水陸夾攻樊城。北面戰艦直趨城下;西南面元軍先頭部隊撕破一個缺口,攻
人城內;東北方向元軍主力冒死強攻,終於破城而人。樊城陷落,襄陽如齒失唇。
元軍在加緊圍攻的同時,間以喊話招降,而且以發石車不斷轟擊城樓。2 月,南宋
主將呂文煥見突圍無望,又懾於元軍壓力,終以城降。此戰突破了南宋戰略防禦體
系,為元軍長驅直人南宋腹地打開了通道。
縱觀拋石機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拋石機拋物重量輕,毀傷能力有限,
在戰場上只能擊斃士兵,破壞戰車等。發石車還可用做攻城武器。自從火葯發明以
後,發石車還可用來發射「火葯彈」等燃物,因而成為縱火兵器。隨著火箭、火銃
的出現,發石車便退出了歷史舞台。
連發技術的萌芽
發石車的效率較低,作戰時往往貽誤戰機,而且拋射時投人人力較多,操作不
便。為適應作戰的需要,人們曾設想將它改進成連續拋射的兵器。三國時期,魏國
有一個名叫馬鈞的機械發明家,曾試驗利用車輪不斷轉動的原理,製成了轉輪式拋
石機,稱做「車輪炮」,能將石頭連續拋射出去,加大了發射頻率,提高了發石車
的殺傷破壞威力。
據史料記載,馬鈞是個肯鑽研的人,他曾創制過許多機械工具,如織綾機、翻
車(即後來的龍骨水車)、指南車等。在一次戰斗結束後,他看到繳獲蜀軍的戰利
品中,有許多據說是諸葛亮組織工匠製造的連弩。他認真而仔細地研究了這些連弩
的機械部分,很受啟發,認為這種弩機威力還可以提高好多倍。於是,他苦心鑽研
試驗,終於製成了一種用於攻城的車輪炮。
據有關資料記載,馬鈞在實踐中能針對舊拋石機不能連續拋射的缺點,進行大
膽的革新,採用旋轉車輪這種方法,使裝載著的數十塊大石頭連續飛拋出去,攻擊
敵城,這樣拋出的石頭能拋至數百步遠。由此可見,這種車輪炮構思相當巧妙,結
構也有其獨特之處。在古代能有此設想和實踐,實屬難能可貴。
明代茅元儀所著的《武備志》中對馬鈞的車輪炮作了這樣的說明:「每輪輻條
十八根,長一尺四寸。每條左右傍銃二桿。銃內裝火葯鉛子_一騾馱架二輪。以皮
條護鐵呂以固葯子,連木架重二百餘斤。三軍附之。如臨敵,將架置地,先取一輪
安在柱上,隨其高低轉打。二軍可執七十二人之器也。」
從這里可以看出,這種車輪炮的威力相當大,效能比單個拋石機提高幾十倍,
並採用騾馱,運送轉移方便靈活。它的結構設計也很合理,安裝了轉柱,便於車輪
轉動,一架車輪上可裝36發石彈,一騾馱兩輪,就有力發石彈炮。兩個射手可以連
續操作發射這么多石彈,其聲勢和威力可謂大矣!
車輪炮的出現,可以說是射擊兵器由單發到連發的最早嘗試和探索,這為火炮
向連動式發展提供了早期准備。
㈦ 火炮有哪些歷史
早在年,中國的元朝就在部隊中裝備了最早的金屬身管火炮:青銅火銃(口徑105毫米,滑膛前裝式火炮)。不過據新華網哈爾濱2006年8月5日電訊(記者呼濤),經有關專家學者研究認定,內蒙古新發現的元代火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中國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銅火銃,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這件火銃發現於1987年7月,1998年10月入藏蒙元文化博物館,並於2004年經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在蒙古發現的大德二年炮古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部歷代戰爭和戰略研究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有關學者共同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為銅質鑄造,銃形為碗口銃,全長34.7厘米。銃身豎刻兩行八思巴字銘文表明其製造於「大德二年」,即1298年。在以往發現的元代銅銃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實物是藏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1332年)碗口銃。(《文物》雜志1962年第3期)此次新發現的內蒙古銅口銃,比至順三年銃早了34年,成為一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在春秋時期,中國已使用一種叫礮的拋射武器。至遲10世紀火葯用於軍事後,礮便用來拋射火葯包、火葯彈。至遲在元代,中國已經製造出最古老的火炮,即火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14世紀上半葉,歐洲開始製造出發射石彈的火炮。
為了提高炮兵火力的適應性,現代火炮除配有普通榴彈、破甲彈、穿甲彈、照明彈和煙幕彈外,還配有各種遠程榴彈、反坦克布雷彈、反坦克子母彈、末段制導炮彈以及化學炮彈、核彈(見核武器)等,使火炮能壓制和摧毀從幾百米到幾萬米距離內的多種目標。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公(袁可立)命將設伏,乘風縱火芻茭,糗糧盡歸一炬。奴忿甚,於秋杪載火炮,分兵二道以圖報復。」
