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扎染歷史文化

扎染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4 00:21:45

❶ 扎染起源於什麼年代

  1. 扎染有著悠久歷史。起源於黃河流域。起源於何時尚無定論。現存內最早的扎染製品容,是出於新疆地區。據記載,早在東晉,扎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有大批生產。公元408年東晉時期的作品,扎染這種工藝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成熟了。當時絞纈產品,有較簡單的小簇花樣,如蝴蝶、臘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圖案花樣,如白色小圓點的「魚子纈」,圓點稍大的「瑪瑙纈」,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纈」等。

  2. 扎染[zā rǎn]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

❷ 關於苗族扎染的故事

我就知道扎染是一種傳統文化。
以前的扎染都是用草熬出來的顏色,然後把白布放進去,染成彩色
健康又自然,而且很好看。

❸ 扎染距今有幾年歷史

起源於黃河流域。起源於何時尚無定論。現存最早的扎染製品,是出於新疆地區。據記載,早在東晉,扎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有大批生產。公元408年東晉時期的作品,扎染這種工藝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成熟了。

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化鼎盛時期,絞纈的紡織品甚為流行、更為普遍,
明清時期,洱海白族地區的染織技藝已到達很高的水平,
至民國時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
so,無鼎盛時期

中華民族傳承了扎染啊。。。

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其目的是對織物扎結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結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結部分均勻受染。從而形成深淺不均、層次豐富的色暈和皺印。織物被扎的愈緊、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帶有規則紋樣的普通扎染織物;又可以染出表現具象圖案的復雜構圖及多種絢麗色彩的精美工藝品,稚拙古樸,新穎別致。 扎染以藍白二色為主調所構成的寧靜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對比來營造出古樸的意蘊,且青白二色的結合往往給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與寬容更體現在扎染的天空中。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主要染料來自蒼山上生長的寥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尤其是板藍根。以前用來染布的板藍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屬多年生草本,開粉色小花,後來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種植,好的可長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間收割下來,先將之泡出水,注到木製的大染缸里,摻一些石灰或工業鹼,就可以用來染布。扎染的製作方法別具一格,舊籍生動地描述了古人製作扎染的工藝過程:"'擷'撮采線結之,而後染色。即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余則入染矣,其色斑斕。"扎染的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絞扎、浸泡、染布、蒸煮、曬干、拆線、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兩道工序,技術關鍵是絞扎手法和染色技藝。染缸、染棒、曬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扎花

概述
扎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工藝,大理叫它為疙瘩花布、疙瘩花。《資治通鑒備注》詳細的描述了古代扎染過程:「撮揉以線結之,而後染色,既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與則入染矣,其色斑斕。」其加工過程是將織物折疊捆紮,或縫絞包綁,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藍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對人體皮膚無任何傷害。扎染中各種捆紮技法的使用與多種染色技術結合,染成的圖案紋樣多變,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唐代扎染發展到鼎盛時期,貴族穿絞纈的服飾成為時尚。
扎染與蠟染
蠟染和扎染都是在雲南若干種民族中流行的傳統印染方式,兩者的原理相似,工藝上略有區別。蠟染就像照相術一樣,照相術是利用光化學原理,首先對負片(底片)進行光化學反應,按照光的強度,反應程度就不一樣,最後形成了越黑的影象物體越透明,越白的影象越黑,在暗室中沖洗膠片時,利用同樣的方法,再把影象轉過來,就是我們看見的黑白相片,蠟染的原理比較接近,首先用蠟附著在部分布匹上,然後將其放入染料中,沒有被蠟附著的面料就染上了染料的顏色,被蠟附著的面料就沒有,仍然保持原來面料的顏色,在蠟附著的邊緣,由於蠟的滲透,被染的顏色也形成了滲透的樣子,並且顏色有從無到有的過渡效果,當年煉金的人如果繼續研究化學及蠟染的話,可能就可以發明照相機了。 扎染與蠟染的染料是可以一樣的,但扎染的方法更加生動,面料不是靠蠟來附著,而是依靠繩子來裹扎一部分面料,被扎住的部分不放到染料中,其他部分一樣就形成了與染料一致的顏色,捆紮部分也由於液體的浸透形成了顏色的過渡。 用蠟染和扎染工藝製成的壁掛、其他工藝品,極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若是花色呢就是扎染更自然一些。但要是論圖案畫呢!就應該是蠟染圖案更加豐富多彩,形象地再現了人物風貌、山水花鳥、耐人鑒賞。更加生動活潑。
扎染與印花
扎染是採用針、線等工具將織物根據自己的喜好扎緊,然後染色。由於扎緊處染料無法滲透,所以拆線後便形成了各式圖案。它與印花不同,印花一般可以看作局部染色,要實現印花,必須先依據設計人員設計的花型製作成篩網(或滾筒),在需要的地方印上顏色,不需要的地方則不上色,所需工藝較為復雜,印出的花型也是完全一致的。扎染用染色方法達到了印花的效果,而且由於手工扎法無重現性,所以世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扎染飾品,這就是扎染的獨特魅力。

