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要說明網路的發展歷史,並列舉各個階段的主要技術。
計算機的發展經過了四個重要的歷史階段:1.電子管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以電子管作為基本電子元件,稱為「電子管時代」。電子管計算機的主存儲器使用的是磁鼓,主要用於數值計算。但由於其體積大、耗電量多、價格貴,而且運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高,使計算機的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晶體管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以晶體管作為基本電子元件,稱為「晶體管時代」。晶體管計算機主存儲元件使用磁芯為主,晶體管計算機不論是在運算速度和可靠性上都比電子管計算機先進。
3.集成電路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SSI、MSI),稱為「集成電路時代」。集成電路計算機所採用的主存儲器為半導體存儲器,系統採用微程序技術與虛擬存儲技術,並開始使用多種高級語言和成熟的操作系統。由於其電路集成度高、功能增強、價格合理,使計算機在應用方面出現了質的飛躍。
4.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該階段的計算機以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基本電子元件,稱為「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不僅提高了電子元件的集成度,還把電子計算機的運算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這就使計算機向巨型機和微型機發展成為可能,而微型計算機的出現使計算機更為普及,並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為計算機的網路化創造了條件。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望採納,謝謝!
B. 互聯網發展的詳細歷程,從開始出現到2014年的大事記,請高手幫忙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NFS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先進網路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ps的速率傳送數據。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聯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商業機構一踏入Internet這一陌生世界,很快發現了它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於是世界各地的無數企業紛紛湧入Internet,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飛躍。
3、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進程及現狀
關於中國公用數據通信網 我國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數據通信網,為我國Internet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ChinaPAC)。該網於1993年9月開通,1996年底已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
(2)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該網於1994年開通,1996年底覆蓋到3000個縣級以上的城市和鄉鎮。我國的四大互聯網的骨幹大部分都是採用ChinaDDN。
(3)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該網已在我國的8大區的省會城市設立了節點,向社會提供高速數據和多媒體通信。
(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該網於1995年與Internet互聯,物理節點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業務范圍覆蓋所有電話通達的地區。1998年7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骨幹網二期工程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將八個大區間的主幹帶寬擴充至155M,並且將八個大區的節點路由器全部換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國電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術,對ChinaNet進行了大規模擴容。目前,ChinaNet網路節點間的路由中繼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3Gbps。
關於中國Internet的發展階段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6.6-1993.3是研究試驗階段(E-mail Only)
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聯網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而且僅為少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發展經歷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階段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階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互聯網,實現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互聯網路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互聯網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6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互聯網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長階段。
國內互聯網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2000萬。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1002萬台,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163萬台,撥號上網計算機:839萬台,上網用戶約26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為454萬,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793萬,同時使用專線與撥號的用戶人數為403萬。除計算機外同時使用其它設備(移動終端、信息家電)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07萬。CN下注冊的域名128362個,WWW站點242739個,國際出口帶寬3257Mbps。
詳情可參考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中國Internet發展大事記》。 中國目前有十傢具有獨立國際出入口線路的商用性互聯網骨幹單位,還有面向教育、科技、經貿等領域的非營利性互聯網骨幹單位。現在有600多家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經營的有200家左右。
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中國先後啟用了數個國際光纜系統。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韓、環球海底光纜系統、亞歐陸地光纜系統;正在建設的有:亞太2號海底光纜、中美海底光纜、亞歐海底光纜。1999年共有13條國內干線光纜投入使用或試運行。光纜總長100萬公里。國內互聯網骨幹網路對原有信道全面擴容,中繼電路以155M為主。隨著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廣泛應用於光通信建設,互聯網骨幹網帶寬可達2.5G-40G。
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冷榮泉介紹,我國網際網路骨幹網從1996年至今已經歷了3個階段:1996年之前,多數採用64K至2M傳輸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從115M跳到了2.5G;從2002年開始,將逐步進入10G時代。
2002年1月11日,中國電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開通,該通道所構建的長途波分復用傳輸系統,採用了思科公司長途波分復用系統和系列高速互聯網路由器。這一系統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電信運營商用於構建規模龐大、運行快速穩定的「IP+Optical」網路,並被證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先進性。這條全國最寬的數據通信通道的開通,標志著我國網際網路骨幹傳輸網從2.5G步入10G時代,標志著中國電信數據傳輸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電信的數據網已經成為真正的高速數據網路、海量帶寬網。
關於中國十大互聯網簡況
目前我國有10家網路運營商(即十大互聯網路單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經營資格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十大互聯網路單位分別是: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中國科技網(CSTNET)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4)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已並入網通)
(5)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6)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7)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8)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9)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10)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