在火葯武器真正派上用場之前,曾經過數個世紀的實驗。發展火葯的最大難題,就是燃點快、質量均勻和威力強大,此外,設計出合適的火炮也非易事,倘若設計不當即無法開火。由於受到早期的製造技術所困,施放火炮者所面臨的危險程度,其實與炮擊目標物所差無幾。例如在1460年時,蘇格蘭國王約翰二世就是在燃點火炮時,因為火炮發生爆炸死於非命。
到了15世紀中期,火炮與火葯的技術已經達到高峰,躍升為重要的武器。最明顯的例子,是在1453年時,君士坦丁堡的城牆,被攻城巨炮所發射的大石炮彈所轟毀。雖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為小城門被轟開所致,但其實可歸因於炮轟讓突擊成為可能的因素。
中古時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時炮轟城牆以及在戰場上向大批的敵軍開火之用。它們可以精準地轟毀在城堡裡面建築物的垂直外牆,因此人們便發展出傾斜低矮的外牆取替高聳垂直的火炮外牆。在這段時期里,火炮在戰場上的作用有限,因為當時的火炮仍非常笨重,在作戰時,很難移到新的位置上開火。
火炮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集中、突然、連續地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火力突擊。主要用於支援、掩護步兵和裝甲兵的戰斗行動,並與其他兵種、軍種協同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斗。炮兵在歷史上有「戰爭之神」的稱號。
火炮自問世以來,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多種具有不同特點和不同用途的火炮體系,成為戰爭中火力作戰的重要手段,大量地裝備了世界各國陸、海、空三軍。
在現代立體化戰爭中,火力仍然是戰鬥力的核心。火炮作為戰場上的活力骨幹,以其火力強、靈活可靠、經濟性和通用性好等優點,已成為戰斗行動的主要內容和左右戰場形勢的重要因素。火炮既可摧毀地面各種目標,也可以擊毀空中的飛機和海上的艦艇。因此,作為提供進攻和防禦活力的基本手段,火炮在常規兵器中佔有鞏固的地位。
火炮的發展受到社會經濟能力和科學技水平的制約,同時也受到軍事戰略和戰術思想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的飛快進步,特別是微電子、計算機、光電子和新材料等技術的發展,是火炮在設計、製造和使用方面有了一系列變化,大大加快了火炮更新換代的步伐。現代火炮早已不是單純的機械裝置,而是與先進的偵察、指揮、通信、運載手段以及高性能彈葯結合在一起的完整的武器系統。
因此,從不斷發展的戰略、威力、反應速度和機動能力在內的綜合性能,是火炮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高新科學技術在兵器領域的應用,引起火炮技術的總大變革。液體發射葯火炮、機器人火炮、電磁炮、電熱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新理論火炮的出現,將揭開火炮發展世上的新篇章。火炮的種類
人們通常依據用途、彈道特性、運動方式和炮膛構造來劃分火炮的種類。
按照用途,火炮可分為地面壓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炮、艦炮和海岸炮。地面壓制火炮包括加農炮、榴彈炮、加農榴彈炮和迫擊炮。有些國家把火箭炮也算作地面壓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包括反坦克炮和無坐力炮。
按照彈道特性,火炮可分為加農炮、榴彈炮和迫擊炮3種。
按火炮的運動方式,地面壓制火炮、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可分為自行火炮、牽引火炮。
按火炮的炮膛構造,除火箭炮外,反坦克火炮、迫擊炮、坦克炮可分為線膛炮和滑膛炮,其他各種火炮都是線膛炮。
㈧ 煙花爆竹的發展歷史
煙花爆竹源於火葯,我國是火葯的故鄉,火葯是我國古代文明之佐證。早在一千三專百多年前,著屬名醫學家孫思邈,就在"丹經"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火葯的成分和性質。十四世紀才由印度、阿拉伯輾轉傳至歐洲,至此,西方人始知有火葯之物。
隋唐之際,火葯發展成為供娛樂用的焰火。焰火,也叫煙火、煙花。隋煬帝有詩雲:「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宋朝的「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已具相當規模。每逢元宵佳節,達官巨賈競相比美。從掌燈後不久直至更殘漏盡。詞人辛棄疾曾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詞句,便是對它生動而形象的描寫。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煙火、禮花已形成一門學科。它不再僅僅為節日助興,而且,廣泛用於國防和國民經濟之中,如:照明彈、曳光彈、煙幕彈、燃燒彈、教練一模仿彈,目標指示彈等。
