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發展史的內容簡介
本書可供從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社會發展戰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規劃與建築、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參考,也可供有關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長島符拉興鎮。高中畢業後,從1912年至1918年先後就讀於紐約城市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並在紐約大學學習過社會研究。1914年開始接受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城市與區域規劃科學的先驅之一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啟蒙影響。1923年芒福德成為美國區域規劃協會的基本會員。1938年發表《城市文化》一書,從此享譽世界。他強調城市規劃的主導思想應重視各種人文因素,從而促使歐洲的城市設計重新確定方向。第二次大戰前後,他的著作被波蘭、荷蘭、希臘等國家一些組織當作教材,培養了新一代的規劃師。芒福德曾被許多英語國家的重要建築和城市規劃機構聘為榮譽成員。 1951—1959年,芒福德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城市規劃教授;1959—1 961年任研究教授;1961—1964年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威斯雷因大學任研究教授。芒福德的貢獻和影響遠遠超出城市研究和城市規劃的領域,而深入到哲學、歷史、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他曾十餘次獲得重要的研究獎和學術創作獎,其中包括1961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學金獎,1971年獲萊昂納多·達芬奇獎章和1972年獲美國國家文學獎章。
B. 城市在人類歷史中的發展作用
()城市大量出現;城市經濟功能增強;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現了街市;出現瓦肆等專門的娛樂場所。(3 分,答出3 點即可得分)(2)特點:發展迅速;起步早;不是以舊城鎮為基礎,以發展新型城市為主。(3 分)原因:①農業革命(圈地運動)和商業革命積累了資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②工業革命促進新型工業城市的涌現。(4 分)(3)史觀:革命史觀、近代化史觀。(2 分)論證:一方面,口岸被迫開放使中國喪失了貿易主權、關稅主權;便利了列強在華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加速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程。另一方面,通商口岸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刺激了近代工業的誕生;推動了近代城市的崛起。(4 分) 試題分析:(1)依據材料一中的「城市開始大規模出現,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可以看出宋代的城市大規模出現,其經濟功能增強。「朝著大街幾乎隨處可以開設店鋪」可以看出宋代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依據圖片內容可得出,宋代出現了瓦肆等娛樂場所。(2)依據材料中的「不是以封建城鎮為依託發展起來的,而是在一些村莊和工礦區發展起來的」可以看出英國的城市不是以舊城鎮為基礎,以發展新型城市為主;「1750年,英國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20%,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可以看出英國城市發展迅速、起步早。第二小問依據材料中的「幾個世紀的農業革命、商業革命,不僅為英國的工業化打下了基礎,而且為城市化積累了資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可以看出農業革命(圈地運動)和商業革命積累了資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結合所學知識,工業革命的進行也促進了新型工業城市的興起。(3)依據材料中的「城市化過程,實際上只是一個通商口岸化的過程…它對中國的國家主權構成了侵害;作為一個社會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可以看出是革命史觀、近代化史觀。第二小問注意從經濟方面分析通商口岸的雙重作用。口岸被迫開放使中國喪失了貿易主權、關稅主權;便利了列強在華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加速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程,另一方面,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刺激了近代工業的誕生;推動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C. 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城市發展總體演變特徵
中國古代城市的興起過程中,主要原因還是政治因素,因為生產的發展,使得部分統治階級分子可以脫離繁重的農業生產而成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這個群體享有享受較高層次的生活的特權.這就要求一部分普通勞動者也須脫離體力勞動來從事為這個群體所所需服務的行業.從這點來看,城市的出現不是因為生產的集中而形成的,城市並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經濟主體而存在的.城市經濟作為農業經濟的附庸的地位並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沖破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統一性.中國古代城市是作為封建政權控制中樞而存在的.因此,從這點來說,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與政治的聯系是很牢固的.它始終是以消費為主的,生產極少.盡管在封建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這種狀況的程度有所減輕.但它始終沒有能夠走出這個禁區.
中國古代的城市,最早是以作為全國性的或地區性的政治中心而出現的.禹時就在有崇氏部落的中民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都城---陽城,後又遷往陽翟.前者在今天河南省登封千成鎮壓,後者在今天河南省禹州市,都地處潁水上游,西連洛伊,東臨河濟,南望淮上,既是中原地區的中心地帶,也便於控制東南地區的都國或部落.史書更是記載」三公設險以守其國」.說明早期城市的出現,是統治階級為維護自己經濟利益和政治要求的產物.在原始末期,」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而韓非子更說,」舜逼堯, 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代紂,此四王者,皆人臣弒其君也」.這些都表明強力實際上是爭奪權力斗爭中最有力量的手段.因此,城市在最初出現的時候,只是一個維護王權的軍事堡壘.進入階級社會後,它更是作為權力的象徵而存在.如<<詩.瞻仰>>諷刺周幽王因寵褒姒而亡國時說,」哲夫成城,哲婦傾城」.直接以城的存亡來表示國的興亡.而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間」強凌弱,眾暴寡」,因而」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在這一段時間內,戰爭連綿,無論是極力修建新城或是改造舊城,都是出於進攻或防守的目的,結果極大地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發展.因此,這一階段,城市的作用很大一部分的作用都是取決於軍事的需要,成為王權的堡壘. 同時,也因為城市成為王權的堡壘,在一定程度上象徵著王權的威嚴.因此,對城市的修建有著極為嚴格的制度.城市的規模,式樣也就體現了其地位的等級,不可僭越.即所謂的王制.為了使」小不得僭大,賤不得逾貴」,因此所有建築物的地點,面積,城牆高度,城門數量,建築物種類,市場的位置,道路寬狹等,都有一定的制度.鄭祭仲對鄭伯說,」都城過百雉,國之害,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這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很顯然,這里的都是應是應是諸侯的都邑.這是出於諸侯對王權威脅的擔憂.而在周朝,這種規定也極為明顯嚴格.史載」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城市千六百二十丈,郛方七十二里」,在周的計量單位中,一里等於一百八十丈,所以千六百六十丈則為九里,則是為天子之城,即王都為為方九里.<<尚書大傳>>中說道,」左者百里之國為九里」.同時,周制規定,」宮三里,城九里,郭二十七里」.這種呈等比數列的規定,使得城顯得整齊勻稱,說明營建都邑是依照一定的制定來進行的.也說明了城市在其出現的最初階段,它對農業的依賴程度是非常深的,但是它卻不能為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唐時的長安,它的建築則主要體現了皇權的威嚴.城內有宮城和皇城之分,而大明宮則更是體現了這種現象.大明宮建築在一個山坡上,約有一百餘階,後來就成為皇帝接見群臣的地方.充分地體現皇帝的權威.