其中非營利單位有四家: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都擁有獨立的國際出口。調查顯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國的國際出口帶寬總和已達到5724M(見下圖,未包括中國長城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數據),與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聯網統計調查報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國大陸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國際出口帶寬增加了2925M,增幅為105%。其中,與美國相連的有4023M(佔70.3%),與日本相連的有314M,與韓國相連的有251M,與中國香港相連的有749M,與中國澳門相連的有14M,還與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相連。另外,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與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NAP)之間的連接帶寬也達到3558M。我國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相互連接帶寬數,以及我國部分ISP與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連接帶寬數和國際出口帶寬情況請參考中國互聯網聯接帶寬Flash圖。
4、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給全世界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機遇。人類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當前正在邁進信息社會。信息作為繼材料、能源之後的又一重要戰略資源,它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取得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首先,網路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使得社會的各種資源得以共享。
其次,網路創造出了更多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有力地拉動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生產力進步。
第三,網路也為各個層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聯網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奇跡背後,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給人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比如,信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財富分配出現不平等;網路的開放性和全球化,促進了人類知識的共享和經濟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網路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和企業間高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網路帶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劇了文化滲透,各國都在為捍衛自己的網路文化而努力。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這種厚重的文化在網路上得以延伸,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發展特點與趨勢
Internet發展經歷了研究網、運行網和商業網3個階段。至今,全世界沒有人能夠知道Internet的確切規模。Internet正以當初人們始料不及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今天的Internet已經從各個方面逐漸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了解當天最新的天氣信息、新聞動態和旅遊信息,可看到當天的報紙和最新雜志,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炒股、網上購物、收發電子郵件,享受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規模,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礎設施。當今世界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信息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新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源動力,並且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互聯網路及其應用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並且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Internet已經構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和未來信息社會的藍圖。縱觀Internet的發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運營產業化
以Internet運營為產業的企業迅速崛起,從1995年5月開始,多年資助Internet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基金會(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經營權轉交給美國3家最大的私營電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2)應用商業化
隨著Internet對商業應用的開放,它已成為一種十分出色的電子化商業媒介。眾多公司、企業不僅把它作為市場銷售和客戶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為傳真、快遞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價替代品,藉以形成與全球客戶保持聯系和降低日常的運營成本。如:電子郵件、IP電話、網路傳真、VPN和電子商務等等的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便是最好例證。
3)互聯全球化
Internet雖然已有三十來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主要是限於美國國內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和它的盟國范圍內使用。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各國紛紛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熱潮,各個國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聯寬頻化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接入網速率慢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帶寬瓶頸約束將會消除,互聯必然寬頻化,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並能滿足用戶多方面的網路需求。
5)多業務綜合平台化、智能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將成為圖像、話音和數據「三網合一」的多媒體業務綜合平台,並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醫務、電子教學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內,互聯網將超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逐漸形成「第四媒體」。
綜上所述,隨著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趨勢的加強,未來的互聯網將是一個真正的多網合一、多業務綜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來的互聯網是移動+IP+廣播多媒體的網路世界,它能融合現今所有的通信業務,並能推動新業務的迅猛發展,給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C. 是誰發明(創造)了網路
互聯網創始人試水博客 紀念互聯網發明15年
互聯網創始人Tim Berners-Lee在互聯網發明15周年紀念日的時候開始推出了自己的博客專欄。據techtree.com網站報道,Berners-Lee是在1989年首次提出互聯網的建議的。當時,他是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研究組織(CERN)的雇員。這個提議當時沒有得到批准。然而,Berners-Lee努力研究這個計劃,於1990年聖誕節的時候在CERN製作出了第一個網路瀏覽器。15年後,Berners-Lee在他第一篇發表的286個字的網路日誌中寫道,他對於互聯網作為一種「出版媒體」迅速騰飛感到很奇怪。他指出,允許訪問者提出自己的意見的在線日誌--搏客和允許訪問者修改其看到的網站內容的wikis是有區別的。而且,搏客和wikis將越來越受歡迎。Berners-Lee表示,搏客和wikis的流行使他感到他當時並沒有想到人們需要一個創新的空間。他現在開設搏客專欄的理由就是找個機會使用搏客工具。如果說Berners-Lee所說的人們需要一個創新的空間在互聯網上已經實現了的話, Google、雅虎、eBay和亞馬遜的成功故事表明互聯網上還能賺到錢。
-------------------------------------------------------------
互聯網發明人獲千年技術獎 獎金100萬歐元
2004年04月16日 09:22 計算機世界網
計算機世界網消息 互聯網的發明人、英國教授蒂姆·伯納斯-李15日被芬蘭技術基金會授予「千年技術獎」。這是芬蘭技術基金會首次頒發該獎項。
今天,World WildWeb(萬維網)的發明者TimBerners-Lee獲得了100萬歐元(123萬美元)的獎勵,這是他從自己一項讓其他無數人變得富有的發明中獲得的最大獎勵。
Berners-Lee今年48歲,被芬蘭科技獎勵基金在芬蘭城市Espoo舉行的典禮上提名為世界最大科技獎項-千年科技獎的頭名獲得者。
Berners-Lee在1991年的時候發明了萬維網,他的這項發明讓世界從此易於獲得信息,並引發了人們工作和交流方式的革命。
當無數的網路公司在20世界90年代後期爭相上市的時候,這些公司的創建人也趁著互聯網的投資泡沫成為了百萬富翁。
Berners-Lee在他1999年的論文集「網上沖浪」中說道,他也曾考慮過創業,但計算以後他覺得這個計劃過於冒險。後來,像Netscape和Microsoft這樣的公司填補了市場的空隙。
大多數人可能都難以叫出這位互聯網建築師的名字,他錯過了將其在技術方面的貢獻及時套現的機會,而只是在MIT領著學術界的平均工資。
相反地,他一直致力於擴展互聯網的應用,把它當作一種自由表達和全球合作的工具。目前他領導著一個叫做萬維網聯盟(WorldWildWeb Consortium, W3C)的非營利團體,目的是提高Web的功能。
D. 網際網路的發展史
互 聯 網 發 展 史
1、什麼是Internet?