這種東西,自己找找就有了吧

❹ 扎染流程詳解 傳承中國文化

導語:中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國,它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許多都是我們最值得保護的精粹。古老的民族文化、古樸的民族氣息,都給了我們這個國家增添了許多色彩。說到民族文化,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古代時候的染織技術,那時候的染織都比較麻煩,但是染出的布料卻都是上品。從很久以前,人們為了能夠很好的染出層次鮮明的衣服布料,於是想出了一種方法,利用扎染的方式讓染出的布匹可以有不同層次的顏色對比,小編這次的文章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扎染的步驟是怎麼樣的。


一、染前處理。

扎染的技法就是要在布匹上做出各種不同的花樣出來,而在扎染之前,也要有一些處理。這些處理就包括了退漿、精煉、漂白、熨平待用。

1、退漿:退漿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很好的除支漿料,而這個過程呢可以用鹼液、氧化劑等等之類的葯劑來使得布料退漿,一般這個這些葯劑的用量不會過多,最多僅為布重的3%,但水的用量就較大,為布重的30倍左右。


2、精煉:這一步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通過用燒鹼之類的物質,加水煮沸之後,除去布匹上的纖維雜質,或者是一些天然的雜志和一些殘留的漿料。而燒鹼的用量呢同樣是布重的3%,水也是為布重的30倍左右。

3、漂白:漂白衣物相信很多家庭都試過,扎染的漂白也跟家庭中使用的差不多,一般漂白使用的物質多半都是次氯酸鈉或者是氧化氫,同樣經過加水煮沸之後,就可以除去布料上的色素或者是殘留的一些雜質。漂白劑的用量跟上述都是一樣的,都是布重的3%,水為布重的30倍左右。

注意,一些較好絲綢,要對其進行染前處理呢,是用皂液和碳酸鈉來加水煮沸的。


4、熨平待用:這一步就要使用到熨鬥了,用電熨斗將處理好的布熨平,就像家中熨衣服一樣,准備描繪圖案或者捆紮。

二、捆紮染色

捆紮染色是扎染的重要步驟,它就是利用一些畫粉,幫助設計好的圖案或者是紋路上做好記號。然後捆紮、縫結,在捆紮縫結好之後,把布匹侵入水中,全部濕透之後,晾一會兒,等到布匹不滴水之後,再放入到染液中去煮燃,一段時間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把它晾乾。

三、染後處理

晾乾以後的布匹呢,紋路已經顯現出來了,但是可能在一些捆紮處,因為捆紮的原因會有些不太平整,這時候,就可以解開捆紮的地方,利用熨斗把它熨平整就可以了。這樣就製作成了一副扎染製品了。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扎染的步驟,想製作出更精美的扎染布匹,可以繼續關注我們土巴兔噢,希望小編的文章能夠幫助到你們。