另一個特點,則是城市大都建立在河流或海濱處,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情況下,作為消費中心而存在的城市,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靠農村提供,而這種運輸所需要的運輸力,在當時條件下,無外乎是人力和畜力,以及水運.前者在消耗是極為大的,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長途運輸.而水運則體現了這種運輸量大,費用低廉的要求.如果沒有農村的提供以及運輸的保障,城市自身的發展生存是無法想像的.因此,無論是早期的國都,還是後來的諸侯國都城,大都是處於是河濱處.水運的優勢是陸運是無法比擬的.但是,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城市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中心而存在,陸路交通也是極為重要的.春秋戰國時期,魏,趙,齊等國之間有」午道」相通.東方各國到西邊的秦有成皋沿黃河至函谷關的成皋之路.秦為了加強與蜀地的聯系,還新辟了金牛道.這些城市間的,地區間的交通線沿線,又相繼出現了一些城市.而在一些作為交通樞紐而存在的城市,則經濟活動較為頻繁.如雒邑位於秦,齊,楚,趙間縱橫交錯的地方,被稱為」天下之朝市」.當然,這些城市的設置,都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而設置的.當然,也具有一定的交換作用,但是,官府的控制卻處處可見,如集市只能定期開放,等等.但是,即使陸路交通出現如此大的發展,但是,水運始終具有不可超越的優勢.即使是在封建經濟極為發達的隋朝,為了經濟的發展和對江南地區的控制,仍然不吝勞力來修建了大運河,而隋煬帝數次出遊江南,都是從水路.而唐的首都長安,因為森林亂砍亂伐從而導致黃河含沙量的大增,使得通過渭河到達長安的河道淤塞,從而導致了運輸的極為困難.當時有」牛錢運斗米」的說法.而作為十朝古都的長安,也因這個原因而再也沒有作都城.而在那些因手工業發達而形成的城市也是遵循著這個特點.這是因為,手工業品的製成品並不能直接作為手工勞動者直接的生活品,也只有通過交換來換取.而且有些手工業的生產本身就需要水.如以瓷器而聞名天下的景德鎮,以冶鐵業而著名的佛山鎮,都不可避免地依賴河流或海洋帶來的便利。
而宋代和元代,中國古代城市發展起了一些新的變化。宋太祖在開寶四年(971年),置市舶司於廣州。又陸續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的板橋鎮(在今山東膠縣境內),秀州的華亭縣設置市舶司或市舶務,初時,其主管官員是知縣。元豐三年(1080年),開始設置專門的官員管理此事,其官員稱為提舉市舶司,主要職責就是「掌著貨海舶征榷貿易之事,以來遠人,通遠物」靖康之役之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此由北方轉向了南方。由於國家政治經濟力量以及地區政治力量的變化,從而導致了從西漢開始的絲綢之路衰落了。這種隔絕的狀態,必然要求有新的交通路線來打破這種隔絕的狀態。陸路既已阻滯,則只能從海路了。然而,前敘所設置的機構,除了因金佔領的密州外,其餘的全部存在,後又在澉浦(今浙江海鹽)設置了市舶場。而北宋滅亡之後,南宋政府偏安江南一隅,但是國家的花費並沒有減少。因此,在這里,發生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轉變。一改以前那種厚往薄來,「示以綏懷」的虛驕觀念。採取了注重經濟效益的務實政策,而這種務實政策也就要求南宋政府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同時,加大招徠外商的力度,,又在通商口岸設置了外商執行所.如在杭州有懷遠驛,明州,溫州,永州有來遠驛等.據<<嶺外代答>>,<<諸蕃志>>等史籍記載,當時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當時的中國通商.其中最遠的是層拔國,在今非洲中部的東海岸.這時候的城市也較前代和後代的明清有活力..宋元時期是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黃金時段,後在明代則又一改這種開放的態度.雖然唐後取消了坊市的界限,但是在明代起則開始實行坊廂制度.居民按坊編制,分區管理,」洪武十三年等起,取蘇浙等處上記掛四萬五千餘家填實京師,壯丁發各監局充役,余為編戶,置都城內外,俟有坊廂,上元坊廂百七十六類」. 北京城亦是按坊編制的.城內地方以坊為綱,西城坊凡五區,中城坊凡四,北城坊凡三,南歸城門外坊凡二,每坊鋪舍多寡,視廛居有差,總計坊凡十有三」. 這種制度的實施和禮法控制的加強,使得剛得到發展空間的中國古代城市又逐漸形成萎縮.宋朝較之前後代經濟的新明之氣就體現在這些方面.即使是在經濟比較發達,又比較開放的唐朝,也沒有這種新氣象,景龍元年十一月敕;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與宋高祖的話,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後代的明清,更是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國的城市的發展又走向了一個低落時期.