Internet是計算機交互網路的簡稱,又稱網間網。它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對獨立的數以千萬計的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數據通信網。
2、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NFS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先進網路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ps的速率傳送數據。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聯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商業機構一踏入Internet這一陌生世界,很快發現了它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於是世界各地的無數企業紛紛湧入Internet,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飛躍。
3、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進程及現狀
關於中國公用數據通信網 我國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數據通信網,為我國Internet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ChinaPAC)。該網於1993年9月開通,1996年底已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
(2)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該網於1994年開通,1996年底覆蓋到3000個縣級以上的城市和鄉鎮。我國的四大互聯網的骨幹大部分都是採用ChinaDDN。
(3)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該網已在我國的8大區的省會城市設立了節點,向社會提供高速數據和多媒體通信。
(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該網於1995年與Internet互聯,物理節點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業務范圍覆蓋所有電話通達的地區。1998年7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骨幹網二期工程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將八個大區間的主幹帶寬擴充至155M,並且將八個大區的節點路由器全部換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國電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術,對ChinaNet進行了大規模擴容。目前,ChinaNet網路節點間的路由中繼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3Gbps。
關於中國Internet的發展階段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6.6-1993.3是研究試驗階段(E-mail Only)
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聯網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而且僅為少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發展經歷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階段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階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互聯網,實現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互聯網路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互聯網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6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互聯網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長階段。
國內互聯網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2000萬。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1002萬台,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163萬台,撥號上網計算機:839萬台,上網用戶約26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為454萬,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793萬,同時使用專線與撥號的用戶人數為403萬。除計算機外同時使用其它設備(移動終端、信息家電)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07萬。CN下注冊的域名128362個,WWW站點242739個,國際出口帶寬3257Mbps。
詳情可參考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中國Internet發展大事記》。 中國目前有十傢具有獨立國際出入口線路的商用性互聯網骨幹單位,還有面向教育、科技、經貿等領域的非營利性互聯網骨幹單位。現在有600多家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經營的有200家左右。
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中國先後啟用了數個國際光纜系統。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韓、環球海底光纜系統、亞歐陸地光纜系統;正在建設的有:亞太2號海底光纜、中美海底光纜、亞歐海底光纜。1999年共有13條國內干線光纜投入使用或試運行。光纜總長100萬公里。國內互聯網骨幹網路對原有信道全面擴容,中繼電路以155M為主。隨著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廣泛應用於光通信建設,互聯網骨幹網帶寬可達2.5G-40G。
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冷榮泉介紹,我國網際網路骨幹網從1996年至今已經歷了3個階段:1996年之前,多數採用64K至2M傳輸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從115M跳到了2.5G;從2002年開始,將逐步進入10G時代。
2002年1月11日,中國電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開通,該通道所構建的長途波分復用傳輸系統,採用了思科公司長途波分復用系統和系列高速互聯網路由器。這一系統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電信運營商用於構建規模龐大、運行快速穩定的「IP+Optical」網路,並被證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先進性。這條全國最寬的數據通信通道的開通,標志著我國網際網路骨幹傳輸網從2.5G步入10G時代,標志著中國電信數據傳輸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電信的數據網已經成為真正的高速數據網路、海量帶寬網。
關於中國十大互聯網簡況
目前我國有10家網路運營商(即十大互聯網路單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經營資格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十大互聯網路單位分別是: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中國科技網(CSTNET)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4)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已並入網通)
