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校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以下是整理的回答:
首先,要知道學校文化,就要先了解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它包括校園建內築設容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
而學校文化包含於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其中個體,綜上我們可以知道校園文化大部分在於文化之呈現,是校園對文化的不同表達方式,其中包括物質硬體和人文的精神文明
但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精神追溯、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由此形成了學校文化。但這其中還包含了學校專屬的特色文化歷史溯源,大到地區,小到個人。
由此可以從地區到個人追溯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到環境建設,最終達到個人成長(師生)
希望能幫到。
B. 一個學校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有何益處
可以從學校、學生、社會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C. 如何傳承校園文化,提升文化品味
一、挖掘學校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淀
任何一個學校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積淀。說到優點,說到文化積淀,有人甚至悲觀地認為沒有,實際上,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發現、沒有堅持、沒有放大。借用一句歌詞,他們缺少「一雙慧眼」。從靜態地看學校的文化生態,即文化景觀中體現的深厚的文化底蘊。現在的大多數學校少則幾十年,多則上百年的發展歷史。但不少學校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不自覺地拋棄了祖宗留下的遺存,代之以現代化的高樓,得到了高樓,失去了「傳統」和「文化」;我們也高興地看到少數學校在「創星」的過程中,努力恢復歷史遺存,找回失去的歷史,找到祖宗留給後人的積淀。有兩所學校記憶猶新,一所是鹽城的一所學校,他們在創星的過程中,建起了現代化的高樓,填埋了原來穿過學校的小河。在專家模擬評星時,有專家明確指出,你說你們學校有六十年歷史,但我們看到的是全新的學校。不妥。在高人指點下,他們新征土地,恢復了小河,重新插上了楊柳,於是,學校找回了歷史,校園有了文化,有了歷史,有了生命和靈動。另一所學校是蘇州十中。從清代蘇州織造府和皇家行宮花園,到現代的「行知樓」、「季康館」、「孝通圖書館」無不體現學校的精神文化傳承和發展,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地方。有人評價他們是「最中國」的學校。從動態上看學校的生態文化,即學校的文化活動是否有充分的選擇性、活動的多樣性。不得不說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他領導下的帕夫雷什中學,自己制定實施了「教學大綱」,全校600多名學生組成了120多個興趣小組,學生不但自由組合,而且可以任意流動,直到學生被真正的愛好吸引才停下來。現在,中國的校園社團正在興起,特別是文學社團。我想,我們以傳統優秀文化為載體的古風類社團大有可為。當然,我們的學校和老師要勇於擔當,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傳播和發展工作。
二、恰當運用優秀傳統文化環境陶冶學生
在中國古代,「文化」有「以文教化」之說。在西方,也有類似的說法。據考證,「culture」(文化)一詞初期有「栽培、耕耘、種植」之義,後來引伸出對人的性情陶冶和品德教養之義。由此可見,作為學校文化,我們不能靜態地看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什麼,更要看到我們為文化的動態生成和發展做了什麼,用流行的話說就是在「在場」或「場域」中我們應該做什麼。從本文的角度說,就是恰當運用優秀傳統文化環境陶冶學生。
梅貽琦曾說:「一地之有大學,猶一校之有教師也,學生以教師為表率,地方則以學府為表率,……(師生)所自然流露之一種風度,則始為學校環境以內少數人之所獨有者,終將以一地方所共有,而成為一種風氣;教化雲者,教在學校環境以內,而化則達於學校環境以外。」他說得多好!他提醒我們要優化學校的文化環境,以優秀文化陶治和發展學生,以優秀的學生影響社會,落實學校的社會責任。
在海德格爾那裡,「存在」有名詞與動詞之分。認為名詞與動詞的區分具有語法之外的意義,他認為「名詞和動詞代表著不同接近問題的態度和方式」,「名詞的方式傾向於把事物固定下來,是用概念的定義做出規定,並因而總是指向一個存在者,而存在者只是一個被壓癟了的存在」,而「動詞的方式,它總是以一種走向未來的行動去敞開一個總是發生著的過程,存在者如其所是的那樣生動和豐富。」在一定視角上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存在,應該有名詞和動詞的不同意蘊。從本文的視角看,用優秀傳統文化環境陶冶學生更具有動詞的傾向。所謂名校不只是校園硬體設施一流,它的校園文化環境潛移默化地發生作用的形式、內容、結果也是一流的。這啟示我們,既要有現代化的辦學條件,更要有促進學生發展的校園文化。這種文化要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必須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基礎,結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我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實現教育的功能。
三、優秀的傳統文化要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學校教育的結果、學校的文化品位最終體現在學生身上,體現在學生的發展上。學生是什麼?從一定角度看,學生是傳統與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節點。因此,他既要繼承優秀傳統,又要面向未來,創新發展。從這個視角上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只是學生成長的外部環境,更要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若干年前,哈佛大學校長伊利奧到南開大學參觀,發現南開的學生儀態風度與他校所見不同,很不一般,很感興趣,便問及個中原因。校長張伯苓領他到校門口的一面大鏡子前,為他解讀《鏡箴》:「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庄。」聽完,他恍然大悟,回國後專門介紹南開的做法。南開的《鏡箴》大多數人都看得懂,大多數人也知道要這么做,但大多數學校卻做不到。要問原因,大家心中清楚。