關於城市的定義,我國汗牛充棟的歷史文獻中有過許多解釋。我國古代的「城」與「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城,多是指四面圍以城牆、扼守交通要沖、具有防衛意義的軍事據點。「城,郭也,都邑之地,築此以資保障者也」 。市,指的使交易市場。「市,買賣所之也。」「貿、賈,市也」。可見,凡進行買賣的交易場所即為市。從古文文獻記載城與市的基本特徵看,城與市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有城不一定就有市,相反,市場也不一定圍築牆垣。可見,最初的城或市,皆不包括復合名詞「城市」的概念。只是到了周代,隨著城或市的發展與變化,它們才逐漸含有「城市」的意義。即城市是一個人口集中、非農業各類產業發達、軍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通常是周圍地區的政治、經濟、交通與文化的中心。
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戰國至南北朝時期。此時期城市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約,故在此階段前期,即戰國至東漢末,當時我國歷史的政治局面是從分裂走向統一與穩定的時期,表現在城市的發展趨勢是由點的分散與狹小變化為點的相對集中與擴大。而後期,從東漢末至南北朝時,我國境內政權不是呈鼎立狀態,就是呈南北對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動亂持續,戰爭頻繁不斷,表現在城市的發展趨勢就是不穩定,許多城市的興衰具有政治、戰爭作用的突發性。另外,這一階段新興的城市還有手工業、商業貿易的發展,宗教的傳播等原因的推動。此外,隨著各個時期邊疆地區的持續開發,城市的地理空間分布更廣闊,在長江與珠江流域已出現了一些新的城市。但南方除少數大城市的發展水平逐漸接近北方外,黃淮流域的城市數量與發展水平仍居當時全國的主導地位。
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形成、發展的歷史。這一時期我國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有以下四種途徑:
一、由早期的侯國都邑發展而成的城市。這類城市歷史長、規模大,發展的條件,特別是人文主觀條件優越,如臨淄、曲阜、咸陽、邯鄲、大梁、薊、郢等。它們多在西周時已築城垣,盡管其早期規模小,城垣簡陋,但由於都城特殊的政治地位,能憑借諸侯國內人、財、物的全面支持,加上選擇城址時多考慮了其自然與經濟地理條件,而且即使在秦漢統一以後,它們中的多數雖失去了國家或政權政治中心的優勢,但仍是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因此,他們仍能維持其持續的發展,領先於當時全國城市發展的先進水平。
其二、由於郡縣治等地方政區的設置和統一推行,許多郡、州、縣治等地方政區治所逐漸形成城市,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這是因為,設治的地方多為一個地區的政治、軍事等的中心。如秦漢時濟北郡治博陽(今山東泰安)金城縣治(今甘肅蘭州)等,皆是最初作為地方政取得治所而逐漸發展為城市的。盡管由於自然環境和經濟地理條件等變遷,有些郡、縣治城以後衰落了,但大多數的郡、縣治城則自秦漢以來得到了持續的發展,甚至大多成為今天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中心,如商丘、石家莊等即是如此。秦漢時千餘個郡縣治所城市,特別是黃淮流域中原一帶的城市,基本是通過這一政治動因的途徑迅速形成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其三,處於水陸交通樞紐或是河川渡口、江湖河海交匯點等的城邑,由於交通便利、交換頻繁,使人口、貨物聚集而發展起來的城市。這類城市經濟意義較為重要,因而發展快,也具有城市歷史長的特點。一些地方政區治所在選擇建城位置時也注意到了交通、水域等,因此,也屬於這一類型。如漢武帝征服匈奴奪取河西地區設置河西四郡以後,河西城市開始陸續興起。同時,由於河西走廊上東西交通頻繁,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河西城市不斷得到發展。其中以敦煌發展最為顯著,東漢時一度成為管轄西域的政治、經濟中心。其他如武威、張掖、酒泉等城市發展,作為東西交通的必經之路,其交通的暢通與否以及與西域貿易往來的密切程度是當時直接影響這里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當時的淮陽(今河南淮陽)、廣陵(今江蘇揚州)、江州(今重慶市)、臨湘(今湖南長沙)等城市無不是因濱水域靠要道而興旺發達起來。
其四,出於軍事目的在關隘要塞或邊防重地所築城邑發展而為城市的。一般來說,城邑都是出於政治、軍事目的而建築的防禦體系。但是出於軍事目的建造的城池和這坐城能否發展為城市並沒有必然的聯系。這些城有的在邑落居住地築起城垣,有的是在曠野重新築城,如秦漢時期的長城一線,就有許多像朔方(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臨沃(今內蒙古包頭)北輿(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及九原、雲中、定襄等重要的關塞城市。這些城除了直接用於戰事的關隘防守以及軍隊駐扎外,在當時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大多數皆發展為或大或小的城市。
從上述戰國至南北朝時期城市興起和發展情況看,主要有四種途徑或四大因素:政治因素;自然條件;經濟、交通狀況;軍事需要。這四大因素中的前兩項決定城市興起、選址的大范圍、總地域,後兩項決定城市在大范圍內的具體位置。
第二階段,即從隋唐至清末時期,從時間上大致可把當時的城市史地沿革劃分為隋唐五代、遼宋金元和明清三個時期。
隋唐時期城市發展的原因除政治的再次大統一以外,大運河的開鑿,南方經濟的持續發展,海外貿易的興起、增多,茶葉及其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的影響等也是其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上述原因不僅改善了長江與錢塘江流域和北方地區以及海外的交通聯系,促進了人口的流動和商業貿易的發展以及商品經濟的發達與繁榮,而且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密集型商品經濟生產吸引了大量勞動力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迅速聚集,促使南方地區人口密度不斷升高。因此,在運河兩岸、南方東南沿海、長江流域、湘鄂贛等地出現了一批新的城市,從而不斷地改變著城市發展及其地理分布的狀況,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開始由中原地區逐漸向江南地區轉移。但這時城市本身的發展還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城市的內部結構仍是實行坊、市分開管理定製;並且這時城市的政治、軍事中心職能還比較明顯,相對的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還較少。五代十國時期城市發展的趨勢更體現了上述的各種特點。