❺ 什麼是扎染、

【概述】zā rǎn 扎染(tie dye)
[bandhnu] 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
根據設計圖案的效果,用線或繩子以各種方式綁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綁扎處因染料無法滲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圖案的一種印花方法。也可將成形的服裝直接扎染。分串扎和撮扎兩種方式。前者圖案猶如露珠點點、文靜典雅,後者圖案色彩對比強烈、活潑清新。一般可用來做較為寬松服裝、圍巾等。多選用絲綢面料。
扎染又稱絞纈,是一種古老的採用結扎染色的工藝,也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據歷史記載,早在東晉,扎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有大批生產,當時絞纈產品,有較簡單的小簇花樣,如蝴蝶、臘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圖案花樣,如白色小圓點的「魚子纈」,圓點稍大的「瑪瑙纈」,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纈」等。
在南北朝時,扎染產品被廣泛用於婦女的衣著,在「搜神後記」中就有「紫纈襦」(即上衣)、「青裙」的記載,而「紫纈襦」就是指有「鹿胎纈」花紋的上衣。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化鼎盛時期,絞纈的紡織品甚為流行、更為普遍,在唐詩中我們可看到當時婦女流行的裝扮就是穿「青碧纈」,著「平頭小花草履」。在宮廷更是廣泛流行花紋精美的絞纈綢,「青碧纈衣裙」成為唐代時尚的基本式樣。北宋時,絞纈產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區流行甚廣。
扎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工藝,大理叫它為疙瘩花布、疙瘩花。其加工過程是將織物折疊捆紮,或縫絞包綁,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藍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對人體皮膚無任何傷害。扎染中各種捆紮技法的使用與多種染色技術結合,染成的圖案紋樣多變,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唐代扎染發展到鼎盛時期,貴族穿絞纈的服飾成為時尚。北宋時期因扎染製作復雜,耗費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從而導致扎染工藝衰落,以至消失。但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仍保留這一古老的技藝。除中國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也有扎染手工藝。20世紀70年代,扎染成為流行的手工藝,廣泛應用於服裝、領帶、壁掛等。在同一織物上運用多次扎結、多次染色的工藝,可使傳統的扎染工藝由單色發展為多種色彩的效果。

❻ 中國蠟染歷史

蠟染,古稱「蠟纈」。傳統民間印染工藝之一。是一種以蠟為防染材料進行防染的傳統手工印染技藝。據考證,「蠟染」一詞在文獻中最早、最確切的記載是唐代慧琳寫的《一切經音義》卷五十之「眾纈」:「今謂西國有淡歰汁,點之成纈,如此方蠟點纈也。」「纈」是以輔染物輔助印染過程而染出的織物,纈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代絲綢印染技藝的重大進步。蠟染今在布依、苗、瑤、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單等多喜用蠟染作裝飾。主要方法是用蠟刀蘸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蟲、魚等紋樣,然後浸入靛缸(以藍色為主),用水煮脫蠟即現花紋。結構嚴謹,線條流暢,裝飾趣味很強,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蠟染的發明以人們對物質特性的重復認識和利用為基礎,並需要具備一定的環境因素和技術條件,因此它是在特定的物質條件和文化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蠟染是基於人們對服飾美化的需要,在人類文明進步到一定程度後產生的,是在多種染織工藝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蠟染產生的時間應在紡織、印色和畫饋工藝成熟之後。從原料上看,蠟染對面料沒有特殊要求,棉、麻、絲、毛織物都能採用;防染材料也不拘於特定品種,動植物蠟均可使用,通常是用樹脂和蜂蠟;染色只能用冷染工藝,一般是植物染色,以靛藍為主。從范圍來看,蠟染技術存在與世界上很多地方,風格和使用方式也多種多樣。由於受地理和氣候的影響,北方寒冷地區不宜進行蠟染,因此蠟染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❼ 關於扎染的論文

