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乾縣節目習俗的來歷和過程
乾縣在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乾縣亦是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乾州四寶」-鍋盔、掛面、豆腐腦、餷酥風味獨特,並有醬辣子、豆麵糊等多種中華名小吃。
乾縣習俗和過程:
鍋盔像鍋蓋: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景區詳情)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面條像腰帶「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扯麵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辣子是道菜:至於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
泡饃大碗賣
碗盆難分開: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
帕帕頭上戴
房子半邊蓋:無論是在西安(景區詳情)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
姑娘不對外: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
不坐蹲起來: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
唱戲吼起來: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
❷ 我的家鄉乾縣的名勝古跡作文大全
乾縣在黃帝時稱好峙,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峙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建都咸陽,好峙屬京畿輔地.北魏時改好峙為漠西縣,隋改為上宜縣,唐又置好峙.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縣北之梁山,謂「乾陵」,遂更縣名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183)因朱濉之亂,德9宗避難奉天,叛平,於興元元年(784)升奉天為赤縣,由京都直轄。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爾後屢有更迭,到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乾縣掛面手工做成,堪稱一絕。先用上好的麵粉加鹽和面,入盆醒性,然後不斷地搓條、盤條、醒性,如此反復數遍後,人工一次抻長至如粉絲般,面絲勻稱,細、白、筋、光。風干後下架切成六寸長短,每把約一斤余,裝箱保存,隨吃隨取。烹調時入鍋煮一滾,撈入涼水中透一下,以免粘連,然後撈成極小的小把。豬肉湯用薑末、鹽、雞精、醋、大油再次烹調,以大蔥、大白菜葉、攤的極薄的雞蛋餅切碎置湯中做漂菜,把湯燒的滾熱澆之即可食用,俗稱澆湯面。它講究的是旺、煎、稀即油旺、湯煎、面稀,因其一碗只有一筷頭面,故有朋友稱其為「一口香」。由於僅吃面不喝湯,即有「吃三十碗才抬頭」之說。如佐以乾縣人獨創的醬辣子那更是餘味無窮。
乾縣鍋盔相傳在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修築合葬墓乾陵時,因工程浩大,曾徵用數十萬民工,吃飯便成問題。不耐飢餓的民工便因陋就簡用頭盔烙饃,因而得名。千餘年來經乾縣人不斷改進,形成獨具風味的食品。做鍋盔時先將精選的麵粉掌握好水溫和成極硬的死面塊,需置於案上用木杠壓,壓勻後加入起面和鹼水再壓,直到面團皮光色潤,用濕布蓋嚴盤性。醒好後面塊分成每塊一斤重的面劑,置於鐵板用麥秸火,邊壓便轉,直至壓成直徑八寸、厚約六分的圓餅,呈菊花狀。然後三翻六轉,壓棱著色、表皮微鼓即熟。剛出鍋的鍋盔香氣撲鼻,飄香數里。由於其做工獨特,可久擱不壞。至於陝西八大怪中所言的大如鍋蓋的鍋盔和厚逾一拃的鍋盔卻不是乾縣鍋盔,則是外地的朋友誤傳而已。
乾縣豆腐腦用優質黃豆為原料磨漿而成。由於豆腐細嫩,故稱豆腐腦。有詩贊道:「豆腐新鮮鹵汁肥,一甑雋永趁朝暉,分明細嫩真如腦,食罷居然鼓腹舊.」作時由於掌握了點鹵的技巧,微火熬漿,急火點鹵。因之做出來的豆腐腦色白潔凈,鮮嫩柔軟,翻而不散,摺而不斷,攪而不碎。賣豆腐腦時也有講究,熬好的豆漿用鹵點入特製的瓦缸,確保豆腐腦在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煎乎的溫度。吃時一定要選夜市地攤且用小碗才能品嘗出其獨有的香味。盛碗時使用的工具也很獨特,用做成圓形的極薄的銅皮來盛,調入鹽、味精、蒜姜水、熬制的五香醋和自製的油潑辣子,色香味俱佳。外地來的朋友連吃十碗八碗的大有人在,吃罷撫著鼓起的肚皮大呼過癮。冬季天氣太冷,買家還會用澱粉配以紅蘿卜菠菜切絲熬成汁澆於其上,吃時又是另外一種風味。乾縣豆腐腦有強身健腦的功效,乾縣人聰明,據說就是因常年吃豆腐腦的緣故。