㈨ 火炮的發展
火炮發展簡史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已使用一種拋射機。公元10世紀火葯開始用於軍事後,這種拋石機便用來拋射火葯包、火葯彈。宋代在12世紀30年代,出現了以巨竹為筒的管形噴射火器——火槍;13世紀50年代,又出現了竹製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這種身管射擊火器的出現,對近代火炮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
至遲在元代,中國已經製造了最古老的火炮——火銃。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元代至順三年(1332)製造的青銅鑄炮,重6.94公斤,長35.3厘米,炮口直徑105毫米,炮身上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綏追討寇軍第叄佰號馬山」等銘文。炮的尾部有兩個方孔,可裝耳軸。中國明朝政府設有「兵仗」、「軍器」二局,分造火器,僅在正德到嘉靖年間(1506~1566)製造的火炮就有數十種。「虎蹲炮」用鐵爪限制後坐,射擊時後坐不過五寸,能裝小鉛彈百個以上。「攻戎炮」裝在車上發射,便於騾馬挽曳,用鐵錨限制後坐。「無敵大將軍炮」重千斤,裝在車上,能裝鐵子500個,擊寬二十餘丈,「毒火飛炮」、「飛摧炸炮」能發射爆炸彈。這種炮彈為鐵鑄空心體,內裝火葯及其他葯劑,並裝有將葯線安放在竹管內的引信。發射時將彈丸裝入炮管,先點燃引信,後點燃炮管內發射葯,彈九到達目標後爆炸。
中國的火葯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14世紀上半葉,歐洲開始製造出發射石彈的火炮。16世紀前期,義大利人N.塔爾塔利亞發現炮彈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發射時射程最大的規律,為炮兵學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16肚紀中葉,歐洲出現了口徑較小的青銅長管炮和熟鐵鍛成的長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種大口徑短管炮)。還採用了前車,便於快速行動和通過起伏地。16世紀末,出現了將子彈或金屬碎片裝在鐵筒內製成的霰彈,用於殺傷人馬。1600年前後,一些國家開始用葯包式發射葯,提高了發射速度和射擊精度。17世紀,伽利略的彈道拋物線理論和牛頓對空氣阻力的研究,推動了火炮的發展。瑞典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間(1611~1632),採取減輕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標准化的辦法,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1697年,歐洲用裝滿火葯的管子代替點火孔內的散裝火葯,簡化了瞄準和裝填過程。17肚紀末,歐洲大多數國家使用了榴彈炮。
18世紀中葉,普魯士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國炮兵總監J.B。v.格里博沃爾曾致力於提高火炮的機動性和推動火炮的標准化。英法等國經多次試驗,統一了火炮口徑,使火炮各部分的金屬重量比例更為恰當:還出現了用來測定炮彈初速的彈道擺。19世紀初,英國採用了榴霰彈,並用空炸引信保證榴霰彈適時爆炸,提高了火炮威力。
從火炮出現到19世紀中葉以前,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裝炮,發射實心球彈,部分火炮發射球形爆炸彈、霰彈和溜霰彈。最初的線膛炮是直膛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前裝彈丸方便。這種火炮發射速度慢,射擊精度低,射程近。為了增大火炮射程,19紀初歐洲各國進行了線膛炮的試驗。1846年,義大利G.卡瓦利少校製成了螺旋線膛炮,發射錐頭柱體長形爆炸彈。螺旋膛線使彈丸旋轉,飛行穩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擊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線膛炮出現的同時,炮閂得到了改善,火炮實現了後裝,發射速度明顯提高。
線膛炮的採用是火炮結構上的一次重大變革,直到現在,線膛炮身還被廣泛而有效地使用。滑膛炮身則為迫擊炮等繼續使用。