注意:仔細看,跟著我的步驟來,至少你能整出一篇東西來,而且是等搜索不到的文章. BAIDU一搜都有的我們老師直接咔嚓掉! ★★★我是研究工程類課程的,不是代寫論文的,僅僅提供資料並進行探討而已. 個人提示:★★★揭示論文代寫真相,警惕代寫陷阱★★★ http://iask.sina.com.cn/b/12189436.html ★★★★在我的個人中心有"維普資訊"的賬號密碼和"CNKI"的使用方法,需要的可以去那查找相關的論文期刊資料,如有不能使用的,麻煩提出,我盡快更新. 有人說我一直用類似的答案回答,但是我不得不這么做。學會自己搜索資料庫對寫論文是非常有幫助的,其實沒有人會在網上真得寫一篇論文出來,即使是收費的,也僅僅是東湊一點西拼一點而已,還不如自己去找呢! 您也可以去以下網站找資料,然後使用我個人中心的賬號查看下載全文,各資料庫資料相通的.如果實在下載不了,也可以提問索取全文. ★http://www.cnki.net/index.htm(如果上不去,換http://www.e.cnki.net/)是個收費網站,而且很貴!!!!但是你可以去那裡查資料然後問我要全文(期刊類文章維普里有一模一樣的,可以直接下),因為CNKI的資料很全,有 3400多萬篇文章。 當然你在任何資料庫下載全文遇到收費時,都可以向我尋求幫助! 索取全文參看http://iask.sina.com.cn/b/10076171.html 搜索結果如: 1. 扎染的分形模擬研究 被引次數:1次 韓啟明 文獻來自:微計算機應用 2004年 第01期 扎染而成花紋,以各種花卉及常見自然界動植物形象為主,形色自然,產生回歸大自然的絕妙效果。分形(Fraetal)幾何,1975年由IBM公司B ... 扎染和分形,自然和機理相通,本文據此提出對傳統扎染的分形模擬研究。1扎染的機理1 ... 2. 享譽天下扎染 文獻來自:科學大觀園 2007年 第16期 扎染已在自族地區成為民問時尚,扎染製品也成了向皇帝進獻的貢:鑽。扎染採用民間占老的手工_印染下_藝製成。布料以棉自布或牛帛麻染兩道上}i『,技術關鍵是線扎乒12、和染色技藝。扎花扎花,原名扎疙瘩,即了}:白J乍 ... 3. 雲南白族扎染藝術研究 張義妮 導師:李綸 文獻來自:昆明理工大學 2006年 碩士論文 在這過程中形成的白族扎染及其圖案藝術,是中國傳統絞纈藝術的代表之一。白族扎染融合了白族的人文氣息、自然景觀、宗教信仰、藝術風格,形成獨具特色的工藝品。在很多方面反映了白族的文化藝術、生活情趣、審美等特徵,是白族經濟與文化的重要組成 ... 4. 和媽媽一起做扎染 陳燕燕 文獻來自:幼兒教育 2005年 第10期 經過扎染處理使白布產生各種花紋,再將布進行縫制,漂亮手工包就做好啦!手工包的故事:工具和材料:直接染料(化工店購買)白色棉布紗線等***製作步驟:首先將整塊棉布任意捆紮,扎完後留出較長的線頭,為後面的拆線作準備(圖 ... 知道商店裡扎染的手工包是怎麼來的嗎?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奇妙的扎染過程吧! ... 5. 抗菌解毒的白族扎染 徐何珊 徐晉燕 文獻來自:文明 2007年 第03期 扎染已在自族地區成為民間時尚,1.和寸也成自句皇帝進獻的貢.鑽。扎染「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川線、繩(現在也川塑料紙)等l ... 6. 白族之鄉扎染美 羅正友 文獻來自:市場報 2004年 扎染已成為頗具白族風情的手工印染藝術。特別在盛唐年間,扎染在白族地區已成為民間時尚,扎染製品也成了向皇宮進獻的貢品。10世紀,宋仁宗明令嚴禁扎染物品民用,把它作為宮廷專用品。$$ 扎染的製作方法別具一格,舊籍 ... 7. 淺談手工扎染的審美特徵 張松鶴 文獻來自: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04年 第04期 一、手工扎染的特殊性 手工扎染有著自身的藝術語言和特殊的藝術 表現形式。製作者在掌握了扎染的各種技藝之 後,結合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內在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就能創造出更具特色的扎染作品。手工扎染 的特殊性還在於,任何一件 ... 8. 扎染,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王洪偉 文獻來自:旅遊 2007年 第07期 因為在這里除了有聞名遐邇的蝴蝶泉外還一直沿襲著白族已有300餘年歷史的扎染傳統製作手工藝和保留著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被譽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走進周城村只見這里的每家每戶的門外都有著一條彎曲的石板路 ... 9. 《扎染藝術》教學設計 周莉 文獻來自:中國美術教育 2004年 第05期 卜學習民間扎染工藝的基本技法並製作扎染布o2、扎染服裝.的設計和撇。 教學目的: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扎染藝術,了解民間扎染的歷史起源與基本技法 ... 10. 關於白族扎染的文化思考 劉傅森 文獻來自:大理文化 2007年 第01期 一西南夷紡織說到扎染前,首先必須說說紡織。因為沒有紡織也就沒有布帛、絲錦,沒有了諸如此類的載體,也就不可能有在載體上的任何塗染的美術工藝。我國紡織的歷史從現存的史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或西周。在商代和西周的墓葬中,都曾發現過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麻煩採納,謝謝!