乾縣嚓酥(已經沒人知道「嚓」應該用哪個字了,所以現在的招牌可謂五花八門。我覺得應是象聲字「嚓」,緣於其太過酥脆,吃起來嚓嚓有聲)是乾縣小吃中歷史最為久遠的品種了。相傳已有一千三百餘年。早先為宮中食品。唐代祭祀乾陵時作為供品,因爾流傳入民間。特點是油大不膩,色黃味香,外酥里脆,趁熱吃更是香味撲鼻。嚓酥系用特製麵粉,配豬油(傳正宗做法用的是馬油)、菜籽油和鹽,精緻加工製作。把面揉勻後分為小劑子然後壓成圓形麵皮,包入用冰糖、青紅絲、核桃仁、綿白糖拌成的餡成燒餅狀,入油鍋煎炸,顏色金黃,香酥可口。可能由於嚓酥為甜點或依現代飲食理念油炸食品有損健康,故而沒以上三種小吃那麼深入人心,但外地來的朋友一經品嘗均是贊不絕口的。
想到陝西方言,就想到陝西的風土人情,還真是挺懷念的.有首兒歌,「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這首兒歌是我在早些時候學的,是在唱一個字(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這個字)說起這個字就不得不說說陝西八大怪了! (其實陝西有十怪_)
第一怪:面條寬得像褲帶。擀厚、切寬,把醋調酸,吃一碗,耐一天。 陝西盛產小麥,當地人民以麵食為主。扯麵也叫biangbiang面,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飽嗝一打,頓時渾上下都是力氣,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第二怪:鍋盔大得賽鍋蓋。 硬面鍋盔像鍋蓋,出門干糧人好帶。 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壞。這個鍋盔很大,也很厚,吃的時候要張著大嘴,那自然也要瞪著眼睛,所以這種鍋盔又叫「瞪眼鍋盔」。鍋盔要數「乾縣鍋盔」好。
第三怪:油潑辣子一道菜。 關中人,脾氣怪,辣子加饃不就菜。 都說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們和陝西人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他們拿辣子當佐料,陝西人拿辣子當菜。陝西特有的一種「秦椒」被稱為「辣椒之王」,關中人沒菜、沒油、沒肉都可以,惟獨不能沒有辣子。賈平凹在散文里寫到:「八百里秦川黃土飛揚,三千萬兒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撈面喜氣洋洋,沒放辣子嘟嘟囔囔」。一根線辣椒,一口咬下半截下飯,直辣得齜牙咧嘴,唏唏噓噓,大汗淋漓,覺得這樣才過癮。
第四怪:老碗似盆分不開。 關中漢,真實在,老碗盆盆分不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縣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庄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晚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第五怪:家家房子半邊蓋。 房子半邊蓋,屋檐滴水不流外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干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第六怪:有凳不坐蹲起來。 站著腰疼,坐下窩,圪蹴說話最受活。
蹴是方言,意思就是蹲下。受活是快活之意。一邊吃飯,一邊欣賞外面的風景。有時也是比比看誰家的飯做得好,有什麼特色菜。這是對屋裡頭的(意即家庭主婦)的誇耀,贊美。也有的說是,誰家沒在外面吃飯,就可能是家裡揭不開鍋了,出來吃飯就證明家裡殷實。民以食為天嘛。
第七怪:婦女帕帕頭上戴。 蹚土多,太陽曬,出門帕帕頭上戴。 蹚土指過去交通多為土路,人車馬行走的多了,路面上有一層久經踩踏的粉塵狀的浮土,極易飛揚。帕帕指手帕,或手絹。秦處西北,黃土千丈。每西北風起,皆黃塵漫天。若是天晴道干,則日光強烈,久曬灼人。故鄉間女子、老太太,每出門皆習慣頭上頂戴一手帕,防塵、防曬、方便、實用,女性愛美,天性之使然,一舉多得。久而久之便成為地域之民俗景觀。
第八怪:秦腔大戲吼起來。 拉弦索,敲桄桄,自娛自樂喉秦腔。 陝西的特有戲曲大家都知道是秦腔,秦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京劇、豫劇、河北梆子等等都是起源於秦腔,所以被尊為是「百戲之祖」,也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秦腔的特點是高亢激昂,強烈急促,扯開嗓子大喊一聲,當地稱為「掙破頭」。當年周總理來到西安易俗社看完秦腔後,說了一句話:「精神可嘉,但要注意身體」。外地人開玩笑說,唱秦腔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身體要好,一免累病了;二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下壞了;三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塌了。
其實,概括起來,陝西的十大怪呢,就是
碗盆分不開:關中人用的碗特大,最大一尺有餘。俗稱「大老碗」。蓋因關中人體壯力強,食量較大,又以麵食為主,加之飯時街頭巷尾的「老晚會」每餐必到,此一大碗足亦,可免添飯奔波之累。
睡覺枕磚頭:關中人喜睡熱炕,枕棉易上火,故習慣枕硬的東西,磚、石、木、玉石等皆為可選之物,久而久之,習慣亦成自然。
姑娘不對外:關中平原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早澇保收。故其生活條件較為優越。姑娘從不思遠嫁,結親常不出十里八里外.