反後坐裝置的創制19世紀末葉前,炮身通過耳軸與炮架相連接,這種火炮的炮架稱為剛憐炮架。剛性炮架在火炮發射時受力大,火炮笨重,機動性差,發射時破壞瞄準,發射速度慢,威力提高受到限制。19世紀末期出現了反後坐裝置,炮身通過它與炮架相連接,這種火炮的炮架稱為彈性炮架。1897年,法國製造了裝有反後坐裝置(水壓氣體式駐退復進譏)的75毫米野炮,後為各國所仿效。彈性炮架火炮發時時,因反後坐裝置的緩沖,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為減小,火炮重量得以減輕,發射時火炮不致移位,發射速度得到提高。彈性炮架的採用緩和了增大火炮威力與提高機動性的矛盾,火炮結構趨於完善,是火炮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19紀末期,相繼採用纏絲炮身、筒緊炮身、強度較高的炮鋼和無煙火葯,提高了火炮性能。採用猛炸葯和復合引信,增大彈丸重量,提高了榴彈的破片殺傷力。20世紀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為6500米,105毫米榴彈炮射程為6000米,150毫米榴彈炮射程為7000米,150毫米加農炮射程為10000米,火炮還廣泛採用了周視瞄準鏡、測角器和引信裝定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對隱蔽目標和機槍陣地射擊,廣泛使用了迫擊炮和小口徑平射炮。為了對付空中目標,廣泛使用高射炮。飛機上開始裝設航空炮。隨著坦克的使用,出現坦克炮。機械牽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的出現,對提高炮兵的機動性有重要的影響。騾馬挽曳火炮仍被大量使用。當時交戰國除大量使用中小口徑火炮外,還重視大口徑遠射程火炮的發展。一般採用的有203~280毫米榴彈炮和220~240毫米加農炮。法國1917年式220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達22公里。德國1912年製成的420毫米榴彈炮,炮彈重1200公斤,最大射程9300米。各國還採用過在鐵道上運動和發射的鐵道炮。
20世紀30年代,火炮性能進一步改善。通過改進彈葯、增大射角、加長身管等途徑增大了射程。輕榴彈炮射程增大到12公里左右,重榴彈炮增大到15公里左右,150毫米加農炮增大到20~25公里。改善炮閂和裝填機構的性能,提高了發射速度。採用開架式大架,普遍實行機械牽引,減輕火炮重量,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由於火炮威力增大,採用自緊炮身和活動身管炮身,以解決炮身強度不夠和壽命短的問題。高射炮提高了初速和射高,改善了時間引信,反坦克炮的口徑和直射距離不斷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飛機提高了飛行高度,出現了大口徑高射炮、近炸引信和包括炮瞄雷達在內的火控系統。由於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成了軍隊的主要威脅,出現了無後坐炮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
正當西方國家火炮技術得到迅速發展時,西方國家火炮製造上的先進技術也開始傳播到中國。在中國明代時期,火炮發展的規模和作戰效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明以前的火炮多為前裝炮,這種炮身管短,口徑和彈葯沒有嚴格的標准,射程較近;發射和裝填速度都較慢,命中率低,威力小。明代開始換成了後裝炮,並且出現了巨型火炮,部分火炮安裝了炮架,能裝在特製的炮車上轉戰疆場,有些炮甚至已裝備了較為完善的瞄準裝置。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部分炮彈由實心彈刃發展為爆炸彈,炮彈彈種也呈現多樣化,發煙彈、毒氣彈、燃燒彈和爆炸彈等在作戰中相繼使用。經過改進後,加長了火炮炮管,增大了射程,加快了射速,火炮的威力和機動性能都明顯提高。明朝時期,明軍在加緊製造大炮的同時,也從西方開始購進火炮。明天啟三年(1623年)購買了26門火炮。因明廷官員稱荷蘭人為紅夷,又在聯系購買時誤認為是荷蘭人製造的,故而將西洋炮稱為紅夷炮。其實這26門火炮是英國在16世紀後期經過火炮改造和統一炮製後的一種早期加農火炮。該炮口徑為80~130毫米左右,有準星、照門,便於瞄準,中部增設了炮耳,架炮時可以保持炮身的平穩,高速射擊角度,控制火炮的射程,是當初威力最大的火炮。另外一種名為佛朗機炮的洋炮也是明軍在與侵犯廣東的葡萄牙人作戰時繳獲的。葡萄牙的佛朗機同當時明軍裝備的火炮相比,在結構和性能上更有優越性。佛朗機都安裝有照門和準星等瞄準裝具,因而提高了命中率。佛朗機的後部一般安有炮耳,以便將炮安置在架座上,轉動炮耳,可以調整火炮的俯射角,控制射程,並藉以提高命中率。而在此之前,中國古代早期的火炮通常不帶瞄準裝置。到從歐洲引進佛朗機後,才開始安裝瞄準具,從而使火炮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明朝時期,僅大型火炮就有天字炮、攻戒炮,葉公神銃、千子雷炮、百子連珠炮、紅夷炮、虎蹲炮、神飛炮、佛朗機炮等,數量多達幾十種。
