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03 07:40:21

『壹』 社會主義在中國建設歷史意義

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共產黨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政權後,進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和平的社會主義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對個體農業、個體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徹底的變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所謂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從這個時候開始算起。

社會主義制度有著無比的優越性 ,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現實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第一,社會主義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人民群眾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

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人士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和他們的民主權利。

第二,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發展生產

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從而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第三,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不斷擴大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避免兩極分化。

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對內剝削、對外掠奪的基礎上,並用低價商品摧毀弱小國家的民族企業,用堅船利炮把它們變為自己的附屬,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實行不等價交換。而我們的社會主義,主要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通過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當然,由於社會主義目前還處於實踐階段,我們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上述認識,還是十分傳統的,是不全面的、膚淺的。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對其優越性必將會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要想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正視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必須基於以下前提:

1、由於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因此,對其優越性的理解我們不可能是「先知先覺」,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描述,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體驗、去總結。

2、衡量和比較哪一個社會制度優越,決不能離開具體國家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片面地從現有的經濟發展程度來看,而應當主要看它是不是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產關系是否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會主義的實踐證明,這些方面是資本主義制度遠遠無法比擬的。雖然目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會主義國家要高,這是由於社會歷史條件、各自發展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造成的,決不是有的人所說的是由於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所決定的。

3、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相比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暫,還處於實踐和發展的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社會主義制度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歷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幾十年的歷史。所以,相比資本主義來說,社會主義的發展目前還不完善,還不充分,還處於初級階段,其應有的優越性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我們不能拿擁有幾百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來比擬和衡量只有幾十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

4、馬克思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新社會制度代替舊社會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種社會制度,從來不會是歷史的瞬間,它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鄧小平同志說,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我們要充分估計到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只要基於上述前提,我們對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誤乃至挫折就會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及其優越性就不會產生信仰危機