遼宋金元時期,北方地區由於長期受戰亂的影響,不僅使原有的城市遭到了戰火的破壞,而且大量北方人口由於不堪忍受長期戰亂的痛苦再度大規模向南遷移;同時,宋王朝南渡,政治中心隨之南移,從而為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以加速南方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另外,廣大南方地區自五代以來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持續發展,自六朝以來南方不斷的開發在經過兩宋數百年的發展後其經濟基礎更為雄厚,從而使南方地區城市的迅速發展具備了最基本的,亦是最重要的推動力;此外,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不斷得到廣泛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縱橫如網的江河湖海,不僅為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建立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且有利於內河航運和海外貿易的發達,貿易和貨物的轉運,使南方沿海地區和通往內地的交通線上的城市迅速發展,新的城市不斷興起。
正因為如此,這一時期城市發展的主要特點除上述江南已成為城市發展、分布的重點地區和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不斷增多,城市的工商業職能進一步加強、城市作為經濟中心的作用日益明顯外,至少還有兩點:
一、自宋代始,城市中臨街設店、坊、市合一的現象已普遍出現,坊市分離的管理定製開始崩潰,城市內部結構在城市發展中的這種變化已被宋代政府認可,並形成新的合理合法的管理制度。這是因為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市場太小以及坊、市分開設置的城市結構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障礙,因此,打破坊、市嚴格分離的界限及其制度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樣,商店、貨棧隨需要臨街而設,即可方便市民,又可無限擴展商業貿易場所,使商業經濟更加繁榮,增強城市街道、水系及其對外交通的意義,從而促進城市的迅速發展。宋都的開封、臨安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商業中心。此外建康(今南京)、鄂州(今武昌)、蘇州、揚州、鎮江、廣州等,都是商業發達、坊市合一的大都會。
二、一些手工業與礦業等專業城鎮開始興起,並且成為我國城市發展史上城市體系中的一種新類型。當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達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經濟作物種植較為普遍和集中加工以及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密集型的手工加工或礦產開發帶來了人口的大量聚集,推動了商業貿易的繁榮,因而在這些地區出現了許多以特種手工業加工或礦產開發為主的城鎮,如無錫(米市)景德鎮(瓷器製造)個舊(產錫)會澤(產銅)等。
明清兩代,城市發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其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的數量、規模、類型、結構、功能等,在這一時期都比以前有了顯著的發展和變化。當時,促進這種發展和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普遍提高,各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農業經濟內部結構的變化,及農業經濟商品化部分的不斷增長,從而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而城市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農業經濟商品化程度的擴大和加深。同時,明清時期社會的相對穩定與國家長期統一,國內外交通的發展及其各地聯系的進一步加強,人口的增多,特別是康乾時期人口的成倍增長及其向城鎮的聚集和開發邊遠地區所帶來的人口大量流動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當時城市的發展,並決定或反映出城市發展的新特點。
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特徵有:
一、自明代前期起,由於工商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從而促成了明清兩代工商業城鎮的大量涌現,出現了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大批中小城鎮,推動了中國古代城市的迅速繁榮,構成了這一時期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從當時工商業城市發展的狀況來看,按其基本職能,主要可劃分為三種類型:
一類是以手工業為主的城市,它分布於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隨著大量農業人口向工商業人口的轉化,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場的發展,因此,以手工業為主的專業城鎮大批增加。當時,江南的蘇州、杭州、松江、嘉興、湖州等均以發達的紡織業聞名全國。
另一類主要是作為國內較大的商業中心,其位置多分布於交通線上的樞紐地帶,特別是水運線上或水陸交匯點上。如長江沿岸的重慶、宜昌、江陵、九江等,尤其是今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位於漢水入長江的交匯點上,由於有「九省通衢」之便,成為當時的「四大名鎮」之一,另外,運河兩岸的天津、滄州、臨清、揚州、淮安等也是遠近聞名的商業城鎮。
第三類是以對外貿易為主要職能的港口城市,這類城是多分布於東南沿海一帶便於海運的江河入海口上。其中主要由廣州、泉州、漳州、福州、寧波、潮州、太倉、上海等。在這些商業貿易中心市鎮,不僅貨物繁庶眾多,而且商賈雲集如織。
二、明清時期我國東北、西北、西南、東南等廣大邊境地區的城市興起和發展的區是相對加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古代城市發展完全不平衡的狀況、,這是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又一特徵。這是因為長期統一,邊疆行政中心治所於軍事重鎮的設置,以及人口的飛躍式增長和向邊疆地區的平衡流動等因素,加速了邊疆的開發,使其城市發展加快。如東北的璦琿、吉林、錦州等。因此,城市發展在經過明清長期的興盛以後,不僅當今所有的省會級城市在當時已經形成,而且絕大多數地縣級治所城邑也已經形成,從而奠定了我國現代城市分布的格局,在我國社會生活體系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理空間位置。
三、明清時期城市的設計、規劃、建築水平等大為提高,城市自身特別是京城的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統不僅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把一些河湖水面組織到城市總平面中來,從而大大地豐富了城市面貌,同時使城市更具有安全感。當時,許多城市中仍有農田、水利設施即屬此類。這是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第三個特徵。這對以自然經濟為主、科學技術不甚發達時期城市的發展史尤為必要的。