到了清朝,火炮裝備經歷了由古炮到洋炮的變化。特別是洋務運動,使中國得以引進和生產了相當數量的洋炮,完成了向洋炮的轉變。中國火炮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從線膛炮到專用火炮的發展
19世紀開始,隨著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火炮迅速發展起來。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線膛炮的採用以及迫擊炮、自行火炮等專用火炮的產生。
從火炮出現到19世紀中葉以前,火炮一般是滑膛前裝炮,發射實心球彈,部分火炮發射球形爆炸群、霰彈和溜霰彈。最初的線膛炮是直膛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前裝彈丸方便。這種火炮發射速度慢,射擊精度低,射程近。為了增大火炮射程,19世紀初歐洲名國進行了線膛炮的試驗。1846年,義大利G·卡瓦利少校製成了螺旋線膛炮,發射錐頭柱體長形爆炸彈。螺旋膛線使彈丸旋轉,飛行穩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擊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線膛炮出現的同時,炮閂得到了改善,火炮實現了後裝,發射速度明顯提高。
在火炮的發展史,線膛炮的採用是火炮結構上的一次重大變革,直到現在,線膛炮身還被廣泛而有效地使用。滑膛炮身則為迫擊炮等繼續使用。
19世紀末葉前,炮身通過耳軸與炮架相連接,這種火炮的炮架稱為剛性炮架。剛性炮架在火炮發射時受力大,火炮笨重,機動性差,發射時破壞瞄準,發射速度慢,威力提高受到限制。19世紀末期出現了反後坐裝置,炮身通過它與炮架相連接,這種火炮的炮架稱為彈性炮架。1897年,法國製造了裝有反後坐裝置(水壓氣體式駐退復進機)的75毫米野炮,後為各國所仿效。彈性炮架火炮發射時,因反後坐裝置的緩沖,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為減小,火炮重量得以減輕,發射時火炮不致移位,發射速度得到提高。彈性炮架的採用緩和了增大火炮威力與提高機動性的矛盾,火炮結構趨於完善,是火炮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19世紀末期,相繼採用纏絲炮身、筒緊炮身、強度較高的炮鋼和無煙火葯,提高了火炮性能。採用猛炸葯和復合引信,增大彈丸重量,提高了榴彈的破片殺傷力。20世紀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為6500米,105毫米榴彈炮射程為6000米,150毫米榴彈炮射程為7000米,150毫米加農炮射程為10000米,火炮還廣泛採用了周視瞄準鏡、測角器和引信裝定機。
20世紀初,隨著一代又一代專家的研製,火炮的品種逐步增加,出現了專用火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對隱蔽目標和機槍陣地射擊,廣泛使用了迫擊炮和小口徑平射炮。為了對付空中目標,廣泛使用了高射炮。飛機上開始裝設航空炮。隨著坦克的使用,出現坦克炮。機械牽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的出現,對提高炮兵的機動性有重要的影響。騾馬挽曳火炮仍被大量使用。當時交戰國除大量使用中小口徑火炮外,還重視大口徑遠射程火炮的發展。一般採用的有203~280毫米榴彈炮和220~240毫米加農炮。法國1917年式220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達22公里。德國1912年製成的420毫米榴彈炮,炮彈重1200公斤,最大射程9300米。各國還採用過鐵道上運動和發射的鐵道炮。
20世紀30年代,火炮性能進一步改善。通過改進彈葯、增大射角、加長身管等途徑增大了射程。輕榴彈炮射程增大到12公里左右,重榴彈炮增大到15公里左右,150毫米加農炮增大到20~25公里。改善炮閂和裝填機構的性能,提高了發射速度。採用開架式大架,普遍實行機械牽引,減輕火炮重量,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由於火炮威力增大,採用自緊炮身和活動身管炮身,以解決炮身強度不夠和壽命短的問題。高射炮提高了初速和射高,改善了時間引信。反坦克炮的口徑和直射距離不斷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飛機提高了飛行高度,出現了大口徑高射炮、近炸引信和包括炮瞄雷達在內的火控系統。由於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成了軍隊的主要威脅,出現了無後坐炮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工藝的改進,火炮在射程、射速、威力和機動性各方面都有明顯提高。被譽為「戰爭之神」的火炮進入了一個更為輝煌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