『貳』 簡述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論證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規律中對未來社會主義的基本輪廓即什麼是社會主義作過科學的預測。關於這方面的基本思想包括:未來共產主義的發展階段,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和未來新社會的本質等。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發展將經歷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社會主義社會。馬克思和恩格斯預見的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具有以下重要特徵: (一)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為物質前提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未來社會主義「是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的」,「因為如果沒有這種發展,那就只會有貧窮、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須重新開始爭奪必需品的斗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①他們還認為,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將得到巨大的發展,因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已被打破。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為社會成員過上富足的生活提供了物質保證。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由社會佔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可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這里的私有制是指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資本家私人佔有制。他們還用「財產公有」或「財產共有」等提法來表達生產資料公有制,他們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區別。 (三)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社會的分配方式取決於社會的生產方式。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因為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所以相應地在消費資料的分配上必然實行按勞分配。他們認為,按勞分配原則是對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的按資分配原則的否定。但是按勞分配從未來共產主義發展的眼光來看還是有局限的。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實現了社會財富充分涌流,人們思想境界極大提高,這時社會將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四)社會主義社會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由於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社會直接佔有,這就消除了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從而可以做到有組織地進行社會生產,克服了資本主義生產無政府狀態的弊病。由於私人勞動直接成為社會勞動的組成部分,不需要通過中間環節,因此,社會主義社會商品和貨幣退出經濟生活。 (五)社會主義的國家開始消亡。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專政是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第一階段過渡時期的國家。由於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了階級和階級差別,因此,作為階級專政工具的國家開始消亡。原來意義上的國家職能發生了根本變化,即「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② (六)社會主義社會人們將獲得自由和全面的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許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是由於社會片面發展而造成了人的畸型發展,即在社會物質財富日益增長的同時,人的自身價值在不斷貶值。社會主義社會由於實行生產資料社會佔有,社會生產力有了極大發展,消滅了階級和階級差別,消除了奴隸般的社會分工,因而社會成員可以得到自由和全面的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未來社會主義特徵的論述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的特點需要我們加以把握。第一,他們對未來社會主義特徵的論述是一種科學預測,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中來論述社會主義社會的。由於這些論述是依據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而不像空想社會主義者那樣從自己頭腦的想像中來描繪社會主義社會。因而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預見是一種科學預測。當然,這種預測也要接受實踐檢驗。第二,他們設想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形態。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特徵的概括是一種理論抽象,是對根本區別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社會內在屬性的理論概括。因而舍棄了各種具體條件和因素。從我們今天的目光看來,這是一個成熟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 列寧曾高度評價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的科學預測。認為這種預測決不是烏托邦的空想。因為「馬克思的全部理論,就是運用最徹底、最完整、最周密、內容最豐富的發展論去考察現代資本主義。自然,他也要運用這個理論去考察資本主義即將到來的崩潰和未來共產主義的未來的發展。」③列寧深刻地指出,「馬克思絲毫不想製造烏托邦,不想憑空猜測無法知道的事情。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的問題,正像一個自然科學家已經知道某一新的生物變種是怎樣產生以及朝著哪個方向演變才提出該生物變種和發展問題一樣。」④1899年列寧在同俄國社會民主黨人論戰時也涉及到對未來社會主義的本質的探索。列寧當時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把土地、工廠等等即全部生產資料變為全社會財產,取消資本主義生產,代之以按照總的計劃進行有利於社會全體成員的生產。」⑤十月革命勝利後,在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由於這種實踐還不充分,列寧對社會主義特徵的探索仍然持謹慎的態度。1918年在俄共(布)七大會上布哈林提出應該在黨綱中詳細論述社會主義特徵。列寧反對這么做。列寧認為,現在社會主義實踐還不充分,只有未來的建設者才能具體描述未來是什麼樣子。今天我們所能知道的只是社會主義一些基本原則,如公有制、按勞分配和人民政權,等等。列寧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並認為,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最重要的特徵。列寧贊成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共產主義發展兩階段論。同時結合俄國實際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本身將經歷若干個階段的思想。他曾經使用過「發達的社會主義」,「完全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完備形式」和「初級形式的社會主義」,等等。 毛澤東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對什麼是社會主義也提出過寶貴的見解。毛澤東在1959年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本身可能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建設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要比建設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可能需要的時間更長。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毛澤東是第一個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作出明確闡述的思想家。他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⑥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最根本特徵是生產資料公有制,上層建築的特徵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指導。1962年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重要思想。他指出,「社會主義建設,從我們全黨來說,知識都非常不夠。我們應當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逐步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由於黨內「左」的思想逐步發展並最終占據統治地位,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因此中斷。他曾經提出的許多涉及到什麼是社會主義的寶貴思想也因此陷入了迷誤。 二、鄧小平理論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深刻揭示 1980 年鄧小平首次論及社會主義本質問題。他指出,社會主義是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我們在實踐中搞不好,理論上不能正確理解,不能採取正確的政策(包括體制),那麼也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1985年他再次談到了這個問題時指出:「我們的經濟改革,概括一點說,就是對內搞活,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是活了社會主義,沒有傷害社會主義的本質。」⑦1990年鄧小平又進一步論述了社會主義本質這個問題。他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⑧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對社會主義本質問題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被寫進了黨的十四大報告,表明我們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已形成共識。 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是對以往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關於社會主義認識所作的高水平、深層次的提煉。因為這種提煉是對社會主義根本屬性作了科學的概括。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一個突出,三個統一)。 (一)突出強調了社會主義社會要發展生產力。它糾正以往離開生產力的發展一味強調生產關系變革的「左」的錯誤認識,強調了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調整、建設,都要服務於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要求。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的恢復。 (二)體現了解放生產力與發展生產力的統一。這是對以往認識的一個突破。以往認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後的任務就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保護下發展生產力。事實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以後,由於存在制度、

『叄』 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有什麼歷史意義

一、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的歷史意義:

1、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開創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新時代,蘇聯成立結束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譜寫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2、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使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史開始發生了質的飛躍。

3、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4、社會主義的發展壯大改變了世界格局和歷史進程,蘇聯的建議贏得了反法斯戰爭的勝利,中國的成立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有近100個原屬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取得了民族獨立和解放,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二、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或指實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國家,西方則稱之為 「共產國家」 。

西方學者一般認為社會主義只能用來形容經濟或社會,而不能形容國家,因此不存在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於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西方學者認為它們雖然自稱「社會主義國家」,但它們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甚至不具有社會主義性質。西方一般以北歐等高福利的發達國家為達到社會主義社會形態的國家。

中國馬列主義學者認為「社會主義國家」中的「社會主義」通常指「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按照中國的觀點,當今的社會主義國家只剩下五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古巴共和國。

『肆』 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有什麼歷史意義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意義:

『伍』 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意義

一、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中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源流