素養教育帶來了新理念、新實踐。我們期待「創新」、「個性」、「包容」,我們更期待優秀傳統的延續和發揚光大。以南開當年的標准,看今天的許多學校,情況如何呢?以南開標準的第一個層次為例,現在,不少中學男生頭發太長,有的發型怪異,個別學生從頭發看,男女難分;至於女生,燙發者有,染發者也不少,還有的超短的頭發比男生還酷;充滿個性的服飾難說什麼叫整齊;至於紐扣不扣的男女都有。總的說來,看到不少「中性化」的男生,也看到不少「中性化」的女生。難怪有些媒體直言:「中國男子缺少雄壯激素」。其實,這不只是雄性激素問題,其中有我們的文化傳承問題。因為淡化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教化,滋長了種種浮躁的行為,讓我們的莘莘學子在成大器的路上增加了不少障礙。我們常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個性;播種個性,收獲成功。也有人說,細節鑄就成功。其實,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先哲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關注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學校有責任、教師有責任、家長有責任、學生自己也有責任。有責任就好辦了,難的是現在有責任心的人少了。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應是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自己長抓不懈的事,必須從小事入手,從注重細節開始,除此之外,是沒有其它辦法的。
我們認為,再好的名校也要發展,再薄弱的學校也有閃光點。在學校提升辦學品位的問題上,我們要以繼承和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抓手,充分挖掘學校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淀,恰當運用優秀傳統文化環境陶冶學生,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假以時日,我想,我們的學校會有文化的,我們的辦學層次和品位會提高的。
D. 學校歷史文化節的主題徵集:例如問道歷史;悠悠古今、汲汲吾心;歷覽風雲、史策丹心等等之類的,急求啊!
窮「胸」極惡
E. 學校歷史是制度文化嗎
不是。
1、學校歷史僅僅是制度(文化)的體現;
2、制度(文化)是制度的具體條文,和制定製度的理論依據。
例如,一所民辦院校的歷史反映國家教育制度的變遷。
F. 內容反映校園生活和寧波歷史文化,規定課本劇,在已有的寧波歷史文化素材上,補充校園文化內容
建議你多去找寧波的傳說書典,藉此補充!
G. 要寫個文章,形容一個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很深的成語有哪些呢
人文薈萃、學養深厚、百年樹人、人才輩出、為人師表、萬世師表、治學嚴謹、學風濃厚、人傑地靈、甘為人梯、鴻篇巨制
H. 中國文化大學的學校歷史
梁啟超先生於民國十年(1921年)擬在天津辦一大學,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約地理學者即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往任助教。此校後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但張其昀對此知遇之恩,銘記心頭,以能繼任遺志而報知遇,因而在學校草創時命名為中國文化學院,而有此意。
於1962年籌備之初,時任教育部長的張其昀決定先辦研究所,校名曰中國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個學門: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甲)工學、(乙)農業、哲學(含教育)、文學、史學、政治、經濟、法律、地學、家政及藝術。次年五月,大學部哲學、中國文學、東方語文(內分俄文、日文、韓文三組)、英文、法文、德文、史學、地學、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及都市設計等十五個學系成立,是一所綜合大學。
增設大學部後創辦人張其昀原定名遠東大學,後因蔣中正先生認為「遠東」為歐美之地理觀點,建議改以「中國文化」為校名。文大前身為中國文化學院與中華學術院,1980年改制大學。
創辦人
張其昀(1900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著名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為中國人文地理學的開山大師,字曉峰,浙江寧波鄞縣人。1923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畢業。任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史地系主任,曾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秘書組主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教育部部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員兼主席團主席、總統府資政等職。創辦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
著有《本國地理》、《政治地理學》、《中華五千年史》等。 華岡學園的代表色是灰、黃兩色,象徵中國文化「輝煌」之意,並且蘊含張其昀「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的辦學理念。
I. 為了營造校園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增添人文氣息,學校將組織開展以我看戲說為主題的影評活動
這個活動挺有意義的,主題是《我看戲說》,看字面意思應該是從國粹出發的觀點活動,所以標語可以用:國粹精華,傳遍天下等來宣揚,或是用90後的張揚也可以,比如:誰說90後不懂戲,看我如何戲說.