面條像褲帶:關中人午餐以麵食為主,關中女人個個都是擀麵高手,細面熟後易脹易粘,故除過節待客,平時皆將擀好的面切成一寸寬的條,因其耐煮,不容易粘,吃了又耐飢,其狀亦像褲帶,故有此一說。
辣子一道菜:關中人奢辣,下飯可以缺肉、菜,但「油潑辣子」為必需之物,「油潑辣子」紅光閃亮,色、香、味俱全,調菜,調面做湯,加饃,頓頓必有,不亦樂呼。
房子半邊蓋:陝西的廂房大多呈直角三角形,為單檐斜坡,單面門窗。其結構簡單,經濟實用,造型獨特俗稱:「廈子」「廈房」。因其造型為陝西所獨有,故其亦為陝西一怪矣。
不坐蹲起來:關中人的功夫可謂全國之最村頭巷尾,閑聊,吃飯,下棋蹲個三五個小時不含糊。即使走親訪友,主人備有凳子,亦不拘小節,鞋子一脫,蹲在凳子上談笑風生,揮灑自如。豪爽一氣,可見一斑。
帕帕頭上戴:陝西婦女習慣將手帕戴在頭上,即可防塵,防雨,防太陽亦可擦汗,擦手,包東西,方便實用,也是古時婦女頭巾的演變的一種形式。
秦腔吼起來:陝西人生性耿直,說話聲大,吼起秦腔也是如雷鳴虎吼一般,加之秦腔韻律慷慨激昂,秦人唱秦腔自然聲聞數里,響遏行雲,相得益彰。
鍋盔像鍋蓋:陝西的餅又叫「鍋盔」又厚又大,皮焦黃,肉酥脆,筋中帶脆,醇香可口,尤以乾縣所出為有名。
還有洋肉泡饃
肉夾饃 吃起美
涼皮 帶勁
漿水魚魚 滑溜
石頭餅 干 脆
葫蘆頭 香的流油
炒涼粉 舒服
豆腐腦 絕對暖胃
玫瑰鏡糕 甜
餃子宴
還有好多就不一一例舉啦!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這里,有歷史悠久的西安古城牆、鍾樓、鼓樓,有石質書庫之稱的碑林,以及大雁塔、小雁塔等標志性建築。當然還有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博物館,旁邊就是華清池,還有中華民族發祥地之半坡遺址,現在還修復了大唐芙蓉園之類的旅遊景點
❸ 乾縣縣城的歷史
有過輝煌
❹ 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的近現代史歷史古跡
乾縣的乾陵,唐高祖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兩個皇帝合葬墓。
禮泉的昭陵及周圍墓葬群,昭陵博物館等,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地。
漢茂陵墓葬群,漢武帝劉徹的墓冢。
旬邑泰塔
長武昭仁寺塔,建於唐代,為唐代四大名塔之一,另有昭慧寺塔,在西安,高陵縣境內。
西渭橋遺址,在涇陽縣境內,即為唐初太宗與吉利可汗對戰之處。
1 乾陵
乾陵,位於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四面有城牆,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但如今陵園的地面建築,已經基本盪然無存了。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裡面埋葬著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妻子——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2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是唐高宗李治及武則天之孫,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後長子李重潤之墓。它是距乾陵最近的一座土陪葬墓,也是迄今為止所發掘唐代墓葬中規模大、規格高、屬帝王級的陵墓。
3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十七座陪葬墓之一,位於乾陵東南2.5公里處。墓的主人李仙惠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她死時年僅17歲,與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4 章懷太子墓
章懷太子墓是武則天乾陵的陪葬墓之一,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墓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李賢。
❺ 關於乾陵的歷史
乾陵
位於西抄安以西80公里的乾縣,襲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園,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後武則天的陵墓,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個皇帝的合葬墓。
乾陵以山為陵,依梁山而建,座北朝南,由內外兩城組成,佔地頗廣。外城遺跡已消失,內城遺跡至今完善,面積2.4平方公里,四面有門,門外均有石刻。陵前石刻全長575米,寬11米,由3200塊陝西墨玉石砌成526級台階和18座平台。乾陵地面文物主要是石刻,共計114件。石刻多用整塊巨石雕成。陵東南有17座陪葬墓,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先已發掘復原,並在永泰公主墓園內建有乾陵博物館。