(5)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6)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7)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8)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9)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10)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
其中非營利單位有四家: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都擁有獨立的國際出口。調查顯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國的國際出口帶寬總和已達到5724M(見下圖,未包括中國長城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數據),與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聯網統計調查報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國大陸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國際出口帶寬增加了2925M,增幅為105%。其中,與美國相連的有4023M(佔70.3%),與日本相連的有314M,與韓國相連的有251M,與中國香港相連的有749M,與中國澳門相連的有14M,還與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相連。另外,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與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NAP)之間的連接帶寬也達到3558M。我國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相互連接帶寬數,以及我國部分ISP與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連接帶寬數和國際出口帶寬情況請參考中國互聯網聯接帶寬Flash圖。
4、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給全世界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機遇。人類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當前正在邁進信息社會。信息作為繼材料、能源之後的又一重要戰略資源,它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取得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首先,網路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使得社會的各種資源得以共享。
其次,網路創造出了更多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有力地拉動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生產力進步。
第三,網路也為各個層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聯網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奇跡背後,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給人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比如,信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財富分配出現不平等;網路的開放性和全球化,促進了人類知識的共享和經濟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網路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和企業間高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網路帶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劇了文化滲透,各國都在為捍衛自己的網路文化而努力。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這種厚重的文化在網路上得以延伸,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發展特點與趨勢
Internet發展經歷了研究網、運行網和商業網3個階段。至今,全世界沒有人能夠知道Internet的確切規模。Internet正以當初人們始料不及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今天的Internet已經從各個方面逐漸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了解當天最新的天氣信息、新聞動態和旅遊信息,可看到當天的報紙和最新雜志,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炒股、網上購物、收發電子郵件,享受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規模,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礎設施。當今世界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信息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新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源動力,並且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互聯網路及其應用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並且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Internet已經構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和未來信息社會的藍圖。縱觀Internet的發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運營產業化
以Internet運營為產業的企業迅速崛起,從1995年5月開始,多年資助Internet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基金會(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經營權轉交給美國3家最大的私營電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2)應用商業化
隨著Internet對商業應用的開放,它已成為一種十分出色的電子化商業媒介。眾多公司、企業不僅把它作為市場銷售和客戶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為傳真、快遞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價替代品,藉以形成與全球客戶保持聯系和降低日常的運營成本。如:電子郵件、IP電話、網路傳真、VPN和電子商務等等的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便是最好例證。
3)互聯全球化
Internet雖然已有三十來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主要是限於美國國內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和它的盟國范圍內使用。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各國紛紛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熱潮,各個國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聯寬頻化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接入網速率慢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帶寬瓶頸約束將會消除,互聯必然寬頻化,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並能滿足用戶多方面的網路需求。
