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發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14 01:28:14

⑴ 全面小康的歷史淵源

全面復建設小康社會制 小康歷史淵源 「小康」一詞最早源出《詩經.大雅.民勞》: 「民亦勞止,訖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為一種社會模式,小康最早在《禮記.禮定》中得到較系統的闡述,成為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 我國恩格爾系數和人均GDP變化表 註:1、恩格爾系數高於60%屬於貧困;60%--50%屬於溫飽;50%--40%屬於小康;40%--30%屬於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 2、GDP標准:人均400美圓以下屬貧困;400—800美圓屬溫飽;800—1000美圓屬小康;4000美圓左右屬富裕。 思考:該材料主要說明了什麼? 我國城鄉居民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跨越,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按照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已經走了頭兩步,現在開始走第三步。這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⑵ 什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實踐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扎實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而且要求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中實現創新的全方位支撐。我們通常主要關注產品層面的技術創新,主要是因為產品層面的技術創新成果通常具有較清晰的可視性,不過它只是「創新」寓意中的一部分。事實上,產業層面的創新(包括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和社會層面的創新(包括制度創新)也是創新的重要內容,在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相對於產品技術的微觀層面,社會層面的創新更多地反映為支持微觀創新的基礎和環境,包括經濟體制、創新氛圍、人才儲備、基礎設施等,是宏觀層面的創新。中間層次的產業創新不僅能產生共性創新成果,解決單個企業無法攻克的產業共性問題,促進企業群體的繁榮發展,而且能溝通和協同宏、微觀二層。創新的三個層次彼此之間雙向互動,用創新支撐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全方位的發揮各個創新層次的作用。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然涉及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先發地區的發展勢必會導致產業升級,但一個地區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尤其是土地資源,當其產業目標發生轉變時,就需要從產業鏈的低端環節中釋放一部分資源以供高端環節的發展,出現產業的轉移與承接問題,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加工基地的轉移。產業轉移引發的區域合作使得不同地區的優勢資源得以在同一個產業中進行集中配置,不但能夠使經濟發展先行地區密集的人才、信息、技術資源得到充分的效能釋放,促進產業創新,實現產業升級,同時也能使加工基地所在的欠發達地區密集的製造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提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
謝謝你,記得採納我哦。

⑶ 談談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

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是全面達到小康生活。全民一旦實現了小康生活水準。這表明社會主義的成功。同時也標志著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發達的時代。這種時代的進步表明中國的發展已不能被阻止了。

⑷ 什麼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歷史實踐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歷史實踐
A.開放
B.扶貧攻堅戰
C.改革
D.完善城市鄉村醫療體系
答案:C

⑸ 概述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歷史階段的主要功績是什麼

黨的十六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提出來,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又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豐富和發展,是我們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又一次理論升華。深刻理解和把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豐富內涵,對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進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意義重大。

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位一體,擴展為包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容,實現了四位一體的飛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順應歷史發展變化,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我國處於體制轉軌、社會轉型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建立平等、互助、協調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關於自由人聯合體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表述,都是指未來高級的和諧社會的目標模式。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把馬克思的科學論述逐步變成現實,它完全符合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要求,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推進偉大事業的又一個重大理論創新。

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它既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未來」利益。它完全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進入新時期新階段,我們黨要保持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就必須努力實現人民群眾期盼社會穩定、和諧的願望。這樣,我們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社會主義才能充滿活力。

現在,我國的改革與發展處於關鍵時期,改革在廣度上已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所有領域,在深度上已觸及人們具體的經濟利益,發展方面已由單純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環保GDP,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統籌協調發展。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進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時期,既是黃金發展期,也是矛盾凸顯期,處理得好,能夠順利發展,經濟能夠很快上一個新台階,處理不好,經濟將停滯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國已進入人均GDP1000美元階段,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經濟社會問題,鞏固改革發展的成果,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應積極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重構社會結構,完善社會組織,調整社會關系,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各組織的創造活力,化解各類矛盾和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社會形成合力,努力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要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⑹ 試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的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的社會歷史意義是非常偉大的,還說明了中國社會基本上擺脫了貧困,很多人沒從以前的只夠吃飯穿衣,發展到了現在的享受,生活在生活的物質條件上,所以說對中國社會的前進是有很大的作用。

⑺ 論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及其歷史意義。

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更加發展的社會。盡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版入新時代,我國社會權主要矛盾也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經濟是基礎,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經濟發展了,社會才能繁榮,民生才能穩定,才能解決問題。

(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性國家行列。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

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⑻ 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強國富民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客觀需要。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凝聚人心、鼓舞鬥志,加快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行動綱領。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特點:
一、反映和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內在要求。
二、反映和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和我們黨執政為民、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執政理念。
三、新要求本身就是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體現了我們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
四、把建設生態文明納入新要求中,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

⑼ 什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歷史實踐

(一)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物質基礎。

堅持科學發展, 就是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 著力破解制約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 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 從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 轉變為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發展。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改造提升製造業,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發展服務業,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使經濟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 培育新的文化業態, 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發揮人才資源優勢,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從過度依賴資源消耗轉變為主要依靠技術進步來推動經濟發展。可見, 堅持科學發展,其實質和核心是解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是一種綜合性的、系統性的、戰略性的轉變, 更加符合經濟規律、科學規律和自然規律。
(二)堅持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社會,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基礎。 堅持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社會, 就是要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廣開就業門路, 促進就業增長和基本穩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 合理調整收人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人在國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往重公平, 改變以往在分配中過分強調效益為先的做法, 把社會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創新社會管理機制, 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加大社會管理薄弱環節整治力度, 積極化解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 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增強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保障能力, 嚴密防範、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可見, 十七屆五中全會解決民生問題更加系統全面
,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 表明了黨和政府在今後
五年將以更大的決心繼續改善民生, 以更高的執政智慧破解民生難題, 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 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文化基礎。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 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思想, 鞏固全國人民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大力培育文明風尚, 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育新人。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和諧文化, 加強人文關懷, 注重心理疏導, 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大力推進文化創新, 加快推進文化傳播手段的創新, 促進文化與科技相結合, 不斷增強文化的自主創新能力, 不斷提升文化的核心競爭力。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構建統一、 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努力構建充滿活力、 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⑽ 十八大提出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歷史背景或者歷史機遇的角度選一種闡述明白

A 十八大為何提出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十八大報告首次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出發作出全面部署,對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提出了新目標和新要求,既與時俱進、鼓舞人心,又立足現實、切實可行。

1、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和新要求的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一是把握規律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和新要求,是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的生動反映。其以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是保持連續性。

實踐證明,十六大、十七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新要求是正確的、有效的,必須繼續遵循和執行。十八大報告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礎上提出了要努力實現的新要求。

三是契合時代性。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已經並正在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不同以往的風險和挑戰。我們要准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四是增強針對性。

為有效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必須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導向明確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五是體現充分性。

充分考慮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充分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充分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發展到「五位一體」的要求,分別提出了各領域發展目標和改革要求。

六是富於感召性。

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總是根據人民意願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並團結帶領人民為之奮斗。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和新要求,對於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之奮斗,意義重大。

2、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和新要求的主要內容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更好。

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更大。

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更強。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更高。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更美。

閱讀全文

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