交通:在西安火車站西廣場乘西安至乾陵的專線旅遊車,車程約2小時,票價12元。景區內除有仿古馬車可到各景點外,還可以騎馬游覽
❻ 乾縣古代叫什麼名字呢
夏(約前~前16世紀),按禹貢九州,為雍州之域。
商(約前16~前11世紀),仍屬雍州。殷末,為岐周之地。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據。
東周(前770~前256),即春秋戰國時,乾地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國內設41縣,乾地初置好疇縣。以縣境內有祭天的好疇而得名,治城在今縣東好疇村。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了天下,置36郡。在京畿之地設內史(內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為政區名),好疇縣屬內史管轄。秦末,項羽分內史地,章邯王咸陽以西,為雍國,好疇縣為其轄地。
西漢(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國。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罷郡復為內史,好疇縣屬之。漢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內史,治京西之地。後又分右內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為秦官名,漢用其號),好疇縣歸其所屬。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好疇縣自此屬右扶風。王莽新朝(9~23),好疇縣曾被更名為好邑。
東漢(25~220),建武初年,好邑復名好疇縣。建武六年,撤銷好疇縣,以其地並入池陽縣(池陽縣境包括今涇陽、禮泉、乾縣等地),屬司隸左馮翊領轄。
三國時(220~265),池陽歸魏,初屬司隸馮翊郡。中葉以後,改屬扶風郡。
西晉(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風郡為秦國,治所在池陽。晉惠帝元康中,分池陽西部之地,再置好疇縣,治城在秦漢時好疇故城南2里處,屬秦國改置之京兆郡管轄。東晉、十六國(317~420),呈割據局面。這一時期,行政制度無常,好疇縣曾一度撤銷。乾地先後歸前秦、後秦等國統轄。
南北朝(420~589),乾地屬北魏、西魏、北周轄區。北魏太武帝始光時(424年後),改池陽為寧夷縣(兼有今縣東境部分地方),屬雍州咸陽郡,而復設立好疇縣為扶風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縣西部置漠西縣,以縣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
西魏時,分咸陽郡地置寧夷郡、寧夷縣屬之。好疇縣、漠西縣統屬武功郡(扶風郡廢)。此時乾境仍分屬三縣。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寧夷郡曾改置為秦郡,寧夷縣仍歸其所轄,好疇、漠西縣屬武功郡未變。建德二年(573),撤銷秦郡,並入咸陽郡,寧夷縣即屬咸陽郡。建德三年(574),並好畤入漠西縣,漠西縣再屬扶風郡。
隋(581~618),文帝開皇十七年(597),改漠西為上宜縣(上宜兼有今永壽縣境地)。十八年(598),改寧夷為醴泉縣(仍兼有今縣東境之地),並分上宜置好疇縣。此時乾地仍分屬三縣,隸屬京畿之雍州(咸陽、扶風等郡廢後所置)。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復廢好疇,並入上宜縣。是時乾境東歸醴泉縣,西屬上宜縣,隸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疇縣,治城在今縣東北6里許隋太子庄陵城。宋《長安志》載,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無考。太宗貞觀元年(627),稷州廢,好疇又隸屬雍州。貞觀八年(634),廢上宜入岐州之岐陽縣。貞觀二十一年(647),撤銷好疇、岐陽,復置上宜縣。
五代(907~960),道一級廢。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又升乾州為威勝軍,領奉天、好疇等五縣,上屬京兆府改置之雍州。後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裁威勝軍,復為乾州,領奉天一縣,隸復置之京兆府;好疇縣別屬鳳翔府。明宗長興元年(930),好疇亦歸屬京兆府。後晉、後漢、後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奉天縣仍隸屬乾州,好疇縣仍歸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陝西路統管。熙寧三年(1070)乾州廢,奉天、好疇均隸永興軍路。熙寧五年(1072),於奉天縣置醴州,領一縣,好疇縣改隸鳳翔府。神宗元豐元年(1078)醴州廢,奉天還隸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復置乾州,領奉天、好疇縣。隸屬鳳翔府未變。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隸環慶路,下轄奉天、好疇、永壽、武功、醴泉五縣。
