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河南歷史文化簡介

河南歷史文化簡介

發布時間:2021-02-03 07:35:37

A. 河南省有哪些歷史文化背景

河南省是中原風格區的主體構成。河南古屬豫州,居華夏九州之中,所以向有「中原」、「中州」之稱。春秋戰國時分別為宋、衛、鄭與韓、魏、趙等國所屬,元代開始設置行政省。

B. 鄭州的悠久歷史

5000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並建都在鄭州這片土地上。 上古時代,鄭州屬九州中的豫州之域。

3600年前,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元年,都城亳(今商丘)遭遇河決之害,遂將國都自亳(今商丘)西遷於囂(亦作隞;今鄭州商城遺址),商朝自此開始遷都。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於此。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囂(今鄭州商城)遷都於相(今安陽)。

魏晉南北朝時期,鄭州地區戰亂不斷,鄭州地區的行政建置變化較大,加之魏晉後改郡縣二級制為州、郡、縣三級制,使這一時期的建置變化更為復雜。

五代時期,鄭州轄管城、新鄭、滎陽等7縣,後梁時將陽武劃歸開封府,後晉時將中牟劃歸開封府。管城作為鄭州地區的政治中心,至唐代開元年(713-741年)以後,達到了經濟鼎盛時期。

北宋時期,公元960年,北宋朝建立,定都東京開封府,鄭州屬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轄的曹州、陳州、許州、鄭州、滑州被定為輔郡。

元初將新鄭縣劃歸鄭州,鄭州屬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鄭、密縣改屬鈞州,滎澤、原武劃歸開封府。鄭州僅領管城、滎陽、汜水、河陰4縣。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全國地方建置進行改革,實行省、府(直隸州)、縣三級制,管城縣裁入鄭州。時鄭州雖仍領有滎陽、滎澤、河陰、汜水四縣,但卻是作為屬州(縣級)。同中牟、新鄭、密縣同隸屬於開封府。

清承明制實行省、府(直隸州)、縣三制,鄭州在清代曾兩次升為直隸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直接隸屬於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隸於開封府。

民國三年(1914年)6月,豫東道改稱開封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4月,鄭縣辟為商埠。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在全國廢除道一級行政建制,實行省縣兩級制,鄭縣直屬河南省管轄。

1948年10月鄭州解放後,在鄭縣城區設立鄭州市,直屬河南省領導。1953年2月,鄭縣撤消,其轄區劃歸鄭州市及新鄭、中牟2縣。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市從此成為河南省省會。

(2)河南歷史文化簡介擴展閱讀: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

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導意見」指出鄭州要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C. 簡要介紹河南各地市歷史

鄭州:火車拉來的城市,解放前規模較小,因其位於京廣線、隴海線交叉處,所以樞紐作用非常突出,解放後才被指定為河南省會。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曾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現仍保存有殷墟遺址。
開封:在中國的歷史上,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京、汴京等。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七朝故都」。開封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在繁華的北宋。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夏 、 商、西周、東周、東漢、三國時期魏、西晉、北魏(493年才自大同遷都至此)、隋、唐(武則天時期)、後梁、後晉、後唐均以洛陽作國都。
安陽:殷墟所在地、漢字之都、甲骨文之鄉、《周易》的誕生地。也是我國的八大古都之一。
許昌:著名的魏都。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講漢獻帝迎之許昌,在許昌建都,史稱許都。這里見證了曹操統一天下的腳步和輝煌、見證了建安七子和曹氏父子的才氣。在當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曹操依次為基地統一了整個北方。
商丘:先商和商業的發祥地。
周口:歷史悠久,古屬陳楚。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之美譽。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山美水美、又出了許多的歷史名人)。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己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曾出現過恐龍。歷史上一直是很重要的州郡。
累死了,都是自己打上去的。要是把河南的每一個市都說一下,就要上萬字了。我還是撿最簡介、最主要的說的。以上是我選的可以代表中原歷史和文化的幾個城市,很典型的。希望對你有用,能讓你進一步了解中原的歷史文化!