5)多業務綜合平台化、智能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將成為圖像、話音和數據「三網合一」的多媒體業務綜合平台,並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醫務、電子教學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內,互聯網將超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逐漸形成「第四媒體」。
綜上所述,隨著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趨勢的加強,未來的互聯網將是一個真正的多網合一、多業務綜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來的互聯網是移動+IP+廣播多媒體的網路世界,它能融合現今所有的通信業務,並能推動新業務的迅猛發展,給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E. 互聯網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在大數據時代,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市場對於人工智慧產品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因此不少科技公司都陸續開始在人工智慧領域實施戰略布局,由於人工智慧人才相對比較短缺,所以人才的爭奪也比較激烈。
未來人工智慧的就業和發展前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智能化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相關技術會陸續普及應用,在這個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發展趨勢之一。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將首先在互聯網行業開始應用,然後陸續普及到其他行業。所以,從大的發展前景來看,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第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必然會帶動人工智慧的發展。互聯網當前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產業互聯網將綜合應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來賦能廣大傳統行業,人工智慧作為重要的技術之一,必然會在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就業崗位。
第三:人工智慧技術將成為職場人的必備技能之一。隨著智能體逐漸走進生產環境,未來職場人在工作過程中將會頻繁的與大量的智能體進行交流和合作,這對於職場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需要掌握人工智慧的相關技術。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掌握人工智慧技術將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相關技能的教育市場也會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F. 求juniper公司的發展歷程~~
Juniper網路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聯網和安全性解決方案供應商,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實現網路商務模式的轉型。Juniper網路公司的一系列聯網解決方案為其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20000多個客戶(其中包括全球頂尖的30家電信運營商和《財富》全球100強企業中的92家)提供所需的安全性和高性能來支持全球最大型、最復雜、要求最嚴格的關鍵網路。
現任CTO兼創始人Pradeep Sindhu於1996年創立Juniper網路公司。
1998年 Juniper第一款產品--M40發售。
1999年 Juniper在NASDAQ公開上市。
2002年 收購Unisphere網路公司,添加了E-系列邊緣路由產品。
2003年 成立班加羅爾研發中心。
2003年 Juniper向業界發出創建Infranet的號召,並獲得廣泛響應。(Infranet是將互聯網的覆蓋范圍與專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完美相結合的公共網路。)
2004年 收購NetScreen科技公司,添加了系列網路安全產品,在SSL VPN市場取得了全球 領導地位。
2005年 收購Peribit科技公司、Kagoor網路公司、Redline網路公司,Acorn公司和 Funk軟體公司。
2005年 Juniper為韓國戶名電信服務供應商KT部署T-系列核心路由平台,這也是公司部署的第1000台T-系列核心路由器。
2006年 推出統一接入控制(UAC)解決方案和安全業務網關(SSG)產品。
2006年 被標准普爾(S&P)選入標准普爾500指數。
2006年 年收入達23億美元。
2007年 在全球44個國家設有117個辦事處,擁有員工超過5000人。
Juniper全球的領導地位
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20000多個大型客戶:
《財富》100強中的92家
30大頂尖電信運營商
10大商業銀行中的8家
美國50個州政府中的47個
100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9000家全球合作夥伴
Juniper的客戶
Juniper網路公司安全可靠的網路平台專門為依賴網路獲得戰略性收益的客戶量身設計,比如電信運營商、企業、政府和科研教育機構。這些致力於創新的客戶依靠Juniper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來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並且大幅提高了網路的安全、性能及經濟效果,實現著他們各自的目標。
電信運營商:藉助Juniper網路公司高級流量處理和自動供給技術,電信運營商可在高價值、高使用率的細分市場中獲得成功。
企業:Juniper網路公司安全可靠的網路平台為網路密集型企業提升競爭力--對員工和商業夥伴開放網路並最小化安全風險。通過幫助企業了解用戶是誰,並賦予相應的網路訪問許可權,幫助企業保護當前的動態網路。
政府:Juniper網路公司為政府部門提供同類最佳的網路及安全解決方案--提供極其可靠和穩定的軟體以及符合業界標準的服務和支持。Juniper網路公司的網路和安全解決方案旨在抵禦當前的威脅,同時不影響性能或可擴展性。
研究與教育機構:全球有成百上千個科研教育機構和高級科研網路都依賴Juniper網路公司的解決方案來支持其先進的科研和學術應用,即使在要求最嚴格的環境下仍能確保可預測、可擴展的性能,如基於IP的HDTV、數據挖掘、三維成像以及遠程顯微鏡等。
Juniper的合作夥伴
Juniper網路公司致力於成為IP網路和安全領域的最佳合作夥伴,為渠道合作夥伴創造更多盈利機會,作為他們為客戶提供價值的回報,並正在藉助J-Partner計劃把它變為現實。身為J-Partner的您都會得到Juniper 的獎勵和回饋,此外通過專業化服務和獲取認證等方式,您還可以接觸到當前業界最廣泛的路由與網路解決方案。
J-Partner代理商計劃有助於把握新商機。我們提供給您高級安全解決方案、應用加速解決方案、企業聯網解決方案、電信運營商基礎設施等專業化服務,使您能夠得到最適合貴公司商務模式的方式,靈活的與Juniper合作。J-Partner代理商計劃有助於最大限度提升總財務機遇。我們除了通過專業化服務和增值定價來銷售產品,還通過制定靈活的業務計劃保護投資。
依靠J-Partner代理商計劃,Juniper正在改變著平台供應商和渠道合作夥伴之間的關系。
客戶支持
Juniper提供一系列全面、靈活、業界領先的技術支持、專業服務以及培訓課程,幫助客戶及合作夥伴從其網路和安全性投資中獲取最大的收益。
--------------------------------------------------------------------------------
Juniper--全球領先的聯網及安全方案供應商
Juniper實現的通過單一IP網路提供安全可靠通信的這一創舉,領先於行業步伐。以此為基礎的高性能IP平台能夠支持各種規模的服務和應用,針對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服務以及應用的實際狀況構建網路,並革命性地解決了希望從網路獲取戰略價值的客戶的兩難問題。
在每個涉入領域,Juniper的市場份額均位居前三甲,同時,也創造了很多個第一:第一個基於特定應用集成電路(ASIC)的平台;第一個基於ASIC的防火牆;第一個入侵檢測與防護(IDP)產品,以及最全面且最具遠見的SSL VPN 產品。
Juniper的產品
Juniper網路公司以技術為本,致力於保持行業領導地位,保持著與合作夥伴的融洽關系,並開發出一系列安全可靠的平台產品,這其中包括了從小型辦事處到全球最大型的IP骨幹網站點的各類型解決方案。