金(1128~1227),太宗天會六年(1128),金奪取陝西諸州縣。天會八年(1130),金將婁室克邠州,醴州降,後與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屬之。金完顏亮天德三年(1151),復改醴州為乾州,領奉天、好疇、醴泉、武亭(武功)四縣(是時永壽屬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稱蒙古),太祖鐵木真二十二年(1227),滅西夏,乾州歸蒙古。忽必烈至元元年 (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後撤銷奉天、好疇兩縣,其境域並入乾州,州牧親民自此始。是時,永壽復歸乾州,州亦領轄三縣:永壽、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隸陝西行中書省安西路;仁宗後,歸屬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為西安府,乾州屬之,州仍領三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縣直屬西安府。從此乾州只領永壽、武功二縣。
清(1644~1911),初沿明制。於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屬陝西布政使司,故稱「直隸州」,仍轄永壽、武功二縣。
中華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隸屬關中道,不再轄永壽、武功二縣。民國16年(1927)國民政府成立,廢道,乾縣直屬陝西省政府。民國26年(1937)設立行政督察區,乾縣隸屬陝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在彬縣)。民國30年(1941),乾縣由二等縣編為三等縣。
❼ 乾縣有哪些名勝古跡
乾縣的乾陵,唐高祖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兩個皇帝合葬墓版。
禮泉的昭陵及周圍墓葬權群,昭陵博物館等,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地。
漢茂陵墓葬群,漢武帝劉徹的墓冢。
旬邑泰塔
長武昭仁寺塔,建於唐代,為唐代四大名塔之一,另有昭慧寺塔,在西安,高陵縣境內。
西渭橋遺址,在涇陽縣境內,即為唐初太宗與吉利可汗對戰之處。
❽ 咸陽的歷史和傳說
咸陽,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咸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咸陽的的歷史和傳說詳細如下:
1.咸陽名稱的由來故事。
關於咸陽名稱的由來,一種說法是:古代有:水之北為「陽」,山之南為「陽」,咸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字意為「皆」、「都是」等。
另外,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鞅在此置 「咸亨」、「陽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2.咸陽的建制歷史: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
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3.咸陽定都歷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秦末項羽入關,廢郡縣,恢復分封制,將秦內史和上郡一部分劃為雍、翟、塞3國,是為"三秦"的由來。
漢高祖初年,劉邦恢復被項羽焚毀的咸陽,取名新城。武帝年間,因咸陽臨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4.咸陽的現代史:
1984年,撤銷咸陽地區,咸陽市改為省轄市,高陵、周至、戶縣劃歸西安市,原寶雞地區的武功縣、楊陵區劃歸咸陽市,原縣級咸陽市改為秦都區,咸陽市轄秦都、楊陵2區及武功、興平、涇陽、三原、禮泉、乾縣、永壽、彬縣、長武、旬邑、淳化11縣。
5.咸陽古跡歷史:
乾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遊區,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國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仿唐長安城格局構築,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城三個部分。
❾ 乾縣大關中歷史文化民俗村在哪裡
馬家坡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