❽ 什麼是「扎染」

「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

扎染方法一般是把絲綢或棉布經過折疊、縫合、抽拉、捆紮等方法處理,然後用靛藍浸染,浸染後晾乾,拆去縫、捆、扎線,脫去浮色,由於扎結處染料難以滲透,形成白底,與著色部分相輝映,形成對比,使織物深藍底色上呈現出美麗的白色花紋圖案,色彩斑斕,樸素自然,具有機染難以達到的藝術效果。

它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絞」,暈色豐富,變化自然,趣味無窮。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後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

染料以板藍根、藍靛為主,與化學染料相比,其色澤自然,褪變較慢,不傷布料,經久耐用,穿著比較舒適,不會對人體皮膚產生不良刺激。

(8)扎染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扎染的歷史:

扎染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染織工藝,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漢兩代便有扎染。出土文物中,自東晉以迄唐代,均有紋纈品實物出現;文獻中,如《二儀實錄》稱:「秦漢間有夾纈法……陳、梁間貴賤服之。」東晉南北朝時,該染織物廣泛用於婦女衣著。

唐朝,古都長安就已十分流行。皇室貴族、嬪妃女眷,爭相選用,風靡一時。扎染的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有鹿胎纈、青碧纈、蜀纈諸花紋。曾有蝴蝶、梅花、水仙、魚子多種紋樣。並隨「絲綢之路」遠銷西亞地區。

扎染的現狀:

現在有關研究單位在繼承發揚民間扎染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國外扎染技術,創造了多種扎、捆、縫、疊的方法,運用多種染料和染色手法,使扎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閃射出新的光彩。

❾ 扎染的歷史

扎染起源說,目前有兩種,一說是起源於秦漢時期(小編還沒有查到出土實物);一說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從新疆阿斯塔納第六區一號墓出土的織物看出,類似如今自貢扎染圖案中的方勝。出土的織物扎染技術成熟,已用於婦女的服飾。

至唐代,中國的衣冠鼎盛朝代,人們格外關注配飾裝配及面料圖案的繁復,作為其中面料紋樣貢獻之一的唐代扎染,技藝精湛、品種豐富。

唐三彩、繪畫、壁畫以及詩歌詞賦等藝術對扎染的記錄和贊美之詞,女詩人薛濤在她的《海棠溪》里寫道:「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花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不吝辭藻。

在唐代流傳於今的多幅卷軸畫中,都能看到很多美麗的扎染服裝。如唐代畫家張萱的《搗練圖》,尤為出眾。「搗練」是古代女性最常見的勞作之一,搗洗煮過的熟絹,搗衣縫制多在秋季,此圖描繪了唐代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制勞動操作時的情景。

畫中婦女的下裳(chang)是典型的捆綁而成的大圓圈紋,上衣圖案可能為先扎染,並在扎染留白處施以刺綉圖案。

除此之外,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貴婦、騎士等人物的衣著,也反映出了唐代高超的染纈藝術。

五代十國時期,扎染仍然沿襲唐代的繁盛。《陶谷清異錄》中記錄:「顯德中創尊重纈,淡墨體,花深黃。二部郎陳昌達,好緣飾,家貧,貨琴劍做纈帳一具。」一位活生生的對扎染帳子近乎癲狂的窮書生活靈活現呈現在我們眼前,古人對扎染的喜愛之情,超出我們的預想。

至宋代,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穿著扎染品的服飾,室內傢具飾品等無處不見扎染藝術品。顧閎中繪制的《韓熙載夜宴圖》,女子上衣和床圍上的大圓點紋,是典型的扎染技藝。

物極必反。宋史《與服志》載天聖二年詔令:「在京土庶不得衣黑褐色地白花服並藍黃紫地撮暈花樣,婦女不得將白色褐色毛段並淡色匹帛製造衣服,令開封府限十日斷絕。」耗費工時和人力的扎染,在天聖二年,逐漸淡出面料紋樣的舞台。

至元明清時期,只有局地的扎染有所發展,元代《碎金》一書中記載「壇纈、蜀纈、錦纈、撮纈、蠶兒纈」等花色品種。這其中,就有「蜀纈」,即蜀地扎染。由於蜀地扎染生產批量大、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得皇家賞識,因此有專門名目而載入史書。

從魏晉南北朝至元明清的歷史長河中,扎染作為面料圖案製作的方法之一,經歷了萌芽、發展、鼎盛、衰落、局地保留的各個階段,直至如今現存並較為出名的自貢扎染、雲南扎染、南通扎染等的傳統扎染技藝的流傳,都為當代扎染藝術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素材和藝術實踐環境,值得我們敬仰並珍惜。