網路基礎設施平台
Juniper全面的IP基礎設施產品系列涵蓋了各種可靠的高性能路由平台,採用通用的產品架構,安裝了經過驗證的JUNOS模塊化操作系統,確保提供可預測的高效IP基礎設施,並能夠大規模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戶體驗。
T-系列:作為核心路由平台可提供高可用性、可靠性和高擴展性,並可降低操作成本與資金支出。全新的TX Matrix解決方案為多基座基礎設施的中央路由與交換核心元件,可同時整合多個T640平台,以便構建可支援數個Terabit的傳輸處理能力的核心解決方案。
M-系列:將業界最佳的IP/MPLS功能和無與倫比的可靠性、安全性及豐富的業務結合。這些多業務邊緣路由平台可協助客戶將多業務網路整合到單一的IP/MPLS基礎設施,同時以誘人的新服務開發嶄新的獲利機會。
J-系列:在企業級路由器產品包中提供JUNOS模塊化操作系統,可降低遠程邊緣網路的運營與設備成本。支持企業和可控的服務部署。
E-系列:是IP邊緣及寬頻服務路由平台, 可在邊緣網路中提供有效的控制、傳輸及計費服務。
MX-系列:MX960乙太網業務路由器是業界容量最大的運營商級乙太網平台,提供最大可達960千兆位每秒(Gbps) 的交換和路由容量。作為第一款優化用於新興乙太網網路架構和服務的Juniper平台,MX960專門構建用於滿足最苛刻的運營商網路。MX960有效支持高密度介面和大容量的交換吞吐量,適用於廣泛的企業和住宅應用與服務,包括高速傳輸和VPN服務、下一代寬頻多重播放服務以及大容量的互聯網數據中心網路互連等。
業務部署系統(SDX-300):用於幫助電信運營商迅速創建並部署豐富的新型業務,提供可靠的個性化用戶體驗,並對其基礎網路全面控制。SDX-300支持高度可擴展、高度靈活,集成業務創建、業務激活、用戶管理、記帳功能的新型業務方案。
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Juniper提供適用於整個網路的市場領先的創新安全技術,從而降低由連接和提供關鍵網路服務和商業應用所帶來的風險。Juniper的安全產品提供網路級和應用級防護,實現更智能,更實時的安全決策。內嵌靈活和可靠能力保證網路的高可用運營。
整合式防火牆/IPSec VPN:Juniper防火牆與IPSec VPN專用型安全裝置可執行重要的安全防護功能。這些整合式安全裝置結合了狀態檢驗防火牆與深層檢驗技術, 以便全面保護應用層;而IPSec VPN功能則可在企業總部與遠端使用者之間提供安全可靠的連接。
入侵防護:通過Juniper入侵檢測與防護設備(IDP),網管人員可深入掌控應用層與網路層狀況,並支援異常時間調查與修復, 以協助客戶快速而自信地部署線上(inline)攻擊防禦架構。
SSL VPN: Juniper的SSL VPN產品可針對個別使用者與使用者族群,嚴密控制其應用軟體與完整網路資源存取,讓企業能夠以經濟有效的方式,為移動工作者、合作夥伴以及客戶提供安全存取。
統一接入控制(UAC)解決方案:Juniper的統一接入控制解決方案,結合使用者身份、裝置安全現況資訊,以及網路地點信息,可有效地控制每位使用者的網路存取。
AAA與802.1X:Juniper完整的AAA/RADIUS系列產品以及802.1X網路存取安全裝置,適用於各種不同規模的網路,包括企業網路、電信運營商網路、有線或無線網路等等。
應用加速解決方案
Juniper應用加速平台可改善主從與網頁式商業應用程序的效能, 讓分散式企業的分公司、遠端與移動工作者都能快速存取所需的應用服務,以提升工作效率。這些應用平台在現在的分散式企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讓遍布全球各地的遠端使用者能夠以近似LAN的傳輸效能存取集中存放的應用程序。
廣域網(WX/WXC)應用加速平台:WX與WXC廣域網應用加速平台可將廣域網資源做最佳的運用,以改善關鍵應用程序在廣域網的傳輸效能,讓分公司中的遠端使用者都能順利存取應用程序。
數據中心(DX)應用加速平台:Juniper DX負載平衡及應用加速平台可安置在資料中心的網頁與應用伺服器的前端,作為資料處理中心加速器使用,以減少應用伺服器的例行性與重復性的管理作業,使其能夠專心處理應用程序資料。DX平台將安全、加速、可用性、透視性與控管能力等多項重要功能整合到單一平台中,以減少網路伺服器的數量, 並大幅簡化資料中心的架構。
Juniper中國
2005年建立北京研發中心(無線5GT完全由北京研發中心的團隊設計開發)。
2006年M320多業務路由在蘇州投產。
2007年T640核心路由也在蘇州投產。
近年來:
榮獲2006年(第三界)中國IT渠道冠軍調查評選的"網路安全產品最佳技術創新性獎"、"網路安全產品最佳產品可靠性獎"、"企業路由器最佳銷售盈利性獎"和"企業路由器最佳政策延續性獎"四項大獎。
榮獲中國IT服務用戶滿意度調查的"防火牆產品 服務滿意金獎"。
榮獲由《通信世界》主辦的2006年中國通信經濟年會中國十大IT助力電信企業。
榮獲由《中國計算機報》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信息安全大會"值得信賴品牌獎"。
TX Matrix路由矩陣榮獲2005《計算機世界》"年度產品與解決方案高端路由器獎項"。
SSG 550和NetScreen 5GT產品組合榮獲《網路世界》IPSec VPN橫向公開評測"編輯選擇獎"。
獲獎理由:在評比中,我們綜合考慮了性能、安全性、功能、管理以及價格等因素。通過測試發現,Juniper的產品組合是一個能夠提供給用戶從底層網路規劃到應用層安全的全面解決方案。它也藉此贏得了我們的最高評價,獲得了《網路世界》編輯選擇獎。
迄今為止,Juniper中國為中國電信重慶、浙江、江蘇提供的E320寬頻服務路由平台,已支持IPTV和更多的應用服務並開始發揮他們的作用;而在中國電信廣東和上海,Juniper提供的T和M系列路由平台則為其核心IP網路的擴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為中國移動服務的過程中,安全接入是Juniper成功解決的一個問題,這都要歸功於Juniper的IC4000接入控制產品;Juniper產品的高性能還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Juniper的CERNET2-T系列路由平台的接入,使得中國下一代科研和教育IPv6核心骨幹網路高性能運轉提供了可能。
希望你能看到。
G. 網路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1.中國的國家信息化
中國沒有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提法,代之的是國家信息化的構想。 中國的國家信息化是在國家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農業、工業、科學技術、國防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進程。
國家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是:到2000年,初步形成一定規模和比較完整的國家信息化體系;到20l0年,將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先進的國家信息化體系。 國家信息化體系由下列六個要素組成,即信息資源、國家信息網路、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與產業、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准。
可以看出,我國的信息化與外國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有所不同。我國強調信息化體系六個要素之間的緊密關系,將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放在核心地位。近年來,中國信息產業發展速度超過了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八五期間、電子工業年平均遞增30%,電信業平均遞增40%以上。中國通信網基本上實現了數字化和程式控制化。全國己經初步建成以光纜為主,以數字微波和衛星通信為輔,多種手段並用的網路。
l993年底國家有關部門決定興建「金橋」、「金卡」、「金關」工程,簡稱「三金」工程。「金橋」工程是以衛星綜合數字網為基礎,以光纖、微波、無線移動等方式,形成空地一體的網路結構,是一個連接國務院、各部委專用網,與各省市、大中型企業以及國家重點工程聯結的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可傳輸數據、話音、圖像等,以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為信息交換平台,為各類信息的流通提供物理通道。目前,金橋工程己在北京、天津、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上海等全國24個中心城市利用衛星通信建立了一個以VSAT技術為主體,己光纖為輔的衛星綜合信息網路。
「金卡」,工程即電子貨幣工程。它的目標是用10年多的時間,在3億城市人口推廣普及金融交易卡、信用卡。「金關」工程是用EDI實現國際貿易信息化,進一步與國際貿易接軌。