正是由於城市及其城市工商業經濟不斷發展等原因的推動,從而敲響了中國古代專制社會沒落的喪鍾;社會經濟生活包括人們思想觀念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而深刻的變化,城市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方式業愈加成為大多數人所虔心嚮往的東西;歷史也因此踏入了近代社會的門檻。
D. 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經濟基礎
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戰國至南北朝時期。此時期城市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約,故在此階段前期,即戰國至東漢末,當時我國歷史的政治局面是從分裂走向統一與穩定的時期,表現在城市的發展趨勢是由點的分散與狹小變化為點的相對集中與擴大。而後期,從東漢末至南北朝時,我國境內政權不是呈鼎立狀態,就是呈南北對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動亂持續,戰爭頻繁不斷,表現在城市的發展趨勢就是不穩定,許多城市的興衰具有政治、戰爭作用的突發性。另外,這一階段新興的城市還有手工業、商業貿易的發展,宗教的傳播等原因的推動。此外,隨著各個時期邊疆地區的持續開發,城市的地理空間分布更廣闊,在長江與珠江流域已出現了一些新的城市。但南方除少數大城市的發展水平逐漸接近北方外,黃淮流域的城市數量與發展水平仍居當時全國的主導地位。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形成、發展的歷史。這一時期我國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有以下四種途徑:一、由早期的侯國都邑發展而成的城市。這類城市歷史長、規模大,發展的條件,特別是人文主觀條件優越,如臨淄、曲阜、咸陽、邯鄲、大梁、薊、郢等。它們多在西周時已築城垣,盡管其早期規模小,城垣簡陋,但由於都城特殊的政治地位,能憑借諸侯國內人、財、物的全面支持,加上選擇城址時多考慮了其自然與經濟地理條件,而且即使在秦漢統一以後,它們中的多數雖失去了國家或政權政治中心的優勢,但仍是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因此,他們仍能維持其持續的發展,領先於當時全國城市發展的先進水平。其二、由於郡縣治等地方政區的設置和統一推行,許多郡、州、縣治等地方政區治所逐漸形成城市,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這是因為,設治的地方多為一個地區的政治、軍事等的中心。如秦漢時濟北郡治博陽(今山東泰安)金城縣治(今甘肅蘭州)等,皆是最初作為地方政取得治所而逐漸發展為城市的。盡管由於自然環境和經濟地理條件等變遷,有些郡、縣治城以後衰落了,但大多數的郡、縣治城則自秦漢以來得到了持續的發展,甚至大多成為今天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中心,如商丘、石家莊等即是如此。秦漢時千餘個郡縣治所城市,特別是黃淮流域中原一帶的城市,基本是通過這一政治動因的途徑迅速形成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其三,處於水陸交通樞紐或是河川渡口、江湖河海交匯點等的城邑,由於交通便利、交換頻繁,使人口、貨物聚集而發展起來的城市。這類城市經濟意義較為重要,因而發展快,也具有城市歷史長的特點。一些地方政區治所在選擇建城位置時也注意到了交通、水域等,因此,也屬於這一類型。如漢武帝征服匈奴奪取河西地區設置河西四郡以後,河西城市開始陸續興起。同時,由於河西走廊上東西交通頻繁,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河西城市不斷得到發展。其中以敦煌發展最為顯著,東漢時一度成為管轄西域的政治、經濟中心。其他如武威、張掖、酒泉等城市發展,作為東西交通的必經之路,其交通的暢通與否以及與西域貿易往來的密切程度是當時直接影響這里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當時的淮陽(今河南淮陽)、廣陵(今江蘇揚州)、江州(今重慶市)、臨湘(今湖南長沙)等城市無不是因濱水域靠要道而興旺發達起來。其四,出於軍事目的在關隘要塞或邊防重地所築城邑發展而為城市的。一般來說,城邑都是出於政治、軍事目的而建築的防禦體系。但是出於軍事目的建造的城池和這坐城能否發展為城市並沒有必然的聯系。這些城有的在邑落居住地築起城垣,有的是在曠野重新築城,如秦漢時期的長城一線,就有許多像朔方(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臨沃(今內蒙古包頭)北輿(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及九原、雲中、定襄等重要的關塞城市。這些城除了直接用於戰事的關隘防守以及軍隊駐扎外,在當時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大多數皆發展為或大或小的城市。從上述戰國至南北朝時期城市興起和發展情況看,主要有四種途徑或四大因素:政治因素;自然條件;經濟、交通狀況;軍事需要。這四大因素中的前兩項決定城市興起、選址的大范圍、總地域,後兩項決定城市在大范圍內的具體位置。第二階段,即從隋唐至清末時期,從時間上大致可把當時的城市史地沿革劃分為隋唐五代、遼宋金元和明清三個時期。隋唐時期城市發展的原因除政治的再次大統一以外,大運河的開鑿,南方經濟的持續發展,海外貿易的興起、增多,茶葉及其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的影響等也是其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上述原因不僅改善了長江與錢塘江流域和北方地區以及海外的交通聯系,促進了人口的流動和商業貿易的發展以及商品經濟的發達與繁榮,而且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密集型商品經濟生產吸引了大量勞動力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迅速聚集,促使南方地區人口密度不斷升高。因此,在運河兩岸、南方東南沿海、長江流域、湘鄂贛等地出現了一批新的城市,從而不斷地改變著城市發展及其地理分布的狀況,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開始由中原地區逐漸向江南地區轉移。但這時城市本身的發展還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城市的內部結構仍是實行坊、市分開管理定製;並且這時城市的政治、軍事中心職能還比較明顯,相對的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還較少。五代十國時期城市發展的趨勢更體現了上述的各種特點。遼宋金元時期,北方地區由於長期受戰亂的影響,不僅使原有的城市遭到了戰火的破壞,而且大量北方人口由於不堪忍受長期戰亂的痛苦再度大規模向南遷移;同時,宋王朝南渡,政治中心隨之南移,從而為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以加速南方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另外,廣大南方地區自五代以來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持續發展,自六朝以來南方不斷的開發在經過兩宋數百年的發展後其經濟基礎更為雄厚,從而使南方地區城市的迅速發展具備了最基本的,亦是最重要的推動力;此外,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不斷得到廣泛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縱橫如網的江河湖海,不僅為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建立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且有利於內河航運和海外貿易的發達,貿易和貨物的轉運,使南方沿海地區和通往內地的交通線上的城市迅速發展,新的城市不斷興起。