(9)扎染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扎染中各種捆紮技法的使用與多種染色技術結合,染成的圖案紋樣多變,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

唐代扎染發展到鼎盛時期,貴族穿絞纈的服飾成為時尚。北宋時期因扎染製作復雜,耗費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從而導致扎染工藝衰落,以致消失。但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仍保留這一古老的技藝。

除中國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也有扎染手工藝。20世紀70年代,扎染成為流行的手工藝,廣泛應用於服裝、領帶、壁掛等。在同一織物上運用多次扎結、多次染色的工藝,可使傳統的扎染工藝由單色發展為多種色彩的效果。

❿ 扎染的文化思考

一、白族扎染是傳承了千年的民族民間手工藝,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的商品屬性,更在於它的文化屬性和歷史屬性。
扎染的商品屬性是顯而易見的。它受到了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交換價值在穩中呈緩慢上升趨勢;使用價值也是有口皆碑的,不僅在大理在雲南的公共場所,例如各級政府、人民代表大會的會議廳、會客廳,機場碼頭車站大廳、候機候車候船室,大型展覽(播)室等都能見到白族扎染美麗雅緻的倩影,而且在首都的許多重要場所,例如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都有白族扎染的古樸典雅的裝飾。不僅在大理幾乎家家都有扎染的布帛製品或是布畫,而且用白族扎染縫制的各類日常生活用品在國外早已風靡,有一件白族扎染的衣物,是國外人們的一種時尚,人群穿著白族扎染衣物成了一條靚麗的風景線。
二、白族扎染既然是傳承了千年的手工藝品,既然是代代相傳的手工藝品,那麼,扎染就可以說是一幅藝術作品,它的製作者就是這藝術作品的作者。任何藝術家總是要將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心態傾注到作品中去的。從總的情況上看,扎染是白族千年傳承的作品,它就承載著白族千年來的理想和喜愛,承載著白族,尤其是白族婦女的心理狀態及其發展軌跡。從各別個例的扎染看,因為扎染者的不同,她們的理想、心態,以及對自然的取捨,取捨後對圖案圖樣的設計處理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每一匹(一件)扎染都不可能完全雷同。所以,每一幅(件)扎染,都是一件傑出的藝術品,都是一件研究白族千年心理理想的實物,都是研究此件扎染作者藝術思想和心態的珍品。
三、白族扎染的布料歷史上一貫使用的是農村婦女自織的土布(雖然現在已經很少紡織和使用了),它的扎花是唯獨白族才有的,傳承了千百年的民族手工工藝,它的浸染流程從染料的采拮、製作、浸染、漂晾又都是唯獨白族別具一格的製作法。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說,白族扎染是白族民族性的一個載體,它寄託著白族的民族理想和情趣,它是了解白族民族性的一道靚麗而明亮的窗口。就這個意義上來說,白族扎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品,而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一種具有文化價值和民族價值的商品,它的文化和民族價值恰恰就在於它的傳統,丟失了傳統,也就失去了它值得珍重的價值。
四、用文化剖析扎染上的圖案圖樣。先說扎染圖樣的底版,也就是扎染的基調。白族傳統扎染的底版全都是靛藍色,這一方面是與扎染的染料取自蒼山有關,但蒼山上還有許多其它色彩豐富的自然染料,白族的先民們卻偏偏選擇了靛藍色,這決不是一種偶然。藍色的天,藍色的海,藍色的山,寧靜而和平,造就了世世代代在蒼山洱海生活的白族人民寧靜和平的心理素質,也造就了白族人民對藍色的特別喜愛。可以這樣說,藍色是白族傳統審美意象的基調。
藍底上起白花(花式、花樣、圖案、圖樣)是扎染的特色。這白色固然是扎染工藝所決定的,但也決不是一種偶然的選擇。洱海碧波盪漾,浪花綻放;天宇蒼空浩渺,白雲悠悠;沙鷗海鳥同浪花嬉戲,蒼山雪峰與長空共舞,白雲、白雪、浪花,陶冶著白族人民的情操,喜白、愛白,以白為凈,以白為尚,以白為美,成了白族人民的又一傳統審美意象。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天地陶冶一方人的情操,一方山水培植一方人的性格。

閱讀全文

與扎染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