目前,全國部(委、辦)建立了信息中心114個,50%建立了計算機網路,其中15%建立了覆蓋了全國的計算機網路;省(市、區)建立了信息中心32個,40%建立網路,其中l0%建立了覆蓋全省(市、區)的計算機網路;1000家大型國有企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中心,50%建立了企業計算機網路。這些網路與公用網的連接的比率低於l0%。從INTEIWET在國內的發展來看,截止到1999年6月,我國四個互聯網間實現互聯。其中,用戶人戶超過400萬人,接入單位1600多家,連入計算機超過15萬台,在CN下注冊的三級域名達12643個。預見到2000年,我國計算機的裝機量將超過l000萬台,其中30%將接入各類計算機網路,並以公用計算機網路為主。同時,隨著高速互聯網路交換中心和區域交換中心的建立,更將大大促進互聯網路的信息共享。 到20l0年,我國的計算機網路將超過l0萬個,30%的家庭能獲得網路服務,多種信息媒體融合的網路將會得到明顯的進展。
2.中國公用數據網
近年來,中國的公用數據通信網建設速度很快。電信部門建立了CHINAPAC,CHINADDN,CHIANFRN等數字通信網路,形成了我國的公用數據通信網。
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ChinaPAC)
l993年9月開通,l996年底已經覆蓋全國縣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
(1)網路狀況
分組交換網是郵電部門建設和發展最早的基礎數據通信網路。分組交換網以CITTX.25建議為基礎,可以滿足不同速率、不同型號終端與計算機、計算機與計算機間以及計算機區域網之間的通信。分組交換網是一種基礎的數據通信網路,在其網路平台上可以構架各種增值業務,如:電子信箱、電子數據交換、傳真存儲轉發等。
CHINAPAC由國家骨幹網和各省(市、區)的省內網組成。目前骨幹網之間覆蓋所有省會城市,省內網覆蓋到有業務要求的所有城市和發達鄉鎮。通過和電話網的互連,CHINAPAC可以覆蓋到電話網通達到的所有地區。CHINAPAC設有一級交換中心和二級交換中心,一級交換中心之間採用不完全網狀結構,-級交換中心到所屬二級交換中心之間採用星狀結構;CHIANIPAC在北京和上海設有國際出入口,廣州設有到港澳地區的出入口,以完成與國際數據的聯網。
(2)網路特點及業務功能
分組交換網的突出優點是可以在一條物理電路上同時開放多條虛電路,為多個用戶同時使用;網路具有動態路出功能和復雜完備的誤碼糾錯功能。 X.25協議是在物理鏈路傳輸質量很差的情況下開發出來的,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她在每一段鏈路上都要執行差錯檢驗和出錯重傳;這種復雜的差錯校驗機制雖然使它的傳輸效率受到了限制,但確實為用戶數據的安全傳輸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CHINAPAC提供的業務如下:
l.基本業務功能
基本業務功能是指向任一數字終端設備(DTE)提供的基本業務功能。它能滿足用戶對通信的基本要求。有兩類基本業務, 交換型虛電路(SVC); 永久型虛電路(PVC)
2.任選業務功能
用戶任選業務功能是為了滿足用戶的特殊需要,向用戶提供的特殊業務功能,如入呼叫封阻、出呼叫封阻、單向入邏輯信道、單向出邏輯信道等。
3.其他業務功能
CHINANET還提供其他費ITU-T建議的業務功能,如虛擬專用網(VPN)、TCP/IP、分組多址廣播、呼叫改向等。
(3)用戶入網方式
CHINANET提供兩種接入方式。
1.專線方式
適用於通信業務量大,使用頻繁、要求高可靠性、無耗損的應用,但需作用專線,費用相對較高。專線入網速率為9.6~64KBPS。
2.電話撥號
適用於業務量不大、間歇時間較長、可以容忍呼叫失敗的應用。因其使用已有電話線路,無需另外投資,且數據可以與話音共享線路,因此大大節省投資,對零散用戶是理想的接入手段。 可分為x.28非同步撥號入網或X.32同步撥號入網,撥號入網的速率為l200-9600BPS
(4)資費政策
CHINAPAC現行兩種收費方式,一是計時計量收費,二是包月制費。計時計量收費。
應用領域和業務定位廣
和DDN、幀中繼相比較,分組業務資費比較便宜,它是用戶構架其內部廣域網最經濟的一種選擇。在需要同時建立多點連接的情況下,通過分組交換網的虛電路功能,可以替代昂貴的多點DDN專線。但由於X.25協議自身的復雜性,分組業務使用於速率低於64K的低速應用場合。例如,目前隨著金卡工程的不斷推進,POS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POS業務量小,但實時性要求高,非分組網互聯是實現POS機和主機通信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案。
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
數字通信網(DDN)是利用數字通道提供永久性、半永久性連接線路,以傳輸數據信號為主的數字傳輸網路。它可以提供各種靈活的數據介面,為傳送數據信號服務。由於它協議簡單,速率較高,這幾年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
DDN由數字通道、DDN節點、網管系統和用戶環路組成,它主要提供點到點和點到多點的數字專用線路業務,也可以提供幀中繼和壓縮語音/G3傳真業務。
DDN的主要特點是:
(1)傳輸質量高,由於目前DDN大量採用光纖傳輸通道,使得傳輸質量大大提高;
(2)傳輸速率高,速率介於2400BPS到2MBPS之間
(3)協議簡單,由於DDN主要採用時分復用和交叉連接技術,對用戶信息進行全透明傳輸,對用戶的技術要求較少,應用靈活;
(4)在DDN網中,採用了先進的網管技術,線路調度、故障監控可以實現集中管理,線路遇故障時還可以自動路由迂迴,提高了用戶線路的利用率。
(1)DDN的業務應用及特點
DDN主要提供點到點的數字專用線路業務。廣泛應用於銀行、證券、氣象、文化教育等領域,使用於LAN7WAN的互聯,不同網路的互聯等。例如,一個公司的總部和分部位於不同的地點,兩點之間的通信又很頻繁,不僅要保持電話聯系,還有進行計算機聯網通信。如果租用一條DDN專線,兩端加上復用設備,把分布兩地的電話系統和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就可以埃兩地間方便地通信。這樣既節省了兩地之間的長途電話費用,又能實現計算機系統的互聯互通。
DDN還提供多點業務,主要指廣播多點業務、雙向多點業務(輪詢)和會議電視業務。廣播多點業務特點是:數據信息流可以從一點傳送到多點,使多點同時獲得同一信息。多點廣播業務適用於信息頒布(股票、新聞、氣象預報等)。雙向多點業務主要指一個主站在一個時刻可以和一個從站進行雙向通信,主站定期訪問一個從站,與從站交換信息。雙向多點通信業務適用於集中監視、信用卡驗證、數據服務、預定系統等領域。會議電視業務是利用DDN的多點橋接功能實現多點I、司圖像和話音等信息的焦化。會議電視系統的每個站點都可作為主站與其他站點進行通信,但一個時刻只能有一個主站。多點業務的一個特點是,某一點僅通過一個介面就能完成與多點間的通信,節約了用戶端設備和網路資源,減少了投資。 另外,利用DDN網上的幀中繼資源模塊和話音壓縮模塊,還可以實現開放幀中繼業務和壓縮語音/G3傳真業務。
(2)ChinaDDN的歷史、現狀及發展
公用數據網是郵電部門經營的、在全國范圍內向用戶提供服務的數據網路。90年代初,首先在幾個城市發展起來,1994年開始組建CHINADDN一級干線網。目前一級干線網已通達所有省會城市,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在積極建設經營DDN網,至1996年底,CHINADDN已經覆蓋到2100個縣以上城市,發達地區已覆蓋到鄉鎮,埠總數達l8萬個。在不久的將來,能為用戶提供全國范圍內的虛擬專用網(VPN)業務。
CHINADDN按照網路的建設、經營、管理和維護的責任地理區域,劃分為一級干線網、二級干線網和本地網三級。一級干線網由設置在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節點組成,主要提供跨省長途DDN業務的轉接,目前已通達除台灣外的所有省會城市。二級干線網由設置在省內的節點組成,它提供本省內長途和出入省的DDN業務。除西藏外各省均已建成省內網。本地網是指城市范圍內的網路,主要為用戶提供本地和長途DDN業務。
目前,CHINDDN已經成為郵電部門其他網路的支撐網。大量的CHINDDN,CHINAFAX,CHINANET的中繼線路都開在CHINADDN上。CHINADDN作為電話七號信令網一期工程的一個傳輸平面,將在電話網的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部網管中心與各省網管中心聯網的DCN工程也選擇CHINADDN作為其傳輸通道,行動電話信令漫遊、多媒體網都依靠CHIANDDN來傳送信息。郵電部和中國人們銀組建的中國金融數據網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幀中繼網,全部採用CHIANDDN作為數據傳送通道。CHINADDN正日益成為電信各種業務的重要支撐。
另外社會各界也紛紛租用CHINADDN專線來開展自己的業務,各專業銀行、證券公司、教育科研部門都是CHINADDN的用戶群。
⑶ChinaDDN的用戶接入方法
目前連接用戶和DDN業務提供者(電信局)的媒體主要是電話銅線,這樣用戶接入CHINADDN主要採用MODEM、話數復用設備和2B+D線路終端設備,通過電話銅線來連接。隨著用戶對高速率的要求,HDSL設備也將在網路中得以應用。
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