社會主義首先是作為一種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並對未來理想社會進行描繪的思想學說而存在。這種思想學說始於英人T.莫爾1516年所著的《烏托邦》。

也正是以此為起點,總書記在2013年1月5日舉行的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從提出社會主義思想到現在,差不多500年時間」。

二、在社會主義運動史中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方位

而真正的社會主義運動始於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盡管在這之前,也就是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英德先後爆發了三大工人運動,它們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5)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社會主義發展史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世界社會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生成發展始終與之緊密相連。

只有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中釐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源流,才能把握其生成發展的歷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世界社會主義的一種樣式,已經成為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只有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中釐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對於傳統社會主義、經典社會主義、當代資本主義以及其他社會主義的區別與聯系,才能把握其在戰略策略選擇和制度體制創設上的創造性、獨特性和優越性。

『陸』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歷史意義

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共產黨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政權後,進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和平的社會主義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對個體農業、個體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徹底的變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所謂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從這個時候開始算起。

社會主義制度有著無比的優越性 ,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現實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第一,社會主義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人民群眾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

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人士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和他們的民主權利。

第二,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發展生產

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從而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第三,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不斷擴大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避免兩極分化。

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對內剝削、對外掠奪的基礎上,並用低價商品摧毀弱小國家的民族企業,用堅船利炮把它們變為自己的附屬,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實行不等價交換。而我們的社會主義,主要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通過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當然,由於社會主義目前還處於實踐階段,我們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上述認識,還是十分傳統的,是不全面的、膚淺的。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對其優越性必將會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要想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正視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必須基於以下前提:

1、由於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因此,對其優越性的理解我們不可能是「先知先覺」,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描述,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體驗、去總結。

2、衡量和比較哪一個社會制度優越,決不能離開具體國家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片面地從現有的經濟發展程度來看,而應當主要看它是不是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產關系是否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會主義的實踐證明,這些方面是資本主義制度遠遠無法比擬的。雖然目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會主義國家要高,這是由於社會歷史條件、各自發展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造成的,決不是有的人所說的是由於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所決定的。

3、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相比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暫,還處於實踐和發展的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社會主義制度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歷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幾十年的歷史。所以,相比資本主義來說,社會主義的發展目前還不完善,還不充分,還處於初級階段,其應有的優越性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我們不能拿擁有幾百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來比擬和衡量只有幾十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

4、馬克思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新社會制度代替舊社會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種社會制度,從來不會是歷史的瞬間,它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鄧小平同志說,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我們要充分估計到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只要基於上述前提,我們對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誤乃至挫折就會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及其優越性就不會產生信仰危機。

『柒』 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親密合作、共同創立的理論成果。1844年8月底,他們在巴黎會晤,從此開始了他們共同戰斗的歷程。到1847年末,他們共同地或獨自地寫成了一些重要著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新的理論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工人運動,開展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活動。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共產主義者同盟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完全接受了馬克思恩格斯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並委託馬克思恩格斯完成同盟綱領的最後定稿工作。《共產黨宣言》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制定的綱領。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發表。它第一次比較全面地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之作,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在近半個世紀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經受了實踐的檢驗。馬克思恩格斯對當時各種錯誤思潮進行了批判,使科學社會主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這期間,《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法蘭西內戰》、《資本論》、《哥達綱領批判》和《反杜林論》等一系列著作的相繼問世,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理論體系。
O(∩_∩)O哈!希望可以幫到你

『捌』 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第一,社會主義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我國的所有制結版構發生了根本變化。權
到1956年,
在國民經濟中,國營經濟佔32.2%,
合作社經濟佔54.4%,公私合營經濟佔7.3%,資本主義經濟下降到0.1%,個體經濟則下降到7.1%。總之,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經濟佔92.9%,這表明,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剝削制度已被消滅,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
第二,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被消滅或正在消亡。
三大改造勝利完成帶來的社會經濟制度的根本變化,必然引起階級關系的根本變化。在建國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過程中,帝國主義勢力、官僚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已被消滅。剩下的剝削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富農階級,由於失去了賴以剝削他人的制度,也正處在消亡的過程中。工人階級已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農民已經由個體農民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
第三,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已經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生產關系更加適合生產力水平,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特別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改變了國民經濟結構,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玖』 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具有什麼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使剝削與被剝削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使中國每一位公民都成為勞動者,不勞而獲的歷史結束了,…。

閱讀全文

與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