正因為如此,這一時期城市發展的主要特點除上述江南已成為城市發展、分布的重點地區和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不斷增多,城市的工商業職能進一步加強、城市作為經濟中心的作用日益明顯外,至少還有兩點:一、自宋代始,城市中臨街設店、坊、市合一的現象已普遍出現,坊市分離的管理定製開始崩潰,城市內部結構在城市發展中的這種變化已被宋代政府認可,並形成新的合理合法的管理制度。這是因為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市場太小以及坊、市分開設置的城市結構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障礙,因此,打破坊、市嚴格分離的界限及其制度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樣,商店、貨棧隨需要臨街而設,即可方便市民,又可無限擴展商業貿易場所,使商業經濟更加繁榮,增強城市街道、水系及其對外交通的意義,從而促進城市的迅速發展。宋都的開封、臨安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商業中心。此外建康(今南京)、鄂州(今武昌)、蘇州、揚州、鎮江、廣州等,都是商業發達、坊市合一的大都會。二、一些手工業與礦業等專業城鎮開始興起,並且成為我國城市發展史上城市體系中的一種新類型。當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達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經濟作物種植較為普遍和集中加工以及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密集型的手工加工或礦產開發帶來了人口的大量聚集,推動了商業貿易的繁榮,因而在這些地區出現了許多以特種手工業加工或礦產開發為主的城鎮,如無錫(米市)景德鎮(瓷器製造)個舊(產錫)會澤(產銅)等。明清兩代,城市發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其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的數量、規模、類型、結構、功能等,在這一時期都比以前有了顯著的發展和變化。當時,促進這種發展和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普遍提高,各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農業經濟內部結構的變化,及農業經濟商品化部分的不斷增長,從而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而城市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農業經濟商品化程度的擴大和加深。同時,明清時期社會的相對穩定與國家長期統一,國內外交通的發展及其各地聯系的進一步加強,人口的增多,特別是康乾時期人口的成倍增長及其向城鎮的聚集和開發邊遠地區所帶來的人口大量流動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當時城市的發展,並決定或反映出城市發展的新特點。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特徵有:一、自明代前期起,由於工商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從而促成了明清兩代工商業城鎮的大量涌現,出現了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大批中小城鎮,推動了中國古代城市的迅速繁榮,構成了這一時期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從當時工商業城市發展的狀況來看,按其基本職能,主要可劃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以手工業為主的城市,它分布於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隨著大量農業人口向工商業人口的轉化,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場的發展,因此,以手工業為主的專業城鎮大批增加。當時,江南的蘇州、杭州、松江、嘉興、湖州等均以發達的紡織業聞名全國。另一類主要是作為國內較大的商業中心,其位置多分布於交通線上的樞紐地帶,特別是水運線上或水陸交匯點上。如長江沿岸的重慶、宜昌、江陵、九江等,尤其是今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位於漢水入長江的交匯點上,由於有「九省通衢」之便,成為當時的「四大名鎮」之一,另外,運河兩岸的天津、滄州、臨清、揚州、淮安等也是遠近聞名的商業城鎮。第三類是以對外貿易為主要職能的港口城市,這類城是多分布於東南沿海一帶便於海運的江河入海口上。其中主要由廣州、泉州、漳州、福州、寧波、潮州、太倉、上海等。在這些商業貿易中心市鎮,不僅貨物繁庶眾多,而且商賈雲集如織。二、明清時期我國東北、西北、西南、東南等廣大邊境地區的城市興起和發展的區是相對加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古代城市發展完全不平衡的狀況、,這是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又一特徵。這是因為長期統一,邊疆行政中心治所於軍事重鎮的設置,以及人口的飛躍式增長和向邊疆地區的平衡流動等因素,加速了邊疆的開發,使其城市發展加快。如東北的璦琿、吉林、錦州等。因此,城市發展在經過明清長期的興盛以後,不僅當今所有的省會級城市在當時已經形成,而且絕大多數地縣級治所城邑也已經形成,從而奠定了我國現代城市分布的格局,在我國社會生活體系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理空間位置。三、明清時期城市的設計、規劃、建築水平等大為提高,城市自身特別是京城的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統不僅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把一些河湖水面組織到城市總平面中來,從而大大地豐富了城市面貌,同時使城市更具有安全感。當時,許多城市中仍有農田、水利設施即屬此類。這是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第三個特徵。這對以自然經濟為主、科學技術不甚發達時期城市的發展史尤為必要的。正是由於城市及其城市工商業經濟不斷發展等原因的推動,從而敲響了中國古代專制社會沒落的喪鍾;社會經濟生活包括人們思想觀念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而深刻的變化,城市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方式業愈加成為大多數人所虔心嚮往的東西;歷史也因此踏入了近代社會的門檻。
E. 試述城市發展的歷史階段
參考資料,列表較明確。
歷史階段
經濟功能
城市建設
發展狀況
城鄉關系
前工業社內會
手工業生產集容中地
農產品集散地
市政設施簡陋
生活條件落後
規模較小
數量很少
城鄉分離
相對封閉
工業社會
機器大工業中心
商業貿易中心
市政設施完備