中國公用幀中繼寬頻業務骨幹網(CHINAFRN)是我國第一個將向公眾提供服務的寬頻數據通信網路,其建成投產必將對我國的國民經濟信息化產生積極的影響,將成為我國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CHINAFRN主要提供64K以上的中高速數據通信服務。業務類型既可以是突發性的,也可以是實時性的。
CHINAFRN還可為其他數據通信網路提供高速中繼傳輸,使得各網路的性能得以增強,同時提高線路的使用效率。
中國公用幀中繼寬頻業務骨幹網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採用ATM技術平台,同時提供幀中繼和信元中繼等業務。 中國公用幀中繼寬頻業務骨幹網的主要技術特點包括,
(l)設備單機先進,網路整體性好,骨幹樞紐採取全網狀連接。
(2)網路業務種類齊全,提供幀中繼PVC、ATMPVC和SVC等基本業務。
(3)埠種類齊全,速率范圍廣。對於幀中繼業務,網路所提供的介面類型包括v35、x.21、El、信道化El、ISDNPRI、E3等。對於ATM業務,網路所提供的介面類型有E1、E3、STM-l等。
(4)用戶接入方式靈活。支持幀中繼或ATM協議的終端設備可以直接接入;區域網可通過路山器、區域網交換機直接接入;其他協議終端可通過FRAD設備進行接入。此外,由於網路埠本身內置FRAD功能,支持HDLC、SDLC和PPP協議的終端也可直接接入。
(5)支持幀中繼.ATM互通功能。
3.中國的網際網路(Internet)
中國lnternet簡介
中國INTERNET的發展歷史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l986_l994年,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中科院高能所網路線路,實現了與歐洲及北美地區的EMAIL通信。 中國科技界最早使用INTERNET是從l986年開始的。國內一些科研單位,通過長途電話撥號到歐洲的一些國家,進行聯機資料庫檢索。不久,利用這些國家與INTERNET的連接,進行E.MAIL通信。實現這種通信的單位,先後有北東計算機應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承擔轉發E.MAIL的單位主要在歐洲,如德國的卡爾斯魯厄大學、德國的GMD、瑞士的CERN、挪威、法國等。
l989年,中國的CHINAPAC(X.25)公用數據網基本開通。CHINAPAC雖然規模不大,但與法國、德國等的公用數據網路(X.25)有國際連接(X.75)。
l990年開始,國內的北京市計算機應用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電子部華北計算所、電子部石家莊第54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先後將自己的計算機以x.28或x.25與CHINAPAC相連接。同時,利用歐洲國家的計算機作為網關,在x.25網與ⅠNTERNET之|、司進行轉接,使得中國的CHINAPAC科技用戶可以與INTERNET用戶進行E-MAIL通信。
l993年3月,中國科學院(CAS)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為了支持國外科學家使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做高能物理實驗,開通了一條64KBPS國際數據信道,連接北京西郊的中科院高能所和美國史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運行DECNET協議,還不能提供完全的INTERNET功能,但經SLAC機器的轉接,可以實現與INTERNET通信。用戶利用區域網或撥號線路登錄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VAXll/780(BEPC2)上使用國際網路。有了64KBPS的專線信道,通信能力比國際撥號線路和X.25信道高出數十倍,通信費用降低數.十倍。極大地促進了INTERNET在中國的應用。
第二階段從1994-1995年,這一階段是教育科研網發展階段。北京中關村地區及清華、北大組成NCFC網,於l994年4月開通了國際INTERNET的64KBPs專線連接,同時還設中國最高域名(CN)伺服器。這是中國才算真正加入了國際MTERNET行列。此後又建成了中國教育和科研網(CERNET)。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CNIC,CAS)於l994年4月完成。該中心自l990年開始,主持了一項「中國國家計算與網路設施」(NCFC),是世界銀行貸款和國家計委共同投資的項目。項目內容為在中關村地區建設一個超級計算中心,供這一地區的科研用戶進行科學計算。為了便於使用超級計算機,將中科院中關村地區的三十多個研究所及北大、清華兩所高校,全部用光纜互聯在一起。其中網路部分於l993年全部完成,並於1994年3月開通了一條64KBPS的國際線路,連到美國。4月份路由器開通,正式接入了INTERNET。NCFC後來發展成中國科技網(CSTNET)。
CERNET是中國國家計委批准立項、國家教委主持建設和管理的全國性教育和科研網路,目的是要把全國大部分高等學校連接起來,推動這些學校校園網的建設和信息資源的交流,並與現有的國際學術計算機網互連。
第三階段是1995年以後,該階段開始了商業應用階段。l995年5月郵電部開通了中國公用INTERNET網即CHINANET。l996年9月屯子部CHINAGBN開通,各地ISP也紛紛開辦,到l996年底僅北京就有了30多家。
目前,經國家批準的可直接與INTERNET互聯的網路(稱為互聯網路)有四個:CSTNET,CHINANET,CERNET.及GBNET。他們的建成時間,運行管理單位及業務性質如:
網路名稱 運行管理單位 國際聯網完成時間 業務性質
CSTNET 中國科學院 1994.4 科技
CHINANET 郵電部 1995.5 商業
CERNET 國家教委 1995.11 教育
GBNET 電子部 1996.9 商業
中國INTERNET網路上計算機的發展很快,國內尚無完整的數據,從INTERNET上測算,歷年發展的數據如下:
日期 主機數 增長 域名數 增長
94.0l 0
94.07 325
95.0l 569
95.07 1023 95% 95
96.01 2146 110% 153 61%
96.07 11282 426% 475 210%
中國電信預測中國的INTERNET用戶在2000年時將達到一千萬。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負責管理和運行中國頂級域名CN。
H. 網宿科技的發展歷程
2000年
2000.1
上海網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於上海正式成立
2000.5
首家在業界推出國際標準的數據中心SLA品質保障協議
2000.7
建立首座自有產權數據中心—國門IDC機房
2001年
2001.4
聯合HP、COMPAQ、Dell等公司,在業界首家推出伺服器租用服務
2001.10
在業界首家推出「一站式」IDC服務
2002年
2002.3
開發基於互聯網的移動簡訊商務平台,面向企業和SP客戶提供集成服務
2003年
2003.5
推出基於IPSEC技術的「速通」VPN管理平台,並獲得國家科委創新基金
2003.10
推出伺服器訂單式租用服務,並成為業務租用伺服器主要產品模式
2004年
2004.8
網宿研發中心在廈門成立
2005年
2005.2
業內首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DN1.0技術
2006年
2006.4
在業內率先推出CDN2.0技術,推動了CDN技術升級
2006.10
在行業內正式提出「互聯網業務平台提供商」的概念
2007年
2007.5
網宿獲得首輪融資,總額為4000萬元人民幣
2008年
2008.6
上海網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海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8
網宿榮獲「北京2008奧運會新媒體傳播技術合作夥伴」稱號
2008.10
獲「2006—2007年度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07年度合同信用等級為AAA級」
2009年
2009.10
網宿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2009.10
網宿為鳳凰網國慶閱兵和大眾網2009全運會視頻直播提供CDN服務
2010年
2010.2
網宿為CNTV 2010年春晚網路直播和騰訊世博會官方網站提供CDN服務
2010.5
網宿業內首家推出WSA全站加速解決方案
2010.7
上海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宿首次推出覆蓋全球的12個海外節點,全球加速戰略正式啟動
2011年
2011.2
網宿正式發布2010年第四季度互聯網報告,此報告每季度推出
2011.4
網宿通過ISO9001:2008質量體系管理認證
2011.6
網宿入選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2011.10
網宿網路加速(CDN)內容分發網路平台完成雲架構改造
2012年
2012.2
網宿參加CDN Asia 2012香港會議,全球化營銷進程拉開序幕
網宿宣布第二批海外加速節點建成並投入使用,至此網宿海外CDN加速節點的數量已達23個