D. 河南的歷史文化有那些

中國之中來,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源,幾乎每座城都是歷史名城,幾千年文化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也是中國姓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內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均發源於河南。

E. 河南境內的歷史文化傳說

少林寺,位於中國的河南省,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並且也許是世界最著名的佛教寺廟。然而,令人驚奇的是,今天由於他與武打藝術緊密相連,他更多的因武打而不是因佛教而聞名於世。少林武功強調長期靜心修煉,在中國有著牢固的根基,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日本的歷史和文化,使它成為禪宗聖地。

據說,少林寺是武術的誕生地,雖然有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即使中國武功並不起源於少林寺,但事實上,武術和佛教的首次融合,確實發生在這里。這種融合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並且對今天武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現在盡管有許多年輕人到少林寺是專門學習武功的,但也有許多人是專門來學佛教的。事實上,在少林寺,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幾個世紀以來,武打和佛教的奇妙結合,使少林寺造就了歷代武術大師,並流傳有無數個傳說。關於少林寺,有如此多的故事、書刊、影視劇,以致於經常使人真假難分,以下本文敘述的幾個故事,是有關少林寺的過去、少林寺時代流傳的故事。它們是事實,還是虛構,有待讀者自己斟酌。

少林寺由魏孝文帝建造於公元495年,孝文帝是一位新宗教信仰的支持者。他下令建造少林寺,目的是讓印度僧人沙門跋陀在中國傳教。跋陀是一名早期的傳教士,他自印度來到中國傳播佛教,倍受孝文帝的青睞。少林寺位於登封縣西北,建造在沿著嵩山山脈的少室山腳下。據說,因它與山東北部接壤而命名,故寺廟稱少林,意思是「少山的森林」。

跋陀是第一位寺院的大主持,直至終生。他翻譯了婆羅門經典中的箴言(佛教所寫的書),而且在寺廟中傳授佛經,據說跋陀熱衷於中國武術,而且吸收了有武功絕技的人為門徒。

惠光與僧稠

跋陀有幾位傑出的門徒,其中有一名名叫慧光,跋陀是在旅行到洛陽附近時,遇到慧光的,他走過時,注意到一個男孩正在踢鍵子,這對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說,是很尋常的。通常在身體前方踢,而這個孩子卻在自己的身後踢,這是較難的技巧。

僧人注意到這位男孩踢鍵子五百次而沒有落地,更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個男孩正在做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動作:站在高高的石院牆上向下俯瞰,如果失去平衡,男孩就會掉下去。

跋陀被這個男孩的專注和膽量所感動,他設法接近這男孩。男孩也完全被他吸引住了,後來經父母同意,他跟隨僧人跋陀來到寺廟。以後跋陀給男孩取法名叫慧光。

據說慧光成為僧人之前就身懷特技,他被人們認為是武術引進少林寺課程的非常有影響的人物。他與沙門跋陀在一起修煉,並翻譯和編寫了許多佛經中有關釋加牟尼原話(婆羅門經典中的箴言)的注釋,被認為是佛經學派的創始人。

僧稠是受沙門跋陀賞識的另一位弟子。僧稠成長在河南省安陽縣,他28歲時,發誓成為一名佛教僧侶。跋陀收他為弟子不久,他的聰明才智和驚人的記憶力為世人所知。哪怕最枯燥的經文他只要讀一遍,就能理解和背誦。

僧稠體魄非常強壯,據說他精通武術,喜歡摔跤,常在假日和節日期間為參觀寺廟的人表演,據說沒一人能打敗他。為了娛樂,他爬上房間,至少離地面十二英尺的主樑上,然後從這條樑上跳到另一條,兩跟梁之間的距離至少十英尺。他也喜歡以神奇的速度敏捷地在高牆上行走。

F. 簡介鄭州以及河南的的文化遺產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歷史上, 河南長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和商城鄭州,中國四千年建都史,建都於河南的就有2000年.

悠久的歷史為河南留下了極為珍貴和豐富的文物古跡,歷史學家稱河南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這里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測景台;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以少林武術發源地名揚四海的「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分別於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 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蘇秦、張良、岳飛,科學家、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司馬光、吳道子,佛學家玄奘等等。他們都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驕傲。河南是中國姓氏發源地最多的省份,百家姓是台灣70%的客家人,48個姓氏的祖居地。近年來,海內外華人來豫尋根者絡繹不絕。

3600年前,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鄭州曾為夏、商都城之一,為管、鄭、韓等藩國的首府,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 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於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軒轅之丘指現在鄭州下轄新鄭市。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登封市)。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為當時周帝國的二級行政單位),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於今天的管城區。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今開封市),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代,隸南京路(今開封市)。金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後復名管城縣。清雍正二年(1724)鄭州升為直隸州,隸河南省。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本世紀初,由於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縣經濟得到較快發展。1923年,鄭州爆發了「二七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團結戰斗的偉大力量和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了紀念這次大罷工,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建有「二七」紀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廣場和「二七「紀念塔。這是這座英雄城市的光輝象徵。因此,鄭州就以「『二七』城」著稱。現在市中心已經形成『二七商圈』,是鄭州市內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地區。1913年改鄭州為鄭縣。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復改鄭縣。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鄭州,設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開封遷入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跡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築周公測景台和元代觀星台、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古關隘和古戰場遺址,著名歷史人物列子、子產、韓非子、杜甫、白居易、高拱、李誡等出生在鄭州。