生活條件改善
規模擴張
數量猛增
城鄉對立
差距拉大
後工業社會
第三產業中心
功能多元化
市政設施現代化
生活條件較優越
規模數量穩定
形成大都市連綿區
城鄉融合
差距縮小
信息社會
信息流通、管理
和服務中心
城市信息化、
園林化、宜人化
超級城市裂解
中小城鎮崛起
城鄉一體化
F. 城市發展的歷史沿革
中國的社會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過程,尤其在以磨合與調整為重要特徵的回社會轉型中答期,制定和調整城市發展戰略,不僅要考慮城市社會的現實需要,而且要考慮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應該從加大城市開放力度....
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096萬人。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為69079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了12585萬人。
社科院最新報告稱,今後20年內,中國將有近5億農民需要實現市民化,為此至少需要40萬億-50萬億元的成本。據初步測算,僅解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農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萬元……
從城市的功能類型來看
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集政治、經濟、貿易、金融、科教等為一體。
G. 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上海(Shànghǎi)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有超過2000萬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上海位於中國的華東地區,地處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個以漁業和棉紡織手工業為營的小鎮。19世紀,由於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開始展露鋒芒。1842年《南京條約》簽定後,上海成為中國開放對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並很快因成為東西方貿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發展。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成為跨國公司開展貿易和商務的樞紐。但在1949年建國之後,外國人幾乎全部離開了上海,上海隨即沒落。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上海又開始重現往日的繁華,成為了今日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貿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由於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如上海的地標——浦西的外灘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東,卻呈現出另一番繁華景象:東方明珠電視塔與金貿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建築共同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際線——上海天際線。而在建的全國最高建築——上海塔則會使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建築呈現「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勢。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國重要的科技、貿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個國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會成為未來的全球城市。國際主流媒體更將上海形容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典範」。
上海即將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
、歷史沿革
1928年的上海外灘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撫民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
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
「申」、「滬」由來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稱上海為「滬」,又稱申城。
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H. 從歷史角度談城市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你對城市的未來發展的環境的建設是什麼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隨人類文明與進步發展起來的。農耕時代,人類開始定居;伴隨工商業的發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開始傳播。其實農耕時代,城市就出現了,但作用是軍事防禦和舉行祭祀儀式,並不具有生產功能,只是個消費中心。那時城市的規模很小,因為周圍的農村提供的余糧不多。每個城市和它控制的農村,構成一個小單位,相對封閉,自給自足。學者們普遍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是工商業發展的產物。如13世紀的地中海岸,米蘭、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業和貿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繁盛時期,人口超過20萬。工業革命之後,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了,由於農民不斷湧向新的工業中心,城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美、德與法國等西方國家,絕大多數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裡。這不僅是富足的標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徵。
「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城」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為商業的概念,即商品交換的場所。而最早的「城市」(實際應為我們現在「城鎮」)就是因商品交換集聚人群後而形成的。而城市的出現,也同商業的變革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最初城市中的工業集聚,也是為了使商品交換變得更為容易(可就地加工、就地銷售)而形成的。在城市中直接加工銷售相對於將已加工好的商品拿到城市中來交換而言,則正是一種隨著工業城市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商業變革。城市包括包括有城市規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和城市交通,而這幾方面所發生的變化,都必然地會對城市的商業活動帶來影響,促使其發生相應的變革。