J. 南開大學的校園文化
校名 1904年8月,嚴修、張伯苓東渡日本考察教育,歸國後,即將嚴氏家館和王益孫家館合並,招收新生,並於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學。校舍在嚴宅偏院,規模狹小,當時校名初稱「私立中學堂」,不久先後易名「敬業中學堂」、「私立第一中學堂」。此後得邑紳鄭菊如捐城西南「南開窪」地10畝,幾經周折,起建校舍。這片地位於天津城西南的開窪地帶,向有「南開窪」之稱,簡稱「南開」。「南開」地名由此而來。 經過這一番周折後,學校在此起建校舍。 1907年秋,由嚴宅遷入新校舍,學校因所在地名改稱「南開中學堂」,後改稱「私立南開學校」,這是學校稱「南開」之始。
在南開大學的校門上鐫刻著四個大字「南開大學」,金光閃閃、蒼勁有力、飄逸揮灑。每一個南開人都知道,這是毛澤東主席題寫的校名。這幾個大字已經成為南開的重要標識。 校徽 為紀念南開系列學校百年校慶,2004年10月17日南開大學啟用了新的校徽。
南開大學標志形象的基本元素由圖形標志和字體標志兩部分構成。其中,圖形標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實際應用中也稱為「校標」。
南開大學校標的核心圖像為八角形,它既是南開大學校標的原始形態,也是其核心形態。八角星行由兩個正方行疊加、結合而成,八個角皆為直角,分別指向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一是體現「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體現南開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懷博大,廣納新知,銳意進取」之精神。
八角星行方圓互動,融合東西,體現了南開大學「智圓行方」的入世哲學、「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學和「允公允能」的濟世哲學。
校標中的「南開」二字凝練厚重,而孤形排列的「NANKAI UNIVERSITY」簡約明快,表徵了南開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面向世界的東方學府,圖標下部以「1919」 具體說明南開大學的創建時間。
由來
1917年9月22日,天津南運河決口。當日夜裡,洪水涌進天津南開中學。10月,在張彭春親自指揮下,全校遷入河北政法學校。為同其他學校學生區別開來,每名學生胸前都佩戴著一枚紙制的紫白色臨時校徽。紫白是南開校色(紫色意取「紫氣東來」),正是這枚紫白校徽,使學生們念念不忘自己是南開人。以後,每年的9月23日晚上,學校都要在飯廳里舉行一次「水災紀念會」。全體學生坐在飯桌前喝粥紀念,而且胸前都佩戴印有「南開」二字的紫白色卡片,同當年那個一樣,只是下面加印了一行小字:「民國六年水災紀念」。
變化
後南開大學校徽由盾徽改為圓形校徽,與新校徽不同之處在於底部的字樣為南開大學的所在地天津的拼音「TIANJIN」。原「TIANJIN「標志又改為了"1919",標志著南開大學的建校時間,校徽顏色為南開校色青蓮紫。 校訓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辦學理念的凝結,治校傳統的升華,體現了南開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正如喻傳鑒先生所說:「『公,能』二字,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學生之所努力,也本此二字。」南開大學的校訓始創於1934年,在南開學校創辦三十周年的校慶紀念會上,校長張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為南開校訓。
「允公允能」這種話語形式,語本《詩經·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允,即文言語首助詞。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張伯苓本意是,要使南開學生具有「愛國愛群之公德,與夫服務社會之能力」。「日新月異」,語本《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與時俱進,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進步迅速。
張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過是本位主義而已,算不得什麼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教人,發揚集體的愛國思想,消滅自私的本位主義。」「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設現代化國家,要有現代化的科學才能,而南開學校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培養有現代化才能的學生,不僅要求具備現代化的理論才能,而且要具有實際工作的能力。」「所謂日新月異,不但每個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為新事物的創始者;不但要能趕上新時代,而且要能走在時代的前列。」