G. 河南有什麼傳統文化

1、少林武術節

少林武術是中國武術中的奇葩,國之瑰寶。為了弘揚中華武術,擴大對外開放,鄭州自1991年開始舉辦「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隔年舉行。

在武術節期間舉行精彩的武術競賽和表演,進行經貿、科技交流和各種富有民族與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娛樂及旅遊活動。

這是一項融經貿、文化、旅遊、科技為一體的大型國際性綜合活動,每次都吸引國內外數十萬人雲集鄭州。

2、古滎龍舞

鄭州市邙山區古滎鎮的龍舞,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每逢農歷正月十五龍燈節,方圓幾百里的百姓都湧向古滎觀看,據說清乾隆、光緒二帝都曾親臨古滎觀看龍舞。1949年後,古滎龍舞得以創新發展,演技日益精湛。

它汲取了各種龍舞的特點,又不同於其他龍舞,故事完整生動,情節曲折感人,表演場面宏大,藝術風格獨特。整場表演分為魚躍龍門、金龍出南門、龍蝸玉柱、二龍相戲、解救青龍、二龍戲珠、勝利對舞等10個場面。

古滎龍舞流傳至今,其影響之大,歷史之悠久,在中原地區是不多見的。1988年古滎龍舞應邀參加了北京國際旅遊年的龍舞大賽,譽滿京城。

3、笑傘

流傳於滎陽一帶的民間藝術。傳說隋大業十二年(616),瓦崗軍起義,翟讓用李密計,破金韓關,進取滎陽。

隋揚帝派大將張須陀為滎陽通守,協同滎陽大守郇王慶合兵討伐。瓦崗軍初戰不利,於是乘正月十五玩花燈之機,巧扮民間歌舞藝人,

隨民間社火一起混進城內,里應外合,一舉攻克滎陽。笑傘就是義軍當時扮演的節目之一。如今歌舞隊中執傘的滑稽老人,即是赫赫有名的程咬金,其他男女演員各2人也是義軍勇士。

4、律棒鞭

流行於滎陽一帶的民間歌舞,起源年代不詳。演員只有3人,男1女2。細樂器伴秦,白8~10人組成,其節奏輕松、流暢。曲牌有「謂調」、「剪剪花」、「剪剪花變新調」、「滿州」、「雙翠翠」、「下河」、「對花」等10多種。

表演時男演員飾相公,女演員飾小姐,手持竹眼錢。舞蹈動作從曲調過門開始,男演員即右手持扇,載歌載舞,而女演員則手持竹鞭,隨節拍上下擊鞭。舞蹈反映青年男女踏青相戀。

5、獨角獸

流傳於新鄭一帶的獨特民間舞蹈。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刑天舞戚的故事創造的,反映出對不畏強暴的斷頭英雄的崇拜。在伴秦中繞場蹦跳翻滾、竄桌子,並以腰部的誇張表演,表現獨角獸暴躁怒吼或溫順平靜的表情。

後在急迫的「鬧台」樂曲伴奏中,斗獸者執鞭出場,與獨角獸打鬥拼搏。其「擊頭」、「擊腿」、「滾翻」、「竄桌子」、「倒立」、「擒獸」等動作粗曠詼諧,生動有趣,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6、跳經擔

流行於新密一帶的民間舞蹈。在廟會期間,婦女們挑著自製的花籃(經擔)到廟會神前進香,然後在神前空地上邊哼經曲,邊跳經擔,以示對神靈的虔誠。跳經擔的音樂與伴奏主要是經曲,使用的樂曲是木魚和碰鈴,伴唱的是經曲。

7、張公背張婆

流傳於新密一帶的民間舞蹈。參加演出的只有2人,服裝道具簡單,人物造型幽默風趣。表演時舞曲採用地方戲曲中的流水板、陽調、銀扭絲、漢江等曲調。據傳張公是晉國貴族介子推的家僕,介子推躲在綿山,不願出仕,

晉文公為逼他出山而焚綿山,介子推被燒死。張公將介母背出火海,並認為義母。張公為人忠厚,外出時唯恐介母在家寂寞或遭野獸傷害,

因此無論耕地還是趕集都要背著介母,直至介母壽終。後人為紀念張公仗義行為,編排此舞,以表敬仰之心。

H. 河南都有哪些歷史文化

他們回答的都是什麼啊!河南有什麼?我用外省人的眼光回答:中嶽嵩山,少林寺,北宋都城開封,包青天,豫劇,龍門石窟,更重要的是中原指得就是河南!記住這些足矣!

閱讀全文

與河南歷史文化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