城市經濟學對城市作了不同能級的分類,如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國際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對城市能級分類的一個標準是人口的規模,中國根據市區非農業人口的數量把城市分為四等:人口少於20萬的為小城市,20萬至50萬人口的為中等城市,50萬人口以上的為大城市,其中又把人口達100萬以上的大城市稱為特大型城市。
按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和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分為集市型、功能型、綜合性、城市群等類別,這些類別也是城市發展的各個階段。任何城市都必須經過集市型階段。
• 集市型城市,屬於周邊農民或手工業者商品交換的集聚地,商業主要由交易市場、商店和旅館、飯店等配套服務設施所構成。處於集市型階段的城市在中國主要有集鎮;
• 功能型城市,通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優勢產業的集中,開始發展其特有的工業產業,從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僅是商品的交換地,同時也是商品的生產地。但城市因產業分工而形成的功能單調,對其他地區和城市經濟交流的依賴增強,商業開始由封閉型的城內交易為主轉為開放性的城際交易為主,批發貿易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這類型城市主要有工業重鎮、旅遊城市等;
• 綜合型,一些地理位置優越和產業優勢明顯的城市經濟功能趨於綜合型,金融、貿易、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得到發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強,從而使城市的經濟能級大大提高,成為區域性、全國性甚至國際性的經濟中心和貿易中心(「大都市」)。商業由單純的商品交易向綜合服務發展,商業活動也擴展延伸為促進商品流通和滿足交易需求的一切活動。這類城市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有直轄市、省會城市。
• 城市群(或都市圈)。城市的經濟功能已不再是在一個孤立的城市體現,而是由以一個中心城市為核心,同與其保持著密切經濟聯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組成的城市群來體現了。如美國大西洋沿岸的「波士華」城市帶,日本的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英國的「倫敦-利物浦」城市帶等。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實際上也正在形成一個經濟關系密切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整體的經濟功能已在日益凸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規定人口在5萬以上的城市可以准予設市;1951年底政務院在《關於調整機構和緊縮編制的決定》中,規定人口在9萬以上可以設市;1955年6月9日,國務院第一次頒布《關於設置市鎮建制的決定》規定聚居人口10萬以上的城鎮可以設市,聚居人口不足10萬,但屬重工礦基地、省級地方國家機關所在地、規模較大的物資集散地或邊遠地區的重要城鎮,並確有必需時,可以設市。
1986年4月19日,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准和市領導縣條件的報告》,第一次在市鎮建制中加入經濟指標。規定總人口在50萬以上的縣,駐地所在鎮非農業人口在10萬以上、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不超40%、年國民生產總值在3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或總人口在50萬以上的縣,駐地非農業人口在12萬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4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市、鎮的轄區范圍迅速膨脹,按行政建制統計的城鎮人口以不能反應城鄉人口狀況,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也停止公布我國1982年以後的城鎮人口統計資料。
1993年5月17日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為較均衡地布局城鎮體系,按人口密度確立了三個市鎮設置標准,對中西部地區適當降低了要求。按行政建制進行的城市人口統計也採取兩個統計范圍的雙軌制,一個是反應城市建成區和郊區的市區人口,另一個是反應整個行政區域內的地區人口。前者更接近人口城市化水平。
關於城市按人口劃分的等級,中國大陸政府沒有明文規定。但城市規劃部門一般是按城市人口規模(包括市中心區及近郊區內的非農業人口)劃分城市等級與規模:分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四個等級:特大城市,100萬人以上;大城市,50—100萬人;中等城市,20—50萬人;小城市,20萬人以下。
環境建設建議:
第一,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融入城市整體發展各方面、各領域,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要很好地體現和關注環境和生態保護。
第二,規劃和實施具有戰略意義的環境保護項目和生態項目。同時,要加強日常的環境保護和管理。
第三,發揮民間企業和民間資本的力量搞好城市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從現實來看,在城市建設中有些企業是環境的破壞者或者是污染源。對這些企業應該予以適當的引導,發揮他們在保護環境中的積極作用。
第四,要提高全體市民的環境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爭取做城市環保的先鋒和模範。只有政府、企業和老百姓共同提高環境意識,重視環境建設和生態保護,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建設,才能夠使城市更好更快地發展。
將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提到戰略層面統籌
I. 關於城市發展歷史問題
城市發展的現狀凸顯保護「歷史」的必要性,近20年,我國經濟建設突飛猛回進,城市建設也取答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帶來城市的急劇膨脹, 人口劇增, 用地范圍擴大。但是盲目的發展城市, 缺乏對城市歷史、城市發展科學的認識與規劃,忽視社會、文化環境的發展,忽視城市的歷史價值、地域特色,致使我國的城市發展出現一系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