校訓中文標准字體源自1962年4月吳玉如為張伯苓校長夫婦合葬墓碑撰寫的碑文拓片,後加以標准化處理。 校歌 由來
為鞏固團體精神,南開在五四運動前就創制了校歌,編校歌的動議,是1917年5月16日在東京南開同學會歡迎當時赴日本參加遠東運動會的張伯苓老校長和南開運動員茶話會上,由留日南開學生張蓬仙提出的。
1918年末,張伯苓老校長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回校後,即請音樂教員孫潤生審定一歌,為「於聚會之時,千人合唱,以期神會而鑄就南開真精神」,曲子採用的是西方的聖誕之歌——《on Christmas Tree》。
歌詞
渤海之濱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
汲汲駸駸 月異日新 發煌我前途無垠
美哉大仁 智勇真純 以鑄以陶 文質彬彬
渤海之濱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 南開鏡箴,又稱四十字鏡箴、容止格言,是流傳於南開體系的大中學校,僅次於「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他是由著名教育家、南開體系創建人張伯苓訂立的。南開體系的各所學校在重要通道處都設有大鏡子,提醒過往的師生隨時注意儀容儀表,這些鏡子上都鐫刻有這段鏡箴。鏡箴要求南開學子擁有整潔合適、積極向上的儀容儀表以及平和、寬仁的處世態度,提醒學生注意修身養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每逢開學時節,新生們都會被要求背誦鏡箴,不忘張伯苓老校長的諄諄教誨。
原文
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
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
氣象:勿傲、勿暴、勿怠。
顏色:宜和、宜靜、宜庄。
來歷
張伯苓信奉這樣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合適的著裝習慣和文明行為,張伯苓特意在天津南開中學東樓中的過道左側(一說校門入口處一側)立一面一人高的大鏡子,上面鐫刻著張伯苓請嚴范孫書寫的四十字:「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庄。」(《南開四十年校慶紀念特刊》)使學生出入校門有所儆戒,後得名「鏡箴」,一直流傳下來。 在南開主樓後廣場上,懸掛著南開精神的象徵——校鍾。兩邊銅鑄支架也呈鍾型,支架上架一橫梁,校鍾懸掛其上。此鍾體積巨大,重達3000多公斤,古香古色,給人一種滄桑感。每年新生入學,必到此鍾處舉行儀式。南開校鍾靜靜地懸在主樓的後廣場,學校每逢新生入學和畢業生離校都會鳴鍾紀念。
當年的校鍾系德國克虜伯工廠製造,原是為慶祝李鴻章壽辰而製作的紀念鍾,銅鍾鍾面鑄有整部《金剛經》,重達一萬三千餘斤。1904年,八國聯軍侵入天津,英軍曾將該鍾取走作日常用鍾,八國聯軍向天津交還政權後,大鍾移至海光寺,後海光寺贈與南開大學作為校鍾。銅鍾置於思源堂西側,以4根弓形樑柱做支架,並懸掛於約2米高的台基之上。翻看南開舊時的照片,當時那口銅鍾頗為壯觀,是當時南開的一景。九一八事變1周年時,南開師生為銘記國恥,每日連敲校鍾9響,次敲1響,再敲8響,用以象徵南開人將銘記九一八國恥,鍾聲轟鳴,聲震方圓數里。
1937年7月28日,日軍進攻天津,而駐扎在海光寺的日軍則將炮口直接對准八里台的南開大學。南開罹難,建築被毀,圖書設備遭到野蠻劫掠,而萬斤大鍾亦不知所終。戰後學校多方查索校鍾,張伯苓校長曾致函中國駐日代表團團長商震將軍在日本幾個掠奪物品集中地搜尋,但都杳無無音,校鍾終難逃被毀的厄運。1997年7月,為銘記南開園被侵華日軍炸毀60周年的慘痛歷史,學校決定重鑄校鍾。新鑄校鍾是由南京金陵古藝術青銅研究所所長、南京靜海寺警世鍾設計者王鍾泉設計,江蘇冶金機械廠鑄造的。大鍾的鍾槌與南京警世鍾的鍾槌共同出自一棵有著80年樹齡的檀木,一南一北兩棵鍾槌堪稱一對孿生姐妹。
新的南開校鍾重達3000公斤,鍾高1.937米,寓意要師生員工牢記1937年日軍炸毀南開。鍾的周邊雕刻著60枚校徽圖案,意寓60周年,鍾的正面是「南開」兩個大字。鍾上文字由著名書法家康殷先生書寫,左面是校歌,中間是校訓。
南開大學校鍾銘文:
河海泱泱,立學啟庠;
英彥蔚起,山高水長;
翔宇負笈,邦國之光;
七七事變,倭寇似狂;
毀我校園,景鍾雲亡;
今茲重鑄,宮生喤喤;
莘莘學子,濟濟堂堂;
允公允能,蹈勵發揚;
日新月異,科教騰驤;
猗歟南開,宏業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